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美术教案-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第一单元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单元总目标1. 通过本单元各种观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觉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 通过观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推断、沟通与评价。
第一课时课型基础学问课教学方法体验、启发、探究教学目标让同学自己体会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给同学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会观赏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感受、理解和体验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力量目标通过对作品的观赏与评价,使同学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提高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重点与难点通过对作品的观赏与评价,同学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设疑,引起同学的思索,老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三新授1 主要内容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外形和颜色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沟通的。
培育自己的颜色感觉力量,由于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精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
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精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
假如规定了色调,还要留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视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颜色的整体性也是需要留意的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学习领域:欣赏、评述目的要求:使学生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挖掘其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要点难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设计与过程:一、组织教学上学期我们已经感受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现象之中,大多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新授1、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请的学谈谈你所了解的霍去病。
师:汉代雕刻艺术珍品。
霍去病是汉武帝最爱的青年将领,18岁开始率军出征,先后六次大获全胜,无一败绩;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
霍去病墓占地6600多平方米,南北长101.5米,南面宽56.7米,背面宽58.4米,冢高18.38米,“冢像祁连山”,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
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2、故宫播放录像,提问:1)故宫是按照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来作布局的?前朝后寝,中轴对称。
2)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蕴?(课本中找)充分张扬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又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
3)你看到故宫有什么样的感受?威严、气势磅礴……4)有哪些细节表现了帝王的威严?色彩、高墙、金水桥、丹陛……师: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殿宇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欢迎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欣赏活动,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的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学习重难点:认识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学生在欣赏中能较好地理解作品并使自己能够初步树立和形成必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习方法:读议展练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二、合作探究欣赏名画家作品:《撑阳伞的女人》、《油画静物》。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
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
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油画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
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三、巩固练习1、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标准欣赏艺术之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标准欣赏艺术之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标准——欣赏艺术之美人类的审美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美术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探讨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标准,并引导读者欣赏艺术之美。
一、艺术的多元价值美术作品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多元化的价值。
首先,美术作品可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元素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给观众,从而激发共鸣和情感共鸣。
其次,美术作品还可以记录历史和时代的变迁。
艺术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融入作品中,成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忆。
最后,美术作品还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观赏一幅美术作品,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解读作品,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
二、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但也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可以从艺术元素、艺术表达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来考量。
首先,艺术元素的运用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产生重要影响。
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以及形式和空间的表现都可以让作品在视觉上产生美的感受。
其次,艺术作品的表达能力是审美的重要标准。
艺术家通过作品向观众传递情感和思想,如果作品的表达能够引起人们共鸣,那就具有艺术的价值。
再次,艺术技巧的运用是美术作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艺术家的构图、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都能够决定作品的水平和品质。
三、欣赏艺术之美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和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视觉效果的追求。
不同的色彩组合和线条的运用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解读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来理解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与观众建立起共鸣,唤起我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我们还可以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和技巧。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四层 作品的文化意义。
(作品包含的时代精神、民 族精神及当时社会生活。)
Return
俄 罗 斯 油 画 《 猎 人 》
返回3
《 向 日 葵 》 凡 高
《向日葵》赏析
上页
《向日葵》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 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 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 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 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 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 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 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 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千 山 鸟《 飞江 绝雪 , 万》 径 人 踪 灭 。
讨论与解释
对比东方和西方美术作品,就其审美特 征和作品意蕴加以比较,进行阐述和讨论。
那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特殊 的意蕴卖会
现在进行拍卖的模拟练习,对《蔬荷沙鸟图》进 行拍卖。底价20万,一次标价10万元。每个同学 都有三次竞拍的机会。
浮 雕 欣 赏
《太行丰碑》
太行山在人们心目中是 一座英雄的山脉,它的 名字与许多中国古老的 神话和著名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紧紧连在一起。 这些发生于太行山的故 事,早已溶入太行儿女 的血脉中,演绎成一种 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顽强拼搏的太行精神。
疏 荷 沙 鸟 图
寒江独钓图
马远:(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古希腊雕塑作品赏析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 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两 千多年来, 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 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 参照人的形象来 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 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艺术表现的深层蕴意和审美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
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特殊的意蕴的作品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 《 最后的晚餐》 文化意义比较明显的作品: 《苹果与橙子》 《粉色的音调》
苹 果 与 橙 子 塞 尚 ( 法 国 )
因为画模特儿时人会动,这使塞尚很恼火,所 以他多画静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 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的和谐。塞 尚在摆静物时也是十分讲究的,有位青年画家 在看到他摆一幅类似的静物曾写道:“他把衬景 布很轻地铺在台面上,显得很自然。然后再安 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调子形成对比,造成互 补色的震动感,把绿色放在红色上,黄色压在 蓝色上,斜放着,转过来,如果需要把水果放 稳,就用银币把它垫起来。他在做这一工作时 是非常仔细和十分谨慎的;人们会以为他是在 给他的眼睛摆宴席。”这席话可以帮助我们更 深地理解塞尚的静物画。
粉 色 的 音 调 康 定 斯 基 ( 俄 国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从耶酥与犹大的冲 突中反映了耶酥的高尚和伟大,即人的尊 严和价值;反映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
这座古希腊神话 中爱与美之女神, 造型均匀和谐,体 态婀娜自然,仪态 万方而又庄重典雅, 集中体现出女性魅 力和青春永恒的魅 力。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2

安德烈 小雅各 巴多罗迈
大家不要 惊慌
老师刚才的 话到底指的 是谁呢?
