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器管理控制程序

便携式电器管理控制程序
便携式电器管理控制程序

编号:SY-AQ-0843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便携式电器管理控制程序Portabl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control program

便携式电器管理控制程序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

为严格便携式设备的管理,确保准确安全使用,制定并实施本程序。2适用范围

设备管理部、维修部、储运部、生产技术部。

3职责

3.1设备管理部对便携式电器进行管理,建立台帐。

3.2设备管理部负责对便携式电器的校验工作。

3.3职能部门负责对所有便携式电器的管理工作。

4执行程序

4.1所有生产用电源即插型、充电型便携式电器设备(电焊机、砂轮切割机、手电钻、摇表、万用表、应急灯等)在使用前由设备管理部建立《便携式电器设备注册表》。

4.2所有办公用电源即插型、充电型便携式电器设备(电视机、饮水

机、VCD、照相机、摄像机、播扩音设备、传真机、复印机和电脑、打印机、投影仪)在使用前由职能部门建立《便携式电器设备注册表》。

4.3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使用单位对便携式电器设备半年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一次普查并将普查结果记入《便携式电器设备注册表》,各使用单位负责便携式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每一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完好检查,对不完好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

4.4所有报废、丢失、损坏的设备,由设备管理部、职能部门记入《便携式电器设备注册表》中并责成相关单位补充或修复。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便携式电器设备注册表

7附件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

【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 作者:盈飞无限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 导语:统计过程控制,即: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简称SPC。作为一种先进方法论,统计过程控制主要对制造流程进行测量、控制与品质改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专门质量管理工具——SPC软件,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质量改进中。 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通过纸笔记录进行数据采集,企业负责人或者说质量主管主要靠“猜”。这种方法对人的经验过度依赖,非常不利于质量管理的效果。统计过程控制将在实时生产过程中获得的以产品或其他形式存在的质量参数绘制在事先确定好控制限的图表上,从而帮助企业对生产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管控与分析,效果显著。下面文章将具体介绍统计过程控制的四个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了解这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1、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过程 所谓过程指的是共同工作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过程的性能取决于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及实施的方式、动作和管理方式等。过程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有它们在帮助整个系统保持良好的水平或提高整个过程的性能时才有用。 2、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有关性能的信息 通过分析过程输出可以获得许多与过程实际性能有关的信息。但是与性能有关的最有用的信息还是以研究过程本质以及其内在的变化性中得到的。过程特性(如温度、循环时间、进给速率、缺勤、周转时间、延迟以中止的次数等)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我们要确定这些特性的目标值,从而使过程操作的生产率最高,然后我们要监测我们与目标值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如果得到信息并且正确地解释,就可以确定过程是在正常或非正常的方式下运行。若有必要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校正过程或刚产生的输出。若需要采取措施,就必须及时和准确,否则收集信息的努力就白费了。 3、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之对过程采取措施 通常,对重要的特性(过程或输出)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它们偏离目标值太远是很经济的。这样能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并保持过程输出的变差在可接受的界限之内。采取的措施包括变化操作(例如:操作员培训、变换输入材料等),或者改变过程本身更基本的因素(例如:设备需要修复、人的交流和关系如何,或整个过程的设计——也许应改变车间的温度或湿度)。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备。 3职责 3.1生产科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备进行控制。 4程序 4.1生产设备的需要识别 本厂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生产设备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生产设备,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备等。 4.2生产设备的提供 a)生产科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本厂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备配置申请单》,注明生产设备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厂长批准后,由生产科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 b)需要自制的生产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产科策划和设计,厂长批准后,由生产科组织加工制造。 4.3生产设备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的生产设备.在使用前,生产科应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科和使用部门在《生产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生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

