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克服技术

合集下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大棚草莓是一种在温室内栽培的草莓,其具有丰产、提早上市、品质好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果农的喜爱。

在大棚草莓的连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连作障碍,如土壤病害、土壤营养失衡等问题。

针对这些连作障碍,果农可以采取一些防控措施,以确保大棚草莓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一、连作障碍1. 土壤病害在大棚草莓的连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土壤病害的问题,主要包括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草莓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2. 土壤盐碱化由于连作和不当施肥等原因,大棚草莓的生长介质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盐碱土壤会抑制草莓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3. 土壤养分失衡连作会使土壤中某些养分逐渐减少,如氮、磷、钾等,从而导致大棚草莓生长受限。

连作还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过多,如硝酸盐、重金属等,对草莓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防控措施1. 合理施肥在大棚草莓的连作过程中,果农应注重合理施肥。

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植株的需求,合理调整肥料的种类和用量。

应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及时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土壤养分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2.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大棚草莓连作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应根据大棚草莓的生长需要,科学制定灌溉方案,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

还可以采取淋洗、浸泡等措施,将盐分冲洗出土壤。

3. 病害防控在大棚草莓的连作过程中,果农应加强病害防控。

可以通过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病害监测、定期清除病株等措施,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 合理轮作大棚草莓连作多年后,可以考虑进行合理轮作。

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并减少连作对大棚草莓产量的抑制。

5. 土壤消毒在连作后,果农可以采取土壤消毒的措施,以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热水消毒和生物防治等。

果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土壤消毒方法。

6. 积极调控环境在大棚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控中,果农还可以积极调控环境。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大棚草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效益农作物,但连作是大棚草莓栽培中常见的障碍问题。

连作指的是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作物,这样容易导致土壤病害增加、营养失衡、产量下降等问题。

下面将介绍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以及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病害增加。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容易导致土壤中寄生性病菌、病毒和线虫等病害种群的增加。

这些病害会侵害草莓根系和地上部分,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黄化、结果不饱满,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防控土壤病害是连作障碍中的重要环节。

大棚草莓连作还容易导致土壤中营养失衡。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会消耗土壤中特定元素,如氮、磷、钾等,从而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不平衡。

这会影响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合理调整土壤肥力,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对于防止土壤营养失衡是必要的。

1.合理轮作:将草莓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如蔬菜、玉米、豆类等。

轮作可以调整土壤环境,降低土壤中特定病原菌和虫害的种群数量,避免连作病害的发生。

2.优化土壤环境:加强大棚内环境调控,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草莓植株的抗病能力。

注意及时清理大棚内的病残体、落叶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3.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草莓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精准施肥,避免营养失衡导致产量下降。

4.利用生物防治:大棚内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使用诱虫剂和天敌来控制草莓害虫的种群数量,采取微生物制剂来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

5.灭菌消毒:在连作前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可以采用化学消毒、熏蒸或太阳辐照等方法进行土壤灭菌消毒,避免病害的发生。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是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轮作、优化土壤环境、合理施肥、利用生物防治和灭菌消毒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连作病害的发生,提高大棚草莓的生产效益。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草莓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

特别是大棚草莓,由于其能够实现全年生产,成为了现代果蔬种植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大棚草莓连作障碍越来越显著,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大棚草莓的连作障碍及防控措施。

一、连作障碍1.土壤病害土壤病害包括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叶枯病等,这些病害会在连作的情况下不断积累。

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草莓数量和品质。

2.土壤营养失衡大棚草莓作为重磷肥、高钾肥的作物,过多的连作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失衡,从而影响草莓的生长和发芽。

3.土壤质量降低过多的连作会导致土壤质量降低,土壤会变得更加紧实、贫瘠并且无法再生。

这将导致草莓的数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治连作障碍。

二、防控措施1.合理轮作轮作是一种管理技巧,它可以延长大棚草莓的寿命。

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平衡,从而提高草莓生长的质量和品质。

在轮作时,可以把草莓和其他作物进行组合,如玉米、菜豆等。

这些作物只生长一个季节,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病害的传播和发展,同时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2.草莓种植区的改变在大棚草莓连作的情况下,种植区的改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种植区的移动可以避免土壤中的病原体的积累,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此外,种植区的改变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结构,使土壤更加肥沃。

3.草莓植株选择草莓植株的选择也是一种防治连作障碍的方法。

一些草莓品种比其他品种更能够适应连作环境,这些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如果使用这些品种,将会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4.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是迅速解决大棚草莓连作障碍的方法。

土壤消毒可以清除病原体,同时能够提高土壤质量和抑制杂草的生长。

常见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

总之,大棚草莓连作障碍给果蔬种植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科学管理和防控措施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种植者应该合理轮作、改变种植区、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土壤消毒等措施来保证草莓的数量和品质,提高产量。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大棚草莓的连作障碍是指在连续种植草莓时,由于土壤中病虫害和营养物质的累积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草莓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

