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5)
描写鳄鱼的优美句子(5)

1.鳄鱼不仅仅是在水下才具有威胁性,当它们走上陆地时,同样能够快速奔跑并捕获猎物。
2.在河流的滚滚波涛中,一只鳄鱼潜藏着,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3.鳄鱼表演快开始了,顺着地图,我们来到了鳄鱼表演场,我们三个走到座位上就坐下开始看鳄鱼表演了,3个泰国鳄鱼大师开始和鳄鱼玩耍了,第一个和美人鳄玩,亲嘴,当马骑。
4.它们的身体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同时也可以分泌出保护鳄鱼身体的油脂。
5.吃鳄鱼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它的肉质鲜美,让我难以忘怀。
6.鳄鱼像一只巨大的蜥蜴,凶猛而有力,让人敬畏。
7.在大自然中,鳄鱼被称为“活化石”,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并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
8.鳄鱼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有些种类的鳄鱼甚至可以活到八九十岁。
9.鳄鱼像一只刚毅的狮子,用强大的力量和坚韧的意志守护自己的领地。
10.鳄鱼是受到许多国家的法律保护的动物。
它们被视为濒危物种,因为它们的栖息地正在逐渐减少和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并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
11.它们的四肢强壮有力,趾间有蹼,这使得它们不仅能在陆地上爬行,还能在水中游泳。
在捕猎时,鳄鱼会潜伏在水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子,静静等待猎物接近。
12.鳄鱼也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动物,人们可以通过观察鳄鱼的生态行为和进化过程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生物的发展和演化。
13.鳄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
它们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从热带雨林到河流三角洲,甚至在盐水和淡水中都可以看到。
14.鳄鱼拥有强大的尾巴,是它们在水中不可或缺的推进器。
当鳄鱼在水中游动时,它的尾巴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得它能够在水域中快速穿梭。
15.鳄鱼是一种非常长寿的动物,有些鳄鱼的寿命甚至可以长达百年以上,而且它们的身体非常耐久,可以长时间不进食而生存。
16.鳄鱼像一只凶猛的野兽,残忍而无情,对猎物毫不留情。
17.当你品尝第一口鳄鱼肉时,会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细细感受那与众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1. 活化石是什么?2. 活化石的特点3. 活化石的种类4. 活化石的发现史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8. 活化石的区分方法9. 活化石的保护意义10. 活化石的历史意义1. 活化石是什么?活化石指的是长期存活并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生物,它们往往在地球上出现了很长时间,经历了多次生物灭绝的大事件,但仍然能够继续活下来。
例如,栉齿兽和铁石枫是著名的活化石。
2. 活化石的特点活化石的特点包括:可以通过化石记录了解它们的历史,它们在物种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有微小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信息。
例如,鲨鱼、铁木真蕨等都属于活化石,它们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不变。
3. 活化石的种类活化石的种类很多,包括鱼类、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浮游生物等,其特点是它们都经历过数千年的演化但并没有因为环境和气候等原因而消失。
有名的活化石包括腰椎动物、珊瑚、蜥脚类恐龙、鬣蜥等。
4. 活化石的发现史活化石的发现史是活化石研究的重点之一。
活化石的发现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对研究生物演化、古环境与气候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栉齿兽、铁石枫等活化石都是通过一些已经死亡的化石来发现的。
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活化石的科学价值在于它们能解释现代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史,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活化石,能够了解天然物种的演化过程,这对研究生物学以及地球科学都有重要的贡献。
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活化石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对它们的存活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些活化石生活在海洋中,像珊瑚、鲨鱼、蛤蜊等,而有些则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栉齿兽、铁石枫等。
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是研究活化石的重点之一,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说明这些动植物的特殊性,还能说明它们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位置和历史。
例如,栉齿兽的身体结构独特,有着强大的咀嚼肌肉,而铁石枫则是一种类似于银杏树的植物。
2022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2022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正确的做法是()。
A.吸烟能忘记烦恼, 结交新朋友B.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 要学会拒绝和求助C.只要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2.如果你与同学对某事有不同的看法, 怎么办?()A.无论同学有什么看法, 我都拒绝B.无论同学有什么看法, 我都接受C.真诚坦率的沟通3.今年国庆, 长辈劝你吸烟喝酒, 正确的做法是()。
A.拒绝第一支烟、第一口酒B.随大流, 只接受这一次C.拒绝, 实在不行, 就接受4.下列关于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 人们修建火墙、火炕、双层玻璃有效地抵御了冬天的寒冷B.黄土高原的窑洞, 就地取材而建, 冬暖夏凉, 是当地人的传统民居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D.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相同的5.台湾岛有()等美称。
A.亚洲天然植物园B.海上明珠和海上米仓C.东方甜岛和水果之乡D.以上都对6.科学课上, 同学在谈实验设计思路时, 我觉得他的思路有问题, 我会()。
A.打断他的回答, 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B.不听他的回答C.嘲笑他的设计思路不行D.先听他说完, 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7.刀杆节是()传统的体育节目。
A.黎族B.傈傈族C.土家族8.下列关于利用课间参加“小学生交通文明岗”看法正确的是()。
A.影响我们的学习B.培养我们服务他人, 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C.我还小, 等长大了再参加吧9.你赞成以下哪个当班委的观点()。
A.我不想当班委。
B.我赞同民主选举的方式。
C.我认为学习好的同学才能当班委。
10.在长期实践和交往中, 各民族相互(), 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A.排挤B.切磋C.借鉴二.填空题(共10题, 共54分)1.在交流中()他人与自己不同, 也是()。
2.汉字形体与其所表达()的之间的密切关系, 使得它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神合意随, 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的地位。
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多少年

