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

一、引言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门派之一。它以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套路以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二、起源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由陈王庭所创。陈王庭深入研究了道家的太极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武术中。他将太极拳的动作细化、缓慢化,注重内力的运用和呼吸的调节,形成了独特的陈式太极拳。

三、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缓慢而流畅的动作:陈式太极拳注重动作的缓慢、连贯和流畅,通过慢速运动来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2. 内力的运用:陈式太极拳强调内力的运用,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的放松来提高内力的发挥。内力的运用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3. 气贯全身:陈式太极拳注重气的运用,通过呼吸调节和动作的协调来达到气贯全身的境界。这种气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还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4. 精神集中: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四、套路

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共有108式,包括了起势、虚实、攻防、转身、起落、进退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意,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五、身体健康的益处

陈式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

1. 增强肌肉力量:陈式太极拳注重整体的肌肉协调,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 提高柔韧性: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

3. 改善姿势和平衡: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和提高平衡能力。

4. 调节呼吸和放松身心:陈式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心的放松,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5.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六、结语

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还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多益处。通过学习和练习陈式太极拳,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呼吸、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因此,陈式太极

拳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健身运动。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世代相传,其架式与用劲,与一般传习之太极拳,不尽相同,称谓陈氏(家)太极拳。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陈氏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省温县常阳村。嗣以陈氏宗族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自陈氏迁温县始祖陈卜至今,太极拳世代相传,一脉相承已有六百年之历史。陈氏太极拳在此六百年历程中,关于创造发展,由博而约,以至定型,在陈氏族谱家乘拳谱以及陈氏子孙之著作中,有明确之记载,足资考证。 陈式太极拳历史沿革 陈氏太极拳于第九代陈王廷时,已编有拳套七套,此外有散手、短打、以及两人对练之手(或称打手,现通称为推手。)经历代研练,再五传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陈氏太极拳已由博而约,去芜存菁。太极长拳,势式繁多,已不练习。十三势拳架五套,仅练头套,其余四套亦弃而不练。炮捶一套,与十三势相辅相成;

十三势柔多刚少,炮捶刚多柔少,有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等动作,补十三势之不足。但基本功夫仍在于十三势之熟练,因之陈氏族人亦有不习炮捶者,外姓学习重在健身或年老嫌动作难练亦多不习炮捶。至于两人对练之擖手,仅为一种顺步(如甲出右足,乙则出左足。或甲出左足,乙则出右足。)插裆动步之式。两人上则手搭,下则足靠,上下互相粘贴,先则运用才朋才履挤按之法,熟练之后掺入采才列肘靠,以及拳套中各种着法,渐至动步不拘规矩,所谓大才履散手,即在其中。方法简单,变化无穷。 陈氏太极拳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已趋精简而定型,拳套祇练十三势头套与炮捶两套。因之简称十三势为头套拳,炮捶为二套拳。陈长兴一支所传自其九世祖编定之十三势及炮捶两套拳架,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综观陈氏太极拳始自迁温始祖陈卜,九传而至陈王廷而集成,再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而精简定型,历时已达四百七十余年,可谓经久研练,精益求矣。 陈氏太极拳头套十三势为柔多刚少,但仍有震脚发劲与较难练之着法。因之与陈长兴同代之族人陈有本删去震脚发劲,变化难练之架式,改为新架,而称原来拳架为老架。后来十五代陈清萍从新架又变化一套小巧紧凑圈小步活之小架子,为新架之小架,简称小架。因为陈清萍赘婿于陈家沟邻镇之赵堡镇,清萍当时在赵堡教拳,因此亦称赵堡架。? 陈氏太极拳十三势老架、新架(与老架同样宽大)、小架三种拳架,在拳套着势组合上并无不同,间有式同而名异,或名同而式稍有变化者;但着法不变,仅手法之难易与缠丝之大小多寡而已,至于理法,完全一致。此三种架式并无程度之深浅,因之习老架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 一、引言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门派之一。它以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套路以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二、起源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由陈王庭所创。陈王庭深入研究了道家的太极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武术中。他将太极拳的动作细化、缓慢化,注重内力的运用和呼吸的调节,形成了独特的陈式太极拳。 三、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缓慢而流畅的动作:陈式太极拳注重动作的缓慢、连贯和流畅,通过慢速运动来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2. 内力的运用:陈式太极拳强调内力的运用,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的放松来提高内力的发挥。内力的运用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3. 气贯全身:陈式太极拳注重气的运用,通过呼吸调节和动作的协调来达到气贯全身的境界。这种气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还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4. 精神集中: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四、套路 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共有108式,包括了起势、虚实、攻防、转身、起落、进退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意,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五、身体健康的益处 陈式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 1. 增强肌肉力量:陈式太极拳注重整体的肌肉协调,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 提高柔韧性: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 3. 改善姿势和平衡: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和提高平衡能力。 4. 调节呼吸和放松身心:陈式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心的放松,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5.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六、结语 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还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多益处。通过学习和练习陈式太极拳,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呼吸、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因此,陈式太极

