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实践途径

工作心得: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实践途径

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讲领导能力,首先就是讲政治能力;看一名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关键看政治能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政治能力的最新概括,也是领导干部强化政治能力的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就要求党员干部把提高政治能力摆在首位,及时补齐短板,不断加固底板。

观察分析形势要把握政治因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领导干部观察分析形势不为“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就需要从政治高度把握全局。只有把握政治因素才能找准方向,只有认识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只有抓住重点才能纲举目张。当前,我们观察分析形势,需要把握的最大政治因素就是是否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需要我们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对党和国家工

作提出新要求的角度,深刻理解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为此,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就不能只停留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上,或者局限在低碳绿色、治污减排上,而要从事关国家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自觉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

筹划推动工作要落实政治要求。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治上的要求。要树立“四个意识”,这是政治忠诚的风向标。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当前,对党忠诚的集中体现就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四个自信”,这是政治定力的试金石。政治定力最根本的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性,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能否坚定“四个自信”。应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员干部只有把“四个自信”融入灵魂和血液,不断提高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断力,在事关政治原则的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要敢于担当,这是政治操守

的晴雨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我们将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面对是非敢于出招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弘利遴选)处理解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我们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底线思维,这种底线思维在防范政治风险上尤为重要。“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是取得成绩时,越需要保持审慎态度和忧患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风险。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政治安全方面的风险,也有经济发展方面的风险;有社会稳定方面的风险,也有自然灾害方面的风险。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有些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底线思维,积极探索和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新的体制机制,努力增强本领,防止发生“蝴蝶效应”,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日常工作生活要恪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没有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更不能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之所以能不断夺取新胜利,其根本就是加强纪律建设。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十九大报告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