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自由贸易区简介

目 录
• 引言 •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和发展 •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和优势 •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 •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展望 • 结论01引言Fra bibliotek主题简介
01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设立 的经济特区,旨在推动对外开放 和经济发展。
02
上海自由贸易区涵盖多个领域, 包括贸易、投资、金融、物流等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 位的开放平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展历程
自成立以来,上海自由贸易区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功能 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国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 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地理位置和特点
地理位置
上海自由贸易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涵盖了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特定区域。
特点
上海自由贸易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区内实行 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优惠,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和优质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05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展 望
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
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在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股比限制和经营范 围限制,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探索 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完善税收政策
优化税收环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税 收遵从度。
促进投资和服务业发展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如专业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文化 创意等,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自由贸易区全面介绍

或者上海取代香港?
國際金融中心的特点: 1、有面向全球的金融機構; 3、涉及大額交易。
2、外資可以自由流動;
香港
1978年後 中國改革開放 為內地企業集資
80年代 培訓人才 從金融危機中吸取經驗
現在 在全球名列前茅(国际区域金融中心)
香港
成功因素
自由市場 人才 良好的法治制度及政府政策 廉潔及高效率的政府 資訊科技流通 簡單稅率 其他
行政法制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营造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 ⒈ 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的服务模式。 ⒉ 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 ⒊ 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 ⒋ 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 ⒌ 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多元化解决机制。
监管税收领域——创新监管模式
取消: 资格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
投资领域——构建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 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 环境。
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 加强境外投资事后管理 鼓励从事境外股权投资 支持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支持企业按国际惯例的股权激励分配机制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成立浦东开发区,提出了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方针,标志着中 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 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 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1993年1月,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0年8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成立。 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2013年1月,入选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一期码头于2005年12月投入运营,建有5个7-10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泊位; 二期码头于2006年12月建成投产,建有大型集装箱泊位4个,并且首次配备 了13台可同时起吊两排40英尺集装箱的双吊具装卸桥。 一、二期港区可全天候接纳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靠泊。
临港地区(各区划分)
地理位置、人才
深水港发展提供服务的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 临港新城大学园区规划面积,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 水产大学)两所大学都将全部搬迁至大学园区。
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洋山保税港区 管理办法》、《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 》为区域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政策支持。
013年2月份上海综合保税区洋山、外高桥港区集装箱量统计 数据 据统计,2013年2月,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9.33万 标准箱,同比下降5.6%;完成水水中转箱量43.86万标准箱 ,同比下降5.9%,其中国际中转箱量9.99万标准箱;靠泊集 装箱船舶854艘次,同比下降12.9%,其中完成干线集装箱 船舶317艘次。外高桥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2万标准 箱,同比下降6.8%;完成货物吞吐量889.98万吨,同比下降 10.8%;靠泊船舶2590艘次,同比下降7.6%。
保税港区介绍、分析 ——外高桥
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上海 外高桥保税区批准时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濒临 长江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是全 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是设有隔离设施的实行特殊管理的经济区域,货物可以在保 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 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上海 市人大制定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等法规,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行政 事务。海关依据《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实施业务监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介绍

改革后
30项申报要素
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
内销选择性征税制度
对设在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 工并经“二线”销往国内市场的货物,企 业可根据其对应进口料件或实际报验状态 ,选择缴纳进口关税。
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功能拓展方面
3.支持文化等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
金融服务领域
6大领域 18类
23项措施
航运服务领域 专业服务领域 商贸服务领域
文化服务领域
社会服务领域
截至2013年底,基 地内已聚集包括上海文化 产权交易所、星空卫视等 文化行业企业173家,全 年文化贸易总额达41亿 元。
制度创新方面
1、自动审放、重点复核
人工、实时、逐票审核
自动审核放行、人工重点审单
电子审核为主,纸质单证审核为辅的差别化通关模式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制度创新方面
2.前推后移、优化查验
舱单、企业、物流仓储
通关环节
稽(核)查、事后 批量复核、盘库等
加强风险分析
强化后续监管
前推
后移
下一阶段推进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工作
总体改革方案简介
自贸区海关改革创新必须实现
法制化 信息化 智能化 便利化 安全化
重点推进
简政放权 模式创新 流程再造 智能管控 资源整合
“五化”
法治化 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法律制度体系 信息化 自贸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 智能化 数据采集,风险判别,信息比对,执行处置,动态反馈 便利化 全流程的高效运行和成本最低化 安全化 基础建设 风险防控 权力规制 企业自律 社会共管
精品上海自贸区银行管理体制建设精品ppt课件

