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湖北汉阳铁厂的员工管理探析
汉阳铁厂管理制度

汉阳铁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汉阳铁厂是一家专业从事铁制品生产的企业,依法设立,依法经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相关法规管理制度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条汉阳铁厂的管理制度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原则,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条汉阳铁厂的管理团队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权益。
第四条汉阳铁厂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章程、内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内容,必须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汉阳铁厂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六条董事会是汉阳铁厂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和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保障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整体利益。
第七条监事会是汉阳铁厂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经理层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经理层是汉阳铁厂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执行董事会的决策,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九条汉阳铁厂设立各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和责任,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第十条汉阳铁厂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和激励员工,推动组织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传承,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汉阳铁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汉阳铁厂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指导、生产作业、生产监控等内容,实现生产的有序、高效运行。
第十三条汉阳铁厂要求生产人员具备专业资格和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四条汉阳铁厂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新,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十五条汉阳铁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员质量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和质量监督,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六条汉阳铁厂严格遵守国家财务法规和会计准则,规范财务管理活动,保障企业财务安全和稳定。
兴衰荣辱重话汉阳铁厂

兴衰荣辱重话汉阳铁厂作者:孟国顺来源:《新一代》2011年第08期摘要: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又打出了“求富”的旗号,举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有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也是中国乃至东亚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关键词:汉阳铁厂;兴衰荣辱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1890年9月,张之洞开始兴建汉阳铁厂(同时他在武汉办起了枪炮厂、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制麻局,为日后的工业大城市武汉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近代生产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的,按理说后进国家引进其设备时,正确的做法是按照科学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但洋务派人物却不是这样。
汉阳铁厂初建时的炉机设备是张之洞委托驻英、驻德大臣刘瑞芬和洪钧在国外订购的。
当时刘瑞芬问要订购何种形式的炉机,同时建议张之洞应先将矿铁石、煤焦化验,再按标准配炉,张之洞却说:“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耳。
”(拍脑袋工程)刘、洪遂从比利时订购了100吨炼铁炉两座,从英国订购了10吨马丁炉(即平炉)一座、5.5吨贝塞麦转炉两座以及轧钢设备。
结果是,当地所出煤、焦炭皆不合用,不得不万里迢迢从德国购买数千吨使用。
在选厂址的时候,也有人建议应把铁厂建在水陆交通便利、又接近煤、铁产地的地方,但张之洞为了能在总督府能一眼看见铁厂的烟囱和冒出的浓烟,亲自跑到汉阳龟山北侧选厂址,并在长江边修建了专用码头,结果白白耗费了大量基建资金,在铁厂运行期间,远离煤、铁产地,又加大了生产成本。
