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影像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影像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影像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其影像诊断标准对医生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像诊断标准的定义、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标准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定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指颞下颌关节在功能性活动中的活动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过度蜡刀(disc sliding)和过度前方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在口张及侧向移动过程中有“咔哒”声,严重时可出现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二、特征1. 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常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颜面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影像学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在相关影像学检查中常可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准确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可以用于判断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骨性病变等情况。

2. MRI检查MRI检查是目前较为常用和准确的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可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置、形态、韧带、软骨等结构,对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

一般诊断标准包括:①颞下颌关节疼痛;②口张受限;③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

五、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对于该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完善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颞颌关节是指位于颅骨的颞骨与下颌骨之间的关节,又称为下颌关节。

颞颌关节疾病指的是与颞颌关节有关的各种疾病,如颞颌关节炎、颞颌关节紊乱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疼痛、咬合困难、张口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颞颌关节疾病,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X线检查、CT扫描、MRI和超声检查四个方面来介绍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是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惠的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检测颞颌关节结构的异常。

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到关节畸形、关节间隙的变化、软组织钙化等情况。

X线检查对于初步诊断颞颌关节疾病非常有帮助,但其分辨率有限,对于软组织的观察较为有限。

其次是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可用于观察颞颌关节的骨质结构以及关节盘和关节囊的异常。

CT扫描能够提供三维影像,对于关节畸形、关节盘脱位等情况的检测较为准确。

然而,CT扫描对于软组织的观察仍然存在局限性。

第三是MRI。

MRI具有较高的空间解析度,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颞颌关节的软组织结构。

通过MRI检查,可以精确诊断颞颌关节盘脱位、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骨关节炎等疾病。

MRI检查无辐射,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对软组织的观察和评估。

最后是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筛查颞颌关节疾病。

超声技术能够观察到关节盘的位置、形态以及关节囊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颞颌关节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超声检查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其观察范围也相对较窄。

综上所述,影像学技术在颞颌关节疾病检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X线检查、CT扫描、MRI和超声检查等技术,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对颞颌关节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不同影像学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X线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确诊提供影像学支持。

本文搜集典型34例X线检查阳性的病例,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34例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19~54岁,平均39岁。

病程4月~20年不等。

双侧发病21例。

临床表现32例有颞下颌关节活动弹响或破碎音,25例开闭口关节酸痛,14例下颌僵硬活动受限,6例伴有耳内耳周痛,3例有颈肩痛,4例下颌欠对称,2例伴有习惯性下颌脱位。

1.2方法全部病例初诊常规拍摄颞下颌关节张闭口许氏位,并加照健侧对比。

投照条件:管电压65 kV,管电流100 mA,曝光时间0.3 s。

必要时行体层摄影或髁状突经咽、经颌位片。

2结果2.1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改变共24例其中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或者消失,髁状突后移状态者14例。

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髁状突呈前移位状态5例。

关节间隙普遍变窄,髁状突呈上移位状态3例。

关节间隙普遍增宽,髁状突呈下移位状态2例。

2.2颞下颌关节面改变18例其中关节面模糊8例,X线表现为颞下颌关节面显示不清晰。

关节面破坏10例,X线显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负重区域不光滑。

2.3髁状突骨质改变共15例其中髁状突硬化10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散在斑点样钙化。

髁状突骨质增生6例,X线表现为髁突前缘唇样增生。

髁状突前斜面破坏6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缘消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侵蚀和破坏。

髁状突囊样变4例,X线表现为皮质下小囊性低密度区,可有硬化边。

髁状突短小2例。

2.4关节窝改变共11例其中关节结节硬化7例。

关节窝硬化3例。

关节窝浅平宽大1例,呈典型的鸭舌帽型。

2.5髁状突运动度变化10例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9例,X线表现为张口许氏位髁状突运动度相对减小。

