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指标 fib fbg

凝血指标 fib fbg
凝血指标是用来评估人体血液凝血功能的重要参数。
其中,fib 和fbg是两个常见的凝血指标,分别代表纤维蛋白原和空腹血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它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别是在怀疑出血或血栓问题时。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水平在2-4克/升之间。
如果纤维蛋白原水平过高,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如果水平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空腹血糖(FBG)。
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8小时禁食后测得的血糖水平。
它是评估糖尿病和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70-100毫克/分升之间。
如果空腹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的风险。
综上所述,fib和fbg作为凝血指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纤维蛋白原和空腹血糖的水平,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
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糖代谢状态,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纤维蛋白原FIB 美德太平洋凝血试剂

室温 18-25℃稳定 8 小时;
3.参比血浆(国际标准品)复溶后,-20℃密闭保存(37℃速融,
室温平衡 30 分钟),稳定 2 天
操作步骤
A. 样品的采集及试剂的重建
1. 待测血浆样品制备:静脉采血,109mM(3.2%)枸椽酸三钠与全
血按 1:9 比例混合均匀。以 2 500×g 离心 15 分钟,用塑料移液管
B. 维蛋白原标准曲线制备
1. 用 IBS 缓冲液按下图示,制备不同稀释度(浓度)的参比血浆,
以 TS4000 测定参比血浆(600mg/dl)为例,其配制方法如图:
2.按如下步骤测定:每份稀释血浆各重复测 2 次,求秒数均值
试杯中加入各稀释度参比血浆(或稀释患者血浆等) 200uL
加入测试磁珠
1粒
天津市美德太平洋精密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华苑产业园区海泰大厦 B 座 电话:+86-22-27837123 传真:+86-22-27837113
Clauss 方法可检测出其他 FIB 定量方法检测不出的 FIB 结构异常
的患者
试剂盒组成
1.凝血酶(冻干品)(100NIH/ml) 5×2.0ml
2.IBS 缓冲液
2×50ml
3 定标血浆
1×1.0ml
试剂有效期及稳定性
1. 原包装试剂 2-8℃密闭保存,有效期 12 个月。
2. 复溶后凝血酶 2—8℃密闭保存,稳定 5 天;
取出血浆,22-24℃保存的标本,血浆样品应在 2 小时内测试完毕。
2. FIB 试剂:按瓶签标明剂量,准确加入缓冲液,在室温下, 轻
轻涡旋 15S 左右,倒置 5 分钟后,轻轻颠倒混匀三次(溶下瓶盖
上试剂),直立静置 30 分钟。用前轻轻涡旋混匀备用。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货号:BC0050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
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 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
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1、检测前准备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
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
禁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
高脂血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

高脂血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討脂血对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方法30例高脂血的住院病人和30例健康人血浆,分别用常规方法和高速离心法进行检测凝血四项,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结果30例健康人血浆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20例轻度及中度脂血标本FIB结果2.0-3.5 g/l;10例严重脂血血浆组常规法FIB测定结果为0.00g/l。
严重脂血血浆经高速离心法处理后,FIB均可检测出;结论用高速离心法可以排除脂血对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
纤维旦白原(Fibrinogen,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纤维旦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维旦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I,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纤维旦白原具有双重生物活性,既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又是高浓度纤溶酶的靶物质。
因此纤维旦白原在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人血浆浓度为2.0-4.0g/l,FIB作为底物,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旦白[1],至此标志凝血过程终止。
凝血功能是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旦白原等凝血因子测定,用于手术前检查、血栓病治疗和DIC治疗抗凝剂使用的检测等,是急诊检验项目之一[2]。
测定凝血因子的经典方法为手工法。
目前临床实验室已采用自动化血凝仪测定凝血功能。
血凝仪测定凝血因子结果易受高脂血的干扰,特别是对纤维旦白原的结果有严重的影响,采用高速离心法分离血浆,可去除高脂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
标签:高脂血;纤维旦白原;血凝仪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住院的40例严重高脂血的病人及20例健康人凝血四项检测。
1.2仪器与试剂:仪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A-500。
试剂:纤维旦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冻干型)(凝固法)1.3 测定方法:1.3.1 标本: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 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明显高脂血上层液(血浆),将标本分为2份,一份采用常温高速离心分离血浆,离心15分钟,下层血浆清亮血浆(去高脂肪乳糜血浆);另一份为原血浆。
fib医学解释

fib医学解释
在医学上,FIB表示纤维蛋白原,这是一种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的糖蛋白类凝血因子,属于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它是凝血五项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纤维蛋白原具有凝血功能,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可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原的参考值范围一般在2-4g/L。
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无菌性炎症、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等;而纤维蛋白原的降低可能表示存在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常、DIC晚期、纤溶亢进、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纤维蛋白原还可以作为溶栓治疗监测的指标。
在使用链激酶、尿激酶等溶栓治疗时,纤维蛋白原不应低于/L,若低于/L,提示患者有出血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凝血常规项目危急值

