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药剂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效果试验
50%噻虫啉WDG防治温室自粉虱药效试验

从事 农业技 术推广工作 。
通讯作者 :
张 玉 军 (9 1 ) 男 , 肃 武 威 人 , 艺 师 , 要 从 事 1 7一 , 甘 农 主
农 业 技 术推 广 工 作 。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表 1 : 0% 见 ) 5 噻虫 啉 W G30 0倍 液 D 0
13 . 试 验 设 计
秸 杆 反 应 堆 应 用 技 术 是 一 项 传 统 技 术 与 现 代 技 术 融 合 而 催 生 的一 项 农 业 新 技 术 , 年 来 在 甘 肃 省 白银 市 近 各 县 区有 一 定 面积 的应 用 ,但 在永 登 县 还 是 一 个 空 白 。
本 试 验 形 制 为 内 置 行 间 反 应 堆 ,验 证 作 物 为 西 葫 芦 , 种 为 冬 玉 , 棚 温 室 全 部 为 供 试 面 积 , 4 2 5 品 整 共 1. 0
虫 口减 退 率 ( ) ( —b)aX 1 0% %=a / 0
校 正 防效 ( ) ( -b /d × 10 % = 1 ca ) 0 %
式 中 a为 处 理 区药 前 活 虫 数 , b为 处 理 区药 后 活 虫 数 , 对 照 区 药前 活 虫数 , 对 照 区 药后 活 虫数 。 C为 d为
关键词 : 日光 温 室 ; 秆 反 应 堆 ; 米 秸 玉
中 图分 类 号 : 6 5 4 ¥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9 ( 0 2 1 — 6 0 10 — 9 7 2 1 )3 1— l 麸 用 量 为 30 0k / m , 次试 验用 量 1 4k 。 0 g % 虫 啉 W G30 0倍 液 、 0噻 D 0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以加强蔬菜栽培管理,培育无虫苗为中心,在温室生产中,要把育苗室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以及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生产温室在定植前要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茎叶、残株,铲除杂草运出室外处理;要合理安排茬口,应避免黄瓜、番茄、菜豆等混栽。
2.物理防治根据成虫的强烈的趋黄性,可悬挂黄板诱杀成虫,采用1米×0.2米的废旧纤维板或硬纸板,涂刷成橙黄色,再涂1层粘油(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成),悬挂于行间与植株同高,每亩32-34块,当黄板粘满白粉虱和烟粉虱时,再次涂抹粘油,一般7-10天涂抹1次;还可用橙黄色水皿(可用痰盂代替),在温室白粉虱、烟粉虱较多的温室、大棚内,每20平方米放1个,悬挂高度与植株同高,1昼夜可诱杀成虫万余只。
3.生物防治一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保护自然天敌,依靠自然天敌控制白粉虱、烟粉虱的危害。
主要应用的生物药剂为爱福丁、虫螨克、阿维虫清等阿维菌素制剂;二是在温室中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峰和中华草蛉进行生物防治,1只中华草蛉一生中可捕食白粉虱、烟粉虱若虫170多只。
4.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上要选好对路药剂,既要防效好,又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
经过乐亭县农经局试验、示范,防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以下几种:阿克泰3000倍液,扑虱灵2000倍液,吡虫啉2000倍液,虫螨克3000倍液,天王星3000倍液,灭扫利2000倍液,高效氯氟菊酯2500倍液。
一般8-10天防治1次,需连续防治2次。
在化学防治上要提倡以村为单位或成方连片统防统治,即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用药防治,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要交替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时间要避开中午。
不同药剂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防效

不同药剂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防效吐尔逊;吴静;郭文超;关志坚;李翠梅;艾尔肯·麦麦提;张振宇【摘要】[Obj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s greenhouse and greenhouse techniquesin the north of China objectively formed the conditions for overwintering and reprogation of Trr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The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were reproducedquickly, they were hard to be controlled, when spraying with pesticide, they quickly flied off; For many years, even if they were repeatedly controlled by various ways, but hey reproduced themselves as always. Even though the dosages applied in pratical production wer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pesticide effect of common fungicides significantly were reduced. Ihere were superstandard of pesticide residues on the vegetables , which could pollute environment and wer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e test of pesticide effects of 3 fungicides with high - efficiency and low - toxicity