颞下颌关节紊乱MRI表现PPT

颞下颌关节紊乱MRI表现PPT

02
CT对骨质结构的显示效果优于MRI,但MRI在软组织分辨率和
无辐射方面具有优势。
与超声比较
03
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实时动态观察,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
价值有限。
04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MRI与 临床治疗
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盘、关节窝和髁 突,有助于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
关节积液
关节腔内出现异常液体聚集,呈长T1、长 T2信号。
骨质改变
关节骨质出现异常信号或形态改变,如骨质 硬化、囊样变等。
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增厚,呈长T1、长 T2信号。
03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MRI诊 断价值
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中的优势
软组织分辨率高
MRI能够清晰显示颞下颌关节的 软组织结构,如关节囊、关节盘 和周围肌肉等。
预后评估
通过MRI的复查,可以观察治疗效果 和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 预后提供依据。
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治疗中的预后评估
恢复情况评估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MRI图像,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关节恢 复情况。
并发症监测
MRI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如感染、骨折等,以便及时处理 和干预。
05
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MRI表现的重要性和意义
观察关节盘移位方向
分析关节盘移位的方向,有助于判断颞下颌 关节紊乱的类型。
评估骨质改变情况
观察关节骨质信号和形态的变化,评估骨质 损伤的程度。
观察软组织肿胀情况
分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肿胀程度和分布,判 断炎症反应的情况。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MRI表现特征

口腔医学中颞下颌关节病的研究

口腔医学中颞下颌关节病的研究

口腔医学中颞下颌关节病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特点是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常伴随着疼痛和咀嚼困难。

近年来,口腔医学界对于颞下颌关节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口腔医学中颞下颌关节病的最新研究进行探讨。

一、概述1.1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颞下颌关节是人体颅颌面部的关节,主要由颞骨和下颌骨构成。

它是一种滑膜关节,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等。

1.2颞下颌关节功能和生理特点颞下颌关节主要负责颌骨的运动,如咀嚼、说话、吞咽等。

在咀嚼过程中,颞下颌关节起到承受和传递牙合力的重要作用。

此外,颞下颌关节还具有高度的生理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调节颌骨的运动幅度和力度。

1.3颞下颌关节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关节响声、张口受限、面部不对称等。

二、发生机制2.1功能性因素对于发生机制的影响功能性因素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病的重要原因,如长期的咀嚼习惯、说话方式不当、口腔颌面部肌肉紧张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关节负荷失衡,进而引发关节损伤。

2.2解剖结构异常与发生机制的相关性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异常,如关节盘移位、关节韧带松弛等,也可能导致关节功能紊乱,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病。

三、诊断与评估方法3.1临床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口腔检查、关节功能测试等。

优点是直接、简便,但对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3.2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的解剖结构、关节软骨状况等,对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四、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4.1保守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估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口腔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等。

效果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

4.2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评估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关节置换术、关节修复术等。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可编辑)《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疾病常用检查片位: 1、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 2、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3、颞下颌关节造影 4、全景位片 5、MRI 一、许勒位(薛氏位) [投照技术] 胶片:12.5cm*17.5cm,横放在换片器内。

位置:患者侧位坐在椅上,被检侧靠片夹。

耳塞放进外耳道内,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并使听眶线与地面平行。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2 ? ~25 ?角,对准对侧的外耳道上方5cm射入。

距离:75cm [正常X线表现] 此片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颞骨岩部投影在髁状突的下方,可以显示关节凹、关节结节、髁状突及关节间隙。

常用来检查髁状突骨折、脱位、先天畸形、肿瘤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1、髁状突:形状多为圆柱形、椭圆形或双斜形。

我国成人的髁状突长约2cm,宽约1cm,长与宽的比例约为2:1,两侧对称。

髁状突的大小与关节凹的大小相适应。

髁状突围绕以连续不断的整齐、致密、薄的密质骨边缘,其下方骨纹理结构均匀。

开口运动时,髁状突向前下移动。

移动范围在关节结节顶点后方5mm至关节结节顶点前方10mm之间。

2、关节间隙:关节间隙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

正常人关节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

在许勒位上,关节上间隙为2.80mm,后间隙为2.30mm,前间隙为2.06mm。

两侧关节间隙对称。

3、关节结节、关节凹关节结节高度约7mm,斜度约为54?。

个体差异很大,但同一个人两侧大致对称。

关节结节后斜面是功能面,关节结节一般为弧形突起,曲线圆滑。

关节凹底有密质骨边缘与关节结节相连续。

二、髁状突经咽侧位片 [投照技术] 胶片:12.5cm*17.5cm,暗盒直放于摄片架上,与地面垂直。

位置:患者侧坐在椅上,患侧靠片,使髁状突放暗盒中心,头矢状面与胶片平行,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请患者半张口。

