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选择育种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选择育种ppt课件

第五章  选择育种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8
贮藏种子
半分法
编辑版pppt
29
优点:不用隔离,还可避免系统间的 杂交和不良株系的干扰。
缺点:选种时间较长, 适合于易引起混杂的种类。
编辑版pppt
30
(6)集团选择法
方法: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 单株按性状相似程度进行归类,形成几 个集团。集团内自由授粉,集团间进行 隔离。每个集团内所选择的优良单株混 合采种,并播种在一个小区内。然后进 行集团间的比较,淘汰不良集团。
适合于那些重要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 种类。
编辑版pppt
37
例如:苹果早熟优质品种选育 座果率的高低(第一经济性状) 成熟期早晚(第二经济性状)。 品质鉴定(第三经济性状) 入选单株就具备早熟优质丰产等性状 适合于经济性状依次出现的植物种类。
编辑版pppt
38
(二)综合性状选择
为克服单一性状选择法存在的问题, 可采用综合性状选择法。将多种性状综合 多次评比或评分,再根据分数的高低决定 取舍。 又可分为多次综合评比法、加权 评分比较法和限值淘汰法 。
编辑版pppt
31
第一年
从原始群体内选择优 良单株,按不同类型 归类混合成几个集团
标 准
第二年 品

原 始 群 体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混 合 选 择 种
鉴定 比较
混混 混 合合 合 选选 选 择择 择 种种 种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中进行混合选择
第三年
标原混
准始合
品群选


择 种

合 选 择
鉴定 比较

混 混 隔离并在当选集团
合 选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5、芽变的遗传
①有些变异,通过有性繁殖(杂交)或无性繁殖(异地高
接)变异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这种变异是

②有些变异,异地高接存在,但杂交后代消失,说明这种
芽变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③有些变异,异地高接或杂交后代都存在,说明这种芽变
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例如,短枝旭与普通型金帅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Coco × coco
芽变选种分生就组是织对中芽,变就发形成生变的异遗芽传。变只异有当进变行异选芽择,从而育 成新品种萌并发且的成在选枝性择或状育被 上种无表法意现识出。地与用原来品繁种殖的成性新状的 有植明株显,
差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变总以枝变或 株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叫饰变。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2)芽变的多样性
包括突变部位的多样性,突变可发生于根、茎、 叶、花、果各器官的各个部位;突变性状的多样性 包括根、茎、叶、花、果所有形态、解剖和生理 生化特性,从主基因控制的明显的变异到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不易觉察到的变异;突变类型的多样性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其中经常发生的是多 倍性芽变;胞质基因突变如雄性不育和叶绿素合成 障碍型芽变以及大量频繁发生的核基因突变。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无 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芽变选种既 可直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又可不断丰富原 有的种质库,给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芽变选种的突出优点是可对优良品种的个 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综 合优良性状。所以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 繁殖提供生产利用,投入少,而收效快。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混合与否 群体或单株 一次或多次
选择育种中的性状选择方法
单一性状选择
分项累进淘汰法 分次分期淘汰法
综合性状选择
多次综合评比法 加权评分比较法
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排列,先按第 一重要性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 第二性状进行选择,顺次累进。直到选择 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为止。
常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常采用单株选择法或母系选择法。但次数 要多一些。
在品种纯化时,根据种子繁殖系数的大小 和生产对品种需要的缓急情况,可采用多 次单株选择法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二)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特点: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变异较大。 多代连续自交后代生活力易衰退,选种过
程需要隔离, 隔离方法:网箱、网袋、网室、空间隔离
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的作用, 能得到开始选择时群体内没有的变异类型,因此,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例子-虞美人的选种
猩红色的群体 花朵的黑心
纯白色的群体 黄色和白色
白色花
蓝色花
不断的积累变异。最终形成新的类型。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根据育种目标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如产量和品质、抗逆性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五章 选择育种 Chapter 5 Selection Breeding
上一章要点回顾
主要名词:简单引种、驯化引种、饰变、 形变、向心引种、离心引种
比较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的不同点。 影响引种成功的主要生态因素有哪些? 如何进行引种可行性分析? 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哪些?引种时要
分次分期淘汰法
按植株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分次分期选 择的方法。

