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兴文县香山中学王仁琴)

【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并了解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那么,学生很容易会产生质疑: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而本节课的内容恰好承接这个问题,并做出了回答:世界的气候。另外,学生在了解了世界的气候以后,再来学习其他的地理知识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高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导入新课]

世界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干旱的地方近百年享受不到滴水之恩,湿润的地方天天都下雨。世界上的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1、天与气气候区别: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气温和降水等描述。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年,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阅读】:课本P62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 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板书】:3、家乡宜宾地区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阅读】:课本P62页“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板书】:4、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认识某一种气候的分布、特点,并养成一定的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归纳得出: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0——3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6)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50——5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练习巩固:(略)

第 2 课时

(7)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内部及北极圈地区,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8)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温带大陆的西岸,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温润。

(9)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温带大陆的西岸,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10)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沿岸,特征是全年严寒。

(11)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特征是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阅读】:按图3·25提示的方法,比较图3·26中温带大陆西岸的A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完成课本P63页“活动”题,分析归纳得出:

A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60C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0C左右,1月至12月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全年温和湿润。 B地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0C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0C 左右,降水集中在7、8月分,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过渡】:虽然世界的气候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阅读】:课本P64页第1、2自然段。

【板书】: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读图】: 教材P65页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世界气

候的分布规律。

【板书】: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1)、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的、亚热带的、温带的和寒带的气候。

(2)、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完成教材P65页“活动”1、2题。

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第 3 课时

[导入]在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阅读]:课本P66页第1、2、3、4自然段。

[板书]: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阅读教材P66页第二自然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页图3.29中的A图和B图,完成“活动”2题。

A地区全年高温多雨;B地区全年严寒,降水少。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A地位于低纬,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B地位于高纬,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2)海陆位置: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阅读教材P66页第三自然段)

例如,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地形因素: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引导学生读图3·30 “山地对降水的影响”,完成教材P67页“活动”3题。

读图分析得出:山地A坡降水多,因为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4)洋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大陆东海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西海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让学生互相讨论教材P66页“活动”1题,作出回答。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位置)。

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课本P67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1、气候对人们穿着的影响。

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例如,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阅读]:课本P67页第2自然段。

【板书】:2、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的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很好,在有的地区生长不良,在有的地区根本不能生长。(阅读P67页“阅读材料”<水稻种植与气候>)。

【阅读】:课本P67页第3自然段。

【板书】:3、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页“活动”1题。

解释原因: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植被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一地的树木移栽到其他地区。第一个同学的家乡是温带季风气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二个同学的家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气候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为:(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2)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完成课本P68页“活动”2题。

这是因为: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同样等级的灾害在南方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大,在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小。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阅读】:课本P68页“气候变暖”。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页“活动”3题。

(1)、危害:气温升高,会使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2)、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3)、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少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采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能源;②、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森林,扩大森林面积。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随大气环流漂流到全球各地,是不受国界限制的)。

196.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说明:演示实验材料装置为:取一段软胶管作为支架,用50×50×2(mm)的玻璃板将软胶管压紧后用透明胶带将四周黏牢,即为扁平水槽。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入水槽。将水槽插入幻灯机的插片架上进行演示。则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清晰可见。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例如:疟疾。(教师提前布置)。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的表演吧! 师:早就听说咱班有一些同学具有表演天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吧! 生:活跃,产生表现的欲望。 小品: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家属要求医生解释病因,实习医生解释不清。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

