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C.O2D.Si3.镨(Pr)是一种稀土元素,已知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9,相对原子质量为141,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41 B.92C.59 D.824.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H——氢原子B.Mg2+——镁离子C.2N——2个氮元素D.2O2——4个氧原子5.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人工元素,指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元素,通过人工方法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锝(Tc),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A.锝是一种金属元素B.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3C.只有质子数改变才会改变元素种类D.现代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未知元素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也可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原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8.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1 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合金经过旋压后微粒不再运动B.燃料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微粒的体积变大C.燃料燃烧时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D.传递“薪火”,表达了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共融9.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9题)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D.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1.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随堂练习题(全卷共2页,满分100分,40分钟完成)班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合符题意)1.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闻到臭味是因为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的体积很小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 .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3.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B.火星上和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铁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4.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A .2O ——2个氧元素B .H 2O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C 60——每个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D .3OH - ——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5.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 2中含有氧分子B. 2H 表示两个氢分子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CO 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如图是水发生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对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框图a 所示的物质是混合物,框图b 所示的物质是纯净物 B.变化甲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分子生成 C.变化乙是物理变化,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根据下图提供的判断,下列说法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C.④是阳离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③、④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稳定,最不易形成化合物8.某品牌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 .分子B .原子C .单质D .元素9.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以下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过氧化氢(H 2O 2)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B.它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的粒子子是氢、氧两原子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它的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某阳离子R 3+电子数为23,中子数为30,则R 元素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 )A.23 30B.23 53C.26 56D.26 5311.以下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B.探究分子是运动的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品红的扩散12.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电的氧离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O 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校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63分。

)1.关于分子基本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D.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不会改变2.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也可能相同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水B.氧气C. 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H2O2)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中子数6.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O2B.Fe C.H2D.NaCl7.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原子种类B.中子数C.原子序数D.物质的化学性质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不带电,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构成物质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运动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中子数D. 核电荷数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11. 某物质加热分解后有氧气生成,说明该物质中含有()A.氧离子B.氧分子 C. 氧原子D.氧元素12. 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B.氯化钠C.水D.金刚石3.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

关于下列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Al3+③④A.①表示2个氢元素B.②表示铝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③表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④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 g4.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

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A.质量变大B.间隔变大C.数量变多D.引力变大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CO2)、氧气(O2)、过氧化氢(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含有2个氧原子B.均含有氧元素C.均含有1个氧分子D.均含有氧气6.微粒观和元素观有利于我们认识物质。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臭氧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He、Ar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C.钠原子变为钠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所以原子变成离子时,电子层数都减少D.氧、硫、氮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7.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B.③和④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⑤的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Si8.研究物质要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开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氮气(N2)由氮分子构成B.二氧化硫(SO2)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H2O)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9.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36分)1.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3.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NH)化学性质的微粒是()3A B CD4.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100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5.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体,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正确答案是A,离子。

2.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C,H2.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C,钠、镁、氧、氮。

5.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元素。

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按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顺序排列的是B,②①③。

8.2017年5月,XXX、XXX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奥气”,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奥气的说法正确的是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10.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B,①核电荷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12.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3.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了水分子团簇的图像,模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和氧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水。

B。

团簇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

C。

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分子间距减小。

D。

可燃冰和冰都由水分子构成。

14.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

混合物中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5.用元素符号填空: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4) 2个氢原子组成H2.16.研究化学要善于把观察物质的宏观变化与想象物质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会选择(30分)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蒸馏B 电解水C 静置沉淀D 冰融化成水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3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A汽油B航空煤油C液氢D太阳能电池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 1∶2B 1∶8C 8∶1D 2∶1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稀释作用8、在化学变化中()A分子、原子都不变B分子变、原子不变C分子不变、原子变D分子、原子都改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A+B→ABB、AB→A+BC、A+BC→B+ACD、AB+CD→AD+CB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A 土壤土质有关B 空气污染有关C 水源水质有关D 居民体质有关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有些是由构成的,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姓名:班级:评价:
一、填空题
1.纯净的水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氧化物
D.混合物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水通电分解,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汽化
B.水结冰
C.水沸腾
D.水电解
4.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三态(气、液、固)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分子从静止变成运动状态
5.人类的下列活动或行为不会造成江河污染的是()
A.工业生产中“三废”的排放
B.农药的任意施用
C.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
D.水结冰
6.下列物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C.矿泉水
D.高锰酸钾
7.通电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1 ︰8 ︰2 ︰1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过氧化氢
D.液态空气
9.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A.观察水的颜色
B.闻水的气味
C.品尝水的味道
D.用肥皂,易起泡的产软水,不易起泡的是硬水
10.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氦气
B.氢气和空气
C.氢气和氮气
D.氢气和二氧化碳
1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气
C.氧分子
D.氧元素
12.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符号为O3,它是一种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13.厨房里煤气管道泄露,造成卧室人员中毒,主要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比原子大
14.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①质量甚微;②体积甚小;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粒子间有间隔;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1水、水蒸汽和冰都是由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①液态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红磷⑥氮气⑦海水
⑧冰水混合物⑨5%的过氧化氢⑩二氧化硫
4.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注明反应类型:
(1)电解水(反应类型)(2)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电解水
(反应类型)
三、简答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纯净水与蔗糖水有什么不同
2.某热电厂用于冷却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该厂下游的一段河道里鱼虾几乎绝迹。

试解
释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
1.某学生为了使一杯浑浊的食盐水变成澄清透明,利用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指出右图中的二个错误:
①,
②。

(3)该同学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呈浑浊,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
有哪些
(举出1~2种)
(4)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2.有一杯浑浊的河水,现有滤纸、烧杯多个、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铁架台;设计实验将这杯河水变成可以饮用的水。

(1)简述实验步骤:
(2)根据你的设计,还需要哪些仪器或物品。

3.(2003南京31)(1)如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为了检测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请你设计以下实验:
①在实验室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
有:、、。

②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
日开始蓄水。

为防止三峡库区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
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止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
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3)写出能产生水的一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和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