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心悸妙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治疗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悸、胸闷,《伤寒论》中一个方,仅6味药,便可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0,甘草15,龙骨、牡蛎、茯苓各30,熟附子6。
【功能】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适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证属心阳不振。
常见症状为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自汗乏力,食欲缺乏,活动后加重,休息后会减轻,手脚冰凉等。
舌脉象常为: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神经官能症一般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事事不如意,心情不畅,导致的肝郁气滞,经脉失畅,心脉痹阻;或是气血不和,心失所养,脏腑功能紊乱而造成的。
因此,在调理过程中,中药以养心、镇静为主。
桂枝甘草汤主要的功用是补助心阳,而且它有化生阳气的功用,用于发汗过度。
龙骨、牡蛎这两个药是对药,经常两个一起用,主要是镇静的作用,对调理失眠、心悸,心神不宁都有一定缓解。
再加上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以及熟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的功效,诸药合用,蕴含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升降互补,共同达到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的功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适用的症状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适用的症状【组成】桂枝(去皮)3克,炙甘草6克,牡蛎(熬)6克,龙骨6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
温服150毫升,每日3服。
【功用】补益心阳,镇潜安神。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适用的症状】心悸用于心阳不振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方解】桂枝、甘草补益心阳,龙骨、牡蛎重镇收涩,潜敛心神以治烦躁。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1.频发室性早搏用于心阳不足证,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烦躁,汗出,寐差,畏寒肢冷,腰酸乏力,舌质淡暗,苔白水滑,脉沉弱结代。
2.窦性心动过速用于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证,表现为心悸,乏力,面白,形瘦,自汗,寐差,畏寒肢冷,舌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数。
3.心脏神经官能症用于心肾阳虚证,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汗出,寐差梦多,烦躁易惊,畏寒肢冷,腰酸冷痛,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4.精神分裂症用于心气不足,心神浮越证,表现为终日若有所思,夜不能寐,神疲痴呆,低头不语,幻听幻想,时有独笑,动作重复,怕见人,舌红,苔薄白,脉弦无力。
5.神经衰弱用于心阳受损,心神不安证,表现为夜不能寐,神疲头昏,困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少,舌淡红,苔薄,脉数无力。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用于心阳不振证,表现为动则汗出,神疲乏力,畏风,纳少,形体消瘦,尿少色黄,舌淡红,苔薄白。
7.遗精用于心气不足证,表现为遗精频作,神疲体倦,胃纳不振,寐浅多梦,心悸不安,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形寒肢冷,舌红,苔薄白,脉弦无力。
8.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用于阴损及阳,心阳不足,肝郁痰浊证,表现为多食消瘦,急躁易怒,神疲肢软,心悸手抖,心跳加快,颈肿眼突,怕热多汗,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实验研究】龙骨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龙骨水煎液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相对重量,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血清碳粒的吞噬能力,减少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爬网的漏脚率。
63、心阳虚不寐基础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63、心阳虚不寐基础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虚不寐基础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直被广大人民所信仰和依赖。
其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作为心阳虚不寐的基础方,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方剂药物配伍、组成中的君臣佐使药入手,阐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药性归经、药味,以及其功能作用、主治病症和八纲辩证、六经辩证医理。
首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方剂药物配伍十分讲究,其中君臣佐使药的搭配尤为重要。
桂枝作为君药,具有温阳散寒、通利经络的功效;甘草作为臣药,具有调和各药性的作用;龙骨和牡蛎作为佐药,能够补充肾阴、安神定志。
这些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独特的药性和功效。
其次,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中的药性归经、药味也值得关注。
桂枝属于温性药物,归于心经;甘草味甘性平,归于脾经;龙骨味甘性平,归于肾经;牡蛎味咸性寒,归于肝经。
这些药物在组方中的归经和药味相互协调,起到了辅助治疗心阳虚不寐的作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具有多重功能作用。
首先,它能温阳散寒,补益心阳。
心阳虚不寐是指因心阳不足而导致的失眠、多梦等症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够通过温补心阳的作用,改善这些症状。
其次,它能调和气血,舒缓情绪。
心阳虚不寐常常伴随着情绪不稳、易怒等症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够通过调和气血的作用,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它还能安神定志,提高睡眠质量。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主治病症包括心阳虚不寐、失眠多梦等症状。
