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器放置并发症及处理

合集下载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并发症预防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避孕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

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妇女采取避孕措施的45%左右。

IUD的并发症及预防不容忽视。

1 出血和疼痛1.1 术时、术后出血IUD 放置术时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mL,或者放置术后流血7-14天,出血量超过100mL者可诊断为放置IUD 后出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前者多系术中组织损伤所致,如子宫穿孔、宫颈管损伤、子宫内膜损伤等,后者多为局部内膜受压坏死、感染引起,尤以哺乳期妇女多见,也可见于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者。

预防:提高术者操作技巧防止损伤引起出血,术时出血应首先使用止血药及宫缩剂,术后数天出血者给于止血、抗感染治疗。

1.2 不规则阴道流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0%,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点滴不规则出血,常发生于放置IUD后1年内,出血多系IUD的机械压迫引起子宫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大量前列腺素,纤溶酶激活因子,激肽等物质致血管渗透性增加,纤溶活性增加所致。

预防:正确选择IUD类型及大小,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熟练掌握放环技巧。

1.3 疼痛根据疼痛发生时间分为:①早期疼痛:放环后10天内发生,系IUD 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引起子宫强烈收缩所致。

②延迟疼痛:疼痛持续10天以上,提示IUD大小与宫腔不匹配。

③晚期疼痛:前两种类型疼痛缓解后4周以上出现,多因感染、IUD变形、嵌顿等因素所致。

④性交痛:系IUD尾丝过硬、过短、过长或下移后刺激男性龟头所致。

2 子宫穿孔放置IUD过程中手术器械损伤子宫壁致子宫穿孔。

子宫穿孔分为两种类型:①急性穿孔:IUD放置时不慎或技术不熟练,直接穿透子宫进入盆腔,如系单纯穿孔,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感觉腹痛,经休息后症状缓解,子宫创伤逐渐愈合,在取IUD时才发现,若损伤肠管、膀胱或伴有内出血,可出现急腹症。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防治临床体会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防治临床体会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防治临床体会作者:沈亚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常见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出现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 82例病人中,主要的并发症有:出血、疼痛、感染、子宫穿孔及带器妊娠等。

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需定期随访,对病人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并发症;预防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已婚女性避孕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但有部分女性出现IUD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1]。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82例IUD并发症病人,本文分析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2例病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为(37.8±6.3)岁;放置节育器的时长为12h至28年;其中39例人流手术后放置,25例哺乳期间放置,18例剖宫分娩后放置。

1.2 方法总结分析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针对具体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2 结果本组82例病人放置节育器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疼痛、感染、带器妊娠及子宫穿孔等,其中16例疼痛、18例出血、15例子宫穿孔、13例感染、4例带器妊娠、13例IUD嵌顿与异位,3例其他,见表1。

3 防治体会3.1 出血临床上可分为术中与术后出血、不规则的阴道流血。

①术中与术后出血:放置手术时与术后24h内出血量大于100ml,或术后流血7至14天,出血量大于100ml者,即为IUD放置后出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

前者多数是由术中出血组织损伤引起,如宫颈管损伤、子宫穿孔及子宫内膜损伤等,后者多数是局部的子宫内膜遭到压迫坏死,发生感染而致。

本组术时出血3例,原因:1例子宫内膜受损,2例宫颈管受损。

给予宫缩剂与止血药治疗后止血。

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及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及并发症

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及并发症【关键词】宫内节育器;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放置子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的避孕措施,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较普遍的一种可逆性长效避孕方法,在各个国家的使用率分布在2%~80%不等。

1 IUD的使用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和型号繁多,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节育环不下40余种。

按性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惰性环,一类是活性环。

早期使用的惰性宫内节育器由惰性材料制成,如不锈钢、塑料、尼龙和硅橡胶等,其理化性能稳定,本身不释放任何活性物质。

活性宫内节育器,是指利用节育器为载体,带有铜或锌等金属、孕激素、止血药物及磁性材料,置入宫腔后在体内能缓慢释放活性物质,从而增加避孕效果,降低副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T型环、母体乐、爱母环、金属圆形环、宫型环、曼月乐,其中T型环、母体乐、曼月乐均带尾丝,为以后取环带来方便。

