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修饰研究进展
脂肪酶及其产生菌的筛选与改良研究进展

在脂肪酶催化过程 中,脂肪酶 的活性部位被一个螺 旋片段 ( 又称 “ 盖子” )所包住 。在底物存在的情况 下 ,酶的构象发生变化 , “ 盖子”打开 ,含有活性 部位的疏水部位就暴露 出来 。 “ 盖子 ”螺旋 的双亲 性会影响脂肪酶与底物在油 / 水界面的结合能力 ,其 双亲性 的减弱将导致脂 肪酶活性 的降低 , “ 盖子 ” 的外表面相对亲水 ,而其面 向催 化部位 的内表 面则 相对疏水 。由于脂肪酶与油 / 水界面的缔合作用 ,使 “ 盖子”张开 ,活性部位得 以暴露 ,这使得脂肪酶与 底物的结合能力增强 ,此时底物就容易进入疏水性 通道而与活J 陛部位结合 ,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 4 1 。 1 脂肪酶来源 . 3 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植 物和微生物 中。植物 中 含脂肪酶较多的是油料作物种子[ 5 1 ,如蓖麻籽 、油菜 籽等 ;动物体 内含脂肪酶较多的是高等动物的胰脏 和脂肪组织 ,在肠液 中也含有少量 的脂肪酶 ,用于 补 充胰脂肪酶对脂 肪消化 的不足阎 ;微 生物 中的细 菌 、真菌和酵母菌脂肪酶含量最为丰 富1 7 1 。由于微生 物种类多 、繁殖快 、易发生遗传变异 ,具有 比动植 物更广的作用 p H值和温度范 围以及底物专一性 ,适 合 于工业化 生产脂肪酶和 获得高纯度样 品。 因此 ,
i d s ilu e . h sp p rma e u n u t a s s T i a e k sa s mmay o r vn c e nn fs an r d c n p s s a d r s  ̄1 rg e s r r i o i g s r e i g o t i sp o u ig l a e e e th p o r s . f mp r i n 3 Ke a d : l a e p o u i g s an ; s r e ig;i r v me t y w r s i s ; r d c n t i s c e n n p r mp o e n
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摘要固定化脂肪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生物催化剂,因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环保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固定化技术、载体种类、酶固定化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固定化脂肪酶提供参考。
引言脂肪酶(Lip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领域。
传统的脂肪酶生产方式多为分离和提纯天然来源的酶,其成本高、效率低、质量难以稳定。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人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大量高度纯化的重组脂肪酶,这些酶具有更高的活性、热稳定性和抗丝氨酸等性质,但其应用领域仍然受到限制。
与传统的脂肪酶生产方式相比,固定化脂肪酶因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易回收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固定化技术、载体种类、酶固定化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以提高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一种生物技术。
固定化脂肪酶通过固定化技术制备而成,其固定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吸附、交联固定、共价固定、包埋固定、磁性固定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酶的性质和产物特性以及应用需求等因素。
载体种类载体是将酶固定化在其表面的材料,其种类主要有聚合物、无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磁性材料等。
聚合物是最常用的载体材料之一,主要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酰胺等。
无机材料则包括硅胶、陶瓷、玻璃等,其中硅胶是最常用的载体材料之一。
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有机-无机化合物,可以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和大表面积,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磁性材料通常是由铁磁性物质和非磁性材料组成的,其具有磁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之间实现快速分离。
酶固定化方法1.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将酶直接吸附在载体表面,主要依靠静电作用力和范德华力等物理力作用固定酶,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缺点是载体表面吸附作用力比较弱,酶结合不稳定。
脂肪酶催化药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芬 、 洛芬和 氟 比洛 芬 等 。最 近研 究人 员 利 用 脂 肪酶 布
在 手 性 药 物 拆 分 中 具 有 的 优 势 , 合 成 这 四 种 药 物 的 对
生 。脂肪 酶催化 反应 除具 有高 度 的立体选 择性 和 区域
关 键 词 : 法催 化 ; 肪 酶 ; 物合 成 ; 性 中 间体 酶 脂 药 手
中 图分 类 号 : 5 6 Q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4 5 2 1 ) 8 0 0 —0 1 7 —5 2 ( 0 0 0 — 0 1 7
脂 肪 酶 ( ia e E 3 1 1 3 可 以 水 解 三 酸 甘 油 Lp s , C . . . ) 酯产 生脂 肪酸 、 甘 油 酯 、 甘 油 酯及 甘 油 , 有 机 溶 单 双 在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0 0 2 3 国 3 90 5 ) 收 稿 日期 :0 0 0 — 2 21— 4 6
萘普 生 [ + ) 一 基一一 ( a甲 6 甲氧 基-- 乙 酸 ] 世 界 2萘 是 上 应用最 多 的 非 甾体 类 抗 炎 镇 痛 药 物 。临 床 研 究 表
1 脂 肪 酶 催 化 合 成 抗 炎 镇 痛 药 物
非 甾体 类 抗 炎 镇 痛 药 物 ( n tr ia a t nl No seod l ni f m- i a
mao yd u s NS Ds是 一类 具有 解 热 、 痛 、 tr rg , AI ) 镇 抗炎 、 抗 风湿 和血 小板 聚集 作 用 的药 物 , 主要 用 于 治 疗 多种
