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

合集下载

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常规

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常规

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常规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一、[适应症]凡已婚妇女,自愿放置而无禁忌,均可放置.二、[禁忌症]1.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急性阶段.2. 月经周期紊乱或经量过多者.3. 生殖器炎症.4. 产后未满3 个流产后月经尚未恢复正常者.5. 子宫颈内,口过松,重度撕裂,重度狭窄及严重子宫脱垂的妇女.6. 宫腔深度小于5.5cm 或大于10cm.7. 子宫畸形或附件有肿瘤者,酌情处理,非绝对禁忌.三、[术前检查]1. 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2 .作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检查.3.放置时间有四种(1)月经干净后3 —7天:产后满3个月,月经尚未恢复者应排除妊娠后再放置.(2)人流同时可放置(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或有感染者暂不放.(3)自然流产转经后,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恢复正常者.(4)剖宫产术后半年.(5)宫内节育器的选择常用的类型有T-cu380A,母体乐,r形环,吉尼环和曼月乐等根据病史和子宫形状等选择.,四、[操作方法及程序]1.手术者穿清洁工作服、戴帽子、口罩。

常规刷手后戴无菌手套。

2.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消毒外阴及阴道。

3.常规铺巾:套腿套、垫治疗巾、铺孔巾。

4.阴道双合诊检查:仔细查明子宫大小、位置、倾斜度及附件情况后, 换无菌手套。

5.用窥阴器暴露阴道和宫颈并消毒。

6.用宫颈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

7.用棉签醮消毒液消毒宫颈管。

8.用子宫探针沿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

遇有剖宫产史和宫颈管异常时,应探查宫颈管长度。

9.根据宫颈口松紧和选用节育器的种类与型号大小决定是否扩张宫颈口。

10.撕开选用的节育器外包装袋取出节育器。

11.将准备放置的节育器告诉受术者,并示以实物。

12.缓缓牵拉宫颈,拉直子宫轴线。

13.置入节育器。

五、[ 注意事项]1.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避免进入宫腔的器械和节育器与阴道壁触。

2. 操作应轻柔,以防发生心、脑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对高危的妇女更宜小心,以防子宫损伤。

宫内取出环工作制度

宫内取出环工作制度

宫内取出环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的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保障患者权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医护人员。

三、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1)计划再生育或不需避孕,如丧偶或离异等。

(2)放置期限已满需更换。

(3)绝经过渡期停经1年内。

(4)拟改用其他避孕措施或绝育。

(5)有并发症及副反应,经治疗无效。

(6)带器妊娠,包括宫内和宫外妊娠。

2. 禁忌症:(1)并发生殖道炎症时先给予抗感染治疗,治愈后再取出IUD。

(2)全身情况不良或在疾病的急性期,应待病情好转后再取出。

四、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1)患者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盆腔B超检查,确认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和类型。

(2)了解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及既往病史,评估患者取出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向患者充分告知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

(4)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消毒物品、急救设备和药品。

2. 术中操作:(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外阴、阴道和宫颈的消毒。

(2)根据宫内节育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取出工具。

(3)轻轻牵拉宫内节育器,使其与子宫壁分离。

(4)缓慢取出宫内节育器,避免损伤子宫壁。

(5)如遇取出困难,可采用超声引导下取出或剖宫取环。

3. 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如出现腹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3)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剧烈运动等。

(4)安排患者在术后一定时间进行复查,以确保宫内节育器已成功取出。

五、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注意事项1. 术前应进行B超检查或X线检查,确定宫内节育器是否在宫腔内,同时了解IUD的类型。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

精选文档宫内节育器搁置术适应症:凡育龄妇女,自发搁置而无禁忌症者均可搁置。

宫内节育器搁置术禁忌症:1、严重浑身性疾患。

2、急、慢性生殖道炎症。

3、生殖器官肿瘤。

4、子宫畸形。

5、宫颈过松、重度陈腐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

6、月经异样,如月经过多、过频或不规那么出血。

7、子宫腔大小,宫腔大于9cm或小于者〔人工流产时、剖宫产后、正常产后和有剖宫产史者搁置及铜固定式节育器除外〕。

8、有铜过敏者,不可以搁置含铜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搁置时间:惯例搁置时间为月经洁净后3~7日。

