初中语文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和译文
《韩非子》之《郑人买履》原文、注释及译文

《韩非子》之《郑人买履》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③,至之市④,而⑤忘操⑥之。
已得履,乃曰⑦:“吾忘持度⑧。
” 反⑨归取之。
及反⑩,市罢(11),遂(12)不得履。
人曰:“何(13)不试之以足(1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5)。
”【注释】①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履,鞋。
②〔自度(duó)其足〕自己量他(自己)的脚。
度,量。
其,他的。
③〔置之其坐〕把它放在他的座位上。
置,放。
之,它,这里指量脚得到的尺码。
④〔至之市〕等到去集市。
至,到、等到。
之,往、去。
市,集市。
⑤〔而〕表示转折,有“却”的意思。
⑥〔操〕拿。
⑦〔乃日(yuē)〕才说。
乃,才。
曰,说。
⑧〔吾忘持度〕我忘了拿尺码。
吾,我。
持,拿。
度,尺码。
⑨〔反〕通“返”,回家。
⑩〔及反〕到返回(集市)时。
及,到。
(11)〔市罢〕集市散了。
罢,止。
(12)〔遂〕于是,就。
(13)〔何〕为什么。
(14)〔试之以足〕用脚来试它。
之,指鞋。
以,用。
(15)〔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宁,宁可。
无,不。
也,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断定和确认。
【译文】郑国有个人要买鞋子,他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等到去集市买鞋时,却忘记了带尺码。
鞋子已经拿到手,他才说:“我忘了拿尺码。
”就回家去取。
等他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他回答道:“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且置

既归,思之不已,曰:“吾之财,虽不能购百金之物,然此履,实异于常,宜为异宝也。
吾欲以吾之财,易此履,以置之吾室,朝夕观之,岂非乐事?”遂决意,明日复往。
明日,郑人携金至市,见履仍在,心大喜,即出金以购之。
及履得,郑人喜形于色,以履置之怀中,兴高采烈,步归。
行未远,遇一邻人,见郑人怀履,问之曰:“子得此履,何其喜也?”郑人答曰:“吾买此履,以置之吾室,朝夕观之,不亦乐乎?”邻人笑曰:“子固知履之美,然不知履之用也。
此履虽美,不宜常置。
夫履者,所以践地者也。
子以履置室中,日久必坏,不如持之践地,尚可久用也。
”郑人默然,无以应。
邻人去,郑人沉思良久,乃悟邻人言之有理。
遂以履践地,果如邻人所言,履久乃坏。
郑人悔之,然已晚矣。
于是,郑人乃作《履铭》以自警,曰:“履之用,所以践地。
置之室中,非其宜也。
人贵知时,亦贵知宜。
吾因履之误,得悟此理,故铭之。
”自是之后,郑人遇物必审其宜,不复轻举妄动。
人皆称郑人明察秋毫,为后世之良贾。
夫郑人之买履,初意不过以求异宝,然因一履之误,竟得悟人生之理。
此亦所谓“因小失大”也。
故君子当以郑人为鉴,慎其所为,审其所置,以免后悔。
郑人买履之事,虽为小事,然其教训深刻。
夫物各有宜,人各有用。
置之不当,虽贵亦弃;用之得宜,虽贱亦珍。
郑人之所以悔,乃因不知履之宜也。
是以,吾辈当以此为戒,凡事必审其宜,而后为之。
夫郑人之履,虽美不胜收,然非其宜用之地。
置之怀中,虽一时之乐,终非长久之计。
此正如人生之途,虽遇乐事,亦宜知其所止,不可贪图一时之欢,而忘其长久之计。
郑人买履,虽小事,然其寓意深远,足以警醒世人。
故郑人买履之事,虽古已有之,然其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吾辈宜以此为鉴,于日常生活中,无论遇何物,皆当审其宜,慎其置,以免因小失大,后悔莫及。
郑人买履的文言文翻译

郑人买履的文言文翻译郑人买履的文言文翻译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放,搁在。
(动词)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指郑人的。
(代词)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到……去,前往。
(动词)13.操:拿、携带。
(动词)14.已:已经。
(时间副词)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革履。
(名词)17.乃:于是(就)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
(动词)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名词)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22.及:等到。
23.反:通“返”,返回。
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25.遂:于是。
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及注释

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及注释
郑人买履
原文:先秦韩非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一个郑国人想要买鞋子,先自己测量了脚的大小,然后将测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等到到了市场,却忘了带上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尺码了。
”,就回去拿尺码。
等他回来,集市已经结束,最终没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一下鞋子大小呢?”这个郑国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郑人:郑国人
欲:想
买履:买鞋子
自度:自己测量
至之市:等到到了市场
操:携带。
《郑人买履》原文译文及其思维导图