中心线:向头侧、枕侧各倾斜10 ?角。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牙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是指利用影像技术进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逐渐成为临床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常见的包括颌面部肿胀、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骨炎、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通过检查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听诊、血常规、影像检查等等。

口腔颌面部的影像检查主要是采用X线、CT等来进行疾病诊断。

X线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辐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影像信息。

CT则是一种更先进且更灵敏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身体进行多次横断面扫描来得到更为精细的影像信息。

同时,口腔颌面部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超声成像技术(US)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分类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可以根据其所使用的成像技术进行分类。

1、X线影像X线影像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通过放射线的摄影技术来获得颌骨和牙齿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X线影像通常用于检查齿周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骨骨折、根尖周病变等口腔颌面部疾病。

2、CT影像CT影像是一种先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多次横断面扫描来获得精细的影像信息。

在临床上,CT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颅骨折等疾病。

相对于X线影像,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三维空间分辨能力。

3、MRI影像MRI影像是一种无创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利用磁场和脉冲磁场来产生影像信息。

由于MRI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同的信号强度,因此可以显示组织的解剖变化和功能活动情况。

在口腔颌面医学中,MRI影像可以用于检查颌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当前第34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5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腔影像诊断学
❖ [病因病理]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 楚的疾病的总称。精神心理因素与牙合因素为 本病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当前第36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当前第41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髁状突后移位: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这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 (2)髁状突前移位: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 ❖ (3)髁状突上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变窄,在髁
状突发育相对较大的病例可见上移位,可加拍 关节侧位体层可以鉴别关节间隙是否真正变狭 窄。 ❖ (4)髁状突下移位:整个关节间隙增宽。 ❖ 关节间隙的改变可以两侧关节对称性发生,也 可为不对称性改变。
当前第22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23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
口腔影像诊断学
❖ 最大开口时,髁状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稍 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在此位置上可见前上隐窝 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张,为造影 剂所充满,占据关节窝全部空间,造影剂下缘 前部清楚地显示关节盘本体部的影像。
❖ [诊断分类]
❖ 第I类:咀嚼肌紊乱疾病,包括 ❖ 1、肌筋膜炎 ❖ 2、肌炎 ❖ 3、肌痉挛 ❖ 4、不能分类的局部性肌痛 ❖ 5、肌纤维变性挛缩
口腔影像诊断学
当前第37页\共有105页\编于星期五\5点
❖ 第II类:结构紊乱疾病,包括
口腔影像诊断学
❖ 1、可复性盘前移位 ❖ 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3、其他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意观察双侧髁突及关节区情况


