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校杨德荣
朱文泉参加纪念黄桥战役胜利80 周年活动 等

2020.11朱文泉参加纪念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活动特约信息员常浩如报道10月10日,江苏省泰兴市举行纪念黄桥战役胜利80周年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宝田,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毛泽东主席管家吴连登,原空军后勤部副部长乔泰阳以及黄桥战役参战将士的后代等参加纪念活动。
80年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心组织、指挥新四军7000余人,在黄桥战役中击败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进攻,取得了歼顽1.1万余人的辉煌胜利,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决战期间,黄桥老区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帮助部队修工事、运弹药、抬伤员,送水送饼慰问子弟兵,在苏中大地上展现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壮丽画卷,一曲《黄桥烧饼歌》成了当年老区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期间,还举行了向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颁发捐赠珍贵文物证书仪式等活动。
纪念八路军新四军白驹会师80周年活动在大丰举行特约信息员常浩如报道10月9日,纪念八路军新四军白驹会师80周年活动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举行,重温和纪念两军会师白驹狮子口的“高光时刻”。
1940年10月10日,是抗战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八路军、新四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顺利完成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不仅打通了华中与华北的联系,也为皖南事变之后军部在盐城迅速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与中共大丰区委书记薛盛堂共同为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铁军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将,江苏省军区原司令员于中海少将,省政协原副主席张九汉,省人大原副主任赵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刘华健少将,省军区原政治部主任苏俊高少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常浩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员张量,盐城市政协主席李驰,盐城市委常委、盐城军分区司令员李泽勇,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市政协原主席计高成等应邀出席。
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开国校官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早期的解放军六大军区,还是后来的十三及十一个大军区,军政主官大都是由开国将帅担任。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国校官才开始走上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岗位。
据统计,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开国校官(本文所指的开国校官仅指在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首次授衔被授予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军衔的军官,不含1955年以后晋衔的校官)总计有34643人(本文的开国校官总数及下文开国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的人数均为1956年9月统计)。
在数以万计的开国校官中,只有王猛、刘振华、万海峰、傅奎清、杨白冰、李宣化、周衣冰、刘存智、赵先顺、朱敦法、张仲先、迟浩田、刘安元等13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殊为不易。
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开国大校:王猛、刘振华、万海峰在1266名开国大校中,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开国大校有3人,即王猛、刘振华、万海峰。
他们担任的都是大军区政治委员。
其中,王猛、刘振华在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从广义上讲也是开国将军。
不过,由于他们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因此也属于本文叙述的开国校官范畴。
第一个担任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开国大校是王猛。
王猛,1920年5月生,河北盐山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部队营部文书、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代理政治委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6军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王猛历任解放军第16军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38军副政治委员、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时任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
