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计算书

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暖通空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9月

目录

第1篇采暖设计

1工程概况 (11)

1.1 工程概况 (11)

1.2 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基础数据 (11)

3负荷计算 (11)

3.1 采暖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供暖系统设计 (11)

4.1 系统方案 (11)

4.2 散热设备选型 (11)

5管材与保温 (11)

5.1 管材 (11)

5.2 保温 (11)

第2篇空调设计

6工程概况 (11)

6.1 工程概况 (11)

6.2 设计内容 (11)

7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

7.1 设计依据 (11)

7.2 基础数据

8负荷计算 (11)

8.1 空调冷负荷 (11)

8.2空热负荷调 (11)

8.3空湿负荷调 (11)

9空调系统设计 (11)

9.1 系统方案 (11)

9.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 (11)

9.3空调风系统设计 (11)

9.4空调水系统设计 (11)

9.5气流分布 (11)

9.6消声减震 (11)

9.8节能措施 (11)

9.9运行调节 (11)

10 管材与保温 (11)

10.1管材 (11)

10.2保温 (11)

参考资料 (11)

课程设计总结 (11)

第1篇采暖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名称:某公司办公楼采暖设计

1.1.3 地理位置:咸宁市,地理纬度:北纬29o59',东经113o55',海拔36m。

计算参数:大气压:夏季1000.9hPa,冬季1022.1h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

年平均温度17.1℃

1.1.4 建筑面积:1600m2;建筑功能:办公、会议等;层数:4层。

1.1.5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层高:3.6m。

1.1.6 热源条件:市政热网提供蒸汽,经换热站汽水换热为采暖提供85/60℃热水。

1.2 设计内容

某办公楼集中供暖系统设计

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2.1 设计依据

2.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1.2 建筑设计方案

2.1.3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2.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2 基础数据

2.2.1 室外气象参数: 咸宁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

2.2.2 室内设计温标准: 室内设计温度18℃,除走廊外所有房间均采暖。 2.2.3 热工参数: ⑴外墙:200空心砖墙,墙体传热系数1 w/(m 2·k )

⑵内墙:200空心砖墙,墙体传热系数.1.3w/(m 2·k ) ⑶屋顶:楼板为现浇板,厚100mm ,传热系数0.7 w/(m 2·k )

⑷门窗:内门为木门,门高均为2m ,外门为铝合金门,高2.4m ;窗均为铝合金推拉窗,窗高均为1.5m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传热系数3.0 w/(m 2·k )。

℃。

3 负荷计算

3.1 采暖负荷

3.1.1 采暖负荷计算方法 1.围护结构耗热量 (1) 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Q 1j =αKF (t n + t wn ) Q 1j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W ; K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F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m 2; t n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 wn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2) 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①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 +10% 东、西 : -5% 东南、西南 : -10%- -15% 南 : -15%- -30% ②风力附加率:本设计不考虑。 ③高度附加率:本设计不考虑。 ④外门附加率:本设计不考虑。 (3) 维护结构耗热量

Q 1=Q 1j (1+n) Q 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W ; n :朝向修正率; 2.冷风渗透耗热量

Q 2=0.28c p ρwn L(t wn -t n ) Q 2:冷风渗透耗热量,W ;

c p :空气定压比热容,c p =1kJ/kg.℃; ρwn :t wn 下空气密度,kg/m 3;

L :渗透的冷空气量, m 3/h ,本设计采用经验公式确定:L=kV, k :换气次数,次/h ; V :房间体积,m 3。 3.热负荷

Q= Q 1+ Q 2

3.1.2 算例:以四层办公室(编号为401)为例

咸宁市为夏热冬冷地区,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夏热冬冷地区外围护结构外墙的传热系数K ≦1W/(m2·k),屋面传热系数≦0.7 W/(m2·k),窗墙面积比>0.2,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窗的传热系数K ≦3.5 W/(m2·k). 3.2 负荷汇总 3.2.1 房间负荷汇总 四层供暖总负荷

2296.87+970.36+491.59+1756.4+2367.46+1421.84+1421.84+994.91+1399.12+4382.44=17.726KW

3.2.2 建筑负荷汇总、建筑面积热指标

4 供暖系统设计

4.1 系统方案

4.1.1 热媒设计参数:市政热网提供蒸汽,经换热站汽水换热为采暖提供85/60℃热水。 4.1.2 系统形式:

共用立管系统: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同程式。供水干管无效损失小、可减轻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的竖向失调。因为通过上层散热器的环路的作用压头大,但管路长,阻力损失大,有利于水利平衡。顶棚下无立管,比较美观,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使用。底

层需要设管沟布置两根干管,每个散热器设放气阀,立管顶设空气排气罐。 共设两对公用立管,一对公用立管连接一户。

户内系统:采用水平双管同程式系统。该系统大直径的干管少,穿楼板的管道少,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室内无力管比较美观,便于分层控制和调节。 4.2散热器选型及布置

①一般应尽可能布置在外墙窗台下; ②其次内墙侧;

①散热效果好、防腐性能强; ②承压能力和强度; ③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管。

(3)散热器进出水管连接位置,有很多组合,一般应尽量采用同侧上进下出方式。 (5)散热器安装方式: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一般提倡明装。 (6)散热器散热面积、片数或长度计算 ①散热器选型负荷应计入户间传热;

②按《教科书》、《暖通》公式计算,传热系数应由产品样本提供;

③可以按产品样本直接计算,但注意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设计温度差的不同。 四柱640型TZ4-5-5型散热器,散热面积分别为0.2m2/片。传热系数分别为K=7.13W/m2℃、.散热器采用同侧上供下回,明装。

4.2.4 散热器选型计算:

A=Q β1β2β3/k(tm-tr).

18n t C =︒,tm=(85+60)/2=72.5℃. △t=tm-tn

其中A--散热器计算面积

Q---采暖设计热负荷

(tm-tn)--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先假定

11.0

β=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查供热工程附录2-4,

21.0

β=

.