心阳虚不寐是指因心阳不足而导致的失眠、多梦等症状,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通过温补心阳、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在八纲辩证和六经辩证医理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的运用也有其特殊之处。
根据八纲辩证,心阳虚不寐属于阳虚证,需要温补心阳;根据六经辩证,心阳虚不寐属于心肾不交,需要调和心肾。
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剂正是针对这些辩证而设计的,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化裁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化裁【方组、:精证移彬用耀】桂枝3g灸甘草6g牡蛎6gx龙骨6g 上4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去泽,温服160ml,每日3次。
【功效】温复心阳,安神除烦。
【主治】心悸,烦躁不宁,苔白润,脉虚数。
【临证加减】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心脏早搏:治疗方法:益气温阳,安神定悸,活血通脉。
药用桂枝10g,龙骨15g,牡蛎2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丹参15g,苦参10g。
气虚加黄芪以助益气扶正;胸闷痛者加全瓜蒌、薤白等,以宽胸理气止痛;兼痰湿者加炙远志,法半夏等化痰之药物。
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期间停服西药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湖南中医学报,1994,(1):23~24]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室性早搏:药用桂枝、茯苓、茯神各10g,炙甘草、太子参各15g,大枣5枚,远志6g,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各30g(先煎)。
阳虚加淡附子;心悸甚,早搏频发用红参代太子参,炙甘草加倍;咽中不适,舌尖红加黄芩或知母;胸闷喜太息加旋覆花、广郁金;失眠加丹参、炒枣仁。
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
[中医杂志,1995,(11):669~670]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药用桂枝10g,炙甘草2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阳虚气弱加炙黄芪、太子参、植香、丹参;阳虚水泛加生黄芪、泽泻、防己、益母草;阳虚寒凝加全瓜蒌、薤白、细辛;阴阳两虚加天花粉、麦冬、黑附子、山楂;气阴两虚或夹湿热桂枝减为6g,加太子参、苦参、生地、丹参;心动悸甚,生龙骨、生牡蛎各用至45g;短气、乏力甚,炙黄芪、太子参加至30g;胸闷甚,加桔梗、枳实;胸痛甚加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
每日1剂,水煎服,60日为1个疗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5):295~297]4.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中风。
辨证施治:急性期,中经络,多见神志清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言语不清,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钩藤、天麻、地龙、半夏,若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加石决明;中脏腑,闭证,多为突然昏仆,两手握紧,肢体拘急,牙关紧闭,抽搐鼾睡,溲黄便秘,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石菖蒲、郁金、钩藤、天麻、地龙、半夏;脱证,症见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二便失禁,脉象细数,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麦冬、红参、五味子。
补益方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补益方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7枚,牡蛎9克,龙骨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营卫,滋阴和阳,镇纳固摄。
【主治】:虚劳心悸,易惊,汗多,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遗溺,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芤迟。
【方解】:本方桂枝解肌发表,化外感风寒;芍药补阴敛营,两者相配,调和营卫。
大枣甘平,既能益气和中,又能滋脾生津,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枣、姜相合,可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
甘草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补阴。
牡蛎、龙骨固表敛汗,宁心安神,固肾摄精。
全方配伍,营卫调和,阴平阳秘,则阳能固摄,阴能内守,精不外泄。
【按语】:本方以心悚汗多,失精、遗尿、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芤缓为辩证要点。
现代多用本方治疗上肢颤抖、阵发性心动过速、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遗尿、带下、早泄、自汗、盗汗、遗精、不射精、阳痿、肺炎等。
如见遗尿,加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汗多,加黄芪、浮小麦;心悸易惊、神不守舍,加磁石、酸枣仁、茯神;失精,加芡实、菟丝子,莲肉;带下清稀、色白,加鹿角胶、芡实、菟丝子等。
【附方】
二加龙骨牡蛎汤(《中医治法与方剂》)即本方去桂枝,加白薇、附子构成。
功能益阴和阳,敛汗。
主治自汗,面色白,舌质淡。
龙齿散(《太平圣惠方》)本方由牡蛎、龙齿、生姜、甘草、人参、桂心、麦门冬、熟地、当归、芍药、茯神构成。
功能益气定神养血。
主治产后脏气虚,惊悚。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阳不振——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阳不振——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阴阳解析心悸心阳不振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代表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去皮)一两(3g)、甘草(炙)二两(6g)、牡蛎(熬)二两(6g)、龙骨二两(6g)。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一日三次。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具有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之功效。
参附汤:《妇人良方》人参一两(30克)、附子半两(10克)。
先将生姜、大枣用水煎汤,去渣留汁,以汤代水煎煮人参、附子,取汁徐徐饮服。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
