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正式)

合集下载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1. 引言乙丙橡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产品制造的合成橡胶。

然而,乙丙橡胶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乙丙橡胶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将介绍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要点。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基础。

一个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以下要点:•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的制定和宣传。

•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的明确。

•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开展。

•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

3. 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生产现场是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现场,应注意以下要点:•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管理,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安装监控设备,及时掌握生产现场的情况,防止事故的发生。

4. 作业操作的安全措施在乙丙橡胶的生产过程中,作业操作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特别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安全规范,防止被夹伤、绞伤等事故。

•注意工作环境的通风和排气,防止有毒气体的积聚。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等火源。

5. 事故应急处理和演练事故应急处理是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事故应急处理的要点:•设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演练。

•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通报制度。

•配备必要的事故应急设备和救援人员。

•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并进行现场救援和抢险。

6. 安全质量检查和隐患排查安全质量检查和隐患排查是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和排查要点:•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设立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排除各类潜在隐患。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发现和报告安全问题。

7.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乙丙橡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

乙烯是一种高度可燃的化学品,其在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火灾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乙烯生产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防火措施。

首先,乙烯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火安全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范,明确员工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

其次,乙烯生产企业应当加强火灾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企业应当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物料储存等进行全面的火灾风险评估,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和措施。

在高风险区域,应当设置防火墙和阻火带,保证火灾无法蔓延。

同时,企业还应当配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增加火灾发现和扑灭的速度。

再次,乙烯生产企业应当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企业应当定期对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水泵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乙烯生产企业还应当加强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发布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最后,乙烯生产企业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企业应当定期与当地消防部门、环保部门等进行交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同时,企业还应当与其他乙烯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分享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防火安全水平。

在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中,以上所述的措施只是基础,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防火安全措施。

只有全面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才能确保乙烯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

乙丙橡胶安全生产要点1工艺简述乙丙橡胶的生产以聚合单体分为二元胶和三元胶,生产工艺主要由单体与催化剂制备和聚合与后处理等工序组成。

简要工艺过程是将乙烯、丙烯及回收的单体气体,经压缩冷却冷凝为液体,进分子筛干燥除去水分,使单体中水分含量低于20ppm;将钒炭条和氯气加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粗三氯氧钒经蒸馏制得精品;将粗双环戊二烯分层放水减压精馏,制得纯度为98%以上的精双烯;将石油醚和回收溶剂脱水,制得含水量小于20ppm的精溶剂;将倍半烷基铝接入装置并配制成溶液;配制防老剂的汽油溶剂和MOA水乳浊液。

聚合与处理工序是将按比例配制的乙烯、丙烯〔生产三元胶时再加入双烯〕、精溶剂、催化剂加入聚合釜,在30—50℃和搅拌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后的胶液加入防老剂,再闪蒸汽脱去溶剂并凝集为胶粒。

该胶粒经挤压脱水、膨胀、干燥即为成品。

本装置的主要原料乙烯、丙烯、溶剂石油醚为一级易燃液体,催化剂倍半烷基铝为遇空气自燃遇水爆炸物质。

2重点部位2.1催化剂柄制釜倍半烷基铝配制釜是将溶剂石油醚与催化剂倍半烷基铝配制为催化剂溶液的设备。

由于烷基铝是遇空气〔氧〕便分解自燃,遇水则爆炸的物质。

因此整个配制过程是在精氮的严密保护下进行。

配制所用的溶剂和精氮有严格的质量要求,操作须非常慎重。

如某乙丙橡胶生产装置的烷基铝贮罐,因一接头漏料当即着火。

2.2循环气体压缩机该机是供聚合釜用单体─乙烯、丙烯、回收单体的往复式加压输送设备,出口压力为3.3MPa,由于压缩的物料是混合组分的石油液化气,而且各组分又有较多的变化,因此增加了压缩机操作的难度。

特别是各单体比例调节比较复杂,一旦出现失误有造成压缩机入口形成负压甚至液体进气缸的危险。

乙烯、丙烯经加压后其危险性也相应增大,发生泄漏容易积聚为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静电放电等热能源可形成爆炸。

