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案例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

矽肺病人案例报告总结矽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而引发的疾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工人因长期从事与矽肺病有关的行业,如采石、矿山、建筑和陶瓷制造等,而患上了这种疾病。
本报告总结了一个矽肺病人的案例,包括病史、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知识。
病例概述:本报告的病例是一位50岁的男性工人,名为张先生,自从20年前开始在一家砂石厂工作。
他每天都长时间接触到大量的石英颗粒,并且在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非常不完善。
近期,张先生开始出现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和胸闷感。
病史:根据张先生的病史,他从事有关硅尘的工作已有20年之久。
他曾多次意识到工作场所的环境非常粉尘,但是由于经济压力和缺乏安全意识,他一直未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除了长期接触硅尘,张先生还从未有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族史。
然而,他曾抱怨过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和咳嗽。
症状:除了张先生最近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外,他还提到他的咳嗽逐渐加重,尤其是在工作时和睡觉时。
他感觉到气短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还描述了胸闷感和疲劳的感觉。
此外,他的上肢肌肉力量有所下降,并且容易出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发现张先生呼吸频率和心率都比正常要高,他的呼吸听诊发现有散在干啰音和减弱的呼吸音。
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散在性小结节阴影,并在肺尖区发现结节疤痕。
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张先生的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明显下降。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张先生被诊断为矽肺病。
通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的可能性,并结合石英暴露史和典型的矽肺病症状,确立了诊断。
治疗:针对矽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进一步的矽尘暴露,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和防护设施;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辅助治疗;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对于严重的矽肺病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肺移植。
结论:矽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长期暴露于硅尘颗粒的工人易受其影响。
贵州施秉数百工人检出矽肺病 23名责任人受处分

贵州施秉数百工人检出矽肺病23名责任人受处分8月6日消息经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重大职业危害事故23名责任人最近分别受到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留党察看、行政记大过、行政记过等处分。
这起事故中患病的工人多数获得治疗并获得了当地人事劳动社保部门一次性工伤保险赔付。
今年6月28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以《“污染企业成为"好典型"的背后--贵州施秉县重大矽肺病事故追踪”》为题进行报道后,进一步引起了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从贵州省安委会办公室获悉,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自1999年底投产以来,从业人员长期受工业硅冶炼产生的粉尘危害,截至7月2日,这家公司先后共有1343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确诊矽肺患者200例,另外,半年后需复查胸片的职工还有262人。
据调查,恒盛公司这起职业危害事故是一起群发性、社会影响较大的责任事故。
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工业硅冶炼过程产生的烟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这些物质进入空气中成为可吸入颗粒物能直接进入人体肺部,长期吸入导致矽肺病。
事故的发生与公司厂区布置不合理,生产设备较简陋,企业对职业卫生工作不重视,施秉县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有直接关系。
据通报,恒盛公司安委办主任张安洲、公司副总经理徐昌杏、公司副总经理宋绪军等3人因对此事故负有重要责任,已涉嫌构成犯罪,现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恒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振荣对此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但因其事后积极配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积极医治患者和善后处理,因此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并由贵州省安全监管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经济处罚。
施秉县疾控中心主任游群惠、县卫生监督局局长吴大荣、县卫生局局长张智文、县安全监管局局长吴长青、县环保局局长李绍荣等人因对此事故负有重要责任或重要管理责任,分别给予行政记大过或记过处分。
施秉县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王作飞、县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县长刘华雪因对此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尘肺病事故案例(精)

有矽肺或可疑矽肺,且大多数为II期以上,其 中已死亡两人。一名35岁的农民,从1993年起 和老乡前往金矿打工,发现咳嗽带血时,因无 知和为了多挣钱,一直在矿里挺着,直到今年4 月实在挺不住了才回村,已是II期矽肺患者。 由于当时矿主都与打工者签有“生死合同”, 矿主拒绝出示打工者的职业史证明,致职业病 诊断机构无法确诊为尘肺病,患者无法享受职 业病待遇。
尘肺病事故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西河口乡、石板冲乡、独山镇等三个乡镇属 贫困地区,每年约有2万名青年外出打工。其 中1989--1996年约有1500人在海南东方市一 些金矿务工,直接从事井下作业300余人。据 打工者反映“风钻一开起来,眼前就像蒸气 炉放气时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许多矿井没有任何卫生防护设施,不配备 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更谈不上对工人进行定 期体检了。自1995年起务工人员中陆续出现 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由于 缺乏尘肺病的知识,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 疗和妥善的安置。 直到1998年10月,该三乡镇赴海南务工 返乡人员才相继有10余人到省职业病防治所 求治,现已发现
这些矽肺患者,大多数是青壮年,只因 “生死合同”患病后无人管,为了治病 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乡镇政府已意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建立劳动服务站, 完善管理职能,加大劳动保护的宣传力
度,增强外出务工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法律援助案例职业病(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王先生,男,35岁,某公司员工。
自2009年入职该公司以来,一直从事焊接工作。
近年来,王先生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锰中毒。
王先生认为,其患病与公司工作环境有关,遂向公司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然而,公司以种种理由拒绝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二、法律援助过程1. 王先生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其案件情况。
2.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王先生的案件进行了初步审查,认为其案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3.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担任王先生的代理人,协助其维权。
4. 律师代理王先生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职业病认定申请。
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调查核实,认定王先生患有职业病,并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6. 律师代理王先生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
7. 经过多次协商,公司同意支付王先生一定的赔偿费用。
三、案例评析1. 本案中,王先生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成功维权。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本案中,律师代理王先生维权,发挥了专业法律人士的作用。
律师在调查取证、法律咨询、诉讼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3. 本案中,公司对王先生的职业病认定申请进行了阻挠,反映了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提醒我们,要加强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4. 本案中,王先生的维权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职场中,劳动者要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职业病防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及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
2.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3. 加强对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管理,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尘肺病民事赔偿的案例

