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知多少(一)

合集下载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1. 持续性: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是长期存在的,持续时间一般超过6个月以上。

这与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慢性疾病的影响有关。

2. 多局部性: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同时涉及多个部位,如背痛、关节痛、头痛等。

这与老年人身体多系统的退化和慢性疾病的普遍存在有关。

3. 疼痛程度不一: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程度有轻有重,从轻微的不适到剧烈的疼痛都
有可能。

不同老年人的疼痛感受和耐受能力不同,因此疼痛程度可以因人而异。

4. 参差不齐: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表现为波动性,即痛苦的程度和频率会不断变化,有时会突然加重,有时又会减轻。

这可能与老年人生活规律的改变、活动量的不一致以及
慢性疾病的进展有关。

5. 加重活动或压力:老年人慢性疼痛往往会在活动或压力下加重,如站立、行走、
劳动等。

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因此活动或压力可能会引
起疼痛的加重。

6. 引起情绪和社交影响:老年人慢性疼痛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给心理和社交层
面带来不利影响。

长期的疼痛可能导致老年人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影
响他们的社交活动、家庭关系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具有持续性、多局部性、疼痛程度不一、参差不齐、加重活动或
压力以及引起情绪和社交影响等六大特征。

针对这些特征,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应密切关
注老年人疼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和照顾。

世界镇痛日疼痛知多少疼痛小知识有些痛可以不必忍课件PPT

世界镇痛日疼痛知多少疼痛小知识有些痛可以不必忍课件PPT

5个等级
0度不痛 I度轻度疼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疼痛) II度中度疼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III度重度疼痛(非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IV度严重疼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PART.03
疼痛小知识
自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 (IASP) 倡议设立“世界镇痛日”以来,确定每年10月第三 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
自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 (IASP) 倡议设立“世界镇痛日”以来,确定每年10月第三 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
4、有些痛可以不必忍。
1. 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以由创伤、手术、疾病或 其他原因引起,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疼痛,都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和困扰。 许多人认为疼痛是不可避免的,或者只有在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需 要镇痛。
3、疼痛小知识。
“疼痛不能忍!!!”,对于尚能忍受的疼痛且不能 报以“能忍且忍”的态度。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受损 的主要信号,是一种保护性信号,应引起关注。 一旦发生疼痛应及时就医,无识。
“止痛止痛,立即止痛”,“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想法是错误的。疾病的发生、 发展存在自身规律,必须的检查有助于明 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达到长 期完善的镇痛目标。反之,盲目错误用药 容易掩盖症状而导致延误病情,甚至发生 严重后果。
2.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与疼痛相对应的是镇痛,是指对各类疼痛的 治疗。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预防、缓解和治疗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3. 过去的几十年中,镇痛技术和镇痛药物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改进。现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镇痛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说起慢性疼痛,想必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了解这是怎样的一种疼痛。

其实慢性疼痛是指一种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困扰了多数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吧!一、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引起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较为常见的包括:颈椎病、腰突、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椎管狭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肌筋膜炎、带状疱疹、脑梗死、癌症等等。

二、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由于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对老年人的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带来严重危害,使得老年人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还会导致其活动受限,易发生跌倒事件,从而使其失去了以往的社交能力,同时还会出现睡眠障碍,而且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另外,在使用止痛药后,还容易因为药物的原因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便秘、肾功能恶化、尿潴留等。

在此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事件,是我一位同事的爸爸出现了慢性疼痛。

记得我同事和我说,有一天他的弟弟问他,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老爸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变得不爱活动、不爱说话,甚至连最喜欢的广场舞都不愿意去了,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经过询问后才得知,他们的老爸几个月以前就出现了腰痛和膝关节痛,经过诊断后确诊为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腰突症,虽然贴了膏药,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因为胃不好的原因,也没有吃止痛药。

所以,他们的老爸害怕走路疼痛,哪都不敢去,而且心情也非常的不好。

看到这,大家再结合一下上述提到的危害,这都是因为慢性疼痛所导致的。

三、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注意事项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术后2-3周左右,可佩带腰围下床,但是要注意不可弯腰提重物。

