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继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比较

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继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比较黄琳;臧宇婷;于畅;王晓忠【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免疫球蛋白A型(IgA)肾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继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
方法25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26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继发肾病综合征并排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4%患者尿蛋白定量<1.0 g/24 h,13%患者≥3.5 g/24 h,而对照组90%患者尿蛋白定量≥3.5 g/24 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视网膜并发症发生率分别64.0%,24.0%,均低于对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糖尿病病程明显短于糖尿病肾病继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较低,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低。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immunoglobulin A (IgA) nephropathy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secondary nephrotic syndrome.Methods There were 25 clin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IgA nephropathy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26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secondary nephrotic syndrome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course of diabetes mellitus than the control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64% patients wit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on <1.0 g/24 h and 13% patients ≥3.5 g/24 h, while 90%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wit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on ≥3.5 g/24 h.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s of hypertension and retinal complications as 64.0% and 24.0%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Patients of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ed with IgA nephropathy have much shorter disease course tha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secondary nephrotic syndrome, and it has lower proteinuria and incidences of hypertension and retinal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5(000)021【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免疫球蛋白A型肾病;肾病综合征【作者】黄琳;臧宇婷;于畅;王晓忠【作者单位】116001 大连市友谊医院肾内科;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辽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1]。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2例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泡沫尿2年”入院。
10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先后口服“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治疗,现给予甘精胰岛素16IU qn皮下注射、米格列醇50mg bid降糖,血糖控制达标。
2年前患者发现泡沫尿,无血尿,就诊内分泌科,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5g,考虑2型糖尿病肾病可能,给予ARB类药物降尿蛋白对症,建议就诊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拒绝。
2月前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7g。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现给予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血压控制达标;肘管综合征病史半年,2019年2月13日行左侧尺神经松解术+腱鞘囊肿切除术。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血压110/80mmHg,心肺腹(-),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血浆白蛋白47.9g/L,球蛋白21.1g/L,血肌酐50μmol/L,总胆固醇3.82mmol/L;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2.57g,肝功能无异常;尿本周氏蛋白弱阳性;ANA1∶100,ANCA、抗GBM阴性;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A弱阳性,轻链κ弱阳性。
血游离轻链未见异常;尿游离轻链:游离κ194mg/L,游离λ11.8mg/L,κ/λ比值16.4407(正常范围0.46~4)。
心电图正常;腹部超声:双肾皮质回声增强,双肾体径大小正常。
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IVS=9/13mm。
骨髓活检:HE及PAS染色示送检少量骨髓增生较低下(约40%),粒红比例大致正常,粒系各阶段细胞可见,以中幼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粒细胞散在分布,红系各阶段细胞可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巨核细胞不少,分叶核为主;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散在分布。
网状纤维染色(MF-0级)。
流式细胞学检查:异常细胞群占有核细胞的0.06%,表达CD38、CD138、cKappa、CD117、CD27、CD200,部分表达CD56,弱表达CD45,不表达cLambda、CD19、CD81、CD20,为异常浆细胞表型,符合浆细胞肿瘤表型。
参芪地黄汤合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个案报道

参芪地黄汤合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个
案报道
兰明希;周乐;高冉冉;韩聪;李伟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24(43)4
【摘要】报道1例IgA肾病重复肾活检为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的病例。
患者病史长达11年且多种免疫抑制治疗均疗效不佳,属于难治性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伴有血尿、高血压。
李伟教授根据多年用药经验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给予参芪地黄汤联合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重点分析中医辨证论治同西医病理结合,以益气活血清泄为原则,探讨其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中西医结合诊治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提供治疗方向和临床依据。
【总页数】5页(P424-428)
【作者】兰明希;周乐;高冉冉;韩聪;李伟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30例临床观察
2.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疗效观察