尘肺病民事赔偿的案例尘肺病是一种职业性疾病,常见于煤矿工人、石英砂制造工人、建筑工人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从业人员。
由于尘肺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许多患者和家属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
下面列举了10个尘肺病民事赔偿案例。
1. 某煤矿工人张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暴露在煤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煤矿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2. 某建筑工人王某在施工现场连续工作多年,由于长期吸入水泥粉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起诉施工单位,并要求赔偿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3. 某石英砂制造工人李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接触石英粉尘,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抚养费等。
4. 某纺织工人陈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棉尘中,患上了尘肺病。
她将纺织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5. 某煤矿工人刘某在工作期间没有佩戴防护设备,长期吸入煤尘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煤矿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6. 某锡矿工人赵某在工作期间长期接触重金属尘埃,患上了尘肺病。
他将锡矿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抚养费等。
7. 某陶瓷工人杨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陶瓷粉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陶瓷公司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
8. 某石膏制品工人王某在工作期间长时间接触石膏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石膏制品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和抚养费等。
9. 某钢铁厂工人张某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暴露在金属尘中,导致患上了尘肺病。
他向钢铁厂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医疗费、工伤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10. 某化工厂工人刘某在工作期间接触到有毒化学品粉尘,患上了尘肺病。
他将化工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和抚养费等。
这些案例中,尘肺病患者通过民事诉讼向相关单位索要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等。
温州“矽肺病”案浅析

亡的医疗 费、 伤残抚恤金 、 丧葬费 、 公 司与 陈益校 、 辽宁省 交通 厅等
工亡补助金 等总 计人 民币 2 0 8 对 全部 赔偿 额 承 担连 带 责任 。 .86
亿元 。
【浙 江 省 高 院 终 审 】 温 州 市 中 院 审 理 后 作 出 了 一 害 人 均 表 不 服 , 分 别 向 浙 江 省 高
2 0 年 1 0 1 2 日 ,温 卅I 0月 4 市
合议庭 ,公开进行 了审理 。
中 级 人 民法 院 受 理 后 , 依 法 组 成 审 判 决 , 1 0家 责 任 人 及 2 0名 受 3 【 件 基本 情 况 】 案 法 院 经 审 理 认 为 , 本 案 原 告 院 提 起 上 诉 。2 0 0 2年 3月 2 2日,
随后 ,这 两 个 工 程 处 又 把 工 程 转 包 有 据 , 应 予 支 持 。 同 时 , 法 院 不 当 。 根 据 我 国 民 事 诉 讼 法 的有 给 由 陈 益 校 等 人 合 股 组 成 的 隧 道 还 判 定 了 一 级 伤 残 至 十 级 伤 残 的
取 了 11 的管 理 费 。 工 程 施 工 期 身 损 害 赔 偿 标 准 根 据 伤 残 等 级 1
的 9% , 被 告 沈 阳 工 程 处 和 七 台
其中2 4名 民工 患 有 I I 期 矽 河 公 司 各 承 担 其 中 的 8% ,被 告 0 至 I I
肺 病 , 分 别构 成 二 至 七 级伤 残 ,至 交 通 厅 承 担 其 中 的 5% 。 一 审 还 今 已有 9名 患 者 死 亡 。深 患 重 病 、 还我 健康 。
包 该 工程 后 ,要 求 其 下 属 的沈 阳工 章 施 工 , 发 包 人 、 承 包 人 、 转 人对 全 部赔 偿 额承 担 连 带 责任 。
职业病案例: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