2.3聚合釜该釜是本装置生产的主要反应设备,由于参加反应的物料均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加之聚合釜又是带搅拌装置的压力容器,其静、动密封点较多,因而决定了操作过程中的密封性非常重要,操作维护不当易出现泄漏危险。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二篇)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二篇)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由于其易燃、易爆特性,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乙烯生产企业提供一个防火安全工作的范本,供参考。

一、安全管理制度建设1.1 建立并完善乙烯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1.2 制定并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防火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2.1 在乙烯生产装置周围设置防火墙,对乙烯生产装置进行有效的隔离。

2.2 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炮、消防泵、灭火器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加强员工培训3.1 对乙烯生产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员工在实际火灾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4.1 每季度对乙烯生产装置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

4.2 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5.1 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定期与其进行联络和交流,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5.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参与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形成合力。

六、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6.1 制作并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海报,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6.2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

七、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评估机制7.1 对乙烯生产企业发生的每起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总结教训,改进防火安全工作。

7.2 制定包括事故报告和评估在内的应急管理制度,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以上是乙烯生产企业防火安全工作的一个范本,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防火安全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建立健全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和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确保乙烯生产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570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乙烯是用烃类原料经裂解制取的。

其工艺过程主要由裂解、急冷、压缩、深冷分离四个工序组成。

采用SRT—Ⅲ(短停留时间)型炉生产乙烯的简要工艺过程是:以常压柴油和减压柴油或石脑油为原料,配入一定比例的蒸气,在裂解炉中,于0.2MPa压力及800℃以上高温下进行裂解,烃类原料发生断键与脱氢,同时也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包括氢气、甲烷、乙烷、乙烷、丙烯、丙烷、碳四、碳五烃类及裂解汽油、燃料油等在内的一系列裂解产物,还有少量的碳二、碳三炔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

在高温下这些产物都呈气态,这种气态混合物叫做裂解气。

裂解气先经急冷系统急冷,除去裂解汽油、柴油及燃料油和水。

已除去重组分的裂解气,再经裂解气压缩机压缩到3.657MPa送往干燥。

在压缩机段间,裂解气通过胺、碱洗,除去其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杂质。

然后经分子筛干燥器进行干燥,以避免在深冷分离系统中发生冻堵。

干燥后的裂解气进入深冷分离系统。

先通过冷箱冷却,分离出氢气后,甲烷至碳四及少量碳五的混合物依次经脱甲烷塔、脱乙烷塔、脱丙烷塔,借助冷剂进行深冷顺序分离,脱除甲烷,借助冷剂进行深冷顺序分离,脱除甲烷,进行碳二、碳三、碳四及碳五的分离。

氢气经甲烷化反应器脱除一氧化碳后供加氢使用。

对于碳二中含的少量乙炔和碳三中含的少量丙炔、丙二烯,则采用加氢办法在乙炔加氢反应器和碳三加氢反应器中脱除。

脱炔后的碳二馏分进乙烯精馏塔,在乙烯精馏塔顶侧线采出乙烯产品,塔底分离出的乙烷返回乙烷裂解炉作为原料。

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甲基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 propylene; propene; methylethylene分子式:C3H6相对分子质量 42.09结构式:CAS No.:115-07-1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推荐用途: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技术说明书编码:更新日期: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安全储存防日晒。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废弃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流泪、咳嗽、胸闷等。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感觉异常、呕吐、眩晕、四肢无力、步态蹒跚、肌张力和肌力下降、膝反射亢进等。

可有食欲不振及肝酶异常。

严重中毒时出现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直接接触液态产品可引起冻伤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组分浓度 CASNo.丙烯 99% 115-07-1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示对症处理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特别危险性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聚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聚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33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聚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聚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聚丙烯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溶剂法、气相法、溶液法和本体法。

这里重点叙述本体法。

它的生产工艺由丙烯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干燥、造粒及包装工序组成。

简单工艺过程是将聚合级丙烯经过精制后与聚合级乙烯(共聚单体)混合,加压进入聚合釜,同时加入经配制的催化剂和氢气进行聚合反应,串联四釜流程的前两釜为液相聚合,后两釜为气相聚合。

