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时作业 语文

版必修1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同胞.( ) ②断壁残垣.( ) ③惊愕.( ) ④影影绰绰.

( ) ⑤黑魆魆.( ) ⑥狼藉.( ) ⑦战战兢兢.( ) ⑧跌.

跌撞撞( ) ⑨跛.子( ) ⑩吞噬.

( ) 2

.辨形组词

?

???

? 蜡 腊

②??

???

绊 拌

③?

????

绰 淖

④????

? 亘

⑤????

? 嚅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影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跌跌撞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惨不忍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相濡以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黑魆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强烈·剧烈

辨析:“强烈”着重指强而有力,也指程度强,浓度大,使用范围较大,能形容光线、色彩、气味、表现、对比、反映等,也形容欲望、愿望、感悟、要求等。“剧烈”指猛烈,厉害。

例句:商品价格波动越________,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就越________。从交易所来看,商品价格的波动加剧,吸引了投资者重新入场,扭转了持仓量急速下降的趋势。

(2)磋商·商量

辨析:“磋商”指反复商量,仔细讨论。用于较正式场合。“商量”指交换意见。前者不可跟宾语,后者可以。

例句:陈云林一行随后下榻台北圆山饭店,在今天下午,两会负责人举行了预备性________,________有关协议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整体感知

1.结合文本,谈谈报告文学的特点。

2.本文主要选取了哪几个点来写灾后状况?

二、深层探究

3.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人为什么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

4.“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三、技法迁移

[文本回顾] 看守所中,所有囚犯抢险是“面”,给高师傅做人工呼吸的年轻犯人是“点”;盲人居住区,盲人整体协作是“面”,资希圣的具体言行是“点”。

[技法点拨] 向水面投一粒石子,一圈圈波纹就从石子入水的“点”向外漾开,渐去渐远,这圆形的“面”和“点”组成一幅和谐的图景。春来时,万木竞发,成了一片绿的海,如果在这“海”面上点缀上几朵红花,这“点”和“面”又将会是怎样的一幅动人的画面!把这个生活图景移植到作文上,就成了“点面结合”的写法。“面”是俯视图,给人以开阔宽广的视野;“点”是特写镜头,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点”是主要材料、典型材料,要详写细写;“面”是次要材料、一般材料,要略写概括写。行文只有点面结合才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技法运用] 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菁.华(qīnɡ)宁.可(nìnɡ)冠.心病(ɡ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ɡ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发横.财(hènɡ)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ɡ)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此刻,他们惊愕地看着久已不见的却不再是原样的一切:影影绰绰

....的煤矿井架、凤凰山的山顶……

B.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份的囚犯们战战兢兢

....地立着,一步也不敢挪动。

C.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

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相关

....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

D.人们相濡以沫

....,甘苦同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根据《中国反垄断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

B.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称,人类驯养马、食用马肉、饮用马奶、将马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比此前人们认为的年代至少早1 000年。

C.据报道,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是为了国外企业界投资内地提供参考,至于它是如何统计出名人收入的,则一直对外保密。

D.在日前的示威活动中,不少法国抗议者高声朗读《深宫后院》中的内容,以表达对萨科奇的不满,原因是因为他曾表示出对这部法国古典名著的厌恶。

二、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盲人居住区

①在那灾难的日子里,有一段时间唐山瞎了,唐山聋了。可是,无边的废墟上,却有一支奇异的盲人队伍走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肩上背着破旧的胡琴、三弦,面部显得那样沉静、冷峻。他们来自何处?他们走向何方?

②有人从中认出了鼓书艺人资希圣。

③盲人在废墟上要救人是极其困难的。资希圣带领着他们,循着呼救声,一家家地扒开厚重的胶质板,用手一遍遍摸着,摸到那些受伤者的躯体,把他们抬出倒塌的房屋。在这支盲人救险队伍中,唯一的一个明眼人是一位女盲人的丈夫,一个跛子,他不停地大声喊叫,给资希圣那群人指着方位。他们越扒越觉得情况严重:那么多血漉漉的伤员,那么多已经发凉的尸体!他们摸着、找着,从盲人宿舍摸到健全人住处,把受伤的健全人也一个一个抬下废墟……

④盲人用他们的听觉、触觉和味觉感受着那些灾难的日子。

⑤当他们要搬运尸体的时候,他们循着风中飘来的窒息人的气息找到了遗体集结点。当他们要生火的时候,他们嗅着空气里的烟味找到煤和劈柴。喧闹嘈杂的人声把他们引到街心,引到领取救济水、救济米的长长队伍中。空中隆隆的飞机引擎声使他们知道在洒药,于是不再扬着头张嘴说话。他们极其敏感,甚至在救灾部队中吃饭,那汤多米少的稀粥都能使他们立刻意识到救援部队也很困难。

⑥“不不,我们不吃了!”资希圣放下饭碗,对一个军官说,“你们缺粮了!”

⑦“嗨!我们就是不吃,也不能让你们饿着!”

⑧资希圣在废墟上走着,似乎在找他的什么。忽然,他踩到了什么。“嘣……”一声悠长的、回音袅袅的琴弦的音响。那声音立刻使废墟上的空气都发颤了。

⑨啊,就是它,那是他心爱的三弦,他的生命。

⑩一根古老的弦首先在废墟中昂扬地颤响了。

?八月的骄阳下,盲人们的足迹布满一座废墟又一座废墟。肩上,是那些从废墟里扒出来的被砸断、砸裂了的乐器,缠着绳子,贴着胶布,就像他们头上、胳膊上还缠着的渗血的绷带。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有人甚至赤着脚。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和忧郁的痕迹,在这动荡的大地上,他们显得那么安静,那么清醒……

?这又是资希圣的决定:天降大灾,人可不能垮掉。我们要把宣传队恢复起来,去演唱,去鼓舞唐山人民抗震救灾!