3.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
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单盲、交叉研究4.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验案1则5.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大约20%-40%糖尿病患者继发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浮肿、低白蛋白血症等表现,临床医师尤其是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容易将此类患者轻易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而导致误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口干多饮7年,反复浮肿1年,加重20天于2012-04-27入院。
患者7年前出现口干多饮,伴多食、消瘦,体重下降约5kg,测空腹血糖约15mmol/L,开始不规则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未监测。
1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关节痛,无皮疹出血点,无低热等不适,3月前浮肿加重,在某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查尿蛋白4+、血白蛋白24.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32g,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予控制血糖、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浮肿减轻出院。
20天前浮肿再次加重。
家族中父亲、2位兄妹有糖尿病。
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22/78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颈、心肺及腹部查体未及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尿蛋白4+、尿红细胞1+/hp,血白蛋白16.1g/L、血肌酐76umol/L,尿白蛋白/肌酐比值6562.82m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76.9mg/940ml,糖化血红蛋白6.5%,尿本周蛋白阴性,血轻链正常,乙肝三系阴性,血补体、血免疫球蛋白、ANA、ENA均正常。
肾脏超声:双肾饱满伴回声改变,眼底检查: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CEA、AFP等正常、全腹及胸部CT正常。
入院初步诊断:1.肾病综合征:1)糖尿病肾病? 2)膜性肾病? 3)多发性骨髓瘤?2.2型糖尿病。
肾脏病理:光镜下见26个肾小球,球性硬化1个,毛细血管袢开放好,节段系膜区轻-中度增宽,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囊内见球囊滴,球囊壁血浆蛋白沉积,PASM-Masson染色见基底膜上皮侧较多嗜复红物沉积,见钉突形成;肾小管间质轻度慢性病变,小灶性肾小管萎缩伴轻度急性病变,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间质小灶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小灶性纤维化。
肾内科病例集锦

以下是对2011年肾内科病例版块的分类汇总,方便大家查找自己所需。
目录:1. 中毒、药物性肾损害2. IgA肾病3. 肾功能不全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5. 膜性肾病6. Alport综合征7. 肾小管酸中毒8. 肾病综合征9. 透析相关10.肾移植相关11.急性肾功能衰竭12.肾小球肾炎13.肾淀粉样变性14.肿瘤相关1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8.过敏性紫癜相关19.强直性脊柱炎相关2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21.罕见病例22.其他1.中毒、药物性肾损害1例碘普罗胺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化妆品汞中毒导致肾病综合征1例病例诊断—全身水肿3月长期汞暴露史有机溶剂中毒性肾病1例恶心、呕吐、急性肾功能减退利福平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疑难病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海洛因肾病病例诊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小肠间质瘤伴肾小球系膜增生1例病例诊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17.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病例诊断—血清肌酐升高疑似SLE肾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肾损伤1例18.过敏性紫癜相关病例诊断—有紫癜病史女性轻度系膜增生罕见病例:HSPN合并Alport综合征1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例19.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弥漫脊柱痛-四肢肌力减弱-肾小管酸中毒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肾炎:典型病例报告1例2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病例报告: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一例Goodpasture综合征合并肺出血1例21.罕见病例以全身多发性肿块和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Kimura病一例肾内科罕见病例:成人肾小球囊性肾病。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个病例,了解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患者,男性,35岁,主诉持续出现双下肢水肿2周,无其他明显不适。
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了解是否有家族性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也会问询患者是否有近期感染史、药物使用史等。
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
首先,观察患者的外貌,是否有明显的水肿现象,检查双下肢是否存在压痛。
然后,医生会测量患者的体重、血压、腹围等指标,以判断患者的水肿程度和全身情况。
随后,医生会进行实验室检查。
首先,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蛋白尿,并进一步评估蛋白尿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和凝血功能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核心的诊断标准是尿蛋白/肌酐比值大于3.5g/g,或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g/24小时,或尿蛋白24小时尿排泄率大于50mg/kg,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和水肿等。
根据上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该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
接下来,医生会进一步明确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型肾炎等)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等)。
为了确定病因,医生通常会进行肾脏活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确定诊断。
在治疗方面,首先需要控制病因,如果有感染或基础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此外,调整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低蛋白血症,通常需要补充蛋白质,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
因为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所以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还需要饮食调节,合理控制血脂。
根据病因的不同,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需要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1例分析

[ 3 ] 陈丽琼 , 包芸芸 , 高淑强. 口服锌制剂联合思 密达 治疗4 , J L 秋 季
腹泻疗效观察[ J ] . 儿科药学杂志 , 2 0 0 6 , 1 2 ( 2 ) : 2 6 - 2 7 .
