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校俞震

合集下载

共产党领导人俞启威生平简介

共产党领导人俞启威生平简介

共产党领导人俞启威生平简介俞启威,又名俞大卫,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幼年随母住在南京家中。

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一,冀鲁豫边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天津市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共产党领导人俞启威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俞启威生平简介在抗日战争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国破家亡的时刻,特别能激发出全民族保家卫国情怀,涌现一批批抗日爱国者。

俞启威就是这样的人。

俞启威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北京。

后来改名为黄敬。

俞启威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后,俞启威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在学校里成立海鸥剧社,表演进步话剧,宣传革命思想,成为青岛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

随着革命的发展,他领导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后来成为冀鲁豫边区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任天津市长。

俞启威为中国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积劳成疾,最后在1958年病逝于广州。

在俞启威的追悼会上,他被称赞为“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学习的榜样”。

俞启威出生于名门望族,祖父是晚清享誉教育界的俞明震,叔叔是哲学博士俞大维。

俞启威作为绍兴俞氏家族的三少爷,一个官僚大家族的公子哥儿,本可以过着闲适惬意的日子,但他却甘愿为穷人闹天下,发出抗日的怒喊,积极领导抗日爱国运动,他的家族在后来发展中也更加强大。

俞启威一家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他的妻子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奠基人范瑾,小儿子俞正声现在是全国政协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俞启威本人更是早期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之一。

俞启威家族俞启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他任职过天津市的首任市长。

俞启威出身于一个官僚家族,少年的他是小有名气的三少爷。

那么俞启威家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呢?俞启威家族有哪些重要的人员呢?要了解俞启威家族,首先要从俞启威的爷爷俞明震说起。

俞明震,字恪士,号孤庵,是浙江绍兴人。

俞明震是晚清重要的政治家,他在诗界、教育界也很有名气。

他的作品主要保留在《孤庵集》中流传于后世。

萧克将军与一位传教士的交往

萧克将军与一位传教士的交往

萧克将军与一位传教士的交往
严锡禹
【期刊名称】《天风》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 萧克将军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早在1926年就参加了革命,是红军中年轻的高级将领之一,27岁时出任红六军团军团长,29岁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将军爱好读书,是公认的儒将,抗日战争期间,利用战争间隙,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1988年正式出版,并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严锡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所见到的萧克将军 [J], 欧阳薇荪
2.文武将军萧克 [J], 吴东峰
3.萧克将军谈红四军“七大” [J], 瞿定国;
4.沙场文坛传奇一生文韬武略尽写风流——纪念萧克将军逝世十周年 [J], 肖秋芳[1];邱学宗[1];柯铧[1]
5.百岁将军萧克的养生之道 [J], 王丛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614名开国将帅仅剩60名

1614名开国将帅仅剩60名

龙源期刊网
1614名开国将帅仅剩60名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09期
2月23日,开国少将汪运祖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生前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

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提供的“开国将帅名录”,自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共有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这1614名将帅合称“开国将帅”。

但令人惋惜的是,从开国元帅、大将、再到上将这一级,这77名将帅已凋零殆尽,最后一位元帅是1992年逝世的聂荣臻元帅,最后一位大将是1989年逝世的萧劲光将军,而即使是上将,最后一位吕正操将军也于2009年去世。

在开国中将这一级,目前硕果仅存的是已年届百岁的张震中将。

所幸,在“辈分最低”的开国少将这一级,目前尚存59人。

健在的总计60名开国将领当中,基本都是在红军时期就参加革命的,平均年龄已近百岁。

一个英雄时代即将结束。

从2010年至今,每年开国将军的陨落数量都在两位数以上,分别是2010年的29人,2011年的25人,2012年的14人,2013年的10人,以及2014年的14人。

(《中國日报》 2015.2.26)。

战旗后人要做好战旗传人

战旗后人要做好战旗传人

战旗后人要做好战旗传人
倪建红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
【年(卷),期】2024()10
【摘要】对我来说,今天注定会成为极不平凡、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

415团一连和我的父亲倪恩善的战斗事迹,曾经在军事博物馆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展柜展示了30多年。

今天,我再次踏入军博,倍感亲切。

能与这面旗帜故事的主创人员以及与47军139师后人在此相遇,也感到很亲切。

听创作《枪挑“开国元勋师”》的叶征主任介绍,他是139师前身359旅的后人,他的父亲从红军时期就跟随王震将军做警卫工作。

415团政委刘玉堂的后人刘普雷,415团老团长、139师参谋长杨德荣的后人杨志远都在现场,还有139师师长颜德明的后人颜凡强也参与了这面战旗故事的创作。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倪建红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相关文献】
1.《战旗飘飘》红似火主题晚会谱新篇——观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战旗飘飘》大型军事题材杂技晚会有感
2.铁血军魂染战旗——《百面战旗红》之“铁军”
3.
讲述战旗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军史题材纪实文学作品《百面战旗红》的缘起4.血染战旗,见证永远的军魂——访《百面战旗红》创作组总召集人李玲5.建好堡垒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战旗飘飘,名副其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征服 百兵堂