?那情景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断壁残墙下,在还在清理尸体的废墟旁,在伤员的呻吟中,忽然间,飘来了那些音调不准的乐器的合奏声。也许,从盲人心中流出的音乐似乎更富有一种魅力吧!废墟上回荡着一种奇迹般的旋律。那低声诉说着什么的音响,犹如一条绵长而宁静的气流,默默地穿透着这块刚从黑色灾难中挣脱出来的惊恐的土地。同样是默默地在倾听的人们,仿佛在这旋律中感受着什么。温柔的力,明哲般的力,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穿透血迹斑斑的心灵的力。也许,那盲人,那琴弦,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唐山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得到了一点什么,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

?资希圣那苍凉的声音在黑色的废墟上久久回荡:

说的是一九七六年,

七月二十八日那一天,

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地震的中心在唐山。

许多的房屋被震毁,

许多人压在废墟间。

……

5.地震后鼓书艺人资希圣和那些盲人们在干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部分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这支“奇异的盲人队伍”?并举例说明其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有人甚至赤着脚。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这段文字运用的白描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体会第?段中画线比喻句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9~12题。

港人的骄傲祖国的英雄

——香港义工黄福荣玉树地震灾区舍己救人纪实

“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骄傲”“伟大的志愿者”……连日来,随着青海地震的消息牵动港人,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舍己救人的事迹更让港人感动和自豪。

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正在当地一间“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志愿服务的黄福荣带着孩子们从摇晃的建筑物中跑出,没有受伤。但是,废墟下还掩埋着3个孩子和3个老师,阿福和其他人立即冲回废墟营救他们。大约10点多钟,刚刚救出3个孩子和1个老师,还在救援另两位老师时,6.3级的余震突然

发生,阿福不幸被废墟掩埋。人们将阿福和两位老师救出来,两位老师安全获救,但阿福却身受重伤,当地医生现场急救亦回天乏术,半小时后,阿福去世了。大约下午2点,“西部爱心公益”在网上发布信息悼念阿福,将阿福遇难的消息公布开来。

黄福荣是一个普通香港人,曾与朋友合伙开过运输公司,后来转行做货车司机,4月8日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工作;他长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服药,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来回多次,又在灾后重建时奋战汶川震区三个月,并获当地颁授志愿者荣誉证书;他曾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福。黄福荣参加义工活动,源自自己对人的热诚关爱。据香港货柜车主联会负责人称,黄福荣20岁前入行,为人热心公益,在1991年华东水灾期间,香港货柜业发起筹款,黄福荣知道后义不容辞,宁愿放下工作,四处向司机筹款。后来,黄福荣受一本书触动,开始亲身到内地参与义工活动。

2001年,38岁的黄福荣在书店买到一本名为《挑战死亡——白血红心走天涯》的书,作者是原解放军广州通信学院教官隋继国。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军人从北京天安门骑自行车出发,走遍全国,为无偿捐献骨髓作宣传。两人通过编辑部结识后在湖南会面,成了莫逆之交,黄福荣说,正是隋继国的举动感动了他,“过去我常讲做善事,但是都只是口头上的,这次我要把它变成行动”。

2002年1月,黄福荣接过隋继国的旗帜,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全程2 800多公里,历时3个月,继续为中华骨髓库的扩容,为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不辞辛苦地募款。湖北一对受助于黄福荣善行的谢氏兄弟,在致谢信中表示:“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奉献’!”

命运弄人,隋继国病逝后,黄福荣也患上了肺结核和糖尿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他没有消沉。今年4月,他到青海玉树的孤儿院做义工,这家孤儿院有1名院长、1名义工,4位老师和22个孩子,他帮助孤儿院运送物资。没料到,这成了阿福最后的行善之旅,抵达玉树县不足一周便遇上了地震。

黄福荣生活在香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父亲与癌症缠斗了半年之后去世,老母亲现已年逾八旬。父亲往日的教导和其在朋辈及邻里之间尽心助人的榜样,自小在五姐弟心中植下了根。姐姐在丝绸之路、云南及四川等地多次背囊旅行也影响到他的志趣。黄福荣有着丰富的义工经历,屡次前往西部青海、西藏、四川的偏远落后地区。他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对当地人热诚关爱。

阿福做事低调,脚踏实地。兰州义工李义是阿福的好友,在4月1日接待了远道而来的阿福。“‘他们怎么样,他们怎么样,我不要紧’是阿福常说的一句话,他总是关心别人,一向少说话多做事,只会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

46岁的黄福荣至今单身,有好友爆料阿福曾经“自嘲”地说:“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选自2010年4月19日人民网,记者李海元刘韬) 9.文章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一下黄福荣做过哪些义举。(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黄福荣“甘于奉献”的可贵品德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阿福的评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给你哪些启发?(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8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3分)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5分)

外交部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

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①bāo②yuán③è④chuò⑤xū⑥jí⑦jīnɡ⑧diē⑨bǒ⑩shì

