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和宏量营养素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活动 水平
职业工作 时间分配
工作内容举例
PAL 男女
轻
75%时间坐或站立 25%时间站着活动
办公室、修理仪器钟表、 售货员、酒店服务员、 1.55 化学实验操作、讲课等
1.56
25%时间坐或站立 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
中 75%时间特殊职业 驾驶、电工安装、车床 1.78 1.64
活动
操作、金工切割等
❖ 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喝醋饮料,因为它会刺激分泌过 多胃酸,伤害胃壁。长期喝醋饮料能腐蚀牙齿使之 脱钙。醋饮料是酸性物质,长期大量食用会影响人 体的酸碱平衡,对患有慢性肾脏疾病者,甚至会引 起酸中毒。
三、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生长 (对儿童、孕妇、乳母等) 发育 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
体力活动
基础代谢
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图解
我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平均值 (kJ·m-2 ·h-1)[ kcal·m-2 ·h-1]
年龄 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51~
男 195.4 193.3 166.1 158.6 157.7 154.0 149.0 [46.7] [46.2] [39.7] [37.9] [37.7] [36.8] [35.6]
1、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指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它约占人体1天所消耗 总能量的70%。即在清晨而有极端安静状态下,不受精BM神I?紧
Body Mass Index
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体质代指谢数。指数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 Growth: Children and pregnant women have higher BMR's.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三章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01 02 机体主要构成成分
调节生理功能
03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04
供给能量
二、蛋白质
4.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被消化吸收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
被人体利用程度(蛋白质利用率)
二、蛋白质
5.蛋白质在烹饪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烹饪的有益作用
热加工
其他加工
• 加热杀菌和钝化酶,是食品保 藏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加 热使蛋白质变性,可提高其消 化率;加热还可破坏食品中的 某些毒性物质、酶抑制剂和抗 生素,而使其营养价值提高。
一、能量
2.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热能
➢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又称食物热效应。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 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量,这种因 摄食而引起的能量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的热效应。它只是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并非 增加能量来源。
➢ 体力活动一般包括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家务活动和休闲活动等,因职业不同 造成的能量消耗差别最大。
一、能量
2.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我国通常将劳动强度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 极轻度体力劳动:身体主要处于座位工作,如办公室工作、开会、读书、装配、修 钟表等。
➢ 轻度体力劳动:站立为主的工作,如商店售货员、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 中度体力劳动:如重型机械操作、机动车驾驶、学生日常活动、一般农田劳动等。 ➢ 重度体力劳动:非机械化农业劳动、半机械化搬运工作、炼钢、体育活动等。 ➢ 极重度体力劳动:非机械化的装卸工作、采矿、伐木、开垦土地等。
二、蛋白质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结构
健身过程中的合理能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比例

健身过程中的合理能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比例在健身过程中,合理的能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比例对于达到健身目标至关重要。
无论是增肌、减脂还是维持身材,合理的营养摄入是支撑身体需要,促进健康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健身过程中的合理能量摄入和宏量营养素比例,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饮食。
一、能量摄入的计算和合理安排在健身过程中,能量摄入是确保身体有足够燃料进行训练、恢复和生长的基础。
合理的能量摄入量可能因个体差异、身体状况和具体目标而异,但一般建议通过计算基础代谢率(BMR)和活动水平来确定每日能量需求量。
基础代谢率(BMR)指的是人在静息状态下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男性:BMR = 66 + (13.7 ×体重kg) + (5 ×身高cm) - (6.8 ×年龄)女性:BMR = 655 + (9.6 ×体重kg) + (1.8 ×身高cm) - (4.7 ×年龄)在计算出基础代谢率后,乘以活动系数来估计每日能量需求量。
一般地,活动系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久坐办公室工作或轻度活动(BMR × 1.2)2. 中度活动,每周进行2-3次适度强度的运动(BMR × 1.375)3. 积极运动,每周进行3-4次中等强度的运动(BMR × 1.55)4. 高强度运动,每周进行5-7次高强度的运动(BMR × 1.725)5. 极高强度运动,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或专业运动员(BMR ×1.9)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系数,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能量摄入量。
然而,需注意不要过度依赖计算公式,还需依据身体反馈和实际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二、宏量营养素的比例安排除了能量摄入的计算外,合理的宏量营养素比例同样重要。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在健身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高强度的运动中。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1