连作障碍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要注意草莓的轮作种植。

合理选择草莓的前茬作物,避免长期种植同一种植物。

可以选择玉米、豆类、蔬菜等与草莓不同的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虫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大棚草莓连作过程中,病虫害是主要的连作障碍因素之一。

可以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等,定期检查和清除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措施。

连作过程中,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耗尽,导致草莓生长发育不良。

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如有机肥、化肥等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促进草莓的生长和发育。

还要注意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连作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微生物的失调,影响草莓的生长。

可以通过添加腐熟有机物、石灰等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连作障碍。

要注意合理管理温湿度等环境因素。

连作草莓的大棚内,温湿度的变化也会对草莓的生长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通风、增加湿度等方式来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连作障碍的发生。

大棚草莓的连作障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轮作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土壤改良以及环境调控等综合措施来进行防控。

只有合理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草莓的生长和产量。

太阳能克服草莓的重茬病

太阳能克服草莓的重茬病

太阳能克服草莓的重茬病
草莓重茬病也叫草莓重茬障碍,即连续种植草莓会发生大量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目前,莓农解决重茬病的主要方法是:多年轮作、换土,存在着成本高、费工、费力、效率低;化学药剂消毒,污染果实和环境等问题。

太阳能消毒,指利用太阳热产生的高温、高湿,结合土壤净化剂的作用,于密布环境中。

将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卵、草籽杀死。

该方法既经济,又无污染,便于操作,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许多发达国家推广利用。

1.整地施肥
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将前―年栽过草莓的地块拉秧并清理干净。

每亩施入500公斤麦秸及足够的有机肥,加入50公斤土壤净化剂,将以上物质均匀撒于栽培床面,用旋耕机旋两遍,使麦秸、底肥及土壤净化剂混合均匀,而后建成高25厘米、面宽50厘米、底宽100厘米的高垄。

2.覆膜、扣棚、灌水
(1)用白地膜将床面全面覆盖。

(2)扣拱棚。

用竹片支1米高的拱架扣膜,拱膜可用上年的旧棚膜。

(3)灌水。

向地膜下畦沟内浇水,使畦表面有足够的积水。

(4)封膜。

将地膜、拱膜封闭后处理15―20天,遇阴雨天适当延长。

注意:消毒期间只灌一次水,因灌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和膜下的湿度,使高热易传播到土壤的各个角落。

3.揭膜,处理的土壤揭膜后,用旋耕机旋―遍,整畦起垄,种植草莓。

由于覆膜灌水产生的高温高湿(棚内温度可达75―80℃,地表65―67℃),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及草籽、虫卵;所施用的麦秸全部转化为有机质,土壤净化剂变成速效氮,所以,长期使用此法,还有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草莓重茬病是什么病防治方法是什么

草莓重茬病是什么病防治方法是什么

草莓重茬病是什么病防治方法是什么草莓重茬病是由土壤中寄生有害菌类引起的一种草莓病害,也被称为草莓土壤连作障碍病。

这个病害是指在长期草莓连作地块中,由于土壤中的有害菌类大量繁殖和积累,导致草莓生长发育异常,产量减少,甚至植株死亡的一种病害现象。

1.生长迟缓:草莓植株长势不良,株高矮小,叶片变小,茎细弱,生长停滞。

2.叶片病斑:叶片上出现黄化、萎蔫,甚至褪绿、变黄,枯死。

3.根系病变:草莓根系发育不良,部分根系出现腐烂、变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4.结果减少:草莓花芽分化不良,花期提前或推迟,果实形状不正常,果实数量减少,品质下降。

对于草莓重茬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均衡施肥: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平衡,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

2.轮作休耕:要避免长期连作草莓,合理轮作休耕,间隔一定的时间后再种植草莓,可以有效降低有害菌类的密度,减轻土壤传染力。

3.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4.移栽苗期处理:在移栽草莓苗时,可以将苗木的根部浸泡在致病真菌的抑制剂中,或者拌入病菌防治剂,以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5.土壤消毒处理:在种植前,可以采用热水熏蒸、化学草甘膦处理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类,减少病害发生。

6.合理管理田间环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株残体,保持田间空气流通和光线透明,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总结起来,草莓重茬病是一种由土壤中的寄生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措施包括均衡施肥、轮作休耕、种植抗病品种、移栽苗期处理、土壤消毒处理和合理管理田间环境。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治草莓重茬病,保障草莓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大棚草莓栽培连作障碍是影响草莓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连作指的是在相同地块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多年不间断地生产,而不进行轮作或间作。