controlling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in field was conducted in Sule county and Qapqal county in Xinjiang in 2010. [Method] The test in greenhouse were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pesticide effect on two tomatoes with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which occurred in South and North Xinjiang, the test was randemly divided into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Result] In the greenhouse of South Xinjiang in winter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Muwangte was the best, the highest control effect after 15 days reached 86.69% ,1 .8 Aweijunsu EC was the second, the highest controleffect after 15 days was 65. 92% . The control effect of Aketai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uwengte and Aweijunsu after 1 day . In the greenhouse of North Xinjiang in summer, the control effect of Akafai was the best. its control effect reached 91 . 11 % after 15 days; 1 .8% Aweijunsu EC wasthe second, its control effect reached 86. 84% after 10 days; the highest control effect of Munangte reached 81. 32% after 15 days. [ Conclusion] The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could be controlled with the above 3 pesticides, which replace the commom ones or the both pesticides were used altemately to control trialeurodes vaporariorium Westwood.%[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试验药剂对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效,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选取植株上、中、下叶片共固定10株,调查叶片背部的若虫数.药前调查1次,药后1、3、7、10、15d分别调查各处理小区定点株上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并与对照区比较,计算校正防治效果.[结果]在冬季南疆温室大棚中,亩旺特防效最好,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86.69%;1.8%阿维菌素EC次之,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为".92%,阿克泰在药后ld的防效高于亩旺特和阿维菌素.在夏季北疆温室大棚中,阿克泰防效最好,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91.11%;1.8%阿维菌素EC次之,防治后10 d最高防效达到86.84%,亩旺特防治后15 d最高防效达到81.32%,[结论]防治温室白粉虱,可采用阿克苏、亩旺特、阿维菌素3种化学农药在当地替代常用药剂或与其交替使用进行防治.【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48)002【总页数】4页(P356-359)【关键词】温室白粉虱;设施蔬菜;药剂防治;防治效果【作者】吐尔逊;吴静;郭文超;关志坚;李翠梅;艾尔肯·麦麦提;张振宇【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830091,乌鲁木齐;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830091,乌鲁木齐;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830091,乌鲁木齐;察布查尔县农技站,新疆察布查尔,835300;疏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疏勒,844200;阿克苏地区荒漠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新疆阿克苏,843000;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830091,乌鲁木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0 引言【研究意义】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已成为当今蔬菜生产发展的一大趋势。
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防治效果试验

2 ,1 吡虫啉可 湿性 粉剂 2 ,1 扑虱灵 可 5g 0% 0g O%
试 验 研 究
V g tbe 0 04 e ea ls2 1 .
苏云金杆菌对保护地番茄 白粉 虱 防治 效 果 试验
王振 学 ,王子勤 ,李广亮
( 1山东省 邹城市农业 技术推广 站 ,2 3 0 ;2山东省邹城 市张庄镇农 业技术推广 站 ,2 3 0 ) 750 7 5 3
] 2 I 国
8 .0%,由此看 出每 6 7m 80 0苏 云金杆 菌可 5 4 6 用 0 湿性粉 剂 2 5g防效 最 好 ,其次 是每 6 7m 用 80 0 6 0 苏 云金 杆菌 可湿 性粉 剂 2 ,防效 为 9 .1 0 g 0 %,1 0 0% 吡虫 啉可 湿性 粉剂 防效为 8 . 54 0%, 比对 照 , 同 防效
湿性 粉剂 2 ,对 照为 清水 。 5g 14 试 验概 况 . 本 试验 在 2 0 年 9月 2 08 0日下午 按照所 设计 的