《生产设备验收单》由生产科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b)验收不合格的生产设备.生产科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生产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生产科对验收合格的生产设备进行编号,并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上登记;d)生产科根据合格的生产设备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生产设备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4.4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根据生产需要,生产科组织编写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生产设备必须要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部门技术负责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生产科每年12月制订下年度制订《生产设备保养/检修计划表》,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保养或检修活动应形成记录。 c)日常生产中车间排除的故障,应填写《生产设备检修单》。检修中的生产设备应挂红色检修牌,检修好的生产设备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d)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4.5生产设备的报废或封存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生产设备,由生产科填写《生产设备报废封存申请》,经厂长批准后报废或封存,生产科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中注明情况。 b)报废的生产设备应挂黑色报废牌或撤出工作场地。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历史修订记录

1 目的 为了防止信息的泄密,避免严重灾难的发生,特制定此程序。 2 适用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个人计算机、互联网、邮件、电子文件和其他电子服务等相关设备、设施或资源。 3 术语和定义 ePHI:电子受保护健康信息。 IIHI: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 4 职责与权限 4.1信息安全负责人 i.负责批准《系统/软件账号申请单》; ii.负责安全事件的确认和处理。 4.2客服部 i.负责医数聚系统的管理。 4.3人力资源部 i.负责硬件和移动设备的管理; ii.负责钉钉、钉邮和微信的管理。 4.4质量管理部 i.负责监督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执行。 4.5各部门 i.负责按照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要求执行。 5 程序 5.1个人ePHI不论存储媒介,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病例、医疗数据; 均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泄露。 5.1.1员工获得IIHI的程度应基于员工的工作性质及其相关的职责,员工可以访问他 们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IIHI,但不能获得更多的访问权限。 5.1.2任何员工都不可获得比其清除水平更高的IIHI水平。 5.2硬件和移动设备的管理控制 5.2.1硬件和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碟。 5.2.2硬件和移动设备的领用

5.2.2.1员工办公用到的硬件和移动设备采取实名登记制,由人力资源部通过《硬件 和移动设备领用登记表》做好登录管理,并每年梳理一次,以保证信息的正确性。 5.2.2.2当员工领用新的硬件或移动设备后,应第一时间设置使用密码,密码设置不 可过于简单,避免使用姓名、生日、简单数字等,使用密码只可自己知悉,不可告知其他同事,更不可记录下存放在显眼易获取位置,当员工察觉密码存在泄漏、丢失、被获取的可能时,一小时内上报信息安全责任人知悉,由信息安全责任人按照《安全事件管理程序》执行。为了防止密码被获知,人力资源部需监督员工每半年更换一次使用密码。 5.2.2.3员工离岗超过五分钟需对工位的硬件和移动设备进行保密操作,如拔出移动 硬盘存放在带锁抽屉,启动计算机的屏保功能等。保密操作如可以由设备自动执行,人力资源部应监督员工提前设置好。 5.2.2.4因员工离职、调岗等原因需要退回或变更硬件或移动设备时,退回或变更的 硬件和移动设备,在使用前,由人力资源部对其进行使用痕迹的清除工作,并填写记录《硬件和移动设备使用痕迹清除记录表》,质量管理部监督执行情况。 5.2.3硬件和移动设备损坏需要维修时,以防信息的泄露不可将设备带出公司维修, 需请专业人士上门维修,且全程需要有人员陪同在监控覆盖区域进行,对维修单位或个人按照《业务伙伴的管理程序》执行。 5.3系统/软件管理控制 5.3.1我司现有涉及PHI传输的系统/软件:医数聚系统、钉钉、钉邮、微信。 5.3.2医数聚系统由客服部负责管理,钉钉、钉邮、微信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 5.3.3我司系统/软件实行一人一账号的原则,个人账号不得相互借用,员工因工作需 要需要登录系统/软件时,需填写《系统/软件账号申请单》,交部门负责人审核,信息安全责任人批准后,交给管理部门开通账号及相关权限,管理部门需建立系统/软件《用户管理一览表》,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人员及其权限相关信息,当员工离职、调岗时,管理部门需在收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对该账户状态或权限做变更处理。管理部门应不定期的对《用户管理一览表》进行信息确认,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5.3.4员工获得系统/软件的账号及初始密码后,需更改初始密码,密码的管理参见 5.2.2.2。 5.3.5为了确保信息传输在监控下进行,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外联络应使用公司提供的系 统或软件账号进行。 5.3.6与ePHI相关的信息传输,尽可能在医数聚系统中完成,如必须使用钉钉、钉邮、 微信等,应遵循文件的加密规定。 5.3.7医数聚系统操作控制 5.3.7.1医数聚系统中对每个订单的处理都会形成“订单操作记录”,客服部需每季度