散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查供热工程附录2-5,β3=1.0

以办公楼四层为例

选择散热器型号为四柱640型,TZ4-5-5

K=6.94,△t=tm-tn=54.5℃。

A=Qβ1β2β3/k(tm-tr)=1730.6*1*1*1/6.94*51.5=4.575m2。

每片散热面积为0.2 n=A/0.2=22片

办公楼四层各房间散热器片数如下表

房间编号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热负荷1730.6 1308.1 1371.7 4848.3 3018.8 2153.4 3296 散热面积

A

4.575 3.458 3.627 12.81 7.98

5.69 8.71 片数22 17 18 64 39 28 43 查《暖通空调》表得β1=1.则实际散热器片数=1×22=22片

4.3系统水力计算

4.1计算方法

采用控制Rpj值的方法,按Rpj=60~300pa/m选取管径,。本设计供回水系统为垂直异程水平同程的双管系统,其一般水力计算步骤如下:

⑴确定最不利环路;

⑵进行管段编号,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长度; ⑶计算最不利环路;

⑷确定其他各管段的管径及其压力损失; ⑸进行压力损失平衡; ⑹计算系统总阻力。

管道的阻力分为管道的沿程阻力ΔPm 和局部阻力ΔPj ,管道的沿程阻力可按下式计算:

ΔP m= Rpj*L

式中 ΔP m ——管道沿程阻力,Pa Rpj ——管道平均比摩阻,Pa/m

L ——管段长度,m 管道的局部阻力按下式计算:

2

Pj 2

ρυζ

=Λ Pa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

ρ——水密度,kg/m 3;

υ——管内流速,m/s 。

管道的总阻力为:

ΔP=ΔP m +ΔP j

ΔP ——管道总阻力,Pa

ΔP j ——管道局部阻力,Pa 4.2计算简图及算例

⑴进行管段编号,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长度,确定最不利环路为1-2-3-4-5-……

-13’-12’-…1’ ⑵计算最不利环路

确定系统总流量,有系统总热负荷可以得出 对以管段一 : h /kg 115760

8086

.087.26902th -tg 0.86Q G =-⨯== 式中 Q---管段的热负荷,W ;

tg---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 th---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

根据G 、Rpj ,用热水采暖管道水力计算表,选择最接近Rpj 的管径,即d=32mm ,v=0.33m/s 、Rpj=50.23KJ/kg ,将查出的d 、R 、υ和G 值列入表中。

管段1上有一个分流三通、三个 弯头,折算为长度lzh=3m ,求1管段压力损失当量长度Ld=L+Lzh=12m ,

ΔP= Rpj ×Ld =12×50.23=Pa 。其他管段计算方法类同,计算结果列入表中。 4.3.2 水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5、管材与保温

5.1 管材:拟采用氯化聚氯乙烯管(CPVC ),又称聚二氯乙烯管,该管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是一种阻燃性能好、耐热性好的塑料管材,在沸水中可保持不变形,耐温可高达100~110℃,并且该管平洁光滑,摩擦阻力小,重量轻,卫生性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安装方便,适合住宅建筑的管路沿地面的垫层敷设。

5.2 保温:该栋建筑中,采暖立管敷设在暖井中,该部分的管道需要做保温处理,采用岩棉保温,外护层用0.5mm 镀锌铁皮;室内的采暖管道沿垫层敷设不需保温。

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流量的方式来改变室内温度;在热力入口安装压差控制阀以适应整栋建筑的流量变化。

更多优质设计参考资料

第2篇空调设计

6工程概况

6.1 工程概况

6.1.2 工程名称:某办综合楼空调设计

6.1.3 地理位置:咸宁市

6.1.4 建筑面积:1200m2;建筑功能:宾馆、餐厅、办公、会议等;层数:4层;总高度20m。

6.1.5 结构类型:框架;层高:一层4.2m,二-六层3.9m。

6.1.6 围护结构类型

⑴外墙:200空心砖墙,墙体传热系数1 w/(m 2·k)

⑵内墙:200空心砖墙,墙体传热系数.1.3w/(m 2·k)

⑶屋顶:楼板为现浇板,厚100mm,传热系数0.7 w/(m 2·k)

⑷门窗:内门为木门,门高均为2m,外门为铝合金门,高2.4m;窗均为铝合金推拉窗,窗高均为1.5m,采用中空双层玻璃,,传热系数3.0 w/(m 2·k)。

6.1.7 冷热源条件:电制冷水冷螺杆机组为空调供冷提供7/12℃冷水。

6.2 设计内容

空调系统设计

7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7.1 设计依据

7.1.1 设计任务书

7.1.2 建筑设计方案

7.1.3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7.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

7.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7.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1.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技术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7.2 基础数据

7.2.1 室外气象参数

7.2.2 室内设计温湿度标准、新风标准

7.2.3 热工参数

7.2.4 冷、热源参数

7.2.5 人员、照明条件

8负荷计算

8.1 空调冷负荷

8.1.1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8.1.2 冷负荷计算

1. 北内墙冷负荷

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传热,按下式计算

Q(t)=KA(To.m+ΔTa-Tr)

Q(t)=0.8×8×4..2×(32.4+2-26)=158.6

2.西外墙冷负荷

由《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续表H.0.1—3查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即可按课本公式2-7 :Qc(t)=AK(t.c(t)-t.R)算出西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3.南外玻璃墙瞬时传热冷负荷

根据ai=8.7W/(m2·K)、ao=3.5+5.6×2.1=15.26 W/(m2·K),由附录2-8查得Kw=2.91 W/(m2·K),再由附录2-9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由附录2-10查出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tc(t),根据暖通空调式(2-10)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4.南外玻璃墙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a=0.75,所以窗的有效面积Aw=12×4.2×0.75=37.8 m2. 再由附录2-13查得遮挡系数Cs=0.74,由附录2-14查得遮阳系数Ci=0.5,所以综合遮阳系数Cc.s=0.74×0.5=0.37

5.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宾馆属于极轻劳动,查表2-13,当室温为26度,每人散发的潜热和显热量分别为86W和

48W。由表2-12查得宾馆旅店群集系数ψ=0.93.再由附录2-23查得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按式(2-22)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明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客房内,所以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n1取1,灯罩隔热系数n2取0.6。由附录2-22查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公式(2-21)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将上述各表计算结果列如下表,并逐时相加,求得客房内冷负荷值。

