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_杨倩

合集下载

三种小鼠全身炎症模型的制作流程

三种小鼠全身炎症模型的制作流程

全身炎症三种小鼠模型的制作流程一、方法总结:通过脂多糖(LPS)给药、腹腔污染和感染(PCI)或盲肠结扎穿孔(CLP)对C57BL/6N小鼠治疗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

在炎症诱导后0, 2, 4、6, 12, 24、48和72小时评估血糖和循环细胞因子水平。

此外,还测定了各器官的氧化应激和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脾组织中氧化应激、凋亡、浸润性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模式。

二、对比结果:用LPS给药和PCI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非常相似。

然而,LPS给药能引起更强的反应。

在两种模型中,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迅速升高,而血糖下降。

器官显示氧化应激的早期迹象,脾细胞凋亡增加。

此外,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降低,肝和脾有明显的免疫细胞浸润。

暴露于LPS或PCI的小鼠在72小时后恢复,相反,CLP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对较少,但炎症反应更为持久。

三、方法比较结论:当研究急性炎症的新疗法时,全身炎症反应的LPS模型显示最合适。

当使用CLP模型模拟人体脓毒症时,给药应采用较长的疗程,因为给药可导致全身炎症的迟发性发展。

四、动物和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2周龄,体重25–30 g),动物被安置在标准条件下的塑料笼子(光暗周期12 / 12小时,温度22±2°C,湿度50±10%,颗粒饲料自由饮水)。

2.实验操作:2.1脂多糖(LPS)给药:小鼠用脂多糖LPS处理。

大肠杆菌,5毫克/公斤体重,溶解在PBS中腹腔给药体积0.1毫升/10克小鼠体重)。

2, 4, 6、12, 24, 48和72小时后所描述的处死动物。

在实验开始时(T=0),每治疗组处死四只对照小鼠。

这些老鼠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在前几次(试验)研究中确定了最合适的非致死性LPS剂量。

2.2腹腔污染和感染(PCI):小鼠取1.5g的大便,溶于PBS腹腔内给予0.1毫升/ 10克体重,代表非致死剂量。

2.3盲肠结扎穿孔[CLP]:异氟醚诱导麻醉和沿腹白线正中切口切开腹腔,暴露盲肠,在远端与盲肠底之间用不可吸收缝线结扎。

LPS诱导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

LPS诱导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

LPS诱导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李伟诗;付开强;吕晓珮;王雨;曹荣峰【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5(051)009【摘要】为了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在小鼠子宫内灌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分别于灌注后12、24、36h和48 h收集子宫,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子宫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灌注LPS后可见小鼠子宫上皮细胞脱落、水肿、充血、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灌注1.25、2.5 mg/mL和5mg/mL的LPS作用12 h,小鼠子宫组织MPO和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灌注2.5 mg/mL和5 mg/mL的LPS作用24 h,小鼠子宫组织MPO和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采用子宫灌注LPS法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且每只小鼠灌注20 μL浓度为2.5~5.0 mg/mL的LPS作用12~24 h为最佳的建模条件.【总页数】4页(P96-98,中插3)【作者】李伟诗;付开强;吕晓珮;王雨;曹荣峰【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相关文献】1.LPS/D-GalN 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J], 吴小红;郭彦;刘晨风;高同同;于虹;孙世惠;周育森2.LPS体外诱导牦牛子宫内膜炎症模型的建立 [J], 甘富斌; 扎西卓玛; 吴庆侠; 白玛次仁; 李家奎; 董海龙; 王昌健3.LPS体外诱导牦牛子宫内膜炎症模型的建立 [J], 甘富斌; 扎西卓玛; 吴庆侠; 白玛次仁; 李家奎; 董海龙; 王昌健4.LPS诱导小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及其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曹康军; 潘亚磊; 李引刚5.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建立 [J], 孙凯鑫;王友元;石丽颖;李前庆;刘红羽;赵静;王军;吕文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建立