新闻:外资银行表现活跃
• 星展银行推出特惠美元定存年利率活动 星展银行获准第一批入驻上海自贸区,特推出外币惊喜利率活动。
2013年11月28日起,星展银行(中国)个人银行客户可享受6个月美 元定期存款年利率2.3%,6个月澳币定期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4.0%。 • 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 期限/存款要求到期存款资金(最高可享受)新进资金(最高可享受 )6个月2.15%2.30%
自贸区面临的最大风险 ——汇率风险
因风险而变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仅会直接影响商 业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资金头寸,还会 通过影响其客户的外汇财务状况,间接影 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银行要根据自贸区风险特征能够针对性 的建立风险管理的特征、优势和价值。需要 银行业一更高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去适应自贸 区的风险。
相关建议
因风险而变
•发挥高层 管理者制 定战略的 职能
•完善汇率 风险管理 制度办法 和操作程 序
•提高风险 识别、计 量、监测 与控制的 技术和能 力
外汇交易 与风险管 理人才不 容忽视
因客户而变
带着跨境元素的企业对自贸区最感兴 趣,包括各种中资和外资企业。 ◇银行的管理流程、架构、产品都必须因 客户而变,更契合客户需求。 ◇结算服务、融资服务、资产管理服务等 都要与时俱进。
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2)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 比如交行在自贸区设立的专业金融租赁公司是一个实体 ,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有董事会、监事会和专业的 高管队伍,还有配备专业的业务人员,对境外国际化飞 机、轮船、航运租赁业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这将改 变他们之前在境内外一些机船租赁业务零散和分散的局 面,将来可以整合到平台之下,进行统一管理和并表监 管,提升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及其比较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及其比较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的开发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其管理体制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及其比较。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第一个开发区,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开发最为集中和体制最为成熟的一类开发区。
其主要功能是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国内外资企业合作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其管理体制由国务院设立的领导机构和管委会共同组成,通常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负责对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等主要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和领导。
二、保税区保税区是指为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和促进对外开放,以出口作为主要发展方式的特殊经济区域。
保税区通常设立在海关直属区域或者离岸岛屿,商品可以进出保税区而不再缴付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税费。
保税区的管理由国务院海关总署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不同于其他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保税区的发展方式也在近年来逐渐走向多元化,成为跨境电商、全球采购和物流等的发展重要平台。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9月设立的特殊经济区,目的在于推进经济转型和全面对外开放。
试验区内的企业和个人可享受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和贸易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自由度。
试验区的管理由国务院下设的由多个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负责,具有更加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政策试验的特殊权限。
四、新区新区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的特殊开发区域,其目标是实现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新区通常由国家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和对外开放措施,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推动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们的管理体制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改变,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和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多个新区,例如广东大湾区和雄安新区等。
关于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介绍

关于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介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有关政策⼀、保税港的基本概念保税港区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前港⼝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政策优惠、功能齐全、通关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
“保税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在港⼝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岸、加⼯、物流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
享受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可概括为:境外货物⼊港区保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港兼具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与保税区相⽐,保税港区“区港⼀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加⼯区相⽐,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加⼯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优势。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务院于2008年9⽉7⽇以《关于同意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8?83号)批准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规划控制⾯积为9.72平⽅公⾥,包括4.8平⽅公⾥码头作业区和4.92平⽅公⾥物流、加⼯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区、港⼝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规划⽰意图如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封关验收后实⾏封闭管理,不再保留青岛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洋⼭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5?54号)的有关规定执⾏。
国务院批复洋⼭保税港区的主要政策:1、同意充分发挥洋⼭保税港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贸易和出⼝加⼯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
2、洋⼭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加⼯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国内销售按货物进⼝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及区别与联系