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一般意义上,较之其他太极拳种,陈式太极拳更鲜明的特点有: 一是强调缠丝,浑身上下无处不缠。通过旋腰转脊、旋腕转膀、旋踝转膝实现一动无有不动,达到周身节节贯穿之目的。 二是练习过程讲究刚柔相济、轻沉兼备、快慢相间。 三是练用上保留着腾挪闪战、蹿蹦跳跃之风。 从拳而论,严肃地讲,任何拳都讲缠丝劲,只是侧重有所不同。只要有转关过角或翻掌转腰处,必然依靠螺旋运转,这也是太极“形状”之表现。陈式太极拳强调的缠丝劲,本质就是劲走螺旋,以圆转迸退的方式实现生生不息。 陈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与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涛涛江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弘,又似游龙戏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氏太极拳乃“缠”法也之说。 陈氏太极拳除了套路演练之外,还有陈氏太极拳推手。套路与推手互为体用。习练套路是束身行为(约束身肢)与意识修为,通过推手能够检验束身水平与意识修为的正确与否。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通俗的说,练套路如同生产,练推手如同质检,找出问题所在与不足之处,然后再生产,再质检,如此循环往复,一生无有穷尽,不断提高追求,情趣尽在其中,不亦乐乎。 ⑴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源远流长,陈式太极拳把手、眼、身、步法的协调动作,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对于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拳术技巧,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

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色彩纷呈。太极拳乃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构思特异,独树一帜。它以技击和健身两方面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逐渐得以推广普及。陈氏太极拳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几百年来世代沿袭,历久不衰,不断发展,在各式太极拳中独留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窜蹦跳跃,松活弹抖特色,深受拳界青睐,享誉中外。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供您阅读! 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1、老架(大架) 一路74势。其特点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绵延贯串冷静持重,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要是发动之源,以腰为主宰,处处应用螺旋劲,以形引气,以气摧形,呼吸做作。虚实明显,含胸塌腰,蓄发相变,快慢相间。为工夫套路。 二路41势,移称炮锤,其特点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刚起源于丹田,是向不同的角度、方向发出的弹簧劲。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多有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给人以快、刚、跃的感到。在运动时旋腰转背旋腕转肋和旋踝转膝,构成一动无有不动的螺旋运动。 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2、小架: 一路72势,其特色是:膀大腰圆,柔跟天然.阴阳开合,动静相当,外若童贞,内似金刚;儒雅洒脱,伸展慷慨。 二路42势,其特点是:虚实变化,动静联合,吁吸浮沉,一鼓作气,发劲刚勇,收蓄吞并,运行快速,外刚内柔。 陈氏太极拳拳术套路3、新架: 一路83势。此套路不仅具备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处处运用螺旋劲的特点,而且伎俩多,胸腰变化凸起,弹抖更加显明,动作比较复杂。 二路60势。整个套路动作比拟庞杂,请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多以采、挒、肘、靠为主,掤、捋、挤、按为辅,侧重于弹性,从而