ISO9000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生产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DF/QP-S02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设备设施管理的流程。 制订本程序目的是为了给已投入生产的设备设施提供有关维护、修理的流程。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顾客日常订单得以有效满足的重要保证。因此,本程序包括了实施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体系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满足的顾客和外部主要要求包括: ⑴顾客对机器能力的要求; ⑵顾客对产能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已投入批量生产使用的所有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 符合以下定义中任何一种的生产设备: ??具备单一性(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生产停顿达到1天或1天以上; ??具备难度较高的维修:一旦发生故障,公司无能力或难以维修,必须由供应商维修的设备。 ??具有特别高的价值:以购入价格衡量,500万元以上。

4 流程 5 流程说明 0 设备移交的主要输出 ①-1 设备维护策划的主要输出包括: ??备件最高/最低库存量清单(关键设备) ??点检表 ??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标准(一、二级保养,日常保养) ②设备状态记录保存在设备使用场所,以便即时记录和查阅。

③-4 设备保养的验收以设备正常运转为准则。 ⑤-2 设备故障维修的验收准则: ??产品检验合格; ⑥设备故障模式统计表每月统计一次。 ⑥-4 措施计划通常从以下方面予以考虑: ??改善设备的工作环境; ??改善设备自身结构或运行方式; ??改善设备维护方法; ??改善加工工艺。 6 需要保存的文件/记录 备注:⑴本栏目所列出了本程序中涉及的、需要保存的文件/记录。这些文件/记录包括本程序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保存这些文件/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为本程序得以正常实施提供证据。 ⑵注㈠: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规定的有效期后一个日历年。 7 本程序要求的人员资格 附加说明: 本程序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归口管理; 本程序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执行。