曼月乐环上还带孕激素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特别适合有痛经的女性,同时可以减轻放环术后出血较多、时间较长的副作用。

吉尼环是一种固定式IUD,因为它经过特殊的装置将环的一端植入子宫内膜肌层,子宫收缩时环不易移位,从而防止放环术后的环移位所至的带环受孕,该环有尾丝以便绝经以后取出,吉尼环有带药和不带药的,带药的跟曼月乐作用一样。

新式节育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有效率。

IUD避孕效果取决于子宫内膜的炎性反应,IUD所带的铜能够杀伤精子或受精卵,铜离子和IUD的异物作用还能影响宫腔的内环境从而干扰精子功能,达到避孕效果;IUD还可能干扰受精卵的植入,但是这种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

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宫内系统(LNG-IUS)能够减少出血和痛经,可能源于孕激素对子宫收缩的抑制作用,其通过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稠及抑制子宫内膜,加强IUD的避孕效果。

使用含孕激素IUD患者中,有70%发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1]。

LNG-IUS提供了优于带铜IUD的效果,同时可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过多。

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ppt课件

宫内节育器放置及取出术ppt课件
固定套芯,后退套管,退出放 置器。留尾丝1.5—2cm、两横 臂折叠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以 免影响其展开。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术后处理
1. 嘱休息3天,2周内禁止性交,预防放器后感染; 2. 放置后出现腹痛或其它不适,应留院观察12小时,并做B超或透视
以及探针检查,确定IUD是否在宫腔内; 3. 术后发给受术者IUD卡,表明IUD种类,嘱注意事项及按期随访,
精选课件
10
宫内节育器的选择
经后放置IUD,应根据宫腔长度选择:
早孕人工流产后,产时或产后放置首选中 号
精选课件
11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步骤及方法
1、受术者排尿,取膀胱截石位。 2、外阴及阴道消毒 应认真、严格。先用肥皂水擦洗外阴、阴道,由
中间向外,由上向下、向阴道,用清水洗净,干棉球拭净。再用 洁尔阴或硼酸阴道冲洗液冲洗阴道。 3、在外阴部铺无菌巾。 4、阴道窥阴器暴露宫颈,干棉球拭净积液后,2.5%碘酊及75%酒精 棉球或碘氧消毒棉球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口。 5、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或后唇,向外缓缓牵引使子宫轴尽量拉直。 用子宫探针沿子宫屈向探测宫腔长度。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在研或试用IUD: 硅铜环、药铜、带孕酮节
育器、记忆合金节育器、固定式铜节育器等
精选课件
3
国内常用惰性节育器
国内常见活性节育器类型
精选课件
6
IUD的放置与取出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2. 放置时间的选择 3. 宫内节育器的选择 4.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 5. 术后处理 6. 放置IUD并发症及处理 7. 宫内节育器的取出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表现与对策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表现与对策

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表现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03-08T06:25:31.01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王卉[导读]王卉(射阳县妇幼保健院;江苏盐城224300)【摘要】目的:观察与总结育龄妇女在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类型,并对各种不同情况而采取对应的临床纠正措施,为育龄期妇女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方法:统计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经本人诊治或进修学习期间与带教老师一起诊治的46名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结果: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不良反应为节育器脱落12例,占26.09%,出血8例,占17.39%,生殖道感染7例,占15.22%,腰腹疼痛6例,占13.04%,月经过多4例,占8.70%,带器妊娠1例,占2.17%,其他8例(包括:节育器游离腹腔,节育器嵌顿,节育器重置、节育器断裂),占17.39%。

结论: 节育器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也是临床最常用,安全的避孕方法,但在放置节育器的时候,妇科医师一定要对节育器放置妇女进行综合评价,详细了解妇女子宫状况,也可以合理运用现代化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分析,结合临床合理选择适当的型号,并加强对放置节育器妇女个人卫生教育与管理,在放置初期尽量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

