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

眼科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多为双侧发病,但发病时间和病程进展可有不同。
其临床症状为渐进性视力减退。
在早期病人常有固定不动的眼前黑点,亦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的症状。
根据其发病初期晶体混浊的部位不同,可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及囊膜下白内障三种。
皮质性白内障最为多见,约占70%;其次为核性,占25%;囊膜型仅占5%。
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应用,多数白内障患者可恢复有用视力。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本病多老年患者,病程较长,以虚证居多,尤以阴虚最为常见。
初起仅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固定之黑影,视物逐渐不清,久则加剧,如隔薄烟轻雾,患眼不红不肿,继则病情加重,终不辨物或只见手动,甚则仅见日、月、火“三光”。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50岁以上,双眼或前后发病,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
2.视力逐渐下降,初期有固定黑影或单眼复视。
3.初发期:晶状体周边皮质混浊,呈扇形、楔形灰白色,赤道部呈辐射状混浊。
4.未成熟期:晶状体皮质混浊加重,向瞳孔区发展,体积膨胀,前房浅,半月状虹膜投影,视力明显下降。
5.成熟期:全晶体呈弥漫性乳白色混浊。
视力仅有光感,光定位及色觉正常,虹膜投影消失,前房深浅正常。
6.过熟期:晶状体纤维分解溶化,排出水份,体积缩小,前囊可见彩色胆固醇结晶或白色钙质沉着,黄色晶体核下沉,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晶状体脱位,可有复视。
(二)证候诊断1.肝肾阴虚证候:晶珠混浊,视物昏花,眼前黑影,头晕耳鸣,腰膝痠软,潮热盗汗,舌红苔白或少苔,脉细。
辨析:①辨证:以视物昏花,腰膝瘦软,脉细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昏花;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开窍于目,精血同源,肝肾阴虚则脑髓、骨胳失养,故头晕耳呜、腰膝痠软;而舌红少苔、脉细也为阴虚之征。
圆翳内障的中医药健教处方

圆翳内障的中医药健教处方
圆翳内障
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晶珠失养所致。
以视力缓慢下降,终至失明为主要表现。
病位在晶珠,与肝、肾、脾有关。
临床辨证:肝肾不足证、脾虚气弱证。
【生活调护】
1、避风寒、防感冒,室内空气流通,光线不宜太暗。
2、术后l周内应减少头部活动及弯腰用力动作。
【情志调护】
1、安心静养,避免忧思恼怒。
2、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不宜过度言谈嘻笑。
【饮食调护】
饮食有节,营养丰富,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含硒、锌的食物,多喝茶水,忌食辛辣、煎炸、肥腻和热性食物。
应戒烟酒。
【食疗方】
1、胡萝卜鸡蛋汤:用料:胡萝卜100g,鸡蛋1个,盐少许。
做法:先将胡萝卜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鸡蛋去壳,放入煮熟,吃时加盐调味,饮汤吃蛋,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2、菠菜羊肝汤:用料:鲜菠菜200g、羊肝200g、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锅内的水烧沸后倒入羊肝,稍滚后放入菠菜,加盐、香油调味再次烧滚后,加味精,即可出锅食用。
圆翳内障诊疗规范

2012年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一、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1、视力模糊,逐渐加重,渐至不辨人物,仅存光感。
无眼红、眼痛、流泪等症。
1.2、裂隙灯检查见晶状体混浊,皮质性老年性白内障分四期。
初发期:皮质中出现水隙,空泡和板层分离,周边部皮质首先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进展。
膨胀期:晶状体混浊加重,饱满,前房变浅。
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混浊,虹膜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2、西医诊断:根据李凤鸣主编的《眼科全书(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进行诊断。
分期(级)眼部改变初发期自晶体周边开始出现皮质楔状混浊,视力可不受损害膨胀期晶体肿胀、体积变大,前房变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前房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高度障碍过熟期晶体核变小、下沉,前房加深,可出现虹膜震颤、晶体移位(二)症候诊断1、肝肾阴虚证:视物昏花,视力缓降,晶珠混浊,或头晕耳鸣,少寐健忘,腰酸腿软,口干,舌红,脉细。
或见耳鸣耳聋,潮热盗汗,虚烦不寐,口咽干痛,小便黄少,大便秘;舌红少精,苔薄黄,脉细弦数。
2、脾肾阳虚证:视物模糊,视力缓降,晶珠混浊,或见晶珠混浊,视近尚明而视远模糊;伴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舌淡苔薄,脉沉细。
3、气血不足证:晶珠渐混,视物昏花,不耐久视,眉棱骨痛,神疲懒言,肢—1 —软乏力,舌淡苔薄,脉细。
4、脾虚湿热证:晶珠混浊,干涩昏花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方案:1.肝肾阴虚证主证:晶珠渐混,视物昏蒙,眼内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细。
治法:滋补肝肾推荐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中成药:本院制剂消障灵丸。
2.脾肾阳虚证主证:晶珠渐混,视物模糊,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喜热恶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
中医眼科学——圆翳内障