1890年11月,汉阳铁厂正式兴建,1893年全部竣工,1894年5月出铁,继续建设到1896年4月,累计耗资已达500余万两,铁厂也有3年产生铁14万吨的能力,该厂设备先进,拥有十个工厂,三千多工人,所生产的铁除了供应本国外,还出口到美日等国,是当时东亚最大的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观后感

汉阳铁厂观后感在参观了汉阳铁厂后,我深受启发,体悟到了工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汉阳铁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家铁厂,其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令人钦佩。
汉阳铁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成立于19世纪初。
它是我国最早的造船厂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
参观过程中,我第一眼被铁厂的规模所震撼。
巨大的装备和高耸入云的烟囱向我展示了它的实力和雄心。
铁厂内各种设备齐全,从铁矿石的开采、炼铁到铁器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精密的机械在默默运转。
这提醒我工业化进程的复杂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各部门和员工紧密协作、密切配合,才能使整个铁厂运转得如此顺畅。
参观导员生动地讲述了铁厂从创办至今的发展历程。
通过近百年的努力,汉阳铁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国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不仅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除了技术创新,铁厂对于环保也非常重视。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铁厂内部设置的多种环保设施,如废气处理装置和水处理设备。
这些设施的使用,使铁厂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进一步让我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只有平衡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观结束后,我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铁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在工业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希望将来能够以汉阳铁厂为榜样,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汉阳铁厂观后感,让我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和魅力。
我由衷地佩服铁厂对于我国经济和军事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
汉阳铁厂将继续经受时间的考验,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我为能够参观这样一家伟大的企业而感到自豪,相信汉阳铁厂的未来会更加辉煌灿烂。
汉阳铁厂的历史事件名称

汉阳铁厂的历史事件汉阳铁厂是中国最古老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它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阳铁厂的历史事件,主要包括:一、汉阳铁厂建厂汉阳铁厂始建于1889年,是国家第一家现代钢铁企业,也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先行者。
汉阳铁厂是由清政府和英国、俄国等外国资本合作建立的。
当时,汉阳铁厂的设备和技术来自英国,主要生产铸铁和钢铁,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
二、汉阳铁厂改制1924年,汉阳铁厂开始改制。
汉阳铁厂改制后,重新设立了新的生产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建立了新的管理机构,使汉阳铁厂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之一。
三、汉阳铁厂抗战1937年,汉阳铁厂参加了抗日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汉阳铁厂的抗战工作,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还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钢铁,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汉阳铁厂改革1949年,汉阳铁厂完成了改革,开始实施现代化管理。
在改革过程中,汉阳铁厂实施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实施了科学的生产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汉阳铁厂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之一。
五、汉阳铁厂改制1978年,汉阳铁厂进行了改制。
汉阳铁厂改制后,重新设立了新的生产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建立了新的管理机构,使汉阳铁厂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之一。
六、汉阳铁厂现代化近年来,汉阳铁厂加快了现代化步伐,大力发展新型钢铁产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
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汉阳铁厂的历史事件,主要包括:汉阳铁厂建厂、汉阳铁厂改制、汉阳铁厂抗战、汉阳铁厂改革、汉阳铁厂改制、汉阳铁厂现代化等。