1、适合的搁置时间是月经洁净后3~7日。

2、哺乳期或短期闭经要求搁置者,应先清除初期妊娠。

3、人工流产术后可同时搁置〔子宫手术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者,临时不放〕中期妊娠引产后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搁置。

药物流产2次正常月经后。

4、自然流产转经后。

5、剖宫产后6个月。

6、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切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临盆后即时搁置〔有潜伏感染或出血可能者临时不放〕。

8、用于紧迫避孕,不论月经周期时间,在无保护性性交后5天内搁置。

术前准备:.精选文档惯例检查后,受术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进行外阴及阴道,而后铺消毒巾或孔单。

检查手术包和节育器的有效灭菌日期。

宫内节育器搁置术手术操作方法:1、术者穿洁净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

2、按手术步骤,把所需器材摆列齐整。

3、搁置阴道扩充器,充足裸露宫颈,擦净阴道内积液,用 2.5%碘酊及75%酒精先后消毒宫颈、及穹窿部。

4、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轻轻向下牵引,使子宫保持较水平的中间地点。

5、用子宫探针循子宫倾屈方向测宫腔深度。

6、依据子宫颈口的松紧和节育器的种类决定能否扩大子宫颈口。

7、搁置节育器:有3种法,即叉入法、钳入法和套管法。

8、取下宫颈钳,擦净阴道分泌物,去掉窥器,术毕。

9、填写手术记录。

宫内节育器搁置本卷须知:1、严格履行无菌操作,进入宫腔的器材和节育器不可以触碰阴道壁。

3.宫内节育器取出操作规范 (2)

3.宫内节育器取出操作规范 (2)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操作规程1. 术前准备1.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白带常规;2. 对IUD作定位诊断(如尾丝判断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

尽可能了解IUD的种类和位置。

3. 测量血压、脉搏、体温。

4. 做好术前咨询,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受术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5. 术前排空膀胱。

2.手术步骤1. 无尾丝IUD2.1.1. 手术者穿手术服,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2.. 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消毒外阴、阴道。