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6年12月,王猛任解放军第38军政治委员。
1967年初,第38军奉命从吉林通化换防到河北,担负保定地区的“支左”任务。
十一大元帅资料对照表

童养媳 汪静宜 陆若冰 张 梅 孙维世 叶 群
刘伯承
1892~1986
参加过辛亥革命,讨 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四川开县 伐吴佩孚时任东路军 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 第一路前敌指挥官 1926年夏任国民革命 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 时,左派将领 1927年6月任国民革命 军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武汉中央军 校担任该校中共委员 会书记
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程宜芝 吴景春 军委副主席 汪荣华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贺
龙
1896~1969
湖南桑植 念私塾五年
1935年11月领导红二、六军 徐月姑 向元姑 团开始长征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胡琴仙 蹇先佛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在 设 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 薛 明 任总指挥 没参加长征 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任华东军区司令员 上海市长 后主管外交 无名女 胡兰畦 张女士 萧菊英 赖月明 张 茜
朱
德
1886~1976
彭德怀
1898~1974
参加北伐战争 湖南湘潭 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 升任团长
参加朝鲜战争 周瑞莲(订婚未娶) 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刘坤模(张素娥)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浦安修
林
彪1907~1972湖北黄冈 黄埔军校第四期
叶挺独立团任排长, 参加了北伐战争
率红一军团长征,遵义会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议,四渡赤水、渡金沙江、 国防部部长 渡大渡河、夺泸定桥。抗日 中央军委副主席 红军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 长征中兼中央纵队司令员 指挥强渡乌江,智取遵义
十一大元帥
姓名 出生年月 祖籍 学习经历 1927年前 滇军任营长、副团长 团长、旅长 参加护国、护法战争 长征 参加并领导长征,和博古 张国焘斗争,全程拥护毛 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 东,北渡赤水,攻占娄山 关,再克遵义城 建国后 副主席 解放军总司令 委员长 夫人 萧菊芳 陈玉珍 贺治华 伍若兰 康克清 云南陆军讲武堂 四川仪陇 赴德国留学 1925年到苏学习
八位开国将军魂归塔山(上)

塔 山阻击 战 革命 烈 士纪 念 碑
n 4 8 年 1 0 月 ,我东北野战军围攻锦州 。为阻挡国
上 7 民党军 队 由葫 芦 岛增 援 北 上 ,我 四纵 、十一 纵 和 热 河 独立 四师 、六 师 及炮 兵 旅 ,奉 命 向 葫芦 岛 至锦 州 的
民风 ,生 前 不 约而 同 地立 下 遗 嘱 :死后 归 葬 塔 山 ,与 牺
固 党史珍 闻
八 位开 国将军 魂 归塔 山( 上)
文 /劳理
塔 山阻击战 ,是我 军战史上规模 最大 、时间最长 、最为残 酷 的阵地防御战之一。吴克华 、莫文骅 、胡奇才、欧阳文 、李福泽 、 江 燮元 、焦 玉 山 、江 民风 等 8 位参 加 过塔 山阻 击战 的开 国将 军 , 生前不 约而 同地 立下遗 嘱 :死后归葬塔 山,与牺牲 在那里 的烈 士 长眠在 一起。
当年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把死守塔 山的重任交 给四纵后 ,板着脸对时任 四纵司令员的吴克华下了死命
令: “ 拿不 下 锦 州 ,军 委要 我 脑袋 ;守 不住 塔 山 ,我 要 你脑 袋 ! ” 在 战前 召 开 的纵 队 师 以上 干部 会 议 上 ,吴 克华 神情
山附近 的高桥镇 、椴木 冲村 、颜家 屯和沙河 营子 乡等
如此众多位将军把 同一战斗 ( 战役)遗址选定为 自
己 的 安 息 处 ,在 我 军 历 史 上 以及 世 界 军 史 上 都 是 罕 见 的 ,令人 肃然 起 敬 !
吴克 华 :首 位魂 归塔 山的开 国将军
海 ,易受海上 国民党军舰侧 射火 力威胁 ;周 围是 8 0 0 0 米平 缓起 伏 的开 阔地 带 ,基 本上 无 险可 守 。 然而,就在这无险可守的阵地上 ,1 9 4 8 年 1 0月 1 0 日至 1 5日,担任塔 山阻击 战正面防御任务的 四纵在友
解放军五大野战军战斗序列

政治委员 张仲良
副军长 孙超群 高锦纯
副政治委员 朱辉照
参谋长 张文舟
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兼)
后勤部部长 王国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师 (由原警备第一旅为主组成)
师长 高锦纯 政治委员 左 爱
第十一师 (由原警备第三旅改称)
师长 郭炳坤 政治委员 高维嵩
第十二师 (由原警备第四旅与骑兵第六师合编成立)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七师 (由原新编第四旅改称)
师长 程悦长 政治委员 黄振棠(兼)
第十八师 (1949 年 5 月由晋南军区部队组成)
师长 张树芝 政治委员 景明远
第八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八纵队改称, 5 月 29 日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
