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
基于文本挖掘的黑龙江省特色村落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漠河北极村为例

基于文本挖掘的黑龙江省特色村落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漠河北极村为例张梦瑶,张延萍,崔富博(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为探索游客对漠河北极村旅游形象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感知,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 软件分析了携程平台和马蜂窝平台上的网络评论文本。
结果表明:第一,游客最关注漠河北极村的地方特色、游玩体验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其认可度较高且有重游和推荐意愿;第二,游客对漠河北极村的情感态度趋于良好,其中74.62%的评论表达了积极情绪、10.66%的评论表达了中性情绪、14.73%的评论表达了消极情绪,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通过对漠河北极村旅游形象分类归纳,分析得出当地应改进的部分,并给予一定建议。
[关键词]漠河北极村;文本挖掘;网络文本;旅游目的地形象[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4)04-0022-05第2024年第4期(总第572期)商业经济No.4,2024Total No.572一、引言根据指导性文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在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需要实现包括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绿色发展在内的统一目标。
《规划》还强调在乡村旅游方面要因地制宜,旨在推动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并促进多元功能的整合,以创造宜居、宜业和宜游的休闲新空间。
尽管乡村旅游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规模迅速扩大,并呈现出综合性、多层次、以品牌为导向的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1]。
在政府支持、品牌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蓬勃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和旅游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有关黑龙江省特色村落的相关研究整体上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黑龙江省村落地理位置偏僻,纬度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等,村落开发程度低。
漠河北极村是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之一,同时也是黑龙江省首个特色村落[2]。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将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将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布部门】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日期】2010.12.31【实施日期】2010.12.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将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通知各市(地)环保局,省厅垦区环保局:根据环保部关于将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生态乡镇的要求,我厅从7月中旬开始至8月底,指导各级严格依照上级规定的标准、程序、内容进行了逐级考评,省厅专家组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实施了现地复核。
结合各市(地)申报的情况,经省生态建设示范区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决定将哈尔滨市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颁发奖牌,以兹鼓励。
希望此次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单位再接再厉,并以此为新的起点,认真谋划今后的生态发展之路,积极为我省创建生态省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名单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通河县清河镇等2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哈尔滨市47个:通河县清河镇、通河县农河镇、通河县祥顺镇、通河县通河镇、方正县大罗密镇、方正县会发镇、方正县方正镇、五常市五常镇五常市二河乡、五常市小山子镇、五常市卫国乡、五常市冲河镇、五常市牛家满族镇、宾县新甸镇、宾县平坊镇、宾县胜利镇、宾县宾西镇、巴彦县西集镇、巴彦县松花江乡、巴彦县巴彦港镇依兰县愚公乡、依兰县团山子乡、依兰县宏克力镇、木兰县柳河镇、延寿县加信镇、尚志市亚布力镇、尚志市帽儿山镇、阿城区红星乡、阿城区新河镇、阿城区平山镇、松北区松北镇、松。
漠河北极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

漠河北极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漠河是中国最靠近北极的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漠河体验北极的魅力。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漠河的村民宿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漠河的村民宿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村民宿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虽然村民宿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很多村民宿的设施条件相对较差,服务水平也不高。
村民宿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弱。
由于大部分村民宿业主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导致村民宿的运营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不规范、设施维护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应加大对村民宿业主的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高村民宿业主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运营和管理村民宿。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村民宿的发展。
可以给予村民宿业主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减轻他们的经营负担,同时也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村民宿行业,提高其设施和服务水平。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漠河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村民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提高漠河村民宿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村民宿的设施建设。
要提高村民宿的硬件设施,如改善房间的装修和设施,加强卫生和安全管理等,使得游客在村民宿里能够获得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注重村民宿的服务质量。
村民宿业主要通过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客户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可以引入一些高品质的民宿管理团队进行咨询和培训,提高村民宿的整体服务水平。
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美食,丰富村民宿的服务内容,提供更多元的旅游体验。
漠河北极村民宿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村民宿业主的培训,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强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可以推动漠河村民宿的发展,提升整个旅游业的水平。
漠河市202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考核工作任务分解表

县城驻地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与管网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3部分内容。1、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与管网建设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污水管网覆盖率两个指标。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是指县城所在地城镇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且达标排放的污水量占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总量的比例;污水管网覆盖率是指污水管网能够覆盖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2、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表示,指县域内开展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乡镇(县政府驻地除外)占全县乡镇个数的比例。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表示,指县域内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数占县域内所有行政村数量的比例。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是指,每个自然村内60%以上的农户,且每个行政村内6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无污水横流现象,不引起水体、土壤等环境质量显著下降,视为该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禁止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等方式,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
住建局、生态环境局、
各乡镇
活污水。
4.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调整)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包括县城驻地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2部分。其中,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量占垃圾产生总量的比例。乡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是指开展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或转运(如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乡镇占全县乡镇数量的比例。提供每年度县域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量,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资料;提供每年度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清运量资料。
农业农村局
2.4地下水保护与治理(新增)
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包括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水质2部分。提供县域地下水监测点位、地下水水位监测报告、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或报告。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漠河北极村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 — — — — — —
.