我真的什 么也不知 道
马太 西门 老达太
《最后的晚餐》这幅画虽然歌颂的是基督教的主题,我们并非赞美基督教的 精神的伟大。但画家笔下所描绘的不是神而是人,是人类社会中真、善、美 的化身,是人类善恶的对比写照。大师所歌颂的不是神的力量,而是人的善 良、正义的美德;斥责的是卑鄙和丑恶的叛徒行为。因此,这件杰作在历史 上永远是不朽的,它不仅属于意大利人民,也属于全世界的人民。
蕴涵了古希腊人们崇尚 的古典主义理想美,青春 生命,崇尚身心健康;健 美的体魄,内在的美德。
逼真、形象,能通过 直观的后的晚餐》 达芬奇
《粉色的音调》 康定斯基
冷抽象:作品展现的是
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 被称为古典、几何的抽象 艺术。
热抽象(抒情抽象): 是明显直接表现情感。 被称为浪漫的、有机 的抽象艺术。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小结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
艺术作品的层次 1. 艺术语言——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创作,有独具
的美学特征。 2. 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
的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体与具体的统一。 3. 艺术意蕴——深藏在作品中内在的含义与意味。
康定斯基 构图九
对于蓝色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 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当蓝色接近于黑色时,它表现出了 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蓝色越淡, 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蓝天。 蓝色越淡,它的频率就越低,等它变成白色时,振动就归于停 止。在音乐中,淡蓝色像是一只长笛,深蓝色好似一把大提琴, 最深的蓝色可谓是一架教堂里的风琴。”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王原祁的画,用笔不拘一格,线条时断 时续,往往于淡处见功力。他的山石由 淡及浓,渐渐添加,然后焦墨破醒,由 湿而干,由疏而密,浑为一体,表现得 淋漓尽致。
董其昌所画山水是 自己内心抽象化了 的山水,而不是自 然界的山水,力求 用“逸笔草草”, 简洁、疏朗、恬淡、 枯拙的笔墨语言来 传递气韵、神采。
小结
意蕴——艺术作感、灵魂、精神和风 骨等等。
艺术作品的层次:
1、艺术语言: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创作,有独具的美学特征 2、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可感的客 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体与具体的统一。 3、艺术意蕴:深层在作品中的内在的含义与意义。
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 力健有锋。 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 为精细。 尤工虾蟹、蝉、蝶、鱼、 鸟、水墨淋漓,洋溢着 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 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 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 他经常注意花、鸟、虫、 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 精神
对于这几幅图片,同 学们有什么想法或感 受,可以互相讨论。
水 墨
表的形水 现焦式墨 物、。, 象浓一即 ,、般“ 有重指水 独、用墨 到淡水画 的、和” 艺清墨, 术产所中 效生作国 果丰之画 。富画的 的。一 变由种 化墨表 ,色现
工 笔
形勾然一 的画工 神勒后幅 绢表笔 兼,复完 或现画 备然上整 宣方是 的后有的 纸式以 艺随胶稿 上。精 术类矾本 。工谨 效敷的需 工笔细 果色宣要 笔画腻 。,纸反 画须的 层或复 一画笔 层绢地 般在法 渲,修 先经描 染先改 要过绘 ,用才 画胶景 从狼能 好矾物 而毫定 稿加的 取小稿 本工中 得笔, ,过国
艺 术 表 现 的 深 层 意 蕴 和
审 美 价 值
脚 本 设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八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与评述、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体验与评价等系列活动,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去体会作品内在的深层意蕴,从而更好地认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与交流,以期使学生感同身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二、学情分析:我校的生源多来自学校周边的农村和市民的家庭,大部分学生对美术知识掌握的较少,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没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首先是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术,美术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具有哪些价值和作用,然后利用教材、自制的教具和多媒体软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并通过本年级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学有所得,每节课都乐学,好学,爱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四、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和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
PPT展示:《开国大典》和《格尔尼卡》的图片。
1、欣赏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学生观看图片,思考
问题,回答问题。
欣赏著名画家董
希文的油画作品《开
国大典》,这是一幅波
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它以写实的表现教
法,表现了新中国成
