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肾活检指征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49
3.降脂药物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糖尿病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肾功能减退,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首选口服他汀类药物,以TG升 高为主时可首选贝特类降脂药; 他汀类和贝特类联用: 混合性高脂血症经单用他汀类或贝特 类未达标者,可考虑两药联合治疗; 必要时谨慎联合,但剂量应小;两药分开时间服用;他汀类 和贝特类联用时,首选非诺贝特。 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 单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后LDL-C仍 未达标者,可考虑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
两者重叠
结节型
肾小管萎缩 : TBM增厚
肾间质: 水肿,纤维化,细胞浸润
肾血管: 内膜、弹力层增厚,玻璃样物质沉积,肾微 血管硬化
5
2010年,肾脏病理学会研究委员会DKD病理分级标准: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适用) 肾小球损伤分为4级: Ⅰ级: GBM增厚; Ⅱa 级: 轻度系膜增生; Ⅱb级: 重度系膜增生;
疗; 研究的结果包括UTP, UAER, GFR, ESRD, 血肌酐, 高钾血症, 低
血压, AKI; 对轻症DN和重症DN、高剂量联合和低剂量联合进行亚组分析。
39
按照以下分类进行亚组分析: 轻症DG:
eGFR ≥ 60 ml/min/1.73m2和/或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 酐≤ 1000 mg/g或尿蛋白排泄率≤ 1.5μg/ml); 重症DG:
缬沙坦80 mg 坎地沙坦4–8 mg
替莫普利2 mg
氯沙坦50 mg
卡托普利100mg
培哚普利 8 mg
厄贝沙坦 300 mg
+ 赖诺普利40 mg
依那普利 40 mg
坎地沙坦16 mg
糖尿病肾病临床指南

糖尿病肾病【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以往用DN(diabetic nephropathy)表示,2007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NKF/KDOQI。
该指南建议用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取代DN。
2014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 达成共识,认为DKD 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73 m 2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mmol 持续超过3 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专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I 型和II 型糖尿病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且均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
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比较差,常较快进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合并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更差。
【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1、蛋白尿: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以是间歇性的、微量的白蛋白尿,后期常常是持续性的、大量的蛋白尿。
2、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很高,高血压与肾功能的恶化有关。
3、水肿: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出现全身高度水肿,甚至胸水、腹水,同时合并尿量减少。
4、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
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常在短期内发生肾功能不全。
5、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与非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蛋白尿相对较多;②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③肾体积缩小不明显;④贫血出现较早;⑤心血管并发症较多、较重;⑥血压控制较难。
6、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1)视网膜病变:95%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大血管病变: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下肢血管疾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一、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1.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2. 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症状3. 糖尿病肾病有什么危害二、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三、糖尿病肾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1、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肾脏损害包括DKD和NDKD,正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肾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其诊断目前仍存在争议及不完善之处,主要依据《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建议,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30 mg/g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2、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症状2.1、容易疲倦、乏力
一般发生肾病就会有很多的异常情况发生,尤其是患者会容易发生困倦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有:容易疲倦、乏力。
这可能是最早的症状,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因为能够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2.2、脸色发白
发生疾病,就会变现在脸上,尤其是肾病的发生,就会出现脸色发白的情况。
脸色发黄或发白,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这是由于贫血所致,肾功能受损常常伴随贫血,但是贫血的发展也非常缓慢,一段时间里反差一般不会太大,常常引不起重视。
2.3、泡沫尿
部分患者尿中出现泡沫与尿蛋白相关。
早期主要是运动后蛋白尿,为预测DN提供线索。
随病程的发展为持续微量清蛋白尿,以后尿清蛋白及总蛋白均逐渐增加,约1/3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1.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量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日排泄的尿蛋白量应该在30mg以下,若患者连续3个月内尿蛋白定量大于30mg/24h,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2.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GFR低于60ml/min/1.73m²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疾病,结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指标,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为糖尿病肾病。
3. 血肌酐和尿素氮。
血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情况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4. 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肾脏的异常情况。
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指标,肾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糖尿病肾病。
5. 肾脏活检。