1. 宾馆一层冷负荷汇总如下表所示

2建筑总冷负荷、建筑面积冷指标

由上表可看出宾馆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12:00,其值为21212.13W,除去不供暖总建筑面积为345.6m2,建筑面积冷指标21212.13/345.6=61.4W/ m2。

算例2(以宾馆二层小包厢201为算例)

1. 北外墙冷负荷

由《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续表H.0.1—3查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即可按课本公式2-7 :Qc(t)=AK(t.c(t)-t.R)算出西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2.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根据ai=8.7W/(m2·K)、ao=3.5+5.6×2.1=15.26 W/(m2·K),由附录2-8查得Kw=2.91 W/(m2·K),再由附录2-9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由附录2-10查出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tc(t),根据暖通空调式(2-10)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3北外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Ca=0.75,所以窗的有效面积Aw=12×4.2×0.75=37.8 m2. 再由附录2-13查得遮挡系数Cs=0.78,由附录2-14查得遮阳系数

Ci=0.5,所以综合遮阳系数Cc.s=0.78×0.5=0.39

4 西内墙和南内墙冷负荷

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传热,按下式计算

Q(t)=KA(To.m+ΔTa-Tr)

西内墙

Q(t)=0.8×7.6×3.9×(32.4+2-28.5)=139.9

南内墙

Q(t)=0.8×4×3.9×(32.4+2-28.5)=73.6

5.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宾馆属于极轻劳动,查表2-13,当室温为28.5度,每人散发的潜热和显热量分别为86W 和48W。由表2-12查得宾馆旅店群集系数ψ=0.93.再由附录2-23查得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按式(2-22)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明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客房内,所以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n1取1,灯罩隔热系数n2取0.6。由附录2-22查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公式(2-21)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将上述各表计算结果列如下表,并逐时相加,求得客房内冷负荷值。

冷负荷汇总

1.宾馆二层冷负荷汇总如下表所示

2建筑总冷负荷、建筑面积冷指标

由上表可看出宾馆最大冷负荷值出现在12:00,其值为22750.9W,总建筑面积为17.6

×36.3=638.88m2,建筑面积冷指标22750.9/638.88=35.61W/ m2。

8.2空湿负荷调

8.2.1 计算内容及方法

8.2.2 算例

湿负荷:Mw =0.278nΦg×10 -6 =0.278×3×0.93×109×10-6=0.85×10-4 Kg/s

8.2.3 湿负荷汇总

9空调系统设计

9.1 系统方案

9.1.1 空调方式: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9.1.2 系统划分:中餐厅和餐厅大堂为一个系统,宾馆大堂和办公室为一个系统,用全新风系统,二楼的餐厅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9.1.3 空调水系统形式; 空调的水系统采取同侧双立管供回,每层的系统为水平水管同程布置。

9.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

系统一:中餐厅和餐厅大堂的总余热Qo 为35144w,总余湿为52×10-4 Kg/s 热湿比ε=35144w/52×10-4 Kg/s=6758 kJ/kg

室内状态点N为25℃/70%,iN=61kJ/kg;在焓湿图上利用热湿比线(过N点,斜率为 的直线)和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和得出机器露点L:17℃/90% iL=50kJ/kg;室外状态点W为35.7℃/58%, iW=92 kJ/kg

m/3

系统风量G=Q0/(iN-iL)= 35144W/(61-50) kJ/kg=3.195kg/s=9585h

m/3

保证房间每小时所需的新风量G1=3780h

由于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比满足人员卫生标准的新风量小的多。

所以取系统新风量G 偷W=3780h m /3

(大于总风量的10%) Gh =G —GW =9585-3780 =5805h m /3

由27001600

62i i 97i i i i G G C C N C C W w

h =--=--=可得C i =63.3kJ/kg 系统冷量:Q=G (iC —iL )=9585/3600×23.3×1.2=74.44kW

根据冷量选麦克维尔公司生产的MSW150H 柜式空调机组系列,其具体参数如下:

额定冷量试验工况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进水温度7℃,进出水温差5℃。

冷量修正:

实际进风工况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5℃,湿球温度18℃,进水温度7℃,进出水温差5℃。查样本的回风工况冷量修正系数表得修正系数为0.97;修正后的供冷量为88×0.97=85.36kW ,满足要求。

系统二用同样方法算的风量5012h m /3

,冷量20.5Kw

选择翰艺吊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参数如下

9.2.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等焓线,不担负室内负荷,风机盘管为湿工况

更多优质设计参考资料

(1)选型原则

根据新风处理的终态和新风与出风口的配合形式按中档负荷选。按冷量选:校核风量,潜冷量;按风量选:校核全冷量,潜冷量。进风工况与标准工况不一致时应进行修正。

(2)选型计算(一个算例) 小包厢201:

室内冷负荷Q 0=1.6261kw ,余湿w=2.818×10-4Kg/s 热湿比ε=1.6261k w/2.818×10-4 Kg/s=5770 kJ/kg

室内状态点N 为25℃/60% ,i N =55.5kJ/kg ;在焓湿图上利用热湿比线(过N 点,斜

率为ξ 的直线)和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和得出机器露点O :17.0℃/90% i O =45.0kJ/kg ;

房间风量G= Q 0/(i N —i O )=1.6261kw/(55.5—45.0)kJ/kg =0.242kg/s=460h m /3 满足人员卫生要求所需风量G 1=10人×30人⋅h m /3=300h m /3 房间正压需要G 2=0.71-h ×(7.8×8×3.6)3m =157h m /3

考虑过度季节最大新风比的新风量G 3=31-h ×(7.8×8×3.6) 3m =674h m /3 取新风量G W =300h m /3(大于总风量的10%) 盘管风量G P =G -G W =460-300=160h m /3

w

P

LP O O L G G i i i i =--可得LP i =53.6kJ/kg

盘管冷量Q P= G P(i N—i LP)=160/3600×1.2s

kg/×(53.6-49.7) kJ/kg =1.63kw

根据盘管的风量按样本中档风量选择FP-34型风机盘管机组1台,其主要参数如下表:

其他房间的风机盘管选型如下:

(1)选型原则

A 根据新风系统划分及布置,确定合适的新风机组类型以及表冷器排数,一般新风机组表冷器采用6排管;

B 根据系统新风量选新风机组,进风工况与标准工况不一致时应进行校核、修正新风冷量。

(2)选型计算(一个算例)

小包厢新风量G 1=10×6人×30人⋅h m /3=1800h m /3 大包厢新风量G 2=16×2人×30人⋅h m /3=960h m /3 中包厢新风量G 3=12×2人×30人⋅h m /3=720h m /3 总新风量G W =720+960+1800=3480h m /3

根据风量选 生产的DBFP4I (6排)型吊顶式空调机组,其性能参数如

芜湖市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计算书

芜湖市某办公楼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 工程简介 此工程属于民用类公共建筑,属于综合性的办公楼,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共13层,其中地上12层,建筑面积6255.8m 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4m 2;一层层高5.6米,二层以上每层3.9米。 二气象条件 三围护结构参数 1.外墙: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如图3-1所示,λ=350mm ; 图 3-1 图 3-2 2.内墙:3E 墙板,结构如图3-2所示,λ=200mm ; 3.屋顶:结构如图3-3所示,λ=70mm ; 4.传热系数: i 1n i w 1 11n i k h h δλ== ++∑ (2-1) 式中 n h ——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W/(m 2 ℃); δ——墙体厚度,m ;

图 3-3 ——导热系数,W/(m℃); h——内表面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 n 所以外墙的传热系数:k=2.21 W/(m2℃); 内墙的传热系数:k=2.09 W/(m2℃); 屋顶的传热系数:k=0.65 W/(m2℃)。 k=5.94 W/(m2℃)。 5.窗户为金属窗框、单层透明单玻璃,内挂浅色帘,传热系数为 w 6.门为保温隔音、单框金属门,传热系数为k=5.94 W/(m2℃)。 四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组成,根据需要,他可组成许多不同形状的系统,在工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的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根据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不同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按热量移动(传递)的原理来分可分为对流式空调和辐射式空调,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来分又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集中式是指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均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半集中式除了集中空调机房(主要处理室外新风)外,还包括分散放在空调房间内的二次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如风机盘管等。全分散式没有集中空调机房,二是完全采用组合式设备向各房间进行空调,自带制冷机组的空调机组方式就属于这一类,如各房间的空调器等。集中式和半集中式也可通称为中央空调,而全分散式系统也称为局部空调。 中央空调和局部空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空气调节效果好,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的相对湿度,并能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 2.可向室内送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并且可以进行理想的气流分布设计; 3.机组相对故障少,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4.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与维修; 5.设备使用寿命长;

《暖通空调》计算书

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暖通空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0年9月 目录 第1篇采暖设计 1工程概况 (11) 1.1 工程概况 (11) 1.2 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基础数据 (11) 3负荷计算 (11) 3.1 采暖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供暖系统设计 (11) 4.1 系统方案 (11) 4.2 散热设备选型 (11)

5管材与保温 (11) 5.1 管材 (11) 5.2 保温 (11) 第2篇空调设计 6工程概况 (11) 6.1 工程概况 (11) 6.2 设计内容 (11) 7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 7.1 设计依据 (11) 7.2 基础数据 8负荷计算 (11) 8.1 空调冷负荷 (11) 8.2空热负荷调 (11) 8.3空湿负荷调 (11) 9空调系统设计 (11) 9.1 系统方案 (11) 9.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 (11) 9.3空调风系统设计 (11) 9.4空调水系统设计 (11) 9.5气流分布 (11) 9.6消声减震 (11)

9.8节能措施 (11) 9.9运行调节 (11) 10 管材与保温 (11) 10.1管材 (11) 10.2保温 (11) 参考资料 (11) 课程设计总结 (11) 第1篇采暖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名称:某公司办公楼采暖设计 1.1.3 地理位置:咸宁市,地理纬度:北纬29o59',东经113o55',海拔36m。 计算参数:大气压:夏季1000.9hPa,冬季1022.1h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 年平均温度17.1℃ 1.1.4 建筑面积:1600m2;建筑功能:办公、会议等;层数:4层。 1.1.5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层高:3.6m。 1.1.6 热源条件:市政热网提供蒸汽,经换热站汽水换热为采暖提供85/60℃热水。 1.2 设计内容 某办公楼集中供暖系统设计 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2.1 设计依据

暖通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建筑平面图 (1) 2 空调室内外机的形式及容量的确定 (1) 2.1 设计条件和冷热负荷的计算 (1) 2.1.1 设计条件 (2) 2.1.2 各房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4) 2.2 暂定室内机容量的形式 (5) 2.2.1 室内机形式的选择 (5) 2.2.2 暂定室内机容量 (5) 2.3 根据室内机容量总和选择室外机 (6) 2.3.1 室外机的选择 (6) 2.4 室外机实际制冷制热能力修正 (7) 2.4.1 连接率的计算 (7) 2.4.2 制冷工况 (8) 2.4.3 制热工况 (8) 2.5 室内机实际制冷制热能力计算 (9) 2.6 系统室内外机的调整校核 (9) 2.7 总体空调设备配置表 (9) 3室内外机的布置 (9) 3.1室内机的布置 (10) 3.2室外机的布置 (10) 3.3室内机风管尺寸的确定 (10) 3.4室内机冷媒配管尺寸的确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1建筑结构平面图 图1.1 建筑平面图 如图1-1为建筑的平面图,为一栋别墅的二层。建筑里有卫生间、卧室、女儿房、客厅、书房、储物室、衣帽间等房间。考虑到建筑的需求,几乎每个房间有布置有室内机或者送风口。