药量 进 行喷雾 防治 ,叶正 反面 喷撒药 液 ,每 67m 6 用 量为 3 ,对 照 喷 同等量 的清 水 。 0 15 调 查及 统计 方 法 . 试 验前 各小 区 随机选 5 ,每 点选 易于观 察调 点 查 的番茄 2株 ,并用 红线标 记 ,待受精 白粉 虱成虫 基 本 稳定 后 ,在标记 的植 株 05n处 目测每 株番 茄 . l 全 部 叶片上 白粉 虱成虫 数 , 此为 虫 口基 数 , 药后 I 、 d
不同药剂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防效

摘
要 : 目的 】 过 田 间试 验 明 确试 验 药 剂 对设 施 蔬 菜 主 要 害 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室 白粉 虱 的 田 间 防 效 , 生 产 应 用 提 供 参 【 通 为
考 。【 法 】 验 采 用 随 机 区组 排 列 , 小 区 选取 植 株 上 、 、 叶片 共 固定 1 , 查 叶 片 背部 的 若 虫 数 。 药 方 试 每 中 下 0株 调 前 调 查 1 , 后 137 l、5d分 别 调查 各 处 理 小 区定 点株 上 残 留 活 虫 数 , 算 虫 口减 退 率 , 与 对 照 区 比 次 药 、、 、O 1 计 并
C iao jc vl r d tecn io sfroewneig ad rpo ain o r l rdsvp rr rm sw o hn be t eyf me h o dt n o vr itr n e rgt f Ti e o e a oai u Wet od. i o i n o au o
T ex n , ig , U n—c a GU N Z i in , u ru WU J G O We n h o , A h —j a
L u IC i—me。 Aek n・ amat ZHANG h n— y i , r e M i i , i Ze u
( . n i t o ln Po co , Xn ag Aa e yo gi l rlSi c , Uu q 80 9 , hn 2 1 Ist e f Pat r e i tu ttn iin cdm fA rut a c ne j c u e s rm i 3 0 1 C i a; . S t no A r u ua Tcn us x ni aql Xnag, aql i i g 850 , hn ; . u on t i gi l rl e i e E t o i Q pa o ii ao f ct h q e nn s f j n Q pa Xna 3 00 C i 3 Sl Cu t jn a e y
西红柿白粉病三种防治和治疗办法

根据历史发病数据和气象信息,预测白粉病的发病趋势,提前 采取防治措施。
发布预警信息
与农业部门合作,及时获取并发布西红柿白粉病的预警信息, 指导农民采取防治措施。
06
治疗办法二:药物治疗
使用内吸性杀菌剂
苯醚甲环唑
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被植物的根、茎、 叶吸收,并传导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对白 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药物的安全使用
1
严格遵守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过量 使用或过早使用。
2
注意药物的安全间隔期,避免在安全间隔期内 再次使用该药物或在安全间隔期内采收蔬菜。
3
注意交叉抗药性的问题,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 杀菌剂,以免白粉病菌产生抗药性。
07
治疗办法三:综合治疗
农业防治和药物治疗的结合
农业防治
抗病品种通常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 散。
加强田间管理
01
02
03
合理密植
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避 免过密或过稀,有助于提 高植株间的通风和光照效 果,减少病害的发生。
及时修剪
定期修剪植株,去除老叶 、病叶和弱枝,可以保持 植株健康,减少病害的传 播。
清除残株
在西红柿收获后,及时清 除田间的残株、落叶和杂 草,并集中处理,以减少 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交替使用不同农药
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如苯醚甲 环唑、氟硅唑、丙环唑等,以保持防治效果。
按照使用说明用药
使用农药时,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进行用药,注意使用方法和使 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注意轮换用药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 农药
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作 用机制的农药,如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等。
大棚番茄白粉虱如何防治

THANKS
感谢观看
产量变化
比较防治前后的产量变化,以评估防治措施对番茄产 量的影响。
综合评估防治效果
结合防治前后的虫口密度和产量变化,对大棚番茄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
考虑其他因素:在评估防治效果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防治成本、农药残留等 ,以便全面评估防治措施的优劣。
调整防治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优化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
细菌农药
使用细菌农药如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可以有效地防治 白粉虱。这些细菌农药对白粉虱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且不 会对蔬菜产生污染。
病毒农药
使用病毒农药可以干扰白粉虱的繁殖过程,从而控制白粉虱 的数量。这些病毒农药对白粉虱具有专一性,不会对其他生 物产生影响。
2
黄板可以吸引并捕捉大量的白粉虱成虫,有效降 低其繁低,对环境 无害。
使用黑光灯诱杀
黑光灯利用白粉虱等害虫对特定 波长的光有趋性的特点设计。
黑光灯可以吸引并捕捉大量的白 粉虱成虫,有效降低其繁殖数量
。
黑光灯的使用范围较广,可以在 夜间使用,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大棚番茄白粉虱如 何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措施 • 生物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措施 • 防治效果评估
