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

合集下载

全国十大最高古塔

全国十大最高古塔

全国十大最高古塔最高古塔第一名——陕西省泾阳县崇文塔崇文塔全名为铁佛寺崇文宝塔。

塔全用青砖砌筑,平面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高87.218米。

据塔下碑石记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世达主持修建,每年修一层,每层壁上刻有捐资人的姓氏。

修至第九层时,李世达亡故。

其女继承父志,继续修至十三层,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峻工。

在【1659年】李世达玄孙李念慈撰文,详细地记录了修塔的起因、经过、修塔人、资费来源等信息。

1956年8月6日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高古塔第二名——山西省运城市太平兴国寺塔太平兴国寺塔原名南海塔、又名安邑塔,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0年】,改建于宋嘉佑八年【1063年】。

乾隆年间《安邑县志》载:"明嘉靖乙卯地震从顶裂至七层,宽尺许,至万历间地震复合"。

明嘉靖34年【1555年】,河东大地震,将塔震裂,塔从顶端裂至第七级,缝宽一尺有余;在明万历年间,又一次大地震中,居然将原来塔的裂缝复合;1920年地震塔身裂至最底层,塔顶部崩断倒塌,塌落三级;2008年汶川地震后,塔体裂缝加宽,岌岌可危。

2012年秋开始对其进行大修,直到2015年9月修缮结束。

地震后塔残高71米十一层,维修后恢复十三层86米。

塔平面为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

2004年6月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高古塔第三名——山西省汾阳市文峰塔文峰塔建于康熙年间,汾阳人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的朱之俊倡议集资而建。

塔平面八角形,十三层砖结构,民国十三年一次地震中文峰塔遭到严重破坏。

1998年开始维修,于2000年2月竣工。

塔维修前残高80.12米,维修后84.97米高度,号称“天下第一塔”之誉。

1996年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2006年5月25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高古塔第四名——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开元寺塔开元寺塔又称料敌塔,俗称定州塔。

历史趣谈屹立千年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历史趣谈屹立千年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屹立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导语: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

各地古塔众多,本博文按历史久远、文化内涵、技术水平价值、保存现状及类型独有来筛选出十处古塔。

十大名塔是应县释迦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寻塔、苏州虎丘塔、开封铁塔、苏州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杭州雷峰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赏中国十大名塔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那些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

No.1 山西应县释迦塔
年代: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纯木结构古塔。

类型:高层纯木结构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

塔总高67.31米,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

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内里四层暗层,也可以算是九层。

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高层古塔五十座

中国高层古塔五十座

中国高层古塔五十座背景音乐: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心经(点击换页按E S C退出)E-mail文化传播网序受幻灯片空间限制,只好简单、扼要地介绍古塔的大概情况,让观众如有走马观花,粗线条的感觉,倘若意犹未尽,则可根据塔名上网去更详尽地了解它。

建议看这部幻灯片时不妨远离滚滚红尘,泡上一杯清茶、点上一柱清香、耳听师傅们轻轻的念诵声、点击鼠标、一座塔一座塔、慢慢地神游过去,如何?前言塔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源于印度,梵文为S t u p a,音译“窣堵坡”,又称“浮屠”,系古印度人借以掩埋佛骨的一种坟墓建筑形式:它是一个坟起的半圆堆,用砖石砌成,其下建有基坛,顶上有平台;在它周围一定距离处建有石质的栏楣,在栏楣的四方,常饰有四座牌楼,这就是“印度塔”的概要面貌。

约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经中国西域传入,印度塔也随之来到中国。

但是,它覆钵式的形状并没有在中国流行,代之以在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中国古典建筑美学思想滋养下的一座座中国特色的塔。

这里介绍的是中国古代高层建筑—1,北京妙音寺白塔原是元大都圣寿万安寺中的佛塔,明代重建庙宇,改称妙应寺,塔随寺名,为妙音寺塔,因外抹白灰,故称“白塔”。

塔用砖砌成,高50.9米。

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查勘选址。

此塔是经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师八思巴推荐,由入仕中国的尼泊尔人阿尼哥设计建造。

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藏式佛塔。

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华盖顶有铜质塔形宝顶(高5米,重4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2,北京天宁寺塔塔高57.8米,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

建于辽代(公元916—1125年),历代曾修缮,大部分保持原貌。

方形基台,须弥座式塔座,上刻三层巨大的仰莲瓣,承托第一层塔身,四正面有拱门及浮雕像。

四川二十三座精美绝伦的国保级古塔,你去过几处?