(2)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
各种蛋白质的氮含量皆近于16%。
凯氏(Kjeldahl)定氮法:
蛋白质%=含N量×6.25 ×100%
6.25 (100/16)称为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或平均 系数
蛋白量
100
含氮量
16
含量(content)
Pro数量≠质量,但如没有一定数量,再 好的Pro其营养价值也有限; 蛋白质含量是营养价值的基础。
蛋白质:23.64kJ(5.65 kcal)/g
生理卡价(食物的能量卡价)
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生理卡价=物理卡价×消化吸收率 糖类:17.15 ×98%=16.8kJ/g(4.0kcal/g) 脂肪:39.54 ×95%=37.6 kJ/g(9.0kcal/g) ②蛋白质 生理卡价=(物理卡价-尿中损失)×消化吸 收率 (23.64-5.44) ×92%=16.7 kJ/g(4.0kcal/g)
2.氨基酸
3.蛋白质的分类 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5.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6.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8.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9.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氮折算 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及硫 碳水化合物:碳、氢、氧 脂肪:碳、氢、氧 氮:13~19%
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1)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体力活动水平:PAL 能量需要量 = BMR × PAL (2)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标准人) 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RNI = 10.03 MJ/日(2400kcal/日)
第二部分 蛋白质 protein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重点七大营养要素

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治疗贫血、抑制肿 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0mg/kg·d 食物来源:食用油脂和谷类 缺乏症状:
维生素K
功能:促进血液凝固,防治骨质疏松症
来源: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
推荐摄入量(UL)为2ug/kg〃d 缺乏症状:成人体内能合成,很少缺乏。 主要是“新生儿出血症”
膳食纤维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纤维食品指导大纲 指出,健康人每日常规饮食中应有30 至50克(干重)纤维素。
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主要是从植物性食品(谷物及各 种瓜果蔬菜)中获得。全麦粉的纤维含 量可达25%以上,每人每天只吃200克, 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膳食纤维。精白面粉 的纤维含量低于5%。大米的纤维含量更 低,以米饭为主食的人群纤维缺乏现象 更为严重。所以要想摄入足够的膳食纤 维,只能依靠主食--谷物。
能量和人体所需要的 营养素
一、能量 二、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三、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四、水和膳食纤维
一、能量
能量又叫热能,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 1、能量的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三大宏量营养素。 其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0%—70%,脂肪 应占20%—25%,蛋白质应占10%—15% 2、能量的消耗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热效应 生长发育及孕妇、乳母对能量的需求 3、热能的收支平衡 预防消瘦和肥胖,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比理想体重高低 10%)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维生素
维生素又叫维它命,是生物体代谢所必须 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含量 很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绝对不能缺少, 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身体必有对应的 临床表现。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
3-2 基础-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的目的在于研究能 量平衡。 能量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 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组织以满足生命活 动的能量需要,导致体力下降,体重减 轻,发育迟缓,死亡。 能量摄入过剩,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 形式储存,导致肥胖。 因此,能量的摄入应与需要平衡。
1. 基础代谢 (basal metabolism, BM) ① 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 所必需的能量消耗。 ② 测定方法:测定空腹12~14h、 睡醒静卧、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 量消耗。 ③ 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 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
④ 基 础 代 谢 率 ( 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 谢所消耗的能量。 计算方法: ⅰ采用体表面积计算(赵松山,1984)。 ⅱ直接用公式计(Harris & Benedict)。 ⅲ采用WHO(1985年)推荐的公式 ( Schofield), 按 体 重 计 算 BMR( 见 表 2 1)。
我国营养学会:我国儿童和青少年按上表计算,18岁以上 人群按以上结果减去5%
四、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1. 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① 成年,轻活动,男性 2400 (kcal/d) 女性 2100 (kcal/d) ② 50岁起,年龄增长,能量摄入递减。 ③ 孕妇+200kcal/d;乳母+500kcal/d。
热
维持体温恒定
不断向环境中散发
能
维持各种生理 体力活动正常进行
三、能量消耗(代谢和平衡)
人体摄入的能量主要用于满足维持基础 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消耗 的能量需要。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需额外增加生长 发育所需能量。 孕妇需增加子宫、胎盘、胎儿、乳房和 体脂储备所需能量。 乳母需增加合成分泌乳汁所需能量。
(整理)01宏量营养素与能量.