二、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师:这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谁能帮助这位医生和患者家属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这个患者得的是疟疾。疟疾的症状是拉肚子。疟疾的病因是由于人们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听我奶奶说过,疟疾的症状是间歇性的发冷和发热。但是具体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疟疾有或多或少地了解。那么,到底疟疾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疟疾的病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打开计算机进入到校园网上查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老师会帮助你。 生:操作计算机,利用校园网络解决问题。一段时间以后。 师: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在查找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你们查到的知识跟大家做一下交流。 生:我查到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而引起的。 生:我还查找到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主要营寄生生活。生:我找到在我国以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最为常见,有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即疟原虫由寄生于疟蚊的消化道而进入人的血液,寄生于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中。疟原虫对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坏红细胞,使血液中血红蛋白严重减少而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也能伤害脑组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生:我查到疟原虫主要由按蚊叮咬来传播的,所以在到达疟区后,预防疟疾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驱除蚊虫叮咬,其次才是药物治疗或预防。但目前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用于疟疾预防。 生:我查到万一发病,可以服用青蒿素类药物(如双氢青蒿素)或其他药物(如奎宁、HALFAN等)药物。 生:我查到单细胞生物还有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等。 生: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酵母。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 生: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饵料。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新人教版俄罗斯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俄罗斯 【课标要求】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 2、举例说明重工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俄罗斯发达的交通状况。 【教材分析】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本节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特征,分析了自然资源、发达的工业及交通,这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为今后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濒临的海洋、邻国等,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由于纬度高导致的气候特点和复 杂地形,并找出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工业、交通的发展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在图上量算俄罗斯东西两端直线距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对地图及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俄罗斯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俄罗斯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产物,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进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俄罗斯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包括地形、河流及气候特征。 2、自然资源的特征,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教具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思路】在本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本节是这一张的最后一节,主要介绍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在之前学习的几个国家,包括今天学习的俄罗斯,都是以自然环境作为切入点,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自然环境中仍然是介绍了地形、河流、气候等,紧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业,交通等,都是学生曾经接触过,学习其他地区时的知识方面。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教学,有独立思考也有合作探讨。一直是为载体,一各种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思维及各种能力,如分析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学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片段及图片,向学生提问:你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教学建议 教材和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和全书的最后一节,认识单个细胞也能构成一个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生物体。首先以单个细胞能否构成一个生物体的争论吸引学生的思考。再用草履虫的培养叶观察,判断由一个细胞组成的草履虫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设计实验,看看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做出反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实际用环节介绍了更多单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球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教学建议 身边事 1.以课本中的讨论作为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2.直接以“一个细胞能构成生物体么?”引发学生思考。 3.让学生取一滴水,观察水中的生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导入探究 竟环节中。 4.复习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细胞的结构,说说一个细胞可否构成一个生物体呢? 探究竟 本节“探究竟”活动安排了两个大类的活动:观察和探究。观察活动又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要组织好这两个活动。 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面吸取少许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即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不易观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方法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对草履虫生活的看法,并思考回答草履虫是不是一个生物体。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只能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它是单细胞生物,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是学生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或准备好相应的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学习。 第二个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说出他们的理由。最后得出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能构成一个生物体。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材料让学生观察,或者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存在。 教材安排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也是想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活动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它安排在完成第一个观察活动之后进行。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辞典”和“技能卡”的帮助下,完成探究活动。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和做实验,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探究活动,学习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实验完成后的讨论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每个小组谈谈他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还要学会评价其他小组的实验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的反作用。 2.能力目标:运用气候资料,简单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 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1.重点: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的反作用。 2.难点: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解决方法:设计情景式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探究课题,通过分组合作完成。 三、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预备 在课前预备时,全班同学分别按照六个地理学习小组的位置就坐;复印探究活动资料。 五、板书设计 其它自然因素 纬度位置 地形

