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技术规范

CNCA/CTS0009-2014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3309—2014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Testing and Rating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2014-02-21发布2014-02-21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标准 (1)3术语和定义 (1)3.1组件总面积 (1)3.2组件有效面积 (1)3.3组件转换效率 (2)3.4组件实际转换效率 (2)3.5 标准测试条件 (2)3.6 组件的电池额定工作温度 (2)3.7 低辐照度条件 (2)3.8 高温度条件 (2)3.9 低温度条件 (2)4测试要求 (2)4.1评定要求 (2)4.2抽样要求 (3)4.3测试设备要求 (3)5测试和计算方法 (4)5.1预处理 (4)5.2组件功率测试 (4)5.3组件面积测定 (6)5.4组件转换效率计算 (6)前言本技术规范根据国际标准IEC 61853:2011和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1831-2011《地面用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检测方法》,结合光伏组件产品测试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编制,旨在规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测试与评定方法。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并归口。
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邢合萍、张雪、王美娟、朱炬、王宁、曹晓宁、张道权、刘姿、陈康平、柳国伟、麻超。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与评定方法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地面用光伏组件在不同测试条件(不同辐照度和不同温度)下转换效率的测试要求和测试方法。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技术规范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在评价光伏组件性能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根据一些技术规范来进行转换效率的测试和评定。
其次,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测试需要在标准测试条件(STC)下进行。
标准测试条件包括:光照强度为1000瓦特/平方米、太阳能辐照度为1kW/m²、光谱分布为AM1.5G。
测试时,需确保组件的温度在25℃左右,以减小温度对转换效率的影响。
测试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设备,如光照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
将光伏组件暴露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量其输出电流和电压,并记录光照强度。
然后,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计算出组件的转换效率。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评定需要考虑不同环境及使用条件下的实际效果。
除了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转换效率,还需对光伏组件在不同光照强度、温度、角度等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效果进行评价。
为此,可采用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主动测试是指在实际环境下对光伏组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以获取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转换效率数据。
被动测试是指通过对现有光伏组件的实际应用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其实际转换效率。
此外,还需要对光伏组件的性能进行长期稳定性测试。
通过在长时间内对光伏组件进行性能监测,可以评估其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稳定性和寿命。
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定期测试或持续监测的方式。
综上所述,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的技术规范需符合国际标准,测试方法需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进行,并考虑不同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效果。
同时,还需对光伏组件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测试,以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这些规范和测试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光伏组件生产操作规范及操作规范 (1)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目录精心整理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强度。
产品的高质量和高精心整理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去边、清洗)——装边精心整理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精心整理2.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精心整理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精心整理3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精心整理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格的电池组件。
精心整理3.1.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精心整理的2倍。
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精心整理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精心整理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primer底漆)以增加精心整理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
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精心整理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定。
我们使用快速固化精心整理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
固化温度为镜框;给玻璃组件装铝精心整理框,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密封电池组件,延精心整理池与其他设备或电池间的连接。
坏。
精心整理3.1.8组件测试:测试的目的是对电工序工艺规范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分选工艺规范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激光划片工艺规范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单焊工艺规范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串焊工艺规范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
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规范

太阳电池组件成品技术规范编写:校对:审核:会签:、、、、、、批准: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1目的通过制定太阳电池组件技术总规范,使公司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质量处于规范、可控的状态。
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2.1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及性能要求。
2.2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客户另有要求除外)。
2.3本技术规范不能取代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协议。
3职责权限3.1技术开发部制定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品技术总规范;3.2公司各相关部门在电池组件生产、检验等环节依据本规范执行。
4引用文件4.1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215-2005,IDT);4.2 GB/T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IEC 61730-1:2004);4.3 GB/T 20047.2-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IEC 61730-2:2004);4.4 QEH-2011-RD-I139A太阳电池组件用晶硅电池片技术规范V1.0;4.5 QEH-2011- RD-I115A太阳电池组件用钢化玻璃技术规范V2;4.6 QEH-2011- RD-I121A太阳电池组件用EVA技术规范V2;4.7 QEH-2011- RD-I122A太阳电池组件用背板材料技术规范 V2;4.8 QEH-2011- RD-I114A太阳电池组件用焊带技术规范V1.2;4.9 QEH-2011- RD-I123A太阳电池组件用接线盒技术规范V2.0;4.10 QEH-2010-RD-I118A太阳电池组件用铝合金边框技术规范;4.11 QEH-2011-RD-I119A 太阳电池组件用透明胶带技术规范V1.0;4.12 QEH-2011-RD-I124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汇总V4.0;4.13 IEC 60364-2005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5-51 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Common rules.5定义5.1 组件:具有封装及内部连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
tcecs 902-2021 光伏组件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tcecs 902-2021 光伏组件屋面工程技术规程光伏组件屋面工程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光伏组件在屋面安装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保证光伏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规程适用于光伏组件屋面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一、引言光伏组件屋面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建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光伏组件在屋面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提高光伏系统的性能。