汉阳铁厂是中国最古老的钢铁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找寻历史真相:汉阳铁厂选址问题再探讨

找寻历史真相:汉阳铁厂选址问题再探讨
左世元;姚琼瑶
【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按照近代钢铁企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汉阳铁厂的选址应放在大冶,但在决策过程中,张之洞却打破这一常规,将铁厂厂址择定在煤铁皆缺的汉阳。
如果仅从决策的随意性或为加强对铁厂控制的政治动机等方面进行解释,显然有失偏颇,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境。
因此,只有重新解读历史史实,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当事者的知识结构及思维观念等,才能找寻到历史的真相。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左世元;姚琼瑶
【作者单位】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黄石435003; 湖北师范学院汉冶萍研究中心,湖北黄石435002;湖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找寻历史真相:汉阳铁厂选址问题再探讨 [J], 左世元;姚琼瑶;
2.乌克兰“大饥荒”:不仅是个历史真相问题——兼析历史问题的政治化 [J], 李燕
3.历史书写、历史记忆与历史真相——对白石江之战相关问题的考察 [J], 郑千山;
丁存金
4.晚清汉阳铁厂选址问题刍议 [J], 王智;许晓斌
5.档案中找寻历史真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洋务企业管理制度初探

洋务企业管理制度初探武明明(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官僚为“自强"和“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和民用工业,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人事管理、企业产品的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受封建衙门作风和旧式企业管理方法的影响,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总体来看,洋务企业起点很低,弊病丛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洋务运动洋务企业洋务官僚管理制度An Initial Study of Westerniza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Wu Mingming(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 institute of Hexi university,Zhang ye,Gansu,734000 )Abstract:From the 1860’s to the 1990s, the westerniz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a group of monderning military civil industries in the hope of "self-improvement" and "seek richness", but due to a lack of correspond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there are strong features of feudalism compared with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s and distribution etc.,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the styles of feudal government style and the ways of old—fashioned enterprise management,and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enterprise .On the whole,the westernization enterprise had a low starting point and there did exist lots of malady , which brought disadvanta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Keywords: westernization movement;westernization bureaucratic; management system;westernization enterprise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为维护其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而进行地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目的在于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船舰和利器,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的心得体会

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的心得体会篇一:汉阳铁厂的选址之争汉阳铁厂的选址之争著名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先生曾指出经济史研究不能仅仅就经济而论经济,需要结合经济活动所处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来进行研究,而这恰是以往学界在企业史研究中,特别是对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史的研究中比较易于忽略的问题。
