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研究

合集下载

猕猴桃可行性研究报告

猕猴桃可行性研究报告

猕猴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营养成分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究猕猴桃的种植和销售可行性,为农民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猕猴桃的种植和销售进行探究。

2. 研究内容:主要从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3. 研究手段: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市场需求分析1. 目前国内猕猴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消费者对猕猴桃的认知度逐渐提高。

2. 由于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认可,市场潜力很大。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猕猴桃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四、竞争情况分析1. 目前国内猕猴桃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竞争对手日渐增多。

2. 一些地区的猕猴桃质量有待提升,市场竞争力较弱。

3. 但部分地区的猕猴桃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

五、种植技术分析1. 猕猴桃适合生长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2. 种植猕猴桃需要注意土壤养分的调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3. 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科学管理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六、经济效益分析1. 猕猴桃的市场价格较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种植猕猴桃的成本较低,投入产出比较合理。

3. 适当规模化种植、合理管理、科学营销是提高猕猴桃经济效益的关键。

七、总结与建议1. 本研究认为,猕猴桃种植和销售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适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2.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管理、规模化种植、优质优价的原则。

3. 在销售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设、渠道拓展、产品差异化。

4. 政府应该加大对猕猴桃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5. 同时,农民要加强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自己的相关工作,以保障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猕猴桃,又名奇异果,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深受人们的喜爱。

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耐盐碱性和耐涝性是影响猕猴桃生长的重要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猕猴桃耐盐碱性研究猕猴桃的生长环境主要在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严重。

盐碱土壤中的盐分对猕猴桃的根系和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猕猴桃的耐盐碱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1.1 猕猴桃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适当的盐胁迫可以促进猕猴桃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

在一定浓度的盐胁迫下,猕猴桃的根系和叶片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包括积累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脯氨酸类物质,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等,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减缓盐胁迫对猕猴桃生长的负面影响。

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在抗盐碱能力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不同品种进行盐碱胁迫处理,发现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盐碱适应性,而另一些品种则对盐碱胁迫表现出较弱的耐受性。

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选育和培育抗盐碱能力强的猕猴桃品种。

针对猕猴桃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及品种差异,可以通过遗传改良、生理学调控、土壤改良等手段来提高猕猴桃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从而增加猕猴桃在盐碱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猕猴桃的根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长期的涝水条件会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猕猴桃的耐涝性也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发现,猕猴桃在长时间的涝水条件下会出现凋萎、生长迟缓、茎叶发黄等不良现象。

特别是根系受涝最为严重,长期受涝会导致根系窒息和根系细胞死亡,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2 猕猴桃品种对涝水胁迫的差异三、结语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研究对其在不同地区的种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发现,猕猴桃在适度的盐碱胁迫下可以产生积极的生理适应和生物化学变化,有利于提高其抗逆性和生长发育;而通过选育和培育耐盐碱、耐涝品种,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

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研究综述猕猴桃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果树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

猕猴桃对环境的敏感性较高,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

本文旨在对我国猕猴桃种植与气象条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猕猴桃的种植现状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

其中,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是我国主要的猕猴桃产区。

二、气象条件对猕猴桃生长的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气象条件可以促进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主要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风等。

1、温度温度是影响猕猴桃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猕猴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范围内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

当温度低于5℃或高于35℃时,会抑制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光照光照是猕猴桃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猕猴桃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合成养分,促进植株生长。

一般来说,每天受光时间应该在10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果实的成熟和品质。

3、水分水分是猕猴桃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猕猴桃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但是太多的水分也会造成根部缺氧,导致根系腐烂和植株死亡。

因此,猕猴桃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供应。

4、风风是猕猴桃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适度的风可以促进猕猴桃的通风和气体交换,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过大的风力会对猕猴桃的花、果造成损伤,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猕猴桃种植中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猕猴桃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会对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损害。

1、霜冻霜冻是猕猴桃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

春季的霜冻会对猕猴桃的花、果造成严重的损伤,降低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猕猴桃种植需要注意防霜、保温措施。

猕猴桃的后熟方法研究

猕猴桃的后熟方法研究

落叶果树 2023,55(4):73-75Deciduous Fruits ·技术开发· DOI : 10.13855/ki.lygs.2023.04.021 猕猴桃的后熟方法研究余庭庭,姚悦,包会英,张瑞,周会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刚采收的猕猴桃硬度大,酸度高,风味差,不能立即食用,经过常温自然后熟或人工催熟后变得硬度小、风味适口。