2空调室内外机的形式及容量的确定 2.1 设计条件和冷热负荷的计算 2.1.1 设计条件 (1)室内外设计条件: 室外: 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4℃,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8.2℃,相对湿度83%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2℃,冬季空调计算温度:-4℃,通风计算温度3℃,平均相对湿度75%,平均风速3.1m/s 室内: 夏季空调相对湿度:65%;冬季采暖相对湿度:60% 夏季空调室内温度:26℃;冬季采暖室内温度:20℃ 夏季空调空气流速:0.3;冬季采暖空气流速:0.22 (2)围护结构参数 外围护结构: 外墙传热系数K:1.5 ) W?;温差修正系数a:1.00 /(2K m 不考虑风力附加值,朝向附加率为:N/EN/WN:0~0.1;ES/WN:-0.1~-0.15;E/W:-0.05;S:-0.15~-0.3,高度附加率:因为房间高度不足4M,不考虑 内围护传热: 内墙传热系数K=外墙传热系数K:1.5 ) W? /(2K m 外窗传热:

空调负荷计算书

空调负荷计算书 暖通负荷计算 工程名称:办公楼 一、程概述 本工程为本工程为办公楼,最低三层。一至三层为办公会议用。 二、计依据 2.1设计任务书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提纲》 2.2设计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 三、计算公式 1.墙体和屋面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 ()W t K K t t KF OLQ N a d l -+=ρττ, 式中: K ——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 F ——墙体或屋面的传热面积

T n ——室内空气温度 t l ,τ——墙体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 K a ——外表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 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的修正值 2.玻璃窗传热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 ()W t K K t t KF CLQ N d l a -+=' ',ρττ 式中: K ——窗的传热系数 F ——窗的传热面积 t l ,τ——窗冷负荷计算温度 t d ——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系数 K ‘a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K ‘ρ——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 3.玻璃窗日射引起的冷负荷 无外遮阳: CL j n s f C K C FC OLQ max ,,=τ (W ) 式中:

K j,max ——不同纬度带各朝向7月份日射得热因数得最大值,W/m 2 F ——玻璃窗得有效面积,m 2,是窗得面积乘以有效面积系数C a C s ,C n ——玻璃窗遮挡系数和窗内遮阳设施得这样系数; C CL ——玻璃窗冷负荷系数,以北纬27度30分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区; 有外遮阳阴影部分得日射冷负荷: N CL N j n s s C D C C F )()(CL max ,,s ,qf =τ (W) 照光部分得日射冷负荷: N CL N J n s r y qf C D C C F CL )()(max ,,,=τ (W) 式中: F s ——窗户得阴影面积,m 2 F r ——窗户的照光面积,m 2 (DJ,max)N ——北向的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m 2 (C CL )N ——北向玻璃窗的冷负荷系数 4人体冷负荷 人体得热量: Q=qn 1n 2 式中: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的全热散热量 n 1——室内人数

供热工程的课程设计计算书-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供热工程的课程设计计算书-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7>2021年1月目录 前言11 设计总说明12 第一章根本资料15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15 1.2 采暖设计资料 15 1.3 维护结构资料 15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16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16 2.1.1 围护结构的根本耗热量16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17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18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18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19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20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21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25 41散热器选型 25 4.2 散热器计算26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26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26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27 4.2.4 散热器片数确实定27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27 4.2.6散热器的布置27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28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8 5.1 计算简图29 5.2 流量计算31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31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31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34 第六章感言35 参考文献36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标准、设计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是关于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的计算书。COP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 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设备在一定工况下的制冷或制热性能与所消耗 能量的比值。本文将介绍COP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和公式。 2. COP的计算方法 COP的计算方法基于设备的功率和制冷/制热量。设备功率可 通过设备的电流与电压进行计算,制冷/制热量可以通过温度变化 和流体的质量流量进行估算。 COP计算公式如下: COP = (制冷/制热量) / 功率

其中,制冷/制热量为单位时间内的制冷或制热量,功率为设 备的消耗功率。 3. COP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空调设备的COP标准有一定的规定。例如,在美国,空调设备的COP需满足美国能源部(DOE)的EnergyStar 标准。根据EnergyStar标准,空调设备的制冷COP需达到一定数值,且能耗需满足相应的要求。 在国内,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中央空调及采暖热泵设备 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标识实施办法》。该标准要求空调设备的COP 需满足相应限值,并且需要通过能源标识验证。 4. COP的影响因素 影响空调设备COP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冷媒 的选择与使用、设备的使用寿命等。环境温度越高,设备的制冷COP通常会下降;冷媒的选择与使用也会对COP产生影响,高效

的冷媒可以提高COP;而设备的使用寿命过长可能导致设备老化,从而降低COP。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COP的计算方法、标准和影响因素。COP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对于选择高能效设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COP。 参考文献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计算书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SEER)的计算方法和应用。SEER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空调在一定条件下 的制冷效果与能耗的比值。了解和计算SEER值对于选择高效空调 设备和优化能源利用非常重要。 SEER的定义 SEER是___ Efficiency 的缩写,即季节性能能效比。它是衡量 空调设备一年内制冷效果与能耗之间关系的一个指标。通常情况下,SEER越高,空调设备的制冷效率越高,能源消耗越低。 SEER的计算方法 SEER的计算首先需要确定一组标准工况条件,包括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等。然后通过对设备在这些工况条件下的制冷 能力和功耗进行测量,并根据一定的算法得出SEER值。

SEER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步骤: 1. 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能力曲线,确定标准工况条件下的制冷能力。 2. 测量标准工况条件下的设备功耗。 3. 根据测得的制冷能力和功耗数据,计算得出标准工况下的SEER值。 SEER的应用 1. 比较空调设备的能效:SEER值可以作为选择空调设备的参考指标。不同设备的SEER值越高,表示其在同样的制冷能力下能耗越低,从而更节能省电。 2. 估算能耗和运行成本:通过SEER值,可以估算空调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根据设备的制冷需求和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年度能耗和运行成本,并作为选购和使用成本的参考。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了解和计算SEER值有助于优化空调设备的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能耗。 结论

暖通空调计算书

暖通空调计算书 暖通空调计算书,是指进行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根据国家和行业规定,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通过对建筑物内外环境热量平衡分析和空气调节计算等工作,编制出的一份技术文档。 暖通空调计算书是建筑物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建筑物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验收的依据。通俗的说,计算书就是建筑物暖通空调“食谱”,其中详细列出了暖通空调系统的配方和操作步骤,通过计算书的编制,让整个暖通空调工程变得有条不紊、科学规范。 暖通空调计算书编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合理的、适宜的暖通空调系统方案,并能根据需要进行优化,使系统设计尽可能达到舒适、节能、安全、可靠的要求。计算书包含了对建筑物内外环境热量平衡、空气调节、管道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的计算,工作量巨大,要求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计算、分析、选择能力。同时,计算书的编制也需要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在计算书编制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环境参数

