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有毒药物的毒性
实验室常用药品的毒性

1碘Iodine∙毒性类型:生殖\急性大鼠经口LD50:14000mg/kg;小鼠经口LD50:22000mg/kg。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人的口服致死量约为2~3g。
碘蒸气强烈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长时间接触碘或吸入碘蒸气,可引起咳嗽、流鼻涕、流泪、发烧、头痛、结膜炎、腮腺肿大、支气管炎、鼻炎、复视、皮肤红斑、皮肤黏膜出现水泡。
重者则发生呕吐、腹泻、尿中出现蛋白和血红蛋白。
2溴Bromine∙ 1.急性毒性[10]LC50:4905mg/m3(小鼠吸入,9min)∙ 2.刺激性常温下蒸发很快,其蒸气有窒息性刺激味,呈红棕色。
3光气Phosgene∙ 1.急性毒性[11]LC50:1400mg/m3(大鼠吸入,1/2h)∙ 2.刺激性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2]动物吸入0.0008mg/L,每天5h,共5d,40%出现肺水肿。
∙ 1.生态毒性[14]LD50:60mg/L(24h)(鱼)∙ 2.生物降解性[15]∙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厌氧生物降解(h):678~2688∙ 3.非生物降解性[16]∙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nm):234.2~274.5∙一级水解半衰期(h):1.94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n-butyltin dilaurate(DBTL)∙1皮肤/眼睛刺激性∙2、急性毒性:mus经口LD50:2100mg/kg;∙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对水稍微危害,避免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
∙对鱼类、有机物有剧害。
本品有毒。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5三乙胺Triethylamine∙ 1.急性毒性∙ 2.刺激性家兔经眼250μg(24h),重度刺激。
∙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兔吸入420mg/m3,每次7h,每周5次,6周,见肺充血、出血,支气管周围炎,心肌变性,肝肾充血、变性、坏死。
6三丁基膦Tributyl phosphine∙急性毒性:大鼠口经LD50:750mg/kg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
毒药大全

“‘黄素馨根,黄色茉莉。
成分:植物硷基黄素馨C22H26N2O8,一种作用像毒芹硷的剧毒;素馨C12H14NO2,作用像番木鳖硷;和素馨酸等。
黄素馨根是很有效的中央系统控制抑制剂。
它作用的最后阶段会使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用剂很重的话,会使人眩晕,丧失肌肉活动能力。
致死原因是因为呼吸中心麻痹。
’——阿加莎.克里斯蒂《四巨头》氰化物临床表现主要引起机体组织内窒息。
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无明显潜伏期。
一般病情危重。
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口服多量氢氰酸后立即昏迷、呼吸停止,于数分钟内死亡(猝死)。
重症而非猝死病例: 早期症状,吸入者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出气带杏仁气味;口服者有口腔、咽喉灼热感、流延、呕吐,呕出物有杏仁气味。
并有头痛、头晕、胸闷、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心悸、脉率加快、皮肤及粘膜呈鲜红色。
后有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意识朦胧。
继而抽搐、昏迷、呼吸减慢、血压下降、紫绀、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停止、脉搏弱而不规则、心跳停止、死亡。
静脉血呈鲜红色。
尿硫氰酸盐量可增高。
轻症者可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表现。
皮肤或眼接触氢氰酸可引起灼伤。
亦可吸收致中毒。
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主要根据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中毒早期呼出气或呕吐物中有杏仁气味,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为特征,有助诊断,但呼吸障碍时可出现紫绀。
血及尿中硫氰酸盐量可作为接触指标,其受吸烟及饮食影响,应参考当地正常值。
中毒时起病急,不能等化验结果才作诊断。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等所致的猝死或昏迷相鉴别。
在解剖尸体时,刺鼻的杏仁味也许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线索,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闻到,死者的血液成樱桃红,和一氧化碳中毒相似,但比其他的尸体颜色更为分红。
发作时间:如果超过50毫克,1分钟内就会死亡,如果吸入气态氰化物,瞬间就会死亡。
解毒和治疗:首先必须吃下戊基亚硝酸盐,洗胃,然后注射硫代硫酸钠。
也可以用解毒药物中最具毒性的dicobaltadetate,但是只有在确实知道是氰化物中毒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剧毒:氢氟酸、氯化汞、高毒:氟化钠、中毒:硫酸硝酸低毒:盐酸氢氧化钾盐酸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CAS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36%氯化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CAS号:7697-37-2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CAS号:7664-93-09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粘稠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主要用途:工业原料制作,工业金属冶炼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磷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ic acid 英文名称: orthophosphoric acidCAS No.: 7664-38-2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磷酸≥% 7664-38-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氟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fluor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氟酸高55%;低40% 7664-39-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硼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boric acid 英文名称: Borac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硼酸 10043-35-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结膜炎、支气管炎,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皮肤出现广泛鲜红色疹,重者成剥脱性皮炎;本品易被损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由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小量该品,可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皮炎、秃发以及肝肾损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高氯酸化学品俗名:过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perchlor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氯酸 70~72% 7601-9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溴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bromic acid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962 CAS No.: 10035-10-6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溴酸 10035-1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可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或灼伤;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消化功能障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乙酸化学品俗名:醋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乙酸≥% 64-19-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三氯化钛化学品俗名:氯化亚钛化学品英文名称: titanium trichloride 英文名称: titanium 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三氯化钛 7705-07-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属自燃物品,具强刺激性;氟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flu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氟化钠≥% 7681-49-4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短期内吸入大量本品粉尘,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无力及消化道症状;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氟骨症;可致皮炎,重者出现溃疡或大疱;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过氧化钠化学品俗名:二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peroxide 英文名称: sodium diox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钠 1313-6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氧化钠化学品俗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soda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钠≥% 1310-73-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碳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carbonate 英文名称: sodium acid carbonat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碳酸氢钠 144-55-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 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 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氢氧化钾化学品俗名:苛性钾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potash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钾≥% 1310-58-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高锰酸钾化学品俗名:灰锰氧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mangan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锰酸钾≥% 7722-6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氨水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aqua ammonia,ammonia water;aqueous ammonia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过氧化氢化学品俗名:双氧水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氢 35% 7722-84-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氯化锌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锌 7646-85-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氯化锌烟雾可引起支气管肺炎;高浓度吸入可致死;患者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眼接触可致结膜炎或灼伤;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烧灼,皮肤上出现“鸟眼”型溃疡;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严重者可致死;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汞化学品俗名:升汞化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ic chloride 英文名称: mercury bi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汞 7487-9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重铬酸钾化学品俗名:红矾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dichro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重铬酸钾≥% 7778-50-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亚锡化学品俗名:二氯亚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亚锡 7772-99-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钨酸钠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tungstate; sodium wolfra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钼酸铵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molyb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钼酸铵 13106-76-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碘酸钾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io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碘酸钾≥95% 7758-05-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可致视神经损害;慢性影响:肝、肾、血液系统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硝酸铋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bismuth nitrate 英文名称: nitric acid bismuth salt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硝酸铋 10035-06-0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至今未发现有职业中毒报导;非职业性中毒可发生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药疹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