陈式太极拳入门教程

陈式太极拳入门教程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流派,被誉为“太极 拳之祖”。陈式太极拳以柔和的动作、缓慢的节奏和流畅的连 贯性而闻名于世。它通过精确而独特的技巧和动作,注重身体的内外结合和宇宙能量的流动,以实现身心平衡、健康和内在力量的提升。本文将为你提供陈式太极拳的入门教程,共计1000字。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200字) 陈式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姿势和呼吸来实现力量的转移和运用。其基本原则包括松、沉、悬、抓和含胸。 第二部分:基本功训练(300字) 1. 身体放松:站直双脚,轻松垂肩,微屈膝盖,放松整个身体,注意保持舒展而自然的状态。 2. 步法练习:采用陈式太极拳的标准步法,即针对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练习。通过脚步的转移和重心的调整,逐渐掌握步法的要领。 3. 手势练习:练习太极拳十三式的手势,包括单鞭、肘底反手、起手、白鹤亮翅等,通过反复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每个手势的动作和要领。

4. 动作关联练习:将手势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通过逐渐增加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提升自己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第三部分:形式演练(300字) 1. 陈式太极拳一路(老架):通过学习一路太极拳的各个动作和过程,逐渐掌握整套太极拳的招式和要领。 2. 慢推手:通过与教练或其他练习者进行慢推手练习,锻炼自己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的调节和协调能力。 3. 快推手:在掌握了慢推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推手的速度和力度,通过模拟实战的形式,提升自己的应变和对手控制的能力。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与建议(200字) 1. 保持持续性:太极拳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奥妙和效果。 2. 正确呼吸: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以柔和平顺的呼吸方式带动整个身体的动作。 3. 学习正确姿势:学习太极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产生不良姿势所带来的伤害。 4. 寻找良师指导:找到一位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教练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通过他们的指导和纠正,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

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太极拳门派中成立最早的,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很多,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五大特点介绍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的瑰宝,其中划分了很多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学习一下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意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 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 其攻防含义大都是藏于内,一般不显示在外,这样往往会让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一样,不是武术。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疏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 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特点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 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陈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 这个动作就像是在使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其能将载中几顿的货

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的人体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太极拳结合经络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宜鼓荡、气遍身躯”,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 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稍,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导致气血循环,此为运劲(即运气)。 它区别于用劲,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拳法和体育运动所少有的。 特点三、把武术与导引吐纳相结合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又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 用于治病保健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 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特点四、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确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第一势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 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

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

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 陈式太极拳在传统太极拳流派中占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爱好太极拳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陈式太极拳的,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吧! 陈式太极拳24式 关于陈式太极拳24式的学习,我们先了解它的相关内容及定义。 陈式太极拳24式,是在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新、老架一、二路中,取其精华,结合太极功法,组合而成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简单又不失传统风格的养生气功。 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使身体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调整,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所以说,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练习实践。 陈式太极拳24式系统化训练共分为六个阶段,这就是学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顺架子、拆架子、定架子。通过这六个阶段的训练,可使我们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正宗的陈式太极拳24式。在练习时要弄清楚每个阶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需要纠正哪些问题,明白自己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它的风格特点、运动规律、劲别用法等,为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架子(了解规律,熟练套路) 学架子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24式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先掌握简单的基本动作。 这里的基本动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缠丝动作和熟练后配合步法的协调练习,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来初步了解陈式太极拳24式对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确陈式太极拳24式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掌握了规律,了解了风格特点,然后再开始进行整个套路的学习

就容易多了。初学套路不能求快,要一招一式弄清楚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位、角度和比较明显的重心变换。 使自己初学套路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打下基础。“学拳容易改拳难”,如初学时形成不良的动作定型,以后再去纠正就难了。甚至会使你越练越不感兴趣,越练越别扭,直至放弃练拳。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练拳和小学生学写字一样,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去写。初学就要将字写规矩,字的结构写好了,再去写行书、草书。练拳也一样,要一招一式的去练,不可急于求成。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完了套路。这时就要反复地多练,使套路熟练并加强记忆。然后要求动作做到放松、柔和,自然大方,去掉自身的僵劲,最后达到较熟练、自然地将拳架演练下来,这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正架子(掌握要求,体现特点) 第一阶段一招一式将动作学完,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动作熟练后,就可以进入正架子阶段。 正架子阶段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弯腰蹶臀等。如何解决这些易出现的毛病呢?这就要从放松入手。放松的目的在于去掉僵劲,使动作协调。 然后再增强腿部的支撑力。腿部的支撑力不够会导致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弯腰蹶臀等,气血上浮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松的主要原因。 在容易出现的毛病之间互相都是有联系的,一个部位的不正确都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部位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及其尺度。 如松肩,松到什么程度,它和含胸塌腰有什么关系。每个要求都要掌握得适当,不能顾此失彼,太注意哪个要求都会出现偏差。如放松过度就造成了丢劲,含胸过度就成了躬背。 另外,要搞清楚每个动作的重心虚实,手势变化,方向角度,上下配合等。随着腿部支撑力的增长,结合各个部位的自然放松,动作