环境参数是指建筑物内外环境中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各种参数,如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等。计算书需要对这些环境参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确定适宜的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二、建筑物结构 建筑物结构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计算书要考虑建筑物的建筑形式、户型布局、建筑材料、隔热、采光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空调设备选型和管道布局。 三、使用要求 使用要求是指用户对暖通空调系统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如温度要求、噪音要求、空气质量要求等。计算书需要根据这些要求,确定系统的操作参数,以保证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四、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是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计算书要根据建筑物需求、环境参数等因素,选用适宜的空调设备,并确定合理的设备容量和数量。 在编制暖通空调计算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精确可靠 暖通空调计算书是建筑物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础,其精度需要高度保证,否则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造成影响。 二、要详实具体

暖通计算书

暖通计算书 暖通计算书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计算,它主要涉及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卫生间排水系统等方面。此类计算书主要用于确定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温差、室内风量等参数,确保室内环境满足用户的需求。 暖通计算书的编制一般需要进行热负荷计算、风量计算、水力平衡等一系列计算。热负荷计算是对建筑物的热量需求进行评估,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对建筑物内部的传热传质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建筑物所需供热、制冷的设备容量、型号和数量等信息,以保证建筑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达到设定的供暖、制冷效果,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风量计算则是对建筑物内外风场进行数值模拟,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确定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计算室内通风量和空调量以及内、外气流场中温度、湿度等各个参数,可以为建筑物配置恰当大小的通风、空调设备以及管道系统。 水力平衡计算则是对建筑物内部水力流动情况进行模拟,建立水力流动模型,结合建筑物的特性和设备配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流场调整,以增加水流速度,调节管路流量,降低压力损失,最终获得更加完善的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运行方案。 此外,暖通计算书还要考虑建筑物结构、材料属性、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以充分发挥建筑物的设计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指数,提升用户的舒适体验。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设计中,暖通计算书的作用日益凸显,它通过精确的数学建模和仿真计算,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维护、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能够消除因设计、施工、维护不当而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尤其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物,如大型商场、酒店、办公楼等,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总之,暖通计算书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供暖、通风、空调、卫生间排水等方方面面。此类计算书通过精确的数学建模和仿真计算,能够帮助建筑工程人员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适宜的建筑物供暖、通风、空调、卫生间排水方案,为建筑物的环保、安全、舒适和节能做出重要贡献。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计算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值。TEWI是评估冷冻与供热设备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影响的综合性指标。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寻求降低其环境负担的策略。 2. 计算方法 TEWI的计算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变暖影响和臭氧层破坏影响。下面介绍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2.1 全球变暖影响 全球变暖影响主要由制冷剂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引起。计算方法如下: 2.1.1 直接排放 直接排放由设备中制冷剂的泄露引起。根据设备的装填容量和泄漏率,可计算直接排放。

2.1.2 间接排放 间接排放来自设备的电站和制冷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根据设备的制冷负荷和供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计算间接排放。 2.2 臭氧层破坏影响 臭氧层破坏影响主要由制冷剂中的氯化氟烃(CFCs)和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引起。计算方法如下: 2.2.1 CFCs 排放 CFCs是对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制冷剂。根据设备中C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CFCs的排放量。 2.2.2 HFCs 排放 HFCs是替代CFCs的制冷剂,虽然对臭氧层破坏影响较小,但其温室效应较大。根据设备中H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HFCs的排放量。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值。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评估设备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方面的

环境影响程度。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TEWI值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 结论 本文档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TEWI值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 对环境的负荷。在未来的设备设计和选择中,应更加关注TEWI值,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Smith, L. T., & Partlow, R. C. (199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nts-a life-cycle approach. HVAC&R Research, 4(4), 333-349.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设计参数. (5)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 三、新风量 (7)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4)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4)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5)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 七、热损失概算W/M3℃ (18)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9) 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0)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0)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0)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0)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3)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3)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4)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4)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4)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4)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5) 1、送风口风速 (25)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6)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6)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EER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EER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暖通空调设备的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进行计算和评估。EER是衡量空调设备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每耗电一千瓦时(kWh)所能提供的制冷或制热能力。通过 计算EER,我们可以衡量空调设备的能效水平,从而评估其性能和 效益。 2. 计算方法 EER计算方法如下: EER = 制冷或制热量(BTU/h) / 耗电功率(W) 其中,制冷或制热量表示设备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所能提供的 冷量或热量,单位为BTU/h(英国热单位/小时)。耗电功率表示 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平均功率消耗,单位为W(瓦特)。 3. 参数获取 在计算EER之前,我们需要获取以下参数: - 制冷或制热量:可以通过设备的制冷或制热容量来获得,通 常以BTU/h为单位。

- 耗电功率:可以通过设备的额定功率来获得,通常以W为单位。 4. 实际计算 通过获取到的制冷或制热量和耗电功率,我们可以进行EER 的计算。 假设制冷或制热量为Q,耗电功率为P,根据计算方法,EER 计算如下: EER = Q / P 其中,Q的单位为BTU/h,P的单位为W。 5. 结果解释 EER的数值越高,表示单位能量所能提供的制冷或制热能力越高,即能效越好。因此,EER值越高的空调设备,在相同制冷或制热量的情况下,能够更高效地利用电能,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成本。 6.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计算和解释,我们可以对暖通空调设备的EER 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比较。在选择暖通空调设备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EER值较高的设备,以提高能效和节约能源。 以上是关于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EER计算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参考资料:

暖通空调计算书(暖通工程师整理)

