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 含有多种多样的小生境和生态位,物种多样性极高 • 生态位:每个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关系(生 物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
• 生物种类占全球已知动植物种类的一半和已知节肢动物的20 %-25%左右
热带雨林-西双版纳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 演替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 湿生草本植物群落(沼泽):苔草,莎草科(土壤形成) • 森林植物群落:山毛榉,雪松等
• 演替特点:群落发展,环境改变,不利于原群落的生存 和发展,为下一群落形成创造条件。
34 群落的 结构、类型 及演替
群落演替的终点是 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当一个群落演替到同环境 平衡的状态,演替就不再进行,在这 个平衡点,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 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
34 群落的 结构、类型
及演替
生态位重叠和同域物种的资源分配
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
高斯实验;竞争排斥原理。
在同域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生活于生 境的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食物和 其他资源来减少生态位的重叠,减 少和避免种间竞争。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 34.3 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 3的4.3.1 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预测 • 群个群落落的的演过替程:,一直些到植出物现取一代个另稳一定些群植落物才,会一终个止群。落取代另一 • 特点:有规律,有一定方向,可预测。 • 演替系列:草本植物-灌木-森林-稳定群落 •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温带针叶林: 特点:垂直分层不明显,林下植物发育较弱
生物类群:螨类,昆虫,灰喜鹊,红松鼠等
温带森林包括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阔叶林两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 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 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 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 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 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 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

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森林群落演替这档子事儿。
你想啊,森林就像一个超级大舞台,各种植物啊动物啊都在上面尽情表演呢!一开始呢,这舞台可能啥都没有,空空荡荡的。
但别急,大自然这个神奇的导演有它的安排。
也许是一阵风,也许是一只小鸟,带来了第一颗种子。
嘿,这就像舞台上出现了第一个演员,怯生生地站在那。
然后呢,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周围也开始陆陆续续有其他植物出现啦,就像越来越多的演员加入了这场表演。
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这时候啊,你就看吧,长得快的植物就占了好位置,能吸收更多阳光和水分,就像舞台上的主角似的,特别耀眼。
那些长得慢的呢,也不气馁,在旁边默默努力,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冒出头来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片森林变得越来越热闹。
不同的植物形成了不同的层次,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多有意思啊!这就好比舞台上有了主角、配角,还有各种龙套,大家一起把这场戏演得热热闹闹的。
再后来呢,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火灾啦,洪水啦。
哎呀,这可不得了,就像舞台上突然出了大乱子!但是别担心,森林可顽强了。
那些被破坏的地方,又会有新的植物长出来,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表演。
而且啊,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里的动物们也加入进来啦。
它们在森林里找吃的,找住的,和植物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这就像舞台上不光有演员,还有了观众,大家一起把这场戏变得更加精彩。
你说这森林群落演替是不是特别神奇?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有起有落,但总是充满希望。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像森林里的那些植物一样顽强,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所以啊,让我们一起爱护这些森林,让它们的表演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还为我们的地球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没有了森林,我们的生活可就大不一样啦!你说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第4章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

第4章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了解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森林群落结构的概念、特征,以及森林演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森林群落结构是指森林中各种植物和动物种群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关系。
森林群落结构的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地形和生物因素等。
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群落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森林群落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冠层、亚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这些层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森林演替是指森林群落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过程。
森林演替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原生演替发生在没有先前植被的地方,例如火山灰覆盖的岩石上或人工造林地。
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植被被干扰或破坏后的地方,例如森林火灾、疾病或人为砍伐后的地区。
森林演替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先锋植物阶段和气候植物阶段。
先锋植物阶段是指最先在裸露地面上定居的植物,它们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并改善土壤质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植物逐渐被更具竞争力的植物所取代,进入气候植物阶段。
森林演替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植物的种子扩散能力和生长速度,动物的觅食习性和传播种子的能力等。