2.①蜡烛腊月②绊脚石拌嘴③绰约泥淖④横亘断壁残垣恒心⑤嗫嚅相濡以沫儒学孺子可教蠕动

3.①影子晃动,看不分明的样子。②a.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b.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③形容走路不稳。④悲惨得让人不忍心看下去,形容极其悲惨。⑤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出《庄子·大宗师》)。后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以微小的力量相互救助。⑥形容光线很暗。

4.(1)剧烈强烈

(2)磋商商量

文本互动

一、整体感知

1.报告文学是纪实文学的主要体裁,它兼具新闻与文学的属性,具有长久的认识价值。作为新闻,必须真实地记录事实,用事实说话,容不得半点虚构;作为文学,它可以对事实进行精心地选择、巧妙地安排、生动地描述,让新闻更好地传播。《唐山大地震》气魄宏伟,结构精巧,材料翔实,作者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加以表现,立体感十分强,可以说是开了“全景式”报告文学的先声。

2.①看守所。②盲人居住区。③“方舟”。

二、深层探究

3.地震后的看守所也变成了一片废墟:断壁残垣,高墙倾倒。看守人员和犯人有的被砸在了废墟下,受伤的士兵鸣枪示警,活着的犯人战战兢兢,犯人们没有逃跑的。

大灾唤醒了犯人的良知,救人赎罪成了犯人的信念,但他们也没有忘记身边有一道无形的警戒圈。

4.这个特殊的“大户”,是在灾后自保、自救、互救当中形成的。“‘这是我家的!’”“‘你瞎了眼,这是我家的!’”“‘我的’‘我家的’,这些词语把‘大户’的气氛分割得支离破碎。”“‘大户’终于解体了。”这篇文章写出了在灾难面前人们空前团结、休戚与共,甚至无私的一面,但光有这一面似乎不够深邃,作者把人性自私的一面加以展示,从思想上来说,这是很深刻的,在文学上来说,又写得很有分寸,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揭露上,也没有像有写人性善良的一面那样用了那么多的篇幅,而是很简略,又带着很惋惜的笔调来写对那段诗意盈然的经历充满赞美和留恋,看倒数第二段,“他们在这儿生活过,但他们不可能永远地这样生活下去,不可能,这是被生活无情地证明了的。他们离去了,但几乎每一个人在远远的地方都向‘大户’的遗址投去依恋的一瞥”。这里有个关键词“依恋”,在感情上怀念那个无私的境界,但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了。

三、技法迁移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1.D [A项“菁”读jīnɡ。B项“蕃”读bō。C项“梵”应读fàn。]

2.B [“荜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

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3.C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此处应用“休戚与共”。]

4.B [A项缺宾语中心语,应改为“作出……的决定”。C项用词不当,“为了”应改为“为”。D项语意重复,删掉“原因”或“因为”。]

5.(1)在废墟上艰难地救人。(2)恢复宣传队去演唱,去鼓舞唐山人民抗震救灾。

6.(1)动作描写。如运用“一家家地扒开”“用手一遍遍摸着”等,生动地表现了这支队伍极其困难的救人场景,突出了他们高尚的心灵。

(2)语言描写。如“不不,我们不吃了!”“你们缺粮了!”简洁的语言,表现了他们顾全大局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

7.短短几句,寥寥数语,就将盲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8.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出盲人宣传队给在地震中受伤的健全人的巨大鼓舞力量。

9.(1)第一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一是点题(或:扣题);二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或:引领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一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一是高度评价黄福荣的事迹,二是表达对黄福荣的崇敬之情。

10.1991年放下工作为华东水灾四处向司机筹款;2002年徒步穿越中国大江南北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或“从香港徒步行至北京为中华骨髓库募捐宣传”);xx年汶川地震时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而辛勤工作;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

11.黄福荣可贵品质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家庭的影响——父亲往日的教导及尽心助人的榜样;榜样的影响——隋继国事迹的感召;他自己心底对人的热诚关爱。

12.文中引用阿福的好友和被他帮助的人对他的评价,通过别人对阿福的评价来表现阿福,属于侧面描写的方法,这种方法更能表现阿福奉献精神的可贵。

启发如下:(1)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效果会更好;(2)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更能体现真实性原则;(3)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尤其是人物语言方面的积累。

13.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解析材料中已经明确问题的答题区域,只要抓住关键语句“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最后一句“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这两个方面归纳即可。

14.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解析本题应熟悉新闻写作知识,首先要对4条消息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四者共同的东西,然后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度的阐释和论证。

2021三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

2021三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 2021三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 度过了紧张而愉快的一个学期,我们又迎来了快乐的寒假,怎样让假期中的每一天过得开心而充实呢?老师精心为你们设计了以下作业,好好安排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恭祝新年快乐!假期平安! 一、读书要求 2、准备一本摘录本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3、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左右,多看一些国内外童话、中外名著(少儿版)、自然科学类的书籍。 4、学生与家长协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层次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并在家长督促下有目的地开展读书活动。 5、假期至少阅读5本以上课外书籍。(阅读书籍可以自行选择也可以参考以下图书目录)二、阅读目录 1、报刊类:《中国少年报》、《少年百科知识报》、《童话报》、《故事报》、《作文评点报》……(由家长自行选择订阅、也可以全部订阅) 2、书籍类:1、《中国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 3、中外经典少儿文学:《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故事》…… 4、中外经典书籍少儿版:《爱丽斯漫游奇境》、《汤姆叔叔的小屋》、《昆虫记》、《铁路边的孩子》《木偶奇遇记》《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假话国历险记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 5、国内著名儿童文学家系列作品,如:杨红缨、梅子涵、彭懿、方卫平、曹文轩、朱自强、郑渊洁……(可由家长自行选择,要求孩子假期读一位作家系列作品。)