作者 简 介 : 小龙 ( 9 5 , , 熊 1 8 一) 男 安徽 六 安 人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物 酶 及 催 化 ; 讯 作 者 : 恬 , 士 , 授 。 E ma :i xe 硕 研 生 通 谢 博 教 — i t n i. l a
脂肪酶

脂肪酶的应用进展综述09生物技术0902021040 陈莹莹摘要:脂肪酶被认为是工业中很重要的一利酶。
本文概述了当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脂肪酶及其固定化产品的应用途径, 包括在食品加工、饲料、纺织、医药、生物柴油和传感器等领域中的应用。
脂肪酶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其成本高。
但技术进步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有望使成本降低, 脂肪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在本文中也作了展望。
关键词:脂肪酶;性质;生产;来源,应用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 E C3.1.1.3)是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油水界面上,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的酯键水解,释放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
脂肪酶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食品、皮革、医药、饲料和洗涤剂等许多工业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一、脂肪酶的来源脂肪酶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植物中含脂肪酶较多的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如蓖麻籽、油菜籽,当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酶能与其他的酶协同发挥作用催化分解油脂类物质生成糖类,提供种子生根发芽所必需的养料和能量;动物体内含脂肪酶较多的是高等动物的胰脏和脂肪组织,在肠液中含有少量的脂肪酶,用于补充胰脂肪酶对脂肪消化的不足,在肉食动物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丁酸甘油酯酶。
在动物体内,各类脂肪酶控制着消化、吸收、脂肪重建和脂蛋白代谢等过程;细菌、真菌和酵母中的脂肪酶含量更为丰富(Pandey等)。
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易发生遗传变异,具有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 H、作用温度范围以及底物专一性,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都是分泌性的胞外酶,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和获得高纯度样品,因此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脂肪酶的性质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胆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Schmid)。
脂肪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脂肪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脂肪酶是一种可以催化脂肪水解的酶类,对于脂肪的降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脂肪酶固定化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改善脂肪酶的稳定性、降低酶的负担、提高反应产率。
本文将对脂肪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脂肪酶固定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吸附、交联固定化、共价固定化和包埋固定化等。
物理吸附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静电作用或氢键等力使酶分子吸附于载体表面。
物理吸附固定化方法操作简单,但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脱附。
交联固定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交联剂将酶分子固定于载体上。
交联固定化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次数,但可能会降低酶的催化活性。
共价固定化是将酶与载体之间形成共价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包埋固定化是将酶包藏于聚合物中,形成固定化酶粒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脂肪酶固定化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例如,一些研究者采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通过调节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善酶的固定化效果。
金属纳米材料如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可以显著提高酶的固定化效果和催化活性。
同时,这些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提高载体与酶之间的亲和性,进一步增强酶的固定化效果。
另外,一些研究者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固定化脂肪酶。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特异性识别和绑定分子的方法,通过将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结合,形成高选择性和亲和力的识别位点。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固定化脂肪酶,可以大大提高酶对底物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采用双酶固定化方法,将脂肪酶与其他酶共同固定在载体上。
双酶固定化方法可以形成多酶复合体,提高酶对底物的转化效率。
例如,将脂肪酶与脱氢酶固定化,可以实现脂肪的选择性酸化。
