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功能训练的研究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功能训练的研究

脾、肾。

根据“缓则治其本”、“上下交病治其中”的原则,治以健脾益气,培补中气为大法。

使中焦脾胃得运,脾健以使内伏痰瘀之宿根渐化,扶助正气,以防止小儿哮喘的复发。

参考文献[1] 潘桂娟,金香兰.论痰浊与衰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62.[2] 夏永良,王卉,李德新.论脾统四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69-71.(本文编辑:林榕 校对:林榕 于晓婷)论 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功能训练的研究Resear ch of Oper ation Tr eatment f or Congenital Cataract and Postoper ative Visual Function Tr aining温克征 刘晶 李丹 万晓宁 胡毅作者单位:110015 沈阳,辽宁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温克征 刘晶 李丹 万晓宁 胡毅) 【摘要】 目的 评价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联合视功能锻炼的疗效。

方法 对于30例(48眼)视力不同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视功能康复。

观察术后2周及1年视力、融合功能、立体视觉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2周视力均分别比术前视力显著提高(P<0.01),术后1年矫正视力≥0.3者占83.3%,矫正视力≥0.05者占100%,具有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者分别占39.6%,18.8%。

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术后进行视功能训练,近期手术疗效显著。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视功能  【中图分类法】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358(2007)01-005-02 Ab str act:Obj ect ive T o evaluat e t herapeut ic effects of ult rasound emul sificat ion suct ion an d post oper at ive v is ual function exercis e for congenit al cat ar act.Met hods30ch ildren(48eyes)s uffering from congenit al cat aract wit h eyes ight dysfunct ion received ul t ras ound em uls ificat ion s uct ion t oget h er wit h int raocul ar len s impl ant at ion an d post oper at ive v is ual function exercis e.T he eyesigh t,fu sion funct ion and st er eovision were observed aft er2weeks and1year aft er operat ion.R esul t s T he eyesigh t of chil dren was s ignificant ly improved aft er operat ion(P<0.01).Th e eyes of correct ed vis ion exceeding0.3and0.05aft er1year account ed for83.3%,100%, respect ively.Th e eyes wit h fusion funct ion and s t ereov is ion account ed for39.6%,18.8%,res pect ively.Concl usions Ul t ras ound em uls ificat ion suction t oget her wit h int raocular lens impl ant at io n has t he advant age of s mall incis ion and l it tl e tis sue damage.After post operat ive visu al function exercise,t herapeut ic effect s are great in a s hort t erm.Key word:Congen ital cat aract;Ult rasoun d emul sificat io n s uct ion;Intr aocu lar l ens im plant at ion;Visual fu nct ion.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致盲眼病,流行病学显示其患病率为0.6~6/10000,新生儿发病率为2.2~2.49/ 10000[1],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及术后视功能训练,对患儿有用视力的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期先天性白内障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期先天性白内障30例临床观察

儿视力 的疾病 。 本病 的发 病率 为04 新 生盲儿 中约3 %为 .%, 0
白内障致盲… 随着超声乳化人 _ 晶状体植人 手术的普及 , 。 T 使
内障抽 吸术 , 在基础麻 醉下作上方 的角巩缘 隧道切 口 , 房 前
注入 黏弹剂 , 前囊 的连续环形撕囊 , 行 在囊袋 内用I 抽 吸清 / A 除皮质 , 后囊膜混浊者 1例 , 0 行后囊 的连 续环形撕囊 , 所有患 儿均在囊袋 内植人人工晶状体 。 23 术后 处理 . ( ) 后 口服抗 生素7 1 , 1术 — 0d 眼部点用抗 生
眼镜作家庭精细作业( 描彩 图, 红线穿珠 , 穿针 )戴看远 的眼 ;
镜观察3 5m 的较细物体 ,根据远视力 的情况决定视远 的 — 远 距离 ; 练时间根据视 力情况而定 ; 隔2 3 训 每 — 个月复查 , 必要
时更换 眼镜 ; 双眼视力 不平衡作 常规遮盖 , 交替遮 盖的 比例 据双眼视力差距而定 ; 旁中心注视者采用后 像疗法 ;3 另根 ()
[ 中图分类号】 R 7 . 【 267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17 — 5 X(0 9 0 — 0 0 0 6 2 9 1 20 )2 0 5 — 2
先天性 白内障是先天因素所致 晶状体混 浊 , 从而影 响患
22 手术方法 本 组患者均 由同一 医生 完成 手术 。 采用 白 . 均
【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中西医结合 治疗儿童期 先天性 白内障的临床 疗效 。 方法 : 0 在3 例共5 7 眼儿童期先天性 白内障 中。 白 5, 行 内障抽 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术后 配合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结果 :术后1 月远视 力> . 1 0 者 只眼 (.1 ,. 0 者3 5 1 %)0 — . 8 4 5 只眼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141例疗效观察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141例疗效观察