总结了猕猴桃的后熟方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猕猴桃;后熟;可食;发展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3)04-0073-03收稿日期:2022-11-03基金项目:猕猴桃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保鲜物流关键技术(K4030121100)。

∗通讯作者:周会玲(1969-),女,陕西丹凤人,副教授,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研究工作。

E -mail:zhouhuiling@nw⁃作者简介:余庭庭(1998-),女,陕西安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园艺产品采后保鲜研究工作。

E -mail:2803935269@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及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栽培面积24万hm 2(360万亩),总产量255万t,分别占全球的72%和55%,有陕、川、贵、湘、豫、冀五大优势产区。

中国猕猴桃约有62个品种,约占全球猕猴桃品种数的94%[1],并且猕猴桃品种不断丰富,近年来陆续选育出红阳、秦美、徐香、翠香(图1)等优良品种。

图1 翠香猕猴桃结果状 猕猴桃果实具有典型的后熟特性。

刚采收的猕猴桃硬度大,含酸量高,口感风味差,不能立即食用。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使果实硬度变软,内容物转化、风味变佳,达到可食的程度。

达到这种成熟度的猕猴桃从市场上购买到后就能立即食用,称作即时猕猴桃。

1 猕猴桃的后熟方法目前猕猴桃的后熟方法可采用自然后熟法或人工催熟法。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猕猴桃是一种富含营养的水果,以其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而著称。

在中国,猕猴桃的栽培面积逐渐增加,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产品。

随着干旱和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猕猴桃的生长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研究猕猴桃的耐盐碱性与耐涝性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来说说猕猴桃的耐盐碱性。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严重的影响。

在盐碱地上种植猕猴桃,必须首先了解其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性。

根据一些之前的研究表明,猕猴桃根系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相对较强,但是在高盐浓度下,仍然会对猕猴桃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确定猕猴桃对盐碱胁迫的临界值,以及针对不同盐碱浓度下的耐受性机制。

我们了解一下猕猴桃的耐涝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猛烈的降雨和洪水,导致了很多地区的水浸灾害。

猕猴桃的生长期刚好在夏季,这一时期也是降雨量集中的时候。

研究猕猴桃对涝灾害的适应性变得尤为迫切。

目前的研究表明,猕猴桃对水浸胁迫的耐受性相对较强,但是在长期水浸的情况下,仍然会对猕猴桃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究猕猴桃在不同水浸程度下的适应机制,从而为猕猴桃的栽培提供更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

为了解猕猴桃在盐碱和涝灾害下的生长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

我们选取了猕猴桃生长的关键阶段进行了不同盐碱浓度和水浸程度的胁迫试验。

在试验中,我们测量了猕猴桃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根系的吸收速率等指标,同时还观察了猕猴桃的生长状况和果实产量。

实验结果显示,猕猴桃在一定浓度的盐碱胁迫下仍然能保持相对正常的生长状态,但是在高浓度盐碱条件下,猕猴桃的生长显著受到了抑制。

而在水浸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的生长状态相对较好,但是在长期水浸胁迫下,猕猴桃的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针对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猕猴桃栽培,可以选择适当的盐碱浓度进行土壤调理,提高猕猴桃对盐碱的适应性。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猕猴桃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猕猴桃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较高。

此外,还具有药用价值,有水果之王之美誉。

要获得高品质的猕猴桃,遗传转化无疑成为一种有效的现代生物技术。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倍性复杂,雌雄株间花期不遇使种间杂交困难,育种周期长,且有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引进新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育种。

目前,猕猴桃的遗传转化已取得很大进步,本文就猕猴桃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已别离与克隆的猕猴桃目的基因目前已被别离和克隆的目的基因,主要与猕猴桃果实成熟及衰老过程有关。

从1993年开始,MacDiarmid和任小林等分别成功地从猕猴桃果实中别离和克隆出ACC氧化酶基因,导入猕猴桃,均可增强猕猴桃的耐贮藏性。

1997年王春霞等建立了由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来控制植株的寿命和果实早熟或耐储藏性。

xx年宋喜贵等利用从番茄果实中别离到的ACC合成酶c DNA基因反向置于CaMV35S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并转入美味猕猴桃的愈伤组织中从而延缓植株衰老并提高其耐贮藏性。

Atkinson等从美味猕猴桃中别离克隆出PG基因。

任小林等还从美味猕猴桃中克隆了钙调蛋白c DNA。

徐昌杰等从中华猕猴桃别离出的ACC合成酶家族四个成员的基因组DNA片段。

2 猕猴桃遗传转化的方法遗传转化主要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使之发生定向的遗传变异。