甘遂
有毒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49
华山参
有毒
甘、微苦,热;有毒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50
红粉
有大毒
辛,热;有大毒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0.3~0.6g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47
巴豆
有大毒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纱布涂搽患处。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禁服。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
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4
天仙藤
含马兜铃酸
苦、温,归肝、脾、肾经
4.5—9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
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苦寒有毒,体弱以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38
蜈蚣
有毒
辛,温,有毒。归肝经
3~5g
孕妇禁用。
39
大枫子
有毒
辛,热;有毒。归肝、脾、肾经
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剂。
28种毒性中药材目录

胡黄连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
Ⅲ
肉苁蓉
龙胆科植物秦艽
GentianamacrophyllaPall.
Ⅲ
秦 艽
龙胆科植物麻花秦艽
GentianamacrophyllaMaxim.
Ⅲ
秦 艽
龙胆科植物粗茎秦艽
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 Burk.
Ⅲ
诃 子
使君子科植物绒毛诃子
TerminaliachebulaRetz. var.tomentellaKurt.
Ⅲ
诃 子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officinalissieb. etZucc.
Ⅲ
山茱萸
兰科植物环草石斛
DendrobiumloddigessiiRolfe.
Ⅲ
石 斛
兰科植物马鞭石斛
Ⅱ
蕲 蛇
壁虎科动物蛤蚧
Gekkogecko Linnaeus
Ⅱ
蛤 蚧
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Ⅱ
甘 草
豆科植物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
Ⅱ
甘 草
豆科植物光果甘草
GlycyrrhizaglabraL.
Ⅱ
甘 草
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chinensisFranch.
Ⅱ
黄 连
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
Coptis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
Ⅱ
黄 连
毛茛科植物云连
CoptisteetoidesC. Y. Cheng
中医药有毒药物及其成分表

药物名称
毒性分类
毒性成分
芫花
有毒
油脂状物;二萜原酸酯
苦楝皮
有毒
川楝素、异川楝素
半夏
有毒
儿茶醛
商陆
有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帖皂苷
白果
有毒
银杏毒和白果中性素
洋金花
有毒
生物碱
朱砂
有毒
汞
天南星
有毒
草酸钙针晶
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
斑蝥
大毒
斑蝥素
砒石
大毒
三氧化二砷
红粉
大毒
汞
苍耳子
有毒
毒蛋白、蒼耳甙
山豆根
有毒
广豆根总碱、其他生物碱
甘遂
有毒
二萜醇酯类化合物
大戟
有毒
二萜醇酯类
牵牛子
有毒
牵牛子甙
川乌
有毒
乌头碱
千金子
有毒
千金子甾醇和殷金醇棕榈酸酯
小毒
强心甙
丁公藤
小毒
丁公藤甲素
吴茱萸
小毒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
川楝子
小毒
川楝素、苦楝萜酮内脂
艾叶
小毒
艾叶挥发油
土鳖虫
小毒
生物碱
水蛭
小毒
水蛭素
苦杏仁
小毒
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成氢氰酸
皂荚
小毒
皂苷
刺蒺藜
小毒
硝酸钾
巴豆霜
大毒
巴豆毒蛋白和巴豆油
草乌
大毒
常见剧毒化学品

