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生产方法

合集下载

东风发动机厂实习心得(2)

东风发动机厂实习心得(2)

东风发动机⼚实习⼼得(2)东风发动机⼚实习⼼得 实习期间,我们主要以产品类型为分类进⾏参观,下⾯我们以发动机部件车⾝加⼯标准件加⼯和变速箱为单位进⾏加⼯⼯艺和⽅法的介绍。

1.发动机 发动机分为五⼤件:缸体、缸盖、曲轴、连杆和凸轮轴。

发动机的系列有EQ6100、EQ6105、EQ4H和dci11等。

不同系列的发动机机构略有不同。

(1).曲轴的⽣产及加⼯⼯艺1.曲轴材料:48MnV(合⾦钢)――锻件⽑坯 2.曲轴结构:⽪带轮――前沿锋――齿轮肩――七个主轴颈(3对)――六个连杆颈(三对)――后油封(连杆颈:有六个连杆颈,分成三对,每对连杆颈间互成120度夹⾓;上⾯有油孔,第六组⼩端⾯为轴向基准,1、7主轴颈为径向基准。

) 3.曲轴加⼯⼯艺流程: (⼀)粗加⼯⼯序 1、粗车第4主轴颈---双顶尖定位,3、5主轴颈夹紧 ---⼑具:带磨层的主速钢---加⼯机器:专⽤卧式车床,共有4块⼑⽚,前后各2块---粗车第4主轴颈⽰意图---加⼯时间:3~4分钟(机标4分三⼗秒)---⼯件重量:成品⼤概120kg 2、粗磨第4主轴颈---磨床结构:前⾯为砂轮,后⾯为砂轮修整装置,⽤卡规实现在线测量尺⼨ 3、其余主轴颈的加⼯--以第4主轴颈为基准 4、数控精车(实亦为粗车) 1)精车1、3、4、6主轴颈,齿轮轴颈 2) 精车2、5、7主轴颈 5、对零件进⾏打号、标志加⼯机器:后油封打标机(型号:491 QT-274) 6、铣销6个连杆颈(数控内铣) 采⽤过定位:⽤顶尖定位,1、7组主轴夹紧,第⼀组连杆颈肩部的⾓向定位⾯定⾓度 7、钻孔位置:后油封端⾯上定位:夹紧1、7主轴颈⾓度分度定位,波销作⽤⽓动吸屑 8、2-7主轴颈上钻直油孔第1、7主轴颈,第1⼯艺孔定位,第6主轴⼩端⾯轴向定位 9、在连杆颈外圆上钻斜油孔钻床:60度钻床,⽤导向套定位斜油孔特点:与相邻主轴颈油孔接通,以传递润滑油 10、⽤台式钻床对所有油孔倒⾓除去外观⽑刺,防⽌热处理时出现孔⼝裂纹 (⼆)表⾯热处理⼯序 1、零件表⾯清洗 2、⽤U型感应器对表⾯进⾏淬⽕(局部) 主轴颈淬⽕连杆颈淬⽕处理后:HRC(洛⽒硬度) 达到55以上,淬硬层深3~5mm 之间 3、零件整体回⽕温度在260 左右,不⾼于310 在曲轴回⽕炉中进⾏ 4、零件表⾯喷丸处理⽤钢砂清理表⾯,以去除氧化层 5、中⼼孔修正⽤中⼼孔修正机修理热处理后中⼼孔的变形 6、相位⾓检测 (三)精加⼯⼯序 1、半精磨1、7主轴颈采⽤中⼼孔定位 2、在后油封端⾯上钻第2⼯艺孔采⽤中⼼孔定位夹紧,⽤第1连杆颈⾓度定位 3、精车第6主轴颈端⾯(正推⾯) 在左油封外圆上倒⾓ 4、精磨6个连杆颈 *第1、7主轴颈夹紧定位(偏⼼式夹紧),第2⼯艺孔为⾓度定位 *直径长度测量(⽓动直径长度测量仪) 5、精磨2、4、7主轴颈中⼼孔定位,中⼼架保证尺⼨精度精磨3、5主轴颈 6、精磨第1主轴颈,齿轮轴颈,前油封轴颈 *⽤斜砂轮,以减少径向冲击⼒ *砂轮进给,砂轮与⼯件同时旋转 7、精磨后油封外圆精车后油封端⾯:夹紧前油封和第7主轴颈,第6主轴颈端⾯轴向定位 8、精车⽪带轮轴颈及端⾯中⼼孔定位 9、所有油孔⼝、倒⾓去⽑刺抛光――⼿动砂轮机 10、钻前后油封端⾯的底孔以第1、7主轴颈,第1连杆颈定位 11、攻丝(攻螺纹) 以第1、7主轴颈,第1连杆颈定位 12、零件表⾯的荧光磁粉探伤,检查零件表⾯裂纹(抽样检测) *磁粉探伤的原理及其主要特点:有表⾯或近表⾯缺陷的⼯件被磁化后,当缺陷⽅向与磁场⽅向成⼀定⾓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线逸出⼯件表⾯,产⽣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摘要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凸轮轴的工艺工装,凸轮轴对其工作要求、部分精度较高,如轴上的油孔的加工、法兰盘孔的加工等。