3. 铺无菌巾、套脚套、垫治疗巾、铺孔巾。

4. 阴道双合诊检查。

仔细查明职工大小、位置、倾屈度及附件情况后,换无菌手套。

5. 用窥阴器暴露阴道和宫颈,拭净阴道内积液。

6. 用消毒液消毒宫颈及阴道穹。

7. 子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

8. 拭净黏液后,用棉签蘸消毒液消毒宫颈管。

9. 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同时轻轻探查IUD在宫腔内的位置。

10. 视宫口情况和所放置IUD的种类,酌情扩张宫口。

11. 用取出器(取环钩或取器钳)钩住IUD的下缘或钳住IUD的任何部位轻轻拉出,如遇困难,须扩张宫口,切勿强拉,以免损伤宫壁。

12. 必要时将带出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

13. 环形节育器部分嵌顿肌壁内,可牵拉金属环丝,见环结后剪断取出,以免部分残留。

14. 如节育器嵌顿、断裂、残留,可用取器钳夹取或在B超监测下取出,亦可在宫腔镜下取出。

15. 节育器异位于子宫外者,应在腹腔镜下或改用开腹手术取出。

3.术后处置1. 填写IUD取出术记录2. 告知受术者注意事项3. 术后休息1天 2周内禁止性交和盆浴,继续避孕者,应落实避孕措施。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管理制度及流程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Intrauterine Device (IUD) Placement Policy and Procedure.Introduction:Intrauterine devices (IUDs) ar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contraception, offering highly reliable, long-acting birth control. They are small, T-shaped devices that are inserted into the uterus to prevent pregnancy. This policy and procedure manual outlines the necessary steps for the safe and effective placement of IUDs.Eligibility:IUDs are generally safe and effective for all women who desire highly reliable birth control. However, certainconditions may preclude IUD placement, such as:Active pelvic infection or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Uterine abnormalities or malformations.Pregnancy or suspicion of pregnancy.Current use of anticoagulants.Pre-Insertion Evaluation:Prior to IUD placement, a thorough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eligibility and identify any potential contraindications. This includes:Obtaining a comprehensive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menstrual history, sexual history, and contraceptive history.Performing a speculum examination and bimanual examination to assess the uterus and adnexa.Screening for pregnancy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Procedure:The IUD insertion procedure typically takes 5-10 minutes and can be performed in an office setting. It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Insertion of a speculum into the vagina to visualize the cervix.Cleaning the cervix with an antiseptic solution.Sounding the uterus to determine the depth and angle of insertion.Inserting the IUD into the uterine cavity using a special applicator.Trimming the IUD strings and providing instructionsfor follow-up.Post-Insertion Care:After IUD insertion, the patient should be monitoredfor any immediate complications, such as pain, bleeding, or discomfort. They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instructions for:Reporting any changes in bleeding patterns or pain.Avoiding strenuous activity for 24-48 hours.Follow-up examination 4-6 weeks after insertion.Complications:IUD placement is generally a safe procedure, but there ar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that can occur. These include:Perforation of the uterus or cervix.Infection.Ectopic pregnancy.Expulsion of the IUD.Follow-Up:Patients should be scheduled for a follow-up examination 4-6 weeks after IUD insertion. This examination should include a speculum examination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and appropriate placement of the IUD.Removal:IUDs can be removed at any time. The removal proced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involves:Inserting a speculum into the vagina.Grasping the IUD strings and gently pulling the IUDout of the uterine cavity.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perform IUD insertions should receive appropriate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from an accredited organization. This ensures that they have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safely and effectively insert IUDs.中文回答:宫内节育器放置管理制度及流程。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

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操作常规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通过将宫内节育器放置于子宫内,来达到长期避孕的效果。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取出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术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的操作常规。

一、准备工作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提前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孕产史、宫颈情况和子宫大小等相关情况。

2.术前讨论和充分沟通: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避孕需求和期望,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和风险,商议是否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

3.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器。

常用的宫内节育器有铜宫内节育器和激素宫内节育器。

二、操作过程1.无菌操作:医务人员需要穿戴手术室常规无菌装备,进行无菌操作。

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体位(常见的有仰卧位、取胎头位等),并进行局部消毒。

2.宫颈扩张:医生会使用宫颈扩张器逐渐扩张宫颈,以便将宫内节育器放入子宫内。

3.宫腔测量:医生会使用宫腔测量器来测量子宫的深度,以确定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的长度。

4.插入宫内节育器:医生会将宫内节育器插入子宫腔内,通常通过阴道和宫颈进行插入。

铜宫内节育器通过宫颈插入,而激素宫内节育器则通过阴道插入。

5.确认位置:医生会使用指或B超等方式来确认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位置不正确,可能需要重新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6.诱发宫缩:为了帮助宫内节育器保持较理想的位置,有时会给予催产素或口服药物来诱发宫缩,使子宫收缩并将宫内节育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7.宫颈扩张器取出:在确认宫内节育器位置稳定后,医生会取出之前放入的宫颈扩张器。

三、术后护理1.观察: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和不适症状。

2.术后康复: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直到宫内节育器位置稳定。

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宫内节育器取出常规

遵循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药 物和回诊复查。
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以免 影响手术效果。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 及时就医。
手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感染:宫内节 育器取出后, 可能引起生殖 道感染,需预 防性使用抗生
素。
出血:取出宫 内节育器时, 可能损伤子宫 内膜,导致出 血,需及时止
血。
子宫穿孔:操 作不当可能导 致子宫穿孔, 需及时发现并