第5章 选择育种

第5章    选择育种

三、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原理:
1) ⑴ ⑵ ⑶ 从育种效果上看: 增大变异; 筛选性状组合; 影响进一步的育种成果。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原理:
2) ⑴ ⑵ ⑶ ⑷ 从遗传机制上看: 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使基因型的分离和重组发生改变; 淘汰群体中存在的不利基因; 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平衡。
基因平衡定律

混合选择缺点:混合选择是按表现型进行选择, 混合采种繁殖,因而不能查清子代和亲本之间 的谱系关系,也就不能根据子代的表现进行家 系的选择。因此,在环境差异大,性状遗传力 低的情况下,选择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另 外,对于群体上已基本趋于一致的,在环境条 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再进行混合选择,效果 就会越来越不显著。此时,要想进一步提高选 择效果,就需要采用单株选择或其他的育种措 施。
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如果没有 基因转移,漂移和定向选择,则该 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遵循 如下规律:
A- p , a – q, AA Aa aa= p 2 + 2 pq + q2 , 亲本基因 A a
频率 p q
后代基因型 AA Aa aa
p2 2 pq
选择的效果
美国著名育种学家布尔班克(Luthe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变异、遗
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为选择提供了材料, 没有变异,也就不会有选择。 遗传又是选择的保证,只要通过选择、 繁殖,将有利的变异性遗传下去,选择 才有意义。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选择就是去劣留优,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 在生存竞争中,生活力、繁殖力强的生物体, 则能繁衍和保留更多的后代,而生活力、繁殖 力弱的生物体则被淘汰,失去生存的可能性。 这种保留和淘汰的过程便是自然选择。 如果物种的保留和淘汰过程是按人类的需要进 行的,便称为人工选择。

选择育种.ppt

选择育种.ppt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2.同一个纯系内,不同个体基因型是相同的, 从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同一纯系内,受环境因素影响所出现的变异, 只影响当代个体体细胞,并不影响生殖细胞, 所以,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技术环节 二、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一、主要技术环节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1.变异、遗传和选择的关系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促进变异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变异的类型
变异
自然变异
天然杂交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剩余变异
人工变异
3.选择的种类
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 混合选择 2. 个体选择
选择的基本方法
1.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 期、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 个体选出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 种,与原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选择育种的意义
系统育种:如果采用个体选择法,所育成 的品种,是由自然变异的一个 个体发展成一个系统而来。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 作物是称为纯系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品种。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的实质: 就是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 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
斯字棉2B 系统育种 徐州209 系统育种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次混合选择:自花作物提高纯度、

