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职务犯罪的特征及影响

职务犯罪的特征及影响

职务犯罪的特征及影响【摘要】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或权力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本文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定义、犯罪行为背后的哲学思考以及其危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职务犯罪的类型、典型特征以及影响。

职务犯罪的类型包括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等,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在违反职责、侵害利益等方面。

对于影响方面,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

为了加强职务犯罪的防范意识,本文提出了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对职务犯罪进行严厉整治。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职务犯罪、定义、哲学思考、危害性、类型、特征、影响、防范意识、法律法规、整治。

1. 引言1.1 职务犯罪的定义职务犯罪是指利用担任职务的机会和权力,以非法谋取私利或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犯罪行为。

在职务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是以其担任的职务或职务所掌握的资源、信息为工具,实施各种非法行为。

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了国家和公共利益,也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职务犯罪通常表现为职务人员利用职权便利,违法获取私利或谋取个人私利,其中包括贪污、受贿、渎职、滥用职权、利用职权犯罪等多种形式。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地损害了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

在现代社会,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打击职务犯罪,需要加强法治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推动政府机构的透明化和廉洁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2 犯罪行为的哲学思考犯罪行为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深刻思考和分析。

在职务犯罪的背景下,犯罪行为的哲学思考更显重要。

犯罪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违反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行为。

在职务犯罪中,犯罪者往往是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员,他们背离了自己应有的职责和义务,丧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犯罪行为的哲学思考强调了人类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第一篇: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文章标题: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侵犯了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能和声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历来以立案难、取证难、追逃难而成为一类难度较大的侦查工作,其中,取证难更是成为了困扰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难中之难。

笔者认为,要解决职务犯罪取证难的问题,其基础性的前提就是掌握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了解职务犯罪侦查的规律,在证据法一般原则和证据规则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构建对职务犯罪侦查更具实际意义的职务犯罪策略体系。

一、职务犯罪特点剖析(一)职务犯罪主体的特点1.职务犯罪主体的反侦查能力强。

职务犯罪大多数是故意犯罪,犯罪主体明知故犯,因而一般都有反侦查的主观愿望。

再者,犯罪主体的文化、法律水平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关系网复杂,有一定的地位和职权,容观上具有反侦查条件。

针对犯罪主体反侦查能力强的特点,侦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要么阻止行为人实施反侦查,要么使反侦查行为欲盖弥彰,引出线索,获取证据。

2.职务犯罪主体关系网复杂,且多具有一定的职权,故侦查的干扰多,阻力大。

职务犯罪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行为人不仅与其它犯罪的行为人一样需要进行日常的交往活动而且还与有关单位和部门业务上的往来,因而其关系网比其它犯罪人的关系网更为复杂。

关系网的复杂以及犯罪主体多具有一定的职权和地位等原因,使某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关系人向司法机关说情,或者不与司法机关配合,极个别职务高的关系人甚至以权压法,阻挠侦查。

3.从事公务的人员之间,从事公务的人员与非从事公务的人员往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据统计,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一般占立案总数的10-25%,且官商勾结型职务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二)职务犯罪时间的特点1.大多数职务犯罪的预谋、持续时间较长。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去年,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地方检察院一举查处了一起职务犯罪窝案、串案。

该案中嫌疑人的犯罪特点、原因等具有一般性和全局性意义,对此作一分析,期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一、犯罪特点:1、犯罪嫌疑人年纪轻、学历高。

在查处的这批案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34岁,呈低龄化趋势。

这些嫌疑人的学历除一人系大专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是全日制本科以上。

年纪轻、学历高是本案的显著特点,在近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犯罪嫌疑人都是业务骨干,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该窝案串案的嫌疑人在单位中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既有所、处、局负责人,也有一般工作人员,均系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

3、受贿数额巨大。

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涉案数在十万元以下的居多,而该案中,除一人犯罪数额在十万元以下外,其他人的涉案数额都在十万元以上,其中三人涉案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

4、受贿方式多样化,一次性受贿数额越来越大。

以前受贿人受贿的对象以现金和购物卡居多,而现在发展到信用卡、银行借记卡、房产、股份等多种方式,受贿数额也从一次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一次上万元甚至是十万元。

这也是近年来受贿案的一种趋势,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5、结伙犯罪。

在以往的受贿案件中,行贿和受贿行为多是暗中进行,行贿方与受贿方单线联系。

但在该窝案、串案中,由于嫌疑人在同一系统工作,在同一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互有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互相关照,结伙犯罪。

6、多头行贿,多头受贿。

在审批同一事项过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

为疏通每个环节,行贿人多头行贿,不同的受贿人因同一事项多头受贿。

如一行贿人为了一件事先后向三人一次行贿共计20万元。

二、犯罪原因:(一)主观原因1、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

本窝案、串案中的涉案嫌疑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好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挫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推荐】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推荐】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小编希望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现如今,人们不会把大量的现金放在家中,而是选择投资或把钱存入银行。