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docx

. . 1目的 明确公司信息化及信息资源管理要求,对内外部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各部门( 单位 ) 和岗位能及时、安全地识别、获取并有效运用、保存所需信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管理及信息收集、整理、转换、传输、利用与发布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消息。公司的信息包括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标准 化、内部控制、三基等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所有信息。 3.2企业信息化 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提升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 造、管理方式,及时为企业各级人员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信息披露 指公司以报告、报道、网络等形式,向总部、地方政府报告或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生产经营管理相 关信息的过程。 3.4 ERP 企业资源规划 3.5 MES 制造执行系统 3.6LI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3.7IT 信息技术 4职责 4.1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定期听取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4.2 ERP支持中心负责公司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每月召开ERP例会,分析总结系统运行情况, 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及时向总部支持中心上报月报、年报。 4.3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a)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及配套规章制度,对各部门( 单位 ) 信息化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 b)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前期管理,编制信息建设专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c) 负责统一规划、组织、整合和管理公司信息资源系统,为各部门( 单位 ) 信息采集、整理、汇总和 发布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对Internet用户、电子邮箱进行设置管理;统一管理分公司互联网出口; d) 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门户和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及计算机基础设施、计算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统计过程控制(SPC)程序 1 目的 为了解和改善过程,通过对过程能力的分析、评估使其有量化资料,为设计、制造过程的改进,选择材料,操作人员及作业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做统计过程控制(P P K、C P K、CmK 、PPM)的所 有产品。 3 术语和定义 SPC:指统计过程控制。 CpK: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有关过程的指数,计算时需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PpK: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它是一项类似于C P K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C a:过程准确度。指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其实际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间偏差的程度。 C p:过程精密度。指从生产过程中全数抽样或随机抽样(一般样本在50个以上)所计算出来的样本标准差(σ × ),以推定实际群体的标准差(σ)用3个标准差(3σ)与规格容许差比较。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Cmk:设备能力指数:是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4 职责 质量部负责统计过程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5 PPM、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 1.质量水准PPM的过程能力计算及评值方法: 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的数据为计数值时,制造过程能力的计算及等级评价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不良品数 PPM = × 1000000 检验总数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A PPM ≦ 233 制造过程能力足够。 B 233 < PPM ≦ 577 制造过程能力尚可;视过程控制特性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C 577 < PPM ≦ 1350 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 = (x-U) / (T / 2)×100% 注: U = 规格中心值 T = 公差 = SU - SL = 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 = 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 = T / 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SU-x)/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 (x-SL)/ 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 = 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 = 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 = P1% + P2% 注:σ = R / d2( R 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 当n = 4时,d 2 = 2.059;当n = 5时,d 2 = 2.3267) C)Cpk = (1-∣Ca∣)× Cp 当Ca = 0时,Cpk = Cp。 D)Cpk = Min(CPU,CPL) = Min{(SU -x)/ 3σ,(x-SL)/ 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Ca值处理方法等级说明 A ∣Ca∣≦ 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 (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 的差越小时, Ca值也越小, 也就是产品质 量越接近规格 (公差)要求 的水准。 B 12.5% < ∣Ca∣≦ 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 < ∣Ca∣≦ 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全套)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固定资产管理 (1) 第一节总则 (1) 第二节管理内容与要求 (1)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 (4) 第一节设备采购计划的提出与审定 (4) 第二节采购原则 (4) 第三节设备选型 (4) 第四节设备采购管理 (5) 第三章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一节设备机台的划分与档案管理 (7) 第二节设备的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三节设备技术指标与管理效能的计算方法 (7) 第四节设备技术状况检查 (8) 第四章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的日常管理 (12) 第一节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2) 第二节设备定人定机管理 (12) 第三节设备交接班与运转记录管理 (13) 第四节设备操作要求 (13) 第五节设备润滑管理与设备定期维护 (14) 第六章重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17) 第七章特种设备管理 (18) 第一节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职责划分 (18) 第二节特种设备使用的主要规定 (18) 第三节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管理 (19) 第四节厂内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管理 (20) 第五章安全附件管理 (21) 第八章设备检修管理 (22) 第一节设备检修规定 (22) 第二节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 (22) 第三节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22) 第四节设备检修的准备工作 (23) 第五节设备检修的时间安排 (23) 第九章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管理 (25) 第一节设备大修规定 (25) 第二节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的立项 (25) 第三节申报程序及计划编制 (26)

第四节大修备件、材料的审批程序 (26) 第五节大修、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 (26) 第六节大修的组织准备 (27) 第七节施工准备 (27) 第八节施工管理 (28) 第九节竣工验收 (28) 第十节优质工程的评定 (29) 第十章备品备件管理 (30) 第一节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 (30) 第二节备件供应 (30) 第三节备件计划管理 (30) 第四节备件采购管理 (31) 第五节备件库房管理 (31) 第十一章设备事故管理 (33) 第一节设备事故鉴别与分类 (33) 第二节设备事故抢修 (34) 第三节设备事故的统计和上报 (35) 第四节设备事故的奖惩 (36) 第十二章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37) 第一节基本要求 (37) 第二节运行管理 (37) 第三节电气系统检修、维护管理 (38) 第十三章能源管理制度 (40) 第一节总则 (40) 第二节水、电、汽管理的部门与职能 (40) 第三节水、电、汽计划管理 (40) 第四节供用电管理 (41) 第五节供用水、汽管理 (41) 第六节水、电、汽计量管理 (42) 附注:相关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与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51、目的: 为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的质量,提供为实现产品(或提供服务)符合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与生产设备,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或提供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控制,如厂房、建筑物,硬件和软件、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内部网络系统,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人和物的因素等。 3、职责: 3.1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实现产品(或提供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进行控制。 3.2 品管部负责对检验原料、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及设备的使用、保养、验收。 3.4 设备部负责设备需求的提出、验收。 3.5 设备部负责生产及辅助生产设备的需求评估及统筹管理,设备的临修、检修, 建立设备管理标准,并主导实施。 3.6 采购部负责所有生产设备的寻、比、议价及采购。 3.7 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账目的管理。 4、定义 4.1 基础设备:厂房、办公场所、建筑物、办公设备和相关软件、支持性服务、通讯设施、网络系统等。 4.2 工作环境:根据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配置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必要 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4.3 生产设备与辅助生产设备:用于生产或辅助生产的设备、产品测量性能的设备和软件等。 4.4 生产部:本程序指诚星生产部和荣嘉生产部的统称。 4.5 技术部:本程序指诚星技术部和荣嘉技术部的统称。 4.6设备部:本程序指公司设备管理部的统称。 5、工作程序: 5.1 作业流程图:基础设施的作业流程图(略)/生产设备(试验)的作业流程图见附件一 5.2 基础设施的采购、验收、维护和报废