解析:阳性药:桂枝、附子、生姜、大枣平性药:甘草、人参、龙骨阴性药:牡蛎君药:附子、桂枝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大枣:甘,温。
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人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龙骨:甘、涩,平。
归心、肝、肾经。
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牡蛎:咸,微寒。
归肝、肾经。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以补火通阳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表里寒)。
方剂中,附子、桂枝,补火通阳;甘草、人参,补气固脱;龙骨、牡蛎,平肝潜阳;生姜、大枣,调和营为。
诸药合用以补火通阳为主,补气固脱为辅,兼顾平肝潜阳、调和营为。
适用于心阳虚衰,不能温养心神者。
说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说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在桂枝甘草汤的基础上加了龙骨和牡蛎汤。
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来自《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太阳表证,治疗应用发汗的方法。
但是医者用了用火烤、火熏、火针等治疗,使邪不得外出,而且伤害人体津液,因此这种治疗称火逆。
火逆后如表证不解仍应用桂枝汤治疗,但又错用下法更伤津液,因导致患者烦躁不安,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此烦躁,既有表不解之烦,又有亡阳欲惊之躁。
本方的组成和证治皆与救逆汤相似,都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都治疗外邪内饮的躁烦惊悸。
再看看桂枝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再加龙骨,牡蛎,说明心悸的更重。
《神农本草经》龙骨:味甘,平。
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癃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龙骨不单是镇静安神,还可以治疗咳逆上气而化痰,可以引阳潜降。
龙骨剂量比较大才会药效,常用在30克-120克,治疗惊悸、失眠、潜阳效果非常好。
胃不好的人会胃胀不舒服。
《神农本草经》牡蛎:味咸,平。
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
临证中往往龙骨和牡蛎一起用,发挥相互相助的作用。
如我治疗案例:女性,69岁,心悸,胸闷、眠差半个月。
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心悸,晚上明显,睡眠欠佳,没有胸痛,没有呼吸困难,没有咳嗽咳痰,无双下肢浮肿,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未见异常,吃西药及脉血康无效,来诊,要求中药治疗。
刻诊:心悸、胸闷、眠差,无发热恶寒,无口干口苦,纳可,无心情烦躁,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茯苓、大枣、蒸附片,中药3剂。
二诊,心悸好转,但半夜仍有心悸,睡眠好转,无其他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不足,心...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阳不足,心...
这种心阳不足 心气不导致的失眠,有什么特点呢?
心中害怕,惴惴不安,总感觉有人要加害于他,又或者即将被人抓捕,对周遭的声音感觉恐惧,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平常的事情,在患者看来也有几分惧色。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调治心阳不足、心神浮越导致的失眠。:
桂枝3克,甘草6克,牡蛎6克,龙骨6克。
此四味,用清水1000毫升,煎煮取药液500毫升,
分3次温服,每次约160毫升。这是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阳虚心悸妙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作者:王付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1期
心悸又称心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病证之一。
由于引起心悸的原因诸多,所以治疗心悸一定要审明病变证机,以法采用合理有效的方药治疗,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笔者在临床中治疗阳虚心悸证的常用方,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譬如刘某经常心悸,并经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屡屡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总是时好时坏。
笔者根据病证表现而辨为阳虚心悸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约20余剂,数年心悸得以解除,之后复经心电图等检查,一切均恢复正常。
同时还要指出,心悸病变证机若非阳虚,不能用此方治疗,若逆而用之,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其他变化。
对此要特别引起重视。
[方药组成] 桂枝10克,甘草1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
[用法服法] 本方既可作酒剂,又可作为汤剂。
酒剂制法是:白酒800毫升,将上述4味药纳于酒中,密封约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约5~10毫升左右,病轻者每晚服1次,病重者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病轻者服用1~2个疗程,病重者3~4个疗程。
若欲巩固治疗效果,也可断断续续服用。
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左右,煎煮约5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
用药10天为1疗程。
病轻者需服用1~2疗程,病重者需服用3~4疗程。
[作用特点] 温阳益气,重镇安神。
[临床运用] 阳虚心悸证:心悸,胸闷,气短,恶寒,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弱。
[加减用药] 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若气短者,加黄芪、山药;若胸闷明显者,加蛤蚧、木香;若心烦者,加知母、百合;若胸满者,加甘松、香附;若梦多者,加酸枣仁、磁石;若手足发凉者,加附子、细辛;若有脑病者,加元胡、五灵脂;若舌苔腻明显者,加薤白、瓜萎等。
[临床扩大应用] 急、慢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灸,浅静脉炎,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末梢神经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 1.阴虚内热者,禁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