聚合温度按釜顺序为70、67、80、70℃,聚合压力按釜顺序为3~4、2.7~3.5、1.7~2.0、1.5MPa。

在第二釜控制聚合浆料浓度为40%,在第三釜利用反应热气化液体丙烯。

在第四釜得到的聚合物浆液用液态丙烯逆流洗涤脱除催化剂和无规物,再经闪蒸、干燥、造粒、包装为聚丙烯产品。

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丙烯、乙烯、氢气等均为易燃、易爆物质。

2重点部位2.1聚合釜丙烯聚合采用四釜流程,第一、二釜为带搅拌器的液相聚合;第三、四釜为流化床的气相聚合。

由于聚合反应较复杂,催化剂、活化剂和原料质量不易控制,极易发生着火和很难处理的“爆聚”结块事故。

如某厂聚丙烯装置在清理爆聚结块过程中,聚合物中的活化剂烷基铝遇空气着火,造成多人烧伤事故。

2.2丙烯精制是将原料丙烯加热汽化后用铜催化剂除去易使催化剂中毒的有害杂质一氧化碳和硫氧化碳。

气态丙烯极易泄漏而导致着火爆炸事故。

如某装置因丙烯线阀门未关严,致使丙烯窜入闪蒸釜,又从下料口溢出至包装室,遇电火花导致爆炸,造成多人伤亡事故。

2.3催化剂配制聚丙烯生产过程中使用三种催化剂,一种是特殊合成的钛基催化剂(TK),用作主催化剂;其余两种为助催化剂即三乙基铝催化剂(AT)和有机化学品催化剂(OF)。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

乙烯生产企业的防火安全工作范本一、安全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安全责任。

2. 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明确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

3. 开展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二、火灾风险管理1. 制定火灾风险评估报告,定期更新评估内容。

2. 定期检查火灾预防设施和设备的完好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立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灾及时报警,采取相应措施。

4. 加强火灾事故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

三、火源管理1. 严禁在易燃物贮存区域内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

2. 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禁止随意使用明火,特别是在易燃物附近。

4. 加强对防火安全器材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四、易燃物贮存与处理1. 制定合理的易燃物贮存管理制度,确保贮存区域设施齐全。

2. 做好易燃物贮存区域的通风、排水、防火隔离等设施建设。

3. 定期检查易燃物贮存区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

4. 严禁在贮存区域内进食、吸烟等不安全行为。

五、应急处置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应急组织机构和责任人员。

2.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3. 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装备,确保应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4. 建立应急通信网络和联络机制,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六、安全监督与纠正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严禁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

3. 及时处理安全事故和隐患,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4. 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总结:以上是乙烯生产企业防火安全工作的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火灾风险管理和火源管理,规范易燃物贮存与处理,做好应急处置和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048-67 乙烯、丙烯安全生产要点(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工艺简述乙烯是用烃类原料经裂解制取的。

其工艺过程主要由裂解、急冷、压缩、深冷分离四个工序组成。

采用SRT—Ⅲ(短停留时间)型炉生产乙烯的简要工艺过程是:以常压柴油和减压柴油或石脑油为原料,配入一定比例的蒸气,在裂解炉中,于0.2MPa压力及800℃以上高温下进行裂解,烃类原料发生断键与脱氢,同时也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包括氢气、甲烷、乙烷、乙烷、丙烯、丙烷、碳四、碳五烃类及裂解汽油、燃料油等在内的一系列裂解产物,还有少量的碳二、碳三炔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

在高温下这些产物都呈气态,这种气态混合物叫做裂解气。

裂解气先经急冷系统急冷,除去裂解汽油、柴油及燃料油和水。

已除去重组分的裂解气,再经裂解气压缩机压缩到3.657MPa送往干燥。

在压缩机段间,裂解气通过胺、碱洗,除去其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杂质。

然后经分子筛干燥器进行干燥,以避免在深冷分离系统中发生冻堵。

干燥后的裂解气进入深冷分离系统。

先通过冷箱冷却,分离出氢气后,甲烷至碳四及少量碳五的混合物依次经脱甲烷塔、脱乙烷塔、脱丙烷塔,借助冷剂进行深冷顺序分离,脱除甲烷,借助冷剂进行深冷顺序分离,脱除甲烷,进行碳二、碳三、碳四及碳五的分离。