1、内容简介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文章的主旨。 2、摘记的目的是积累词语,积累写作素材。 3、读书心得不局于读后感,可就写作风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技巧等展开评价,以提高赏析能力。 如果完成阅读书目中的五本可获得阅读小学士称号;如果完成阅读篇目八本可获得阅读大使称号;如果完成阅读书目10本以上可获得阅读先锋称号,开学后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假期作业 1、认真完成《寒假作业》书写工整,并且保管好;在家长指导下更正好期末考试的各科试卷,总结经验与不足。 2、购买有三年级第二学期生字的字帖,每天坚持用钢笔练字20分钟。 3、长长的寒假,肯定会发生许多有趣、难忘的事,你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情,开心、难过、惊讶、懊恼、感动……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那就是你童年生活最真实、生动的写照了。(10—15篇) 5、语文实践作业:每人做一张好书推荐卡 具体做法:格式:第一行中间写“好书推荐卡” ,第二行写推荐书目的名称,从第三行开始空两个格写推荐理由,可以写写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推荐理由。(实际制作时可以自己设计尽可能写具体,用钢笔写工整,报到时带来。) 6、提前在家预习下学期语文,开学后统计每个孩子识字情况和背诵课文情况。 7、假期将《弟子规》熟读成诵。 8、每人交一份作品:书法、摄影、绘画等(a4纸)。 9、放飞大自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大自然中丰富阅历。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日历 冯骥才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

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dié( )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国庆假期作业

六年级语文上册国庆假期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小丘(qiū)渲染(xuān)迂回(yú)蒙古(méng) B.点缀(zhuì)幽雅(yōu)婆娑(suō)恍然(huǎng) C.琼浆(qóng)苍穹(qióng)孕育(yùn)冠冕(ɡuàn) D.摇曳(yì)旖旎(yí)参差(cī)硕大(shuò) 2.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岷(mín)山泥丸(wán)崎(qí)岖 B.逶(wēi)迤悬(xuán)崖铁索(su?) C.雹(páo)子屹(yì)立磅(bàng)礴 D.仇(chóu)恨日寇(kòu)沸(fèi)腾 3.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宠然大物一碧千里 B.狐芳自赏聚精会神 C.热血沸腾斩丁截铁 D.气壮山河顾影自怜 4.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翠色欲流(想要) B.全神贯注(集中) C. 硕大无朋(比) D.襟飘带舞(飘动) 5.下列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停船靠岸) B.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C.三军过后尽开颜(全,都) D.邀我至田家(邀请) 6.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A.柔美墨线勾勒绿色渲染翠色欲流B.美丽墨线勾勒绿色渲染翠色欲流 C.柔美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D. 美丽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香气直透毫端”和“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中两个“透”的意思不一样。 C.《宿建德江》和《过故人庄》作者是同一个人,都是宋朝田园诗人孟浩然。 D.曹雪芹(Cáo Xu?Qín)的拼音拼写规则是正确的。 8.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A.渡过湘江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河D.巧渡金沙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课后作业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下题。 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①,指挥若定失萧曹②。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伊吕:伊尹、吕尚。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②萧曹:萧何和曹参,汉初名相,刘邦的谋臣。 (1) 下列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诸葛大名垂宇宙垂:流传。 B. 三分割据纡筹策纡:y*,解救。 C. 指挥若定失萧曹失:使动用法,使……黯然失色。 D. 运移汉祚终难复祚:zuò,君王之位。 (2) 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宗臣遗像肃清高”一句,写瞻望诸葛遗像,遥想他的高风亮节,不由肃然起敬。“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B. “三分割据纡筹策”一句,写诸葛亮苦心谋划运筹决策而成的三国鼎立的天下大势,实际上还未充分展示他的才智。 C. “万古云霄一羽毛”一句,形象有力地表现诸葛亮像振翅碧空的鸾凤一样受人尊敬。 D. 颈联两句,是说诸葛亮的功德超过伊尹、吕尚、萧何、曹参,这是对他的高度评价。(3)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瞻仰成都武侯祠有所感而写成的。全诗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都是议论。B. 诗人用“终难复”三字突出抒发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深切叹惋。 C.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与古代名臣的描绘和比较,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才能。 D. 将“汉祚”完尽归于气运,用宿命论观点为诸葛亮的失败作开脱,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

敬,但这是不足为训的。 试题答案同步练习册答案在线同步课程在线搜题 答案:1.B;2.D;3.C; 解析: (1) 纡:y&,曲折周密。 (2) “诸葛亮的功德超过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不对,“伯仲之间”的意思是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 (3) 没有对诸葛亮与古代名臣的描绘。除了赞叹,也有对英雄未遂平生志向的叹惋。