陈式太极拳种类

陈式太极拳种类 1. 介绍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也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它起源于明朝末年的陈王府,由陈王府的陈家人所创。陈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技法和内功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太极拳中的”祖宗”。 陈式太极拳根据不同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种类。每种种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但都基于太极拳的核心原理和理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陈式太极拳的几种主要种类,包括陈氏一路、陈氏二路、陈氏老架、陈氏新架等。 2. 陈氏一路 陈氏一路是陈式太极拳中的基础套路,也是初学者学习的起点。它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如起式、进步、退步、左右分势、蹲马、拗步等。一路拳的动作流畅、舒展,融合了太极拳的柔和与刚劲,以及阴阳相互转化的特点。 陈氏一路的特点是动作简单、明了,容易学习但难以掌握。通过反复练习一路拳,学习者可以逐渐领悟太极拳的核心原理,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内力。 3. 陈氏二路 陈氏二路是陈式太极拳中的进阶套路,是在一路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相比一路拳,二路拳的动作更为复杂,要求更高的身体协调性和技术水平。 陈氏二路拳注重腰部的运动和转动,强调身体的内外协调。它的动作要求更加细致,包括了更多的转身、转体、转腰等技巧。通过练习二路拳,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内力表现。 4. 陈氏老架 陈氏老架是陈式太极拳中的经典套路,也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性拳种。它起源于陈家人中的陈长兴,后来由陈长兴的弟子传承并发展至今。 陈氏老架拳的特点是动作缓慢而有力,力量的运用更加明显。它注重身体的扭转和腰部的发力,通过腰部的转动来引导全身的力量。陈氏老架拳的动作流畅、连贯,具有很强的攻防转换能力。

陈式太极拳种类范文

陈式太极拳种类范文 1.陈氏一路太极拳 陈氏一路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家李耀辉先生整理的一套完整太极拳教程,以陈式太极拳为基础,通过多年的专研和实践总结出来的。这套太极拳由13个招式构成,动作简单流畅,力道圆滑,强调意念调整和身体协调。 通过练习一路太极拳,可以提高体能、提升身心平衡和调节呼吸等。 2.陈氏二路太极拳 陈氏二路太极拳是陈氏太极拳最为典型完整的套路之一,是著名太极 拳家陈玉楼创编的。该套路共183个动作,分为两个节拍。通过练习陈氏 二路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力量控制和防御技巧。这个套路具 有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的特点,既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又强调力 度的掌控和技巧的运用。 3.陈氏老架太极拳 陈氏老架太极拳是陈式太极拳中最古老、最经典的套路之一,由陈家 三代传人陆继岳系统总结并传承下来。这套太极拳不仅拳法独特,而且技 艺高深,动作刚柔相济,气势磅礴。陈氏老架太极拳有两个版本,一个是 陈氏小架太极拳(56式),另一个是陈氏大架太极拳(74式)。这两个 版本都具有其特殊的韵律和特点,深受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4.陈氏小架太极拳 陈氏小架太极拳起源于陈家后代传人陈石和创编的,共有56个动作。与陈氏老架太极拳相比,陈氏小架太极拳的动作更为简洁、紧凑,力度更 集中。通过练习小架太极拳,可以提高力量的爆发性、灵活性和整体协调

