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和5个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情况调查

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和5个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情况调查

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和5个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情况调查小组成员: 10港航4 李海盛 0712404610港航4 杨磊 1030315710港航4 林炳伦 10303167序言:《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将全国内河港口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内河主要港口是指地理位置重要、吞吐量较大、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广的港口。

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布局为“一横一网三线”。

“一横”:西江航运干线。

“一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

“三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

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布局方案为5个: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

———珠江水系一、珠江水系概况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全长2214公里,横贯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连通越南北部(如图1所示),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共里在越南境内。

图1 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流域属于复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

西江流域面积353120 km2,占全流域面积77.83%;北江流域面积46710 km2,占全流域面积10.30%;东江流域面积2704 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6%;珠江三角洲及流入区内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共计2682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1%。

珠江流域集水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在1000 k 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

珠江水系航道包括了中国内河航道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和“一网”,如图2所示,航道布局以西江为主干,上游通过三个通道与云贵连接,这三条通道分别是南线通道右江;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线通道都柳江、融江、柳江,流经中游的广西,经西江航运干线与下游三角洲航道网及北江、东江贯通,通过八个口门入海,形成江海相连、干支相通、水陆联运的水运体系。

图2 珠江水系航道分布图二、珠江内河水运现状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珠江水系主要航道有: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右江、左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北江、东江、都柳江、融江、桂江、贺江等。

2014年长江水系主要港口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长江水系主要港口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长江水系主要港口运行情况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南京港运行情况分析1、运行概况2014年,南京港完成全港货物吞吐量22001万吨,同比增长8.91%;集装箱吞吐量276万TEU ,同比增长3.41%。

2015年上半年,南京港完成全港货物吞吐量11051万吨,同比增长2%。

其中长江港口完成10646万吨,同比增长3.1%。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1.4万TEU ,同比增长7.1%。

完成铁水联运量398万吨,同比下降4.8%。

图表1:2009-2014年南京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510152025南京港货物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规划发展2012年底,《南京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出台。

其共规划码头岸线16公里,其中:货运公用码头岸线11.5公里,旅游客运码头岸线4.5公里,规划形成雨花台、六合、江宁、溧水、高淳5个港区、18个货运公用作业区,其中:6个主要作业区、12个一般作业区。

规划形成300-1000吨级泊位208个,陆域用地5379亩,年通过能力5040万吨。

(二)南通港运行情况分析1、运行概况2014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比2013年增长7.4%,增长幅度比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平均增幅高出近3个百分点。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813.6万吨,比2013年增长6.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1.1万标箱,比2013年增长18.4%。

2015年上半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820.1万吨,同比增长2.9%。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40.8万吨,同比增长3.7%;集装箱吞吐量36.4万标箱,同比增长10.8%。

图表2:2008-2014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4681012141618南通港货物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货种分析从货种情况来看,金属矿石、煤炭、矿建材料依然是南通港的三大主力军。

201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

201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

201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及形势分析2014年,发达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加剧,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艰难曲折。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GDP增长率7.4%的较高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同比增长8.85%,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1 世界经济走势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波折,经济增长缓慢,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低迷,世界贸易低速增长,全球通胀冲高回落。

日本经济增长0.2%,增幅比上年减小1.3个百分点;欧元区全年经济增长0.8%,比上年下降0.5%;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分别增长0.7%,0.1%,1.4%,增幅分别比上年减小0.6,2.2和0.5个百分点;印度经济增长7.4%,增幅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

2 我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全国经济平稳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地位稳固。

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8.1%。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2%。

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增长9.3%。

珠江航道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珠江航道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珠江航道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对海运和航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珠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承担着海上贸易和航运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旨在分析珠江航道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2. 珠江航道的重要性珠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河流,全长约2,214公里,流经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四个省份。

珠江航道起自广州市南沙口,止于湖南省资阳市大江口,连接南海与长江,是南中国的重要航道之一。

该航道不仅连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港口,还连接许多内陆城市,为贸易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发展现状分析3.1 航道疏浚为了适应大型船舶的运输需求,珠江航道进行了疏浚工程,扩大了航道的通航能力。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南沙至大江口的主航道平均水深已增加到12.5米,能够容纳10万吨级大型船舶顺利通过。

这对于提高船舶的通航效率和运力具有重要意义。

3.2 港口建设珠江沿岸存在着多个港口网,包括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和湛江港等。

对这些港口进行升级改造和建设,提高其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航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港口建设的投入,使得这些港口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枢纽之一。