凸轮轴的工艺过程,我们尽量做到清晰明了,在保证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简练。

在此设计中,巩固了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机械加工工艺、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及金属切削机床。

在此,我们设计了两套钻床夹具,并进行了一些机构的设计,如分度机构、顶尖机构、液压传动机构等,还借用了机床尾座、手轮等大量通用件,既有利于加工,又节省不少力气。

其中,夹具设计需要保证被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虑;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工件的装夹加工并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保证了生产安全。

此次设计,由于我的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错误,望读者进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凸轮轴;钻床夹具;分度机构;液压传动机构AbstractMy graduation project subject is a craft frock of the camshaft, the camshaft is by their job requirements. To the precision being relatively high, for instance, oil processing of hole of axle. Processing of the hole of the ring flange, etc., the course of the camshaft, we try our best to accomplish clearly, on the ground of guaranteeing to express clearly. Try one’s best to accomplish as perfect as crystal. In the course of design, consolidate our knowledge about mechanism manufacturing, and I have grasped mechanic craft, tongs design, the principle of metal cutting tools and the metals cutting the machine tools. In this design, we have designed two sets of drilling machines digs. In the design, I have designed some sets of mechanisms. Such as, graduation organization, top structur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so on.I take advantage of lathe tail flat also, as large amount of common parts, such as handwheel favorable to process and so on. Save much strength. Among them, the tongs design demand guarantee which is processed the position accuracy; Reduce to lend support the time and increasements labor produce, extend the usage scope of the machine tools. Realize the work piece pack to clip to process to combine alleviative labor strength, improve the work term and guarantee the production safety. This design, because we have limited level. Unavoidable to appear some mistakes, so I hope that readers can make some re-comments.Keyword:camshaft; drilling machines digs; graduation organizati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echanism目录1 零件的功用与结构分析 (1)1.1零件的功用 (7)1.2凸轮轴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7)1.2.1各种凸轮轴的技术要求 (7)1.2.2以发动机该凸轮轴为例具体说明 (7)2 生产类型的确定 (8)3 确定毛坯的种类 (10)4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1)4.1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 (11)4.1.1凸轮加工工艺分析 (12)4.1.2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工序顺序的安排 (12)4.1.3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12)4.2 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14)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5)6 确定切削用量工件定额切削力及功率 (16)6.1钻孔 (16)6.2扩孔 (16)7 夹具的设计 (18)7.1法兰盘孔的夹具设计 (19)7.1.1工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 (19)1、工件属于轴类零件,结构形式简单 (19)2、确定定位方案,设计定位元件 (19)3、确定设计导向元件 (20)4、确定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机构 (20)5、确定夹具体 (21)7.1.2夹具体部件设计分析 (21)1、顶尖部分设计 (21)2、齿条传动部分设计 (21)3、液压缸设计 (22)7.2 绘制夹具装配图 (22)1、确定并标注有关尺寸 (22)2、与安装有关的技术要求 (22)3、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的定制 (23)7.3 夹具体的设计步骤 (23)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 (23)2、对工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24)3、夹具设计方案的设计 (24)4、加工精度的分析 (24)8 量规的设计 (26)9 刀具的设计 (27)9.1 铰刀的直径D及直径公差 (27)9.2 铰刀的齿数及槽数 (27)9.3 铰刀的几何角度 (28)9.4工作部分的尺寸 (28)9.5 铰刀非加工部分的结构尺寸 (28)10 CAD绘图简单说明 (29)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 Metal-Cutting Process and Machin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凸轮轴工艺流程