五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国庆假期作业|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无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国庆假期作业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在下列加点字正确的注音上面打“√”。 盛.开(chéng shèng )熟悉.(xī xí)沉浸.(jìn jìng ) 使劲.(jìn jìng )欣.赏(xīn xīng )邻.居(lín lí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拣()尤()吩()宾() 捡()扰()纷()缤() 三、写出近义词。 吩咐()完整()茂盛()姿态() 即时()尤其()笨拙()仔细() 四、选字补充词语。 1.崖涯天()海角悬()勒马山()一望无() 2.陈尘新()代谢一()不染()旧浮() 3.新欣()喜若狂焕然一()()赏()鲜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天空。 只有……才……无论…….都……如果……就…… 1、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2、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能看到那些小花。 六、课内阅读。 (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 “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 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 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我”为什么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母亲最担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哪些句子最能写出摇花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013年9月份考试建筑结构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建筑结构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一般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与柱高H相关,当采用现浇楼盖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l0为()。 A. 0.7H B. 1.0H C. 1.2H D. 1.5H 2.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构件高厚比( )墙、柱高厚比验算中的高厚比值。 A. < B. ≤ C. ≥ D. > 3.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相对剪力墙结构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好 B.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差 C.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好 D.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差 4. 从理论上讲,塑性铰线法得到的是一个()。 A. 下限解 B. 中间解 C. 上限解 D. 最优解 5.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地面粗糙度的影响是由()来反映的 A. A基本风压w0 B. B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C. C风荷载体形系数μs D. D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6. 框架结构配筋计算中,梁的控制截面为( ). A. 梁左端截面 B. 梁右端截面 C. 梁跨中截面 D. 以上三者 7. “强柱弱梁”指的是()。 A. 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 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 柱的抗弯能力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D. 柱的抗剪能力大于梁的抗剪能力 8. 进行弯矩调幅时,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β不宜超过() A. 5%; B. 10%; C. 15%; D. 20%

9. 计算单层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承重横墙时,假定其上端约束条件是()。 A. 铰支承 B. 固端支承 C. 弹性支承 D. 自由端 10. 砌体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0. A. 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套箍作用和应力扩散作用 B. 受压面积小和尺寸效应砌体起拱作用而卸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可以忽略其沿另一方向的传递,这样的板称为______ ,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且均不能忽略,这样的板称为 ______ 2. 在进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个问题。 3. 为使柱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需在柱顶施加的水平力称为 ______ ,它反映了柱抵抗侧移的能力。 4. 对于墙梁,由于其在 ______ 阶段、 ______ 阶段的力学模型、荷载情况明显不同,故因分别计算。 5. 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 ______ 布置活荷载,然后 ______ 布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试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图示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水平位移。图中在各杆件旁标出了线刚度,其中i=2600KNm。 2. 有一承受跨中集中荷载的一端嵌固、一端简支梁,其跨度为l=2m,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若该梁B、C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为15kN·m,试求: 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该梁的极限荷载P1 2)、若能实现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则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该梁的极限荷载P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塑性铰线法有哪些基本假定? 2. 塑性铰线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两步? 3. 在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时,通常需作那些简化假定? 4. 在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中,对抗风柱与屋架的连接有何要求? 5.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步骤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布置(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布置(2019精选)?一年一度的寒假已经到来,寒假既是大家放松的时候,走亲戚、着新衣、领压岁钱;同时寒假也是自我学习,增长见识的最佳时机。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寒假学习计划,下面为大家分享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布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巩固性作业:完成《寒假生活指导》 二、预习性作业: 坚持每天读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0分钟,做到读准生字新词,停顿适当,32篇课文全部读完。[选作题:背下第1、2、3(3、4段)课课文。]请家长监督并签字。开学后要评选优秀同学进行奖励。 三、读写类作业: 1、日记5篇以上,每篇300字左右。请同学准备一个32开的软面抄,把寒假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或其它值得你记下来的事情写下来,如与爸爸妈妈一起大扫除、贴春联、蒸饽饽、包饺子、拜年、观灯展等等,老师期待着与你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2、读至少三本书,在你的日记本里记下你所读书的名字,并作摘抄型、感想型读书笔记,不少于6页。(选作内容:喜欢绘画设计的你,可以再办一期读书手抄报,8开纸,上下左右边距2厘米,主题为“快乐读书”,版块设计可以是你所

读书的内容简介、、读后感等等,希望你能设计出版面合理、内容丰富的手抄报!) 希望同学们认真做好读写类作业,开学后交上日记本和手抄报即可,我们要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展览表彰,评出“读写小明星”。 四、实践类作业: 1、在假期里,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合我们的健身方式有很多,如跳绳、踢毽子、和爸爸妈妈打羽毛球等。别忘了你要完成一篇健身日记哟。 2、每个同学学一项本领,可以是家务劳动(炒菜、包饺子等)、特长爱好(书法、乐器等),并记录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收获与感受 以上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布置,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同时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

高中语文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

第3课 唐山大地震(节选)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同胞.( ) ②断壁残垣.( ) ③惊愕.( ) ④影影绰绰.( ) ⑤黑魆魆.( ) ⑥狼藉.( ) ⑦战战兢兢.( ) ⑧跌.跌撞撞( ) ⑨跛.子( ) ⑩吞噬.( ) 2.辨形组词 ①????? 蜡 腊 ②??? ?? 绊 拌 ③??? ?? 绰 淖 ④???? ? 亘 垣 恒

⑤????? 嚅 濡 儒 孺 蠕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影影绰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战战兢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跌跌撞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惨不忍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相濡以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黑魆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高一语文假期作业答案