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信息和技术的泄密,避免严重灾难的发生,特制定此安全规定。。2.适用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音频邮件、电子文件、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和其它电子服务等相关设备、设施或资源。 2.1权责 2.1.1人力资源部:负责信息相关政策的规划、制订、推行和监督。 2.2.2 IT部:负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相关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以及信息数据的备份相关事务处理。 2.2.3全体员工: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执行。 3.内容 3.1公司保密资料: 3.1.1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财务预算决算报告,缴纳税款、薪资核算、营销报表和各种综合统计报表。 3.1.2公司有关供货商资料,货源情报和供货商调研资料。 3.1.3公司生产、设计数据,技术数据和生产情况。 3.1.4公司所有各部门的公用盘共享数据,按不同权责划分。 3.2公司的信息安全制度 3.2.1 凡涉及公司内部秘密的文件数据的报废处理,必须碎纸后丢弃处理。 3.2.2 公司员工工作所持有的各种文件、数据、电子文件,当本人离开办公室外出时,须存放入文件柜或抽屉,不准随意乱放,更未经批准,不能复制抄录或携带外出。 3.2.3 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向外界提供公司的任何保密数据和任何客户数据。 3.2.4经理室要运用各种形式经常对所属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增强保密意识:3.2. 4.1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并经人事检测合格后,方可建立其网络账号及使用资格。 3.2. 4.2每年对所有计算机用户至少进行一次计算机安全检查,包括扫病,去除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等。 3.2.5不要将机密档及可能是受保护档随意存放,文件存放在分类目录下指定位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明确信息安全事件处理的责任和流程,有效处理信息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因信息安全事件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发生的各类信息安全事态或事件的检测、报告和处理。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ISO/IEC27001和ISO/IEC27002相关术语和定义。 注:本程序中的信息安全事件是标准中的“信息安全事态”和“信息安全事件”的总称。 4 职责与权限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批准关键业务恢复计划,并指导本程序的执行,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部门信息安全主管负责本程序在部门内的组织实施; 部门信息安全员在信息安全主管的组织下具体实施相关活动。 5 相关活动 5.1 信息安全事件报告流程 任何员工,一旦发生、发现或观察到已发生或潜在的信息安全事件,必须以电话、邮件、口头等方式立即报告给信息安全办公室,联系方式是: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件: 接报人要填写《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表》。

5.2 处理 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轻重缓急,区分以下情况组织资源处理事件: 如果仅是误报,则取消事件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信息安全事件已被控制,未影响关键业务活动,在部门信息安全主管组织下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处理,并记录所有信息用于信息安全事件的评审; 如果信息安全事件已被控制,已影响关键业务活动,在XXX部负责下,实施《XXX关键业务活动恢复计划》,并记录所有信息用于信息安全事件的评审; 如果信息安全事件失去控制,实施紧急救援,召集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处理,见《对外联络表》,同时记录所有活动;并由XXX部负责填写《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表》。 5.3 改进 信息安全事件处理完毕后,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应进行以下活动: ●进一步收集相关事件信息; ●从信息安全事件中总结教训,重点分析事件发展的趋势和模式; ●确定新的或经过变化的控制措施并制定计划付诸实施; ●适当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安全事件的教育培训。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备份管理程序 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对外联络表 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表