凸轮轴工艺流程

凸轮轴工艺流程
《凸轮轴工艺流程》
在汽车发动机中,凸轮轴是一个重要的零件,它控制着气门的开闭时间以及排气和进气的顺序。

因此,凸轮轴的制造工艺流程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

凸轮轴的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选择:凸轮轴通常采用优质的合金钢材料制造,以保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材料选择是凸轮轴制造的第一步,关乎整个制造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2. 粗加工:在粗加工阶段,通过车床和铣床对原材料进行切削和成形,初步将凸轮轴的形状和尺寸加工出来。

3. 热处理:凸轮轴经过粗加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通常包括淬火、回火等工艺,确保凸轮轴具有所需的材料性能。

4. 精加工:在精加工阶段,需要进行车削、磨削等工艺,对凸轮轴进行更精细的加工,以确保其表面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5. 表面处理:凸轮轴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镀铬或其他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和表面光洁度。

6. 组装:最后,经过上述工艺流程加工完成的凸轮轴将进行组
装,与其他部件一起组装成为完整的汽车发动机。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凸轮轴可以获得优质的性能和精确的尺寸,从而保证发动机的高效运转和稳定性能。

凸轮轴的工艺流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密的加工技术,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副本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 副本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单位:完成时间: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主要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摘要凸轮轴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配气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时候,凸轮轴负责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合和开合量,但是由于工作时转速比较高,需要承受的扭矩的比较大,所以对凸轮轴的强度和支撑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材质的选择上必须满足凸轮轴对强度等性能的要求。

凸轮轴作为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它的改进和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配气性能的提高和进步意义重大。

本课题选取直列四缸顶置气门式发动机F3000,对它的凸轮轴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设计,而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定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定的总体设计。

撰写一条合理科学的工艺路线,既可以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可以有效合理的安排工人、设备、工艺装备,最终有利于降低整个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凸轮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书籍、手册、图标、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工艺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定制凸轮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 发动机;凸轮轴;工艺设计The Main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Of The Automobile Engine CamshaftAbstractThe camshaf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ine, has a pivotal role on its distribution. When the engine running at work, camshaft is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the exhaust opening and closing and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door, however, because of the high speed in the work, it needs to bear large torque and also has a high strength and support of the camshaft. On the choice of the material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amshaft on the strength of performance. The camshaf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t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the camshaft of the OHV eng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operational path routing is the key stage and general design. Write a reasonable scientific process route are have many advantage. This design is the careful analysis of CAM shaft parts process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processing accuracy, reasonable blank type, after consulting related books, manuals, ICONS, standards, technical data,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machining allowance, process dimension and tolerance, and customize the camshaft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finally.Keyword: Engine; Camshaft; Process Design目录1 概述 (1)2 确定凸轮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4)2.1 凸轮轴的作用和分类 (4)2.2 凸轮轴传动与工作条件 (5)2.3 凸轮轴的结构及其特点 (5)2.4 凸轮轴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 (6)2.5 凸轮轴的材料和毛坯的确定 (7)2.6 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2.7 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3 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0)3.1 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及分析 (10)3.2 凸轮轴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11)3.2.1 铣凸轮轴两端面,钻中心孔 (11)3.2.2 主轴颈的加工 (11)3.2.3 凸轮轴颈的加工 (11)3.2.4 凸轮轴颈的加工 (1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1 凸轮轴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14)4.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2.1 凸轮轴主轴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4.2.2 凸轮轴小外圆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5)4.3 凸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制定 (15)5 总结与展望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 概述凸轮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的旋转机件,它的运动对于发动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发动机工作循环中,它合理地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关闭,使经过压缩的燃油混合气充分燃烧,推动活塞运动做功,然后将废气排出燃烧室。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研究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研究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研究作者:王林峰来源:《时代汽车》2023年第18期摘要:凸轮轴作为关键性零部件,关乎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因此对凸轮轴的质量与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文对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了解其设计原则以及工艺特征,随后提出了完整的工艺设计流程。