确定取出时机
了解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和有效期 确定节育器取出时间,通常在绝经后或生育后 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妇科检查等,确保节育器位置正常 如有异常症状,如疼痛、出血等,应及时就医并取出节育器
接受取出手术前的检查
接受妇科检查, 了解子宫位置、 大小、质地等
进行血液hCG检 查,排除妊娠可 能
进行血常规、尿 常规、凝血功能 等检查,确保身 体状况适合手术
进行心电图、超 声等检查,了解 心肺功能及宫内 节育器位置
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宫内节育器取出过程,减少 恐惧和焦虑
配合医生指导,信任医生的专业 技能和经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 担忧
如有疼痛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并放松心态
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放置窥阴器。
查。
避孕失败的应对措施
立即就医:宫内节育器取出后若出现避孕失败的情况,应立即就医,采取紧急避孕措施。
紧急避孕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紧急避孕药物,如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等。
避孕套:在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作为额外的避孕措施,以降低避孕失败的风险。
咨询医生:对于避孕失败的情况,咨询医生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帮助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术中注意要点
术中注意要点
1.防止损伤子宫倾屈度未查清,取环钩与子宫纵轴不一致,反复钩取、节育器嵌入宫壁、盲目钩取均易造成 宫壁损伤。钩取困难时,应在X线透视或在B超引导下操作,或等待下次月经后再取。
2.节育器嵌入宫壁的取出取环钩确已触到节育器的一部分,而钩取困难时,应考虑到环嵌入宫壁。如钩到一 部分并稍有松动,则应轻轻牵拉,如仍不能完全拉出时,常为环嵌入宫壁较深的现象,这时可将钩到的一部分金 属丝拉到宫口,将金属丝剪断,夹住一端向外牵拉。如触不到节育器,可能为完全嵌入宫壁深层,这时应在宫腔 镜直视下试取。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介绍
01 手术名称
03 分类 05 手术介绍
目录
02 别名 04 ICD编码 06 宫内节育器
07 子宫的解剖
09 禁忌症 011 麻醉和体位
目录
08 适应症 010 术前准备 012 手术步骤 并发症
014 术后处理
基本信息
宫内节育器是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它是一种只作用于局部、对全身功能无影响的有效的避孕方法, 放置一次可使用多年,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取出后不影响生育等优点,颇受育龄妇女的欢迎。
谢谢观看
麻醉和体位
麻醉和体位
不需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手术步骤
手术步骤
1.按常规消毒外阴道,铺无菌巾。 2.阴道检查复查子宫大小、位置、倾屈度及附件有无异常。 3.取出节育器扩开阴道,消毒,见有尾丝者用长血管钳夹住尾丝轻轻向外牵引,一般取出无困难。无尾丝的 节育环取出,钳夹宫颈前唇,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方向及节育器的位置,用取环钩的钩尖朝前,后倾、后屈位 则将钩尖朝后,钩住节育环的下缘轻轻牵出。取下宫颈钳,拭净宫颈及阴道,取出阴道窥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适应症:
凡育龄妇女,自愿放置而无禁忌症者均可放置。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禁忌症:
1、严重全身性疾患。

2、急、慢性生殖道炎症。

3、生殖器官肿瘤。

4、子宫畸形。

5、宫颈过松、重度陈旧性宫颈裂伤或子宫脱垂。

6、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过频或不规则出血。

7、子宫腔大小,宫腔大于9cm或小于5.5cm 者(人工流产时、剖宫产后、正常产后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铜固定式节育器除外)。

8、有铜过敏者,不能放置含铜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
常规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日。

1、合适的放置时间是月经干净后3~7日。

2、哺乳期或短期闭经要求放置者,应先排除早期妊娠。

3、人工流产术后可同时放置(子宫手术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者,暂时不放)中期妊娠引产后24小时内清宫术后可放置。

药物流产2次正常月经后。

4、自然流产转经后。

5、剖宫产后6个月。

6、产后42天恶露已净,会阴切口已愈合,子宫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或阴道正常分娩后即时放置(有潜在感染或出血可能者暂时不放)。

8、用于紧急避孕,不论月经周期时间,在无保护性性交后5天内放置。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后,受术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进行外阴及阴道,然后铺消毒巾或孔单。

检查手术包和节育器的有效灭菌日期。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手术操作方法:
1、术者穿清洁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

2、按手术步骤,把所需器械排列整齐。

3、放置阴道扩张器,充分暴露宫颈,擦净阴道内积液,用2.5%碘酊及75%酒精先后消毒宫颈、及穹窿部。

4、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轻轻向下牵引,使子宫保持较水平的中间位置。

5、用子宫探针循子宫倾屈方向测宫腔深度。

6、根据子宫颈口的松紧和节育器的种类决定是否扩大子宫颈口。

7、放置节育器:有3种法,即叉入法、钳入法和套管法。

8、取下宫颈钳,擦净阴道分泌物,去掉窥器,术毕。

9、填写手术记录。

宫内节育器放置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入宫腔的器械和节育器不能触碰阴道壁。

2、节育器应放置于宫腔底部。

若术中感觉位置不正,应取出重放。

3、对子宫颈口较劲者,应扩张宫颈口,不可勉强放入,以免损伤和出血。

4、术后休息3日,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5、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房事。