四川二十三座精美绝伦的国保级古塔,你去过几处?

四川二十三座精美绝伦的国保级古塔,你去过几处?塔,起源于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

佛教在汉代时传入中国,佛塔也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建筑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塔”这种独居特色的建筑形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广泛的扩散,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中国塔。

中国现存有名的古塔有2000多座,其中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塔有16座。

虽然这16座名塔中,四川地区古塔未列其中。

但素有“天府之国”的川蜀地区,历史悠久,名刹众多,高僧辈出。

其佛教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一个重要分类,川蜀地区的古塔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在兵燹和人为损毁中损坏无数。

其中尚存的23座古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从始建年代可分为:唐塔3座,宋塔 16座:元塔1座,清塔3座。

从现行政区划可分为:成都地区9座,自贡地区1座,泸州地区1座,德阳地区2座,遂宁地区2座,乐山地区2座,南充地区2座,眉山地区1座,宜宾地区1座,广安地区1座,资阳地区1座。

一、乐山灵宝塔乐山灵宝塔乐山灵宝塔在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灵宝峰巅,沿着78级汉白玉的台阶拾阶而上,印入眼帘的是13层古塔----灵宝塔。

灵宝塔又称凌云塔、白塔,巍峨灵秀,古朴雅致,是凌云山九峰的制高点,可俯瞰三江,对望峨眉,是构成乐山巨型卧佛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嘉州的地标建筑,在乐山城内亦清晰可见。

灵宝塔为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残高29.29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塔身自下而上诸层高度均匀递减逐层收敛,塔体外形轮廓呈现抛物线形,其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唐塔风格。

塔坐东朝西,由青砖砌成方形基座,边长11米,高2.2米,塔基下层由四级垂带式踏道组成。

塔身底层均设有半圆拱券门,但仅西面正门可以进出,其余三方实为拱形龛。

整个塔身由白灰浆作黏合剂,个别部位穿插铁、木件。

塔顶原有塔刹,已毁。

《中国古塔五十座》课件

《中国古塔五十座》课件

塔的装饰:雕刻、彩绘、琉 璃等
中国古塔的特色与亮点
建筑风格:独特的 造型和结构,体现 不同历史时期的特 点
建筑材料:多种材 料混合使用,如砖、 石、木等
建筑装饰:精美的 雕刻、绘画等艺术 形式,展现古塔的 文化内涵
建筑功能:具有宗 教、文化、历史等 多重价值,成为旅 游胜地
中国古塔的建筑价值与意 义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市崇圣寺内,始建于唐代,是云南省现存最早的楼阁式砖塔之一。
西藏自治区古塔
西藏古塔概述: 介绍西藏古塔 的分布、数量
和特点
西藏古塔的建筑 风格:分析西藏 古塔的建筑风格 和特点,如藏式 建筑风格、佛教
文化等
西藏古塔的历史 文化:介绍西藏 古塔的历史背景 和文化内涵,如 藏传佛教文化、

PPT
PPT
尽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意输

赅入
的你 阐的 述正

课 塔 观 文
点, 文
件 五 字





想 的 提
十人 :