某村办耐火材料厂一次检出26例矽肺患者的思考矽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职业病,它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结节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心衰及呼吸衰竭。
目前没有特效治疗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为主,搞好防尘措施,对已得了病的患者,立即调离接触粉尘的工作岗位,给予积极综合治疗。
2020年,我市某村办耐火材料厂对116名接触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26例被诊断为矽肺,且近一半诊断为Ⅱ期以上。
如此之高的矽肺发病率,严重的健康危害程度,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面对严峻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形势,本文对此案例报道并加以分析讨论,试图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矽肺病例检出情况概述某村耐火材料厂坐落于我市某城区北郊,1971年建厂,属村办企业。
主要产品以生产酸性、碱性及硅酸铝质耐火材料为主。
现有职工300多人,均为本村村民。
多年来,该企业一直未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布实施后,该企业在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多次督导下,于2020年7月,对接触粉尘作业的116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查出矽肺和疑似矽肺34人,经对34人进一步观察诊断,有26人被诊断为矽肺,占总检人数的22.4%。
其中:Ⅰ期矽肺14例,Ⅱ期矽肺9例,Ⅲ期矽肺3例。
接尘工作年限最短的为8年,最长的33年,平均21.1年;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65岁,平均48.3岁;男性、女性各占一半。
2矽肺病例原因分析2.1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粉尘危害严重。
据了解,该企业建厂初期,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防尘措施。
生产工艺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石大碾干式破碎,人工混料等,导致粉尘严重,劳动强度大。
矽肺

病理改变
• 矽性蛋白沉积 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 称之为矽性蛋白;随后可拌有纤维增生, 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病理改变
• 团块型矽肺 上述类型矽肺进一步发展,病灶融合而成。矽结节 增多、增大、融合,其间继发纤维化病变,融合扩展而形成团块 状。该型多见于两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
• 肉眼观,病灶为黑或灰黑色,索条状,呈圆锥、梭状或不规则形, 界限清晰,质地坚硬;切面可见原结节轮廓、索条状纤维束、薄 壁空洞等病变。
影响矽肺发病的因素
• 3.肺内粉尘蓄积量
肺内粉尘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浓度、分散度、 接尘时间 和防护措施。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
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再加上防护措施 差,吸入并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就越大,越易 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在生产环境中很少有 单纯石英粉尘存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多种粉尘 同时存在。因此,必须考虑混合性粉尘的联合 作用。例如,开采铁矿时,粉尘中除含有游离 二氧化硅外,还有 铁、氧化铝、镁、磷等;煤 矿粉尘中除包括游离二氧化硅外,还有煤和其 他元素。
病理改变
• 结节型矽肺 典型病变为矽结节(silicotic nodule)。 典型矽结节横断面似葱头状,外周是多层紧密排列的胶原纤维, 中心或偏侧为一闭塞的小血管或小支气管。有的矽结节以缠绕成 团的胶原纤维为核心,周围是尘细胞、尘粒及纤维性结缔组织, 呈旋涡状排列。
肉眼观,矽结节稍隆起于肺表面呈半球状,在肺切面多见于胸膜下 和肺组织内,为1~5mm的散在矽结节。
诊断
• 对于少数生前有较长时间接尘职业史,未被诊 断为矽肺者,根据本人遗愿或死后家属提出申 请进行尸体解剖诊断者,具有诊断权的职业病 理医师按照《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8783— 88),参考患者生前接尘史和历次拍摄的X线胸 片,综合判断做出病理诊断,交送检单位和由 职业病执业医师组成的诊断组处理。该诊断可 作为享受职业病待遇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调研组这次在马山县开展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马山县自80年代以来赴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工总 数为1001人(其中白山镇752人,百龙滩镇145人, 其他乡镇104人)。截至目前,这些人中已经有 600人进行了体检,诊断出矽肺病患者225人(已 死亡14人),其中,一期97人,二期93人,三期 35人。这些矽肺病患者大多数在40-50岁之间, 目前有一部分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做点轻 便的农活或家务活。家里一般有三个孩子,经济 来源主要靠爱人或孩子在外面打工挣钱。
事件原因分析
(一)矿井恶劣的作业环境是导致农民工矽 肺病多发的直接原因。 (二)缺乏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是导致农民工 罹患矽肺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主体责任不落实 是农民工罹患矽肺病的主要原因。 (四)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是导致农民工罹 患矽肺病趋势扩大的重要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农民工群体罹患矽肺病发现与查 明过程
自2003年开始,马山县去海南金矿打工的部 分农民陆续出现咳喘胸憋等症状,经广西 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诊断,确诊为矽 肺病。2005年广西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 院在马山县开展了两次矽肺病流行病学调 查,对在海南金矿打工回乡的348名农民工 进行了体检会诊,共诊断出矽肺病患者140 名,检出率达40.2%。此后,每年陆续都有 去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被检查出患有不同 程度的矽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