但是,如果银行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那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主要特点具备现金来源,接受现金十分便利,所以方便作案。

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具备现金来源和接受现金的便利,打“现金”的主意。

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从早到晚都和现金打交道,工作中手里整点的钱。

和班后自己兜里消费的钱反差特别大,环境的熏染和金钱的诱惑,往往会使个别从业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思想上的免疫功能。

于是,个别人在“钱来钱去”中寻机作案。

如某支行出纳负责人辛某利用职务之便做阴阳帐,盗用密码,互划帐款等手法,使帐款相符、帐面假平,掩盖库存余额实存数。

6年中辛在其岗位,累计窃取库房现金256万元,已被法院无期徒刑。

(二)具备资金划拨和业务*作的便利,打“票据”的主意。

银行业务*作流程更换代较快,特别是综合处理系统和储蓄(3、0版)处理系统上线后,“5031辖内往来”科目的核算和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个别人在系统升级后钻“5031辖内往来”报单当日未达到空子,在“报单往来”中寻机作案。

如某银行上半年通报的6起案件中,多数是利用职务及综合柜员*作之便,通过储蓄与对公“5031辖内往来”票据挪用资金,累计涉案总金额1518、3万元。

(三)具备“贷款发放权”和参与(三查)的便利,打“回扣”的主意。

随着世行项目的开发运用,银行的信贷业务进一步趋于完善,贷款*作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但由于贷款生效后,贷款资产质量在帐面反映存在滞后性,潜在风险形成的最终损失,要在贷款发放若干年后才能为显现出来。

这样,给心存侥幸见钱眼开、“胳膊肘往外扭”录求既得利益的个别从业人员,利用其职务帮助企业对付银行,套取银行信用。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知⼈知⾯不知⼼,有时候我们容易被⼈的外表所迷惑,根据⼈的外表来判断这个⼈的好与坏这是⼀种肤浅的判断⽅式,就例如有些⾼管利⽤职务来进⾏犯罪活动,不被⼈所知,那么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就这个问题店铺⼩编整理了⼀下内容为您解疑答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职务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个⽅⾯:(⼀)犯罪动机的伪装性国家⼯作⼈员利⽤职务进⾏犯罪活动时都要经过⼀系列复杂的思想⽃争,年龄越⼤,职权越⾼贸然⾏事的就越少。

他们既想利⽤职务或⼯作之便,索取⾮法利益或侵占公共财物,以满⾜⾃⼰的⾮法占有欲,但⼜希望不被别⼈发现以保持其现有地位的巩固,在这种思想动机下,他们就千⽅百计的打扮⾃⼰,给⾃⼰的犯罪⾏为套上⼀副假⾯具,正是由于这种伪装性所以他们很容易⿇痹⼀些领导和群众,从⽽看不清他们的真实⾯⽬,在其“先进”、“⽴功”的假⾯具的掩盖下,在⼴⼤⼲部群众⼀时认不清的伪装下,他们便有恃⽆恐,胆⼤妄为,不断强化其犯罪动机,毫⽆顾忌地进⾏职务犯罪活动。

(⼆)谋略上的“合法性”他们企图利⽤法制不健全或政策不够稳定的空⼦,打着合法的旗号以合法的⾝份进⾏⾮法活动,企图既进⾏了职务犯罪⼜能障⼈⽿⽬,以达到不受法律追究的⽬的,所以他们往往采取“领导批准”、“业务需要”、“搞活经济”、“招商引资”等合法的形式,巧⽴名⽬,化公为私,这种犯罪形式,在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中表现的⽐较明显。

(三)占有上的贪婪性犯罪的意念产⽣后⼀旦付诸⾏动,想再收回很难的,特别是职务犯罪,趋向性决定了拿钱欲望越强,胃⼝越⼤,逐步使个⼈私款极剧膨胀起来,这从⼀些经济案件中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有些国家⼯作⼈员在经济犯罪⾏为上表现出极⼤的贪婪性,原有的法律震慑、⼼理压⼒会被侥幸⼼理所代替。

(四)对社会腐蚀危害性国家⼯作⼈员往往在作案前后会⽤职权和⾦钱去拉拢腐蚀有关领导和知情⼈员或者是⽤⼩恩⼩惠去拉拢有关⼈员,或者⽤⾦钱收买他们作为“⽤得着”的⼈,或者充当⿊恶势⼒保护伞扩⼤势⼒,或者请客送礼,拉有关领导到⿊恶势⼒盘踞的场所,娱乐消费腐蚀领导等等。