肾脏活检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通过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可以明确诊断糖尿病肾病,并且评估肾脏病变的程度和类型,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诊断糖尿病肾病需要综合运用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肾脏超声检查以及肾脏活检等多种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重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工作,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诊断金标准

糖尿病肾病确诊标准通常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出现下降或者白蛋白/肌酐比值出现增高,并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的情况下可做出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可通过检测随机尿来测定白蛋白/肌酐比值,如果范围≥30mg/g,则提示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
可以在3~6个月内在重复检查白蛋白/肌酐比值,如果3次中有2次尿蛋白排泄增加,那么在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即可诊断白蛋白尿。
另外,还可以通过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糖尿病肾病,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即肾脏的排泄功能,当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1.73m2)-1时,可诊断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当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异常时,在结合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后,就可以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
此外,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不过,这个一般是在病因难以鉴别的时候,才考虑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由于这是一种有创操作,一般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肾脏穿刺活检。
确诊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确诊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确诊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肾脏B超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一、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筛查和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常见的尿液检查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等。
当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提示肾脏受损,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敏感指标。
二、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对于评估糖尿病肾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其中,肾功能检查中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毒功能,而血糖和血脂的控制情况也会影响肾脏健康。
三、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情况。
例如,血钾、血磷等指标的异常可能导致肾脏问题,而肝功能检查结果也可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
四、肾脏B超检查
肾脏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血流等情况,对于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肾脏B超检查,可以发现肾脏体积减小、皮髓质分界不清等异常
表现。
五、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包括肾穿刺活检和血液检查中的肾组织病理分析。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在病理学检查中,常见的糖尿病肾病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等。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诊断标准通常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持续升高,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的情况下可作出诊断。
具体诊断依据包括:
1.持续存在的UACR增高: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尿白蛋白水平升高。
UACR是一个常用的筛查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脏病至关重要。
2.GFR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
通常,GFR低于60ml/min/1.73m²可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
3.排除其他CKD病因:在诊断糖尿病肾脏病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如高血压、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4.病理诊断:肾脏活检是糖尿病肾脏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
通过肾脏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损伤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综合以上几点,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通常是基于持续的UACR增高和(或)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病因。
对于疑似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存在:患者应具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例如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
2. 蛋白尿存在: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时需要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一般而言,标准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
0.5g/24小时或尿白蛋白/肌酐比>30mg/g。
3. 其他肾脏损伤指标: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等肾脏损伤指标,这些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诊断标准是辅助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依据,最终诊断仍需要结合患者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若怀疑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其他肾脏疾病或病理改变,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活检以明确诊断。
因此,建议患者在遇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以鉴别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1)DM起病距肾脏病的间隔时间短于5年;
•(2)肾小球源性血尿突出;
•(பைடு நூலகம்)大量蛋白尿时血压正常; •(4)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起病的肾病综合征; •(5)出现显性蛋白尿时,血压正常、无糖尿病引起的其他 器官损害
糖尿病肾病肾活检指征
赖贻旺
糖尿病出现CKD三种情况 •(1) 糖尿病合并 non-DKD;
•(2) DKD;
•(3) DKD 合并 non-DKD
引:《中国肾脏病学》P638
是否存在 non-DKD:临床中出现如下任意 情况时,需考虑non-DKD
•(1)病程较短( 1 型糖尿病< 10年) 或未合并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2) GFR较低或下降过快;(3) 尿蛋白迅速增加 或出现肾病综合征;(4) 顽固性高血压;(5) 出现活动性 尿沉渣;(6) 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7) 给予血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 ARB) 治疗后 2 ~ 3 个月内 GFR 下降大于 30% ;(8) 肾脏超声发现异常。
引:《肾脏病临床概览》P295
糖尿病导致的肾损伤
引:《肾活检病理学》2版 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