手术方式的选择
一、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单纯囊外摘除术 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
一、术前准备:
二、麻醉: 三、手术步骤:
术前全身及眼部检查 术前谈话及签字
术前眼部清洁、剪睫毛、散瞳
局部麻醉
透明角膜切口 完整的环形撕囊 充分的水分离
白内障的分类
1.老年性白内障 2.并发性白内障 3.先天性白内障 4.外伤性白内障 5.代谢性白内障 6.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7.后发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
某些眼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先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第一年, 由于晶状体生长发育障碍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外伤性白内障
机械性或物理性损伤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代谢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碎核及抽吸 彻底清除残留皮质 IOL囊袋内固定
透明角膜切口1
角膜切口2
环形撕囊1
环形撕囊2
刻槽
劈核
劈核及乳化抽吸
抽吸
抛光后囊
植入人工晶体1
植入人工晶体2
植入人工晶体3
植入人工晶体4
植入人工晶体5
植入人工晶体6
植入人工晶体7
植入人工晶体8
本病多属肝肾亏损,精血不能上荣,或年老体衰,气血两亏,目 失濡养所致,治疗时多以滋肝补肾、益气养血为主。
临床常用方药:地黄丸系列、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补中益 气汤、益气聪明汤、人参养荣汤、八珍汤等等。
此外,中医辨证治疗在白内障围手术期亦有较好作用。
手术时机的选择
白内障成熟或接近成熟,视力<0.3
某些内分泌障碍性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的中医疗法

内障眼病分类有23种之多,每种症候,均作了具体论述,后
世的《世医得效方》、《审视瑶函》、《证治准绳》、《目
经大成》等医书均有论及。
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 双眼发病,或先后发生,混浊的程度有轻有 重,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但眼不红不痛, 视力渐降,瞳神内渐生翳障。
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亦是致盲率最 高的眼病,是防盲治盲工作中占第一位的眼 病。
圆翳内障中医病案1则
• 舌脉象: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 诊断:双眼圆翳内障(肾阳亏虚证) • 治则:温补肾阳 • 方药:附桂八味丸加减
熟附片6,肉桂3,熟地15,淮山15,山萸肉15,丹皮10,茯 苓10,泽泻10,首乌20,白菊10,石决明15,草决明15。
二诊: 2008年4月10日 服药14剂,自觉视物较前清晰,但有口干症状,舌质稍红, 苔薄白,脉细稍数。证属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退翳明 目。
建议中老年人户外活动时戴上一副防紫外线眼镜。
规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
2.糖尿病: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较 正常人群明显为高,糖尿病患者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的年龄明 显提前,故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内科疾病,令血糖控制正 常、稳定。
3.防止人体的水分不足:人体内充足的水分是保证人体 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最基础条件,老年人在脱水的情况下, 体内的正常代谢极易产生紊乱,造成晶状体和房水间的渗透 压失调,有害物质积蓄导致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而加速白内 障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在平时有脱水情况,特别是在遇到各 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时,应及时补充足量的 水分,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圆翳内障中医病案1则
•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 杞子15,白菊10,熟地15,淮山15,山萸肉15,丹皮10,茯
圆翳内障治案

圆翳内障治案
张某,男,26岁,教师。
患者里热素盛,复感风寒,2 目前右眼发红,遂生星翳,头痛眼疼,羞明流泪,视觉灰蒙,口苦咽干,溲黄便秘。
检查:眼睑及球结膜混合性充血(++),晶珠中下缘呈现如水银珠子样圆形翳障,约占瞳孔2/3~舌红,苔黄,脉浮数。
证属风火热毒,相搏上乘。
洽宜凉血祛风,情热解毒,兼表里气血三焦通治。
方用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生地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子、大黄、荆芥、防风、菊花、甘草各10克。
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服药2剂,便通痛止,余症亦减,效不更方,守原方续服4剂,表里邪除,刺激症状消失,查瞳孔如故。
洽法改用养血明目,疏风退翳。
处方:熟地 15克,当归、白芍、潼蒺藜各12克,蝉蜕、菊花、谷精草各10克,川芎、甘草各6 克。
水煎服,服药7剂,翳消停药,经随访右眼尢恙。
按:圆翳内障西医称白内障。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因肝肾两亏。
精血不足,精气不能上输于目而致者居多。
但该例患者为青年。
其体非虚.见症亦实。
乃因外邪引动积热而发.临床表现出表里错杂症状.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取其凉血、祛风、清热、解毒、泻火于一方.经表里双解而邪除炎消。
继以养血明目.疏风退翳,获其捷效。
圆翳内障的诊疗