总之,脂肪酶固定化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改善酶的稳定性、降低负担、提高反应产率。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脂肪酶固定化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例如利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分子印迹技术固定化和双酶固定化等。
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固定化酶技术是一种将酶固定在一种载体上,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的方法。
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固定化脂肪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固定化载体是固定化酶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酶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常见的固定化载体包括凝胶、纤维素、磁性材料等。
目前,研究者对于固定化脂肪酶的载体选择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优化。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以凝胶为载体的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凝胶的孔径和化学性质来调控酶的催化性能。
其次,固定化方法的优化。
固定化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吸附、化学交联等。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的固定化方法,优化固定化过程,以提高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和稳定性。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固定化脂肪酶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活性。
第三,固定化脂肪酶的特性研究。
固定化脂肪酶的特性研究旨在揭示固定化过程对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通过比较固定化脂肪酶与游离酶的特性差异,可以了解固定化过程中酶的构象变化、活性中心的可用性以及固定化载体对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中心由于受限于固定化载体的孔径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酶的催化性能发生变化。
最后,固定化酶反应机制的解析。
固定化酶的反应机制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研究固定化脂肪酶的反应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固定化过程中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反应路径以及固定化载体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揭示了固定化酶反应速率与温度、底物浓度、pH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之,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固定化方法的优化、固定化酶的特性研究和固定化酶反应机制的解析。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固定化酶的性能,推动其在工业生产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脂肪酶的研究进展摘要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质及脂肪酸的类型广泛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进行脂肪酶研究的现状,主要关注于催化机理、特殊功能、调节机制、抗菌特性和生物特性等方面的发展与研究。
在催化机理方面,通过对脂肪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脂肪酶的活性中心由几个混合性结构单元组成,形成了一个动态活性中心。
在特殊功能方面,脂肪酶可以被用作调节人体内脂肪物质的转化,有助于改善人类的健康状况;另外,也可以用于药物合成,改善抗菌药物的特性;此外,还可以用于构建特异性的功能分子。
最后,介绍了近年来脂肪酶的表达和结构研究以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脂肪酶,催化机理,特殊功能,结构研究,生物医学应用IntroductionLipases are a type of enzyme that can hydrolyze lipids and fatty acids, and they are widely found in many organisms.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metabolism of lipids, the catalysis of reactions involving lipids, and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of hormones and nutrients in the body. Thus, lipases are important in many aspects of molecular biology, 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In recent years, many studies on lipase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a variety of findings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lipase research, with a focus on the catalyticmechanism, special functions,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Catalytic mechanismSpecial functions。
脂肪酶修饰研究进展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ch e no l o y, g Z h e n z h o u 4 5 0 0 0 1 , He n n, a Ch i n a)
2 0 1 3年第 2 6卷 第 1 期
粮 食 与 油 脂
脂
肪
酶
修
饰
研
究
进
展
付海 霞 。 杨院 , 河 南郑 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脂 肪 酶广 泛应 用于食 品 、 化 工和 生物技 术 等领 域 , 反 应体 系涉及 溶 剂体 系和 水相 体 系 ; 为 提 高脂 肪酶 在反 应 中活性 和稳 定 性 , 可采 取 多种 方 法对 脂肪 酶 进行 修 饰 。该 文对 脂肪 酶修 饰 方 法