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建立

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建立孙凯鑫1,2,王友元1,2,石丽颖1,2,李前庆1,2,刘红羽1,2,赵静1,2,王军1,2*,吕文发1,2*(1.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118;2.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118)摘 要:为探究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将24只8~10周龄、体重30~35 g 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3个炎症模型组分别使用留置针向小鼠子宫内灌注1×106、1×108、1×1010 CFU/mL的大肠杆菌25 μL,对照组向小鼠子宫内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4 h后进行剖检,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炎症通路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

结果表明:1×1010 CFU/mL大肠杆菌可使子宫内膜层与肌层无明显界限,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增加(P<0.05),促进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01),促进炎症通路NF-κB的激活(P<0.05)。

综上,使用1×1010 CFU/mL大肠杆菌灌注小鼠子宫24 h可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为进一步探究由大肠杆菌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炎性因子;小鼠中图分类号:S85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1124-04子宫内膜炎是因子宫内膜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会延迟繁殖周期并降低动物的生产能力,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

产后生殖道扩张,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发生,其中细菌感染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诱因[3-4]。

大肠杆菌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其作为革兰氏阴性菌,外壁层包含着大量脂多糖,而脂多糖是炎性细胞的主要激活物,可诱导中性粒细胞激活,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5]。

炎症实验报告结果

炎症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炎症模型动物模型,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为后续炎症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C57BL/6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购自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实验试剂:脂多糖(LPS)、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ELISA试剂盒、小鼠血清白蛋白( Albumin)、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试剂盒等。

3. 实验仪器:离心机、酶标仪、显微镜、恒温水浴锅、细胞培养箱等。

三、实验方法1. 炎症模型建立(1)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

(2)模型建立:模型组小鼠采用LPS腹腔注射法建立炎症模型,注射剂量为5mg/kg。

阳性药物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LPS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mg/kg)干预。

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3)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行为表现、死亡情况。

2. 相关指标检测(1)血清白蛋白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蛋白水平。

(2)TNF-α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

(3)IL-6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6水平。

四、实验结果1. 炎症模型建立(1)体质量变化:模型组小鼠在注射LPS后,体质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阳性药物组小鼠体质量下降幅度小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2)行为表现:模型组小鼠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阳性药物组小鼠行为表现略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3)死亡情况:模型组小鼠在注射LPS后,死亡率为20%。

阳性药物组小鼠死亡率为10%,低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2. 相关指标检测(1)血清白蛋白水平:模型组小鼠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白蛋白水平略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常见的炎症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炎症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炎症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哪些炎症是人体对于外部刺激或内部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通常会伴随一系列的症状,例如红肿、疼痛、发热等。

炎症模型是用来研究这个生理过程的工具,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炎症的机制和寻找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炎症模型的造模方法。

1. 细菌或病毒感染模型:这是最常见的炎症模型之一。

通过给动物注射或感染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可以模拟真实感染情况下的炎症反应。

例如,在小鼠中注射细菌,可以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纤维化等反应,并通过分析炎症介质的表达来进一步研究炎症的机制。

2. 激素介导的炎症模型: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诱导炎症反应。

通过给动物注射这些激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炎症反应,研究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给小鼠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并观察其炎症介质的变化和症状的表现。

3. 实体和组织损伤模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损伤,可以模拟外伤引发的炎症反应。

例如,通过切割或压迫动物的皮肤或组织,可以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观察炎性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表达。

4. 致敏模型:在动物中引入过敏原,例如在小鼠中注射抗原,可以引发过敏反应并诱导炎症反应。

通过分析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研究炎症介质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敏和炎症之间的关系。

5. 自身免疫模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炎症有密切关系。

通过给动物注射自身抗原,例如在小鼠中注射胸腺提取物,可以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并引起炎症。

通过研究这些模型,可以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炎症调节的方法。

6. 遗传模型:研究表明,一些基因的突变或缺陷与炎症相关的疾病有关。

通过培育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这些疾病,并研究其炎症反应的变化,以及借此寻找治疗方法。