征服 百兵堂

征服百兵堂
闷闷虫
【期刊名称】《中学生电脑》
【年(卷),期】2003(000)012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闷闷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8
【相关文献】
1.徐州教区隆重举行“双百”庆典活动——庆祝钱余荣老主教百岁寿辰、耶稣圣心堂建堂百年 [J], 李守杰
2.库区移民的贴心人——记云阳县土地统征服务所所长于海兵 [J], 唐鹏程;廖文斌
3.云柱火柱四十载爱国爱教百年堂——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座恢复礼拜的百年堂举行复堂4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J], 杨曙光;杜鹏
4.“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孙吴对山越的征服 [J], 郭晔旻
5.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督教第一个复堂的宁波百年堂举行复堂30周年感恩礼拜暨庆典 [J], 房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开国少将

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开国少将

在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先后被授予和晋升少将军衔的军官达1360人。

其中,有32人担任过解放军的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

开国少将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人数,同开国上将的26人,开国中将的41人相比,绝对数不少,但任职百分比只占开国少将总数的2.4%,从中也可看出开国少将能担任大军区军政主官职务是相当的不易。

“文革”前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军区(亦称一级军区)的军政主官大都由开国元帅级人物担任。

从1955年起先后成立的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福州军区等十三个大军区中,“文革”前的军政主官大都为开国上将、开国中将担任。

在众多的开国少将中,只有金如柏、郭林祥两人在“文革”前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

解放军十三个大军区成立之初,开国少将担任的最高军职是大军区副职。

1959年11月,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金如柏被任命为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时任昆明军区政治委员的阎红彦(排在金如柏之前)还担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工作重心在地方。

金如柏也是获得过三枚一级勋章的16位开国少将之一。

他在1952年的军队干部评级中被评为正军级,时任解放军第13军政治委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2年军队干部评级中的正军级干部能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及相当岗位任职的很少。

截止到1959年12月,在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的开国中将里,张达志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谭冠三担任西藏军区政治委员,谭甫仁担任武汉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余秋里担任解放军总财务部政治委员,黄志勇担任工程兵政治委员。

而在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的开国少将里,当时能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及相当岗位上任职,金如柏是唯一的一个。

1959年11月,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郭林祥被任命为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未晋升少将的开国大校简历

未晋升少将的开国大校简历

未晋升少将的开国大校简历本人毕业于中央军校,拥有13年的军旅从业经历,先后担任连、营、团、师各级领导职务。

在任职期间,我紧紧围绕国防安全、部队建设和士兵生活等核心工作,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贡献突出。

我曾任某团连长、营长,带领全团先后连续获得优秀连、优秀营称号,并多次荣获军事训练一等功和嘉奖。

在担任某师副师长期间,我切实履行师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动部队建设,同时加强官兵精神文明建设和各方面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部队整体素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坚信,作为一名军人,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保持对军事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同时,要积极发挥自身能力,发扬军人应有的优秀品质,牢记军队宗旨,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

尽管我未获得晋升少将,但我将继续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于《东林列传》及其影印本有关问题

关于《东林列传》及其影印本有关问题

关于《东林列传》及其影印本有关问题
于军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东林列传》是研究明末东林党人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因此有关《东林列传》的版本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学术课题。

【总页数】3页(P106-108)
【作者】于军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林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22
【相关文献】
1.东林党与东林学派辨析——关于东林是否为党的另外一种思路 [J], 刘军
2.试析陈鼎《东林列传》的编纂形式 [J], 阚琉声
3.从《伯夷列传》到《司马穰苴列传》看《史记》列传文体前期的发展 [J], 杨昊鸥
4.《史记》类传与专传或合传穿插组合对比义例——以《伍子胥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商君列传》为例 [J], 杨玲;葛光香
5.《离骚》写作时间初探——兼谈《史记·屈原列传》的有关问题 [J], 颜新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校俞震
俞震,原名俞根芳,1917年生,浙江省余姚市人。

1937年11月入陕北公学学习,其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余姚县工委委员、县委委员,嵊县县委委员、南山区特派员,四明地委组织干事,姚南县、南山县县委书记兼自卫大队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随军工作队队长,新四军第一纵队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炮团组织股股长,第一营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文化外语教授会副主任、主任,史料研究处处长,浙江丽水军分区副政委,中共丽水地委常委。

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

按军级离休。

于2014年5月19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7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