军长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杨秀山(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五师 (由原第三五九旅改称)
师长 徐国贤 政治委员 李铨
第六师 (由原独立第六旅改称)
师长 张仲瀚 政治委员 曾涤
第七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七纵队改称)
军长
彭绍辉
政治委员 罗贵波 冼恒汉(壮族,后)
参谋长 何辉燕
政治部主任 侯维煌 黄忠学(后)
政治部副主任 钟汉华
后勤部部长 刘清 胥光义(后)
第十军 (由原第二纵队改称)
军长
杜义德(兼)
政治委员 王维纲
副军长 范朝利
参谋长 高厚良
政治部主任 许梦侠
供给部部长 陈三纪
卫生部部长 孙毅华
第二十八师 (由原第四旅改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1 页
三五九旅烈士名录

1、三五九旅排级以上烈士名录1许先进张友生汤连生李物仔李文忠谭谦录潘正清黄明金谭新恒张明生匡克飞肖生益陈光辉尹邦云谭发珠吴忠和陈特山杨时雨刘斌伍云清马水清谭发生刘源远黄胜斌肖洪德彭卫仔王成德李武肖胜义王学芳王巨万陈文斌王继朝康春喜曾介庆吕攸侯刘桂生刘桂生李玉林朱明朱诚刘桂生张金绪李学儒周三秀张致祥周大成江天生李述华朱新阳刘万山杨清珍喻余庆汤建王纯凤王西泰陈云章刘发柱严正祥宋开银陈福生张家正刘君清任耀山齐祥炜冯自修齐连举李维徳刘健生陈冬尧詹金甫刘回基韦如光杨安镇王仁李景春邹士英马连祥侠秉恒蔺孔章张高成牛安温肖清辉陈永珍王少清赵增华崔万里黄彦龙姚风池姚竟和刘金银高台贵刘仁张云善刘绍禹陈三新陈福庆刘顺清张友清程东来杨清云李润玉康绩高炳章赵友胜赵吉普王光普朱義张金凯吴百平李伯清朱美轩朱海清梁王刘金生邱钧品周德选贾涵常纯洁刘本义廖光韶刘亚生孙炳南李德生黄群英罗健刘永清陈芳泽张保山朱子秀王成林刘仁炎尹光甫丁玉明杨万喜杨熙田贺成祥高炳章张友胜徐宜生游元辉王士林张志勇罗华生贾怀壁张云际聂前怀杨逊裕白有水王晋贤1注:根据在绥德临真镇所立碑文整理,共198人。
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七一八团、七一九团于1944年、1945年和1946年分别在南泥湾地区的临真镇、马坊村、九龙泉竖立了烈士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三五九旅2600余名烈士英名。
张金河李四本张君子董如华梁子文孙玉明颜龙斌蒋洪钧朱佐夫彭明旺李栋坤陈永思王有才赵涛申光善张之军张海龙王卜五王东山丁文明张龙彭文科刘万明阎春张富宝阎信同阮英全张永清郝殿来李国柱张新家戴尧章朱思进李生缘陈家里毛楚雄赵安国陈祖武许双全曾纪砚蔡明清叶托屈在华谭贱奴贺云生易长生刘理明刘礼年2、七一八团烈士名录2战友们、同志们:你们在晋西北和晋察冀的敌后战场同我们的民族死敌——日本强盗进行了英勇顽强血战,取得了无数次的战斗胜利,保卫了我们祖国的江山田园芦(庐)舍财产和父老兄弟诸姑姊妹,你们为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建立了辉煌的战绩。
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开国少将

在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先后被授予和晋升少将军衔的军官达1360人。
其中,有32人担任过解放军的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
开国少将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人数,同开国上将的26人,开国中将的41人相比,绝对数不少,但任职百分比只占开国少将总数的2.4%,从中也可看出开国少将能担任大军区军政主官职务是相当的不易。
“文革”前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的开国少将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军区(亦称一级军区)的军政主官大都由开国元帅级人物担任。
从1955年起先后成立的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福州军区等十三个大军区中,“文革”前的军政主官大都为开国上将、开国中将担任。
在众多的开国少将中,只有金如柏、郭林祥两人在“文革”前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
解放军十三个大军区成立之初,开国少将担任的最高军职是大军区副职。
1959年11月,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金如柏被任命为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时任昆明军区政治委员的阎红彦(排在金如柏之前)还担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工作重心在地方。
金如柏也是获得过三枚一级勋章的16位开国少将之一。
他在1952年的军队干部评级中被评为正军级,时任解放军第13军政治委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2年军队干部评级中的正军级干部能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及相当岗位任职的很少。
截止到1959年12月,在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的开国中将里,张达志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谭冠三担任西藏军区政治委员,谭甫仁担任武汉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余秋里担任解放军总财务部政治委员,黄志勇担任工程兵政治委员。
而在1952年被评为正军级的开国少将里,当时能在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及相当岗位上任职,金如柏是唯一的一个。
1959年11月,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郭林祥被任命为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历史趣谈: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 骑兵出身的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骑兵出身的多少?