从生产线布置、定位基准选择、加工划分、凸轮形面加工等,并提出定位键优化改善、控制键槽裂纹、主动测量与自然补偿等方式全面提高凸轮轴加工质量。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凸轮轴质量控制工艺设计1 引言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发动机生产厂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动力。

而在汽车发动机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性结构就是凸轮轴的存在。

由于凸轮轴特殊的材料以及工艺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并尽可能的实现成本节约,避免不合理环节布置,从而对凸轮轴生产线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形成良好的生产效果。

基于凸轮轴在发动机中的性能表现,则需要确保其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表现出更加精良的工艺特征以及质量成果。

2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2.1 工艺设计原则凸轮轴不仅是组成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其使用性能与产品质量对汽车发动机安全稳定运行也有着直接影响。

科学合理设计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凸轮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并保障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效益。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工艺设计合理性,并在工艺设计优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增强产品核心竞争优势。

(2)国内外可靠且具有影响力厂家的先进设备优先考虑,以此保障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水平。

(3)既要体现工艺设计先进性,也要兼具经济性,做到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节约工艺成本。

(4)各生产环节的安全性与操作便捷性是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加工工艺设计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5)基于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坚持柔性生产原则,根据凸轮轴结构特点,合理设计其加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凸轮轴在加工过程中对其精度的干扰影响。

汽车凸轮轴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汽车凸轮轴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此技 术 k - 出来的 凸轮 轴质 量较好 ,满足 要 求 。 Y - 关 键词 :凸轮 轴 ;高速 磨 削 ; 密加 工 ; 削 工艺 精 磨
中图分 类号 : 2 3 TP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9 2 7 2 1 0 — 0 0 0 1 0 - 3 4( 0 2) 9 0 3 - 3
表面形成2 m 深度 的莱氏体 (  ̄7 m 白口)组织 ,其硬度
为 H C 5 6 ,心 部 为 灰 口组 织 ,硬 度 为H 2 - 0 , R4—0 B 2 0 3 0 其 余 为 麻 口组 织 。
通 过计算分析可得知 ,将5 转速 区角速度 设置 、6
成 0 1。 2 - 效 果 最 好 。 实 际 加 工 中 ,我 们 发 现 , . W时 Dr
为宜 。
1 转速区 ,再将 凸轮升程处 的9 。的范围区间分为9 0 个
பைடு நூலகம்转速区 ,分别按顺序作为2 1这9 不同的转速 区, ~ 0 个
如图2 示 。 所 设 基 圆 区 处 角 速 度 为 w ,从 而 可 以 求 出 不 同 转 速 0
区的角速度w=。 ,其中2 ≤1 ,k j Xk w ≤i 0 为转速系数 , 通过计 算可知 ,0 1 ≤ 1 5 . ≤k . 。向系 统参数表输 进各 w ,调用 到转速 控 制程序 中,如此 一来 ,对 于 凸轮 i
砂轮 的磨料粒度及种类相联系 。同时,磨削 比显著 降 低主要是 因为结合剂 的破碎 ,而 比切 除率 的下 降则主
要 因为砂轮硬度不够 。对于刚玉类砂轮 ,为达到磨削
比和 比切 除率 同时到达 要求 的 目的,采用单 晶刚玉 以 及单 晶刚玉和 白刚玉混合磨料效果较好 。 2 .冷却液种 类 的不 同也会影 响到磨 削 比和材料 去 除率 。乳化液 、4 0 、16 三种冷 却液磨 削比大 小 2# 7# 为乳化液 <4 0 <16 。一般 来说,在一定 范围内, 2# 7# 浓度越高 ,冷却液对磨 削比的影 响越 明显 。对于l 6 7# 冷却液 ,浓度在2 5 左右时,其对磨削比的影响就趋 .% 向稳定 了 。所 以一般 1 6 冷却液 浓度 就设定在 2 5 7# .%

