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LAS系统的湛江港宝满港区浚前淤泥测量技术_2010年中国航海学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

合集下载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技术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技术

是人 们理 想 中水 的状 态 。由于 自然 和人 类活 动 的影 《 口工程地 质勘察 规范 》 港 的表述 , 泥 的准 确名称 应 淤 失, 大量 的泥沙 融入水 体 之 中 , 从而 给人们 的生产 生 积 , 天然含水 率 大 于液 限、 然孔 隙 比> 1 0的粘性 天 .
提 出 了越 来越 高 的要求 。传 统 的测量方 法 主要 有钻 孔 取样法 、 力触探 / 杆法 、 静 测 声纳 探测 法 、 射线 探 放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3 期
王卫国等: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 Sl 技术 is a
27 3
属 于淤 泥 的范 畴 。密 度 达 到 1 8g c . / m。以上 时 , 已 成 为淤 泥质 土 ( 2 。 表 )
表 2 淤 泥 密 度 范 围
量 Sl 技 术 。技术 的创 新 之 处 在 于有 效 地 整 合 了 is a
要 在 SL I AS走 航式 水底 淤泥 连续 密度 测量 、 S K 无 后 , 经过很 长 时间才 能变得 比较密 实 , 尚未 密实 GP RT 验 潮测 深及 淤 泥密 度 测 试 等技 术 , 开发 了数 据 处 理 之 前具 有很 强 的 流动 性 , 为 浮泥 。浮 泥 的 密度 范 称 配套软 件 , 成 了水 下 地 形 与 淤 泥 测量 的一 整 套 系 形
维普资讯
第 20 年第月 2 7 93期 2卷 0






VS 2 o3 o2 1 N . .
e .0 p 2 07
水 下 地 形 与 淤 泥 测 量 Sls技 术 i a
王 卫 国 , 津 平 , 武 权 , 日壮 谢 惠 陆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湛江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应用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湛江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1工程概况
湛 江 港 3 万 吨 级 航 道 工 程 是 按 照 已投 O 入使 用 的 2 万 吨 级 航 道 的 轴 线 , 一 步 浚 5 进 深 , 长5 9k 。 航道设计底宽30 全 4. 0 m 外 1 m, 底标 高一2 . m , 坡 l: 内航 道 设 计 底 宽 16 边 5;
移动的功能 。
2 4D P . G S接收机 天线 的安装 D S 收 机 天 线 应 安 装 在 船 舶 高 处 GP 接 ( 于 避 雷针 ) 视 场 内 障 碍物 的高 度 角 不 能 低 , 超过 l 。 尽 可 能远 离 船舶 主 桅杆 ; 0; 尽量 远 离 大 功 率 的 无 线 电发 射 信 号 源 ( 雷达 、 如 高频 电话天 线 等 ) 天 线安 装 要 稳 固 , 免船 舶 姿 ; 避 态变化 使其产生位 移 ; 天线 位 置 应 选 择 远 离 船 体 大 型 金 属 物 体 结 构 , 甲板 高 度 至 距 少 在 1. m以 上 , 少 信 号 多路 径 效 应 。 5 减 系 统 安 装 后 , 进 行 测 试 , 试 可 分 为 应 测 图1 局 部 区段航 道 多 波束 测 量测 线布 设 图 通 电测 试 和 航 行 测 试 。 电测 试 : 静 态 状 通 在 态下进行 , 检查 系 统 各 部 分 电缆 连 接 是 否 良 好 牢 靠 , 确 无误 ; 查 接 地 是 否 正 确 , 正 检 牢靠 , 查供 电 电 源输 出 电压 是 否正 常 , 检 直 流 供 电的 极 性 是 否 正 确 无 误 , 切正 常后 , 一 开 始 目测 系统 各 部 分 的通 电 运 行 状 况 、 信 号的稳定性 和数据的通信情 况。 航 行 测 试 : 选 择 适 宜 水 域 设 测 多 条 要 图2 多 波束 测 量 水 下 地 形三 维 效果 图 往返重复测 线进行横倾 、 倾 、 位延 迟 、 纵 定 电罗 经偏 差等 系统 参 数 改 正 。 外 , 测试 此 在 过 程 中还 要 检 查 、 试 D S 收 机 、 测 GP 接 声速 剖 面 仪 、 罗径 等是 否 工 作 正 常 。 电 目前 , 述 各 测 试 项 目不 仅 仅 是 安 装 上 测 试 的 要 求 , 且 已 列 为 每 个 航 次 或 承 接 而 新 测 量 项 目之 前 , 须 要 做 的 工 工 作 。 必 () 1 电罗 经 的 测 试 与 校 准 电 罗 经 安 装 后 , 罗 经 指 向 与 船 舶 指 电 向可 能 存 在 偏 差 , 个 偏 差 叫航 偏差 , 这 因为 图3 多 波束 水 下地 形 色 块 图