先 天性 白 内障是d , J L 视 力障碍 和致 盲 的主要 眼
商之一 , 占失 明 原 因 的第 2位 [ 1 ] 。中 国先 天 性 白 内
常发 育是 治疗 的关键 。现将 辽 宁省友谊 医院眼科 超 声乳 化联 合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治 疗 儿 童 先 天性 白内 障
章的发 病 率 为 o . 4 , 新 生 盲 儿 中约 3 0 为白内 章L 2 ] 。儿 童时期 , 特 别是 幼儿 时期 , 如不及 早 实行 手 术, 将会 对患 儿成 人 后 的 学 习 、 生 活带 来 不 利 影 响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3 8 6 5 . 2 0 1 3 . 0 2 . 0 3 1
【 中 图分 类 号】 R 7 7 6 .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8 6 5 ( 2 O 1 3 ) 0 2 — 0 1 6 0 — 0 2
刘 晶
作者单位: 1 1 0 0 1 5沈 阳 , 辽 宁 省 友 谊 医 院 眼科
作者简介: 刘晶( 1 9 7 4 一) , 男, 副 主 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 眼外 伤 、 眼整 形 、 眼 科 临 床 的 研究 。
【 摘要】 目的
观 察 超 声 乳 化 联 合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治 疗 儿 童 先 天 性 白 内 障 的 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对 1 4 1
: l 1 . 3 ) 。术 后 并 发症 瞳孔 区 晶体 前 絮状 渗 出 1 5例 ( 8 . 1 ) ; 角 膜 内 皮水 肿 2 6例 ( 1 4 . 0 ) ;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蜀限 性 粘 连 9例 ( 4 . 8 ) 。结 论 超 声 乳 化 联 合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治 疗 儿 童 先 天 性 白 内障 疗 效 确 切 。 【 关 键 词 】 先 天 性 白 内障 ; 手 术 治 疗 ;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 欠 矫 ; 儿 童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的UBM观察的开题报告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的UBM观察的开题报告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的UBM观察的开
题报告
题目: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的UBM观察。

研究背景: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需要手
术治疗。

手术后,观察眼前节形态对于评估手术效果和预测患儿视力恢
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
率的眼前节图像,因此可以用于观察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UBM技术观察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探讨其与手术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
和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选择30例进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UBM 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将记录眼前节的形态特征,包括晶状体位置、前
房深度、角膜内皮层厚度等指标。

另外,还将记录患儿手术前后的视力
情况和手术效果。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UBM技术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形态观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估手
术效果和预测视力恢复情况的手段,有助于促进儿童眼部健康的治疗和
管理。

儿童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观察

儿童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观察

儿童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观察
孙立新;胡丕清;张键;余德成;李玲;高建萍
【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年(卷),期】2008(030)00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先天性自内障的疗效观察.方法年龄2月~6岁先天性白内障70例108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用白内障抽吸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B组仅用白内障抽吸联合后囊环形撕开术.术后观察12个月.结果 A组后发障发牛率为21.82%(12/55),B组为47.17%(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囊环形撕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发生率.
【总页数】3页(P624-626)
【作者】孙立新;胡丕清;张键;余德成;李玲;高建萍
【作者单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常德,415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6
【相关文献】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观察 [J], 唐小虎;刘家传;张星;张永明;黄振山;温玉东;汤宏
2.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对比观察 [J], 李恒;陈方;苟文军;唐碧芳;刘全坤
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对比观察 [J], 龚娟;卢童
4.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尿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J], 马志贵
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观察 [J], 闵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训练30例疗效观察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弱视训练30例疗效观察