基于绿色 基础设施构建 的漠河北极村 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Co n s t r u c t i n g Gr e e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E c o — To wn
关 键 词 :风景 园林 ;绿 色基础 设施 ;生态景观规划 ;北极村
文章编 号:1 0 0 0 — 6 6 6 4 ( 2 0 1 3 ) 0 9 — 0 0 5 5 — 0 5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0 4 — 0 8 ;
文献标 志码 :A
a t t e mp t s t o u t i l i z e t he g r e e n i n f r a s t uc r t u r e i n t o s ma l l t o wn l i vi n g e n v i r o nme nt p l a n ni n g a n d c o ns t r u c t i o n ,a nd e x pl o r e a n e w wa y o f
张云 路 / Z H A N G Y u n — I u
李 雄/ L 施 体系是基于生态环境 、 社会发展 、经济可持续性 发展 的需要而建立的基础结构体系 。突破传统的灰色
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 从城市 自 然生命 支撑 系统的高度来实现城镇开放 空间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的目标 。生态优先 、可持续 发 展的特点使绿色基础设 施构建成为现代城镇 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 的策 略和方法 。北极村的生态景观规划研究作 为风景 园林 专业 探索小城镇人居环境 建设的研究案例 ,尝试将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融人我 国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为当今城市化 背景 下的小城 镇可持续发展 建设探索一条新 的途径 。
漠河发展调研报告

漠河发展调研报告漠河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北端,是中国大陆最北的县级行政区域。
由于地处偏远,漠河的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投资的增加,漠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首先,漠河的旅游业是其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作为中国最北的县城,漠河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
漠河的冬季观鸟节、极地村等旅游活动备受游客喜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漠河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次,漠河的农业也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
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漠河地区主要种植耐寒的冰岛石花、银盐花等植物,以及饲养牛、鹿等动物。
漠河的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漠河还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林业等。
漠河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同时,漠河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林业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然而,漠河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交通不便是漠河发展的瓶颈。
由于地处边境地区,漠河的交通相对困难,给企业和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人才流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相对不完善,许多有才华和能力的人选择外出工作,导致漠河的人口流失严重。
为了促进漠河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发居民的创业热情,推动农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寻求与俄罗斯等邻国的经济合作,拓宽漠河的发展渠道。
总结而言,漠河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了漠河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信随着不断的努力和投入,漠河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漠河产业发展现状

漠河产业发展现状漠河位于中国黑龙江省,是我国北部内陆边境城市,也是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县级市。
漠河地处北纬53度区域,冬季漠河常年低温,是我国最北寒冷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恶劣,漠河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漠河的主要产业包括农牧业、旅游业和林业。
农牧业是漠河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气候寒冷,漠河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殖鹿、驯鹿等特种动物。
漠河还有较大的草原资源,发展牧草种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漠河还种植少量的蔬菜水果,但由于气候限制,种植规模较小。
旅游业是近年来漠河发展的新兴产业。
漠河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哈拉河、阿尔忒弥斯广场等。
每年的漠河冰雪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漠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此外,漠河还发展了狩猎旅游、草原牧家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资源。
林业是漠河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漠河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
漠河的林业发展主要以木材、林产品加工为主,如木材加工厂、纸浆厂等。
此外,漠河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野生资源开发也是林业的重要方向。
尽管漠河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寒冷,漠河的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交通不便是制约漠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漠河地处边境且交通线较少,运输成本较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其次,缺乏人才是漠河产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气候恶劣,人们对于漠河的认知和意愿相对较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漠河的产业发展现状相对滞后,主要以农牧业、旅游业和林业为主,受制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
为了推动漠河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漠河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
漠河产业的发展现状

漠河产业的发展现状漠河是中国最北端的县级城市,位于黑龙江省。
由于地处偏远、气候寒冷,漠河的产业发展一直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边境地区的发展重视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漠河的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旅游业是漠河的主导产业之一。
漠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漠河有着美丽的冰雪景观,是中国最北端的冰雪小镇,每年冬季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冰雪雕塑,并参与各种冰雪运动。