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降低放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关键词】育龄妇女;节育器;不良反应;对策Adverse rea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placement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Wang Hui Sheyang County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224300【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yp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fter placing an intrauterine device (IUD), and to tak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corrective measures for various situations to protect the healthy life of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20, 46 women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with the instructor during the period of self-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r advanced studies we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and summariz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ason.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rauterine device placement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ere 12 cases of IUD drop, accounting for 26.09%, bleeding in 8 cases, accounting for 17.39%, 7 cases of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15.22%, and 6 cases of lumbar and abdominal pain, accounting for 13.04%. 4 cases of menorrhagia, accounting for 8.70%, 1 case of pregnancy with a device, accounting for 2.17%, and the other 8 cases (including: IUD free abdominal cavity, IUD incarceration, IUD reset, IUD rupture), accounting for 17.39%. Conclusion: IUD is a commonly used contraceptive method for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d safe contraceptive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 However, when placing the IUD, the gynecologist must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women with the IUD,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women’s uterine conditions. It is possible to rationally use modern medical equipment for inspection and analysi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nic, and strengthen the personal hygien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omen who place the IUD, and try to avoid excessive physical labor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placement. Through multi-faceted education and guidan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implantation is reduc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women is improved.[Keywords]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UD; adverse reactions; countermeasures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幸福指数也在不断的提升,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均匀、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就逐步显露出来。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一、目的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术是用于育龄妇女节育的手术方法。

二、适应证育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而无禁忌者。

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官腔粘连、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腺肌症等的保守治疗(含有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等。

三、禁忌证1.严重全身性疾患,如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

2.急、慢性生殖道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是绝对禁忌证;阴道炎、官颈炎、重度官颈糜烂治疗前不宜放置。

3.妊娠或可疑妊娠。

4.生殖器官肿瘤,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引起官腔变形,或月经过多者不宜放置,卵巢肿瘤应于治疗后根据情况考虑可否放置。

5.生殖道畸形、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

6.宫颈内口过松、重度陈旧性官颈裂伤或严重子宫脱垂。

7.月经过多、过频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8.官腔深度不足 5.5cm 者。

9.人工流产后出血过多或疑有妊娠组织残留者。

10.顺产或剖宫产胎盘娩出后放置官内节育器,如有潜在感染或出血可能者,胎膜早破12 小时以上、产前出血、羊水过多或双胎等不宜放置。

11.产后42 天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

12.严重痛经者。

四、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全面了解其妊娠分娩史,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风险,需要配合的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空膀胱,术前3天禁止性生活。

注意:一定要讲明操作过程及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材料准备:合适型号和类型的宫内节育器,消毒用品等。

3.操作者准备:操作者洗手,准备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等;助手协助患者体位摆放,观察放置节育器过程中患者情况等。

五、操作步骤注意: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1.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行双合诊检查。

2.用窥阴器扩张阴道,消毒阴道穹隆、官颈及颈管。

3.宫颈钳钳夹官颈前唇,轻轻向外牵拉。

4.宫颈过紧者可用 1%的利多卡因棉签置人宫颈管内约 2分钟,或 1%的利多卡因于官颈4 点及8 点处黏膜下注射各 1—2ml,5 分钟后实施手术。

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宫内节育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且广泛使用的可逆性节育措施,目前国内使用的IUD有22种84个型号[1],IUD种类的不同避孕原理亦不同。

随着宫内节育器的普遍使用,有关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的发生也有所增加,不可忽视给妇女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遵守手术操作常规,掌握正确的放取环的方法,了解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有效率和续用率。

1 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和防治1.1子宫穿孔子宫穿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350~1/2500之间。

其中85%穿孔不影响其它器官的正常功能且无任何临床症状,15%的穿孔可能导致直肠狭窄、直肠穿孔、膀胱瘘、尿道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甚或造成死亡发生[2]。

IUD的放置技术以及IUD的类型,形状和放置时间,子宫手术史等都可以造成穿孔。

因手术器械造成的穿孔大多与手术者的操作不熟练,术前未查清子宫位置有关;子宫本身如哺乳期、产后,放置时操作粗暴容易造成。

所以,施术时医生应严格掌握放置IU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子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IUD。