暖通计算书 一、通风计算 1、配电房 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方式 排风量:L=26×3×12=940 m3/h 取安全系数1.1 配电房选风机:L′=940×1.1=1034 m3/h 配电房排风采用侧壁式排风机AWE-350D4,风量 1050m3/h,静压150Pa,功率0.15kw. 补风采用自然补风,防火百叶面积S=940/(3×0.7×3600)=0.13m2 防火百叶尺寸:600x400 2、地下自行车库 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方式 排风量:L=5×3×540=8100 m3/h 取安全系数1.1 地下自行车库选排风机:L′=8100×1.1=8900 m3/h 选择混流风机SWF(B)-I-5,风量9091m3/h,风压402Pa,功率2.2kw。

3、消防电梯机房 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方式 排风量:L=9×3×10=270 m3/h 取安全系数1.1 电梯机房选排风机:L′=270×1.1=300 m3/h 选择全金属天花管道换气扇BA-1532,风量320m3/h,静压165Pa,功率37w。 4、电梯机房 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方式 排风量:L=12.6×3×10=378 m3/h 取安全系数1.1 电梯机房选排风机:L′=378×1.1=415 m3/h 选择全金属天花管道换气扇BA-1840,风量400m3/h,静压195Pa,功率58w。 二、正压送风计算 1、本工程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合用前室与前室采用正 压送风。 a、合用前室送风量: 1)压差法:L=3721.5×A×ΔP1/b

=3721.5×0.2×251/1.6 =5560m 3/h 其中A=0.04+0.02×2+0.06×2=0.2m 2 2)风速法:L=x3600)1(a b nFv + =1)1.01(11.22.1x 3+x x x ×3600 =30000 m 3/h 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8.3.2-4中规定的风量值。 加压送风机风量L ′=30000×1.1=33000m3/h 加压送风机选择消防通风两用柜式离心风机HTFC-I-25,风量:32300m3/h ,全压:750Pa ,静压:635Pa ,功率15KW 。 b 、前室送风量: 1)压差法:L=3721.5×A ×ΔP 1/b =3721.5×0.06×251/1.6 =1669m 3/h 其中A=0.02×3=0.06m 2 2)风速法:L=x3600)1(a b nFv + =1)1.01(7.01.22x 3+x x x ×3600 =35000m 3/h 正压送风量小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8.3.2-4中规定的风量值。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暖通设备的能效和性能,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2. 能效比的定义 能效比是指设备在特定条件下所提供的热量或冷量与消耗的能量之比。对于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可以用HSPF来衡量。HSPF 是加热季节性性能因数(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的简称,它是暖通设备的能效比之一。 3. HSPF的计算公式 HSPF的计算公式如下: HSPF = (1 / P) * (Qh / ∑Pu) 其中, - `P` 表示设备的耗电功率(单位:千瓦)

- `Qh` 表示设备在加热季节所提供的热量(单位:千焦) - `∑Pu` 表示加热季节设备的总耗电量(单位:千瓦时) 4. HSPF的计算步骤 为了计算HSPF,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所提供的总热量Qh(单位:千焦)。 2.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的总电耗∑Pu(单位:千瓦时)。 3. 测量设备在加热季节内的平均功率P(单位:千瓦)。 4.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使用HSPF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HSPF。 5. HSPF的参考值与评估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和应用需求,HSPF的参考值和评估标准可能有 所不同。通常来说,HSPF的数值越高,设备的能效越好。可根据 以下常见标准进行评估: - HSPF小于6:能效较低 - HSPF在6到8之间:较好的能效 - HSPF大于8:优秀的能效 6. HSPF的应用与意义

HSPF作为暖通设备的能效指标,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具有高能 效的设备,从而节约能源并减少能源消耗。高能效的暖通设备还能 提供更为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此外,HSPF也是衡量设备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用户可以根据HSPF 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7. 总结 本文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并 提供了评估标准。通过使用HSPF来评估设备的能效和性能,用户 可以做出明智的选择,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 获得可靠的设备。 以上是暖通空调设备能效比HSPF计算书的详细内容,希望对 您有所帮助!

暖通主要设备选型计算书

暖通主设备选型计算书 日期: 编订:

主要设备选型计算书 说明:建筑冷热负荷按冷热指标进行估算。 2.制冷机组选型 考虑95%的同时使用系数,同时考虑水泵、风机等散热;取1.1的安全系数则:制冷机组总供冷量=30883*0.95*1.1=29338.83kW*1.1=8342RT*1.1=9200RT 则冷机选型:2000RT*4+600RT*2。 3.冷却塔选型 冷机选型:2000RTx4台+600RT*2台,冷却塔与冷机一一对应 则2000RT主机对应之单台冷却塔流量:2000RT=2000*3.517*0.86/5*1.2=1422m3/h, 考虑10%的富裕,冷却塔选型:1564m3/h x4台。 则600RT主机对应之单台冷却塔流量:600RT=600*3.517*0.86/5*1.2=428m3/h,考虑10%的富裕,冷却塔选型:470m3/h x4台。 4、冷冻水泵选型 本项目空调冷水系统为二级泵变流量系统。 一级泵5+3台(两台备用),供回水温度为5.5/11.5度,温差为6度 600RT主机对应单台流量=600x0.86*3.517/6=304 m3/h;扬程为15米; 2000RT主机对应单台流量=2000x0.86*3.517/6=1008 m3/h;扬程为15米; 商业裙房二级泵3台(一台备用),供回水温度为5.5/11.5度,温差为6度,则

单台流量=3300/3x0.86*3.517/6=560m3/h,扬程为32米; 酒店二级泵3台(一台备用),供回水温度为5.5/11.5度,温差为6度,则单台流量=1880/3x0.86*3.517/6=320 m3/h,扬程为32米; 办公、公寓及SOHO二级泵5台(一台备用),供回水温度为5.5/11.5度,温差为6度,则单台流量=7920/4x0.86*3.517/6=1000 m3/h,扬程为32米; 5.锅炉选型 蒸汽用量=空调热负荷+空调湿负荷+生活热水负荷=3622.7+4146.6=7771kg/h 考虑酒店锅炉仅为备用,在市政蒸汽停用时才开启;在进行锅炉选型时将按照计算蒸汽用量的75%对锅炉进行选型。 7.77*0.75/2=2.915t 则锅炉选型:3Tx2台。 6.换热器选型 1.免费冷水水换热器: 内区过渡季负荷估算为4220kW,选择两台2110kW免费冷板式换热器;一次侧侧进出水温分别为8/13℃,二次侧进出水温度分别为9/14℃。 2.酒店汽水换热器: 商业裙房热负荷估算为1544kW;选取两台800kW壳管式汽水换热器;一次侧温度为180/45℃,二次侧温度为40/50℃ 3.商业裙房汽水换热器: 商业裙房热负荷估算为2940kW;选取两台1500kW壳管式汽水换热器;一次侧温度为180/45℃,二次侧温度为40/50℃ 7.热水泵选型 本项目空调热水系统为通过板式换热器连接的二次系统。 商业裙房热水二次侧热水泵3台(一台备用),供回水温度为40/50度,温差为10度,则单台流量=1500x0.86/10=130 m3/h,扬程为28米;