[ 4 ] 董文岚. 微生态制剂( 金双歧 ) 治疗 婴幼儿腹 泻 6 O例临床观察
化 不全 , 以致病 毒细菌侵犯 , 组织损 伤 ; 肠 道 中乳糜微粒 的外
膜 由类 脂蛋 白质复合物所 构成 , 缺锌后 , 外膜 合成 障碍 , 而使 脂 肪吸收不 良, 肝脏 不能合成 维生 素转运 蛋 白, 维生 素 A不 能从肝 脏中动员 出来 , 导致 维生 素水平 降低 , 机体 免疫 功能
参 考 文 献
充锌能 防止液体 的丢失 , 能 明显减轻腹泻 的严 重程度 和持续
时间、 减少腹泻 的次数和大便排 出量 , 有效 防止脱水 。( 2 ) 锌 是体 内 2 0 0多种酶的主要成分 , 是调节基 因表 达必需组 成部 分, 是构成生 物膜的脂 蛋 白成分 , 对脂 蛋 白和 蛋 白质具有 特 殊 的亲和力 , 能激活多 种重 要抗 氧化酶 , 从 而 消除 氧 自由基 的损伤 , 维护 细胞 膜正常通透性 , 减 少毒 素吸收 , 减轻组 织损 伤 。缺锌将 导致各种 酶类 水平 下降 以及 小肠 黏膜增 生 和角
改善4 , J L 腹泻 的临床症状 、 持续时 间和严重程 度 , 提高疗效 。
思密达是从天然 蒙脱 石中提取的 , 由于具有双八 面体层 纹状 分子结构及非均 匀性 电荷分 布 , 对病 毒、 细菌 和细 菌毒 素有 极强 的吸附能力 , 使其失去致病作 用[ 4 ] 。微生 态制剂 的主要 作用机理是 以菌制 菌调 整菌群 失衡 而治 病[ 5 ] 。锌 可通过 调 节机体 多个 系统 的功 能而发挥 其作用 。另外 , 锌 与腹泻 的相
CA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低血糖一例

【 图分 类 号 】R 9 . 中 6 25
【 献 标 识 码】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 2 1 0 ( )0 9 — 2 文 6 4 0 4 (0 2)7 b 一 0 6 0
1病例 简 介
2次 低 血 糖 时 糖 尿 病 3项 结 果 为 ( 1 1 日 ) P 2 3 mm l , 1 月 6 : G . o/ L
I S 29ml,C P 5 # l SA 1 G D .8 / L H Al61 . N 12 U - 1n nI - b5%,A O1Um . b c .%  ̄ , N 提示外源性 高胰 岛素血症 (一 正 常 ) 经积极 治疗好转 出院, C肽 。
但浮肿反 复。2 d前 浮 肿 加 重 , 有 尿 量 减 少 、 心 呕 吐 、 欲 不 伴 恶 食
院 查 体 : 3 . , 8 次 [ n, 2 次 ] i B l0 8mm , T 6 5C P 9 o mi R 4 a rn, p 3 /0 Hg
贫 血 貌 , 中下 肺 呼 吸 音 消 失 , 肺 未 闻及 干 湿 性 罗 音 : 界 向 双 两 心
1 % 葡 萄 糖 透 析 液 2 L 3袋 , 5 葡 萄 糖 透 析 液 2 留 腹 过 . 5 x . % L
垫
CHI NA F OREI MEDI GN CAL TREATMEN T
临 床
医 学
CAP 治疗 终末期 糖尿病 肾病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并顽 固性低血糖 一例
陈 菊 张 红 邱 平 。
1中南 大 学 湘 雅 二 医院 , . 湖南 长沙
4 0 0 ; . 南 省 海 口市 人 民医 院 , 南 海 口 1 0 8 2海 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发表时间:2014-05-15T14:22:4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5期供稿作者:项协隆
[导读] 患者,男性,66岁,因口干多饮7年,反复浮肿1年,加重20天于2012-04-27入院。
项协隆(温州市中医院 325000)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61-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大约20%-40%糖尿病患者继发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浮肿、低白蛋白血症等表现,临床医师尤其是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容易将此类患者轻易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而导致误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6岁,因口干多饮7年,反复浮肿1年,加重20天于2012-04-27入院。
患者7年前出现口干多饮,伴多食、消瘦,体重下降约5kg,测空腹血糖约15mmol/L,开始不规则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未监测。
1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关节痛,无皮疹出血点,无低热等不适,3月前浮肿加重,在某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查尿蛋白4+、血白蛋白24.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3.32g,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予控制血糖、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浮肿减轻出院。
20天前浮肿再次加重。
家族中父亲、2位兄妹有糖尿病。
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22/78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颈、心肺及腹部查体未及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尿蛋白4+、尿红细胞1+/hp,血白蛋白16.1g/L、血肌酐76umol/L,尿白蛋白/肌酐比值6562.82mg/g,24小时尿蛋白定量4576.9mg/940ml,糖化血红蛋白6.5%,尿本周蛋白阴性,血轻链正常,乙肝三系阴性,血补体、血免疫球蛋白、ANA、ENA均正常。
肾脏超声:双肾饱满伴回声改变,眼底检查: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CEA、AFP等正常、全腹及胸部CT正常。
入院初步诊断:1.肾病综合征:1)糖尿病肾病? 2)膜性肾病? 3)多发性骨髓瘤?2.2型糖尿病。
肾脏病理:光镜下见26个肾小球,球性硬化1个,毛细血管袢开放好,节段系膜区轻-中度增宽,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囊内见球囊滴,球囊壁血浆蛋白沉积,PASM-Masson染色见基底膜上皮侧较多嗜复红物沉积,见钉突形成;肾小管间质轻度慢性病变,小灶性肾小管萎缩伴轻度急性病变,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间质小灶性单个核细胞浸润,小灶性纤维化。