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多少年
微博森林帖森林课堂话题: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
他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答案:800万年
拓展知识: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别名: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是哺乳动物。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即国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苏教 六年下 科学 第三单元《进化》习题与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进化》测试题一、填空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被发现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或【】如:【、、、】等。
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做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4【】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他认为生物最初是由【】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下来,而【】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6【】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7科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恐龙的【】和【】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得出来了:【】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
8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
如:【、、、】。
9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和【】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似。
10列举你知道的恐龙化石的类型:【、、、、】11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从【】到【】,从【】到【】,种类由【】到【】地发展着,【】着。
12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巨大古生物化石宝库。
13恐龙灭绝发生在【】万年前,人们对于恐龙的认识和模拟是根据【】复制出来的。
14马的进化过程:按顺序写【、、、】二、判断题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2、化石就是生物。
【】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蠼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蠼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三、、我会排序根据下列各类生物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标上1、2、3、4、5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两栖动物()()()()()四、我会连法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错误英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用进废退理论正确五、简答题1、你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推测请你表述出来。
活化石资料

资料袋1.古生物古代动物和植物的统称。
古生物的遗体有少数变成化石保存下来,如,三叶虫、恐龙。
2.中华鲟鲟鱼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有“活化石”之称。
鲟鱼就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为9—12年。
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栖息。
中华鲟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
鱼体一般三四米长,体重可达五百公斤。
鲟鱼体内除头部有数块硬骨外,脊椎骨和颧骨全为软骨,通体无刺。
它的吻尖突,身体呈椭圆筒形。
口前有触须,用来搜寻水里的食物。
2000年10月20日在长江捕获了一头已死亡的中华鲟,后经上海自然博物馆制成标本,保存在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
3.大熊猫(1)基本情况一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大概90—135千克。
四脚站立时,肩膀部位的高约0.9米,身长大约1.5米。
雄性大熊猫比雌性约大10%。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
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
它甚至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
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
灵活的身体使它们能轻松地穿过茂密的竹林。
大熊猫腿短,走起路来离地面很近,因此走得很慢,即使是逃离险境时,也只不过是慢腾腾地迈着小步连跑带颠。
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2)栖息和食物世界上适合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很少,所以,仅在中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才能找到大熊猫。
大熊猫的领地必须有大量可吃的竹子,可以藏身的密林以及用来做巢穴的有树洞的大冷杉树。
当然,附近还必须有理想的水源。
大熊猫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找东西吃。
如果有竹子吃,它们是能不动就不动。
一个月里,它们在自己生活区内到过的地方仅为总面积的10%。
其实大熊猫还喜欢吃肉食,但它们猎术不佳,能吃到的往往是腐肉,即自然死亡或被其他动物杀死的尸体。
(3)传说藏族传说:有四位年轻的牧羊女为从一只饥饿的豹口中救出一只大熊猫而被咬死。
什么是活化石

什么是活化石?
活化石是指一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
如水中活化石—中华鲟、扬子鳄、国宝—大熊猫、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被人们称为为“活化石”。
中华鲟,又称鲟鱼。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鲟鱼,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又称鱣(zhān)、鮪(wěi)、鱏(xún或yin)等,是古老而珍贵的活化石鱼类,因而有不少人把它们形容为“水中熊猫”。
目前现生的鲟鱼总共还有2科6属27种,我国有3属9种。
我国境内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还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称为“古生物活化石”,因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扬子江畔而得名。
在地球上现存的21种鳄类中,我国扬子鳄与美国密西西比鳄是仅有的两种温带淡水鳄。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危及扬子鳄的生存。
70年代,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广大地区的扬子鳄只剩安徽宣城地区及邻县南陵丘陵地带的不足500条,濒临灭绝。
这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银杏是与恐龙同时代地球的统治者,在自然界变化中恐龙成“化石”而银杏幸存下来,成了“活化石”,与大熊猫具同等价值。
故称为植物界大熊猫。
活化石教学方案范文

活化石教学方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活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分类;3.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古生物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2.活化石的形成过程;3.主要类型的活化石;4.活化石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化石,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化石是如何保存的,它们与现代生物的区别。
2.知识讲解(3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活化石是指具有古生物特征的石化遗体,它们在地质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但其特征却与古生物保持一致;活化石的形成过程,包括化石的形成、保存和再现的过程。
3.观察活化石(3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和比较各种类型的活化石,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化石。
对于每种活化石,学生需要观察其特征、结构和保存状态,并记录在观察表中。
4.分类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将活化石进行分类,并讨论其分类的依据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活化石能够保存得非常完整,而有些则只能保存一部分。
5.应用和意义(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化石的应用和意义,包括:对古生物研究的意义、地质历史的解密和环境变迁的探索。
学生分组就一个具体的活化石进行小研究,了解其对古生物和地质的研究有何贡献。
6.总结(15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活化石的意义和应用,并提醒学生对活化石的保护和研究持续关注。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活化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讲解;2.活化石标本:用于学生观察和比较;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和分类活化石,并进行讨论和小研究。
五、评估方式1.观察表:学生根据观察活化石的内容填写观察表,评估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2.小研究报告:学生根据自己对一个具体活化石的研究,撰写小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活化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化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
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
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
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
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
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
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化石的特点,并以讲解的方式交流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当讲解员讲解,交流、了解古生物知识。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