3.3 船舶技术和管理提升随着航道的发展,船舶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船舶配备了先进的导航系统、通信设备和安全设施,以确保航行的安全和通畅。

同时,航道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船员的培训和船舶的监管,提高了航道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4. 面临的挑战4.1 环境污染虽然珠江航道的发展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船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会对珠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船舶排放,以保护珠江的生态环境。

4.2 安全风险珠江航道经过的区域人口众多,船舶和码头之间的交通密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航道的安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加强船舶通行规则的执行,提高事故处理的能力。

珠江水运发展调研纪实

珠江水运发展调研纪实

珠江水运发展调研纪实作者:虞飞虎来源:《珠江水运》2014年第09期今年4月,国家总理李克强在长江考察时提出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指示,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珠江作为我国南方的第二大江,连接着东西部滇黔桂粤四省区以及港澳地区,是我国除长江之外又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而又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当前珠江内河水运正面临着怎样的发展现状和机遇挑战呢?近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联合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以及专家10余人,从广州启程来到云南,沿着曲靖珠江源顺流而下,深入兴义、百色、南宁、贵港、梧州、云浮、肇庆等滇黔桂粤4省区9个市州,详细考察了沿岸港口、码头、枢纽、船闸、企业发展以及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把脉珠江水运未来发展。

问症珠江:“水资源综合利用”还有多远?“珠江源,水长长/我的小船去远航/风送小船追波浪/波浪问我去何方/先下南盘江/再过红水河哟/顺风顺水/顺水到珠江/……/轻轻飘过广州城/再到澳门和香港/告别珠江口/大海奏乐章哟/乘风破浪出南洋/欧/我的小船去远航”。

这是一首充满云南地域风情的民歌,听后让人倍感亲切。

然而,就在随后的调研中,却发现它讲述的是一个往昔的故事。

珠江从其源头马雄山出发后,一分为三,其中南盘江和北盘江属于珠江水系,另一分支牛栏江则属于长江水系。

南北盘江在贵州蔗香会合后,便形成了红水河,这也是规划中的西南水运出海的中线通道。

1975年,红水河上的第一座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动工建设,珠江上游红水河长达30多年的断航史从此拉开序幕。

直到今年5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红水河广西“东兰—来宾” 段方才实现了区间复航。

而贵州的船只依然被龙滩电站的大坝紧锁在上游,500吨以上的大船也被岩滩水电站的250吨级升船机拒之门外。

对此,贵州省水运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的负责人十分愤慨。

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介绍,“尽管贵州山多地少,但为了支持龙滩水电站建设蓄水的需要,贵州群众毫不犹豫地将大片肥沃的河滩低谷田地奉献了出来。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业优劣势分析:水资源丰富航运企业规模较小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业优劣势分析:水资源丰富航运企业规模较小

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业优劣势分析:水资源丰富航运企业规模较小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72公里。

2012-2019年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情况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一、优势分析(1)劳动成本低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历史悠久,从事内河航运人员众多,而珠三角等地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

(2)珠三角船舶技术含量高珠江水系内的船舶正在逐年向大型化集装箱化发展,尤其是珠三角高速渡轮,集装箱船只较多,并逐渐形成系列规模;珠三角航运船舶的型线和总体设计优良、技术含量高、机型及配套设施先进,经济效益较好。

(3)珠江水量丰富,通航期长,航道里程多珠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3360亿,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2%,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流。

目前我国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通航里程为1828公里占比1.4%;二级航道4016公里,占比3.2%;三级航道通航里程为7975公里,占比6.3%;四级航道11010公里,五级航道7398公里,六级航道17479公里,七级航道17044公里。

等外航道里程6.05万公里。

珠江水系通航里程多,达到15548.31km,约占全国通航总里程的1/10。

2019年我国内河航道等级结构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珠江水系内河航运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二、劣势分析(1)航运企业规模小,缺少大型企业珠江航运的运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为一企一船的个体运输,效益低,经营主体分散,产业集中程度不高,企业之间缺乏合理分工,效益普遍较低。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珠江航运企业总运力万吨级以上的企业个数占总量的不足20%。

(2)航运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不高。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现状特征分析作者:陈振春谢凌峰来源:《珠江水运》2014年第16期摘要:本文所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特指珠江三角洲七个沿海港口,通过对区域内沿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所处的发展阶段,为理清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现状发展特征1.发展现状1 . 1沿海港口岸线利用现状珠江三角洲大陆海岸线长1039公里,根据《广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8-2020年)》,全省规划港口岸线89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68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规划港口岸线455.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32.5公里。

