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主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塞诗,我们来了解一些。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板书设计 塞下曲
单于 夜遁逃 (惊恐、狼狈) 边防将士 轻骑逐 (警惕、果敢)
第3课时 墨梅
王冕的评价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 一样清”。正是由于王冕有这种鄙 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 有了这净白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
课文小结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 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 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 满,也体现了作者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拓展延伸
4.诗句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好 友时凄寒孤寂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 露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 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 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品格。
中心思想
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 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 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 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1.解读“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起感受单于逃 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 寒,寨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 的精神品质,读出诗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 景下溃逃的,我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 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被渲染出来了。 本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 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件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chán
dùn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qí /逐,
大雪/满/弓刀。
没有月光 游牧民族首领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逃 跑
在这没有月光的夜晚,雁群高飞,敌军偷偷地 逃跑了。
率领
轻装快速的骑兵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落满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miǎn [元]王冕
王冕(1310-1359)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 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 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 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 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 大。
对比观察,墨梅给你怎么不一样的感受?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y砚àn/池头树,
天刚亮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镇江在古代 属于吴地
孤单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瀚的江 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 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像冰一样晶莹、
纯洁的心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 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一般。
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品格。

乾坤
书写时,注意左 右各部分的高低宽窄。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外表:素洁淡雅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内在:清香持久
这句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字写出了香气弥漫天地间。 墨梅由淡墨构成,没有艳丽的外表,它也不愿用 色彩去讨好人,只愿独自散发幽香。这是诗人志向的 自白:王冕自幼家贫,苦读成才,不愿巴结权贵,只 是作画为生。

四年级下册语文21 古诗三首课件

四年级下册语文21 古诗三首课件

塞下曲

两个单人旁 有四横
多音字
chán

dān
单于 单独、孤单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贵族首领 逃走
率领 轻快的骑兵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想要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梅花的颜色不浓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淡” ① 梅花的颜色不浓,朴素淡雅 ② 象征作者的洁身自好
清香之气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间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一下作者鄙视流俗,洁身自好的 品格。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 写出了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 ② 衬托出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单于在“逃”和将士们在“逐”,从这两 个字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什么精神?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背诵指导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 )/飞高, 单于/(夜 )/(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 )/(弓刀 )。
背诵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 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结构梳理
寓情于景 芙蓉楼送辛渐
景:寒雨 情:不舍
开朗的胸怀 高洁的品格

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

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
平明驱郡府,不得展故人。 忠于职守
——《送韦十二兵曹》
公元737年
公元740年
再贬
清 公又元被74贬8年正廉
龙标尉洁
家国情怀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 夜入吴,
借景抒情
平明送客 楚山孤。
洛阳亲友 如相问,
自喻明志
一片冰心 在玉壶。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姊 妹 篇
一洛平寒 片阳明雨 冰亲送连 心友客江 在如楚夜 玉相山入 壶问孤吴
唐 王 昌 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情
——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激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公元737年, 岭南,一呆三年。
刚正不阿 正直清廉
公元740年,
再贬江宁县丞
统编版四年级小学语文下册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山中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初读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初读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 夜入吴,
平明送客 楚山孤。 洛阳亲友 如相问,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完美版)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完美版)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背诵指导(课后第1题)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 )/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 )在/玉壶。
品读探究
如何理解题目 “芙蓉楼送辛渐”?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 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 后在此分手,他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并作下此诗 。
天刚亮:点明时间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透着寒意的雨: 点明季节
诗人的心情
诗意: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 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品读探究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 的心就像这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透明。这两句诗表现了诗 人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品质。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前两句要读出诗人的不舍,后两句要读出诗人要做一个 光明磊落的人的决心。快来读一读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是什么季节的雨?“连” “入”的用法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寒雨”指秋冬之时的雨;“连、 入”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 无息,渲染了离别的暗淡气氛,寓 情于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的心就像这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洁透明。
谢谢观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PPT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乾坤:天地间。
译文: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 梅花的清香充满人间。
思考: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诗人借墨梅要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感情升华
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王冕想 通过这幅画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 读诗就是读诗人,你还知道王冕的 哪些故事?
1.解读“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
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起感受单于逃 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 寒,寨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 的精神品质,读出诗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 景下溃逃的,我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 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被渲染出来了。 本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 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读好诗句的停顿。
古时边塞的 一种军歌。
敌军的溃退 我军准备追击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精读课文
没有月光。
逃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 扰唐朝的牧民族首领。
译文: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 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趁着漆黑寂静的 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一共六首,刚才同学 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首。
知识备查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芙蓉楼送辛渐PPT课件

超越时空的情感
友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分别两地,情感依然深厚。
对未来的期望
对友人的期望
王昌龄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期望,希 望友人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自己的期望
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 能够不断进步,与友人共同成长。
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体现了作 者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个人背景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心情复杂。他感慨人生短暂 ,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祝福。这种 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诗歌充满了真挚和深情。
05 总结
诗的价值
文学价值
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艺术,展现 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价值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背景,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美学价值
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对读者的启示
感悟人生
通过诗中对离别和友情的描绘,读者可以深 刻感悟人生的短暂和珍贵,珍惜当下,珍视 友情。
思考社会
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社会 现实和人生处境,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理解。
提高审美
通过对诗歌的欣赏和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 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对文学艺术 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现代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ppt

芙蓉楼送辛渐课件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名利所动。
03
面对困境
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凄凉之感,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
挫折。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相信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启迪心灵
情感的真挚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真挚的情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 们都应该用心去呵护、去珍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象征
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情感,使情感更 加含蓄、深沉。
通过象征来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和深 层含义,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语言质 朴、自然、有力。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美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其精炼、 含蓄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 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含义,如“寒雨连 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的 “寒”、“夜”、“雨”、“江”、 “吴”、“客”、“楚山”、“孤”, 这些词语共同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 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哀伤。
历史意义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 实,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 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 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解析诗词内容
诗词大意
总结词
描绘了作者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 的感伤。
详细描述
该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好友的深厚情感 。诗中通过描写雨夜、江水、孤帆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进一 步突出了离别的感伤之情。
生活的美好
虽然诗中表达的是离别的凄凉之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 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人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到扬州,北上 洛阳。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诗人亲 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 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由此可见,这是一首 送别诗
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 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 的恶势力屈服,永保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分别 的时间是?地点在?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 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洛阳 (洛阳亲友如相问)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 舍的感情? 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后自己 犹如楚山一般孤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么样品 格? 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 高风亮节
关于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
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感念友人深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浸透着和友人厚谊与不舍的——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昌龄(690-756),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 西安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 人的代表作家,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 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 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广大的视野和博大 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 情景交融。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芙蓉楼送辛渐
题目是什么意思?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朋友辛 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写作背景 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 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 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 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 洁白的玉壶之中。” 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 恨之情含而不露。
1、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是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为东晋刺史王恭 所建,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 孤:独自,孤单一人。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 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