土壤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养分含量和水分状况等。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森林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森林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可以提供丰富的生境和资源,支持多样性的物种共存和相互作用。
森林演替可以恢复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并提供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如保持水质、控制气候和提供重要的栖息地。
总之,森林群落结构与演替是森林生态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了解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森林群落结构的特征和森林演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森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六章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的演替一、裸地(一)裸地概念和类型裸地:即指从来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
裸地通常有极端的环境条件,如极为干旱、潮湿、缺乏有机质等。
分为两种: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生长过植被、或原来生长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连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均已不存在的地段。
次生裸地:指那些原生植被虽然被消灭,但原有群落下的土壤条件还多少保留着,并且土壤中还多少保留着原来群落某些繁殖体的地段。
(二)裸地形成的原因地形变迁:地形变迁形成的裸地多为原生裸地。
如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和土堆、重力侵蚀形成的山崩、火山活动形成的熔岩等。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形成的多为次生裸地。
如干旱使水库、河流或湖泊变干、风灾和雪灾引起的植物毁灭等。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灾害性昆虫的大发生。
人为影响:人为影响形成的一般为次生裸地。
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垦荒等。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迁移、定居、竞争和反应等。
迁移:即繁殖体传播到裸地的过程。
繁殖体包括植物的种子、孢子以及能起作用的任何部分(如某些植物地下茎、具无性繁殖能力的枝、干等)。
定居:繁殖体传播到新的地点后,即进入定居过程。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三个环节。
各环节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定居地的生境条件。
竞争:在一定的地段,由于不同物种的同时入侵或随着个体的增长和繁殖,必然导致营养空间和资源的竞争,结果是适者生存。
反应:通过植物的定居和生长,群落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会不断发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原来的生境条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改造的结果往往是不利于早期入侵者的生存,从而为另一些更适应种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即另一个群落形成的开始。
三、森林群落的发育从一个群落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每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发育初期、盛期和末期。
发育初期:在发育初期,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一个主要标志。
建群种的生长和变化会引起其它种类的生长和个体数量的变化。
13第十二章森林演替

第十二章森林演替第一节森林演替的概念一、森林演替的基本概念1.森林演替的概念森林演替是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森林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森林群落所替代,称为森林演替,或森林树种更替。
演替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不但包括树种的变化,而且还有灌木、草本、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化,以及土壤和周围环境的一系列变化。
森林演替是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被定义为:自然群落在物种组成方面的连续的、单方向的、系列变化。
按着演替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1)进展演替:在未经干扰的自然状态下,森林群落从结构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阶段(群落)发展到结构更复杂、更稳定的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利用环境更充分,改造环境的作用风强烈。
(2)逆行演替:在干扰条件(包括人为干扰和自然条件的改变或群落本身的原因),原来稳定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较简单、稳定性较小的群落,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也相对较弱的群落。
演替这个术语可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相继定居的序列,例如弃耕农田经过百年之后可以观察到的那类变化;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指在一定时期内生物群落相互取代核物理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
当此术语表达后一意义时,演替的结果被称为演替序列(sere),即在某特定环境中,原生群落受到破坏或新的次生裸地形成后,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定居和相互更替的许多生物群落形成的特征序列。
在没有有机质且从未被有机体以任何方式改变的环境中开始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山崩后新裸露出的岩面,冰川消融后的冰渍保护层、坝堰构成的新湖泊以及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都可能会经历原生演替。
在已经或多或少地被火有机体定居过一段时间并受到其改变的环境中发生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seco ndary successio n),森林采伐和火烧後在采伐基地和火烧及地上的延替就是次生演替。
根据开始演替时的环境开可以把演替分为旱生演替、水生演替和中生演替,同时,无论演替的起点环境特征如何,最终都会向着中生环境的方向发展,称此为中生性化。
森林群落演替

primary succession
.51
原生演替特点
• 原生演替从极端条件开始,向水分适中方向, 即中生化方向发展,经历的时间长,阶段多。 演替系列初始生境和植物群落差异可能很大, 但演替方向趋于相同。
• 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不一定总是乔木时期, 只在湿润气候区演替系列的后期才出现森林, 在我国年降水量超过400mm的东部地区,出 现大面积天然林,年降水量250-300mm以下地 区,演替停留在草本植物时期。
.46
2.2.1.3中生演替系列
• 中生演替系列:原生演替中开始于具 有一定肥力土壤母质上的演替
– 裸露矿质土阶段 – 草本植物阶段 – 木本植物阶段
.47
2.2.2按起点裸地性质
• 裸地或荒原(bare, barren)是指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段,是植 物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原生裸地(primary bare area, primary barren):指从来没有植 物生长过的地面,或者原来虽生长有植被,但被彻底地消 灭了,没有保留下原有植物的传播体,以及原有植被影响 下的土壤。
• 这个过程或称为群落发生,也是地段被植 物占满的过程。
.18
为什么要研究森林演替?