通常利用重组DNA,组织培养或种质系统转化等技术,其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目前,在猕猴桃遗传转化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DNA直接摄取法等。

2.1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包括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介导法。

该方法研究较成熟。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稳定转化体的频率更高且重复性更好。

2.2 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又称微弹轰击法,其将外源DNA片段包裹在微小金粒或钨粒外表,然后在高压作用下将微粒高速射入植物细胞或组织中,微粒上的外源DNA进入细胞后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得到阳性表达从而实现基因转化。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猕猴桃是一种耐盐碱性和耐涝性较强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壤贫瘠、盐碱较多的环境中。

目前,关于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将从土壤盐碱的影响、猕猴桃的抗盐碱机制以及耐涝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土壤盐碱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盐碱对猕猴桃的根系生长、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土壤中的盐碱会引起猕猴桃根系受损,导致根系生长受阻。

盐碱会对猕猴桃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中盐碱含量高会导致猕猴桃的营养吸收受限,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猕猴桃的耐盐碱性主要通过抗氧化系统、离子平衡和保护膜机制来实现。

抗氧化系统是猕猴桃对抗盐碱胁迫的重要防御机制,通过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害物质的积累量,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离子平衡是猕猴桃耐盐碱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根系对离子的吸收和排泄来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

保护膜机制则是通过调节细胞膜的透性来减少盐碱对细胞膜的损伤,从而提高猕猴桃对盐碱的耐受性。

关于猕猴桃的耐涝性研究表明,猕猴桃对涝害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涝害对猕猴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根系缺氧和氧化还原平衡紊乱两个方面。

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系发育受阻,进而影响猕猴桃的养分吸收和物质运输。

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则会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和生理过程异常,进而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提高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可以通过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方法来实现。

在品种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耐盐碱和耐涝性较强的猕猴桃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猕猴桃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盐碱和涝害问题,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对于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猕猴桃的耐盐碱和耐涝机制,可以为猕猴桃的栽培管理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猕猴桃行业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猕猴桃行业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猕猴桃行业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猕猴桃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的水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喜爱。

本篇文章将从行业研究结论和发展建议两方面对猕猴桃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研究结论1.市场需求: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升,对天然有机水果的需求增加,猕猴桃市场潜力巨大。

2.行业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但还存在一定的品质不稳定性问题。

3.市场竞争:猕猴桃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价格战频繁,企业需通过品牌建设和创新来区别竞争对手。

二、发展建议1.提高品质:加强猕猴桃种植管理,改进果树品种和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和口感的稳定性。

加强果园管理,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2.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采取多渠道推广的方式,如线上和线下结合,如社交媒体营销、电视广告等,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

3.引入新技术:猕猴桃行业可以引入新技术,如无土栽培、水培等,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提高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此外,可以利用果农合作社等方式,集中采购技术设备,实现共享资源,降低成本。

4.拓宽市场渠道: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猕猴桃行业可以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

可以与酒店、餐厅等合作,推出相关猕猴桃制品,如果汁、酸奶、果酱等,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销售额。

5.加强行业合作:猕猴桃行业内部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可以成立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共同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

此外,与其他相关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如物流、冷链等,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