东风汽车实习报告_3

东风汽车实习报告_3

目录1.实习目的 (1)2.实习要求 (1)3.实习时间安排 (2)4.实习内容 (2)4.1 安全教育 (3)4.2 参观实习 (4)4.2.1曲轴的生产车间 (3)4.2.1.1 曲轴的材料与毛坯制造 (4)4.2.1.2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5)4.2.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5)4.2.1.4 曲轴工艺路线 (5)4.2.2 连杆的生产车间 (6)4.2.2.1 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6)4.2.2.2 连杆加工工艺过程 (6)4.2.3 凸轮轴相关生产车间 (7)4.2.4 缸体的生产及加工工艺 (7)4.2.5 发动机装配作业部 (8)4.2.6 杂件加工作业部 (9)4.2.7 4H及大马力加工装配线 (9)4.2.8 通用铸造厂 (10)4.2.9 总装配厂 (10)5.讲座内容5.1 曲轴工艺简介讲座 (13)5.2 日产生产管理方式讲座 (14)6.实习总结151.实习目的(1)通过生产实习获得基本生产知识, 了解机械生产的基本流程,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使得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基本生产知识, 进一步验证和巩固已学过的专业课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现场实践, 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汽车产业状况, 初步了解企业管理, 培养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社会生产关系, 为将来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2.实习要求(1)了解我国汽车的基本状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尽可能围绕电子、信息、计算机和先进制造领域的生产流程、生产技术、成套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内容展开研究;(2)进一步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 并初步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3)熟悉材料热处理及零件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和方法, 熟悉各加工中心典型机床尤其是先进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4)尽可能多的了解有关测控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及现代企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 了解仪器仪表生产工艺过程、出厂前调校过程、现场使用过程、自动化生产线的现场状况等, 组织参观相关先进生产线等;(5)熟悉企业生产安全生产章程;(6)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企业运作模式和社会服务等内容。

第4章凸轮机构课件

第4章凸轮机构课件
s=R-R cosθ
在此图中R=h/2, 当凸轮转角φ=Φ时,θ=π,则θ/π=φ/Φ。 将R, θ代入上式并对φ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可得从动件在推程中 作简谐运动时的运动方程为
s
h 2
1
c
os
v
h
2
sin
(4-4)
a
2h
22
2
cos
当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如图4-11所示,其加速 度曲线为余弦曲线,故又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由加速度 线图可知,这种运动规律在开始和终止两点处加速度有突变, 也会产生柔性冲击,只适用于中速场合。只有当加速度曲线保 持连续(如图4-11中的虚线所示)时, 才能避免柔性冲击。
可以作出从动件的速度线图(v—φ线图)和从动件的加速度线图
(a—φ线图), 它们统称为从动件的运动线图。
图4-7 尖顶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4.2.1
1.
从动件在推程作等速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 动线图如图4-8所示。在此阶段,经过时间t0(相应的凸轮转角为
Φ),从动件完成升程h,所以从动件的速度v0=h/t0为常数, 速
(2) 对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特殊要求,而凸轮转速又不高 时,应首先从满足工作需要出发来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其 次考虑其动力特性和是否便于加工。例如,对于图4-3所示的自 动机床上控制刀架进给的凸轮机构,为了使被加工的零件具有 较好的表面质量,同时使机床载荷稳定,一般要求刀具进刀时 作等速运动。在设计这一凸轮机构时,对应于进刀过程的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应选取等速运动规律。但考虑到全推程等速运动 规律在运动起始和终止位置时有刚性冲击,动力学特性较差, 可在这两处作适当改进,以保证在满足刀具等速进刀的前提下, 又具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