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分布经典例题+练习题培训讲学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练习题培训讲学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练习题培训讲学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练

习题

二项分布

1.n 次独立重复试验

一般地,由n 次试验构成,且每次试验相互独立完成,每次试验的结果仅有两种对立的状态,即A 与A ,每次试验中()0P A p =>。我们将这样的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也称为伯努利试验。

(1)独立重复试验满足的条件 第一: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互相独立的;第三: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 (2)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P X k ==(1)k k

n k n

C p p --。 2.二项分布

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k k n k n C p q -,其中

0 1.1,0,1,2,,,p p q k n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

1.一盒零件中有9个正品和3个次品,每次取一个零件,如果取出的次品不再放回,求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次品数X 的概率分布。

2.一名学生每天骑车上学,从他家到学校的途中有6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个

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3

1

.

(1)设ξ为这名学生在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求ξ的分布列; (2)设η为这名学生在首次停车前经过的路口数,求η的分布列; (3)求这名学生在途中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 3.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2

1

,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

2

.

(1)记甲击中目标的此时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巩固练习】

1.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白球的2分,取出一个黑

球的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为取出3球所得分数之和.

(Ⅰ)求X的分布列;

(Ⅱ)求X的数学期望E(X).

2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且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

,乙每人获胜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3

,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

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2

(Ⅰ) 求甲获胜的概率;

(Ⅱ) 求投篮结束时甲的投篮次数 的分布列与期望

3.设篮球队A与B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均有一队胜,若有一队胜4场则比

,试求需要比赛场赛宣告结束,假定,A B在每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都是1

2

数的期望.

3.电视传媒公司为了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 (Ⅰ)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 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

(Ⅱ)将上述调查所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该地区大量电视观众中,采用随机抽

样方法每次抽取1名观众,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名观众中的“体育迷”人数为X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 的分布列,期望()E X 和方差

()D X .

5.某项选拔共有三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者进入下一轮考试,否则即被淘汰,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轮的问题的概率分别为5

4、5

3、5

2,且各轮问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Ⅰ)求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Ⅱ)该选手在选拔中回答问题的个数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与数数期望.(注:本小题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A

B

C60?

湖北理工学湖北师范学

9

9 6515

16

17

89

12589

34 6

6. 一批产品共10件,其中7件正品,3件次品,每次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件,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直至取得正品时所需次数ξ的概率分别布. (1)每次取出的产品不再放回去;

(2)每次取出的产品仍放回去;

(3)每次取出一件次品后,总是另取一件正品放回到这批产品中.

7. 设b和c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用随机变量ξ表示方程

x2+bx+c=0实根的个数(重根按一个计).

(I)求方程x2+bx+c=0有实根的概率;

(II)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8.(本题满分12分)某商场为吸引顾客消费推出一项优惠活动.活

动规则如下:消费额每满100元可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

一次,并获得相应金额的返券,假定指针等可能地停在任

一位置. 若指针停在A区域返券60元;停在B区域返券30元;停在C区域不返券. 例如:消费218元,可转动转盘2次,所获得的返券金额是两次金额之和.

(I)若某位顾客消费128元,求返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

(II)若某位顾客恰好消费280元,并按规则参与了活动,他获得返券的金额记为X(元),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9. (本题满分12分)中国?黄石第三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将于2012年8月20日在黄石铁山举行,为了搞好接待工作,组委会准备在湖北理工学院和湖北师范学院分别招募8名和12名志愿者,将这2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下茎叶图(单位:cm)

若身高在175cm以上(包括175cm)定

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以下(不包括

175cm)定义为“非高个子”,且只有湖北师

范学院的“高个子”才能担任“兼职导游”。

(1)根据志愿者的身高编茎叶图指出湖北师范学院志愿者身高的中位数;

(2)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个子”和“非高个子”中抽取5人,再从这5人中选2人,那么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是多少?

(3)若从所有“高个子”中选3名志愿者,用ξ表示所选志愿者中能担任“兼职导游”的人数,试写出ξ的分布列,并求ξ的数学期望。

10.某产品按行业生产标准分成8个等级,等级系数X依次为1,2,……,8,其中X≥5为标准A,X≥3为标准B,已知甲厂执行标准A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6元/件;乙厂执行标准B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4元/件,假定甲、乙两厂得产品都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

(I)已知甲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1的概率分布列如下所示:

x 5 6 7 8

1

P 0.4 a b 0.1

且X1的数字期望EX1=6,求a,b的值;

(II)为分析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2,从该厂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0件,相应的等级系数组成一个样本,数据如下:

3 5 3 3 8 5 5 6 3 4

6 3 4

7 5 3 4

8 5 3

8 3 4 3 4 4 7 5 6 7

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求等级系数X2的数学期望.