二、术语和定义2.1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常由硅制成,并具有温度和灰尘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2.2 屋面工程屋面工程是指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面上的工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
三、技术要求3.1 光伏组件的选择根据光伏组件的性能和质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的选型应考虑光伏系统的功率需求、电压特性、寿命和可靠性等因素。
3.2 屋面工程设计屋面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光伏组件的安装需求、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水要求。
设计时需要合理确定光伏组件的布置方式、支架结构和防水措施。
3.3 施工工艺屋面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基础处理、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电缆布线和接线等。
施工过程中需确保光伏组件的安全可靠,避免损坏。
3.4 验收标准屋面工程的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光伏组件的质量检测、电气性能测试和外观检查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四、质量控制4.1 工程质量管理屋面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工程设计审核、施工过程监控和验收记录等。
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屋面工程的质量可靠。
4.2 施工材料质量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和设备,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不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五、维护和管理5.1 日常维护光伏组件的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检查和故障处理等。
定期清洁光伏组件的表面,以确保其正常发电效果。
定期检查光伏组件和支架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光伏电站多晶组件采购技术规范书

光伏电站多晶组件采购技术规范书1. 引言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光伏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多晶组件作为一种常见的光伏组件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为了确保光伏电站多晶组件的采购过程中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保证其质量和性能,制定本技术规范书。
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光伏电站多晶组件的采购过程,包括对多晶组件性能指标、质量评估标准和验收要求的规定。
3. 多晶组件性能指标多晶组件的性能指标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多晶组件性能指标:3.1 峰值功率(Pmax)多晶组件的峰值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
3.2 开路电压(Voc)多晶组件的开路电压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的负载电阻为无穷大时的输出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3.3 最大功率电压(Vmpp)多晶组件的最大功率电压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输出功率最大时的输出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3.4 短路电流(Isc)多晶组件的短路电流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的负载电阻为0时的输出电流,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表示。
3.5 最大功率电流(Impp)多晶组件的最大功率电流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输出功率最大时的输出电流,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表示。
3.6 效率(η)多晶组件的效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组件输出的电能与入射到组件表面的太阳辐照度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 质量评估标准为了确保光伏电站多晶组件的质量,采购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质量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以确保所采购的多晶组件符合相关要求。
4.1 外观检查在质量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多晶组件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组件表面无明显破损、污染和缺陷等。
4.2 电气性能测试对多晶组件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峰值功率、开路电压、最大功率电压、短路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流等指标的测定。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1. 引言光伏组件,也称为光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概述光伏组件技术规范,并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2.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是针对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等环节所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它旨在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电气特性光伏组件的电气特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对其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规范还规定了光伏组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性能要求,如温度、辐照度和光谱分布等。
2.2. 机械结构光伏组件的机械结构对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的尺寸、重量、外观以及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此外,规范还对光伏组件的防水、防尘、防震、抗风等性能提出了要求。
2.3. 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效率是评估光伏组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的能量转化效率测试方法和要求。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规范还对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2.4. 组件标识为了方便光伏组件的识别和追踪,光伏组件技术规范规定了标识要求。
规范规定了光伏组件上需要标注的信息,如型号、生产日期、厂商信息等。
此外,规范还要求标识应该清晰可读,并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不褪色、不破损。
3.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的应用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在光伏组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制造商需要遵循光伏组件技术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通过技术规范,制造商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为安装商提供了标准指引。
最新光伏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共72项1)《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 24460-20092)《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GB 29551-20133)《光伏压延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2-201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6)《低压熔断器》第6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539.6-2013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GB/T 16895.32-20088)《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10)《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11)《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200212)《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20031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9115.1-200314)《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9115.2-200315)《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B/T 19393-200316)《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 19394-200317)《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18)《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19)《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20)《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21)《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0321.1-200622)《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0321.2-20062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2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25)《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26)《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GB/T 