Silas和Densitune系统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Silas和Densitune系统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和悬 移 质 取 样 器 的特 性 . 根 据 实 测 的 浮 泥 层 厚 度 及 其 分 布 情 况 , 析 S a 和 D n i n 并 剖 is l e s u e系统 在 实 际工 程 应 用 中遇 到 的 问 t 题 , 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参考e su e 叉振 动 密 度 仪 ;i s 泥 测 试 ; 移 质 取 样 器 连 D ni n 音 t Sl 浮 a 悬
poeta n ea l, te fa rs o e s u e tnn ok vba o e s ee, Sls N vgbe D ph r c s a xmpe h et e f D ni n u ig fr irt n d n i t j u t i m r i a i l e t a a
第4 8卷 第 1期 2 1 年 2月 总第 1 8期 01 9




Vo . No 1 1 48 .
P r E gn e i g T c n l g ot n i e r e h oo y n
Fe . 01 To a 98 b2 1 t lJ
Sls和 De s u e系统 在 航 道 工 程 中的应 用 i a ni n t
Me s rme t y tm a d u p n e la s mpe ae e ci e i eal B s d n h a tal b e v d a ue n S se n s s e d d o d a lr r d s r d n d ti b . a e o t e cu l o sre y
中 图 分 类 号 :71 . P 4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4 9 9 ( 01 ) — 0 - 3 1 0 — 5 2 2 1 01 0 51 0

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系统设计

第43卷第2期中国航海Vol.43Nc.2°2°年6月NAVIGATION OF CHITA Jun.2°2°文章编号JOOO-4653(2020)02-0074-06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系统设计朱师伦/b,高岚/b,徐合力/b,潘成广/b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b.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摘要:为提高绞吸挖泥船的生产效率,采用自动化手段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研究疏浚作业过程中泥浆浓度的控制方法。

针对泥浆浓度过程建模困难和泥浆浓度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时滞性等控制难点,从过程控制的需求出发,根据实船测量的数据构建泥浆浓度过程特征模型,基于该特征模型设计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使其满足控制需求。

仿真结果表明:泥浆浓度过程特征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浓度过程,泥浆浓度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在应对施工环境变化和时滞较大的情况时能使泥浆浓度维持在期望值,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跟踪性能)关键词:绞吸挖泥船;泥浆浓度控制;特征模型;全系数自适应控制中图分类号:U674.31;TP273文献标志码:ADesign of Mud Concent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Dredging Proces sBased on Featerr ModdSh%"”",",Za”",",Heli.g,b,F"2^:^”//"%”/11,"(a.Key Laboratora o f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ay; b.School of Eneray and PowerEngoneeoong Wuhan UnoeeosoiyotTechnoeogy Wuhan430063Chona)Abstrac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utter suction dredgers,the control of mud concentration during doedgongopeoaioon ossiudoed oomooeauiomaioon.Theconiooedoocueioesaoeanaeyaed.Woih aciuaeshop measuoed daia ihe eaiuoemodeeoWihemud concenioaioon poocessosesiabeoshed(and an a-coeocoeniadapioeeconiooeaegoooihm osde-sogned based on ihe eaiuoemodee.Somueaioonspooeeihe eaiuoemodee and demonsioaieiheeecioeene s oWiheconioo e o in maintaining expected mud concentration with larae time lag and working condition variation.The system is of the strong anio-onieoteoenceaboeoiyand agood ioackongpeotoomance.Key words:cutter suction dredger;mud concentration control;feature model;aLooe/icient adaptive control疏浚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如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沿海城市发展、江河湖库防洪清淤、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等)+1]绞吸挖泥船作为实施相关疏浚工程的主要设备载体,在实际施工中为使其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操作人员需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来操作。

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太湖底泥测量中的应用

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太湖底泥测量中的应用

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太湖底泥测量中的应用郭海峰【摘要】传统测量淤泥的方法,在太湖测量中均有测量速度慢,精度低等的局限;而运用SILAS走航式测量系统对太湖底泥测量,恰能克服速度慢,精度低的缺点.因此,应用SILAS系统进行太湖淤泥测量的密度划分是非常适合的.【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5页(P48-51,60)【关键词】底泥测量;淤泥密度;SILAS;太湖【作者】郭海峰【作者单位】无锡河湖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11 太湖清淤的主要目的和淤泥分类的定义1.1 太湖清淤的主要目的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水域面积为2 338 km2,它是一座天然的流域性调蓄水库,是无锡和苏州及其他周边地区的生活和工业水源地,对江浙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重大。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影响了无锡城市饮用水水质,之后无锡市委、市政府颁布了“6699”行动的决定,并将其作为治理太湖的行动纲要。

太湖清淤作为治理太湖行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清楚了解太湖底泥的分布及密度,是太湖清淤有效进行的关键。