肝肾两亏 精血失养
肝热上扰
病因病机
肝热失运 精气不荣
晶珠失养 晶珠混浊
阴虚夹湿热上攻
生理性 老化
病因病机
营养不良
光照过多
环境缺氧
临床体现
• 自觉症状 视力下降 对比敏感度下降 屈光变化 单眼复视或多视 眩光 色觉变化 视野缺损
• 体征
晶状体混浊可在肉眼、 聚光灯、裂隙灯下观察 并定量
诊疗根据
➢ 2、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旳人,要主动进 行治疗。
➢ 3、中老年人在膳食中要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旳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 E。因而也能够多吃含维生素E和C较丰富旳蔬菜和水果。
➢ 4、降低阅读、写作时间,不要使眼睛过累。老年人每次看书写字时 间不能太长,要确保必要旳休息。
➢ 5、预防脱水。人体在发生脱水旳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 损害晶状体,造成白内障发生,所以,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 大量出汗,都应及时补充液体。
圆翳内障旳诊疗
中医
眼 科
病例导入
患者,女,68岁,于2023年7月28日就诊。 病史: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六个月。伴有口渴头晕耳鸣,少寐健忘,饮食睡眠尚可 ,二便调和。舌红少苔脉细。以往无特殊眼病 眼科检验:右眼裸眼视力0.2,不能矫正,左眼裸眼视力0.3,矫正不提升。双眼晶状体 皮质混浊。
问题
初晶发状期体周围皮质部变混浊 ,然后逐渐向中心发展。 视力略有减退,但眼底仍 可窥见
成熟期 晶状体完全混浊。肿胀 消退,前房恢复正常, 视力明显下降,只能辨 别手动,或仅存光感。 此期合适于手术治疗。
鉴别诊疗
• 与胬肉攀睛相鉴别 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
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 至遮盖瞳神旳眼病。西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为翼状胬肉。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的患者。
一、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34.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李凤鸣主编的《眼科全书〈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2.疾病分型分期(级)眼部改变初发期自晶体周边开始出现皮质楔形混浊,视力可不受损害膨胀期晶体肿胀、体积变大,前房变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成熟期晶体完全混浊,前房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高度障碍过熟期晶体核变小、下沉,前房加深,可出现虹膜震颤、晶体移位3.证候诊断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证候分类”。
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肝热上扰证肝肾不足证脾气虚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的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
2.疾病分型为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消渴、眩晕),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视力检查(2)裂隙灯检查(3)眼压检查(4)血、尿常规、凝血四项(5)免疫(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凝血功能检查(7)心电图(8)眼科A+B超、测角膜曲率(9)眼电生理(10)角膜内皮计数(11)眼压、屈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 CT、OCT、视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圆翳
内障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
案(2013年)
本病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
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称之为圆翳内障。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常两眼发病,但有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
本病翳定障老时,经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一定视力。
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
[病因病机]
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一.诊断
(1)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2.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3.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西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减退。
2.结膜无充血,角膜清,瞳孔圆、大小正常,对光反射正常。
3.晶状体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
(2)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飞蚊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
样漂浮物的眼病。
2.西医鉴别诊断:外伤性白内障:明确外伤史,查体可见晶体前囊破
裂,晶体混浊。
(3)分期: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4)证候诊断:
1. 肝肾两亏
[主证]视物模糊,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
脑髓、骨骼失养,故耳鸣,腰膝酸软。
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
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2.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
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
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
3.肝热上扰
[主证]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
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目涩,眵泪旺躁。
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4阴虚挟湿热
[主证]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素体阴虚,中湿化热,阴虚挟湿热上攻,目失濡养,更被湿热怫郁,故目涩视昏。
热扰心神,则心中烦热。
湿热郁遏胃肠,升降失常,浊气上升则口臭;浊气失降则大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乃阴虚挟湿热之象。
二、辨证论治
本病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
若晶珠灰白混浊,已明显障碍瞳神,则药物难以奏效,宜待翳定障老之后,手术治疗。
(一)内治
1.肝肾两亏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丸加减。
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肾阳不足者可加、附子主温肾阳,另加鹿角胶、可温阳补血。
2.脾虚气弱
[治法]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若用于脾虚湿停,大便溏泻者,可去,加、扁豆、之类健脾渗湿。
3.肝热上扰
[治法]平肝。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石决明、草决明、赤芍、青湘子、麦冬、羌活、栀子、木贼、大黄、荆芥。
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栀子。
无郁邪者可去、羌活。
4.阴虚挟湿热
[治法]滋阴,宽中利湿。
[方药]甘露饮加减:熟地黄、、、、茵陈、枇杷叶、石斛、黄芪、生地黄、天冬。
(二)外治
早期可滴冰珍去翳滴眼液或白内停眼液。
(三)针刺疗法
本法亦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
(四)手术疗法
晶珠混浊,视力降至0.2以下,光定位、色觉良好,眼部无活动性炎症及眼底基本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五)护理:辨证施护。
忌食辛辣食物、戒烟酒,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与精神紧张。
三、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难点分析:
①本病宜早诊断,早治疗。
②注意辨别气血、阴阳、肝肾之虚实,并密切关注其转归变化。
2.解决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转归,早诊断,早治疗。
四、疗效评价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
视力进步≥4排,或视力≥。
(2)有效
视力进步≥2排。
(3)无效
视力无进步。
(4)恶化
视力退步≥2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