连作可以导致土壤中特定养分的枯竭和盐碱化现象,影响土壤结构,减少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由于连作导致的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数量会逐渐增多,草莓生长环境变得不利,病虫害防治变得更加困难。

连作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大棚草莓栽培中连作障碍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将进一步探讨连作导致的土壤退化、病虫害问题、产量和品质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影响以及挑战,以及结论部分将讨论如何防控连作障碍,重视轮作与间作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2 连作的定义连作是指在同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种植物的栽培方式。

连作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对于大棚草莓栽培来说,连作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连续种植草莓会导致土壤中的特定养分不断消耗,最终导致土壤贫瘠和退化。

土壤中的病虫害也会得到传播和滋生,危害草莓生长。

连作还会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使植株生长发育困难,最终给草莓栽培带来挑战。

了解和控制连作对大棚草莓栽培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连作导致的土壤退化、病虫害问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最终探讨连作所带来的挑战及防控措施。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连作带来的问题,保障大棚草莓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1.3 连作对大棚草莓栽培的影响连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种植物的种植方式。

在大棚草莓栽培中,连作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对草莓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特定养分的流失和失衡,使土壤变得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

连作还会增加土壤中病菌和害虫的积累,导致病虫害问题加剧。

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摘要:连作障碍是草莓种植的一大难题,连作障碍导致酚酸类物质累积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失衡,理化性质劣化,使得草莓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对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改进耕作和物理、化学防治外,以开发生防菌剂、培育新型抗病品种等为主的生物防治措施日益显示出优势。

关键词:连作障碍;酚酸类物质;土壤微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436;S18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23.062虢庆英,李德敏,刘淑萍,李泽林,张春杨*(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淄博255049)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技术yuan yi te chan草莓(Fragariaananassa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草莓果实中富含多种重要的物质,如维生素C [1]、β-胡萝卜素[2]、草莓多酚[3]等,在食用、药用、美容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

草莓作为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作物,其种植的一大难题就是连作问题。

连作会导致草莓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

甄文超等[4]研究盆栽草莓连作的发病情况数据显示,连作2年,草莓苗死亡率40.9%,果实产量下降50.1%。

草莓连作障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草莓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方法,以期对草莓种植业高效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1草莓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1.1植物化感物质自毒作用活体植株分泌或残体腐化分解能产生酚酸类物质,这类物质具有化感效应[5-9],能够在土壤中积聚并且对下季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草莓根系分泌物中具有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等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强抑制作用的酚酸类化合物。

研究发现,随着草莓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含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对羟基苯甲酸[5-7]。

甄文超等[7]研究发现草莓根系分泌的酚酸类物质对草莓苗的根、茎、叶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根系和茎叶的鲜重影响更为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克服技术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草莓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原因,首先表现为土壤障碍,包括土壤次生盐渍化、微量元素丰缺差距加大,土壤有益微生物生态结构不平衡且比例变化,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其次为长期连作且种植同一品种(系),病毒侵染加重,病害率增高。

提出了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主要包括轮作换茬、太阳能高温消毒、氰氨化钙高温漫灌闷棚消毒、补充中微量元素、补充生物制剂等,以期为稳定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莓;连作障碍;原因;克服技术
草莓色泽鲜艳,味美多汁、清香扑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钙、铁、磷、锌等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欢。

近年来,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设施草莓种植233.3 hm2,年产量达到6 000 t,成为南京地区的草莓主产区。

但由于连作障碍的影响,不仅使草莓栽植成活率下降,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收益。

为此,农业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地的草莓种植现状和连作障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克服草莓种植连作障碍的主要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草莓种植连作障碍的问题。

1 草莓种植现状与连作障碍发生原因
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草莓全部采用钢架大棚反季节栽培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种方式是在不适合生产草莓的季节,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打破草莓休眠,使其鲜果上市的一种栽培方式。

草莓是一种草本作物,生育期中易感病,感染的病害种类较多,长期在同一田土中种植,有害微生物及土传病菌逐渐积累,极易造成病虫害滋生和蔓延,对植株侵染危害越来越严重,使植株长势衰弱,逐渐萎缩矮化,最后整株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调查表明,草莓连作障碍主要是由于土壤障碍的因素引起的,突出表现在土壤微量元素丰缺差距加大,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盐碱化,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不平衡,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菌类组成比例发生变化。

同时由于长期使用同一草莓品系,导致抗病力下降,品种退化,病毒侵染严重,病害发病率增加[1]。

2 连作障碍克服技术
针对草莓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连作障碍解决方案的综合研究,面对不同障碍因子,通过调查、分析、试验、优化形成了5种解决障碍的技术措施,应用生产后取得了良好成效。