本文试以中国近代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之厂址决策过程为例,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层层考辨,揭示中国传统政治与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张之洞、李鸿章两大洋务集团之间的斗争,对这一近代企业的创办及生产经营方面的深刻影响。
一、流行观点及其史料依据辨析光绪十五年,张之洞修筑芦汉铁路的意见被清政府采纳,并因此调任湖广总督。
张在两广总督任内原订在广东开办之钢铁厂、枪炮厂等洋务企业机器设备也随之移设于湖北。
笔者此前曾撰文揭示,钢铁厂之由粤移鄂,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继任粤督李瀚章不喜洋务,遇事推诿,亦非出于张氏本人之初衷,而是清廷中枢,特别是由醇亲王奕譞所主持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即海署),为了扶植张之洞以抑制李鸿章淮系势力过于膨胀,并考虑到湖北地区矿产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等方面的优势,而做出的重要决策。
在张之洞在鄂筹办钢铁厂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决策历来备受争议,那就是钢铁厂放弃了铁矿所在地大冶而选择武汉地区,并最终定址于汉阳龟山(又称大别山)脚下。
时人及学术界对这一决策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对其评判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遗憾的是,学术界的争议多集中在汉阳铁厂的选址结果,即厂设大冶或汉阳究竟孰优孰劣,这一实际上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上。
对于张氏这一决策的原因,却并未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张之洞为什么要放弃大冶而将铁厂设在武汉呢?光绪十六年四月八日,张之洞致电盛宣怀,决定放弃大冶,将铁厂设在武昌省城附近。
他本人对自己的这一决定进行了解释:铁厂宜设武昌省城外。
黄石港地平者洼,高者窄,不能设厂,一也。
荆、襄煤皆在上游,若运大冶,虽止多三百余里,回头无生意,价必贵,不比省城。
一个流传百年的弥天大谎——汉阳铁厂质量问题考辨

一个流传百年的弥天大谎——汉阳铁厂质量问题考辨张实【摘要】本文针对百年来大冶铁矿含磷较多、不适合贝炉炼钢,以致产品质量不合格、销售困难的非议,依据原始资料,考证了大冶铁矿的成分、运销情况以及汉阳铁厂钢轨中磷的来源,揭示钢轨销售困难的根本原因;追溯了这一说法产生形成的过程,证实其为不实之词;揭露了盛宣怀、李维格长期将低磷矿石输出日本,迫使汉阳铁厂使用高磷矿石的真相.【期刊名称】《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汉阳铁厂;张之洞;大冶铁矿成分;萍乡焦炭;李维格;矿石输出【作者】张实【作者单位】黄石市委宣传部,湖北,黄石,43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K207对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的钢铁质量,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大冶铁矿含磷较多,而从英国订购的 2座贝色麻钢炉,系照英国所用酸法配置的大炉,不能去磷,以致炼出的钢含磷过多,容易脆裂,“各处铁路洋员化验,谓汉厂钢轨万不能用”。
[1]其中引用的话,出自叶景葵的《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
这几乎成了张之洞办铁厂的盖棺定论,近一百年来,难以数计的论文、著作重复了叶景葵的这一说法。
因为只要涉及到汉阳铁厂,就不可能回避这一问题。
根据历史事实,上述汉阳铁厂的钢铁质量问题有三点需要证实或澄清:一是大冶铁矿的矿石是不是“含磷较多”?或者换一个更明确的说法:大冶铁矿是不是不出产含磷低的矿石?二是钢轨含磷过多,矿石是不是唯一的因素?除了矿石,是不是还有别的因素?三是铁路洋员不用汉阳铁厂的钢轨,是不是仅仅考虑质量问题?还有没有对他们更重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便是:大冶铁矿含磷高、不适合贝炉炼钢的说法从何而来?何以会出现这种说法?一般的论者只说大冶铁矿含磷较高,并没有提出根据。
全汉升在《清末汉阳铁厂》中说:大冶铁砂含磷 0.1%左右,制成生铁含磷 0.25%左右,可是用来制造铁路路轨的钢,其所含磷须在0.08%以下,才不至于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的任务分配与监督, 对于洋员也进行了相应的约束, 但毕竟由于时代的局限, 其管理
上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 湖北汉阳铁厂; 张之洞; 盛宣怀; 员工管理; 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 F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1750( 2011) 04- 0055- 04
面对国内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洋务派所 兴办的江南制造局等 10余家军事工业和轮船招商 局等 20多所民用工业由于国内钢铁工业落后, 所 需的钢铁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同治六年 ( 1867年 ) 进口铁 11万担, 光绪十七年 ( 1891年 ) 增至 173万 担 [ 1] , 造成金银外流, 使得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更显 得国力竭蹶。两广总督张之洞也看到自开埠后, 外 国洋行及各类洋货都涌入国 内, 中国 利权大量外 流, 而利权失之最为要著则为 / 洋布、洋米而外, 洋 铁最为大宗 0[ 2] , 因此, 要求在广东创办炼铁厂, 后 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时继任的两广总督李瀚章 要求停办铁厂, 张之洞上折要求搬至湖北, 得到总 理衙门的许可, 铁厂就移驻湖北。在选址上, 张之 洞考虑到长江水运便利, 他自己也能就近管理及外 国客人参观之方便等 / 七 0大方便理 由, 在大别山 麓建厂。