凝血常规项目的危急值可能因实验室和机构的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急值范围:
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范围是25-37秒,危急值可能被认为是超过40秒或者更短。
2.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范围是11-14.5秒,危急值可能被认为是超过18秒或者更短。
3.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范围是0.8-1.2,危急值可能被认为是超过1.5或者更低。
4. 纤维蛋白原(FIB):正常范围是2-4 g/L,危急值可能被认为是低于1 g/L或高于6 g/L。
5.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是150-450 x 10^9/L,危急值可能被认为是低于50 x 10^9/L 或高于700 x 10^9/L。
请注意,这些值仅供参考,具体危急值应由医生或者实验室专业人员确定。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标准操作规程(SOP)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标准操作规程(SOP)原理:在确定量的血浆样本经过一定时间的加温后,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
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中血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
从散射光光强度的测定,可以做出凝血曲线,通过Percentage Detect ion Method方法求得凝血时间。
一、仪器:(一)型号:Sysmex CA—1500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二)分析和计算参数:1.处理量:约120个测试/小时2.所需样本量:10μl3.检验时间:在最长检验时间之内测出结果,典型最长检验时间:100秒4.重复性:CV≤4%5. 计算参数:纤维蛋白原浓度(Fbg)二、试剂及配套品:(一)试剂:1. 凝血酶试剂(Thrombin Reagent)(1)商标:德灵(DADE BEHRING)(2)包装规格:Pack for 10×1ml(3)代码:B4233 G25 E0533 (961) W(4)成分:牛凝血酶冻干粉(lyophilized preparation of bovine thrombin)(近似100 NIH units/ml)(3)代码:B4234-25(4)成分:1)2.84×10²M的巴比妥钠 (sodium barbital)2)1.25×10¹M 的氯化钠 (sodium chloride)3) PH 7.35±0.13. 清洗液(Cleaning)2%次氯酸钠溶液(自配)(二)配套品:1.标准血浆(Standard Human Plasma)(1) 商标:德灵(DADE BEHRING)(2) 代码:No. ORKL2.校准质控血浆(Ci-Trol®)(1) 商标:德灵(DADE BEHRING)(2) 代码:Level 1, B4244-10Level 2, B4244-20Level 3, B4244-303.质控血浆(Control Plasma)(1) 商标:太平洋(Pacific Hemostasis)(2) 代码及规格:Level 1 (Normal), 100595 10×1mlLevel 2 (Abnormal), 100596 10×1mlLevel 3 (Abnormal), 100597 10×1ml三、操作步骤:(一)开机:开机前,先打开连机的打印机。
纤维蛋白原(fibrirlogerl,Fg)含量测定