导语: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军队都曾有骑兵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骑兵部队
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军队都曾有骑兵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
各野战军都在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他们在五大野战军的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野战军的骑兵部队有:第一野战军直辖骑兵第一师和骑兵第二师、第九军骑兵第七师、甘肃军区骑兵第二师、新疆军区骑兵第八师。
以上骑兵部队共产生将军14人,其中中将3名:姚喆、张达志、杨秀山;少将11人:李赤然、何家产、张献奎、范保顺、李荆璞、李国良、王再兴、李发应、康健民、黄厚、李佐玉。
第二野战军的骑兵部队有: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
1932年2月12日,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在甘肃省正宁县三甲源正式改编为红军陕甘游击队,下辖2个步兵大队,1个骑兵大队,1个警卫大队。
6月下旬,红军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二团。
红二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骑兵连由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改编。
1933年9月,以红二团骑兵连和红四团临时骑兵连合编为红二十六军骑兵团。
1935年9月17日,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骑兵团改编为红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
1935年10月底,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1月3日,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骑兵团调离红十五军团建制,编为军委直属部队,番号为红军骑兵第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校杨德荣
杨德荣同志,1918年生,山西崞县人,1937年10月入
伍,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以“南泥湾大生产”闻名的王震部队.历任文书.参谋.科长.指导员。
抗战后359旅分两个梯队南进华南,其中当第二梯队到达河南时,日本投降,于是奉中央急电转进东北,到达关外后恢复359旅,先后解放了哈尔滨市,胜利完成了合江剿匪任务。
在东北战场转入反攻时,该部扩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
1948年1 1月,第10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47军,军长为梁兴初,后为曹里怀,政委周赤萍,下辖第139、第140、第141师。
参加了平津、宣沙战役,在辽沈战役中胜利地进行了著名的大黑山阻击战。
杨德荣同志历任82团副团长、团参谋长、团长,(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战斗作风过硬,攻防兼备,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后又担任139师参谋长.副师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原四野十纵)47军139师参谋长.1955年授开国大校军衔.后任总参作战部副处长,总参测绘局副局长等职.(副军级).离休时后中将级待遇。
于1998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1951年第47军139师入朝参战,初期担负后方道路桥梁的抢修任务。
在金城战役中,第47军与64军共同担当西线防御主力,抗击美军骑兵第1师、陆军第3师和英联邦
师在航空兵和200多辆坦克支援下的凶猛进攻,与敌展开英勇顽强战斗,大量杀伤敌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在西线的进攻,共歼敌2万2千余名。
战争结束后第47军留驻朝鲜,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生前就是47军的战士。
建国后由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总参测绘局副局长杨德荣共同主持的两局系统主要科技管理人员及大地测量专家都参加会议,确定由两局共同完成我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程。
整体平差的同时诞生了国家大地坐标系,几代测绘工作者的夙愿终于实现。
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建立,不仅是测绘人员做出了努力,其它有关行业同仁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一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家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后来的空间技术发展与卫星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