另外,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腰部锻炼方式,如:撑腰锻炼、倒走锻炼、多角度的腰部运动、拱腰锻炼等,锻炼时动作要舒缓、轻柔,力度适中,同时注意腰部的保暖工作,做好腰部的保护工作。

慢性疼痛知多少(二)

慢性疼痛知多少(二)

慢性疼痛知多少(二)
慢性疼痛综合治疗的目标:
①增加病人对自身疼痛和影响因素的认识;
②增强病人战胜慢性疼痛的信心和能力;
③终止慢性疼痛的恶性循环状态;
④减少慢性疼痛病人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⑤实施有效的疼痛康复工程,防止或减轻疼痛的复发率;
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哪些疼痛应去看疼痛专科?
1、原因及科别归属尚不清楚的疼痛:如慢性全身疼痛、头痛、胸背痛、腹痛、脊柱四肢痛等,虽经过多家医院、多个科室、长时间反复精心检查,也未查到与疼痛相匹配的原因;
2、无手术指征的颈、肩、腰腿痛:某些无手术适应症的颈椎病、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通常无需手术的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患者出现持续的慢性疼痛,适合到疼痛科治疗。

3、神经源性疼痛:根据国际疼痛学会的定义,神经源性疼痛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如中枢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灼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等。

4、癌性疼痛:在抗癌治疗的同时或完成抗癌治疗后仍存在的疼痛,可到疼痛科采用特效的镇痛措施进行治疗。

完善的疼痛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患者的生命。

5、其他疼痛:比如带状疱疹,心因性疼痛,血管、管道痉挛栓塞引起的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截肢术后出现的残肢痛、各种外科术后出现的慢性顽固性术后痛等。

慢性疼痛分类

慢性疼痛分类

慢性疼痛分类(ICD-11)一、慢性原发性疼痛(MG30.0)1.慢性原发性内脏痛(MG30.00)2.慢性广泛性疼痛(MG30.01)3.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02)4.慢性原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03)4.1慢性偏头痛(8A80.2)4.2紧张型头痛(8A81)4.3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8A82)4.4灼口综合征(DA0F.0)5.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8D8A.0)5.1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 型(8D8A.00)5.2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I 型(8D8A.01)二、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MG30.1)1. 慢性癌痛(MG30.10)2. 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MG30.11)三、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MG30.2)1. 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20)2. 术后慢性疼痛(MG30.21)四、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0)2. 结构改变相关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3.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2)五、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4)1. 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0)2. 血管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1)3.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2)六、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 慢性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0)2. 慢性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2.1 三叉神经痛(8B82.0)2.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E91.5)七、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6)1. 慢性继发性口颌面痛(MG30.60)2. 慢性牙痛(MG30.61)3. 慢性头痛或口颌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62)4. 慢性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引起的头痛或颌面痛(MG30.63)5. 继发性头痛(8A84)5.1 颅脑创伤性急性头痛(8A84.0)5.2 颅脑创伤性持续性头痛(8A84.1)。

了解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

了解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

了解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区别急性和慢性疼痛是常见的疼痛类型,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正确治疗和管理疼痛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定义、病因、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区别。

一、急性疼痛的特点急性疼痛是由创伤、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通常在损伤治愈后会自行消失。

以下是急性疼痛的特点:1. 病因明确:急性疼痛通常由外伤、手术、感染或炎症等明确的原因引起。

2. 短暂性: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通常在6周内,有时甚至只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3. 症状明显:急性疼痛往往伴随着明确的症状,如红肿、发热、局部麻木等。

4. 可逆性:一旦原因消除,急性疼痛通常会自行缓解,不会导致持久的痛苦。

二、慢性疼痛的特点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6周以上的疼痛,其特点如下:1. 病因多样:慢性疼痛的病因可以是创伤、疾病、神经损伤等多种原因,有时也难以明确确定。

2. 持续性: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通常在数月或数年,并可能是持续终身的。

3. 症状缓解:慢性疼痛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能只是一种隐匿的疼痛感觉,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受苦。