文言文课外浅易短文阅读系列训练 一.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说:同“悦”。④终业:完成学业。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子犹江海2.赐不能识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 2.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3.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2.疑问代词“何”作宾语: 四、下列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扬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B.称赞子贡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说明孔子的贤明犹如江海,深不可测。D.闸述求学问必须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一、1.如,像2.了解二、1.先生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2.我又怎 么能够了解他? 三、1.善哉,子贡之言也!2.孔子为人何如? 四、C 译文: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为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够了解他”赵简子很不高兴地说:“你跟随孔子学习了几十年,学业有成才离开他,(现在)我问你(他为人怎样),你却说不了解,这是为什么啊?”子贡(回答)说:“我就象饥渴的人在江边喝水,知道满足就罢了。 而孔子就象江海一样(辽阔,深邃),我怎么有能力了解他呢?”赵简子说:“好,子贡的话说的真 对啊!” 二.推敲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 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一、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始欲着“推”字( ) 2.炼之未定( ) 3.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与为布衣之交( ) 三、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岛/初赴举/京师B.岛初赴/举京师 C.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D.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五.翻译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五、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A 二、1.开始2.锤炼3.姿势4.成为三、A 四、大意:“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感觉中好像亲自去某地游览,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三.罗生还镯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时作业1:第3课 老人与海

第3课老人与海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一项是() A.鲭.鲨(jīnɡ) 下颚.(è) 脊鳍.(qí) 嗜.杀(shì) B.吞噬.(shì) 桅杆.(ɡǎn) 攥.住(zuàn) 攮.(rǎnɡ) C.黏.液(nián) 蹂躏 ..(róu lìn) 戳.进去(chuō) 舵.把(duò) D.残骸.(hài) 拽.掉(zhuài) 祷.告(dǎo) 撬.开(qiào) [答案] C [解析]A项“鲭”读qīnɡ。B项“杆”读ɡān,“攮”读nǎnɡ。D项“骸”读há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海水给它的尾巴扑打得白浪涛天,绳一拉紧,它的身子四分之三都脱出了水面,那绳不住地抖动,然后突然断了。 B.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于是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戮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C.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涌而上。D.另一条鲨鱼用它裂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 [答案] D [解析]A项涛—滔。B项戮—戳。C项涌—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鲭鲨又钻进水里去,嗅出了________,开始顺着船和鱼所走的航线游来。 (2)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的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________,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3)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________的橡皮,同时他也感觉到打在铁硬的骨头 上。 A.踪迹强劲以至坚忍 B.踪影强劲以致坚韧 C.踪影强健以致坚忍 D.踪迹强健以至坚韧 [答案] D [解析](1)句,“踪迹”和“踪影”,都有“行踪”的意思,但“踪影”一般指视觉,前有“嗅”字,应用“踪迹”。(2)句,“强劲”和“强健”都有“刚强”的意思,“强劲”强调的是力量有力,“强健”一般与身体相搭配,前面有“身子”,应用“强健”。“以至”与“以致”都有导致某种结果的意思,“以至”,指达到某种程度,“以致”指达到某种不好的结果,文中应用“以至”。(3)句,“坚忍”和“坚韧”,都有“坚强”的意思,“坚忍”强调的是“能忍耐”,“坚韧”强调的是“有韧性”,应用“坚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观众对在惊悚片《绣花鞋》中扮演“鬼妈妈”的林心如是普遍叫好:“表演极具突破、入木 三分,让人不寒而栗 ....,而其中温情的部分又让人大为感动。” B.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上,固然有着我们监管不力等因素,但这不代表着那些洋企业就可以 获得超国民待遇,为所欲为 ....。 C.人们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的因素,我们的地球母亲已经遍体鳞 ...伤.,甚至奄奄一息。 D.澳大利亚一名男子3月9日下午遭到4米长鳄鱼袭击,经过15分钟噩梦般赤手空拳 ....的搏斗后,终于得到附近居民的援助而幸运脱险。 [答案] B [解析]A项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B项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不能用来形容企业。C项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D项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B.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一场激战后的勇士。

山东省济南市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新高考模拟选课调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新高考2017级模拟选课调考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平衡、吉祥、美满和等级的价值追求。 易学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北京故宫建筑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龙凤呈祥的意蕴。故宫内廷多用偶数,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因而借助与上下四方即天地相合的建筑数字用以满足天地护佑、和谐共生、祈福求祥的期盼。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阴阳学家提出了?天圆地方?学说,认为大地的格局是四边形,而?四?这个数字又被赋予?边界??界限?的意味。北京四合院中的?四?为?四方?,象征?地方?;?合?为?闭合?,象征?天圆?。这一由?四?所表征的建筑符号呈现出有方有圆、有阴有阳的直观意义,却无不暗含着阴阳和谐、天地合一之意。可以想见,北京四合院正是借助于?四?这个数字的形象所指,表达了祈求圆满的美好愿望。北京天坛作为大型的祭祀场所,其作用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其建筑构成上的数字都暗合一年四季、日月星辰的数目,以求得实现与天地和谐、得天地护佑的愿望。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 中国自三代社会,建筑就在类型、尺寸、数量和色彩等方面体现出?礼?的要求。无论