漠河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众多的生态旅游爱好者。
为了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漠河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打造了一系列的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农牧业是漠河的传统产业,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由于气候寒冷,漠河不适宜大规模的农业发展,但当地的农民通过合理的种植和养殖方式,仍能获得一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
漠河的主要农产品包括马铃薯、玉米和大豆等。
农民们通过技术培训和科学种植方法的引进,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漠河还以其特有的野生黑褐牛和马尔巴哈马农业产品而闻名,这些独特的特产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业的亮点。
林业是漠河的又一重要产业。
漠河有着广阔的森林资源,其中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
这些森林资源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还为漠河的生态旅游和冰雪观光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近年来,漠河加大了对林业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建立了一批生态示范林和种植林,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转型方面,漠河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漠河逐渐形成了一些新兴产业,包括软件开发、动画制作和数字媒体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漠河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总的来说,漠河的产业发展正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通过积极借助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漠河正在打造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积极推动农牧业、林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漠河县北极乡创建“省级生态乡”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443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年我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0元。
漠河县统计局201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3)、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北极乡建成区主要街道路灯58盏;共有道路面积2.04万平方米,人口0.31万人,人均道路面积6.4平方米;住宅电话普及率80%;文化娱乐活动场所1处,乡卫生院1处,2009年北极乡有适龄儿童24人,入学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有防洪堤7公里,无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无直接向河流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4)、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2009年实际完成值为93.2%。
2、计算公式: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建成区自来水的人口数/常住人口数×100%3、计算结果: 2890/3100 ×100%=93.2%4、指标解释:式中2890为建成区自来水的人口数,3100为常住人口数,93.2%为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5、通过生态乡建设,我县北极乡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9.32%,达到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
6、省级生态乡镇试点建设前的2007年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为92.3%。
建成区自来水的人口数2492人,常住人口数2700人;2008年建成区自来水的人口数 2784人,常住人口数3000人,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92.8%。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2009年北极乡创建“省级生态乡”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2009年实际完成值为 96%。
2、计算公式: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村域内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为数/农村总人数×100% 3、计算结果:=3016/3132×100%=96%4、指标解释及说明:式中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人数是3016人,北极乡总人数是3132人,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96%漠河县卫生局二〇一〇年八月二日2009年北极乡创建“省级生态乡”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1、2009年公共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达到卫生镇有关指标。
2、计算公式:(按每200人建一个公共厕所标准计算)公共卫生厕所普及率=现有公共卫生厕所数/应建公共卫生厕所数×100%3、计算结果:=12/16×100%=75%4、指标解释及说明:式中北极乡内现有公共卫生厕所数12个,应建卫生厕所数是16个,公共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
漠河县卫生局二〇一〇年八月二日2009年北极乡创建“省级生态乡建设”指标完成情况(7)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农田比例(1)2009年实际完成值为68.4% 。
(2)计算公式: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公顷)/主要农作物面积(公顷)×100%(3)计算结果:517/756×100=68.4%(4)指标解释及说明:北极乡2009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为517公顷,主要作物小麦、大豆、马铃薯面积756公顷,依据公式得出此结论。
北极乡开发历史晚,空气、土地无污染。
天气寒冷,病虫害发生轻。
化肥使用量少,生产环境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漠河县农业委员二00一年七月三十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8)地表水环境质量一、我县主要河流及地表水监测情况及水环境质量状况。
我县北极乡水系发达,地表水泾流量大,地下水储量充足。
主要河流有墨河,每年六次调查监测,主要监测指标为PH、COD、B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等24项。
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标准进行评价,从监测结果看,我县地面水能够符合国家地面水Ⅱ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水质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好于国标Ⅱ类水体标准,无特征污染物,可以满足Ⅱ类水体功能的要求。