选择新品种
合 选
多次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物提高

纯度、选育新品种
集团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作物
选育新品种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综合性状的选择
根据综合经济性状进行选择,评定时按经 济性状的重要性规定不同的评分标准,最 后选择出一些积分最高的植株。
多次综合评比法 加权评分比较法 限值选择法
二、园艺植物的授粉习性与常 用选择法
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常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一)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单株选择法
Individual selection
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 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 独种植一个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 代),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 株基因型的好坏。 请思考:单株选择法
一次单株选择法 是适合于自花授粉植 多次单株选择法 物或是适合于异花授
本部分授课内容小结
❖ 选种的概念和作用 ❖ 选择为什么可以创造新的品种? ❖ 选择的本质及其作用基础是什么? ❖ 两种基本的选择方法及其综合应用 ❖ 园艺植物的授粉特性与常用的选择方法之
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授粉特性进行 有效的选择?
第三节:遗传力与选择效果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上次授课的主要内容复习
性状遗传力与选择反应的关系
h2愈大,则子代平均值愈接近于入选群体 平均值,反之则相反,当h2接近零时,则 子代间的关系
选择反应,选择差,遗传力之间的关系可 表示为:R= h2 Sd。
可见当h2=0时,R接近于0,即无论选择差 有多大,选择都不起作用。h2值越高,选 择反应越大。选择反应所反映的是上代选 择差在下一代中表现的效果。
粉植物?
一次单株选择法
单株选择只进行 一次,在株系圃 内不再进行单株 选择。
good luck
多次单株选择法
在第一次株系圃 选留的株系内, 继续进行优株的 选择、比较,直 到选出比对照品 种要好的单株或 者株系。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 种间的杂交,创造新的 遗传变异,从中选择和 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利用基因 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 入受体植物中,创造出具 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两者比较:杂交育种主要 依赖自然产生的遗传变异, 而基因工程育种则可以人 工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物 质。
应用领域:农业、林业、 园艺等领域的植物育种。
配合力测定法:通过测 定不同亲本组合的配合 力,选择最佳的亲本进 行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法: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 转移、突变或体外重组, 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 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利 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 基因进行定位和跟踪,提 高选择育种的准确性和效 率。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选种材料的遗传分析
目的:了解种质资 源的遗传多样性, 为育种提供基础数 据
方法:采用分子标 记、基因组学等技 术手段进行遗传分 析
意义:为选择育种 提供科学依择代 表性强的种质资源 ,进行遗传多样性 分析,建立数据库
选种材料的繁殖和推广
繁殖材料的选择:选择健康、 无病虫害、遗传性状稳定的材 料进行繁殖。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遗传学基础
遗传学原理:基因、染色体和遗传规律 选择育种原理:通过选择优良性状,实现基因重组和遗传改良 遗传资源:利用种质资源,发掘有利基因,提高育种效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实现精准育种和快速育种
选择育种方法
群体改良法:通过选择 优良个体,改善整个群 体的遗传品质。
合成生物学:利用合成 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工生 物系统,实现作物性状 的定向改良和优化。
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的 结合:将生物技术与传 统育种、基因转移等技 术相结合,实现作物育 种的跨越式发展。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个 体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花授粉植物自交系的保纯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杂
交后代的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一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多次 单株 选择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2.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出 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品种 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3)品种本身剩余变异的存在造成的。
有些品种育成时,有些性状(尤其数量性状)并未真正 纯合,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分离现象。 ①性状还未完全稳定就混收为品系(要求整齐一致才能 升级)。 ②有时某些性状稳定所需时间长,虽混合时间不早,但 仍有分离。如远缘杂交。 ③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复杂,选择时很难确定 其纯合的程度。 由于上述原因,品种在推广过程中常出现变异株。
原始品种群体 按类型分别混合选择,分别脱粒
经分别混合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集团1
集团2 集团3 原品种 各集团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表现优良的集团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育种学-第五章选择育种
(二)改良混合选择(系统混合选择法)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按个体选择,分别脱粒
稻麦棉三大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50年代 61.2% 19.6% 74.4% 60年代 43.4% 20.5% 62.9% 70年代 27.6%↓ 9.8%↓ 56.6%↓
60年代以后,随着其他育种途径的开拓,系统育种所 占比重相对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1.变异、遗传和选择的关系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促进变异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变异的类型
自然变异
变异 人工变异
天然杂交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剩余变异
3.选择的种类
人工选择 选择
自然选择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 混合选择 2. 个体选择
1.混合选择 从品种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把成熟期、 产量性状和外部形态较一致的优良个体选 出来,混合脱粒,下一年混合播种,与原 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二. 选择的基本原理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 选择的意义