2.1 轮作换茬
草莓与不同种(或不同科)作物间进行轮作换茬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草莓采收完毕后进行深耕,加深根系活动的有效土层,在深耕时注意施用有机肥或锯末,以改良土壤,增加种植畦的高度,以提高土壤透气性与保水性[2]。

示范区通过试验,将草莓和一些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轮作,对于解决连作障碍的效果十分显著。

在草莓种植的后茬种植一些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等,然后割青将其秸秆压入土中。

由于草莓后茬与草莓生长对肥水要求不同,2种作物的病虫害也不一致,因此土壤的理化状况发生了变化,既可克服病虫害滋生,又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质地。

试验证明,利用夏季种植水稻的效果比旱地上种植玉米效果好,这是因为水旱轮作更有利于改变土
壤微生物环境,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水分还可以除去土中的单一盐分,消除盐浓度障碍。

此外,在夏季休闲时可栽培田菁等绿肥作物,8月中旬翻入土中,对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理化结构也非常有利。

从保持草莓产区的可持续性生产和发展的长远效益来看,要特别加强轮作换茬措施,尤其是与深根系粮食轮作、水旱轮作等[3]。

2.2 太阳能高温消毒
太阳能是近年来在设施栽培中应用较普遍的一种廉价、安全、简单、实用的土壤消毒方法。

首先清理田块中的杂草杂物,翻耕后做畦,选择高温天气,在畦沟内灌水。

灌水量以土壤处于饱和水分状态为宜,使土壤处于缺氧状态,有利于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4]。

灌水后将大棚密闭,利用南京地区7—8月高温季节提高土壤温度,使土壤温度达40 ℃以上累积时间240~360 h,撤除覆盖物。

2.3 氰氨化钙高温漫灌闷棚消毒
针对有连作障碍发生、并有次生盐渍化的情况,示范区经过试验与推广,探索出氰氨化钙高温漫灌闷棚消毒方法[5]。

该法将未腐熟有机肥(建议采用鸡粪)、氰氨化钙、中微量元素等一起施用,并漫灌大水覆膜后闷棚,利用太阳能辐射,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协同反应,一次实现提高土壤pH值、补充中微量元素、杀死病虫害原体、有机肥料腐熟、降低土壤盐分、改良土壤和氮肥缓释等功效。

该法一举多得、省工节本、效果显著、无污染,可适用于不同土壤类型,是一项新的克服连作障碍的综合技术[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采用该方法大棚密闭后温度不宜超过55 ℃。

试验证明当,土壤温度超过60 ℃,杀死土壤有害菌的同时,有益菌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2.4 补充中微量元素
针对连年草莓对某种元素的“嗜好”和土壤缺素情况,采取补充中微量元素的方法。

示范区通过与南京市植保站、蔬菜站、种子站等有关专家合作,对连年种植草莓的地块进行了土壤养分分析,经过实地考察和采样检测,确定是缺钾和钙,经过追施钾肥与钙肥,连作障碍减轻许多,甚至达到消除水平[7]。

一般于草莓现蕾期、结果前期、采收期视土壤养分与植株生长情况追肥3~5次,每次追施磷酸二氢钾与磷酸钙各75~150 kg/hm2。

2.5 补充生物制剂
示范区2010年以来,推广了生态有机肥,它是一种含有多种高效微生物、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肥料[8]。

含有草莓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还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土壤改良剂、阿维菌素菌丝、枯草芽孢杆菌、氨基酸、蛋白质、豆粉原料、植物楝素、中草药、蓖麻粕等,对防治连作障碍有明显的作用。

通过研究与分析,其中,富含很高的有机质可以起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缓冲能力的作用;多种生物菌群可以修复土壤的微生物群体,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化;土壤调理剂起到阻止病原菌的萌发,分解病原菌的毒素,形成沃土养根,降解土壤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物的作用;阿维菌素菌丝、豆粉原料起到驱虫的作用;楝素起到驱虫、抑制肥效损失的作用;中草药(大黄)起到杀菌的作用;蓖麻饼主要起到驱虫的作用。

3 参考文献
[1] 苗晓雨,刘海亮,王德亮.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9.
[2] 张世英.大果草莓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7(3):23-24.
[3] 赵月春.草莓日光温室高效栽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114-115.
[4] 王萍.保护地草莓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防治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7):178-179.
[5] 李安利,周超,王雅娟.草莓连作障碍防治措施[J].西北园艺:蔬菜,2011(6):50-51.
[6] 于立杰,梁春莉,于强波.草莓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13118-13119.
[7] 钟霈霖,乔荣,王天文.克服草莓连作障碍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3(2):48.
[8] 扈金丽,尹宝重,甄文超,等.防治草莓连作障碍的复合生防制剂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3):249-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