高中语文寒假作业

高中语文寒假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园林内涵上来讲中国传统园林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集大成者,它体现了造园之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水平体现于当时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和他们的审美上。而中国古代造园主体往往又是文人这一特殊阶层,因为他们既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也具有完善的审美能力,他们或多或少的参与到造园活动之中来,在历朝历代的私人园林营造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皇家园林也从宋代开始在审美取向和思想上向文人化转变。传统园林设计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与文人的绘画、书法、诗文有着共同的渊源,它们是一个艺术融合的共同体,都是源自中国式乌托邦的理想。因此,中国文人在书画诗文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和情感有助于人们领会中o 国传统园林的精神。 一方面,中国山水绘画和传统园林自古以来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以园入画还是以画入园,这其中都承载着文人试图将自然景观带回现实居住环境中的理念。绘画中将三维的现实山水带入二维平面靠的是“虚” “实”关系的恰当经营。古代文人将这种“虚” “实”关系用之于园林,打破原有空间边界制造出通往新空间的可能。例如,假山植物的设置似乎阻挡了下一个空间,但其透、漏的特质却又在暗示通往下一个空间的可能。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不仅仅是点线的集合,而是通过连续、曲折的线条关系表现汉字的线性之美。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几何式的园林有所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这种曲折的线性美,园路曲折蜿蜒自然断续,沿途设立亭桥楼阁等景观节点以园路的流动指引观者浏览方向,将园林的欣赏带入书法的线条美当中。此外,中国古代诗文对园林样式的直接描写不胜枚举,但诗文传达的意境和文人的思想境界却比其作为园林的描绘手段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诗文传达的意境内涵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明晰,对于文人内心世界窥探也更为准确。古代文人深受儒、道、佛三家学说影响,他们往往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下受隐逸思想的影响选择逃避现实。他们所建的园林既是平衡心中愤懑的避难所也是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处。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因厌恶官场倾轧,辞官后修建辋川别业,园中亭台楼榭山水溪流的设计思想均与其在《辋川别业》一诗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相同。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本质上都是古代文人的审美的体现。古代文人这种对自然认识和改造的方式历经千年传承,却在现代功利化的造园浪潮中显得越来越卑微,人们更多的把它看作一种静态的历史物。今日对传统园林和文人审美的回溯并不是盲目拟古和否定现实,而是借古代文人的造园活动对今天的景观学和建筑学实践起到批判性的启发作用。 摘编自钱坤《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文人审美刍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传统园林体现了文人的情趣与追求,历代各类园林的营造均表现出文人的审美取向。 B. 传统园林设计与文人的诗、书、画渊源深厚,其所组成的艺术共同体表现出中国式的理想。 C. 传统园林借鉴绘画中“虚”与“实”的关系运用,体现了将自然景观带回现实居所的理念。 D. 西方几何式园林往往不具备中国书法艺术般的曲折的线性美,与中国传统园林

2020年七年级语文国庆假期回家作业(定稿)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 国庆假期作业(一) 班级姓名时间:2020.9.29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加拼音。 酝酿.()应和.()嘹.亮()风筝.() 抖擞.()黄晕.()窠.巢()撑.起伞() 着.落()澄.清()花苞.()娇媚.() 棱.镜()粗犷.()莅.临()吝啬 ..()冷冽.()萌.发()髙邈.()倾.诉() 一脉.情思()绿茵茵.()咄咄.逼人() 豌.豆()侍.弄()分歧.()一霎.() 花梗.()匿.笑()徘徊 ..()荫.蔽() 二、给拼音加汉字。 h óu lóng()h ōng tuō()hu ā zhī zhāo zhǎn() lǎng rùn()xiāng qiàn( ) ku ān chǎng( ) zh ù xù( ) chu í dǎ( ) qi áo cuì( ) x ù dāo ( ) ju é bié( ) l àn màn ( ) 仿shàn( ) 水波lín ín( ) mùyù( ) dǎo( )告并dì( ) zǐ ( ) 妹 三、课内名句默写。 1.唱出宛转的曲子,。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3.,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4. ,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 5.乡书何处达,。夕阳西下,。 6. ,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7.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8.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9.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四、古诗阅读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覆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诗中“断”“复”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2.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三年级英语 寒假作业 创意

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指南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寒假快到了,同学们在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不要忘记学习。下面是作业指南,请认真阅读! 一、常规作业(必做) 1)背诵表演一篇英文小故事(见附件),开学后学校进行讲英文故事比赛,评选优秀故事大王。参加2013年希望之星风采大赛的同学,要反复的进行练习。 2)充分利用英语辅导报来设计剪报册。英语辅导报涵盖内容丰富多彩,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孩子们可以把有用的知识和自己喜欢的故事等内容进行分类,设计自己的剪报册。要求版面设计合理新颖,书写认真,色彩要协调。 3)预习新标准课本第六册,熟练背诵课后的单词给家长听。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做)。 利用假期观看英文动画片,培养兴趣的同时,感受地道的英文口语。推荐影片《仙履奇缘Cinderella系列》、《卑鄙的我》《小鸡快跑》《飞屋环游记》《里约大冒险》《长发公主》《未来小子》《花木兰》,喜欢科普的同学推荐《神奇校车》。漫长的假期这些动画陪伴你,看完之后不要忘记写下你最喜欢的10句台词并反复模仿,开学后句型超级模仿秀比赛;你也可把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介绍给大家。 三、“创新能让孩子更加优秀”。(选做) 1)自己制作英语手抄报、主题小报等,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创新和综合能力。 2)自己设计一份新年贺卡,并把它寄给自己的朋友们吧!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字母故事,积累词汇。 四、作业反馈