, 请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五中 绍十座国古 介塔
贰 课 件 介 绍
伍 格的中 与建国 特筑古 色风塔
叁 中 概国 述古 塔
陆 的中 传保国 承护古 与塔
目 录
章第 一
中国古塔的历史沿革
古塔的起源:佛教传入与古塔的兴起 唐宋时期的古塔:繁荣与多样化 明清时期的古塔:继承与发展 近现代的古塔保护与传承
中国古塔的文化内涵
佛教文化:中国古塔大多与佛教有关,是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历史价值:古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每一座塔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背景。

中国古塔总结

中国古塔总结
琉璃塔
80余米
45
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他

琉璃塔
173
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

喇嘛塔
175
北京正觉寺塔

金刚宝座塔
(94)
五台山大塔寺塔

喇嘛塔
175
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

金刚宝座塔
石塔
175
云南景洪曼飞龙塔
傣族佛塔
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

密檐式塔
砖塔
171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单层塔
砖塔
最早的八边形塔
37
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

单层塔
37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
香积寺塔

砖塔
仿照木建筑的柱、枋、简单的斗拱、檐部、门窗等
38
南京栖霞山舍利塔
杭州闸口白塔
杭州灵隐寺双石塔
五代
(砖)石塔
166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五代
楼阁式塔
砖木混合
仿楼阁式木塔
桁架筒体木结构
(94)
北京天宁寺
辽代
砖木混合
171
山西灵丘县觉山寺塔
辽代
密檐式塔
砖木混合
168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镇国塔
南宋
楼阁式塔
石塔
高40余米仿木
我国规模最大的)
南宋
楼阁式塔
砖木混合
双套筒结构
173
北京妙应寺白塔

喇嘛塔
尼泊尔阿尼哥设计
169
南京报恩寺塔

楼阁式塔
编号
页码
名称
时期
类型

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

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

中国最出名十大名塔1、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

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

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

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

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大雁塔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

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

3、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国家AAAA级景区。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4、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0公里处的少室山下。

初祖庵是为纪念达摩而建的寺院。

印度高僧达摩泛海至此,面壁九年,传授禅宗,被推崇为鼻祖。

现存山门、大殿、千佛阁等。

中国古代摩天大楼的高度排名!

中国古代摩天大楼的高度排名!

中国古代摩天大楼的高度排名!泾阳崇文塔,陕西省咸阳市,明代,1605,87.2米原83米,加上新修的塔刹,高度变为87米,中国最高的古塔汾阳文峰塔,山西省汾阳市,明代,1623,84.97米,高度位于全国砖结构古塔之首定州开元寺塔,河北定州市,北宋,1055,83.7米,虽然高度排第三名,但是开元寺塔是中国高度80米以上的高塔中,最古老的一座宁城大明塔,内蒙古赤峰市,辽代,1098,80.22米,中国仅存的四座80米以上的古塔5.报恩寺塔,江苏苏州,南宋,1153年,76米,被誉为吴中第一古刹,高度也是江南最高的古塔。

第六名,回澜文风塔,四川成都,清代,1867年,75.48米,成都市、四川省境内第一高古塔,被列入“成都之最”。

第七名,庆州白塔,内蒙古巴林右旗,辽代,1049年,73.27米第八名,太平兴国寺塔,山西运城,北宋,1063,71米,原高86米,几经地震,火灾和雷击,现残高71米第九名,辽阳白塔,辽宁辽阳,金代,1189,70.4米,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崇圣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唐代南诏国,859年,69.13米,崇圣寺三塔最高的一座,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崇教兴福寺塔,江苏常熟,南宋,1272年,67.56米,目前江苏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宋塔应县木塔,山西朔州,辽代,1056年,67.31米,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第十三名,岩寺文峰塔,安徽省黄山市,明代,1544年,67米14.信丰大圣寺塔,江西赣州,北宋,1064,66.5米,赣州佛塔之一15,永佑寺舍利塔,河北承德,清代,1764,66米16.宝光塔,广东高州市,明,1576年,65.8米,广东省最高的楼阁式塔17.振风塔,安徽安庆,明代,1568年,64.8米,万里长江第一塔**雁塔,陕西西安,唐代,652,64.7米,目前可以供登临的少数古塔19,承天寺塔,宁夏银川,清代,1820年,64.5米20,景州塔,河北衡水市,北宋,1079年,63米21,合川文峰塔,重庆,清代1836年,62.2米22,安远无为寺塔,江西赣州,北宋,1097,61.5米,赣州佛塔之一23,临清舍利塔,山东临清市,明代,1611年,60米,运河四大名塔之一24.石城宝福院塔,江西赣州,北宋,1102年,59.9米,赣州佛塔之一25.六和塔,浙江杭州,南宋,1156年,59.89年,运河四大名塔之一26.国清寺塔,浙江台州,南宋,1129年,59.3米,浙江省内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座高塔27,绳金塔,江西南昌,清代,1868年,59米28.天宁寺塔,北京,辽,1083,57.8米,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