湖泊底泥是陆源性入湖污染物 (营养物、重金属、有机毒物等)的主要蓄积场所。

在不同的环境影响(温度、风浪和溶氧等)条件下,底泥既可以净化湖泊水体,也可以因富含污染物而成为潜在的内源性污染源污染水体,增加上层水体营养负荷。

由于近年来工农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太湖底泥表层富含污染物。

因此,太湖清淤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太湖底泥表层的有害污泥。

这就需要弄清太湖底泥的分布情况,这里以密度划分淤泥。

1.2 淤泥分类的定义通常意义上的淤泥,根据《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里的表述,准确名称应为淤泥性土,它是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的黏性土,可细分为淤泥质土、淤泥、流泥和浮泥,具体分类见表1。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技术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技术

第22卷 第3期2007年9月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l.22 No.3Sep.2007 收稿日期: 2007204202基金项目:水利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CXC2003209)资助。

作者简介:王卫国(19662)男,天津宝坻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绘工作。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 技术王卫国,谢津平,惠武权,陆日壮(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222)摘 要: 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 技术是采用Silas 系统连续测定不同深度的淤泥密度,以密度划分淤泥类别;采用GPSR T K 无验潮技术采集淤泥测点的空间信息,确定其相对高差。

应用实践表明,它与传统淤泥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费用省、对水下淤泥扰动小等优点,可应用于水库、湖泊、海口、航道等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

关键词: 水下地形;淤泥测量;Silas 系统;无验潮测深中图分类号: P231.5;P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412(2007)03202362041 科技发展与测量需求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清泉细流、碧波万顷是人们理想中水的状态。

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使得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融入水体之中,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泥沙淤积对河道、堤岸、水库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泥沙夹杂有机物质淤积湖泊,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威胁饮水安全;大量的海陆相沉积物壅淤河口地带,影响航运和防洪。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对于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钻孔取样法、静力触探/测杆法、声纳探测法、放射线探测法等。

2003年在水利系统引进Silas 系统并加以开发,经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按密度划分淤泥、走航式连续密度测量方法,形成了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Silas 技术。

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有效地整合了SIL AS 走航式水底淤泥连续密度测量、GPSR T K 无验潮测深及淤泥密度测试等技术,开发了数据处理配套软件,形成了水下地形与淤泥测量的一整套系统方法。

海水环境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自然沉积规律研究

海水环境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自然沉积规律研究

海水环境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自然沉积规律研究别学清;戴民忠;管图林;蒋伟伟;徐桂中【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4【摘要】我国近海岸工程中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疏浚淤泥,了解海水环境下疏浚淤泥自然沉积规律是疏浚淤泥堆场处理时提高堆场储存效率的前提.通过开展不同盐度下疏浚淤泥自然沉积试验,探讨盐度对疏浚淤泥沉积规律的影响,明确海水环境下疏浚淤泥的沉积规律.试验成果表明,在海水环境下泥浆的沉降曲线可分为区域沉降与固结沉降两种类型,区域沉降分为阻碍沉降与自重固结两个阶段.泥浆自然沉积过程中泥面在初始阶段的沉降速率与盐度密切相关,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水环境下土的初始结构形成时的含水率在5~9倍液限间,并且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总页数】5页(P273-277)【作者】别学清;戴民忠;管图林;蒋伟伟;徐桂中【作者单位】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扬州225002;昆山丹桂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部,苏州215316;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51.1;TU471.8【相关文献】1.海水环境下初始含水率对蒙脱土压缩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J], 王圣萍;徐桂中;张林;颜彦2.高含盐海水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处理技术的应用 [J], 杨志远3.海水环境下高含水率疏浚泥不排水强度特性研究 [J], 施鲁莎;徐桂中;仇兆清;戚魏;蔡雍蓉4.高水压环境中不同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氯离子垂直扩散规律研究 [J], 陈凯华5.海水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演化规律研究 [J], 李景;葛光男;贾朋刚;赵鹏;侯世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浅剖探测数据提取航道淤泥层及其程序实现