大铅世界 防不胜防
治疗措施
1.服用驱铅食物:含钙、铁丰富的海带、动物肝脏、 肉类、蛋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急性铅中毒应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及时 饮用蛋清或牛奶;服用以下药物:依地酸二钠钙,二 巯基丙醇,青霉胺等针剂和二巯基丁二酸口服剂。
3. 对铅中毒有辅助疗效的中草药: 金钱草,甘草,海藻,昆布,木通,夏枯草, 金银花,泽泻,土茯苓,荸荠汁,鸡血藤,石苇, 菊花,板蓝根,大青叶,车前,海金砂,冬葵子等。
3
十大剧毒
化学中毒现场急救
万能应急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
化 学
消化道侵入:应及时进行催吐、洗 胃、导泻,饮牛奶或蛋清。
中
呼吸道侵入:转移至通风良好处,
毒
呼吸新鲜空气,若有条件,可进
应
行高压氧治疗,同时要预防脑水
急
肿等。
措
施
腐蚀性药品:用大量水清洗患部,
用弱酸或弱碱涂抹患处。
1 一氧化碳
钚:世界首毒 ?
“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一片药片大小的钚, 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全人类。钚的毒性 比砒霜大4.86亿倍,一旦泄露进入太平洋全人类都玩 完!”
——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
Pu的毒性在于其放射性,其本身的化学毒性远 不及砷和氰化物,和神经毒气差不多。
Pu进入人体后,其衰变产生的α射线会造成细 胞、染色体的损伤,理论上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的 上升。
强烈的神经毒物,虽然具有刺激性气味,但极易使 人嗅觉中毒而毫无察觉。
毒理学原理: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二硫键起 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导致组织细胞缺氧而窒 息,引起脏器损害。
临床表现:轻度表现为流泪、眼刺痛、鼻咽喉灼热 感等,伴有头昏、头痛、乏力;重者表现为头晕、 心悸、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 昏迷,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8种毒性中药

水银中毒(1)
• .急性汞中毒 • (1)全身症状 口内金属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
、全身酸痛、寒战、发热(38~39℃),严重者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 甚至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
• (2)呼吸道表现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听诊可于两肺闻及 不同程度干湿哕音或呼吸音减弱。
• 【功能主治】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痰、食 、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 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狼毒
•
17生马钱子
• 【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 的干燥 种子。
• 【功能主治】 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 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 【化学成分】该品含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戊、己 、庚素,乌头碱,次乌头碱,3-去氧乌头碱,3-上一枝蒿
28藤黄
• 【来源】为藤黄科 (Guttiferae) 植物藤黄 (Garcinia hanburyi Hook.f. 或 Garcinia Morella Desr.) 的胶状树脂 。
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26蟾酥
• 【来源】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 • 【功能主治】小儿疳疾,脑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疮及一切
肿毒。
27雪上一支蒿
• 【来源】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 ,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 骨痛,牙痛;外用治骨折,扭伤,疮疡肿毒。
• 【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 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 不眠。外消痈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有毒药物的毒性
所谓毒性,是指药物结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小毒、有毒、大毒三类。
大毒药品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
接近,安全系数小,一旦中毒就会对机体组织器官产生剧烈的损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则死亡,此类药品绝大部分属于国家特殊管理药品,临床很少应用;小毒药品对人体危害
较小,普遍地应用于临床;介于二者之间者为有毒药品。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对有毒药物采取“大毒者尽量不用,有毒者应用慎重,小毒者亦应注意”的原则。
以充分体现中药安全低毒,古朴自然,对人体危害极小的享誉。
今按小毒、有毒、大毒的顺序,将常见有毒药物及中毒表现列表归类如下,并附有中毒原因、用药及服药禁忌和剂量换算,以警示调剂投药、医师用药,而避免不必要的药用事故发生。
至于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有别于对机体有损害的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对人体危害较大;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较轻,多停药后自行消失,如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过敏反应,也属于不良反应的范围,其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
无毒药品虽治疗剂量幅度大、安全系数高,但也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白薇等一部分药物,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中毒反应,若大量应用,即有毒害人体的可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或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此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无毒药,如大枣、山药、浮小麦等。
、有毒药物
附:特殊管理毒性中药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