( ) 完成训 练疗 程 的患儿 ;2 早 1未 ()
产 儿视 网膜病 变 、 永存 原 始 玻 璃体 增 生 症 、 内炎 、 眼
外 层渗 出性视 网膜 炎 、 网膜母 细 胞 瘤 等其 他 原 因 视
引起 的弱视 患儿 。
1 5 治疗 方 法 < 1 . 0岁 患 儿 在全 麻 状 态下 , 其余 在局 麻状态 下行 白内障超声 乳化 吸 出联 合人工 晶 体 植 入术 。1 月后 手 术 切 口愈 合 , 用 综 合 疗 法 治 个 采 疗 弱视L :1 验 光配 镜 : 视 网膜 检影 或 电脑 验 光 , 3 () ] 用 确 定屈光不 正 的程度 ;2 弱视 训 练 : () 主要 采 用 VE P
例(2眼) 2 合并 跟球震颤 。
电脑 、 眼部放 松 、 光刷 、 闪 、 像 、 比敏 感 度 、 红 后 对 同视 机综 合训练 ;3 遮盖 治疗 : 眼白 内障患儿 , () 单 常规 遮
盖健 眼 , 盖时 间根据 视力 和年龄 而定 ; 遮 对于双 眼患
1 2 诊 断标准 .
13 纳入标 准 .
先 天性 白内障是 严重影 响婴 幼儿 视力发 育 的常 见眼病 , 婴幼儿 盲 目中 2 ~3 与先 天 性 白内障 O 9
视 训 练 的 患 儿 ; 3 患 儿 手 术 后 家 长 同 意 进 行 弱 视 训 () 练 , 与家 长签订 知情 同意 书 。 并
有关 [ , 1 遗传性 者 多有 阳性家族 史 , ] 为常染 色体 显性 遗传 。环境 因素 的影 响 也是 其 发 病 原 因 , 分是 全 部 身疾 病 的并 发 症 。先 天 性 白 内 障术 后 视 力 功能 训
E 3 中华 医学 会儿 科 学 分会 内分 泌遗 传 代谢 组 . 中枢性 ( 性 ) 早 4 对 真 性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发育的临床观察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发育的临床观察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发育的临床观察作者:关芳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9期【摘要】目的: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发育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入住本院的120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并对上述三组患儿白内障术后眼轴的发育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对上述患儿进行术后随访,三组患儿术后眼轴长度均要高于术前眼轴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发育;影响因素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19目前,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疾病较为常见,同时它也是导致儿童眼盲及其他眼部疾病的重要引发因素。

随着眼科手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例如早期摘除白内障手术就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治疗白内障的技术。

但是对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而言,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对患儿眼球发育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1—3]。

本研究主要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入住本院的120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轴的发育情况及其具体的影响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入住本院的120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11岁,平均(6.7±1.2)岁;共计225只眼,其中男患儿156只眼,女患儿79只眼;本组患儿按照年龄划分为三组,A组:1.2 手术方法全部患儿均施行白内障皮质吸除术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之前均进行常规眼部及全身性检查,采用B超对患儿眼轴长度加以定量测定。

在切割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对其进行全麻。

本组所有患儿均使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于距离角膜缘之后约2 mm处开长为3 mm的切口,颞下角膜周边部穿刺置前房维持器,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穿刺截囊针进行连续性的环形撕囊,该囊口的规格约为25 mm2,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前房维持器维持前房深度,运用抽吸针头将晶状体皮质加以清除。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观察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观察