总结起来,猕猴桃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通过提高品质、品牌建设和创新、引进新技术、拓宽市场渠道以及加强行业合作,猕猴桃行业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另有讹称猕猴喜食此水果,但其实 猕猴可能一辈子都无缘见到猕猴桃。
猕猴桃的植株是分为雌雄的,雄株多毛,而叶小,雄株花也较早 出现于雌花。然而雌株却少毛,或无毛,叶一大于雄花。猕猴桃的雌花和雄花来自雄株的花雌株的花
遗传转化的方法:根癌农杆菌或发根农杆菌介 导法、病毒介导法 、电激法、电注射法 、 LB法 、动态导入法、基因枪法、显微注射法、 超声波法、花粉管通道法 等
山茶目
命名者 :
猕猴桃科
猕猴桃属
猕猴桃种
Yangtao Kiwifruit Planch
猕猴桃的分类、地理分布以及引种历史
﹛美味猕猴桃
猕猴桃的分类 中华猕猴桃
地理分布: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 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猕猴 桃生 于山坡林缘或灌丛中,有些园圃栽培。我 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北 至西北、四川、河南 等地均有分布。
猕猴桃的形态特征:落叶藤本;枝褐色,有柔毛,髓
白色,层片状。叶近圆形或宽倒卵形,顶端钝圆或微凹,很少有小突 尖,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有芒状小齿,表面有疏毛,背面密生灰白 色星状绒毛。花开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萼片5, 有淡棕色柔毛;花瓣5—6,有短爪;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丝状, 多数。浆果卵形成长圆形,横径约3厘米,密被黄棕色有分枝的长柔 毛.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猕猴桃的大小和一个鸡蛋差不多 (约6厘米高、圆周约4.5至5.5厘米),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 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味道有时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
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自从技 术瓶颈被打破之后,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单子叶植物中也 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水稻已经被当作模式植物进行研 究。
基因枪法转化的原理:
Gene gun:(基因枪)The most extraordinary system of transferring DNA into plant cells involves minute metal beads being shot into plant cells. 用火药爆炸或者高压气 体加速将包裹了DNA的球状金粉或者钨粉颗粒直接送入完整 的植物组织或者细胞中,这一加速设备称为基因枪。
猕猴桃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
一、猕猴桃分类的阶层系统 二、猕猴桃的分类、地理分布以及引种历史 三、猕猴桃的形态特征
四、猕猴桃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猕猴桃分类的阶层系统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门: 纲:
猕猴桃
科:
Actinidia chinensis 被子植物门
属: 种:
双子叶植物纲 英文名 :
目:
猕猴桃转化的常用方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基因枪法 ,这两种方法是根据猕猴桃在其转 化过程中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 两种方法。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原理: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 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 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 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 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 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 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 细 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 出转基因植株。
基因枪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因导入仪技术,它把遗传物 质或其他物质附着于高速微弹直接射入细胞、组织和 细胞器,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基因导入技术。气体 基因枪以压缩气体(氦或氮)转换成的气体冲击波为 动力,使气体基因枪枪产生一种“冷”的气体冲击波 进入轰击室,因此可免遭由“热”气体冲击波引起的 细胞损伤。气体基因枪可在广泛的细胞型中得到瞬时 的、稳定的和高效率的转化作用。气体基因枪有一个 产生冲击波的特殊结构,在恰当的气压范围内从 3.5MPa-10MPa,具有相应不同的可破裂膜,将包覆 DNA的粒子穿越,射入在轰击室底部的靶细胞中(最 大靶直径50mm)。基因枪适用于动植物、细胞培养 物、胚胎、细菌及小型动物的转基因。具有快速、简 便、安全、高效的特点、中科院遗传所、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有关单位均采用该设 备。
引种历史:引种历史在1849年已为外国引种。英国,美国,新西兰都是 最早的引种国,现在已被引种到欧洲,美洲和澳洲。 1899年,英国园 艺学家威尔逊(E.H.Wilson)在湖北西部引种植物时,因猕猴桃花丛美丽、 果实味美而将它作为花卉引种到英国和美国。英国引种的猕猴桃曾于 1911年结果。在威尔逊把猕猴桃引进西方的同时,他也把这种野果介 绍给在宜昌的西方人,结果大受欢迎。这些在宜昌的西方领事人员、 海关人员、商人和传教士等因此得到一种新型的果品而大饱口福。
1904年,在新西兰北岛西海岸汪加努女子学校女教师伊莎贝尔将 在宜昌雾渡河采摘的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并送给农场主爱里生, 爱里生将它栽培后于1910年结果。
据了解,猕猴桃作为果树栽培并成为商品在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新西兰。1940年,新西兰北岛的几个果园产的猕猴桃已有可观的产 量。1952年,猕猴桃鲜果首次出口到英国伦敦。由新西兰培育出来的 品种被逐渐引种到澳大利亚、美国、丹麦、荷兰、南非、法国、意大 利和日本等国。1980年,仅新西兰栽培猕猴桃12300公顷,年产量达2 万吨,独占世界市场。
基因枪适范围:动植物、细胞培养物、胚胎、 细菌及小型动物的转基因。
基因枪使用的的优点:具有快速、简便、安全、 高效的特点。
影响猕猴桃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转化方
法 、受体系统、 筛选标记基因 、农杆菌菌株
转化方法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是目前猕猴桃基因及其他木本植物改
良中最成熟、最高效的方法。但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过程中要合理掌 握菌液的浓度、侵染和共培养的时间等,且需要解决培养过程中容易 出现细菌大量增殖而导致外植体不能继续生长的问题。基因枪转化效 率较低,但常可在轰击叶片上形成很多微小创伤而有利于农杆菌的侵 染,因此,将基因枪转化和叶盘法转化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基因转化 效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