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31页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与融合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冲击源于哲学流派的纷争,受社会转型和产业革命的影响,被大学职能扩张所催化。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并非必然,应转变观念,改革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实施方式,协调大学教育的职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标签]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冲突与融合协调发展应对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的原因进行剖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当今,大学科学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冲击涉及到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表现为科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不断膨胀与人文课程的步步退让和衰微,科学课程越来越占据了大学课程的主导地位。
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美、苏(前苏联),随后席卷各国的一浪高过一浪的“课程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理科课程的现代化。
其次,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还体现在书本知识与个体经验的矛盾上。
现代科技知识浩如烟海,而且还在不断地成倍增长,科技发展使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
再次,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还表现在大学的观念上。
现代大学虽然在口头上都表示要重视人文教育,提倡通识教育,但现实中“重理轻文”的情形非常严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重视实用的技能知识,轻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第四,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还表现在物质投入上。
大学普遍重视理工学科建设,忽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
最后,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还表现在大学的职能上。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所大学都把科研作为学校的主要职能,忽视大学引导社会的职能。
大学职能存在功利化倾向,偏重科学研究,轻视文化传承。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冲突的原因剖析笔者认为,科学教育冲击人文教育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1.由哲学流派的纷争引起,特别是与实证主义的兴起有关。
20世纪初期,信奉“价值中立”的实证主义科学取得了压倒性的主流地位,把自己所强调的实证性、逻辑性和客观性加以推扩,把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和逻辑准则宣称为一切学科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范式,以科学真理为唯一真理,将知识加以层级划分:物理科学最高,生物科学次之,社会科学再次之,而伦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不能进入知识的殿堂,人文学者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成果的作用也越 来越 大 , 由此带来 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 未来学者约翰 ・ 奈斯 比特在 1 9 9 9年就忧 虑此事 .他坚定 认为
要 作 人 性 思 考 . 呼 吁 人 性 . 提 出 了 未 来 的 人 一 要 有 高 度 的 要 并
映着 大学 生 的人 文 修 养 。
第 三 ,科 学 与人 文 教 育 的 融 合 是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的 需要 。 马 克 思 关 于 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 含 义 主 要 包 括 : 的 体 力 和 智 力 人
认 识 科 学 与 人 文 教 育 融 合 的 重 要 性 和 必 要 性 ; 一 方 面 , 人 才 培 养 的 实 践 中 要 改 革 课 程 体 系 , 进 另 在 促 “ 理 兼 融 ” 改 革 评 价 体 系 , 实 提 高 选 修 课 教 学 质 量 ; 教 学 过 程 中落 实 科 学 与 人 文 教 育 的 融合 。 文 ; 切 在
代发展 的关键就是 由于 科学技术 的突飞猛进 .也就是 由于 科
学 技 术 的 突飞 猛 进 . 使 人类 迈 进 了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二 、 年 才 三 来 , 技 给 人 类 带 来 了高 度 发 达 的 物 质 文 明 , 科 同时 也 导 致 了 一 系列 极 为 严 重 的环 境 问题 、 源 问 题 、 会 问 题 与 精 神 问题 以 资 社 及科 技 本 身 发 展 问题 。 而 且 , 科技 发 展 的速 度越 来 越 快 , 技 科
过 程 。从 文化 角 度 来 看 “ 体 的 社 会 化 过 程就 是 接 受 世代 积 累 个 的 文 化 遗 产 , 持 社 会 文 化 遗 产 , 持 社 会 文 化 的 传 递 和 社 会 保 保 生 活 的 延 续 ”从 人 格 发 展 的 角 度 来 看 “ 会 化 就 是 一 个 人 的 : 社 个 性 形 成 的 发 展 的过 程 ” 从 社 会 结 构 来 看 “ 会 化 的 本 质 就 : 社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1. 引言1.1 概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一直被视为两种互相独立的教育体系,分别强调个体的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然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传统的科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因此,有必要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进行融合,以培养具备全面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首先,我们将定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概念;其次,我们将分析这两种教育形式各自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将讨论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所带来的优势;接着,我们将提出实践推动这种融合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最后,我们将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全面发展的个体。
通过分析两者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讨论融合所带来的优势和实践推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发展。
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储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
2.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定义:2.1 人文教育定义:人文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人类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对于人类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和了解,并鼓励个体在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以及与人沟通合作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和价值观念的探索,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2.2 科学教育定义:科学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原理和方法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教育方式。
它注重发展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技巧。
科学教育通过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探索和理解世界。
在这两者之间,人文教育强调了对个体内心世界以及社会认同感的培养;而科学教育则注重了客观事实、实证研究和技术能力的发展。
虽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方法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卢艳芬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8(000)020
【摘要】本文从回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历史着手,分析了高等教育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意义,同时,本文指出要科学地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必须因地制宜地构建整合机制及模式.文章最后对如何构建整合机制模式提出了三点建议.