25382-201027)《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B/T 26071-201028)《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B/T 26072-201029)《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B/T 26972-201130)《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B/T 28866-201231)《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B/T 29054-201232)《用区熔拉晶法和光谱分析法评价多晶硅棒的规程》GB/T 29057-20123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195-201234)《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T 29196-20123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36)《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37)《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38)《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全要求》GB/T 29544-201339)《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 29595-201340)《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B/T 29848-201341)《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49-201342)《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B/T 29850-20134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1-20134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2-20134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B/T 30152-201346)《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B/T 30153-20134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0427-201348)《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30983-201449)《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50)《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51)《太阳能资源术语》GB/T 31163-20145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GB/T 31365-201553)《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 31366-20155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 31854-201555)《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法(TGA)》GB/T31984-201556)《光伏涂锡焊带》GB/T 31985-201557)《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 31999-201558)《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59)《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60)《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6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62)《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63)《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64)《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 6495.3-199665)《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6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 6495.5-19976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 6495.7-200668)《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69)《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70)《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71)《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6497-19867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二电力行业标准,共2项1)《电力通信站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DL/T 1336-2014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T 1364-2014三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共7项1)《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49-20142)《建筑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 JG/T 450-20143)《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 JG/T 465-20144)《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 JG/T 466-2015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20106)《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JGJ/T 264-20127)《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 365-2015四建材行业标准,共3项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 JC/T 2067-20112)《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 JC/T 2170-20133)《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JC/T 2274-2014五机械行业标准,共1项《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模组的测试方法》 JB/T 12238-2015六能源行业标准,共18项1)《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2)《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4)《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5)《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0-20136)《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7)《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T 32012-20138)《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T 32013-20139)《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4-201310)《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 32016-201311)《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T 32017-201312)《便携式太阳能光伏电源》NB/T 32020-201413)《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NB/T 32021-201414)《光伏发电调度技术规范》 NB/T 32025-201515)《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 32026-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光伏组件及其辅助材料的功能、性能、结构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光伏组件均采用多晶硅形式,采用固定支架安装运行方式,供货范围不含固定式安装支架。
1.3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要求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予以配合。
如提出修改,将根据需要,招标方与投标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协商确定。
1.6 投标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配合逆变器厂家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7 本技术规范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效力。
1.8 本技术规范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5米要求提供,投标方应根据本工程实际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l.9 投标方提供的主设备、附件、备品备件、外部油漆等材质都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点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如:高寒、风沙影响等。
1.10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将按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确认。
1.11本设备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方、投标方共同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2.1 工程项目名称:山东爱特电力有限公司115MWp屋顶、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2 工程项目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州市。