s t a b i l i y, t ma n y me t h o d s we r e a p p l i e d t o mo d i f y t h e l i p a s e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 T h e me t h o d s f o r m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l i p a s e s we r e r e vi e we d i n t hi s a r t i c l e . Ke y wo r ds :l i pa s e;e n zy mi c mo d i ic f a t i o n;e n z yme
Abs t r a c t:Li pa s es we r e us e d wi d e l y i n f ood,c he mi c a l e n gi ne e r i n g a n d bi o t e c hno l og y,a nd t h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酶修饰研究进展摘要脂肪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反应体系涉及溶剂体系和水相体系;为提高脂肪酶在反应中活性和稳定性,可采取多种方法对脂肪酶进行修饰。
该文对脂肪酶修饰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脂肪酶酶修饰酶脂肪酶(EC 3.1.1.3)能催化脂肪酸酯水解、醇解、酸解、酯交换及脂肪酸酯化反应,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等领域;脂肪酶可应用于水相反应,亦可应用于非水相反应。
脂肪酶系由生物细胞所分泌、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生物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好、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但天然脂肪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游离酶与产物分离困难、游离酶不易回收重复利用、游离酶稳定性差等。
为解决天然脂肪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修饰,以改善其功能。
酶修饰化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很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酶修饰目的有:定向修饰酶催化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揭示酶活性中心构成及催化机理修饰与组成酶活性中心无关氨基酸侧链,改善酶的应用性能及酶原有催化功能或创造新功能;酶与其它物质(或化合物)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改善酶的表面特性或应用特性。
根据修饰中酶与修饰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可将酶的修饰方法分为共价修饰和非共价修饰。
1 脂肪酶共价修饰1.1 大分子修饰脂肪酶很多大分子经活化可用以修饰脂肪酶,如聚乙二醇、葡聚糖、右旋糖苷、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单功能聚合物,具有一系列不同分子量产品,其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并具良好水溶性,与许多有机物组份呈良好相溶性。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PEG 对蛋白质化学修饰已有很多报道。
Abuchowski研究发现,经PEG修饰蛋白质作为药物比未修饰蛋白质有效许多。
PEG主要通过改变蛋白分子侧链基团或分子中主链结构对脂肪酶进行修饰,按PEG 修饰基团不同可将之分为氨基修饰、巯基修饰、羧基修饰等。
但PEG用于脂肪酶化学修饰必须活化,因此PEG修饰一般可分为两步:首先,将PEG 予以活化处理,使其连接一个活性基团,以便其与酶蛋白分子某些功能基团结合,然后将经活化PEG与酶进行共价结合。
目前,最常用活化剂有:氰尿酰氯(三聚氯氰)、三氟乙烷磺酰氯、氯甲酸–P–硝基苯酯、N–羟基琥珀酰亚胺等。
其中三聚氯氰是一种常用活化剂,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但毒性较大,且有可能会影响酶活性。
脂肪酶经活化PEG 修饰后,可提高其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和稳定性;但酶活可能会有不同程度改变。
用硝基苯基氯仿、氰尿酸氯化物活化的PEG修饰念珠菌属脂肪酶,修饰酶在异辛烷中稳定性和活力均提高许多。
而用对硝基苯―氯甲酸酯活化PEG,再用此活化PEG 修饰C.rugosa 类VII脂肪酶(CRL),修饰虽降低酶活性,但提高酶稳定性。
经PEG修饰后可提高酶在有机溶剂中稳定性和溶解性;但PEG修饰脂肪酶在存在少量水条件下才能在酯化反应和酰基交换反应体系中发挥其活力,同时少量水的存在可使反应逆向进行。
甲壳素是一种在自然界储量丰富天然多糖,对蛋白质呈有高亲和性,有许多反应基团,是一种具多功能基团高分子化合物,可发生多种反应。
甲壳素部分水解脱乙酰基可得到壳聚糖。
甲壳素、壳聚糖均存在氨基,能与酶蛋白共价结合,又能螯合金属离子,使金属离子不能抑制酶活性。
脱酰壳聚糖也可通过戊二醛偶联到酶分子上。
黄朋、Lee 等采用Fe3O4化学沉淀法合成一种磁性高分子微球,通过固定化修饰脂肪酶,可提高脂肪酶耐受性、酶使用次数和时间,及脂肪酶活力回收。
研究发现,化学修饰可能会改变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反应,多种修饰剂对Candida rugosa脂肪酶进行修饰,都显著提高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对应体选择性。
1.2 小分子化合物修饰脂肪酶脂肪酶分子可离解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巯基、咪锉基等,都可被其它活性基团修饰。
小分子修饰法就是利用醛、酮、羧酸、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与这些游离基团发生烷基化、酰化、醚化等反应,通过改变侧链羟基性质以达到修饰目的。
其中赖氨酸末端ε–NH2,因具较强亲核性,可在温和条件下与很多亲电试剂反应,有利于修饰过程中酶活性保持而成为常用官能团之一。
上述这些修饰反应可稳定酶分子、有利于增强催化活性、提高抗变性能力。
例如,脱氨基作用能消除脂肪酶分子表面氨基酸电荷,改善脂肪酶稳定性;酰化反应,则能改变侧链羟基性质等。
常用小分子化合物主要有:邻苯二酸酐、丙酮、醋酸酐、硬脂酸等。
翁永珍等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法以硬脂酸对Lipolase脂肪酶进行化学修饰,发现Lipolase 脂肪酶经硬脂酸修饰后提高界面活性并有利于其在有机相或两相界面催化化学反应;且Lipolase脂肪酶经活化硬脂酸修饰后,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与未修饰酶相比,疏水性增强。