用谈话的形
式,和学生共
同讨论怎样才
算看懂了美术
作品或应该怎
样欣赏美术名
作。
分析
深入2、欣赏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
尔尼卡》,这是一幅把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
现实主义风格熔于一炉的艺术作品,在这幅画
中,毕加索调动了各种技法,运用了立体主义
的变形和任意组合的手法,也采用了超现实主
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手法,全画只用黑、白、
灰三色,强调悲剧的气氛和复杂的象征。
毕加
索创作这幅画,是为了抗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
暴行。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简单的评述自
己欣赏这幅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带给自己的启
示。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
出示课题
教师在PPT上出示活动的主题
让我们共同分析以下作品类型不同而题材意蕴
相近的作品
·出示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米勒《晚钟》
·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形式风格不同,意蕴
相近的美术作品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江碧波叶毓山《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
刘开渠《渡江》(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大理石)
问题:
1.欣赏以下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
立,举国欢腾的场
面。
通过教师直观、
形象的讲解,激活了
同学们的正义感,涤
荡了他们的心灵,更
深深体会到艺术的魅
力。
这幅画中心的形
象是一匹受伤的马,
正在发出痛苦的哀
鸣,这是惨遭法西斯
血腥屠杀的西班牙人
民的象征;画面左上
角一只正在狞笑的牛
头,是兽行、残暴与
黑暗的象征。
这幅画
强烈地体现出画家鲜
明的爱憎情感
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
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
人文精神。
中外古今
优秀的艺术作品,正
是因为具有深刻的艺
术意蕴和独特的艺术
创造,从而体现出较
高的文化品格和艺术
价值,具有经久不衰
的艺术魅力。
显然,
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
化审美心理的积淀,
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
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
涵。
学生通过欣赏
作品,启发学
生欣赏美术作
品应从作品的
内容和表现形
式入手,学会
全面观察和了
解作品中的形
象。
学会从形
象、情节和内
容上理解作者
所表达的思想
作品体现的深
层意蕴。
根据需要,介
绍所欣赏作品
的创作背景和
相关资料,为
学生的感性认
识提供必要的
知识基础。
《曼陀林和吉
它》:画家用立
体主义观念分
小结拓展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
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
语言和表现方法。
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2.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件作品吗?
(出示5幅作品)
林风眠《春》
毕加索《曼陀林和吉它》
吴冠中《春雪》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四、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
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
和精神等等。
师生共同总结出艺术作品的层次:
1.艺术语言: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创作,有
独具的美学特征。
2.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具体
可感的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体与具体
的统一。
3.艺术意蕴:深藏在作品中内在的含义与意味。
五、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任务:
1.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和
课本所选不同类型的外国美术作品或现代抽象
表现性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2.根据课内外欣赏的心得体会作进一步的思
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分析思考作品中画家
通过作品,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和深层意
蕴。
解的实物的各
种形状的面,
把它们再组合
后,还可以让
人保留一些扭
曲的实物。
毕加索的《哭
泣的女人》按
照立体主义的
造型观念,描
绘出一副每根
线条都显出忧
愁的面孔,以
表现自己对战
争灾难的焦虑
不安。
吴冠中意味深
长的作品《春
雪》在富于现
代表现性的笔
墨间,深情地
寄托着老画家
对于祖国明媚
春光的殷切期
待。
考,列出一些如“什么是审美意境”,“什么是
文化内涵”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
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等问题,或者自
己发现的其他问题,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能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但是由于学生的美术知识面较窄,所以对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交流与评价,需要教师对一些作品的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勇于发言。
教师再进行诱导点拨,让学生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