职务犯罪现状及特点

职务犯罪现状及特点

职务犯罪现状及特点公务员制度教程公务员犯罪的特点公务员犯罪的特点公务员制度教程主要内容1.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2.职务犯罪的原因及危害 3.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选择公务员制度教程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一)职务犯罪的涵义所谓职务犯罪,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职责的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活动,或者玩忽职守、法活动,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并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的总称。

Page 3公务员制度教程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二)职务犯罪的现状***** ***** ***** ***** ***** ***** ***** ***** 5000 0 ***** ***** ***** ***** *****职务犯罪人数Page 4公务员制度教程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三)职务犯罪的特点1.大案要案增多,犯罪数额增大。

大案要案增多,犯罪数额增大。

大案要案增多原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贪污、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贪污、挪用上亿元公积金,其中,挪用上亿元公积金,其中,挪用公款5800多万元,5800多万元挪用公款5800多万元,贪污公款6000多万元。

6000多万元贪污公款6000多万元。

2005年2005年8月被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Page 5公务员制度教程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三)职务犯罪的特点1.大案要案增多,犯罪数额增大。

大案要案增多,犯罪数额增大。

大案要案增多河北省外经贸厅原副厅长李友灿受贿4744万元一案,是迄万元一案,万元一案今为止全国个人受贿金额最大的案件,金额最大的案件,平均每天受贿5万元万元。

均每天受贿万元。

Page 6公务员制度教程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三)职务犯罪的特点2.作案手段隐蔽,更加智能化。

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论文成稿)

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论文成稿)

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受中国几年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社会发展滋生出来的一些弊端的影响。

职务犯罪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易发阶段。

虽然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得政策与措施,但取得的成绩依然不容乐观职务犯罪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目前社会还未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时机,认识职务犯罪的概念及构成、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

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

控制,必须采取法律的、政治的、行政的手段综合治理,方可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预防论文目录:一、职务犯罪概述(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二)职务犯罪的构成(三)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二、职务犯罪原因(一)从政治的层面来看,我国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中所发生的权力失控现象,主要由于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配置上存在的一些弊端,概而析之,其原因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二)从权力的实施来看,公共权力过程中的腐败活动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危害。

这一过程导致职务犯罪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三、在精神文化方面,权力腐败助长腐朽没落思想,瓦解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事业的信心,滋生对执政党的政府的离心离德倾向三、防治职务犯罪的具体对策(一)加强道德控制,强化“不想犯”的心理动机(二)加强制度控制,营造“不能犯”的外部环境(三)加强司法制度控制,形成“不敢犯”的威慑态势(四)认真贯彻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腐败因素也在不断滋生,职务犯罪常有发生。

党中央果断的推出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伟大决策。

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但腐败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完全遏制,这充分证明了政府反腐败的力度与措施是相当不够的,也说明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的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原因还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金融职务犯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从事融资活动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不尽职责,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或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众所周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不仅损害金融机构自身的合法利益,更严重地损害广大存款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危害社会稳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在分析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并为更好地预防金融机构犯罪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复杂性金融职务犯罪是一种特定身份犯罪,是公共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种主体的特定性带来了犯罪分子的“自我保护”功能。

犯罪前他们打着“公平”、“合法”执行金融职务的身份进行,理所当然的不易受到阻碍;犯罪过程中他们实施的是以权谋利、将公权暗化为私权,可以骗取领导和同行的支持;犯罪后他们往往利用职权地位所形成的影响,公开或秘密地对抗司法机关的侦破活动,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开脱罪责,无形中增加了司法机关的追诉难度。

(二)隐蔽性一般犯罪如杀人、放火、抢劫等,是以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侵害对象的,受害者与犯罪者利益冲突激烈,揭露犯罪的积极性高。

而职务犯罪是金融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其侵犯的对象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共财产,一般不是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

因此,别人既不容易了解贪污者的职务内幕,又不容易与之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故不易被察觉和揭露。

(三)智能性犯罪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智能化。

随着金融系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且不断翻新,向智能化、技术化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职务犯罪的特点不包含()(20 分)
✔ A
犯罪主体基层化
✔ B
犯罪手段隐蔽化
✔ C
犯罪危害严重化
✔ D
犯罪行为跨国化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银行员工因为有()的权力,对其管理的资金会进行非法侵占或挪用(20 分)
A
动用资金
B
审批贷款
C
发放贷款
D
拆借资金
正确答案:A B C
∙2、职务犯罪年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20 分)
A
工作经验少
B
自律能力差
C
防范意识低
D
腐朽思想侵蚀
正确答案:A B C
∙3、职务犯罪手段的特点主要包括()(20 分)
A
隐蔽性
B
专业性
C
复杂性
D
间接性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职务犯罪案件多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为主()(20分)✔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