(整理)01宏量营养素与能量.第⼀单元宏量营养素与能量第⼀节蛋⽩质(protein)⼀、蛋⽩质的⽣理功能(1)合成⼈体组织蛋⽩质(⼈体组织的构成成分)(2)构成体内多种重要⽣理作⽤的物质:酶——催化和调节体内⼀切物质的合成和分解;激素——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代谢;抗体——参与机体免疫过程;细胞膜和⾎液中的载体蛋⽩——运输和交换;肌⾁组织中的肌纤凝蛋⽩——肌⾁收缩;胶原蛋⽩——构成⽪肤、⾻骼等的⽀架。
(3)参与调节体内各种⽣理功能: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运、代谢⽣长发育、组织更新与修复⾎液凝固、视觉形成。
(4)供给能量在机体需要时,蛋⽩质可以氧化提供能量蛋⽩质的净能量系数为4.0kcal/g。
即:1g蛋⽩质可产⽣4.0kcal(16.7kJ)能量。
⼆、蛋⽩质营养不良与缺乏症三、必要氮损失和氮平衡(1)必要的氮损失(obligatory nitrogenlosses,ONL):指在完全不摄⼊蛋⽩质的情况下,机体不可避免的消耗氮量。
①⽪肤、⽑发、和粘膜脱落,妇⼥⽉经期失⾎以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
② 60kg的成年男⼦,ONL约为3.2g氮,相当于20g蛋⽩质。
按每kg体重计算:成年男性ONL为54mg;成年⼥性ONL为55mg。
(2)氮平衡:指在⼀定时间内摄⼊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
①测定蛋⽩质需要量②评价蛋⽩质营养状况③表⽰⽅法:B=I-(U+F+S)I=U+F+SB:氮平衡I: 摄⼊氮U: 尿氮F: 粪氮S: ⽪肤及其它途径排出氮I=U+F+S(B=0)零(氮)平衡成年⼈。
I>U+F+S(B>0)正氮平衡婴幼⼉、青少年、孕妇、乳母。
I<U+F+S(B<0)负氮平衡饥饿、疾病、应激、精神紧张。
四、氨基酸与氨基酸模式(1)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体蛋⽩质是由20种α氨基酸构成的。
①必需氨基酸在构成⼈体的20种氨基酸中,有9种⼈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需要,必须由⾷物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第三章第四章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3、供给能量:
三、氮平衡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是反应机体 摄入氮(I)和排出氮(E)之间的关系。
NB=I-E=I-(U+F+S) N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 S:皮肤等氮损失。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掌握膳食纤维、 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及生理功能。
第一节 人体的能量需要
一、能量的来源及能值
1g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为16.8kJ(4.02kcal) 1g脂肪产生能量为37.6kJ (9.0kcal) 1g蛋白质产生能量为16.7kJ(4.0kcal)
二、 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
基础代谢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对食物的代谢反应
构成
体力活动
点击添加标题
生长发育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BM):
是指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消 耗,是指人体在清醒、空腹(饭后12~14h)、 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室温20~25℃)、无任 何体力活动和紧张的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 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即指人 体用于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器官组织和 细胞功能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
活动强度 极轻 轻 中重 能量消耗 BMR×1.3 BMR×1.6(男) BMR×1.5(女) BMR×1.7(男) BMR×1.6(女) BMR×2.1(男) BMR×1.9(女) BMR×2.4(男) BMR×2.2(女)
重
极重
4、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
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能 量。孕妇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乳母分泌 乳汁等也需额外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