利用浅剖探测数据提取航道淤泥层及其程序实现

第27卷第1期2018年3月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7 No. 1Mar.2018D O I:10. 3969/j. issn. 1672-6685. 2018. 01. 013利用浅剖探测数据提取航道淤泥层及其程序实现%蒋廷臣,王晓松,安俊杰,杨雯彦,汪峰(淮海工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针对近海航道淤泥沉积现象严重,淤积量对航道安全通行造成威胁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设备采用具有穿透性强、效率高等特点的浅地层剖面仪.仪器测量的原始数据通过M A T L A B编写程序算法代码,通过波形特征算法,自动提取淤泥层界数据,并通过中值滤波的方法将异常误差数据值剔除.通过比对已有柱状样数据,表明该算法提取淤泥层界精度满足施工要求.关键词:浅地层剖面仪;淤泥;层界自动提取;程序设计中图分类号:U612. 2;U652.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685(2018)01-0055-05Extraction of Channel Silt Layer by Shallow Detection Dataand Program ImplementationJIA N G Tingchen,W A NG Xiaosong,AN Junjie,YA N G Wenyan,W A NG Feng (School of Geomatics and Marine Information,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222005,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erious siit deposition in the offshore c of the silt amount to the safe passage of the channel is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e dopts a shallow layer profiler with strong penetr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The original data of instrument measurement is programmed by M A T L A B,and the boundary data of sludge layer is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through wave feature algorithm,and the abnormal error data value is e­liminated by median tiltering.By comparing the data of the existing columnar sample,t is shownthat the precision of the algorithm is satisti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shallow layer protiler;silt;automatic layer extraction;program design目前我国沿海城市的大部分航道都建立在淤泥地质基础之上.中国大陆的总海岸线长18 000多 km,其中淤泥质海岸就有4 000多k m,可计算出淤泥质海岸占总海岸线的20%以上.以江苏省为例,其淤泥质海岸已经达到40%以上,由此可见,对淤泥质航道的研究是不可轻视的问题之一.近海航道淤泥淤积是泥沙在水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近海区域内长时间不均勻沉积而造成的*一种天然现象.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开始由陆地开发转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于是催生出众多的海岸带工程项目,使得近海海洋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沿岸水土流失、海洋 水动力环境恶化,长时间累积,因此造成严重的淤泥淤积问题,严重影响沿海航道运输安全.查阅现有的资料,国内外对淤泥淤积问题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成果,可见人们对航道安全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收稿日期:018-01-19;修订日期:2018-02-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4003);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开放课题(JSIMR201332JSIMR201508);江苏省科技 厅社会发展项目(BE2016701);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SH150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JLX16_0672) 作者简介:蒋廷臣(1975 —),男,四川蓬安人,淮海工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GPS与宽幅SA R融合相关理论与 方法方面的研究,(E-mail)iangtingchen@sohu. com .56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3月是对淤泥淤积的研究还是研究的范围区域,跟国外相 比较中国还是起步比较晚的.近海 的 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评判是 的畅通与的 .长期泥沙的累近海 的 达不:全的 ,从而 的 通行,因此需要定期 淤泥清除工作.从世界来看,各个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巨金 清淤.. 