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密 封 线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三年级数学科第七单元检测卷

评分:______

一、聪明小法官。(正确的打“√”,错的打“×”)(10分)

1、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小。 ( )

2、 图中有4个正方形。 ( )

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周长也扩大12倍。 ( )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一定相等。 ( )

5、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

二、我选最准确的一个。(把正确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下面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48

B 、14

C 、28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

A 、6

B 、7

C 、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第一条路比较近

B 、第二条路比较近

C 、一样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是( )和( )。

A 、

B 、

C 、 5、图甲和图乙的的周长( )

【A 、图甲的周长比较长 B 、图乙的周长比较长 C 、一样长】 三、仔细想,认真填。(24分,12题8分,其余每空1分)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 )。

2、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四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个角,每个角都是( )。

3、长是10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厘米。

4、用8根2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5、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量出它的( )和( )。

6、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

7、爸爸买回了一张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在这张铁皮上截取一块最大的正

方形铁片,这个正方形铁片的周长是( )米。余下部分的周长是( )米。 8、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是( )倍。

9、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长方形的周长=( ) 11.

图中有( )个四边形。

12长方形

正方形 长 宽 周长 边长 周长 12米 9米 16分米 23厘米

80厘米

36厘米

四、我会分。(把图形的编号填在合适的括号里)6分

甲 乙

线

题长方形有(),正方形有:()。

五、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12分)

12厘米

10厘米

12厘米

10厘米

20分米

18分米

25分米

5米

9米

8分米

8分米

六、下面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1 厘米,请画一个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画一个周长12

厘米的长方形。(3+5=8分)

七、解决问题。(30分)

1、用9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边长14厘米的正方形后,还剩多少厘米的铁丝?(5

分)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长比宽多20米,周长是多少米?(5分)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8米。这块菜地一面靠

墙,其他三面要围上竹篱笆,至少需要竹篱笆多少米?(6分)

4、学校有两块操场(如图),它们的周

长相等。正方形操场的边长是15米,长方形

操场的长是20米,宽是多少米?(6分)

5、把两个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下面两个图形。拼成图形的周长

各是多少?(8分)

②③

共4页,第3页共4页,第4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三年级数学科第七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

评分:______

一、聪明小法官。(正确的打“√”,错的打“×”)(10分)

1、( × )

2、 ( × )

3、( √ )

4、( × )

5、( √ ) 二、我选最准确的一个。(把正确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C

2、A

3、C

4、 ( B )和( C )

5、C 三、仔细想,认真填。(24分,12题8分,其余每空1分)

1、( 周长 )

2、( 相等 );( 相等 ),( 4 ),( 直角 )。

3、( 30 )厘米

4、( 16 )厘米

5、( 长 )和( 宽 )。

6、( 一半 )

7、( 12 )米 ( 8 )米

8、( 4 )倍。

9、( 16 )厘米。 10、( (长+宽)×2 )

11.( 6 )个四边形。 12、 算一算,求出下表中的周长、边长。(8分)

(42米) (64分米) (17米) (9分米) 四、我会分。(把图形的编号填在合适的括号里)6分

长方形有( ③ ⑥ ) ,正方形有:( ⑤ ⑦ ) 。

五、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12分)

(10+12)×2=44(厘米) 25+20+18=63(分米) (9+5)×2=28(米) 8×4=32(分米)

六、下面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1 厘米,请画一个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画一个周长 12

厘米的长方形。 (3+5=8分) (省略)

七、解决问题。(30分)

1、(5分)

90一14×4

=90一56 =34(厘米) 答:省略。

2、(5分)

(80一20+80)×2 =140×2 =280(米) 答:省略。

3、(6分)

15+8+8=31(米)

答:省略。

4、(6分)

15×4=60(米)

(60一20×2)÷2

=20÷2 =10(米) 答:省略。 5、(8分)

(一) (7+7+5)×2

=19×2

=38(厘米) 答:省略。

(二) (5+5+7)×2

=17×2 =34(厘米)

答:省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汇编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 考点二、比较大小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简单的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者“=” 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 2、计算后比较大小 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 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考点三、计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 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考点四、解决问题 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2016 年单元测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此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3分)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2﹣4x=3 B.C.x+2y=1 D.xy﹣3=5 2.(3分)下列方程中,以x=﹣1为解的方程是() A.B.7(x﹣1)=0 C.4x﹣7=5x+7 D.x=﹣3 3.(3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1,则k的值是() A.B.1 C.D.0 4.(3分)若关于x的方程2x+a﹣4=0的解是x=﹣2,则a的值等于() A.﹣8 B.0 C.2 D.8 5.(3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可列方程() A.x﹣1=(26﹣x)+2 B.x﹣1=(13﹣x)+2 C.x+1=(26﹣x)﹣2 D.x+1=(13﹣x)﹣2 6.(3分)已知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商品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盈利50元B.亏损10元C.盈利10元D.不盈不亏 7.(3分)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312元,设这件商品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A.x?30%×80%=312 B.x?30%=312×80%