自贸试验区面积基本不超过120平方公里
• 2015年,国务院在批复新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的同时, 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扩区。
• 在原来4个保税区的基础上,增加了:陆家嘴片区、金桥片区、 张江片区三个片区(均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
• 1陆家嘴片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1990年定为国家级开发区,原 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这次划入了34.26平方公里
• (2)20 世纪90 年代,设立保税区。保税区在保税物流、保税加 工、商品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设立初期,保税区主要集中 在沿海开放地区。保税区开始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
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历程
• (3)自2000 年开始,逐步建立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 税港区。出口加工区除享有保税区的优惠政策之外,还享有出口 退税政策。保税物流园区具有“保税区+港区”功能,具有“区 港联动”优势。而保税港区则更进一步,具备了“保税区+出口 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 1992年底前设立的保税区一共是15个: • 上海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保税区 • 天津港保税区、深圳沙头保税区、 • 深圳福田保税区、大连保税区、 • 广州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 • 海口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 • 福州保税区、宁波保税区、 • 青岛保税区、汕头保税区、 • 深圳盐田港保税区、珠海保税区。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的区别
• 早期建立的都是保税区,而且基本上都是在港口边上划出一 块区域在封闭管理基础上建立的,由于初期没有将港口码头 区域包括在保税区内,因此港区联动成为一个问题。
• 后来通过将码头区建成保税物流园区与保税区相连接而解决 了这个问题。
• 2005年以后,随着洋山保税港区的建设和推进,保税区和港 区一体化成为主要模式,陆续在港口建设的保税港区就改变 了保税区与港区缺乏联动的缺陷,直接将港区建成保税区, 因此以港口为核心建设的保税区都成为保税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31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 一管理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 区)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行政事务。
上海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实现了政策、资源、产业和功 能的联动互补,集聚效应大大增强,凸显了三区作为海关特 殊监管区域的整体优势。上海综合保税区将积极探索,锐意 创新,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使区域 功能更丰富、成本更低廉、运作更顺畅、企业更便利,实现 1+1+1>3的放大效应,形成资源优化整合、区域联动发展的 新格局,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贸易 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洋山保税港区 管理办法》、《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 》为区域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政策支持。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013年2月份上海综合保税区洋山、外高桥港区集装箱量统计 数据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 管区之一,始终致力于功能创新和先行先试,全面运作以来,区域产业功 能实现多举突破并快速发展:建成了国内首家融资租赁展示馆和综合服务 平台,融资租赁业呈现集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依托浦东机场 航运资源优势与区港一体化发展机遇,逐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工业零部 件、医疗器械及高端商品四大类具有高附加值特点的空运产品分拔中心; 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高端商品贸易展示、航空培训服务、维修检测等临 空服务业,打造临空功能服务的先导区,成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新亮点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综合保税区集聚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五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 ,在海关监管、外汇管理、检验检疫等进出口管理上基本达到了国内最为齐全、最为便捷和最为开放的程度。现有的政策 优势和监管便利包括: 免税缓税 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 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区内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办公用品、生产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免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进口产品进境备案,内销产品进关完税。 对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的企业从事国际航运、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 增值税率 区内企业进口设备免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全国其他地区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不适用保税区。 外汇管理 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的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根据《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实行灵活、便利的外汇政策。 出口退税 在外高桥保税区国内货物装船离岸出口,办理退税;在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货物入 区视同出口,办理退税;从国内其他港口启运经洋山保税港区中转的货物,在离开启运地时即可办理退税。 保税加工 对境外运入区内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转口货物以及区内存储货物实行保税。加工 产品内销按照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 。 集中报关 区内企业出区进国内销售货物可集中办理海关申报手续,适用“集中报关”通关模式;陆水、陆空、陆铁联运通关流程优 化。 快速商检 实现检验工作前置,部分进口商品在进境备案环节可实现“预检验”,进一步缩短检验监管时间和流程。 存储期限 保税货物在区内存储无期限限制。 市场准入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从事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国内分销、物流、分拨配送、商品展示、商业性简单加工及检测 ,售后服务等业务。 财政扶持 鼓励跨国公司“营运中心”集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成长型”企业贷款贴息;注册的外资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经过 认定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扶持。
基础空运物流与亚太分拨中心 航运金融与融资租赁 国际贸易与保税展示 航空临空服务与全球维修检测 国际快件转运与国际中转集拼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保税港区介绍、分析 ——外高桥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上海外 高桥保税区批准时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濒临长江 入海口,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是全国第 一个,也是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是设有隔离设施的实行特殊管理的经济区域,货物可以在保 税区与境外之间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 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国家禁止进出口和特殊规定的货物除外)。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上海 市人大制定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等法规,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行政 事务。海关依据《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实施业务监管。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东北端,濒临长江口, 处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与东海岸线的交汇 点。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外高桥保税区目前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现代物 流、先进制造业等三大功能为主的口岸产业。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上海三大保税区及其管理体制介绍
据统计,2013年2月,洋山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9.33万标 准箱,同比下降5.6%;完成水水中转箱量43.86万标准箱,同 比下降5.9%,其中国际中转箱量9.99万标准箱;靠泊集装箱 船舶854艘次,同比下降12.9%,其中完成干线集装箱船舶317 艘次。外高桥港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2万标准箱,同比 下降6.8%;完成货物吞吐量889.98万吨,同比下降10.8%;靠 泊船舶2590艘次,同比下降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