置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放置技巧和注意事项,轻柔操作。

成功置器后,应做好随访工作。

一旦发生,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治疗。

单纯穿孔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少数感觉腹痛,可保守治疗;若内脏损伤可出现急腹症,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体温、腹部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宫缩剂加强子宫收缩,促使穿孔处愈合;IUD放到子宫外,需在腹腔镜下取出IUD,同时修补穿孔部位;怀疑合并脏器损伤或内出血时,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针对术中所见予以相应处理。

1.2宫颈损伤和粘连主要与手术中宫颈扩张时宫颈口较紧,宫颈慢性炎症,宫颈光疗及宫颈锥切术后,多次的人工流产,造成宫颈粘连有关。

术中扩张宫颈口时用力要均匀,避免使用暴力,造成损伤。

宫内节育器异位风险因素处理及相应的妊娠

宫内节育器异位风险因素处理及相应的妊娠

宫内节育器异位风险因素处理及相应的妊娠摘要:目的: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已成为目前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给广大育龄妇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及身体压力。

本文通过对300例出现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总结出了宫内节育器异位和iud异位妊娠的病因、表现及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方法:对我院300例宫内节育器部分嵌顿的患者施行经阴道常规取出、b超导视取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等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300例患者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手术取出后,症状全部消失,无1例大出血和穿孔。

结论:为了避免iud异位的发生,应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术前准确检测子宫相应情况,同时在对有高危因素放置iud患者,应加倍小心。

对于iud 嵌顿于肌层者,可行阴道拭取或宫腔镜取器,对于异位于盆腔的患者,腹腔镜取器,必要时开腹取器。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位异位妊娠诊断预防【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14-02目前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避孕方法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易操作、避孕可靠性强、可逆性强等优点,但是iud异位是放置iud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的较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带器妊娠、月经异常、腰腹疼痛以及取器失败等,这严重影响了患者心理以及身体的健康。

现对我院收治的300例iud异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以讨论对iud的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iud异位患者300例。

年龄22~55岁;产次1~3次;孕次0~3次,;哺乳期90例;绝经期84例;育龄期126例。

其中无明显症状者65例;iud异位妊娠者93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腰腹部疼痛、下腹坠胀者87例;iud残留25例;放置iud造成子宫穿孔30例。