氢气经甲烷化反应器脱除一氧化碳后供加氢使用。

对于碳二中含的少量乙炔和碳三中含的少量丙炔、丙二烯,则采用加氢办法在乙炔加氢反应器和碳三加氢反应器中脱除。

脱炔后的碳二馏分进乙烯精馏塔,在乙烯精馏塔顶侧线采出乙烯产品,塔底分离出的乙烷返回乙烷裂解炉作为原料。

经加氢的碳三馏分进丙烯精馏塔,在丙烯精馏塔顶得到丙烯产品。

由脱丁烷塔顶得到的混合碳四送丁二烯抽提工序。

生产中的烃类原料及产物乙烯、丙烯、氢气等均易燃易爆,裂解汽油(含芳烃)硫化物及阻聚剂等为有毒危险品。

2重点部位2.1裂解炉它是乙烯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以鲁姆斯SRT—Ⅲ型为例,裂炉的上部为对流段,下部为辅射段,裂解反应在辅射段中进行。

原料油品在炉内停留时间很短,仅0.378—0.388秒。

裂解炉操作关键是温度控制。

高温下的裂解反应十分复杂,不仅有裂解生成目的产物的一次反应,而且也有反应的生成物继续反应的所谓二次反应。

操作的关键在于保证一次反应进行的同时尽可能抑制二次反应的发生。

因此,急冷锅炉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要保证急冷锅炉给水正常供给,否则极易造成设备事故。

2.2压缩机包括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它们是为裂解气、乙烯、丙烯增加压力的设备。

后两者作为冷冻机使用。

裂解气压缩机是用超高压蒸汽驱动的五段离心式压缩机,是乙烯生产工艺的关键设备,压力可达4.0MPa。

裂解气、乙烯、丙烯都是易燃易爆介质,稍有泄漏就有可能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2.3加氢反应器包括乙炔加氢反应器和碳三加氢反应器。

加氢操作,工艺条件苛刻。

加氢反应器的进料氢、炔比若控制不当,会引起反应器“飞温”。

若飞温严重,会使反应器温度骤升,使器壁热里蠕变,导致破裂着火,甚至发生爆炸。

甲烷化反应器也要防止飞温。

在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时,若散热跟不上,便会发生飞温,有着火爆炸的可能。

某厂曾因裂解原料中带甲醇,裂解后一氧化碳含量超标,使甲烷化反应器飞温。

由于挂了联锁,自动切断,才未酿成灾害。

另外,氢气中含烯烃多,易使甲烷化催化剂结焦失活,使催化剂再生周期缩短。

3安全要点3.1裂解炉3.1.1在点火前,要检查风门是否打开。

炉膛内有机物要进行置换并分析合格。

所有联锁均应挂上。

若初次点火,应分析燃料气氧含量是否合格(小于3%),并严禁夹带液体。

停车期间,燃料管线要立即加上盲板,以防伐门内漏,燃料在炉膛内积聚而发生事故。

冬季开工要检查燃料气的保温和排凝。

凝液往往是碳五等烃类,不能就地排放。

凝液若带进炉内,会造成炉膛正压回火,使裂解炉联锁停车,火从看火孔外冒,易烧坏炉周围的仪表、电气设备。

带液严重的回火,会造成炉膛内发生爆燃,易损坏裂解炉。

3.1.2检查操作记录,正常生产时,看反应温度是否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

在开停工时,要按工艺规程确定的炉烘曲线升温、恒温和降温。

3.1.3检查燃料油的雾化蒸汽压力是否正常,联锁是否挂上。

否则,若雾化蒸汽中断,燃料油大量进入炉膛,易造成炉管过热,损坏炉膛。

雾化蒸汽压力低于联锁值,则会造成停炉。

3.1.4生产中要经常通过视镜注意观察裂解炉内火焰分布是否均匀,有无偏烧及炉管变形情况,异常变化要及时处理。

要定期对炉管的变形、腐蚀情况和管壁测厚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防止生产中炉管烧穿、焊口开裂发生事故。

3.1.5炉子烧焦时要注意检查原料和裂解气去急冷系统的阀门是否切死并加堵盲板,用蒸汽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空气烧焦。