六、教学过程

1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助小明的! 今年暑假,小明阅读了一本关于气象和气候科普书籍,对气象和气候知识很感兴趣。期间,他 遇到一个难题:书中给出了“乌鲁木齐、兰州、重庆、广州、香港”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图表数据(如下图),然而,就是不知道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道理?你们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难题吗?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过的气象和气候知识,按照以下步骤来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难题:第一,找出这几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大小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口头回答);第二,找出这 几个城市的年平均气温高低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口头回答)。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总结出哪两个因素对气候产生了影响,并且完成下面表格。 ?你们想度过两个春天吗?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63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64页的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7_4俄罗斯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领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 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3.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举例说出俄罗斯特有的民俗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民俗的影响。 2.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由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导入新课。带着问题“为什么俄罗斯国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位置、范围、面积 由国徽双头鹰的大洲位置——跨亚欧两大洲,继续学习海陆位置。读图,东——太平洋,北——北冰洋,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可与大西洋相通。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50°N以北,被北极圈穿过,温带为主,有寒带,纬度较高。经度位置,30°E至180°。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个半球(出示160°E经线,辅助得出)。 范围:找出周边主要邻国。 面积:世界第一。 二、人种、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白种人,介绍俄罗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人口:总数超过1亿,分布:西多东少。 三、湖泊、地形、河流、气候 通过俄罗斯之旅,串联起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1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比较,深度决定了贝加尔湖蓄水量的更大。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_2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1.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重点 2、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在你们印象中,哪些生物是最小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总结,有些生物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单细胞生物。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见教材所列举的)我们今天就用显微镜观察其中一种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看看它的结构如何? 预习我先知课前任课教师必须对预习部分内容进行批阅,把学生错误较多的 地方列出来,作为自己的个性部分中的一个内容。 任务一自读教材第66页:知道几种单细胞生物及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构成的,称为单细胞生物,它们是生物圈中最原始、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等,大多数生活 在环境中。 2、回顾多细胞植物体、人体的主要组织和结构层次,与单细胞生物进行对比。 单细胞植物:如 植物多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植物体组织: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组织; 器官:根、茎、叶(叫做器官)、花、果实、种子(叫做 器官) 单细胞动物:如 动物多细胞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人体(动物体) 组织: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组织 3、草履虫的结构: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运动()、取食(口沟)、呼吸()、消化()、排泄(收集管、伸缩泡、表膜)、生殖(生殖)。 任务二参与观察草履虫的实验,看教材67页至68页,根据实验回答: 1、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的层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 2、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可 以,以便观察。 3、草履虫游动时,遇到障碍物时会,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这说明草履虫能趋向刺激,逃避刺激。 4、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益处有: 和;害处有 和。 教师点拨: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 ●设计思想基于对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现实,设计了《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过程:一、利用文字和图片分析气候的特征;二、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三、通过分析地图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四、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较单纯,无需动画内容,所以课件采用了幻灯片的形式,易于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使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其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教学重点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 ●教学难点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⑴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⑵按惯例前后位4人为一组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对天气的学习,我们了解天气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板书]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老师承转]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什么是气候,它有什么特征。大家阅读课本图3.22中三位同学对不同气候的描述,思考:人们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多长?它是否经常变化? [学生回答]时间范围至少是一年;一般变化不大,全年都是这样。 [板书]气候的特征: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变化不大 [老师承转]注意对比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多媒体展示]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为什么? ①昆明四季如春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高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导入新课] 世界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

干旱的地方近百年享受不到滴水之恩,湿润的地方天天都下雨。世界上的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1、天与气气候区别: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气温和降水等描述。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年,一般只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阅读】:课本P62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板书】:3、家乡宜宾地区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阅读】:课本P62页“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板书】:4、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认识某一种气候的分布、特点,并养成一定的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归纳得出: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0——3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6)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50——550温带大陆的东岸,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练习巩固:(略) 第 2 课时 (7)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内部及北极圈地区,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新人教版

俄罗斯 一﹑课程标准: 认知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能力目标: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用实例说明俄罗斯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4﹑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情感目标: 能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三﹑教学准备: 1﹑一段关于俄罗斯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等的资料(图片或录像)。 2 ﹑Power Point 课件 3 ﹑一段俄罗斯军事图片集锦。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 ﹑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单细胞生物》教案_11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你知道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 2.取草履虫时,要用滴管从培养液的层吸一滴培养液。这是因为。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若想进一步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应借助进行观察,原因是。 3.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采取的措施是。 4.观察教材P68图片回答:草履虫的表膜功能是;纤毛的功能是; 胞肛的功能是;收集管和伸缩泡的功能是。

悟疑活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草 履虫是怎样的?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临 时装片。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 鼓励性评价,并补充说明 要点。 教师播放有关草履虫 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 进一步通过观察了解草履 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 点。 指导学生讨论、总结: (1)如何判断草履虫的前 后端? (2)草履虫如何进行运 动、消化、呼吸、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注意的问题。 学生回答:看到一些小白点。 思考回答:为什么从培养液的表层取草履虫? 学生分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运动方式,观察时可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尝试完成探究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纠正失误之处。 欣赏视频,形象地了解草履虫的摄食和消化,呼吸和排泄、对刺激的反应等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 有害: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 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 生物的形态特点和行为方 式。 观看课件,了解单细胞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益:鱼类的饵料、净化污水 等。 有害:危害人类健康、 形成赤潮等 完成探究活动。 拓展运用 迁移升华 探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给草履虫不同的刺激,看草履虫如何运动? 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中考赏析 (2010·南通)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将() A.停止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向食盐方向运动 D.从右向左运动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回扣本节教学目标;教师完善板书,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结构。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四节法国教案湘教版