性。这个套路突出了陈氏太极拳的特点,即在强硬与柔和之间平衡,力道 既柔和流畅又有力量。 5.陈氏大架太极拳 陈氏大架太极拳与陈氏小架太极拳相比,动作更多、更为复杂,拳势 更磅礴雄浑。这套太极拳共有74个动作,注重整体身体的协调性和力度 的控制。通过练习大架太极拳,可以增强体力、增进身心的平衡和协调, 并培养专注力和耐心。充分展示了陈式太极拳的力度、柔软和特殊节奏感。 总结起来,以上所介绍的几个陈式太极拳流派和种类,都是陈家太极 拳的传承和创新,在太极拳发展历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练习不 同的太极拳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性、力度掌握和心境的调整。无论 选择哪个流派或种类的陈式太极拳,都可以享受到太极拳带来的身心健康 和内在的宁静。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1. 起源与传承 1.1 太极拳的起源 - 历史背景:明朝时期,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 - 初始形态:初代太极拳以杨、吴两家为主要流派,并有 后来的陈氏、孙氏等分支。 1.2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 - 第一代宗师:陈王廷(1600年-1680年)是第一个将太 極門內功外演于民间并广泛散播开去。 2. 发展阶段及特点 2.1 古老阶段(17世纪至19世纪) - 特点概述: 功法秘密性强; 打击技巧较直接; 强调内劲和身体力量掌握。 - 主要人物:

a) 第二代宗師: 神傑子(1669–1723) b) 李桐庐 (1808–1897) 2.2 近现代发展(20世纬至今) - 特点概述: + 注重健身效果; + 加入套路演练; + 强调内外兼修. - 主要人物: a) 陈发科 (1887–1957) b) 陈照奎(1929年-2015年) 3. 流派与分支 - 各个流派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传承者。 杨式太极拳:由杨露禅创立,注重舒展开放的动作; 吴氏太极拳:吴鉴泉所创,以圆滑柔和为主要特色; 孙氏太极拳:孙祥云创建,强调轻灵飘逸。 4. 研究现状及影响力

- 大陆地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有多项属于陈式太極 門相关项目。 + 许多大学设有体育课程或社团组织教授并推广该武术形式。 - 台湾地区: + 在台湾也受到了很高关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档涉及附件: 1. 图片资料文件(包含历史图片、宗師相册等); 2. 视频(示范动作、比赛录像等); 3. 陈式太极拳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书籍。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太極門:指代太极拳门派或组织。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旨在保 护世界各地非物质性传统知识与技能。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简介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当代名师冯志强先生经过半个世纪修 研而创立的陈式太极拳中的上乘功夫。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拳法阶段 关于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技击,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初学心意混元太极拳一般采用活桩慢练、去僵求柔的 方法,坚持用意不用力,特别是在套路熟练后,引拳一招一式要 中定、混元,不能图省事一带而过。 这一阶段不要求与人推手,较劲。因为此时整个身体的放松 程度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如一较劲便不自觉的易使僵劲, 这样会影响下步演练。另外有的人刀剑棍棒惧练但练心意混太极 拳时却动作漂浮,不扎实,其原因就在于内部气滞,经络不通。 所有初学者切勿求急而贪一日之功,要知道这一阶段是打基础,基础打好了则日新月异,否则,就是枉练上几十年到老还是 一场空。 功道成熟阶段

经过数年修炼行拳如行云流水,功道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每 隔一个阶段得改变练法,否则就会越练越没味。对于这类我体会 极深。 记的前几年练到没味时我就请教恩师,冯先生说:拳练到一 定程度,隔一段时间非改不行,否则你就会停留在一般一般水平 上难以进步。从无数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样才能达到上乘功夫。一般来说,这一阶段可以与人推手较技,但以化引为主,不用拙力。 前时期有个朋友告诉我:因小孩问题与人发生口角,双方交 手之际,学的拳竟没用上。这不奇怪,因为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学上几年太极拳临阵就想运用那是不可能的。太极不是不打人,只是功夫不到时,若练功圆满时,点打技击不露形。 这就是高级阶段。吾师冯志强先生积56年之功力,拿人于谈 笑间,掷人与无形中。这一时期在练功上注重于内外混元功的练习,外避风寒,内练三丹,拳不练可以,内丹必不可少。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公元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13势)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32势,被吸取了29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32势,综合民间古今16家拳法,取精去粗,以32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29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结合了导引、吐纳,使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第一组 1.起势(分脚开立)(假设起势方向向南) 2.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躬腿前棚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3.揽扎衣(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 4.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闭(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虚步按掌) 5.左单鞭(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 6.搬拦捶(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 7.护心捶(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8.白鹤亮翅(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 9.斜行拗步(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10.提收(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 13. 披身捶(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14. 背折靠(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 15.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 4.马步迸掌) 16.斩手(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 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