根据开发需求和港口条件,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了重点港口岸线32段,长3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98公里。

重点港口岸线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为173.5公里。

截止2013年底,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码头泊位总长146.6公里,占规划港口岸线的32.2%。

1 . 2沿海港口基础设施现状1.2.1泊位截至2013年底,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51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2个,年通过能力10.13亿吨,其中集装箱4244万TEU。

1.2.2航道深圳港的铜鼓航道、盐田进港航道、西部港区航道和广州港出海航道、珠海港高栏港区主航道已能通航10万吨级船舶;主要为大型原油码头服务的惠州马鞭洲航道达到25万吨级;崖门出海航道达到5000吨级,横门出海航道达到3000吨级。

1 . 3沿海港口运营现状1.3.1吞吐量2013年,广东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08亿吨,居全国第一。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新增珠海港和虎门港两个亿吨大港,总吞吐量达10.11亿吨,约占全省总吞吐量的77.3%,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总吞吐量(107.3亿吨)的9.4%;集装箱吞吐量为4234万TEU,约占全省总吞吐量的95.8%,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总吞吐量(18878万TEU)的22.4%。

总结我国珠江水域港口现状

总结我国珠江水域港口现状

总结我国珠江水域港口现状1、珠江流域航运能力较强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四部分组成,地跨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及越南部分地区,流域总面积45.5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万平方公里。

西江为珠江水系的主流,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五个河段组成,干流全长2214公里。

珠江水系已初步形成了以“一横一网三线”(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北盘江—红水河、右江、柳江—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5个主要港口,以及北江、东江等区域重要航道、一般航道和其他港口组成的航运体系。

2019年末,珠江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5551.9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2.2%,其中,等级以上航道里程9977.7公里,占总里程的64.2%;港口朝着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相继建成了一批专业化的煤炭、水泥、集装箱泊位,2019年末,珠江水系拥有内河生产用泊位1792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为6.11亿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770万TEU。

近年来,珠江水运货运量不断攀升,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产业转移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中的优势日益突出。

2、2020年珠江货运、客运量同比均有所下降2020年,在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珠江水运经济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于正常”的运行态势,全年水路货运多项指标实现同比增长;海南自贸港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大量开工,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下半年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车运量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2020年,西江航运干线货物通过量为10.5亿吨,比上年增长5.1%。

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9亿吨、货物周转量26045亿吨公里,分别下降5.7%、0.9%;客运量322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1723万人公里,分别下降53.5%、56.3%。

3、2020年珠江港口吞吐量总体有所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降幅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发展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珠江水系港口发展状况分析
(一)珠江水系港口运行情况
2014年,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7.0亿吨和1457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12.9%和7.9%。

珠江水系内河主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同比增长6.3%,其中完成外贸吞吐量6004万吨,较上年增长5.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9.2万TEU ,同比增长19.4%。

图表1:2013-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1000020000
300004000050000
港口吞吐量
外贸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
2013年
2014年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图表2:2013-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各季度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万TEU,%)
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年
2013年9041109731120011730 42944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4年9760117751208912201 45827
同比增速8.0%7.3%7.9% 4.0% 6.7%
2013年1279144414641525 5712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4年1494152714571455 5936
同比增速16.8% 5.7%-0.4%-4.6% 3.9%
2013年156179189212 737集装箱吞吐量
2014年189221228244 883
同比增速21%23.5%20.6%15.1% 19.8%
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二)珠江水系港口建设情况
1、水系航道建设规划
根据批复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未来,珠江流域将重点发展航运体系,航运工程实施后,珠江流域Ⅰ、Ⅱ、Ⅲ、Ⅳ级(分别为载重3000、2000、1000、500吨级)航道里程分别增加1380、423、1505、1970km,更好地实现与沿海运输的对接,推动内河航运自身的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珠江水系内河航道现有通航河流905条,通航里程15552km,此次共规划航道里程7062km,占珠江航道通航里程的45.4%。

珠江水系内河航道布局以“一横一网三线”国家高等级航道为核心,以区域重要航道为基础,以一般航道为补充,远景视需要适时研究开掘平陆、赣粤、湘桂运河的可能性,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相协调,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珠江水系航道体系。

规划航道布局中的“一横”为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广州),“一网”为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三线”为右江(剥隘至南宁)河段、北盘江-红水河(百层至石龙三江口)河段和柳江-黔江(柳州至桂平江口)河段。