4. 难以治愈:慢性疼痛通常无法完全治愈,而只能通过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

三、治疗方法的区别由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特点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1. 急性疼痛的治疗:急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手术、抗生素治疗等。

同时也可以辅助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2. 慢性疼痛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疼痛本身进行管理,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规律锻炼、饮食调整等方式来改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在病因、持续时间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早日缓解疼痛,重拾健康和幸福。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通常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

与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或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出现。

慢性疼痛常常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他们失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慢性疼痛的特点是它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常规医疗治疗下难以缓解或消除。

它可以来源于多种因素,如疾病、创伤、手术后的恢复、神经病变等,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

慢性疼痛通常被分为两类:组织源性疼痛和神经源性疼痛。

组织源性疼痛是由于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疼痛。

举例来说,骨骼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关节组织的退变和炎症,从而引起长期的疼痛。

神经源性疼痛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异常引起的疼痛。

例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都属于神经源性疼痛,这些疼痛是由于神经传递异常而引起的。

慢性疼痛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障碍,如行走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等。

这使得患者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受到了限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其次,慢性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

这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丧失和社交孤立等问题。

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方法。

首先,药物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和抗抑郁药等都可以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然而,这些药物并非万能的,而且使用药物长期可能会带来依赖和副作用。

因此,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物理疗法、心理治疗、针灸等方法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一些综合性的慢性疼痛管理方案,如多学科团队合作和康复治疗等,也逐渐被采用。

总而言之,慢性疼痛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通过理解其病理机制和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疼痛特点和诱因均有所不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六大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慢性疼痛问题也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而老年人慢性疼痛与年轻人的疼痛存在很大差异,那么老年人慢性疼痛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疼痛类型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类型很多,其中以骨关节疼痛和神经疼痛为常见类型,其他常见类型还包括肌肉疼痛、头痛、胃肠道疼痛等。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类型因人而异,但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出现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疼痛。

二、持续时间老年人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可能伴随终生。

而且老年人的疼痛往往更为坚持,很难缓解。

三、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慢性疼痛非常影响生活质量,有时甚至使老年人无法正常工作、睡眠和社交。

慢性疼痛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不适和残疾原因之一,常常导致情感困扰和社交孤立。

四、复杂性老年人慢性疼痛通常复杂而多样化,涉及不同的疾病、情感和认知因素。

需要结合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包括疼痛管理专家、医学专家、心理医生和康复师等。

五、诊断困难老年人慢性疼痛的诊断也比较困难,由于慢性疼痛经常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复杂多变,因此对慢性疼痛的诊断更加困难和复杂。

六、治疗方法有限针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比较有限,常用的疼痛管理方式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往往疗效有限或存在不良反应。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用药安全性和疗效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老年人慢性疼痛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家庭和社区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疼痛问题,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对老年人的疼痛进行个性化和综合性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健康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疼痛知多少(一)
什么叫做慢性疼痛?它包含了哪些病症呢?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

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较常见的有: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癌症痛等。

慢性疼痛有哪些特点?
与急性疼痛比较,慢性疼痛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除慢性疼痛病人在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两者都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部分或区域受到长期或反复的各种刺激和程度不同的损伤而发生;
②病因学:慢性疼痛的原因相对不明确,涉及广泛并且复杂,病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或较漫长时间内发生而多数找不出直接相关的病因;
③发生机制: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中枢神经系统三大机制,随着病程的开始和进展可以涉及不同的发生机制;
④自主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变化。

长期慢性疼痛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长期慢性疼痛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它的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伤害使躯体和心理双重损伤,其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短暂性的急性疼痛。

长期慢性疼痛持续不缓解,对机体可继发一系列的系统损害,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触即发相继倒下,尤其对老年体弱患者更为明显。

首先,慢性疼痛可致病人睡眠障碍、情绪紧张、心慌易汗,焦虑抑郁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之表现;其次,病人不欲饮食,恶心呕吐,逐渐消瘦而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一步发展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的功能紊乱。

由此可见,慢性疼痛危害较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