纤维蛋白原(fibrirlogerl,Fg)含量测定摘要】直接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反映纤维蛋白原增高或减低的实际状态。
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是参与血液凝固的一种血浆蛋白质 ,称为凝血因子 ,在止血与血栓方面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1 测定方法分类Fg的测定方法众多,大体上分五大类:①基于加入凝血酶后形成纤维蛋白的方法,即功能测定法或可凝固蛋白法;②物理测定法如热沉淀法;③化学测定法如双缩脲法;④免疫学测定法;⑤纤维蛋白原含量直接推算法等。
(1)功能测定法:即凝血酶法,系在被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血浆即凝固,其所需的时间长短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负相关如 Clauss法。
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又可再分为测重法,酚试剂比色法和紫外光度法、测氮法、浊度法和凝血酶凝固时间法等。
被检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实际含量可从国际标准品参比血浆测定的校正曲线中获得。
这类方法中的冯-克劳斯法(Clauss法)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日常测定,是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推荐方法,并被WHO推荐为纤维蛋白原常规测定的参考方法;改良Jacobsson法结果准确可靠,被WHO推荐为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定值方法。
(2)物理、化学测定法:这类方法又可分为盐析法(包括加亚硫酸钠、硫酸铵或氯化钠盐析后,沉淀用蛋白质显色剂显色或用比浊法测定)、热变性沉淀法、双缩脲比色法和电泳法等几种。
这类方法多数比较简单、快速,特别适用于急诊检验。
缺点是特异性不强,所测的不是可凝固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包括部分的降解产物和(或)其他蛋白,有的方法精密度较差。
(3)免疫学方法:是将纤维蛋白原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成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
然后用免疫胶乳、反向血凝、免疫比浊、单向免疫扩散、火箭电泳以及ELISA等方法测定。
优点是大部分方法比较简便,但缺点是所测的不仅是可凝固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包括了它的降解产物(因为它们有共同抗原),也可能包括了异常纤维蛋白原(dyfibrinogens,由于基因突变所产生的一类无功能的纤维蛋白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一.【产品名称】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凝固法)
二.【预期用途】
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用于辅助诊断。
三.【临床意义】
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四.【检验原理】
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高浓度凝血酶存在时,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成反比关系。
五.【主要组成成分】
1.FIB凝血酶:5瓶/6瓶(内含凝血酶、缓冲液、高岭土、稳定剂、防腐剂)
2. FIB定值血浆:1瓶,定值见瓶标
FIB定值血浆经HBsAg、HIV抗体、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如病人样本一样小心处理。
3.FIB缓冲液:2瓶(内含缓冲液、防腐剂)
4.说明书:1份
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份不可互换。
六.【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启试剂于+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FIB凝血酶试剂复溶后于+2℃~+8℃可保存7天;4小时内-20℃冻存,可稳定20天,使用时37℃迅速解冻,勿反复冻融。
FIB定值血浆复溶后于+2℃~+8℃可保存8小时。
七.【适用仪器】血凝分析仪。
八.【样本要求】
1. 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
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
2.不宜使用EDTA●Na2、肝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
3.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抗凝剂体积(ml)=0.00185x血液体积(ml)
x(100 - 比容)。
4.样本采集避免溶血及组织液污染。
5.样本保存时间如下:+2℃~+8℃保存,不宜超过8小时。
九.【检验方法】
1. 试剂重建与保存
每瓶FIB凝血酶加入瓶标标示体积的蒸馏水,轻摇溶解。
每瓶FIB定值血浆加入1.0ml蒸馏水,静置3分钟,轻摇复溶。
2. 半自动血凝仪、手工测定
(1)标准曲线制备
将复溶后的定值血浆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ul血浆+400ul缓冲液)、1:10、1:15、1:20、
1:30稀释(有些型号的仪器血浆1:30稀释时可能测不出来,这时只需做1:5、1:10、1:15、1:20
四个点)。
取不同稀释度定值血浆各200u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溶液100ul,
测定凝固时间(s)。
(2)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100ul血浆+900ul缓冲液)。
取待测稀释血浆200u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溶液100ul,测定凝固时间(s)。
3.结果计算
以不同浓度纤维蛋白原定值血浆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s)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座标系上作标准曲线,待测样本FIB含量可从标准曲线上直接读出。
4. 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请按仪器提供的参数操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特定的标准曲线,并进行样本测定。
十.【参考值】
200~400 mg/dl(n=200,X 2SD作为参考值范围的上、下限)
临床实验室可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十一. 【检验结果的解释】
1.样本内若有残留细胞,经冻融后细胞膜受破坏可影响结果。
2.溶血可激活凝血因子并影响结果,黄疸或脂血症对结果也有影响。
3.急性炎症反应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4.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异常的病人,血浆凝固时间会缩短,若用其它方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可能
正常。
5.治疗水平肝素不会影响结果,但过高含量肝素会使结果降低。
若疑由肝素干扰时可用蟾毒素
(Batroxobin)代替凝血酶。
6.高含量异形球蛋白,抗凝血酶抗体和诱发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药物均可影响检测结果。
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高时,凝固时间延长,若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150mg/dl时
更明显。
8.遇到经过1:10稀释后凝固时间仍在曲线范围以外的样本,可将其作1:5稀释或1:20稀释,查
处的结果除以2或乘以2,即为测定结果。
9.当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时,应检查检测系统的每个组成,如试剂、样本、质控、仪器等,必要时
重新测定。
十二.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凝血过程包括一系列反应,其受到许多测试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本采集及保存、技术人员熟练程度、干扰物质等,必须严格控制这些因素。
十三. 【产品性能指标】
1.标准曲线γ值:γ>0.97;
2.准确性:与校准物质偏差≤8%;
3.重复性:CV≤5%。
4.瓶间差:≤7.5%。
十四. 【注意事项】
1.本产品仅供体外诊断使。
2.凝血酶试剂用前请勿预温。
3. 标准曲线制备时,偏差较大的点可不予考虑,但直线必须含有三个点。
4.试剂批号、仪器型号或环境条件变化时,必须重新制备标准曲线。
5.用不同血凝仪测定时所需样本与试剂比例、体积可能会不同,应根据实际所用仪器进行参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