C.312×30%×80%=x D.x(1+30%)×80%=312 8.(3分)一张试卷上有25道选择题:对一道题得4分,错一道得﹣1分,不做得﹣1分,某同学做完全部25题得70分,那么它做对题数为() A.17 B.18 C.19 D.20 9.(3分)若2x+1=4,则4x+1等于() A.6 B.7 C.8 D.9 10.(3分)甲比乙大15岁,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2倍,乙现在年龄是() A.30岁B.20岁C.15岁D.10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1.(3分)方程x﹣2=4的解是. 12.(3分)如果关x的方程与的解相同,那么m 的值是. 13.(3分)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h,若静水时船速为26km/h,水速为2km/h,则A港和B港相距km. 14.(3分)若2x﹣3=0且|3y﹣2|=0,则xy=. 15.(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4的解是x=4,则a=. 16.(3分)当x=时,3x+4与4x+6的值相等. 17.(3分)如果单项式3a4x+1b2与可以合并为一项,那么x与y 的值应分别为. 18.(3分)关于x的两个方程5x﹣3=4x与ax﹣12=0的解相同,则a=.19.(3分)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p的绝对值等于2,则关于x 的方程(a+b)x 2 +3cd?x﹣p 2 =0的解为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 速度 距离 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工效= 工效工作量 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 全体=;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10 1 ,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 2 ,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 C 正方形=4a , S 正方形=a 2,S 环形=π(R 2-r 2),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 3,V 圆柱=πR 2h ,V 圆锥=3 1πR 2 h. 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乐趣,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3.1.1一元一次方程】 一.选择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 .. ... .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 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 厘米=1分米10 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0 毫米100 厘米=1 米100 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 1千米=1000米1 公里=1000米1000 米=1千米1000 米= 1 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 ) 粉笔长75( ) 回形针长约3( ) 学校操场长90( ) 小华身高130( ) 一把小学生尺 子长2( ) 2、一枚1 元的硬币厚度约是2(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4、手机厚度接近1 ( ) 。考点二、比较大小 1、简单的比较大小 4分米O 40毫米 3千米O 2970米4 一只大象高3( ) 床长约2( ) 儿童漫画书宽约2( ) 一根跳绳长2(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幢楼高12( ) )。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在O里填上“ >”” <”或者“=” 70 毫米O 70厘米100 毫米O 10厘米分米O 39厘米23 分米O 2米

最新2019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3 厘米 = ()毫米()厘米 =5 分米 3 厘米 5 毫米 = ()毫米 6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厘米()米 =4 千米 40 毫米 = ()厘米 10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分米 6 千米 300 米 = ()米 2. 1 吨 = ()千克()千克 =5000 克 4 吨 = ()千克 9000 千克 =( ) 吨 ( ) 吨 = 2000 千克 3 000 克 =( ) 千克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 1 ()卡车载重 8 () 三年级学生重 30 ()机场跑道长约 3 () 桌子高 85 ()大头针长 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 400 米,还差()正好是 1 千米。 5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 , 最好用()作单位。 6. 一张白纸约重 3 (),一头大象约重 2 (),一个西瓜约重 4 ()。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座桥长 15 米 数学书厚 125 厘米 小青的身高 5 千米 一幢楼房高 8 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7 分) 1. 一枝铅笔长 18 米。() 2. 数学书宽约 17 厘米。() 3. 一座三层楼房高约 10 分米。() 4. 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 1 吨。()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 1、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当中,普遍都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和乏味,而数学本身的内容安排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当中若不花点心思则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学生发言的评价,我也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发展到想动手,而动手和动口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渗透艺术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动口、动手,丰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不同的角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3、举一反三,培养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学生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日增月加。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从算式到方程 (1)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标准式: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 (3)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b ,那么a ±c=b ±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c ≠0,那么 c b c a =;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 (1)合并同类项:把含x 的项合并在一起;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反移到另一边;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注意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 系数化为1---------等式右边除以x 的系数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是计算工作量的常用数量关系式;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①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②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3)列方程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口算。(6分)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90+70=800×5= 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28分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