清淤前期 ,相关部门往往只凭借经验制定施工项目,该方法不能有效地施工 ,增加了施工成,大大浪 ,而且清淤效果不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连云港研究对象,分析连云港航前的淤积现状,通过编写算法代码自动提取淤泥层界,并量化淤泥累积程度.1测量技术原理目前我国浅地层剖面仪从声学机理方面来分类,主要分为线性声非线性声类[1].线性声 有发射、穿透海底地质层程等优点,但由于庞大、不便等原因,使得该类 并未 推广.虽然非线性声源穿透能力,但基 近海 的需求,加 、携带便捷,因此受 场的 .声波是海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其通过换能 将电能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成声能在海播.声 播的速度与、压强具有很强的性[].把海水与海底地质断面作为一个层状的,假设海水层为第一层,定义密度为^1,声波在海水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A,同理,将海底地质分为多层以上类似的定[3]..能 下发射声,由于声波频率不同,其反射界面层也是不同的.一部分高频率声波在层分界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低频率声波下传播,] 的分界层才会反射回去.其反射强度和地层分界层的映射关系为a2t;2十通过以上公式分知,不同分界层的反射系数是不同的,反射系 ,,能器接收到的声信 强,反之则比较弱.由于换能器接收到的声信号不同,因射 携带了海底地质层的地信息 . 以通 射 信息 与 海 地 的样 的对比分析,来了解 物的 性.实验使用的是浅地层剖(型号SES 2000 L ig h tP lu s),参量阵声呐在高电压作用下,同射两个频非常接近的高频声波.假设定个高频率声波的频/i和/2,个高频率声波作用于, 一系列二次频率,如(/1十/2),(/1一/2),2/,2/2等[4].其中/1 与/高频声波用于探测水深,又因为/和/的频 率非常接近,因此(/一/)频率很低,其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可以用来海底浅地层地质[].2淤泥测量实验概况2.1实验区域与计划航线实验区域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港口,其地理位1 .前期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沿行驶航线 2 .图1实验区域Fig.1Experim ental a re a图2测量船行驶航线Fig.2 Route planningline第1期蒋廷臣等:利用浅剖探测数据提取航道淤泥层及其程序实现572.2已有分析资料(1) 连云港航道淤泥特性资料;(2) 连云港海域潮汐资料;(3) 连云港航道航线资料;()连云港航道周边G N S S控制点资料;(5)连云港航道往期清淤工程资料.2.3作业依据为保证此次实验顺利完成,测量时需要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1)《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K J T S133—1 一 2010);(2)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K J T S131—2012);(3)《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K G B/T 12763. 8—2007);(4) 《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2.4建立统一基准坐标系平面控制基准:本次水深测量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北京54坐标系,采用高斯投影3°带,中央子午线为120°淤泥层测量实验的导航定位设备采用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SPS351型G P S接收机.深度基准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潮汐测量:在近海灯塔区域附近等利用G P S仪器进行四等静态定位测量,测量出一个水准点A,用于传递潮位观测点的高程.同时利用潮汐站水文数据进行对比修正,测量出实验期间内潮汐数值的时时动态状况.3声速修正目前进行海洋测量都是通过非接触技术实现的,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但影响声速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物理因素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3种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声速值的变化,其中温度对声速的影响最大[6].下面列举的模型就是声学改正的经典模型,公式的推导是由多位研究学者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1) Leroy经典公式.C=1 492.9 +3(T-10)-6X10-3(T-10)2-4X10—2(T—18)2+1. 2(S—35) —10—12(T—18))S—35)+D/61,该公式适用范围:一2s C<T<24. 5S C,30<S<42,0<D<1 000 m.(2) Machezie经典公式.C=1 448. 96 + 4. 591T—5. 304X10—3T2+2. 374X10—4T3+1. 340(S—35) +1.675 X10—7D Z—1. 025 X10—2T(S—35) —7. 139X10—13TD3,该公式适用范围:C<T<30C,30<S<40,0<D<8 000 m.(3) M edw in经典公式.C=1 449. 2 + 4. 6T—5. 5X10—2T2+2.9X10—4T3+(1. 34 — 0. 01T)(S—35)+0. 016D,该公式适用范围:0C<T<35C,0<S<45,0<D^1 000 m.(4) DelGrosso经典公式.C=C,+CP,该公式适用范围:C<T<30C,30<S<40,0<D^1 000 m.