案牍所 专管文牍、号信, 并造办月报、年报。
转运所 专管栈房钢铁各料收发按旬报明总银钱所。
砖石所 工程所 巡查所
专管收发铁石、锰石、灰石等料。 专管翻砂厂、打铁厂、木厂及各炉修整, 并铁路、火车、 轮驳船、修舰诸事。 专管本厂巡丁昼夜梭巡, 并弹压闲杂游人诸事。
资料来源: 盛宣怀 / 招商章程八条 0, 光绪 二十二年 三月, 5汉 治萍公司 6 ( 上册 ) , 第 128~ 129 页.
1. 管理结构 管理结构是明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次, 明确各 层管理者所在管理范围及职责所在, 同样也是对所 有管理人员工作程序的梳理。盛宣怀首先要做的 便是确定铁厂内部结构及岗位级别, 即 / 工匠上司 系匠头、匠目, 每厂总管、总监工、总办 0, 然后上面 便是督办。督办的 权利, 张之洞规 定 / 用人理财, 筹划布置, 机炉应否添设, 款项如何筹措, 委员司事 华洋工匠人等如何撤留, 及应办一切事宜, 悉照轮 船、电报各公司章程, 遵照湖广总督札饬, 均由督办 一手经理, 酌量妥办 0[ 2] ; 至于总办的任务则是 / 联 络上下官商之情, 稽查华洋员匠之弊 0, / 并派总董 三员, 一司银钱, 一司制造, 一司收发; 其余各执事 均择要选派 0, 其他主要部门安排见表 1。
3. 纪律松弛 清末官场贪污舞弊等行为已是屡见不鲜了, 汉 阳铁厂内也是如此, 如 王三石煤局的 费用报销单 中, 诚如张之洞 指出 / 滥 支糜 费, 任 意浮 开, 实堪 骇 0, 其巧立名目, 任开 薪资, 如 / 各房点灯洋油月 用十箱, 窿工食盐月一千斤, 日食三十三斤有余, 尤 骇听闻。机器木料岂能时刻扛抬, 用日用长夫六十 名; 散夫随时添雇, 多寡岂能一定, 乃每月约数钱三 百串之多; 挑钱、挑杂物脚力月震钱七十串, 添补锅 碗月三十四串, 均作长支之款; 机器打钻等匠, 铁政 局已派去六名, 该局复添雇二十三名之多, 内中分 裂画 图、开车、修整、起 重 各色 具 备, 复设 立 -学 习 . 、-下手 . 名目。种种荒谬离奇, 不可殚述 0。而 对此又该如何处理呢? 似乎除了 / 宜如何激发天 良, 认真节省, 核实开报 0之外, 没有其他严格的方 法来执行 [ 2] 。
# 56#
为了获利收益, 则要求核算成本及内部管理。而照 商章办理才是管理的关键之处, / 查 贸易之道, 首 在用人 0, 他已充分意识到人在 管理中的重要性。 因此, 他聘请郑观应来汉厂充当总办, 整顿汉厂。 首先, 盛宝怀梳理了汉阳铁厂的整个框架; 其次, 明 确各岗位的职责, 他首先从洋匠下手。
在官办时期, 由于国内懂炼钢技术的人员极度 缺乏, 因此国内人员主要负责一些工程建设和基本 的工作, 实权主要掌控在洋员手里, 而所招募的洋 员则又不肯用心办事, 因此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2. 洋员的渎职 在管理上, 按张之洞原来的意图是由总办来监 督洋匠, 控制洋匠的行为, 但是事与愿违, 洋匠却屡 屡不服管教, 以致 张之洞致电许景澄 ( 时任驻俄、 德、奥、荷四国公使 ) , 叫他转告克厂 ( 克虏伯厂 )电 诫马克斯、总管德培。可见, 洋匠的行为已对整个 厂的管理造成干扰。 在官办期间, 洋匠都是张之洞委托驻外使臣在 所在国的克虏伯厂或郭格里厂推荐工程师。张之
表 1 汉阳铁厂各部门职能
部门
职能
总银钱所
专司银钱总账兼稽 查全厂收发, 并 考察各所旬报、月
表诸务, 并采办各项应用材料 专管华洋薪水、工 食; 常工、短 工、脚价、铁 车、轮驳 等
支应所 船辛工饭食以及 起驳等力。经 用数目接 旬报明总 银
钱数所稽考
专客本厂生熟、钢 炉应用煤炭及核 收各路煤炭, 并 多
一、官办时期的管理 ( 1891~ 1896年 )
1891年 1月 30日汉阳铁厂开始兴工, 经过两 年十个月的施工, 于 1893年 11月 29日竣工, 且于 1894年 2月 15日开炉 ( 即正月初十 )。这样, 中国 第一个钢铁 厂在湖北开始运 作。但是, 只过了两 年, 汉阳铁厂就入不敷出, 难以继续维持。张之洞 是个政治家, 但对于实业的管理却不在行, 因此厂 内的管理弊病丛出, 下面就从管理结构、洋员的行 为及工厂的纪律等方面来分析:
煤炭所 用熟谙煤质、考究 等第之人。随 时收发, 仍 按旬报 明
钢铁所 翻译所
总银数所稽考。 专管逐日所出钢铁, 磅定准数, 即送储转运所, 取具收 单送总银钱所稽考, 仍按旬缮表分报各处。 专与各炉洋人交涉本厂工作, 并考究矿师、矿煤等事。
监工所 材料所
专管生铁、熟铁、钢炉 常工及添 雇小工, 并 照料炉 顶、 炉口工作等事。 专管本厂各炉厂备用各种砂、泥、木等料, 又机器应用 仔油荤素油等等, 兼管砖厂出数收发。
二、/ 官督商办 0时期的管理 ( 1896~ 1908年 )
光绪二十二年 ( 1896年 ) 四月十一日, 汉阳铁 厂改组为官督商办, 由盛宣怀任督办。对于盛宣怀 的评价, 张之洞对王文韶如是说 / 环顾四方, 官不 通商情, 商不顾大局, 或知洋务而不明中国政体; 或 易为洋人所欺; 或任事锐而鲜阅历; 或敢为欺谩, 但 图包揽而不能践言, 皆不足任此事。该道 (指盛宣 怀 ) 无此六病, 若令随同我两人总理此局, 承上注 下, 可联南北, 可联中外, 可联官商 0。而已办过企 业的盛宣怀一来就提出了八大章程, 诚如盛宣怀所 言 / 生意之道, 不外乎谋销路 0[ 2] , 因而他提出在官 方保护的前提下, 确定销路, 争取免税, 及确定官督 商办的时间以安人心, 而请招集商股、请开采煤矿 则是分别解决汉阳铁厂的资金和燃料问题。同时,
# 55#
第 4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第 30卷
委员相商, 独断独行, 徜不如意, 即以停工挟制。马 尤妄诞, 常与委员滋闹, 迭据专办之员禀揭, 现值用 人之际, 不得不稍示含容。此间系官厂, 与外国公 司不同, 总局在省, 难于遥制, 凡事不能不与驻厂专 办委员和衷商办。所谓总管者, 乃总管开矿、煤铁 工作事宜, 华洋工匠悉听指挥。至于进退工匠, 管 理厂务, 仍当以专办委员为主, 方合官厂体裁。请 托克厂电诫马、德 为祷 0[ 2] 。从这封信中, 我们可 以看出, 汉阳铁厂在对洋员的管理上主动权控制在 对方手里, 把本属于自己的管辖权委托给远在千里 之外的德国克虏伯厂, 当时国家主权 旁落可见一 斑。洋匠的气焰如此嚣张, 作为小小的一个汉阳铁 厂的总办又奈他如何?