选择:就是对育种材料选优去劣,对人工和自 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 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 , 即不需要人工创 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 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从原始品种中,选择个体,分别鉴 定, 选优系混合与原品种比较,优者繁 殖推广。
复习 思考题
1.在育种工作中,为什么要对育种材料进行鉴 定和选择,怎样才能保证鉴定和选择的效果? 2.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别、优缺点及适 应范围。 3.什么是选择育种、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 4.纯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进行选择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6.选择育种的全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试绘制示 意图
选择的基本方法
选择的基本方法
混 合 选 择
一次混合选择:自花作物提高纯度、 选择新品种 多次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物提高 纯度、选育新品种 集团混合选择:异花、常异花作物 选育新品种
选择的基本方法
2.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 个体,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 来年分别播种。
三、性状鉴定的一般记载方法
1.计数法 2.估计等级法 3.估计面积法 4.其他方法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一. 选择育种的意义 二. 选择育种的特点
一.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 群体中,通过个体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 选出若干自然变异的优良个体,经过后代 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1901-1906年,约翰逊从市场买来菜豆品 种,按籽粒轻重分为19个系,经过6个世代 种植和选择, 轻—轻 重—重 由此,提出了纯系学说。
学说的内容:
1.在自花授粉作物群体品种中, 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许多纯系, 表明原始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 通过选择把不同基因型从群体中分离出 来, 这是基于种群的分化,选择是有效的。
斯字棉2B 系统育种
育种
徐州209 系统
生育期提早, 霜前花增加
徐州1818 系统育种
育种 衣分增加
徐州58 系统
纤维强度 增加3-5g
徐州142
丰产性好, 产量增加10%以上
二、选择育种的特点
1.优点 ①简单易行 ②育种年限短 ③能保持原品种对当地生态条件适应性
2.缺点 ①不能有目的的创造变异 ②有利变异少,选择率不高 ③应用连续个体选择时,容易导致遗 传基础贫乏,对复杂的条件适应能 力差。 ④改进提高的潜力有限
第四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2.同一个纯系内,不同个体基因型是相同 的, 从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同一纯系内,受环境因素影响所出现的 变异,只影响当代个体体细胞,并不影 响生殖细胞,所以,这种变异是不能遗 传的。
第五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一、主要要技术环节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个 体 选 择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 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异 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多次个体选择 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杂交 后代的选择
3.两种方法比较
选择的基本方法
(1)混合选择 ①方法简单,省工,收效快,可以很快获 得大量种子供生产力利用。 ②不能鉴定个体的后代表现,选择效果较 差。 ③对于异花、常异花授粉作物可保持群体 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不会导致遗传基础贫 乏,引起生活力衰退。
①选择对象的变异程度 ②选择者对品种的特征特性的熟悉程度 和观察鉴别能力
4.选择条件和时间
条件要均匀一致,保持良好的生产 条件, 以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 选择时,要区分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
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连续的, 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连续的。
选择时间 多看精选,在性状表现最突出的时期,重 点观察、选择。
选择育种的意义
系统育种:如果采用个体选择法,所育成 的品种,是由自然变异的一个 个体发展成一个系统而来。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 作物是称为纯系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品种。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的实质: 就是利用自然变异,进行优中选优, 连续选优,使品种不断得到改良和提 高。
选择的基本方法
个体选择 ① 方法麻烦,费工,要求技术比较严 格。 ② 选择比较准确,可靠,效果好。 ③ 后代群体性状趋于一致。
第二节 鉴定的方法
一、鉴定的作用与原则 二、鉴定的一般方法 三、性状鉴定的一般记载方法
一、鉴定的作用与原则
鉴定:在育种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 法, 对育种材料所表现的特征、特 性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定。
鉴定的作用:鉴定是识别育种材料优劣的 重要手段,是对育种材料选 优去劣的依据。
鉴定的原则:客观、准确、高效。 即方法简单易行,结果 客观、准确。
要使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要做到以下三 点: 1.试验条件一致 2.设置对照 3.取样要准确
二、鉴定的一般方法
根据鉴定所依据的性状:直接鉴定和间接 鉴定 根据鉴定的条件: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 根据鉴定的手段:官能鉴定和实验室鉴定 根据鉴定的地点: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根据鉴定的场所: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
1.选择对象 ①大田推广品种 ②即将推广品种
2.选择的目标
在保持原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的基础上, 克服原品种存在的主要缺点。
区分选择育种的选株与良种繁育的选株 选择育种的选株:主要选择新类型。 良种繁育的选株: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状。
3.选择群体的大小和选株的数量
群体越大,数量越多,成功可能性越大。 选株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二、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系统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 集团混合选择育 种 改良混合选择育 种
系统育种
混合选择育种
从自然变异中用混合选择的方法培育 出新品 种。
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从原始群体品种中,分别选择不同类 型的个 体,按照类型混合脱粒,组成集 团,与原 始品种比较,优者繁殖推广。
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