01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白粉虱的虫 源。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枯叶,减少白粉虱的栖息地 。
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对白粉虱抗性较强的番茄品种。
及时修剪
03
及时修剪可以去除病枝、弱枝,有利于植物生长和防止白粉虱
噻虫嗪缓释颗粒防治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试验

为了有效地防治白粉 虱, 以选用一些 内吸、 导、 可 传 高效 的农药 , 另一方面可以改进农药 的施用 方式 。以天 然、 可生物降解 的高分 子化合 物作为 缓释材 料 , 内吸 将 性杀虫剂 与其 复合 , 工成 具有 缓 释性 能 的农 药 颗粒 加 剂, 在使用过程 中通过控制 药剂 分子在囊壁 中由内向外 的扩散速度 , 使其在预定 的时间里 以较低的速度释放到 周围环境 中去 , 药剂的有效 成分可通过作物根 系的吸收 传导分布至植 株 的茎叶 , 到 防治地 上 部 白粉 虱的 目 达 的口 。缓释农 药颗粒剂 具有 隐蔽 施药 、 ] 控制 缓释 、 持效 期长 、 药效高的特点 , 避免了常规叶面喷施农药药效短 、
和 20 年 北京 市特 贡 专 家 奖章 获 得 者 ; 06 北京 市 优 秀 青年 知 识 分 子 , 国耕 作制度 研 究会 第 六届 理 事 会 副理 事 长 . 京农 学会 副 中 北
理 事长 . 直从 事 控 制 释 放 材 料 在 农 业 上 的 应 用研 究和 推 广 工 一 作。 享受 国务 院政 府 特殊 津贴 。Em i C 36 9 yh o c m c 。 - a : K 58 @ ao . .n l o 基 金项 目 : 北京 市农 委试验 示 范项 目( 03 12 。 20 0 0 ) 收稿 日期 :07 l 1 2 o 一l 一 2
[] 康 东木 , 勇 , 国斌 , 葫芦科 作 物扰 主要病 毒 病研 究进展 [ 北 2 许 康 等. 刀.
京农 业 科学 ,0 14 :52. 20() 1—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药剂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效果试验摘要: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赤?吲乙?芸薹(碧护)和苦参碱+碧护与生化复配制剂甲维盐+碧护开展了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每hm2用1.8%阿维菌素EC 375g+碧护600g、1.5%苦参碱SL 4 500mL+碧护600g和生化复配制剂5.7%甲维盐SG 450g+碧护600g,7d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17、26、35d,防治效果在81%、83%、85%和81%以上,且药后10d和17d甲维盐+碧护与阿维菌素+碧护、阿维菌素+碧护与苦参碱+碧护差异不显著,甲维盐+碧护显著高于苦参碱+碧护。
关键词:番茄;温室白粉虱;生物农药;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41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5)22-67-03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最早发现于南美洲,有几种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是温室白粉虱。
该虫1975年始发现于北京,现几乎遍布全国,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寄主范围广,已知寄主分属114个科670种植物,中国已知70科270种。
几乎所有蔬菜均可受害,以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豆类蔬菜及叶菜类蔬菜受害严重,还能危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和烟草等,大发生年份露地蔬菜、花卉受害也较严重[1-7]。
白粉虱不仅可引起煤污病,严重降低番茄的商品性,还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
该虫虫体微小,繁殖力极强,在温室内白粉虱1a可发生10余代,大约1个月完成1代,世代重叠发生[3]。
成虫、若虫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其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冬季温室蔬菜上的白粉虱是春季塑料棚和露地蔬菜的虫源[8-13]。
近年来,设施蔬菜白粉虱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被害率几乎达到100%,产量损失达23%~30%,个别温室几近绝收,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产量和质量[14-15]。
南充市自2010年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大棚番茄因多年连作,温室白粉虱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秋番茄已到白粉虱第10代左右,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如温室白粉虱防治不力,导致番茄病毒病发生和危害严重,致使产量损失50%以上,甚至绝收。
因此,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防治工作,减轻白粉虱发生危害程度,减少白粉虱传播病毒病几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确保番茄生产、农产品质量与贸易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16],确保番茄达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和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笔者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于2014年秋季在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锦绣田园温室大棚进行了苦参碱、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指导本地和全国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防治有效药剂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作物及来源与防治对象供试作物:番茄,品种为金棚2161(大番茄),西安金棚种苗有限公司生产;绿宝石(小番茄),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产。