【总页数】1页(P4)
【作者】卢艳芬
【作者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中的思维误区
2.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中的思维误区
3.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4.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5.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关系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关系说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哎呀,这可真是一个话题大得让人有点头疼,但说来话长,我们就慢慢聊吧。
先别急,大家想象一下,咱们学校里的那些课堂,一个是历史、文学、哲学,听着挺有文化的;另一个就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硬核的学科,没错,就是那个你一听就头皮发麻的化学方程式。
一个重情感,一个重理性,乍一看,似乎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世界对吧?其实不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不仅仅是并行不悖那么简单。
我总觉得,学文科的同学就像是那些在阳光下跳舞的花朵,明明美丽得让人窒息,却常常被一些看不见的规则和框架束缚住了。
这些规则有时候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思维,没错,就是那些学理科的同学常常在做的事情。
科学教育告诉你,事情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用逻辑去解释,精准的公式、严密的推理让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
但文科的魅力呢,就是它充满了人性、情感和故事。
学文科的人会觉得,理科有点过于机械、冷冰冰,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而学理科的人又会觉得,文科有点“飘”,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像是一种空洞的幻想。
说实话,两者看似对立,实际上彼此却又离不开。
就好比咱们生活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作品背后,少不了科技的加持,像电影、动画那些“视觉盛宴”,不就是依赖高科技手段么?所以啊,文科和理科,它们其实各自有各自的光辉,放在一起是火花四溅的。
再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这俩领域啊,都有它们的独特魅力。
人文教育让我们学会关爱自己,关心他人,去理解那个扑面而来的复杂世界。
它教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文学、历史、哲学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生,深刻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这些人文的东西,不单单是为了学者去研究的,更是为了每个人走在生活中的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想想看,我们都知道世界是大是小,但要理解什么是“世界”,又怎么能仅仅依赖一串串数字、一堆公式?人文教育就像是给了我们一副能够透视生活的眼镜,让我们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看到更多的色彩。
但是,科学教育也不赖!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真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文精神 、创造精神、发展潜 能和创造开发能力 。
过去工科 院校 比较集 中、专 门化地进行 了人才的 始一直在探索未知的世界,生活与实践,成功与失败 ,
系统科学教育 ,却忽视 了其他综合素质培养 ,特别是 特别是后天 的教育会激发他生命的激情,积淀特殊 的 人文精神培养 ,总体上导致 了人才创造力的匮乏,发 信念 、理想、抱负 ,引导他积极奋斗,努力追求非现
种精神潜能如果得到正常发挥 ,就产生 了创造力 ,这
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 是人才 的竞争 ,
力 的强弱 。人才 可持续发展包括人才 的综合素质 、人
人才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决定着人才 国际竞争 种能力 的获得是 自然的、 自由的和全面 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不再是动物 的本能,而是意
展 后劲 不足 。江泽 民指 出: “ 创新 是 一个 民族 的灵 实的理想 目标,形成 了新的能量积蓄和创造力,产生了
魂 ,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 一个 没有 更高的能动性,由此获得文化成就,构成 了丰富多彩的 创新能力 的民族 ,难 以屹立于世 界先进 民族之林 。”
在,同时还以精神存在 。从 生命一开始大 自然就赋予 同的方式培养 , 问题就在于培养方式的武断性,有些 人以无 穷的生命力 。从生物属性看生命力表现在肌 肉 扼杀人 的天性。更重要 的贻误人才 的全面成长 。
力、饥饿驱力 、性驱力和好奇力等 ,这是大 自然物种 高等教育就是要为青年学生提供 良好的学习成长
合素质高 ,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 ,具有较强 国际 需求和本能上都 是全面 的,所谓 的差异只能是在某些 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潜力 践中 自然形成 的较大 的差异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为 这 个 时 代 的 重 要 教 育 思 想 、 育 理 念 , 成 为 我 国 教 也
2 1世 纪 高 等 教 育 的 重 大 课 题 。
一
、
科 学 教 育 为 之 求 真
生 物 革 命 。 总 之 没 有 科 学 知 识 , 没 有 生 产 力 的 发 就
科 学 思 维 教 育 、 学 方 法 教 育 、 学 精 神 教 育 。 这 四 科 科
方 面构 成科 学教育 系统 , 一不 可 。 缺
的 发 展 却 显 得 相 对 缓 慢 。 在 此 基 础 上 逐 渐 形 成 重 理 轻 文 的 偏 向 , 别 是 当 人 们 把 教 育 的 目 的 仅 限 于 学 特 习 知 识 , 不 注 重 提 高 人 的 综 合 素 质 的 时 候 , 科 现 而 偏 象 就 更 为 突 出 。 这 给 我 们 的 学 生 带 来 了思 维 方 式 的 缺 陷 、 识 面 的 偏 颇 、 性 的 片 面 发 展 , 而 使 学 生 知 人 从 缺 乏 创 新 能 力 、 往 能 力 和 团 队 精 神 。2 交 1世 纪 是 人 类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时 代 , 不 仅 需 要 科 学 知 识 , 需 要 它 更
展 。 国提 出“ 教兴 国 ” 是 通过 科 学知 识教 育 , 我 科 就 提
科 学 是 符 合 客 观 事 物 及 其 规 律 的 正 确 认 识 。它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是 “ 什 么 ” “ 什 么 ” 是 求 真 。 科 学 是 、为 ,
是 一 切 的 基 础 . 立 世 之 基 。这 一 点 , 国 古 代 哲 人 是 我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要肩负起这一时代使命,关键是要从教育本身的改革做起,而积极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中叶以前,各国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中国从古代起,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典型。
在西方,中世纪出现的大学主要也是进行人文教育,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
所谓人文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其基本精神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为宗旨,以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
早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
”它表明了人文教育是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兴起,科技教育在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并导致了它与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和冲突。
无论人文教育家们怎样抵制和抗争,科技教育终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
所谓科技教育,是指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
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科技教育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取代了人文教育并占据统治地位,主要是这种教育适应了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进程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实用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也为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