(5) Chen-Millero-Li经典公式.C=C W(.T,P)+Cc(.T,P)+A(T,P')S+B(T,P')S3,2+D(P')S2,该公式适用范围:0C<T<40C,0<S<40,0<D^1 000 m.结合本次实验的具体环境条件,选取Leroy经典公式作为换能器声速改正公式.4淤泥层界提取技术及程序实现4.1层界提取技术淤泥层界提取技术是通过回波数据的波形特征算法来自动实现的.波形特征算法是对回波数据信号进行图像分析的自动化处理算法,其原理就是通过迭代运算进行反复循环,直到匹配到自定义的窗口对原始数据进行成图(如图3所示),波形图主要有3个正向波峰.根据实验区域周围柱状样数据的对比分析以及周围水文资料数据,可以判断出第一波峰为水下淤泥层界.由此可以设计出如下程序算法来自动提取淤泥层界.(1)针对浅剖采集的原始数据结构复杂、内占用较大、处理棘手等问题,故需要将原始数据转换成.m a t格式数据.(2)利用波形特征算法对.m a t每一列剖面据进行单独的迭代运算,同理反复循环到.m a t数据的最后一■列.(3)通过中值滤波、带通滤波、高通和低通等维滤波方式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避免异常58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3月值误差干扰,使得绘画的图像更加具有连贯性.(4)利用多 拟合提取出的,进行数据的成图工作.(5)通过与已有资料进行比较,检验波形特征算法的可靠性.a原始数据中值滤波方法就是对海量数据利用非线性的平滑技术剔除异[7].其滤 程如下:首先确定一个窗口,移动该窗口依次覆盖所有,然后用该窗口区域个 的中值代替该窗口中心点数,从而到达剔除异的效果[1].中值滤 达 〖Z m e d=median{Z z}“二1,2,...,见(2)通 (2),将实 与中值滤比较,可以通过2a3a来判断异:|犣'(*X,狔)犣medl〉3(7犖,1犖-〜2二 12[犣(工,狔)一Z]2,(3)_,犖珚=犖2犣犻狓,狔)其中犣(狓,狔)是外业采集数据的原始值,犣ed是 选定窗口有 的中值,心 均方是差[8].图4就是 中值滤 理前后的效果比.Fig.3 Data extraction4.2数据滤波前浅地层剖面仪采集数据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 干扰,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采集回来的滤波,剔除异,提高:测精度.目前国部分理方以分为自动滤波和人工交互式滤波.人工交互式滤然能够精确地与修改,但是海洋 的 ,人工交方法具有效率低下等劣势.因 前比较主流的去噪方法还是自动滤波,通过平均值、中值等 滤 象的统计性划区域分别滤波.本文在阅献、对比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中值滤波方法去噪处理.滤波前b滤波后图4数据滤波处理Fig.4 Data filtering pro ce ssin g从实验的滤波结果来看,中值滤波方法针对浅地层剖 外 有 的剔除异常差值第1期蒋廷臣等:利用浅剖探测数据提取航道淤泥层及其程序实现59效果,而且中值滤波效率高,原理简单,适合处理大.4.3程序框架设计通 算法来实现淤泥层数据提取功能,其核心原理是将.m a t每一 单独的,通 像的波峰、步长以及势提取淤泥层 .同理, 的迭代 ,直到.mat 的最后一列.程5所示.图5程序框架设计Fig.5 Program fram ew ork d e sig n5结论(1) 通过编写相关程序代码,将复杂的浅剖原始 简单,有利于提高海洋 理效率.(2)通过编 算法,能够自动识别提取海底淤泥层界,提高工作效率.(3)提取海底淤泥层界数据过程中,通过中值滤波方法对原始剔除异,成图效果更加平滑且具有连续性质,满足清淤施工要求.参考文献:[1]赵建虎,王爱学,郭军.多波束与侧扫声呐图像区块信息融合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38(3):287-290.[]张红梅,赵建虎.精密多波束测量中GPS高程误差的综合修正法[].测绘学报,2009,38(1) :22-27.[3]赵建虎,王爱学.精密海洋测量与数据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海洋测绘,2015,35(6) :1-7.[4] ZHAO Jianhu,YAN Jun,ZHANG Hongmei,e t al.A new m ethod for w eakening the combinedeffect ofresidual errors on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J].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2014,35(4): 379-394.[5] ZHAO Jianhu,ZOU Yajing,ZHANG Hongmei,e tal.A new m ethod for absolute datum transfer in sea­floor control network measurement[J].Journal of Ma­rine Scien ce &Technology,2016,21(2): 216-226. [6] ZHAOJianhu,WANG Aixue,ZHANG Hongmei,e tal.Side scan sonar im age segm entation based on neu-trosophic se t and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 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J].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2016,37(3):229-241.[7] ZHANG Kai,LI Yong,ZHAO Jianhu,e t al.Under­w ater navigation based on real-tim e sim ultaneoussound sp eed profile correction[J].Marine Geodesy,2016, 39(1) :98-111.[]赵建虎,冯杰,施凤,等.图像信息熵约束的浅地层层界划分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 (8): 165­170.