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流程

编号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证公司设备正常运转、合理、充分利用,根据公司设备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从设备进厂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以及日常的登记、保管、调配、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设备管理的任务,是要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设备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和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合理润滑,安全生产。坚持责任到人,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二、生产设备技术状况 1、评价生产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A、设备完好率。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是检查公司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总台数是指公司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待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B、设备故障率。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机/设备运转时间×100% C、维修费用效率。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维修费用效率=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 D、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 E、平均每台设备年维修费用。计算公式为: 平均每台设备年维修费用=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 2、生产部要分别制定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岗。 三、新增生产设备管理 1、生产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技术开发部新产品设备需求,汇总、整理出公司新设备需求。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签收围 修订记录 目录 一、目的 (3)

二、定义 (3) 三、适用围 (3) 四、部门职责 (3) 4.1使用部门职责 (3) 4.2设备部职责 (3) 4.3安环部职责 (3) 4.4供应部职责 (3) 4.5备件库职责 (3) 4.6质量部职责 (3) 4.7财务部职责 (3) 4.8管理部职责 (3) 五、过程方法 (3) 六、设备工作流程 (4) 6.1采购设备控制程序 (5) 6.2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控制程序 (6) 6.3设备维护保养控制程序 (7) 6.4设备维修控制程序 (8) 6.5设备事故控制程序 (9) 6.6设备委外控制程序 (10) 6.7设备改造控制程序 (11) 6.8设备报废控制程序 (12) 6.9设备备件控制程序 (13) 6.10非标设备制作控制程序 (14)

6.11设备闲置控制程序 (15) 6.12设备调拨控制程序 (15) 6.13设备现场检查 (16) 七、相关文件现场检查 (17) 八、相关记录 (17)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设备管理,规设备工作程序,界定设备相关部门的权责,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二、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 三、定义 1.生产设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承担主要工序的设备。 2.动力设备:在公司部定义为供电、供水、供气等,提供动力能源的设备。 3.特种设备:是指涉及公司财产、生命安全,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八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专用机动车辆)。 4、其他设备:除去以上定义以外的设备。 5.设备一级保养:由设备操作使用人员负责,每日班前班后的设备清洁维护、操控部件、每日润滑、安全装置的点检。 6.设备二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周期性润滑、电气机械部分检查修复。 7.设备三级保养:主要是对设备进行月度、年度的保养、检修、调校或更换,由设备部门协调使用部门共同制订《设备月度保养计划》、《设备年度检修保养计划》,设备部组织维修人员负责按计划实施。 四、部门职责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各信息系统管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及上级信息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包括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制度、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公司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保障网络系统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 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公司网络安全的活动: 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公司网络从事危害公司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2、对于公司网络主结点设备、光缆、网线布线设施,以任何理由破坏、挪用、改动。 3、未经允许,对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 4、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的共享文件和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 5、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6、利用公司网络,访问带有“黄、赌、毒”、反动言论内容的网站。 7、向其它非本单位用户透露公司网络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8、其他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 第三条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网络的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对本单位单位所属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信息中心。 第四条连入公司网络的用户必须在其本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一经发现个人计算机由感染病毒等原因影响到整体网络安全,信息中心将立即停止该用户使用公司网络,待其计算机系统安全之后方予开通。 第五条严禁利用公司网络私自对外提供互联网络接入服务,一经发现立即停止该用户的使用权。 第六条对网络病毒或其他原因影响整体网络安全的子网,信息中心对其提供指导,必要时可以中断其与骨干网的连接,待子网恢复正常后再恢复连接。