附件故事: 1.The Clever King Solomon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 Solomon was his name. He was very clever. In his country, there were two women. They lived in the same house and each had a child. One night, one of the babies died. The dead baby’s mother took the other woman’s baby, and put it in her own bed. The next morning , they had a quarrel. “No, this is my baby!” The dead is yours!” Each one wanted the living baby. So they went to see King Solomon. “Bring me a knife, cut the child into two and five each woman one half.” said the King. “Oh. Your Majesty! Give her my baby. Please don’t kill my baby!” Then King Solomon pointed to the woman in tear s and said, “Give the baby to her. She is the mother.” ” 2.Three Good Friends One day, a monkey rides his bike near the river. This time he sees a lion under a tree. The lion runs at him. He is afraid and falls into the river. He can’t swim. He shouts. The rabbit hears him. He jumps into the river. The rabbit swim s to the monkey, but he can’t help him. Luckily, an elephant comes along. He is very strong. He helps the rabbit and monkey. Three friends are very happy. They go to the elephant’s home. Then, three of them become good friends. 3.The Old Man and the Old Cat An old man has a cat. The cat is very old, too. He runs very quickly. And his teeth are bad. One evening, the old cat sees a little mouse. He catches it, but he can’t eat it because his teeth are not strong enough. The mouse runs away. The old man is v ery angry. He beats his cat. He says: “You are a fool cat. I will punish you!” the cat is very sad. He thinks:“When I was young, I worked hard for you. Now you don’t like me because I’m too old to work. You should know you are old, too.” 温馨提示:开学之后要把自己做的剪报册和这份作业指南交给英语老师,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填写好反馈并签上名字。 英语老师在此祝大家合家欢乐,蛇年吉祥如意! 2013.01

2019 2020年人教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22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寒假作业(22) 1, 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嫦娥四号完美月背软着陆已成为探月史上的经典。当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然而彼时又克服了怎样的挑战呢? 首先,地形险要,起伏不定,使软着陆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虽然科学家为嫦娥四号__________了预定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但相对平坦的“坑”内地形仍然复杂多样。用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话来说,嫦娥四号软着陆就好像在崇山峻岭的云贵川地区着陆一样。为了__________,科学家将距离冯·卡门撞击坑不远的克雷蒂安撞击坑确定为备选着陆区。 其次,通信延迟,近乎盲降,使软着陆地面控制实际上失去了及时干预能力。对于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地面控制中心必须通过鹊桥中继星与其实现数据传输,较长的通信延迟使对情况 __________的着陆过程进行干预变得无比困难。为降低“盲降”带来的风险,科学家们把目标着陆区的各种参数注入嫦娥四号,并为其装配最先进的测距测速敏感器( )。 2019年1月3日,__________的软着陆过程开始了。嫦娥四号在地面指令的操控下,在近地轨道15公里处开始减速下降,在距离月面100米处,“嫦娥”稍作停留,悬停空中,而后缓缓落下,稳稳立在月背之上。精准!完美! (1),( )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A.,,? 然而那时又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呢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在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B.,,? 然而那时又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呢我们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在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C.,,? 然而当时又克服了怎样的挑战呢当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我们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D.,,? 然而当时又应对了怎样的挑战呢当我们回首整个软着陆过程时大可带着几分轻松与惬意(2),(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A.再三斟酌以防万一变幻莫测惊心动魄 惊天动地 B.再三斟酌防患未然变幻莫测惊天动地瞬息万变精挑细选C. 防患未然惊心动魄瞬息万变精挑细选D. 以防万一) ( 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3). A., 选择最佳落脚点它就能精准判断地形地貌 B., 精准判断地形地貌它就能选择最佳落脚点 C., 选择最佳落脚点让它能精准判断地形地貌 D., 精准判断地形地貌让它能选择最佳落脚点 2、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彰显我校厚重人文的独特韵味、充满活力的时代内涵,打算由团委主办,语文组联合承揽“讲中国故事,做时代新人”征文活动。 稿件要求突出描写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来稿达到较高水平,将陆续在

国庆三年级语文假期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识字写字部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tòu míng rán shāo huāng shān liǎn mià n yǎn yìng ()()()()() chún jìng shì xiàn chuāng lián jiàn zà o shèng dì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山岭(lǐng lǐn)掠过(luè lüè)仿佛(fó fú)转眼间(zhuǎn zhu 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 绵()绕()铃()茫()线() 棉()烧()岭()忙()钱() ( )( )似火( )日( )空( )( )各异意味( )( ) 山( )地( ) ( )深( )茂 浇树( )( ) ( )深( )本叶( )归( ) 三、修改病句。 1、这真是一朵美丽、漂亮的花。 2、妈妈把房间打扫得很整齐。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连()起伏依山而()千岩()秀()阳似火 根深叶()意味()长曲()通幽一()如洗 ()宇琼楼心()神怡 ( )( )似火( )日( )空( )( )各异意味( )( ) 山( )地( ) ( )深( )茂叶( )归( )

(三)写近义词。 仿佛()格外()顿时()赞美()(四)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湛蓝的天空宛 如。 2.秋天,柿子树挂满了熟透的果实,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 3、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 5、大树把________的叶子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叶子在树上____________。 6、“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 7、让我们荡起_______,小船儿推开_________,海面倒映着________,四周环绕着_________。 8.站在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 见是层层叠叠、的山 峦,,, , ,真像一 幅。 9.有贴着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有拉萨河 畔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 10.这些流云,转眼间变成、一道橘黄、、一道绛紫,就像 是五彩斑斓的锦缎。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日月潭(tán)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环境宁静,()景色宜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xī)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jīn)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shā),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ɡ lónɡ),充满了神秘(mì)感。 ⒈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