小动脉节段透明变性。
免疫荧光:3个肾小球,IgG 2+、C3 2+,弥漫颗粒状沉积于血管袢。
IgA、IgM、C1q均阴性。
电镜:弥漫上皮下大小不等块状沉积,球性钉突形成,足突融合、微绒毛变性。
病理诊断:肾小球膜性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请结合临床。
治疗予强的松片(30mg/日)、雷公藤多苷片(60mg/日)并逐渐减量及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小板聚集、护胃等治疗,现强的松片7.5mg/日、雷公藤多苷片20mg/日,2014-01-14复查尿蛋白1+、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24h,血白蛋白41g/L,血肌酐83umol/L。
2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包括三种情况,分别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接受肾活检的患者中,非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大约10%-85%[1],与国外研究发现以膜性肾病最常见不同,中国以IgA肾病最常见,其次才是膜性肾病[2]。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后完全不同,非糖尿病肾病中许多疾病是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缓解,而糖尿病肾病一般认为是不可逆的疾病,鉴别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活检被认为是鉴别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糖尿病肾病以重度系膜基质增殖、硬化为主要病变,大部分存在K-W结节,伴有肾小管萎缩及纤维化,而非糖尿病肾病多数无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及基膜增厚[3]。
过去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大量蛋白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提示可能伴有非糖尿病肾病,是肾活检的指征之一[4],但新近荟萃研究发现伴有血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短的糖尿病病程、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及较低血压的水平等有助于鉴别是否合并非糖尿病肾病,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率过滤及血尿素等不具鉴别意义[5, 6]。
本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7年,1年前出现浮肿,入院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史上来看与糖尿病肾病较符合,但是患者血压正常,尿沉渣提示有镜下红细胞、眼底检查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仅轻度升高,故考虑存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可能,之后肾活检病理提示基底膜上皮侧较多嗜复红物沉积,钉突形成,IgG、C3弥漫颗粒状沉积于血管袢,电镜出现弥漫上皮下大小不等块状沉积,球性钉突形成,足突融合等典型的膜性肾病表现,而且无肿瘤、乙肝等继发性疾病,故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
但同时肾脏病理也存在有肾球囊内见球囊滴,球囊壁血浆蛋白沉积等糖尿病肾病特异性表现,所以最后临床诊断为膜性肾病合并糖尿病肾病。
患者予激素、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蛋白血尿转阴、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更证明了患者合并膜性肾病。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浮肿等肾病表现,但同时出现血尿、不伴糖网、糖尿病病程较短、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及血压正常时尤其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非糖尿病肾病,以免引起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Olsen S, Mogensen C E. How often is NIDDM complicated with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An analysis of renal biopsies and the literature.[J]. Diabetologia,1996,39(12):1638-1645.
[2] 金波, 刘志红, 葛永纯, et al. 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变迁[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133-139.
[3] 段俗言, 孙彬, 毛慧娟, et al. 2型糖尿病肾脏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比较[J]. 临床肾脏病杂
志,2012,12(3):119-122.
[4] 刘岩, 肖笑, 钟小仕, et al.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19-22.
[5] He F, Xia X, Wu X F, et al.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predic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renal disease: a meta-analysis.[J]. Diabetologia,2013,56(3):457-466.
[6] Liang S, Zhang X G, Cai G Y, et al. Identifying parameters to distinguish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s from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3,8(5):e6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