防治对象: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锦绣田园钢价智能温室大棚,大棚面积0.67hm2,新基质栽培,基质钵长50cm,宽30cm,每钵两头各栽1株,钵与钵连排成行,行长20m,2行之间留走道40cm,钵与钵间不留间距。
1.3 供试药剂及来源 1.5%苦参碱SL,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1.8%阿维菌素(蓝锐)EC和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SG,均为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南充市龙宇农化有限公司经销提供;0.136%赤?吲乙?芸薹(碧护)WP(以下简称碧护),德国阿格福来农林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南充市龙宇农化有限公司经销提供。
苦参碱和阿维菌素均为生物农药,甲维盐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制剂。
1.4 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1)1.5%苦参碱SL 4500mL/hm2+碧护WP600g/hm2;(2)1.8%阿维菌素EC 375g/hm2+碧护WP600g/hm2;(3)5.7%甲维盐SG 450g/hm2(对照药剂)+碧护WP600g/hm2;(4)清水对照(ck)。
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0m2。
为使受害番茄尽快恢复生长,各药剂均加生长调节剂碧护。
1.5 试验方法试验于2014年10月10日在上述试验地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发生地进行,白粉虱虫株率和虫叶率均为100%,平均每叶活虫数9头,发生较重,系番茄初果期,各处理均用卫士静电喷雾器对水900kg/hm2均匀喷雾番茄植株上下部防治第1次,10月17日、24日和31日进行第2次、第3次和第4次防治,同时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药剂兼治试验。
1.6 调查方法施药后10、17、26、35d(即11月10日、17日、26日和12月5日),在试验各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3点取样调查,每点标定调查5株,并在不惊动虫子的情况下,仔细检查叶子背面,记录活虫数,且是在早晨成虫不大活动时调查叶子,从而计算出整个试验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17]。
1.7 气象情况试验期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日气象资料见表1。
温室内温度:药后11月10日、17日26日和12月5日4次调查温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23℃、75%、21℃、73%、21℃、73%和19℃72%。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数据,采取常规统计、平均数、标准差、概率计算、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17-18]。
计算公式如(1)~(2)所示: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生物农药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结果(表2)表明,‘金棚2161’用甲维盐(对照药剂)+碧护效果最好,药后10、17、26、35d虫口减退率比阿维菌素+碧护、苦参碱+碧护和清水对照(ck)分别低7.4、11.1、106.2,6.2、12.4、130.9,3.6、6.1、156.7和1.2、4.9、169.1个百分点,防治效果比阿维菌素+碧护和苦参碱+碧护分别高6.5、9.8,4.4、8.7,2.1、3.5和0.6、2.4个百分点;阿维菌素+碧护和苦参碱+碧护药后10、17、26、35d虫口减退率比ck分别低98.8、95.1,124.7、118.5,153.1、150.6和167.9、164.2个百分点,防治效果分别为87.0%、83.7%,87.8%、83.5%,87.3%、85.9和83.4%、81.6%。
‘绿宝石’品种亦是用甲维盐(对照药剂)+碧护效果最好,药后10、17、26、35d虫口减退率比阿维菌素+碧护、苦参碱+碧护和清水对照(ck)分别低6.2、9.9、104.9,6.1、12.3、129.6,3.8、7.5、154.4和2.5、6.2、166.7个百分点,防治效果比阿维菌素+碧护和苦参碱+碧护分别高5.5、8.8,4.4、8.8,2.2、4.4和1.3、3.1个百分点;阿维菌素+碧护和苦参碱+碧护药后10、17、26、35d虫口减退率比ck分别低98.7、95.0,123.5、117.3,150.6、146.9和164.2、160.5个百分点,防治效果分别为87.9%、84.6%,88.5%、84.1%,80.2%、76.5%和83.6%、81.8%。
2.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药后10d和17d调查防治效果均是2个番茄品种用甲维盐+碧护与阿维菌素+碧护、阿维菌素+碧护与苦参碱+碧护差异不显著,甲维盐+碧护显著高于苦参碱+碧护;药后26d和35d几个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3 安全性分析各供试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不影响番茄的开花结果。
3 讨论与结论(1)10月中旬至11月气温偏高、阴雨寡照偏多、特别是棚室温度23~19℃,相对湿度72%~75%,基本在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适宜温度18~27℃[1-2]和湿度范围,有利于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蔓延。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甲维盐,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2个品种温室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从10月10日开始,每7d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对难治的温室白粉虱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喷药后虫量显著减少,因白粉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通过药剂防治,皱叶变展叶,黄叶变绿叶,病症明显减轻,病毒失去浸染能力。