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

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

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

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

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

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苏州虎丘塔 (云岩寺塔)虎丘塔,是云岩寺的一座佛塔,又称云岩寺塔。

虎丘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九年),初建成木塔,后毁。

现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961年(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为砖塔。

元代和明代几经修葺,现第七层为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前后修建的。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佛塔,是古城苏州的象征,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其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两塔被誉为“江南二古塔”。

上海兴圣教寺塔兴圣教寺塔,俗名“方塔”,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区的方塔园内。

此塔在公元1068—1094年间(宋代熙宁至元祐年间)建于兴圣教寺——该寺建于公元949年(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在元代被毁——内,故名兴圣教寺塔。

于1975-1977年经历复原大修。

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2.5米,四面九级,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称方塔。

该塔大出檐,瘦塔身,沿袭了唐代砖塔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江南造型最美的塔之一。

另外,它保留了大量宋代原物,为江南古塔建筑所罕见。

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六和塔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北宋时吴越王为镇钱塘潮而建。

此地原为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钱弘椒舍园造塔,并建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江潮。

时钱塘江上“舟楫辐辏,望之不见其首尾”。

另闻,公元929年,后唐天成已丑状元应昑公考证:应氏第46世孙祖詹公于公元368年葬于钱塘赤水乡,建塔“六和”,寓意“吉祥、如意、致和”。

以祈镇一方风水,庇国泰民安,得太平和乐。

清嘉庆进士,詹公后裔应文鸿也经长期多方考证认为,詹公生于西晋太康已西,卒于东晋太和二年,先葬于官田(芝英),把詹公之墓称作“将军坛”,翌年转葬钱塘赤水乡,建塔“六和”。

塔有七面八级,高59.89米,雄伟壮丽。

登塔俯瞰,钱塘风光尽收眼底。

现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华古塔苑。

走进塔苑,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现了中国塔文化的精华。

山西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武汉洪山宝塔洪山宝塔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动工,至元二十八年竣工,历时十一年建成。

塔为七级八方,砖石叠成,身高十三丈三尺,基宽十一丈二尺,顶高一丈三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塔已损坏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寺庙和文物的保护工作,1953年对洪山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上下内外,整修一新,使千年之古塔焕发了青春,为祖国山河增添了新的景色。

安庆振风塔安徽省安庆的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边上,号称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是七层八角楼阁式的建筑。

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建于明代隆庆二年,隆庆四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承德永佑寺塔永佑寺舍利塔座落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

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原为永佑寺中之塔,后来寺院残坏,仅留此高塔矗立于山庄之中。

永佑寺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高70米,建于高台之上。

第一层塔身周有抱厦。

塔身内部八面墙壁有石雕像和密宗彩色壁画。

各层塔檐均砌以黄、绿各色琉璃瓦,塔顶冠以高大的镏金宝顶塔刹。

整个塔找造型美观,挺拔高大,色彩鲜明,光亮夺目,突兀于万绿丛中,成为承德避暑山庄的一个明显标志。

此塔突破了万树园的横野平空,是避暑山庄胜景之一。

据说此塔是乾隆帝为报其母恩,仿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琉璃塔而建。

故而俗称六和塔。

登封嵩岳寺塔嵩岳寺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

该塔历经 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

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层直径10.1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