6、定期随访,一般在术后3个月、6个月各随访一次,1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包括带器后有无异常情况、了解术后月经史、检查节育器是否脱落等。

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适应症:
1、计划再生育者。

2、放置年限到期者。

3、带器副反应或并发症治疗无效者。

4、改换其他节育方法。

5、绝经半年以上者。

6、带器妊娠者。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禁忌症:
各种疾病的急、重期。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取出时间:
1、常规以月经干净3-7天取出。

2、因带器副反应和并发症经处理无效者,可随时取出。

3、带器妊娠者,可行人工流产同时取出;中期引产或足月分娩者,应注意节育器是否在分娩时排出,未排出者,可在分娩后取出后子宫复旧后再取。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术前准备:
1、术前了解已放置的节育器是何种类型。

2、仔细的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有无内外生殖器炎症、宫颈口有无节育器尾丝,查清子宫的位置和大小等。

3、准备好器械和敷料,除以取环钩代替放置器外,其他同放置术。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手术步骤:
1-6同放置术。

7、取出节育器。

带有尾丝的节育器可用长止血钳夹住尾丝轻轻将节育器牵出,如尾丝断落,可改用取环钩勾出。

不带尾丝的节育器,可用取环钩顺子宫方向,将钩顶端放入宫腔底部,触及节育环后,勾住环下缘顺轻轻向外牵拉,取出节育器。

若环丝断裂或钩取困难,而确定无节育器异位者,可将宫颈口扩大,用细长弯止血钳将节育器夹住取出。

8-9同放置术。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注意事项:
1、取环钩的钩端容易损伤子宫内膜或子宫壁,有时可发生子宫穿孔,甚至盆腔脏器损伤,勾取节育器时必须准确、轻柔,不宜反复搅和、勾取。

2、术后休息1天。

3、生育年龄妇女应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其他注意事项参见“放置术”。

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及防治:
1、一般副作用:带器妇女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不超过7天,也可能伴有轻度的下腹痛或腰痛等,这些反应不经处理多能自愈。

有些带器者无血性分泌物,但白带量可能增多,或具有单纯的腹痛或腰痛,可对症处理,无须将节育器取出。

2、子宫出血。

预防: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子宫内膜。

⑵宫内节育器的选择要大小合适。

⑶既往月经较多的妇女可选用带止血药或孕酮的节育器。

治疗:⑴止血药物治疗,如维生素K及C、止血敏、止血芳酸、凝血酸、云南白药等。

⑵消炎痛:该药有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同时可兼治伴有腹痛者。

⑶甲基睾丸素、乙烯雌酚、炔雌醇片等药物治疗。

⑷取出节育器,若经治疗效果不明显,连续出血2周以上者,可取出节育器,并做刮宫止血。

有条件可从刮出物中检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查明出血原因。

刮宫后应给予抗炎药物预防感染。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防治:
1.感染:抗炎和对症治疗。

⑴若炎症较重,应取分泌物做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炎药物。

轻度感染,应积极治疗,可不必取出节育器;如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可及时取出节育器并继续治疗。

⑵若盆腔腹膜炎加重,出现盆腔脓肿应采取手术疗法,手术的时机、方式和范围应根据病情决定。

2.子宫穿孔:
⑴可疑穿孔或穿孔较小者,术者不应抱有侥幸心理隐瞒病情,不做认真处理,而应收入院观察治疗。

⑵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腹痛、内出血或外出血的情况变化。

定时注射宫缩剂,止血药,应用抗炎药物预防感染。

采用保守疗法一般可治愈。

⑶若有较大穿孔或并有内出血者,应及时采取剖腹探查术,具体操作详见“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子宫穿孔有关内容。

若估计所放置的节育器,穿透子宫进入腹腔或因取环钩造成穿孔,均应及时开腹探查进行处理。

3.节育器异位。

⑴经腹或阴道手术取出。

⑵用腹腔镜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