ISO22000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799772862.html, 好好学习社区 ISO22000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 明确生产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和改造等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有宣传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的责任,审核、批准重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3.2生产厂长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生产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 3.3生产主管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检修和调拨的管理,预防和处理设备事故; 3.4技术部负责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定重大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 3.5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的技术业务培训及设备操作和培训,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 3.6设备管理员 3.6.1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3.6.2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协同作好固定资产的盘查、折旧工作; 3.6.3制定设备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及对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3.6.4按有关程序办理设备调拨、移装、保管、封存、报废、销毁等;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选型、采购、开箱验收 4.1.1各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需要提交设备新增申请,由生产部核实,经技术部会签定,纳入当年设备更新、改造和添平补齐计划. 4.1.2 供应部根据采购计划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并按《采购控制程序》,实施采购; 4.1.3 设备到厂后,设备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开箱,根据装箱单,逐一清点. 4.2 设备安装、调试 4.2.1 一般设备由使用部门和机修班负责安装、调试; 4.2.2 重大设备由产部联系生产厂家或专业安装人员安装、调试;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签收范围 修订记录

目录 一、目的 (3) 二、定义 (3) 三、适用范围 (3) 四、部门职责 (3) 4.1使用部门职责 (3) 4.2设备部职责 (3) 4.3安环部职责 (3) 4.4供应部职责 (3) 4.5备件库职责 (3) 4.6质量部职责 (3) 4.7财务部职责 (3) 4.8管理部职责 (3) 五、过程方法 (3) 六、设备工作流程 (4) 6.1采购设备控制程序 (5) 6.2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移交控制程序 (6) 6.3设备维护保养控制程序 (7) 6.4设备维修控制程序 (8) 6.5设备事故控制程序 (9) 6.6设备委外控制程序 (10) 6.7设备改造控制程序 (11) 6.8设备报废控制程序 (12) 6.9设备备件控制程序 (13) 6.10非标设备制作控制程序 (14) 6.11设备闲置控制程序 (15) 6.12设备调拨控制程序 (15) 6.13设备现场检查 (16) 七、相关文件现场检查 (17) 八、相关记录 (17)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设备管理,规范设备工作程序,界定设备相关部门的权责,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 三、定义 1.生产设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承担主要工序的设备。 2.动力设备:在公司内部定义为供电、供水、供气等,提供动力能源的设备。 3.特种设备:是指涉及公司财产、生命安全,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八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4、其他设备:除去以上定义以外的设备。 5.设备一级保养:由设备操作使用人员负责,每日班前班后的设备清洁维护、操控部件、每日润滑、安全装置的点检。 6.设备二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周期性润滑、电气机械部分检查修复。 7.设备三级保养:主要是对设备进行月度、年度的保养、检修、调校或更换,由设备部门协调使用部门共同制订《设备月度保养计划》、《设备年度检修保养计划》,设备部组织维修人员负责按计划实施。 四、部门职责 1.使用部门职责:负责辖区设备使用操作、设备日常点检、保养,设备资产的申购、验收及盘点。 2.设备部职责: 2.1负责公司设备资产的分类编号、资产台账的建档、更新及盘点。 2.2负责公司动力设备和外围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 2.3负责公司设备选型、安装、调试、验收、改造、大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2.4负责设备委外工程申报、施工监督、验收工作。 2.5负责设备相关工作记录及技术档案的管理。 2.6负责公司特种设备的使用注册,定期验审工作。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的管理,预防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使用新合程计算机设备、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的所有人员。 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 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 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 涉及公司机密或重要的信息文件,所有人员需进行必要加密并妥善保管;若因保管不 善,导致公司信息资料的外泄及其他损失,将由其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2.3文件移动