某幼儿园暖通空调计算书(施工图阶段)

幼儿园暖通计算书 一、A区中心幼儿园通风工程计算说明 1、水处理间按5次/h计算排风 水处理间排风:L=5×3×39=585 m3/h 取安全系数1.1 消防水泵房选风机:L′=585×1.1=643 m3/h 消防水泵房排风采用混流风机SWF(B)-I-2.5,风量670m3/h,风压139Pa,功率0.55kw. 补风采用自然补风 2、教工餐厅按4次/h计算排风 教工餐厅排风:L=4×2.6×112=1164 m3/h 教工餐厅排风采用全金属天花管道换气扇BA-1860,风量600m3/h,最大静压210Pa,功率110W。 补风采用自然补风 3、游泳池按4次/h计算排风 游泳池排风:L=4×6×180=4320 m3/h 取安全系数1.1 选风机:L′=4320×1.1=4800 m3/h 游泳池排风采用混流风机SWF-I-5.5,风量4892m3/h,风

压175Pa,功率0.55kw. 补风采用自然补风 4、电信机房按4次/h计算排风 电信机房排风:L=4×3.7×16=250 m3/h 取安全系数1.1 选风机:L′=250×1.1=275 m3/h 电信机房排风采用侧壁式通风换气扇APB-20,风量500m3/h,风压50Pa,功率40w. 补风采用自然补风 5、厨房区域 1.主食库,副食库,备餐间,洗碗消毒间合用一套排风系 统 主食库L=13.3×10×3=400 m3/h 副食库L=10×5.5×3=460 m3/h 备餐间L= 31×4×2.4=300 m3/h 洗碗消毒间L=500 m3/h L=400+460+300+500=1660m3/h 取安全系数1.1 选风机:L′=1660×1.1=1826 m3/h 主食库,副食库,备餐间,洗碗消毒间排风机选择:混

(整理)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指导书与说明书

暖通空调制图与设计指导书与说明书 何耀东主编 Xiaqiang制作

1.1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指导书 1.1.1热水供暖工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要求 (一)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项目和工程的要求编写设计书。 (二)绘制施工图(详见设计书内容(三)2)。 二、设计书内容 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两部分。 (一)设计说明书 1.明确设计项目和工程要求 (1)项目的要求、依据,原始材料及近期和远期的打算。 (2)建筑物位置、层数及功能。 (3)对改造或扩建的项目要说明现有概况。 (4)室内供暖要求和特殊要求。 (5)采暖设备和管路在室内布置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 (6)方案比较(技术方案、采用措施、新技术的应用和工程中的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和可行性的研究并指出方案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2.气象条件 冬季室外计算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主导风向。 冬季室内各房间计算温度。 3.围护结构 (1)建筑物总平面图、立剖图、分层平面图。 (2)屋顶、墙体(外墙、内墙、隔断墙)、地面、门窗的尺寸、结构、建筑材料和工程结构。 4.散热器的选型以及安装的形式 5.供暖系统的确定 (1)分析系统的特点和缺点,并绘制系统的草图。 (2)系统循环的作用压力。 (3)供、回水温度。 (4)散热器的热负荷。 (5)管径、管长、管段负荷、管子坡度及主要阀门和控制仪表。 (6)系统的调试。 (二)设计计算书 l.计算要求 (1)在设计计算过程中使用公式,选用的参数必须注明来源. (2)计算结果分别列表汇总.表中只列出计算结果,每项计算应举一个计算例子加以说明,计算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制,可相以工首制,工程制单位在括乌内表示。 (3)计算中应配以必要简图,如轴测(系统)图,围护结构组成图等等. (4)计算中从图表中查取的数值(有的不能直接查到,应用插值法计算,不允许估算)

某综合楼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模板)

扬州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上海市某综合写字楼暖通空调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指导教师:罗翌 完成日期:

摘要 本工程为上海市某综合写字楼暖通空调设计,大厦共8层,总高33.3 m,总建筑面积7435㎡,空调面积4560㎡,空调总冷负荷430kW,总热负荷320kW,冷冻站设于地下室,通过对空气源热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加热交换器及螺杆式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三种冷热源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结论是螺杆冷水机组加热交换器的冷热源方案最为佳;因而选择开利型号为30HXY-130A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本工程冷源,永大的BR0.2的汽-水交换器作为本工程的热源;通过空调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的比较,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一至二层商场采用了全空气集中式一次回风定风量空调系统,其余部分采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调风、水系统及冷热源机房的设计;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该建筑进行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冷、热源防排烟

Abstract 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 office building’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in shanghai, it is a tower building having eight floors totally 33.3 meters high and with a wholly area of 7435 square meters, air-conditioned area are 4560 square meters, the cooling load of the project is 430kW, and the heating load is 320kW, the refrigerating station is built in the garage on the ground,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of this three cold and heat source forms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LiBr absorption chiller and heat exchangers, Screw Chillers and heat exchangers, the conclusion is the form of screw chillers and heat exchanger that the most excellent program; so choose 30HXY-130A models of water-cooled screw chillers of carrier company as the cold source of the project, model of BR0.2of the steam-water exchange of Yongda as a heat source of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occasions of air-conditioning program,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market used by the entire air concentrate CA V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remaining parts used by the fan coil unit plus an independent fresh wind-centraliz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The basis of this air-conditioning design wind, water systems and sources room temper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smoke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air conditioning system ventilation system cold and heat source smoke contro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