2.3 项目规模:均为115MWp2.4 工程项目概况1)气象条件根据昌邑市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2.1 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2)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115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发电系统。
3)太阳能资源: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年太阳能总辐射值为5144.4MJ/m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2318.7h。
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本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资源很丰富”地区。
3. 技术规范3.1 设计和运行条件光伏组件为室外安装发电设备,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要求具有非常好的耐侯性,能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具有高的转换效率。
太阳光伏组件应在下述条件下连续工作满足其所有性能指标:1)环境温度:-19~41.3℃2)海拔高度:1~5m3)最大风速:21.7m/s3.2规范和标准3.2.1光伏组件规范和标准本技术规范中设备的设计、制造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规范与标准:GB 6495.1-1996 《光伏器件第1部分: 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 6495.2-1996 《光伏器件第2部分: 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 6495.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 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 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 6495.5-1997 《光伏器件第5部分: 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 6495.7-2006 《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 6495.8-2002 《光伏器件第8部分: 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 20047.1-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 20047.2-2006 《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GB12632-90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GB6495-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GB6497-19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14007-1992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GB/T 14009-199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设计鉴定和类型;GB/T 18912-2002 太阳电池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1009-1989 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方法;GB/T 11010-1989 光谱标准太阳电池;GB/T 11012-1989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IEEE 1262-1995 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IEC 61345-1998 太阳电池组件的紫外试验SJ/T 2196-1982 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SJ/T 9550.29-1993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单体质量分等标准;SJ/T 9550.30-1993 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质量分等标准;SJ/T 10173-1991 TDA75单晶硅太阳电池;SJ/T 10459-1993 太阳电池温度系数测试方法;SJ/T 11209-1999 光伏器件第6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JC-T 2001-2009 《太阳电池用玻璃》GB 29848-2013 《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其它未注标准按国际、部标或行业标准执行。
投标方应将采用的相应标准和规范的名称及版本在标书中注明。
3.3光伏组件技术要求3.3.1光伏组件技术要求3.3.1.1太阳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应当提供具有ISO导则25资质的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测试报告(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应给出标准号)。
如果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亦应出具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可以证明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报告。
如果设备已经取得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则应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
3.3.1.2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功能完整,技术先进成熟,并能满足人身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投标方所供设备均正确设计和制造,在投标方提供的各种工况下均能满足安全和持续运行的要求。
3.3.1.3光伏组件产品供应商应在国内具有五年以上光伏设备生产及管理经验,设备三年以上国内外安全稳定运行业绩,累计装机容量50MWp及以上,年生产能力200MWp及以上;通过CE、TUV、UL等相关国际认证,并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3.1.4设备制造商应按技术要求供应原厂制造、封装的成型产品。
所供设备、材料必须是该品牌注册工厂根据该设备、材料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制造的未使用过的全新合格产品,投标方应提供所供太阳光伏组件及光伏片的制造厂名称(全称)、产地及生产历史。
招标方不接受带有试制性质的太阳光伏组件,太阳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应方便安装和更换。
3.3.1.5太阳光伏组件采用先进、可靠的加工制造技术,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耗低,不污染环境,维护保养简便。
3.3.1.6光伏组件各部件在正常工况下应能安全、持续运行,不应有过度的应力、温升、腐蚀、老化等问题。
3.3.1.7投标方应提供270Wp多晶硅光伏组件,要求提供的组件标称功率全部为正偏差(0~+5Wp)。
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应≥16.5%(以组件边框面积计算转换效率)。
3.3.1.8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即:大气质量AM=1.5,辐照度1000W/m2,光伏工作温度为25℃,标准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符合GB/T 6495.3规定),光伏组件的实际输出功率满足标称功率范围。
3.3.1.11光伏组件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3.3.1.12项目以1500kWp为1个光伏发电子系统,同一光伏发电分系统内太阳光伏组件的光伏片需为同一批次原料,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机械损伤,焊点无氧化斑,光伏组件的I-V 曲线基本相同。
3.3.1.13光伏组件的每片电池片与互连条排列整齐,无脱焊、无断裂。
组件内单片电池片无碎裂、无裂纹、无明显移位,组件的框架应平整、整洁无腐蚀斑点。
3.3.1.14光伏组件的封装层中没有气泡或脱层在某一片电池片与组件边缘形成一个通路,气泡或脱层的几何尺寸和个数符合相应的产品详细规范规定。
3.3.1.15光伏组件的防PID功能(本项目为沿海渔光互补项目,运行环境为高温、高湿、强腐蚀性环境)。
3.3.1.16光伏组件受光面有较好的自洁能力,表面抗腐蚀、抗磨损能力满足相应的国标要求,背表面不得有划痕、损伤等缺陷。
3.3.1.18光伏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不宜采用焊接方式,应采用方便安装和拆卸的连接方式,投标方应在技术规范中叙述清楚,并提供详细的图纸。
提供的连接方式应考虑光伏组件与安装面之间热胀冷缩不均的问题。
3.3.1.19每块光伏组件应带有正负出线、正负极连接头和旁路二极管(防止组件热斑故障)。
光伏组件自配的串联所使用的电缆线应满足抗紫外线、抗老化、抗高温、防腐蚀和阻燃等性能要求,选用双绝缘防紫外线阻燃铜芯电缆,电缆性能符合GB/T18950-2003性能测试的要求;接线盒(引线盒)应密封防水、散热性好并连接牢固,引线极性标记准确、明显,采用满足IEC标准的电气连接;采用工业防水耐温快速接插件,接插件防锈、防腐蚀等性能要求,并应满足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规范规程,满足不少于25年室外使用的要求。
3.3.1.20为确保组件的绝缘、抗湿性和寿命,要求边框与光伏片的距离不小于10mm。
3.3.1.21投标方还应提出针对高海拔地区,如何延长组件抗紫外老化能力的措施。
3.3.1.22光伏组件应设有能方便地与安装支架之间可靠连接接地线的连接螺栓孔。
3.4 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3.4.1光伏组件相关要求3.4.1.1在组件正面统一地方封装入产品的唯一序列号即条形码;组件背面的统一地方粘贴组件标签,标签注明组件的商标、规格型号、电气参数、组件制造商的信息等。
标签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特殊的紫外光照处理,具有抗老化、耐紫外辐射等特性,标签能够保证自然环境的侵害而不脱落、标签上的字迹不能轻易抹掉。
3.4.1.2光伏组件产品包装符合相应国标要求,外包装坚固,内部对组件有牢靠的加固措施及防撞措施。
全包装箱在箱面上标出装卸方式、储运注意标识等内容。
3.4.1.3投标方应对每个不同的包装或容器的内部和外部应用供货商订单号、货签号和重量等区分。
每个配件的包装或容器都应附一个材料的清单。
纸箱包装,每包装箱组件数量不得超过30块,包装满足吊装要求。
3.4.1.4投标方交付的所有货物符合通用的包装储运指示标志的规定(GB/T13384标准)及具有适合长途运输、多次搬运和装卸的坚固包装。
包装保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完好无损,并有减震、防冲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