8岁, ) 眼轴 ( 2 9 2 .2±20 ) m, 后等效屈光 度(一 .0±1 1 ) .5 m 术 04 .3 D。两组术后 3 5只眼 (6 ) C V 7 % B D A ̄0 3 3 . ,1只眼
(7 ) C V 6 % B N A ̄0 3 7例 患 者 中分 别 有 2例 ( 1 ) 1 . 。2 1% 和 2例 (4 ) 者 获 得 良好 远 、 立 体 视 功 能 。 结 论 先 4% 患 近
c l mn w t n ltr o g n t aa a t i h d h u i e a c n e a c t c .Oc a x s i a l il r l ur a i -me n s h r a e u v e t-b s c re t d d s c so c i a p e i l q ia n c l e t o rc e i t e v in a u t n a i y
术后 3月观察 眼屈光状 态 、 眼轴 、 最佳矫 正远 视力 ( et or t iac ii ci ,C V 和最佳 矫正 近视 力 bs cr ce ds nev o aut B D A) — e d t sn y
( et or t e r i o ci ,C V 以及 远 、 立 体 视 锐 度 。 结 果 2 bs cr ce n a vs naut B N A) — ed i y 近 7例 ( 6只 眼 ) 者 手 术 年 龄 ( . 4 患 5 8±3 .
P 。UQa g H N i —e E eC n rfteScn e l’ H si l F sa 2 0 0 C i L in 。 O GJ nw i y et h eodP o e s o t 。 oh n5 80 。 hn a . eo p pa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0例先
天性白内障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

观察组
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行常规前节玻璃体切割术。

结果:治疗后,两组视功能评分和
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23G玻璃体切割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常规前节玻璃体切割术;23G玻璃体切割术;应用效果
先天性白内障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伴有程度各异的视功能障碍,可对其正
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手术治疗是常用方法,常规前节玻璃体切割术和23G玻璃体切
割术均为常用的术式,为了深入地对比上述两种术式在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特开展
本次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临床选取8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为40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为5~16岁,平均年龄为(9.2±1.3)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为6~15岁,平均年龄为(9.5±1.5)岁。

两组患
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实施组间对
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前节玻璃体切割术
本组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仪(西门子公司)和前节玻璃体切割仪(上海民康公司),切割频
率需要始终保持为450r/min;对患者行全身静脉麻醉,且需要进行散瞳操作;按照常规进
行消毒以及铺巾,然后行透明角膜缘手术切口,将黏弹剂注入患者的前房,然后选取患者的
镊前囊中心进行常规撕囊操作,然后借助于超声乳化仪将患者的晶体软核以及附近的皮质吸出,同时需要将黏弹剂再次注入;然后撕开患者的后囊中央部位,并需要借助于前节玻切头
将患者的前节玻璃体切除,然后对患者的角膜缘切口进行缝合。

1.2.2观察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
本组使用玻璃体切割仪和高速头(西门子公司),手术中的切割频率需要始终保持为2500r
/min;麻醉方法和散瞳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按照常规进行消毒以及铺巾,然后行透明角膜
缘切口,长度为0.6mm左右,并需要在该部位行长度为1mm左右的灌注口,然后将黏弹
剂注入;操作者在低灌注的条件下借助于23G玻切头将患者的晶体前囊膜环形切开,然后调
节为抽吸的状态,以将患者的晶体皮质吸出,然后将黏弹剂再次注入;将患者的中央后囊区
及其前节玻璃体有效切除,然后消毒并缝合角膜缘切口。

1.2.3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需要使用浓度为0.5%的复方新霉素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以及托品酰胺等药物对患者行散瞳处理,在手术治疗后的1个月时,可以将手术缝线拆除,同时需实施相应的
弱视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视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视功能评分量表[1]评估两组患者的视功能,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视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以往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时,常规前节玻璃体切割术比较常用,能够有效地切除患者前节玻
璃体,改善患者的视功能[2]。

但是由于常规手术操作比较复杂,且会存在撕囊不彻底现象,
因此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

本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术,在这一术式下,通过对患者的前房进
行妥善灌注,可以较为彻底地吸出患者的玻璃体,且这一术式中的相关操作主要是在密闭的
前房内完成的,所以不会对患者的眼内压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很少会出现脉络膜上腔出
血现象,且其术后并发症也较少。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视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郭峥等人[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23G玻璃体切割术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功能,同
时也能够显著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凌,关瑞娟,张晓英等.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中应用[J].中国实
用眼科杂志,2013,31(4):445-447.
[2]任美侠,周健.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3):231-235.
[3]李倩,李忠恩,傅特等.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功能长期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23-127.
[4]郭峥,项道满.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253-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