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的简介

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的简介 风格特点 螺旋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陈式太极以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穿蹦跳跃、松活 弹抖的特点成为武术百花园中的一只奇葩,并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世界人民强身健体的信 赖和选择。 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套路基础上,由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名 师精心提炼、创编、审定的竞赛规定套路。它具有很好的传统性、科学性、竞技性,不仅 符合武术竞赛规则要求,而且动作规范、技法充实、修炼均衡、新颖合理,因而也适合广 大爱好者的健身学练的需要。 练习要领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 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 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 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历史沿革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明末清初,陈氏家族第九代传人陈王庭依据祖 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易学上的阴阳五行之理,幷参考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 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即陈式太极拳。陈式 太极自陈王庭在十六世纪创造出老架拳路后,陈氏世代传习、演化,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 陈式太极最初只在陈氏家族内部传习,著名拳师有十四世陈长兴、十七世陈发科和第 十八世陈照丕。陈式太极在陈长兴时开始传给外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派生出杨、吴、孙、武四大流派。 1958年,陈照丕从开封回到陈家沟老家。那时的陈家沟,经历二十年的激烈残酷的阶级斗争,太极拳在陈家沟已销声匿迹。村中年纪较大,会三拳两脚的人不再打太极拳了; 儿童和年青人不会打太极拳。陈照丕看到这种情况,想到祖辈流传下来的太极拳就要失传了,他十分痛心。他不能将太极拳在他这一代失传,他要将太极拳传给后代。但是,在" 大跃进"的年月里学打太极拳,是很艰险,但总算播下了太极拳的种子,又点燃了陈家沟 太极拳的星星之火。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介绍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介绍 篇一: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纲要-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纲要: 一个核心 太极的核心即混元,包括在混元气.混元体.混元圈.混元一粒.混元是太极之本体,太极是混合圆成之物,混元是太极之本象,太极是混合圆形运动. 两个坚持 持拳功合一的真传练法,坚持体用兼备的武术本义. 三项原则 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 四条总诀 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 六条法则 静中修,松中练,环中求,缓中运,和中行,养中长. 八步练法 第一步养气混元生太极 第二步意气混元行太极 第三步活桩混元沉太极 第四步缠丝混元旋太极 第五步整体混元合太极 第六步弹性混元运太极 第七步虚灵混元返太极 第八步一粒混元养太极 十六条修炼秘诀 1.练拳似休息; 2.练拳似站桩; 3.练拳似天地人合一; 4.练拳似画图; 5.练拳似行气;

6.练拳似换气; 7.练拳似吐纳; 8.练拳似游泳; 9.练拳似修炼; _.练拳似通经活络; _.练拳似平衡阴阳; _.练拳似放松; _.练拳似性命双修; _.练拳似精气神转化; _.练拳似自我按摩; _.修炼秘诀中的要窍. 混元太极拳入门须知: 学习太极拳,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则神意涣散.要方之,身外形顺,无形中自增力感;心内中和,无形中自增灵感.练至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灵则身轻如羽,得其妙道,若有若无,若实若 虚,勿忘勿助,不思可得,无形而生成神奇,力活气顺,虚心实腹,久练自达化境. 二.不可心躁气浮,急于求成.心不静则神不宁,心肾不交则神气不通.心要静,心静神自宁,神宁心自安,心安气自行,神气相通,万象归根.静练出真功,功夫长进快.静养灵根气化神,处处静,时时静,行立坐卧不离静,静中求动生太极,不静不动之奇. 三.不可不知养,太极不太和,欲速则不达.练拳不如养,易伤不易长.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慢练为养,养气.养神.养性.养身;快练为伤,伤气.伤神.伤心.伤身.须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太极太和,自然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 四.不可心存打人念.否则,心动神去无所依,神杳气散无所归,好勇斗狠失心和.妄念一起,横气自生,肝气不平,阴阳不和,火水不济,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练拳时,应壹习凝神,主于敬,养其诚,洗心涤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