《郑⼈买履》原⽂译⽂及其思维导图《郑⼈买履》原⽂、译⽂及其思维导图【原⽂】郑⼈有且置履者,先⾃度(duó)其⾜,⽽置之其坐。
⾄之市,⽽忘操之,已得履,乃⽈:“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
市罢,遂(suì)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宁(nìng)信度,⽆⾃信也。
”【译⽂】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他先量好⾃⼰的脚的尺⼨,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时,发现忘了拿量好的尺⼨。
但已经拿到了鞋⼦,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于是返回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打烊了,最终他没买到鞋,悻悻⽽归。
有⼈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脚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的脚。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个⼩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
(定语后置)4.先:⾸先,事先5.度(duó):⽤尺⼦量。
动词6.⽽:连词,表⽰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13.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指集市已经散了。
23.遂:于是。
24.⽈:说。
25.宁(nìng):宁可。
26.⽆:没有,这⾥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7.⾃信:相信⾃⼰。
28.以:⽤。
29.吾:我。
注意字词履:lǚ边⾳,第三声度:duó多⾳字,第⼆声宁:nìng ⿐⾳,第四声遂:suì⾮常⽤⽣字,第四声郑⼈买履(打三字⼝语⼀)谜底:不知⾜【断句】郑⼈/有且/置履/者,先/⾃度其⾜,⽽/置之其坐,⾄之市,⽽/忘操之,已得履,乃⽈:“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文言文注释及翻译【优秀5篇】

郑人买履文言文注释及翻译【优秀5篇】郑人买履文言文注释及翻译篇一作者:淮南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
.。
.。
.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读音】宁:nìng 鼻音,第四声【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评点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
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
一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郑国有位士人,性喜鞋履。
一日,郑人欲购新鞋,遂至市中。
观之再三,得一双精美之履。
郑人见其质地上乘,色泽鲜艳,不禁心动,遂决意购买。
郑人欲试穿新履,然恐不合脚,乃携归家中。
至家中,郑人唤其妻,命其量脚。
其妻量之再三,复与郑人商议,欲将尺寸告之鞋匠。
郑人闻言,摇头不止,曰:“量脚何须如此繁琐,吾自有妙计。
”郑人言罢,取出一尺,曰:“此尺吾已量过,可矣。
”其妻疑虑,曰:“尺何能代表脚之大小区分?”郑人笑而不答,复言:“尺虽不能代表脚之大小区分,然吾之智慧,足以应对。
”郑人于是命其妻将履放于尺上,以观其长短。
其妻照办,只见履之长度恰与尺齐,郑人喜不自胜。
然郑人复思,此尺未必准确,若尺有误差,履之长短亦将随之改变。
于是,郑人再命其妻取出一尺,曰:“此尺吾已量过,更准确。
”其妻无奈,只得又量。
郑人观之,仍觉不妥。
遂命其妻取出一尺、二尺、三尺,一一量之。
其妻疲于奔命,郑人却乐此不疲。
如此反复,郑人始终不满足,言:“吾之履,非尺所能度量。
”其妻见郑人如此固执,心中暗自叹气。
然郑人仍不罢休,曰:“吾之履,非尺所能度量,唯有亲自试穿,方能得知其长短。
”其妻无奈,只得依郑人之言,将履穿于其脚。
郑人试穿新履,走几步,自觉舒适,心满意足。
然而,郑人仍不忘尺。
遂命其妻取尺,量其脚。
其妻无奈,只得又量。
郑人观之,仍觉不妥。
遂命其妻取出一尺、二尺、三尺,一一量之。
如此反复,郑人始终不满足。
其妻疲于奔命,郑人却乐此不疲。
其友见状,忍不住劝道:“郑兄,吾观汝之履,长短适中,何须如此繁琐?”郑人闻言,不屑一顾,曰:“此乃小事,吾之智慧,岂止于此?”郑人言罢,仍不罢休。
其友无奈,只得随其而去。
行至市中,郑人复至鞋铺,欲购新履。
鞋匠见郑人,知其怪癖,遂问:“郑兄,汝欲购何履?”郑人曰:“吾欲购一履,长短适中,吾自量之。
”鞋匠闻言,哭笑不得。
遂取出一尺,曰:“郑兄,此尺吾已量过,乃最准确之尺。
”郑人接过尺子,仔细观之,果觉准确。
遂命鞋匠量为新履,一试,长短适中,郑人大喜。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注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持之。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
人谓郑人曰:“何不试以履置足?”郑人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于是反覆经月,以足量履,竟不肯信其足。
卒大败而归。
《郑人买履》翻译及注释: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首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当他到了市场,却忘记了带上尺码。
他回家去取尺码,等到再次回到市场,却发现市场已经散了。
结果他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对郑人说:“为什么不试着把鞋子放在脚上试试合不合适呢?”郑人说:“我宁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
”于是他反复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用尺码来量鞋子,最终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脚。
结果他大失所望地回家了。
【翻译】A person from Zheng wanted to buy shoes. He first measured his feet and put the size on his seat. When he arrived at the market, he forgot to bring the size. He went back home to fetch it. When he returned, the market was closed. Consequently, he did not get the shoes. Someone told the person from Zheng, "Why don't you just try putting the shoes on your feet?" The person from Zheng replied, "I would rather trust the measuring tape than myself." He went back and forth for a month, measuring the shoes with the tape, yet he still did not trust his own feet. In the end, he returned home in great disappointment.【注释】1. 郑人:指郑国的人,这里指一个具体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原文和译文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寓意】
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
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
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