我县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我县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的31项中,地下水均不超标,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规定二类标准,可以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完全适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饮用。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9)空气环境质量一、漠河县北极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北极乡大气环境质量好, 基本为优良天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物年均值低于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
大气主要污染物三项指标均优于国家II类功能区标准。
二、北极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采取的措施。
1、治理燃煤污染,提高烟尘的净化效率。
尽可能更新消烟除尘锅炉,安装除尘设备。
2、改变燃料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近年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使用液化气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3、加强城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
同时,对道路硬化,加强裸露地面的铺装,减少了扬尘污染。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0)声环境质量一、北极乡噪声质量现状及监测情况我县北极乡噪声环境总体处于较好的水平,乡镇建成区声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功能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符合标准要求,按功能区划分噪声达标率为100%。
生活噪声影响范围不大,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冲击最强。
镇内噪声环境质量变幅不大,交通噪声依然是声源主体,其次是近年北极乡改造加重施工噪声的污染。
我县北极乡由于人口较小,车辆也较少,区域相对比较空旷,声环境质量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二类标准。
区域噪声:我县区域环境噪声每个季度监测一次,网格测点总数65个,试点前2007年乡区域噪声值为52.3 dB(A), 2009年区域噪声值为50.0 dB(A),比试点前有所降低,居民居住环境有所改善。
交通噪声:北极乡交通噪声污染不大,在北极乡内4条主要道路上布设10个监测点,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7.8—67.6dB(A)之间,总体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3.7 dB(A),4条主要街道均不超标。
二、控制噪声污染采取的措施1、加强交通管理,有效地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在重点路段设立禁鸣标志,减少鸣笛次数。
2、近年来北极乡路况的改善缓解了道路噪声的污染。
3、禁止商贩在居民区中的叫卖活动。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1)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北极村内无工业企业,故工业污染物零排放。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9年北极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北极乡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5000吨,采用日产日清方式,由环卫部门清运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
垃圾填埋场位于北极乡北部, 距镇内4公里,距离水源地较远,填埋场采用覆土压实,基础防渗,对入场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处理率达100%,处理标准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一、基本情况漠河县北极乡没有城市排水管网,楼房外有化粪池,平房部分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散排。
漠河县(北极乡)全年污水产生量为9万吨,生活污水年处理量为6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6.7%。
二、污水处理方法楼房区化粪池内污水沉淀后定期用吸粪车吸出运到沟塘进行氧化塘处理。
漠河县建设环境保护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人)1、2009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6 m2/人2、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总人口乡镇公共绿地总面积= 植物园绿地面积+街边绿地面积+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城镇总人口=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3、计算结果:公共绿地总面积5.01万m2,其中:(1)植物园绿地= 3万m2(2) 街边绿地= 2.01万m2乡镇总人口0.31万人,其中:(3)乡镇常住人口0.3万人(4)乡镇流动人口0.01万人乡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01万平方米=16.16 m20.31万人4、指标解释:(1)式中5.01万平方米绿地面积来源于实地丈量:(2) 式中人口数据0.31万人来源于统计局(3)式中16.16 m2为2009年末乡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此数据达到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
5、开展生态乡2007年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4.48 m2/人。
2007年北极乡人口总数为0.27万人,其中:常驻人口0.25万人,流动人口0.02万人;城镇公共绿地面积3.9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48平方米(3.91/0.27=14.48 m2/人)。
达到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
2008年北极乡人口总数为0.3万人,其中:常驻人口0.29万人,流动人口0.01万人;城镇公共绿地面积4.5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平方米(4.59/0.3=15.3 m2/人)达到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2009年北极乡人口总数为0.31万人,其中:常驻人口0.3万人,流动人口0.01万人;城镇公共绿地面积5.0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6平方米(5.01/0.3=16.16 m2/人),达到省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漠河县建设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5)道路绿化普及率(%)1、北极乡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
2、指标解释:2007年以来,北极乡对乡内居民小区进行“一街一品、一路一品”绿化规划,各小区分别栽上柳树、樟子松、山丁子等地方特色树种,绿化树木20余万株。
以道路绿化为构架。
对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升级,改变了过去独行树、零星草的布局,按照“绿化美化相结合,季节性树种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思路,建设立体复式绿化带,栽植樟子松、云杉,地方灌木树种山丁子、面果;引植偃伏梾木、丁香、小桃红、松冬锦鸡等特色灌木树种。
漠河县建设环保局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七日漠河县北极乡省级生态乡建设24项指标解释及说明(16)清洁能源普及率(%)1、2007年清洁能源普及率为:71.1%2、计算公式:清洁能源普及率=北极村内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全村总户数3、计算结果:=8451189 ×100% =71.1%4、数据解释:2007年北极乡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总户数为845户,北极乡居民总户数为118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