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

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

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

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

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

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

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

塔下有地宫。

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

塔体通刷白色,高高耸出于青瓦红墙绿树之上,为山色林影增添了一段神奇。

西安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710年(唐代景龙年间),小雁塔位于当时唐朝都城长安城朱雀门街东安仁坊修建荐福寺塔(即小雁塔),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

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塔院并不在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

塔园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唐朝末期的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登封永泰寺塔永泰寺塔位于河南登封永泰寺北面的山坡上,建于盛唐时期,所以也被称为唐塔。

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座单层密檐式砖塔,采用青砖黄泥垒砌而成,平面呈方形,塔的外壁敷有一层薄薄的白灰。

塔身高耸,塔基底边长5.05米,塔体通高24米,壁厚1.6米。

塔的南面有高2.6米,宽1.74米的券门,由门可至塔心室,塔心室内为正方形空筒状。

塔身有11层密檐,塔身内部为空筒,塔门拱券形,南向。

塔身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檐逐渐内收,外轮廓的连线呈柔和的抛物线状。

塔室内部仍为方形,空筒状。

塔刹由仰莲、五重相轮等组成,其精美的造型,是我国现存唐塔塔刹中的佼佼者。

塔身南面辟拱券门,各层密檐之间设拱形假门;从拱券门可进入塔内,内部残存几段朽木,应是原有的木制楼层及楼梯的痕迹。

塔刹为砖砌,底部为一圈山花蕉叶,其上残存五重相轮,造型精美,不可多得。

大理千寻塔云南大理千寻塔崇圣寺千寻塔建于公元九世纪,在大理属南诏国,约当内地唐代中晚期。

千寻塔是砖结构密檐塔,檐数多达16层,高58米,是密檐塔中檐数最多者,也是比例最为细高者。

塔的造型与唐代其他密檐塔近似,即底层特高,上有多重密檐,全塔中部微凸,上部收分缓和,整体如梭,檐端连成极为柔和的弧线。

但千寻塔各层塔檐中部微向下凹,角部微翘;塔底层东为塔门,西开一窗,以上各层依南北、东西方向交错设置券洞和券龛,对于在此以前各密檐塔每层塔身上下直通开券洞的做法有所改进,较有利于抗震,造型上也更有变化。

千寻塔东临洱海,西负点苍山,是南诏都城大理的标志性建筑。

在千寻塔的西面,南北对称有两座八角平面砖砌密檐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约40米,大约建于宋代。

三塔峙立,为大理的秀丽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成都宝光寺塔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新都县城。

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路前行十六公里,约半小时的路程,便可见一座红墙环绕,佛塔凌空,竹树掩映的高大古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新都宝光寺。

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

它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是清朝以来中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四川著名禅寺。

南充无量宝塔南充白塔,俗称“宋代白塔”,原名“无量宝塔”。

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

座落在南充市高坪区鹤鸣山风景区,位于嘉陵江大桥西端,在顺庆区翘首可盼其挺拨雄姿。

白塔高37.1米,为十三层仿木密檐式砖塔,塔呈方形。

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价值。

白塔塔基由条石砌成,塔身青砖垒成,塔顶生铁铸成,塔身为楼阁式斗拱建筑。

东面第十层外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二至十层外壁砌有小龛,每层十二柱,下四层砖砌环绕而上,从第五层开始,仅能容一人攀援至顶。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

在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据白马寺现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载,东汉永平已已(公元69年),汉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岳峙,号曰齐云"。

今存之砖塔,实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

齐云塔初建为木塔,后毁于雷火。

现存之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一一七五年)所重修,故又称"金方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塔边长 7.8米,通高35米,13层。

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

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

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陕州宝轮寺塔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

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

寺已早毁,唯塔独存。

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

塔底有台基和台座。

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