7. 让步模型:炎症调控的研究中,为了便于实验操作,常常使用让步模型。

通过给动物注射低剂量的炎症介质,例如注射低剂量的细菌成分(如脂多糖),来模拟炎症反应,并研究其机制。

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

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

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关铮;李亚里;宫庭钰;晏红;高贞贞【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09(17)4【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探讨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利用雌激素β基因敲除小鼠建立自体子宫内膜异位模型;应用人不同的组织在SCID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注射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观察其对异位病灶生长的影响.结果比较30只雌激素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22只同源未敲除小鼠异位病灶生长及组织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对不同类型的SCID小鼠内异症病灶生长影响无明显差异(P>0.1).结论雌激素β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形成影响作用微弱.【总页数】5页(P270-274)【作者】关铮;李亚里;宫庭钰;晏红;高贞贞【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二恶英对小鼠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J], 刘娟;任慕兰2.子宫内膜异位症中ER-α和ER-β研究进展 [J], 龙晓宇;关咏梅;傅松滨3.ERα、ERβ、pS2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J], 卢静;冯鸽;迟小岩4.ERα、ERβ、pS2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J], 卢静; 冯鸽; 迟小岩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上皮细胞ER-α、ER-β的检测 [J], 龙晓宇;关咏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7(025)020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生长所致的疾病.目前,已建立猕猴、家兔、大鼠的诱发动物模型,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人的子宫内膜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动物模型,较其他类型动物模型更有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作者单位】安阳市中医药学校,河南,安阳,455000;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
宁,530001;安阳市中医药学校,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31
【相关文献】
1.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J], 赵军;李亚里
2.人子宫内膜碎片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 [J], 温菁;金富锐;马晓秋;贾琳珏;郭邑
3.用模拟经期内膜组织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及其生殖能力的研究 [J], 王汝倩;张洁;刘璐茜;翟东霞;张丹英;姚睿嫔;吉翔;程雯;俞超芹
4.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J], 毕艳丽;倪喆鑫;李溪;俞
超芹
5.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J], 孟鑫;陈景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F-kappaBp50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