第 30卷第 4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1年 8月 Journal o f Zhengzhou Institute o fA e 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m en t( Soc ial Science Ed ition)
V o .l 30 N o. 4 2011. 8
洞致函驻德使臣许景澄, 想叫许对克厂打声招呼, 因为 / 克厂荐 来总矿师 马克斯、铁厂总 管德培二 人, 工夫尚好, 惟性情奇傲, 因合同系总管名目, 自 入归总局节制外, 厂委员概置不理, 一切不与驻厂
收稿日期: 2011 - 05- 25 作者简介: 潘淑贞, 女, 浙江金华人, 讲师, 经济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企业管理。
1. 管理人员 当时整个工厂的结构由总办、总监工、协同总
监工、铁矿总监工 (相当于技术总监 ) 组成, 而他们 的职责也有一定的分配。
总办 ( 蔡锡勇 ) : 选择厂址, 规划 炉基, 订购机 器, 雇用洋匠, 即负责厂的基本建设; 总监工 ( 王廷 珍、蔡国桢 ) : 负责考勤、会计 ( 财务 ) 、物料以及收 管外国机器, 协调在厂洋匠; 协同总监工: 会计收 支、考核物料 [ 2] 。
从表 1中我们可以看到, 汉阳铁厂有了初步的 岗位职能的分化, 但是没有岗位人员的配置, 从而
潘淑贞: 晚清湖北 汉阳铁厂的员工管理探析
无法杜绝人员浮冒这一现象。
2. 工作制度 汉阳铁厂拥有员工上千人, 诚如 1924年汉治 萍公司事业志所说 / 国有六职, 工居其一。周礼考 工, 列为专记, 可见古之重视工业矣。欧化东渐, 机 学昌明, 工人之技艺日益进, 知识日益高, 气焰亦日 益涨, 而驾驭遂日益难 0。因 此, 要管 好一个公司 必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行。汉阳铁厂规定, 每 天早上五点半或六点上班, / 上班后则工人须在所 属部公事室牌箱处悬挂名牌, 逾时即关锁; 并设有 查工所, 除结算工食外, 日夜更番专查各处名牌, 及 清点人数, 以督促其工作 0[ 3 ] 。 ( 1) 工 作 时 间。 工 人 上 班 的 时 间 有 两 班, 5: 30~ 11: 30, 14: 30~ 18: 30( 夏季 ); 其他正常时 间则是 6: 00~ 18: 00, 18: 00 ~ 6: 00。工人的工作 时间足足有 12小时。厂内的纪律严明, 上下班以 吹号为准, 在此期间, 则不准擅离岗位, 也不准随便 搭话。 ( 2) 工作纪律。厂内有严格的结构, 即 / 工匠、 匠头、匠目, 每厂总管、总监工、总办 0, 要求员工有 事只能到其直接领导汇报, 不能越级, 同时又规定 了汇报时的人数不能超过二人。这样, 把权利直接 下放到基层, 有利于基层的管理, 而人数的限制则 避免了消息的外传, 从管理上来说有利于管理的稳 定。要求进厂员工的适用期是 14天, 在这 14天内 如果工人不能适应本职工作则可以不予录用。 14 天后, 工人辞职或厂方要辞退员工都要提前 8天通 知对方, 即 / 工匠 进厂后, 或 自不愿 留, 或厂 不欲 用, 彼此须八日前知照, 照厂规办 理 0。而对于开 除员工则不予提前通知, 对开除同样 也归纳了几 类: 即匠捏造谣言、违背上司的命令, 一月内旷工几 次者, 而被开除的员工, 罚扣一礼拜工食, 充作有病 工匠帮款 [ 3] 。 ( 3) 物料管理。铁厂是个机械厂, 物料的管理 是很大一块内容。 / 做工应用材料、工具, 应由匠 目照派, 领后皆归收管, 有可锁之房, 则锁诸一处。 倘有遗失, 或因疏忽而致损坏, 即行追赔。工具之 用入敝不能用者, 应缴还匠目, 另易新具。做成之 件, 及一切材料, 皆应交出。废料及零星之屑, 亦应 留心检交。0材料、器具都要爱 惜, 电灯机器, 皆派 专人管理, 而专人管理 在一定上使器 物能保管完 好, 减少偷窃行为。 / 倘有人 损坏、偷 窃厂物或伙 中之物, 各工匠 应即 报闻。0对 于私 用材 料, 做私 工, 也要严 惩。对于厂地 也有明确规 定, 要 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