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SPC,识别过程变差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原因,减少过程变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SPC。 3、术语 引用SPC手册中附录G的术语及符号。 4、职责 技术部负责SPC,其他部门配合。 5、工作程序 5.1本公司统计过程控制采用的方法: a)计数型数据:采用P控制图,计算过程能力(即PPM值)。 b)计量型数据;采用X—R控制图,计算Ppk和Cpk。 5.1.1X—R控制图的绘制和使用 A、收集数据 数据是以样本容量恒定的小子组的形式报出的,这种子组通常包括2-5件连续的产品,并周期性的抽取子组(例如:每15分钟抽样一次,每班抽取两次等)。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并将它作为收集、记录及将数据画到控制图上的依据。 A.1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a.子组大小:一般由4-5件连续生产的产品的组合,仅代表单一刀具、冲模板等生产出的产品。 b.子组频率:应当在适当的时间收集足够的子组,一般对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监测的子组频率可以是每班两次、每小时一次或其他可行的频率。 c.子组数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包含100或更多单值读数的25或更多个子组数可以很好的用来检验稳定性。 A.2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数据 X—R图通常是将X图画在R图之上方,下面在接一个数据栏。X和R的值为纵坐标,按时间先后的子组为横坐标。数据值以及极差和均值点应纵向对齐。数据栏应包括每个读数的空间。同时还应包括记录读数的和、均值(X)、极差(R)以及日期或其他识别子组的代码的空间。填入每个子组的单个读数及识别代码。 A.3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R) 画在控制图上的特性量是每个子组的样本均值(X)和样本极差(R),合在一起后它们分别反映整个过程的均值及其极差。 对于每个子组,计算: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确保生产设备满足产品实现过程加工能力需求,适宜产品质量特性实现的工艺要求,为生产提供系统保障服务,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生产设备的管理:从申购、选型、审批、采购和验收后交付使用,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规定的实施,直至设备报废注销每个环节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对设备配置、封存、报废处理的审批。 3.2 办公室对公司共用设备设施归口管理,配送中心对本部门生产设备设施归口管理。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执行实施设备管理的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 4 内容和要求 4.1 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的申请理由来自以下三方面: a)生产部门因加工能力的不足,提出配置要求; b)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使用年限结合设备现状和大修不能恢复其性能的综合分析,提出报废更新建议; c)技术开发部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中工艺改进要求,提出配置适宜工艺需求的新设备或专用设备。 4.1.1 根据设备配置申请表中的申请理由,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设备进行选型,确定设备和技术参数及其性能,提出建议供方,报总经理批准。 4.1.2 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设备配置申请,与确定供方签订供求合同,并实施采购计划。 4.1.3 设备到位后,由设备室组织使用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拆箱验收,同时派人负责安装、调试和实用验收,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认可启用。 4.1.4 设备入库由归口管理部门开具入库单、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财务汇款报账,入库单同时注明使用部门、车间,设备编号以及该设备的摊销年限。 4.1.5 公司自制设备的验收依据:由品管部通过对该设备加工出来的产品零部件来验证确认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由使用部门的实际操作来验证确认设备参数和加工能力要求;由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方案与实用验证确认安全防护要求,让相关方签字确认。 4.2 设备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DOC

金陵石化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JLSH-T20.32.00.027.2011 版本/修改A/0 第 1 页共16页1 目的 明确公司信息化及信息资源管理要求,对内外部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各部门(单位)和岗位能及时、安全地识别、获取并有效运用、保存所需信息。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管理及信息收集、整理、转换、传输、利用与发布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信息 有意义的数据、消息。公司的信息包括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标准化、内部控制、三基等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所有信息。 3.2 企业信息化 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提升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方式,及时为企业各级人员的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信息披露 指公司以报告、报道、网络等形式,向总部、地方政府报告或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生产经营管理相关信息的过程。 3.4 ERP 企业资源规划 3.5 MES 制造执行系统 3.6 LI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3.7 IT 信息技术 4 职责 4.1 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定期听取有关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4.2 ERP支持中心负责公司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每月召开ERP例会,分析总结系统运行情况,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及时向总部支持中心上报月报、年报。 4.3 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a)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程序及配套规章制度,对各部门(单位)信息化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 b)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前期管理,编制信息建设专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