NF-kappaBp50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

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检测建模 后异位病灶大小、 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 、 在位 内膜 以及阴道磷酸化 p 5(.6) 6 pp 5、
P e so KC pi n和 T P l R V1的表 达 。结 果 p 0基 因敲 除 小 鼠异 位 病 灶 明 显减 小 , 5 并且 ,5 因 敲 除 小 鼠异位 病 灶 , p 0基 NFk pa 5 .apBp 0亚单 位 在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在 位 内膜 , 以及 阴道 的 Pp 5 n P C pi n的 表达 也下 降 。结 论 —6 d K es o a l
入 相 应 的二 抗 染 色 , 抗 为 H P 记 的 00 6 01 2 07 9 O 7 , 组 间表 达 二 R 标 .5 、 . 、 .1 和 . 0 各 9 0 T P 主 要表达 与神经 元 , R V1 近年 的研
相 应 针 对 一 抗 种 属 的抗 体 , 工 作 浓 度 差 异 显著 (= .O )而 T P 在 各 组 究 也提 示可 能表达 于 人支气 管 上皮细 胞 、 P O 5; O R V1
【J Gr b rE O’r n J J r i 5 o e D, b i , a v e KA, t 1 e . a
Pr s r t n o t si u a r re u i g e e vai f e t l ra t i s d rn o c e
s b ng i lm i r s r i a a i o e e — u i u na c o u g c l v rc c lc
2 Q 2年 6月 第 2 1 4卷 第 6
lyJ. o, 0 6l() 03 17 . i []J l2 0 ,38: 7 .0 8 t Ur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 炎症模型实 验 将 处 于 对 数 生 长 期 的 细 胞 接种于96孔培养板 中,随 机 分 为 4 组,每 组 5 个 样 本,空白对 照 组、24、48、72h 模 型 组。 根 据 前 面 的 诱导剂 LPS的 细 胞 毒 试 验 所 确 定 的 浓 度 给 各 组 施 加药物。收集 24、48、72h3 个 时 间 段 的 细 胞 用 于 RT-PCR 检 测 细 胞 内 的 IFN-γmRNA 的 丰 度。 同 时每个时间段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各组细胞的形
8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第 34 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 验 动 物 10周龄清洁级未经产昆 明 小 鼠,购 于 河 北 省 实
验动物中心。
1.2 主 要 试 剂 LPS Sigma;DMEM/F-12Sigma;FBS 杭 州 四
季青生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MTT Sigma;0.25% 胰 蛋 白酶-EDTA Beijing Solarbio Science & Technolo- gy Co.Ltd;总 RNA 提取试剂盒(离 心 柱 型 DP419) TIANGEN BIOTECH(保 定 )公 司 。 1.3 方 法 1.3.1 小鼠子宫内 膜 细 胞 的 分 离 和 培 养 无 菌 采 取小鼠子宫,放入含双抗的 D-Hank's液漂洗,修剪, 加 入 0.25% 胰 蛋 白 酶-EDTA(液 体 完 全 覆 盖 子 宫 ), 37 ℃ 水 浴 下 消 化 30 min[3]。 过 滤,滤 液 在1 200r/ min离心10 min,用 D-Hank′s洗涤 3 次。 弃 上 清, 加入含15%FBS的 DMEM/F-12制成细胞悬液,台 盼蓝法检测 细 胞 活 率,分 别 接 种 于 培 养 瓶、24 孔 培 养板或96孔培养 板 中,37 ℃、5% 体 积 分 数 CO2 条 件 下 培 养 ,定 期 观 察 细 胞 生 长 情 况 。
不同时段的细胞,用 RT-PCR 的方法测定细胞 中IFN-γmRNA 的 表 达 丰 度。结 果 表 明,100ng/mL LPS 是 体 外
培 养 的 子 宫 内 膜 细 胞 诱 导 炎 症 的 最 适 浓 度 。 炎 症 模 型 组 培 养 细 胞 中IFN-γ 的 丰 度 表 达 极 显 著 于 空 白 组 (P<
杨 倩, 史万玉, 赵驻军, 钟秀会

(河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摘要:用0.25%胰酶-EDTA 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 细 胞,用 细 菌 脂 多 糖(LPS)诱 导 子 宫 内 膜 细 胞 炎 症,
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 炎 症 发 生 和 发 展 的 判 断 标 准 。 以 不 同 浓 度 的 LPS 作 用 于 细 胞,收 集
1.3.2 LPS 的 药 物 剂 量 确 定 筛 选 试 验 取 96 孔 培养板中处于对数 生 长 期 且 生 长 良 好 的 细 胞,随 机
分为6组(5 个 不 同 浓 度 的 LPS 组,浓 度 分 别 为 1、 50、100、500、1 000ng/mL,和 1 个 空 白 对 照 组),每 组5 个 孔,不 同 LPS 处 理 组 换 液 后 添 加 100μL 不 同剂量的 LPS,空白对照组添 加 100μL DMEM/F- 12(含胎牛血清10%)。37 ℃、5% 体 积 分 数 CO2 条 件下 培 养 48 h。48 h 后 每 孔 加 入 5 mg/mL 的 MTT 20μL,继续温育6h。吸去培养液,加入 DM- SO 100μL,震荡 5 min,使微小黑色结晶溶解,形成 均匀蓝紫色溶液。 用 酶 标 仪 测 定 吸 光 度 (A),测 定 波长570nm,以不 加 细 胞 的 孔 调 零,计 算 药 物 对 细 胞的抑制 率 (Inhibition ratio≤10%),确 定 LPS 的 最 佳 浓 度 ,同 时 进 行 形 态 学 观 察 。
第6期