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到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 2分=()秒4小时=()分3分12秒=()秒2时12分=()分60分=()时90分=()时()分 75秒=()分()秒180秒=()分2分-30秒=()秒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3、8:30:25是()时()分()秒。 4、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5、()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7、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8、时针从数字()走到数字6,走了5小时。 9、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分。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110秒2120分 5分500秒636秒404分 2504分1502时1分30100秒 250分2时20分901小时30分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1分-5秒= 2时50分-2时15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50分-15分= 11时50分-7时40分= 5时15分+45分= 10时40分+ 3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六、选择合适的时间连线 1.小青跑60米1小时 2.小军每天写作业11秒 3.新闻联播20分 4.小明每天家务劳动30分 七、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附加题: 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6秒,小锋用了15秒,东东用了14秒。 ◆他们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七年级数学兴趣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们初一成立了数学兴趣班,我总的感受是: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素养提高了。作为兴趣活动小组的负责人,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来开展活动 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经常向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向他们介绍与小学阶段不太一样的数学课堂,某些结论由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另外,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介绍了学习数学的一些参考方法,并提出了新学期的要求和目标。 二、精心准备,以新方式上好每一节课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 我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2、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 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 3、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我要求他们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第三单元 1.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设a,b,c 表示三个数,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 可表示为(a+b)+c=a+(b+c) ;乘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乘法结合律可表示为(ab)c=a(bc)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表示为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C=2(a+b);面积S=ab;正方形周长C=4a;面积S=a2;平行四边形面积S=ah;三角形面积S= ah;梯形面积S= (a+b)h;圆形周长C=πd;面积 S=πr2;长方体棱长总和l=4(a+b+h) ;表面积S=2(ab+ah+bh);体积V=abh ;正方体棱长总 和l=12a;表面积S=6a2;体积V=a 3;圆柱侧面积S=Ch;体积V= πr2h;偶数2n;奇数2n+1/2n-1 。 3.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4. 代数式的书写要求: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称号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省略, 当省略字母时,数应写在字母的前面,带分数化成带分数,字母按顺序写;若含有单位名称, 积或商的形式时,除法要写成分数(式),后面直接写单位名称;和或差的形式时,要先括 括号,再写单位名称。 5.求代数式的值,遇到负数时,要合理添加括号。 6.数与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凡字母出现在分母中的式子一定不是单项式;单项式中不含加减运算;π是常数。 7.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注:单项式中只含有字母时,它的系数是 1 或-1,通常“1”省略不写;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7.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注:单项式中某个字母没有指数,则次数是1;常数的次数是0;π不属于字母。 8.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叫做多项式的项数。 注:不可忽略多项式中各单项式前面的“+”“-”号;几次几项式的找法。 多项式不含某项,则令某项的系数为0。 9.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注:整式中分母不含字母。 10.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1.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不变。注:同类项移动位置时,不要漏掉“+”“-”号。 1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 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13.多位数表示方法:若a 在百位上,b 在十位上,c 在个位上,则三位数可表示为100a+10b+c;两位数可表示为10b+c。 14.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将整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如果有括号应先去括号,运算结果 要最简。 15.代数式求值,应先化简再求值,字母代换成数字时,省略的乘号要还原,代入负数时, 应加上括号。 16.去绝对值时,若绝对值里的数大于0,仍得原数;若绝对值里的数小于0,则每一项都变 成相反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部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分,共15分) 1. 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毫米 6千米=()米 100毫米=()厘米()米=4千米 40毫米=()厘米 10千米=()米 100毫米=()分米 6千米300米=()米 2. 1吨=()千克()千克=5000克 4吨=()千克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 300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三年级学生重30()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大头针长22()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正好是1千米。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作单位。 6.一张白纸约重3(),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

长()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2分,共8分)一座桥长15米 数学书厚125厘米 小青的身高5千米 一幢楼房高8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 1.一枝铅笔长18米。()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6.一头猪重100千克。()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五、我会画(每题2分,共6分) 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1分米2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7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六.计算(共28分) 1.计算。(每题2分,共20分)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 + 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 + 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2000千克=()千克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2.在()里填上“=”、“<”、“>”。(每题1分,共8分) 2吨()960千克 1000克()3千克 45克()3千克 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15吨()15千克 5000千克()5吨 七、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2分,共10分)) 1.最轻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卓尼县洮砚九年制学校袁敬文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老师们为培养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努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是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其中教材内容的安排是新颖合理、生动活泼的,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面对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老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

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老师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思考”、“探究”、“巩固练习”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整式加减”时,可出示阅读题:列车在冻土地段的速度是100千米/时,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浙教版.docx

2017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 )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 )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知识点 可能性: 1.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 事情称为必然事件 ; 2.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 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 ;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 4.不确定事件: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 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 , 初二。 5.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可能性的大小 摸球游戏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 ; 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 可能性是0; ,客观事件中, ; 一定能 ; 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 可能性是1; ,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

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设计活动方案 【知识点】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自主地设计 一些活动方案。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 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 数学与生活 迎新年【知识点】通过活动,复习分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的知识内容。通过活动加深对可能性大小问题的理解,能用 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大小设计方案。能将 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可能性和概率 第一课时摸球游戏 【知识点】: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 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 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理推断的能力。 第二课时生活中的推理 【知识点】: 让学生在以解决问题中经历对生活现象的推理、判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