[]蒋廷臣,刘国良,刘羽茜,等.全站仪高低双棱镜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4):50-55.(责任编辑:褚金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根据《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JTJ/T325-2006)的表述,床面泥沙颗粒中值 粒径<0.03mm,淤泥颗粒之间有粘结力并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的海岸港和河口港为淤泥质海 港。 因为淤泥质海港岸滩物质组成较细,絮凝状的泥沙颗粒在潮、浪作用下,主要呈悬沙输 移,沉落到水底后,在尚未密实前的一段时间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易发生浮泥现象,浮泥 性质与水相似,几乎不存在抗剪切力,可供航行,浮泥密度的上限一般认定为 1200-1250 ㎏ [1] /m³,下限为 1030-1080 ㎏/m³ 。随着水体中悬移的泥沙沉落增多,浮泥进一步密实,逐渐 形成流泥,密度范围一般为 1250-1550 ㎏/m³。当孔隙水被排走,密度增加到 1550-1700 ㎏/m ³时,在水流作用下不会再直接悬扬,属于流塑淤泥的范畴。 现今,随着各深水港池航道挖槽水深越来越大,回淤加剧,疏浚的泥沙抛沉于航道两侧 时,床面的泥沙容重小,更易起动,在遇到合适的动力条件,则集中于航槽,浮泥回淤问题 可能更加突出。按密度划分淤泥,可以细化浮泥的密度分层,有助于分析特定目标层的流变 特性,从而减少疏浚量,节约资金。 由于密度分层不易界定,淤泥测量至今仍然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国内过去一般使用γ 射线密度计和三爪砣法测定淤泥密度。然而,操作放射性设备需要严格的技能培训和特殊的 施工许可,且工作效率低,对人员和被测区域环境有潜在的放射性危害,安全性不易控制。 [2] 三爪砣测量 ,简单灵活、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简便,但其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依赖于制 造、测量环境、测量员的感知和熟练程度,精度较低。由于是纯粹的人工作业,其效率也低 下。 近年来,海测大队引进荷兰 SILAS 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进行淤泥层厚度的测定,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2. SILAS 系统原理 SILAS系统利用双频测深仪发射低频声波信号,声波在通过的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时, 在媒界面上将产生反射,密度差别越大,则声阻抗差别越大,反射的声强度也就越大,这种 密度上的差别被定义为“密度梯度”。由于声波的反射和密度梯度之间的关系是已知的,即 每一次反射都是因为密度的梯度变化引起的,因而可以对密度梯度进行量化处理。利用标定 过的声源信号来记录反射信号的强度, 以及根据声源信号的增益(放大倍数)及时变增益(TVG) 等参数就可以高精度地测定密度的梯度值,再根据密度梯度的变化,求取每个特定深度上的 [3] 相对密度值 。 再通过使用密度计进行单点密度测量(图一),建立起反射强度和绝对密度之间的对应关 系,从而确定整条断面不同深度上的密度值。藉此推算出泥质属性相同的测线和每个给定密 度值所对应的水深值,同时提取各点的定位值,则相应密度层水深值减去高频水深值即为该 密度层厚度,如图二所示。
图五、厚度等值线图,以 1225 ㎏/m³密度层为例。
图六、表面图的绘制. 3.2.4. 高频水深图和低频水深图的绘制
图七、上图为 11 月高频水深表面图、下图为 6 月开挖底床面原状图 3.3. 成果分析及淤泥土方量估算方法 由以上等值线图和曲面图可以看出,航道交接处、码头前沿以及港池中间抽沙管附近几 个区域回淤比较大,结合高频水深分析,以上几处水域主要为经过部分疏浚形成的水深相对 较大的凹坑,加之附近有吹填抽沙作业,泥沙迅速汇集,回淤速率剧增,在支航道与龙腾航 道连接处,由于水深落差较大,也容易造成泥沙淤积。 此外,因为受到7‐10月几个强台风的影响,11月高频水深与6月相比,整体水深变小,而 经过一段时间的淤实,同一密度值的低频水深也有所减小,尤其是上述几个重点水域。 本次测量采用2009年6月的低频原状水深图和11月的高频水深图为依据计算得到初次数 据后回淤土方量,采用2009年11月的高低频水深图为依据计算得到11月施工前淤泥总量。 淤泥土方量计算通常采用积分近似的方法,以测得的高频水深、流泥层底部点以及淤泥 层底部点的三维坐标分别生成水下的曲面高程模型,由于空间曲面的表示方法的差异,近似 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Surfer同时采用三种方法计算曲面:梯形法、辛普森积分法和辛普森 3/8法,最后计算得出每两层模型间的体积即为淤泥的土方量。 由几次计算结果可知, 梯形法和辛普森法计算所得土方量较为一致, 辛普森3/8法则有微 小的差值,另外,经过与采用淤泥厚度在HYPACK软件中计算所得土方量对比分析,几种方法 计算所得回淤量较为接近,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3.4. 精度分析 淤泥测量通用的精度分析方法有两种, 一种为主检测线重合点比对, 即比较内符合精度; 一种为 SILAS 密度分划值与密度计测量绝对密度的多余观测值进行比对, 即比较外符合精度。 《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JTJ/T325-2006)给出以下中误差计算公式:
图四、几种常见粗差图像 上图为常见粗差图像,①为过往船只螺旋桨产生的尾流造成的体积混响,尾流中产生的 气泡存留在水体之中, 当声波辐射到气泡上, 气泡在一定程度上和入射声波一起压缩和稀疏, 气泡受入射波激发的响应与声波的频率和气泡的大小有关,在某一频率上,会发生共振,能 量的一部分被气泡向各个方向散射,导致测深数据丢失。在内业处理时,需内插水深。 ②为多重回波,通常发生在浅水区,特别是相近的船底和水底构成强反射体,容易形成 造成临近测量回波相互干扰问题。浅水测量时,水底、船底、水面形成了声波的几个反射面, 而且这些反射面的反射效果很强,非常容易造成声波在的多次反射,同时这种情况下的反射 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量都比较集中,所以反射容易持续下去。判断多重回波有个简单的办 法,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水深整数倍深度的回波通常为假。 ③为声波在海水中遇到漂浮物,如悬沙、鱼群等,发生的反射现象。内业处理时需增加 信号强度过滤,结合人工判读进行取舍,若悬浮泥沙太多,可以参照不同水质与底质特性尝 试调节吸收参数设置。 ④为换能器振铃现象或表面噪声干扰回波造成的浅水区混响,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时均 可通过盲区控制进行过滤。 此外,在经过边坡和地形陡变水域时,由于波束角效应易造成漫反射和高低频信号不同 步,从而形成假水深,内业时可以采用降低仪器放大器的增益,使记录在换能器正下方的回 声显示较强,而漫反射的回声则显示较淡,然后通过人工判断得出较为正确深度。 3.2.3. 淤泥厚度等值线图及表参考记录纸和Acquisition模块声信号采集情况,在 主测线与副测线或检查线交叉且淤泥较厚处设置,如图三所示。
图三、测量区域与测线布设 3.1.2. 外业测量误差控制: 双频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源有: (1)安装误差;(3)时延误差;(2)姿态误差;(4)潮汐测量误差;(5)声速误差。 上述误差源中, 换能器安装误差、 仪器的时延误差均可通过校准的方法获得, 并可在SILAS 后处理软件中进行补偿;姿态误差可通过在良好的海况下进行测量、控制船速并合理使用涌 浪滤波器等方法削弱;潮位属系统外观测量,可通过外部手段提高精度;声速误差可通过采 用声速仪实测并在SILAS处理软件中根据经验公式以及采集信号强度进行改正。 除上述误差外, 一些外部环境因素, 如声波遇到鱼群、 海草等浮游生物、 回波的二次反射、 浅水混响、发射余振、过往船舶的尾流及海水中气泡的影响等,都会干扰正常声信号的获取, 容易造成粗差,因为淤泥测量采用低频声波信号,加之本次测量区域港池航道经过部分疏浚 [4] 回淤,水深差异大,不易通过常规滤波方式剔除。根据研究发现 ,浅海航道的噪声频谱分 布一般在 100Hz-30kHz 范围内,故在进行测量时,工作频率应尽量避开这个噪声范围。此外, 通过 DF-3200MK II 双频回声测深仪自动增益控制(AGC)、门限控制(THRESHOLD)、盲区控制 (BLANKING)、发射脉冲宽度调节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海洋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水深数据 的准确率。 密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样点位置偏差造成的误差 一般说来,采样点与实际测线的距离不要超过 5 米,越近越好,如果距离过远,在后处 理计算密度层时,应予以剔除。因此,一般应在完成声信号采集后进行密度采样,此时可根 据航迹线和记录纸情况选择采样点,如在测前进行采样,则应布设通过采样点的测线进行声 信号采集。此外,实际采样时,可根据水深情况尽量选择开阔区域,定位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较小。如底质变化较大,则应进行加密采集。 2)音叉采样时的倾斜误差
当音叉测量端到底后会倾斜,导致倾斜角度突然加大。基本上,如果倾斜超过 10-12 度, 说明探针已到达最大深度,须在内业处理时剔除。 3)密度计粗差 当音叉接触某些硬物或砂质层,容易导致假信号生成。单点假信号可放心删除,但两点 或三点以上的假信号需要现场根据分层的结构判断。此外,当快速放下探针或因为浮泥层很 薄,可能会采集不到数据,如外业采样时未能发现,内业处理时尽量避免使用数据删除,应 通过增加和移动点位进行内插修正。另外,外业采样时宜选择有代表性的浮泥层,按照一般 经验厚度超过 0.70 米的位置较为合适。 综上所述,在良好的海况下,按照流程操作进行作业,合理安装和设置仪器参数,控制船 速、适当进行补测,可以有效降低外业测量误差。 3.2. 内业处理及成图计算 3.2.1. 内业处理流程 淤泥测量内业处理主要有两个步骤: 1)采用密度计后处理软件 RheoEdit 模块对密度采样点进行分析处理、剔除粗差,生成密 度梯度; 2)使用 SILAS 后处理软件 Processing 模块进行外业采集地震数据与定位数据进行匹配, 生 成项目工程,然后进行声速、吃水改正及潮位改正,底跟踪生成高频水深,与测深记录纸比 对、参照,人工判断进行粗差剔除,利用软件中密度计算功能,加入密度梯度,对淤泥层按 不同密度进行分层,最后生成、输出结果,结果形式为“X 坐标,Y 坐标,高频水深,低频 水深” ,则某密度下淤泥层厚度为该密度对应低频水深与高频水深之差。 按照输出结果绘制高频水深图、1225 ㎏/m³、1550 ㎏/m³等密度对应低频水深图及厚度 等值线图。 3.2.2. 几种常见粗差的内业判别
图一、RheoTune 密度计测定密度值
图二、本次测量中某测线断面,其中蓝线为高频水深值,红线为浮泥密度层底部对应 水深值,黑色圆圈为图一测定密度梯度,最下方的圆圈处曲线为测定淤泥层分界线, 即回淤量起算面。 3. 技术应用 宝满港区位于湛江港二区南至东海岛大堤之间,水陆域宽阔,地质及水深条件较好,海 岸稳定,集疏运条件好,是湛江港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的良好区域。该水 域底质大部以沙泥为主,部分为泥质,沙源充沛,有利于浮泥的发育,加之前期散货码头及 北部蓄泥坑进行吹填施工,导致港池及支航道水域回淤严重。根据湛江港务局宝满港区泥沙 淤积分析及数模研究项目情况,海测大队于6月对回淤水域进行测量,测定开挖底床面,11 月对固定断面进行了复测。测量区域如图三蓝色测线所示。 3.1. 外业测量与质量控制 3.1.1. 数据采集过程 声信号采集使用DF-3200MK II双频回声测深仪,频率通常选择高频200 kHz或210kHz, 低频24 kHz或33kHz.。密度采集若使用Densitune密度计,必须进行校准工作,如果选用新一 代的Rheotune产品,则不需要校准,采样前应进行音叉感温及温度、深度校正。采用DGPS进 行定位数据采集,利用Hypack软件共享内存将坐标和时间数据实时输出给Silas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时间同步校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