1.2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通过b型超声检查、x射线检测、探针检查、宫腔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检查显示出iud于子宫的位置关系,从而了解出现异位、嵌顿的部位、范围和嵌入深度等,同时判断iud是否断裂残留,还可直接观察iud在宫腔内的位置和形态,了解盆腔脏器的损伤情况,进而确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果是从避孕针更换,可以在预计下次注身射的时间放置,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2.产后即时放置
1)可在分娩后48小时内的任何时间放置(要求放置者经过产后放置IUD的专门培训)。
2)如果是在分娩后的48小时之后,延迟到产后4周或以上再放置。
3.完全或近乎完全母乳喂养
(1)产后6个月内
1)如果妇女的月经尚未恢复,可在产后4周-6个月之间的任何时候放置IUD。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2)如果月经已恢复,可以按照对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建议放置IUD。
5.闭经(与生育和哺乳无关)妇女可在能确定没有怀孕的任何时候放置IUD。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6.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生活后的5天内放置
7.使用紧急避孕药后后IUD可在服用紧急避孕药的当天放置,无需采用其他避孕方法。
3.遇宫颈较紧者,可使用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后再放置,不能勉强粗暴放置
4.操作要轻柔,以防发生心脑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5.放置时,不能任意扭转方向,以防节育器在宫内变形。
6.术后填写手术记录,发给宫内节育器记录卡,告知使用年限和随访时间。
(六)术后处理
1.术后休息2天
2.放置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及下腹不适感。
8.子宫脱垂Ⅱ度以上者。
9.妊娠或可以妊娠者,须等终止妊娠后再放。
10.有异位妊娠或葡萄胎病史者慎用。
11.人工流产术中出血过多,怀疑胎盘组织残留或感染可能者。
12.铜过敏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置带铜节育器。
13.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及吲哚美辛IUD除外)。
14.严重痛经者慎用(左旋炔诺酮-UD除外)。
2)如果月经已恢复,可以按照对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建议放置IUD。
(2)产后6个置IUD,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2)如果月经已恢复,可以按照对月经周期正常的建议放置IUD。
4.部分母乳喂养产后4周后
1)如果妇女的月经尚未恢复,如能确定其没有怀孕的任何时侯放置IUD。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4.做好术前咨询,受术者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5.术前测体温(超过37.5℃,暂时不放置)。
6.术前排空膀胱。
7.宫内节育器的选择。
(五)手术注意事项
1.术前必须查清子宫大小、位置和倾屈度,以防子宫穿孔。
2.在放置节育器过程中,避免节育器与外阴、阴道壁接触,以防感染。操作需轻柔,防止因损伤子宫壁而引起的环嵌顿。放置时,一定要将节育器放到宫底。
2.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左旋炔诺酮-IUD例外)或有阴道出血者。
3.生殖器官畸形,如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4.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5.严重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6.宫腔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置(人工流产术同时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固定式IUD者例外)
7.子宫颈内口过松(固定式IUD除外)或重度狭窄。
3.放置后如出血多、腹痛重、发热,应及时找医生确诊。
4.放置1周内不做过重的体力劳动。
5.2周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6.3个月内经期、大便后应注意有无宫内节育器脱落。
(七)术后随访
1.目的
1)了解妇女放置IUD后不良反应,及时予以指导。
2)及时发现IUD脱落、下降、异位等异常情况,减少意外妊娠。
3)了解各种IUD的使用情况,为改进IUD提供信息
(1)月经延迟。
(2)持续多量出血或月经异常。
(3)急性腹痛或其他盆腔感染症状。
(4)尾丝消失、变长、变短或IUD脱出。
(5)白带增多并有异味。
(八)几种特殊情况的IUD放置
1.从其他避孕方法更换为IUD
(1)如果妇女一直坚持并正确使用现用的避孕方法,或能合理地确定其没有怀孕,可以立刻放置,无需等到下次月经来潮。也无需同时采用其他备用的避孕方法。
业务学习记录
时间:2017-6-29
地点:妇科办公室
主讲人:
学习题目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记录者:
参加人员:
妇女保健部相关医护人员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一)适应证
1.凡生育年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而无禁忌证者,均可以放置。
2.用于要求紧急避孕并愿意继续以IUD避孕且无禁忌证者。
(二)禁忌证
1.生殖器官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及性传播疾病。
5.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正常后。
6.自然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已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术后6个月(根据情况可考虑放置)。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置。
(四)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
2.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及阴道清洁度、滴虫、真菌检査。如有炎症,治疗正常后再放置。
3.化验血常规、术前三项。
2.随访内容
1)问诊:询问术后有无腹痛、腰痛、月经情况(周期、经期、经量及不规则出血等),给予及时处理。
2)妇检:放、取窥器和检查时注意勿牵动IUD尾丝,以防导致IUD下移或脱落。注意子宫和附件有无异常。有尾丝者注意尾丝是否存在,以及尾丝的长度,如超过2cm者,应做超声检査,以了解IUD有无位置变化。
3)测定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有无变化。
3.辅助检查:了解IUD位置是否正常,应在第一次随访时,做超声检查,以判断IUD的位置、形态。以后的随访,注意腹痛、出血以及尾丝的情况,并及时配合超声检査。
4.随访时间
IUD失败以1年内最多,以后逐渐稳定,因此应予放置后1、3、6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若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15.产后42天,如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
(三)放置时间
1.月经干净3-7天之内,左炔诺孕酮-IUS多选择月经期放置,月经干净后应禁房事。
2.哺乳期闭经或可疑妊娠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置。
3.正常产后42天,恶露已干净,子宫恢复正常者
4.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即刻放置(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或组织残留者暂不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