3.1.6经常检查裂解炉的急冷锅炉,不能烧干锅。

停锅炉给水时必须停裂解炉,否则恢复供水时易使炉的对流管段水管及锅炉爆裂。

3.1.7经常检查裂解炉及过热炉区,禁止堆放或排放易燃物质。

3.1.8当装置发生烃类气体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开启裂解炉的水幕和蒸气幕进行保护,切断燃料使炉子熄火,同时切断原料停炉。

3.2压缩机(包括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3.2.1共同点3.2.1.1压缩机制3.2.1.1.1检查操作记录,看负荷是否稳定,保证在稳定区域内运行,防止压缩机发生喘振。

3.2.1.1.2监视压缩机各段吸入罐的液位,以防止压缩机因高液位联锁停车或因液面仪表联锁失灵,气体带液进入压缩机,造成振动甚至发生恶性事故。

3.2.1.1.3检查压缩机油泵压力、轴位移、温度等联锁系统是否处于正常使用和完好状态,防止压缩机因联锁停车而导致全装置的停车。

3.2.1.2汽轮机侧3.2.1.2.1控制好水质,检查水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防止叶轮及流道结垢。

3.2.1.2.2检查汽包液面是否控制平稳,防止因过热蒸汽带液而发生水锤现象损坏设备。

3.2.2不同点3.2.2.1裂解气压缩机注意碱洗塔的操作是否正常,要防止碱液带入压缩机。

否则会损坏压缩机密封,裂解气处泄,易造成爆炸。

3.2.2.2乙烯、丙烯压缩机一般吸入压力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以防止空气进入压缩机,造成不安全状态。

3.2.2.3乙烯、丙烯压缩机其致冷介质是乙烯、丙烯,要特别监视介质的泄漏问题,防止因此而发生爆炸事故。

3.3加氢反应器3.3.1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乙炔、丙炔、丙二烯加氢反应器飞温。

监视氢炔比的控制是否符合工艺规定,安全联锁装置是否投用。

如若飞温时联锁装置失灵,应提示将氢气和物料切断,关闭入口和出口阀门,并泄压至火炬。

3.3.2进甲烷化反应器的氢气中,烯烃含量不得高于0.5%,否则也会超温,并使催化剂结焦失活。

3.4其它部位3 .4.1冷箱的设备、管道、仪表管线必须干燥,并检查裂解气露点的控制是否低于-65℃。

若水含量高,会使冷箱管线及塔盘冻堵,严重时会造成停车。

3 .4.2冷区的设备在停车泄放物料(如将塔倒空)时,要防止发生“冷脆”现象,损坏设备和管线。

操作时,要在保压情况下,先将液相物料排尽,然后再放压、系统置换(若临时停车则保压)。

若先泄压,则液相物料蒸发,大量吸热使设备(由于是绝热保冷)温度骤降至设备材质的“脆裂点”以下,使设备冷脆破裂,造成物料大量外泄,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3 .4.3火炬系统3 .4.3.1防止下“火雨”。

3 .4.3.1.1防止液态烃(碳五)大量进入火炬总管,首先检查工艺是否正常,在操作上要严格把关,注意热区塔顶冷却。

3 .4.3.1.2注意火炬系统的操作,要把水封罐中冷凝下来的存油及时回收返回装置。

3 .4.3.1.3经常检查各火炬罐的加热蒸汽或伴热管线,尤其在冬季要保证畅通并正常供汽,以防冻结。

3 .4.3.1.4火炬系统不能憋压。

3 .4.3.2防止寒冷地区火炬管线冻堵。

3 .4.3.2.1检查加热伴管有无泄漏。

3 .4.3.2.2检查管线的死角部位,排凝是否畅通。

操作规范样本| OPERATION SPECIFICATION3 .4.4检查燃料油、减压柴油罐及其输油管线,温度不宜超过90℃,罐底排水阀每班至少排水一次。

关键是脱水,以防油料带水引起突沸。

3 .4.5各油罐设立的取样口、检测口,除采样和检测时打开外,其它时间必须关闭。

发现阀门关不严时,应采取加接阀的办法防止泄漏。

3 .4.6绝对禁止在装置区和贮罐区装油品或液化石油气。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第11页/总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