• 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过程的模式、 原因、速度等等
• 由生态系统的现状推测过去,预见未来 • 使森林经营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19
2.2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2.2.1按初始生境水分条件划分 • 2.2.2按演替起始裸地性质划分 • 2.2.3按演替延续的时间划分 • 2.2.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 • 2.2.5按演替方向划分 • 2.2.6按群落代谢特征划分 • 2.2.7刘慎谔教授(1959)划分
森林演替的五个阶段

森林演替的五个阶段
森林演替是植物群落由创建到流变、发展,最后形成新的高度分类以及不同群
落之间演化和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受种类多样性、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森林演替一般包括5个阶段:新成熟林期、幼熟林期、成熟林期、衰退期和稳
定期。
新成熟林期是森林演替的最初阶段,这时的森林整体树形较稠密,植物群落相
对稳定,资源匮乏。
幼熟林期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会显著上升,而树种
结构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一些天然分布的优势树种会在树种动态中明显优势。
成熟林期,也称为稳定林期或者成熟期,是森林演化的最重要和最完整的阶段,植物群落将充分发展,树种结构将明显进入均衡状态。
衰退期是森林演替的最后阶段,树种结构失衡,原植物群落将被较低等级的植
物群落代替。
最后是稳定期,植物群落走向稳定,树种结构处于均衡状态,树种间以及不同
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建立起来。
森林演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会受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质量、日照、地形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每个后续阶段都与前一阶段有着微妙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不断迭代的自然过程。
群落的演替过程

群落的演替过程
1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指的是环境条件变化对森林群落构成的影响,它的演变通过植物的生
长、植物的死亡和种间竞争等过程经历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
它包括一些原始
群落发生变化后相应树种出现、数量增加、减少或消失,从而形成新的群落结构
模式和构成。
群落演替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设期、成长期、变型期和稳定期。
建设期
是一个群落形成的开始,所有原初树种出现,并且形成多样的植被结构。
成长期是这
一过程的核心,原初树种的新物种出现并繁殖,群落变得越来越密集。
变型期伴随
着原初树种的灭绝和新物种的出现,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稳定期是一个稳定的时
期,所有的树种都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群落不再出现明显的变化。
另外,群落演替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极端事件,这些极端事件如风暴、火灾、洪
水等都可能对树种造成严重破坏,引发群落结构的变化。
这些群落演替的过程通常持续多年,因此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观察,以便及时发
现森林群落构成的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开
发提供可靠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LI
13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在自然界中,上述4个过程经常交织在一起, 不易截然分开。
❖ 一般来说,迁移和定居是顺序进行的,而竞争 与反应则基本与定居同时发生,只不过初期在 程度上不是那样激烈或明显。
❖ 新地方最初发生的种类,不一定就是将来复杂 竞争中的胜利者。
4 、反应
❖ 通过定居过程,群落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的 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不断进行,原来的生境条 件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反应”。
❖ 这种变化是由初期侵入的种类引起的,这种变 化了的生境往往不适于初期种类本身的生存而 导致另外一些较适应种类的侵入,这就是另一 个新群落形成的开始。
2021/3/27
2021/3/27
CHENLI
5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自力传播或以地下茎、匍匐茎向新地段伸 延的,距离都比较近。
❖ 繁殖体的数量,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迁移的能力。繁 殖体的巨大数量,不仅能弥补构造上迁移能力的不 足,而且是对传播途中所受的损失、定居中生境的 严酷以及竞争中处于弱势等因素的有力补偿。
2021/3/27
第 10 单元 森林群落演替