药后10、17、26、35d,防治效果分别达83.7%~93.5%、83.5%~92.9%、85.9%~90.6%和81.6%~84.9%。
阿维菌素、苦参碱和甲维盐分别加碧护均可用于番茄温室白粉虱防治,持效期可达1个月以上,使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2)本研究连续4次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碧护、苦参碱+碧护和甲维盐+碧护防治设施秋番茄温室白粉虱得到的药后10、17d防治效果,与曲玲等[8]、刘海清等[10]、李兰等[11]、何勇明等[13]、魏周玉[19]报道的结果一致,比宋瑞生等[9]、吐尔逊等[20]报道的阿维菌素和苦参碱防治效果高13.3~26.8个百分点,比吐尔逊等[20]报道的阿维菌素防治效果高4.1~27.6个百分点,持效期长达35d以上,比前述报道长15~25d,可能与施药次数比前述报道多3次有关,亦可能与添加了碧护(生长调节剂)有关,还可能与药剂质量有关,也可能与同时兼治的病毒病有关。
由此认为,要想有效控制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危害,最好连续施药4次,并添加恢复生长的调节剂,以促进植株迅速恢复生长,增强抗逆能力。
(3)本研究仅1a试验,防治效果是否真的比宋瑞生和吐尔逊等报道的高,持效期是否比前述报道的长,是否与施药次数、添加生长调节剂、药剂质量和兼治病毒病有关,以及阿维菌素、苦参碱和甲维盐防治适宜剂量尚未研究,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4)本研究得到的每hm2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EC 375g+碧护WP600g、1.5%苦参碱SL 4500mL+碧护WP600g和生化复配制剂5.7%甲维盐SG 450g(对照药剂)+碧护WP600g,在苗期-初果期白粉虱发生初期,每7d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可以保证35d以上不再施药,有利于减少结果期施药,减少农药对番茄果子的污染,促进番茄达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标准。
因此,这3种药剂+碧护,不仅可以作为防治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1]石明旺.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第三版?无公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全国植物保护总站.植物医生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13-314.[5]董伟,张立平.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彩色图谱(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刘慧莲.不同药剂对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防治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1(24):165-166.[7]万秀娟,胡京昂,李自娟,等.温室番茄白粉虱的生态防治[J].长江蔬菜,2014(3):56-57.[8]曲玲,李程,侯玉霞,等.苦参素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药效试验[J].长江蔬菜,2006(6):44-45.[9]宋瑞生,管翠霞,侯奎华.几种生物药剂对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防治药效试验[J].河北农业科技,2011(5):52.[10]刘海清,庞占军,关丽娥.25%吡蚜酮WP防治白粉虱的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0(18):186-187.[11]李兰,张战利,张渭薇,等.0.6%印楝素乳油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4):32-33.[12]徐丽萍,王惠霞.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青海科技,2006(4):13-14.[13]何勇明,陆文科,陆洪元.四种农药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药效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31-1132.[14]常虹,岳学友.豫东地区温室白粉虱发生规律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5):83-85.[15]宋瑞生,王敏良.冀东地区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无公害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0(7):223-224.[16]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5-9.[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980.16―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S].http:///p-9913954126118.html.[18]马育华.试验统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9]魏周玉,李锦龙,陶树春,等.6种生物药剂防治白粉虱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6(5):22-23.[20]吐尔逊,吴静,郭文超,等.不同药剂防治设施蔬菜主要害虫温室白粉虱的防效[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2):356-359.(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