Means 等报道用乙醛和丙酮借助于与氨基形成Schiff 碱对蛋白质进行修饰。
于忠良等对硝基苯酚丁酸酯、二乙基焦炭酸盐、苯甲基磺酰氟、2–硝基苯甲酸、N–溴代琥珀酰亚胺、1–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等化学修饰剂对根霉ZM–10脂肪酶活性部位羧基、咪唑基、吲哚基、巯基等氨基酸残基进行修饰,研究氨基酸残基对酶活性影响。
熊亚红等采用邻苯二甲酸酐对猪胰脂肪酶进行化学修饰,修饰后酶催化水解效率及酶与底物亲和力得到有效提高,也增强酶分子热稳定性。
小分子修饰条件温和,不会对脂肪酶蛋白构象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修饰酶反应最佳条件,且小分子修饰同时会改变脂肪酶一些性质。
例如,小分子修饰脂肪酶不但能改善酶分散性、提高酶表面活性及使酶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及新功能,还能改善酶与其它物质相容性。
2 脂肪酶非共价修饰2.1 吸附法吸附法可分为物理吸附法和离子吸附法。
吸附法较简便,酶活损失小;但酶与载体作用力小、易脱落。
物理吸附法是通过非特异性物理吸附作用,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载体主要有:多孔玻璃、活性炭、酸性白土、漂白土、高岭土、氧化铝、硅胶、膨润土、羟基磷灰石、磷酸钙、陶瓷、金属氧化物、淀粉、白蛋白、大孔树脂、丁基或己基―葡聚糖凝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
谭天伟等研究一种简单的用硅藻土固定猪胰脂肪酶方法,选择合适pH、酶量及温度,脂肪酶固定量可达1020 U/g;用于棕榈油甘油解合成单甘油酯时,固定化酶热稳定性比游离酶强、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2.2 包埋法包埋法可分为网格型包埋和微囊型包埋。
包埋法较简单,酶活回收率较高,但发生化学反应时,酶易失活,所以常采用惰性材料作为载体;另外,包埋法只适于作用于小分子的底物和产物酶。
网格型包埋是将酶包埋在高分子凝胶细微网格中,载体材料有: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光敏树脂、淀粉、明胶、卡拉胶、火棉胶、胶原、大豆蛋白、壳聚糖、海藻酸钠和角叉菜胶等。
微囊型包埋是将酶包埋在高分子半透膜中,载体材料有: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膜、聚酰胺、聚脲等。
赵江等将海藻酸钠胰酶水溶液(3%海藻酸钠、0.7%胰酶)静置成胶液后滴入2% CaCl2溶液中制成微球,对制成后酶的特性进行测定,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 为8.0,酶活力回收率为35.4%,反应10次后酶活力仍保持56%,贮藏49 d后酶活力能保持为初始活力75.23%。
3.总结对脂肪酶进行修饰能大大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和活性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生物等领域。
参考文献(1)Bornscheuer U T. Enzymes in lipid modification [M]. WeinheimWiley–VCH GmbH,2000.(2)Van Oort M,Whitehurst R J. Enzymes in food technology [M]West Sussex: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0.(3)禹邦超,刘德立. 应用酶学导论[M]. 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邹国林,朱汝潘. 酶学[M].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5)彭志英. 食品酶学导论[M]. 第2 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6)Auchowski A Van E T. Poperties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ovalent attachment of poly (ethyleneglycol )[J]. J. Biol. Chem.,1977,252:3578―581.(7)翁梁,王志武,刘嵬. 酶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10―14.(8)Hernaiz M J,Sanchez–Montero J M,Sinisterra J V. Modificationof purified lipases from Candida rugosaw ith polyethylene glycola systematic study [J]. Enzyme Microb. Technol.,1999,24(3–4)181―190.(9)党辉,张宝善. 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3):68―72.(10)黄朋,向育君,周建红,等. 磁性高分子微球合成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4)94―98.(11)Lee D G,Ponvel K M,Kim M,et al.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onhydrophobic nano–sized magnetite particles [J]. J. Mol. Catal. B Enzym.,2009,57(1):62―66.(12)张松平,王平. 化学修饰―提高酶催化性能的重要工具[J]. 生物加工过程,2006,4(1):4―8.(13)翁永珍,蒋惠亮,方银军. 硬脂酸修饰Lipolase 脂肪酶性能[J]. 化工进展,2007,26(6):873―877.(14)Means G E,Feeney R E. Reductive alkylation of aminogroups in foteins[J]. Biochmistry,1968(7):2112.(15)于忠良,陈义伦,李娜. 根霉ZM–10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和活性部位的化学修饰[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2):39―42.(16)熊亚红,苏健鸿,刘小平. 修饰脂肪酶催化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 分子催化,2010,24(5):435―442.(17)马晓建,吴勇,祝春进,等. 化学修饰酶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6):7―9.(18)谭天伟,王芳,刘天全. 用硅藻土固定化脂肪酶及酶法合成单甘油酯[J]. 中国粮油学报,2000,15(2):29―31.(19)赵江,刘鹏,宋庆明,等. 胰酶固定化条件的优化与应用[J]. 中国酿造,2008(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