杨 倩 等 :小 鼠 子 宫 内 膜 细 胞 炎 症 模 型 的 建 立
89
接近IR≤10为100ng/mL 组的浓度,所以,选取的 最佳浓度为100ng/mL 组的浓度(表1)。形态学观 察:100ng/mL 组细胞 明 显 收 缩,形 态 不 规 则,偶 见 漂浮死亡(图 1-C)。500ng/mL 和 1 000ng/mL 组细胞明显收缩,形 态 不 规 则,大 量 飘 浮 死 亡,与 空 白对照组相比,细 胞 核 极 度 不 规 则,核 膜 明 显 内 陷。 在胞浆中出现大量 的 空 泡 和 脂 肪 体,线 粒 体 肿 胀 并 扩 大 ,溶 酶 体 增 多 ,细 胞 的 间 隙 增 宽 (图 1-D、E)。 其 余各组形态基本正常。
态学观察。
1.3.4 RT-PCR 法 检 测 细 胞 中IFN-γmRNA 的 表 达丰度 总 RNA 的提取,按总 RNA 提取试剂盒操 作,用紫 外 分 光 光 度 计 测 定 RNA 的 OD260,OD280 值,计算 OD260/OD280值,判定 RNA 纯 度 及 浓 度;取 部分 RNA 甲醛 变 性 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紫 外 灯 下 观 察,以 确 定 其 完 整 性。IFN-γ 基 因 上 游 引 物:5-: GGCTGTTTCTGGCTGTTAC-3,下 游 引 物:5- ATGACGCTTATGTTGTTGC-3 ,扩 增 片 段 长 度 237bp;内 对 照 β-actin 基 因 上 下 游 引 物 分 别 为:5- GCCAAACGGGTCATCATCTC-3;5-GACACAT- TGGGGGTAGGAAC-3 ,扩增片段长度为 379bp。 RT-PCR 采用两步法,先合成cDNA,再以cDNA 为 模板进行 PCR.20μL PCR 反应体系,先94 ℃变性 5min,然后进 入 循 环:94 ℃ 变 性 30s,55 ℃ 退 火 30s,72 ℃ 延 伸 1 min,循 环 30 次,最 后 再 延 伸 5min,PCR 产物进行琼 脂 糖 凝 胶 电 泳,图 像 分 析 仪 扫描分析并摄像。 1.3.5 统 计 学 处 理 所 有 数 据 均 用 SPSS13.0 软 件包进行处理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
Abstract:The primary cultured endometrial cells in mice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trypso- gen-EDTA digestion method,cultured in vitro and induced inflammation by lipopolysaccha- ride(LPS).The morphology and traditional inflammation factors of the cells were measured as the development criteria of inflammation.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graded concentrations of LPS.The cells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periods,and the contents of IFN-γmRNA were de- termined by RT-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0ng/mL LPS wa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in inducing the inflammation of cultured endometrial cell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FN-γin the inflammatory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at the same period (P<0.01),the inflammatory model of the endometrial cells was created successfully. Key words:endometrial cell;LPS;inflammatory model
*收 稿 日 期 :2011-05-07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30972208)和 教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20101302110004)资 助 . 作 者 简 介 :杨 倩 (1984- ),女 ,河 北 保 定 市 人 ,在 读 研 究 生 . 通 讯 作 者 :钟 秀 会 (1956- ),男 ,教 授 ,博 导 ,研 究 方 向 :中 药 药 理 .E-mail:zxh8078@163.com.
图 1 细 胞 形 态 的 变 化 Fig.1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endometrial cells
2.3 LPS 的 药 物 剂 量 确 定 筛 选 试 验 诱导药物 LPS剂 量 筛 选 的 MTT 试 验 发 现,从
100ng/mL 的浓度起 才 有 作 用,呈 浓 度 依 赖 性。 最
0.01),表 明 炎 症 模 型 建 立 成 功 。
关 键 词 :子 宫 内 膜 细 胞 ;LPS;炎 症 模 型
中 图 分 类 号 :S852.1
文 献 标 志 码 :A
Inflammatory model of endometrial cells in mice
YANG Qian,SHI Wan-yu,ZHAO Zhu-jun,ZHONG Xiu-hui
第 34 卷 第 6 期 2 0 1 1年1 1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Vol.34 No.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Nov.2 0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