森林群落发生的过程包括迁移、 定居、竞争和反应4个阶段。 森林群落演替可根据不同原则划 分为不同的演替类型。 演替顶极学说主要有单元顶极论、 多元顶极论和顶极一格局假说。
CHENLI
1
第 10单元 森林群落演替
❖ 10.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 10.2 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 10.3 演替顶极学说 ❖ 10.4 森林演替实例
❖ 繁殖体----是指植物的种子、孢子以及能起繁
殖作用的植物体的任何部分(如某些种的地下
茎、具无性繁殖能力的枝和干以及某些种类的
叶)。
2021/3/27
CHENLI
4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风播植物 ❖ 随风滚动传播 ❖ 弹裂的力量传播 ❖ 重力作用滚动 ❖ 动物吞食(体内传播 ) ❖ 动物或人的身上传播(体外传播 )
2021/3/27
CHENLI
15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1、发育初期
❖ 群落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一个主要标志。由于建群种在 群落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其他植物种类的生长和个体 数量上的变化。
❖ 群落的发育初期,种类成分不稳定,每种植物个体数量 的变化也较大,群落的结构尚未定型,主要表现在层次 分化不明显,每一层中的植物种类也不稳定。
❖ 因此,在一定的生境中只能有最适应的一种或几 种生存,其他种即使能在这里发芽、生长,也只 能是短暂的,最终必将被排挤掉。
2021/3/27
CHENLI
10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群落中的不同植株,即使种类、年龄都相同,也 必然会在形态(主要指高度和直径)、生活力和生 长速度上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现象在森 林群落中称为----“林木分化”。
2021/3/27
CHENLI
9
第第160章章 森森林林群群落落演演替替
61.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3、 竞争
❖ 在一定的地段内,随着个体的增长、繁殖,或不 同种的同时进入,必然导致营养空间和水、养分 等的竞争,结果是“最适者生”。
❖ 竞争者的能力决定于个体或种的生物学特性、遗 传性强弱和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 林木分化反映出竞争能力的强弱,而剧烈的生存 竞争,必然加速分化的进程。
❖ 竞争的结果,使森林群落随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
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即谓森林群落“自然稀
疏”。
2021/3/27
CHENLI
11
森林群落竞争
2021/3/27
CHENLI
12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2021/3/27
CHENLI
6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2 、 定居
❖ 繁殖体迁移到新的地点后,进入定居过程。
❖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环节。
❖ 各环节能否顺利通过,决定于种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和定居地的生境。
2021/3/27
2021/3/27
CHENLI
2
10. 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10. 1. 1 森林群落发生的进程
❖ 森林群落的发生一般都具有迁移、定居、竞争、 反应。这样4个过程。
2021/3/27
CHENLI
3
第1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0.1 森林群落发生、发育的一般过程
1 、 迁移
❖ 迁移----从繁殖体开始传播到新定居的地方为 止,这个过程称为迁移。
2021/3/27
CHENLI
14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10. 1. 2 森林群落发育时期
❖ 从一个群落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代替,每一 个森林群落都有一个发育过程。
❖ 一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即群 落发育的初期、盛期和末期。
2021/3/27
CHENLI
8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繁殖是定居的最后一个环节。 ❖ 定居地的生境能够满足该种各发育阶段的生
态要求,该种才能正常繁殖而完成定居的过 程。具无性繁殖能力的种,在满足营养生长 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定居。
CHENLI
7
第第160章 森林群落演替
160.1.1森森林林群群落落发发生生、、发发育育的的一一般般过过程程
❖ 定居能否成功 ❖ 首先决定于种子的发芽力(率)与发芽的条件
即发芽力保存期的长短,发芽率的高低,繁殖体 所处生境中的水、温、空气诸因子的适宜与否和 稳定程度 ❖ 其次是幼苗的生长状况 ❖ 发芽时着生部位的水肥供给条件、温度的高低及 变化、动物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幼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