2、港口建设投资情况
珠江水系港口建设方面,其中以贵港的建设投资较为明显。

其港口建设2012年的三年
目标任务行动计划中,计划建设项目16个,其中港口码头项目8个,连接港口码头、园区路网项目5个,铁路装卸线项目1个,航道和船闸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44.34亿元。

2014年港口建设三年目标任务完成以后,贵港港吞吐能力将提高到5762万吨和58.5万标准箱。

2012年,建设中心港区郁水作业区永泰码头工程、中心港区东山多用途泊位工程、桂平港区蒙圩棉宠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中心港区苏湾作业区一期工程、中心港区猫儿山作业区二期工程、贵钢专用码头项目、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工程(贵港段)。

港航及相关项目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个、基本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项目5个、按计划推进项目4个,年度投资计划40051万元。

各项目都能按形象进度推进,竣工项目5个,全年完成投资44945万元,占年度投资任务112.2%。

其中,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41159万元,港口园区之间路网项目完成投资3786万元。

2013年续建猫儿山作业区东山多用途泊位工程、苏湾作业区一期工程、猫儿山作业区二期工程、郁水作业区永泰码头工程、桂平港区蒙圩棉宠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工程贵港段等7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平南港区武林作业区二期工程、上渡至武林公路等2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8亿元。

二、珠江水系主要港口运行情况
(一)肇庆港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肇庆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33.15万吨,同比增长2.6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07.62万吨,同比增长1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12万TEU(集装箱运量统计单位,以长20英尺的集装箱为标准),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集装箱30.36万TEU,同比增长10.7%。

2014年底,肇庆市共有生产性泊位148个(泊位数同比减少16%),泊位长度10074米,可见港口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

其中,三榕港、新港、四会南江、封开华润、四会珠江、高要珠江、康州港7个肇庆港主要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2443.4万吨,同比增长7%,占全市货物吞吐量的80.6%,比例上升3.3%。

图表3:2008-2014年肇庆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102030405060肇庆港货物吞吐量(万吨)
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二)贵港港运行情况分析
目前,贵港市已建成码头153个,其中2000吨级以上泊位23个,年吞吐能力达4457万吨和25万标准箱;发展跨省水运企业111家,货运船舶2746艘326万载重吨,占广西内河船舶运力总量的60%以上。

2014年,贵港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242.2万吨,同比增长6.9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3万标准箱,增长9.6%。

至2014年底,贵港市拥有货运船舶3006艘,运力为371.1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14艘和17.9万载重吨,占广西内河船舶运力总量的66.4%。

图表4:2008-2014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20406080100贵港港货物吞吐量(万吨)
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依托港口航运优势,该市实施“前港后厂、前港后仓、前港后市”发展战略,在沿江布局贵港江南工业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台湾)产业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县工业园区等5大产业园区,形成建材、钢铁、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港工业基地。

目前,该市正在规划建设建材、钢材、木制品等12个大型专业市场,并已建成运行西南煤炭交易中心、大型建材市场。

沿江产业的发展,推动贵港港从“中转港”向“货源港”的转型,带动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三)佛山港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1-11月,佛山港货物吞吐量5337万吨,同比增长107.5%。

2014年,佛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6万TEU ,同比增长5.8%。

佛山港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市的60%。

除三山港、佛山新港、懒石港佛山市外贸集装箱港口外,总投资2.6亿元的佛山港哥山港区该港作业区通用码头已经开始建设,共建3000吨级通用泊位4个,码头岸线438米,港区内设8个堆场和8个仓库及配套设施,年设计吞吐量220万吨。

图表5:近年来佛山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4900
5000510052005300540055005600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4
-202468佛山港货物吞吐量(万吨)
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四)梧州港运行情况分析
2014年,梧州港集装箱运量43.0596万TEU ,集装箱货物吞吐量667.43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3%和26.31%。

2014年,梧州港(含贺州地区)货物吞吐量2938.4475万吨,同比下降2.54%,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的形势下,集装箱货运量逆势大幅增长,凸显了梧州港货运形式正逐步从散货向集装箱形式运输调整。

图表6:2008-201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10
01020304050607080
梧州港货物吞吐量(万吨)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2015年1-6月,梧州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92万TEU ,同比增长14%;港口货物吞吐量1440万吨,同比增长2%。

随着再生资源加工、再生不锈钢、陶瓷等沿江产业的崛起,梧州市水运已经遭遇新的瓶颈。

按照新的港口规划,到2015年梧州港将形成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26万标准箱。

内容摘自:《2015-2020年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