病 例
L-闭口位
R-闭口位
L-开口位 R-开口位
右侧关节骨性强直
右侧关节间隙大部消失,结构欠清,关节凹、关节结节、 髁突区呈大片状骨性高密影,髁突活动度消失。 左侧关节间隙变窄,髁突活动度受限。
请观察双侧关节区及下颌骨发育情况
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并小颌畸形
病例分析1
左侧颞下颌关节矢状切面及 冠状切面图
病例分析2
左侧关节上腔造影闭口位CBCT
开口位CBCT
病例分析3
右侧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闭口位CBCT
同上病例,开口位
骨关节病 髁突经咽侧位片示髁突前斜面广泛骨质破坏(箭头)
骨关节病(囊样变)
髁突经咽侧位片示髁突顶部皮质下见一类椭圆形低密影, 边缘硬化(箭头)。
骨关节病 薛氏位示关节窝皮质明显增厚硬化(箭头)
左侧关节CBCT矢状切面
骨关节病
CBCT示髁突前斜面骨质吸收破坏,局部皮质影消失, 关节前间隙增宽。
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 学诊断
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开闭口许勒位片(下为开口位) 1 关节间隙 2 髁突 3关节窝 4关节结节 5 外耳道
斜矢状切面
正常颞下颌关节CBCT图像(闭口位)
注意观察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骨质 情况及关节间隙情况
冠状切面
L-闭口位 R-闭口位
L-开口位 R-开口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闭口位:双侧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 开口位:左侧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活动度增大。
请观察双侧关节区及患者咬牙合状态
同 上 病 例
双侧颞下颌关节脱位 双侧关节闭口位示双侧髁突均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开口 位髁突无动度; 全景片示患者呈开口状。
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
同上病例CT三维重建图
右侧髁突骨瘤
右侧髁突内上方见不规则骨性突起,边界清楚,其髓质与 髁突髓质骨相通,外缘见皮质骨包绕。 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骨瘤形态。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造影侧位体层片) 闭口:前间隙增宽,盘后带之后缘位于髁 状突横嵴前方,但前间隙更宽,关节盘向前移 位征更明显。(1为前移关节盘影) 开口:髁突运动受限。盘影变形,前上隐窝 造影剂潴留,后上隐窝不增大。(1为前移位的关节 盘不能复位)
L开口位
1)前上隐窝消失,后上隐窝明显扩
张,占据整个关节窝
2)造影剂下缘前部显示关节盘本体
部三带分界的影象,中带正对横嵴
白1:关节盘前带影 黑1:后带影
2:后上隐窝
3:中带影
可复性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造影许勒位片) 闭口:前间隙增宽,盘后带之后缘位于髁 状突横嵴前方(1:前间隙) 开口:盘髁关系正常,髁突横嵴正对中间带 前上隐窝几乎消失,后上隐窝充盈扩大 (正常开口位)
闭口位:前间隙增宽,关节盘后带的后缘位于髁突横嵴前 方;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基本消失,后上隐窝充盈,盘- 髁位置回复正常,髁突活动度正常。
R-闭口位
R-开口位
右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闭口位:关节盘后带的后缘位于髁突横嵴前方;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潴留,盘-髁位置未能回复正 常,髁突活动度明显受限。
左侧关节上腔造影CBCT闭口位 开口位
左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CBCT) 闭口位:关节盘后带的后缘位于髁突横嵴前方;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潴留,盘-髁位置未能回复正常, 髁突活动度受限。
关节盘穿孔
关节上腔造影侧位体层片示上、下腔同时显影,其之间隔 以低密度关节盘影,并见穿孔位置(箭头)。
右侧关节CBCT闭口位 开口位
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
骨关节病
CBCT示髁突顶部见不规则骨质吸收破坏,周围见骨质增 生硬化,髁突前缘见骨赘形成。关节窝前斜面、关节结节 骨质破坏。
闭口位: 1)造影剂呈中间薄、两端厚的S形 前方为前上隐窝;后方为后上隐窝 2)关节盘位于造影剂与髁突之间 后带后缘平髁突横嵴 箭头所指为关节盘后带影
颞下颌关节造影侧位体层正常图像
右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盘穿孔(CBCT) 闭口位:关节盘后带的后缘明显位于髁突横嵴前方,关节 下腔亦见造影剂充盈;
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潴留,关节盘仍位于髁突横嵴前 方,盘影受挤变形,髁突活动度大致正常。
L-闭口位
L-开口位
R-闭口位
R-开口位
左侧关节纤维性强直
左侧髁突、关节窝、关节结节骨质明显破坏,关节间隙密 度增高、模糊。开口位髁突活动度明显受限。
L-闭口位
L-开口位
R-闭口位
R-开口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闭口位:双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增宽,后间隙变窄。 开口位:右侧髁突活动度明显受限,左侧髁突活动度正常。
请注意对比左右侧关节骨质情况
左侧骨关节病 左侧髁突顶部见凹陷性骨质吸收破坏,边缘模糊。
骨关节病 髁突经咽侧位片示髁突顶部小凹陷缺损(箭头)
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双关节区正常结构消失,形成 一高密团块影。
双侧下颌升支短小,下颌角前切迹加深,双侧喙突伸长。
右侧关节CBCT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
右侧关节骨性强直(CBCT)
右侧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区骨质弥漫增生成骨,髁突 形态改变,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模糊,部 分见骨性连接,间隙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