第四节法国 【设计思想】: 本节利用欧洲教学挂图、“法国轮廓”图、“法国地形”图、“欧洲西部气候”图、“法国农业”图、“法国工业”图、艾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凯旋门、马赛港、法国南部葡萄园、法国里尔煤矿等图片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同时适当利用视听媒体,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叙述法国的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后介绍其工业特点。 “文化和旅游”部分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节教材提供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别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风光为其作了注释。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详细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基础,旅游又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势地形、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

第七章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01(人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德育目标 俄罗斯有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这一切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由此联系到我国,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巩固的地位,必须要发展科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放一段优美的俄罗斯音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精美片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俄罗斯方方面面的图片,激发其热情,使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内容的

学习。 方法二:介绍俄罗斯的前身原苏联一些简要情况及从1991年苏联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颠覆,来引入俄罗斯自然状况的学习。 方法三: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 [讲授新课] 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同学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同学活动) 教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吗? 同学回答:亚欧分界线。 教师: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再读图,看俄罗斯所跨的经度。 同学回答:20°E~180°E。 教师:俄罗斯从东到西大约跨160°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而我国东西距离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国的2倍。 从图上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课件:投影几大国家的面积,进一步证明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板书: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辽阔 活动:1.读图7.45,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同学回答:略 2.读图,找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同学回答:略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1 (1)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的特点。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了解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的特点。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的反应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观察法口头提问法演示法 五、教学用时 40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它和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多了(系统)层次。 2、构成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病毒之外,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并且绝大多数生物是由多个细胞所构成的.比如说,在我们校园里种植的各种植物,就是由多个细胞所构成的;又比如我们人类,同样也是由多个细胞所组成的。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一个细胞所组成的生物呢? [假设学生回答]:有。 [讲述]:大家猜想的是有,那么,这些仅仅由一个细胞所组成的生物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些生命是如何生存的呢?学完这节课,希望你能找到答案。 <二> 探究过程 1、认识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讲述]: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这类单细胞生物肉眼难以用肉眼看到所以被我们忽视,但是在显微镜下却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存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吧: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讲述]:通过观察这些图片我们知道,单细胞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且他们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分布都非常广泛。首先了解酵母菌的结构。 [出示]:酵母菌结构图,看图并比较出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讲述]:酵母菌没有叶绿体自己不能制造养料,靠吸取现成的有机物,赢腐生生活,生殖方式有:出芽和孢子生殖。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那他们是否能象多细胞生物一样依靠自己的结构特点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呢? [讲述]:今天,我们首先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特征图片。 [提问]:请一位同学根据图片形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学生]:答(略)

第四节法国教案

第四节法国 一、教学目标 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6、通过学习法国浓厚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 7、通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价值观。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读图析图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埃菲尔铁塔,问学生这是什么?它在哪个国家?(法国)它是西欧三大旅游国之一,有什么吸引我们的? [讲授新课] 1、法国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P86图8-30,看法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什么地方?(地形、气候) (1)比较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的面积大小。 (2)接法国顶点,看它轮廓特点。(六边形) (3)法国海陆位置-----西面:大西洋,东南面:地中海 法国的海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内陆--------------大陆性气候 (教师总结) (展示图片)“法国地形图” (学生观察)看法国地势有什么特点?(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提问)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是什么地形为主? (教师总结)地理位置优越性之三: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地形,平原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过渡〉法国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它的农业怎样? (课件展示) (1)农业发展的优势: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2)不同的农业区:西部大西洋沿岸----小麦、马铃薯 地中海沿岸----葡萄、葡萄酒 (3)法国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 (1)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 (2)高度发达的经济-----以汽车、飞机为主的工业 (3)核电比重占发电量中的70%以上。 法国的文化与旅游: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先贤祠、卢浮宫 (教师总结)艺术之都---巴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2.认识11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明确影响气候的三大因素。 4.知道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世界的气候吧!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两大要素: 从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介绍: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 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2.气候的地区差异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演练场: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说说两地的气候差异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一年内降水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看图片,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11种) 分布在热带的气候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的气候有哪些?(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寒带的气候有哪些?(寒带气候) 还有一个特殊的高原山地气候 (2)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完成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