11.受轿车在保修期内维修费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产生每辆轿车的利润与该轿车首次出现故障的时间有关,某轿车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品牌轿车,保修期均为2年,现从该厂已售出的两种品牌轿车中随机抽取50辆,统计书数据如下:

将频率视为概率,解答下列问题:

(I )从该厂生产的甲品牌轿车中随机抽取一辆,求首次出现故障发生在保修期内的概率;

(II )若该厂生产的轿车均能售出,记住生产一辆甲品牌轿车的利润为

1X ,生产一辆乙品牌轿车的利润为2X ,分别求1X ,2X 的分布列;

(III )该厂预计今后这两种品牌轿车销量相当,由于资金限制,只能生产

其中一种品牌轿车,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产生哪种品牌的轿车?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答案

1.【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分布列,数学期望等知识点.

(Ⅰ) X 的可能取值有:3,4,5,6.

35395

(3)42

C P X C ===

; 21

5439

20

(4)42C C P X C ===;

12543

915(5)42C C P X C ===; 3

4392

(6)42

C P X C ===. 故,所求X 的分布列为

X 3

4

5

6

P

542

20104221

= 1554214

= 214221

=

(Ⅱ) 所求X 的数学期望E (X )为:

E (X )=6

4

13

()3

i i P X i =?==

∑. 【答案】(Ⅰ)见解析;(Ⅱ) 133.

2.【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两事件发生的概率互不影响,注意应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解:设,k k A B 分别表示甲、乙在第k 次投篮投中,则

()13k P A =,()1

2

k P B =, ()1,2,3k ∈

(1)记“甲获胜”为事件C,由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与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知,()()()()

111211223P C P A P A B A P A B A B A =++

()()()

()()()()()

()111211223P A P A P B P A P A P B P A P B P A =++

2

2

12112113323323????=+??+?? ? ????? 11113

392727

=++

= (2)ξ的所有可能为:1,2,3

由独立性知:()()()

1111212

13323

P P A P A B ξ==+=+?=

()()()

22

1121122211212

2323329

P P A B A P A B A B ξ????==+=??+= ? ?????

()(

)

2

2

1122211

3329

P P A B A B ξ????==== ? ?????

综上知,ξ有分布列

从而,22113

1233999

E ξ=?+?+?=(次)

3. 解:(1)事件“4X =”表示,A 胜4场或B 胜4场(即B 负4场或A 负4场),且两两互斥.

4400

044411112(4)()()()()222216

P X C C ==??+??=;

(2)事件“5X =”表示,A 在第5场中取胜且前4场中胜3场,或B 在第5场中取胜且前4场中胜3场(即第5场A 负且4场中A 负了3场),且这两者又是互斥的,所以

33431141441111114

(5)()()()()22222216

P X C C --==+=

(3)类似地,事件“6X =”、 “7X =”的概率分别为

33532252551111115

(6)()()()()22222216P X C C --==+=,

33633363661111115

(7)()()()()22222216

P X C C --==+=

比赛场数的分布列为

故比赛的期望为()4567 5.812516161616

E X =?+?+?+?=(场)

这就是说,在比赛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平均地说,进行6场才能分出胜负.

4.【答案及解析】

(I)由频率颁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人中,“体育迷”有25人,从而2×2列联表如下:

由2×2列联表中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

因为3.030<3.841,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

(II)由频率颁布直方图知抽到“体育迷”的频率为0.25,将频率视为概率,即从观众中抽取一名“体育迷”的概率为

1

4

,由题意, ,从而X 的分布列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中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E X 和方差()D X ,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准确读取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5.(Ⅰ)解法一:记“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i 轮的问题”的事件为(123)i A i =,

,, 则14()5P A =,23()5P A =,32

()5

P A =,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112223112123()()()()()()()P P A A A A A A P A P A P A P A P A P A =++=++

142433101

555555125

=+?+??=

. (Ⅰ)解法二:记“该选手能正确回答第i 轮的问题”的事件为(123)i A i =,

,, 则14()5P A =,23()5P A =,32

()5

P A =.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1231231()1()()()P P A A A P A P A P A =-=-

432101

1555125

=-??=

. (Ⅱ)ξ的可能值为123,,,11

(1)()5P P A ξ===,

1212428

(2)()()()5525P P A A P A P A ξ====?=

, 12124312

(3)()()()5525

P P A A P A P A ξ====?=

. ξ∴的分布列为

181257

1235252525

E ξ∴=?+?+?=

. 6.(1)X 的所有可能值为1,2,3,4。X 的分布列为 P(X=1)=7/10,

P(X=2)=3/10×7/9=7/30, P(X=3)=3/10×2/9×7/8=7/120, P(X=4)=3/10×2/9×1/8=1/120。

(2)X 的所有可能值为1,2,3,4。X 的分布列为 P(X=k)= 137

(

).1010

k - ,k=1,2,3,…… (3)X 的所有可能值为1,2,3,4。X 的分布列为 P(X=1)=7/10,

P(X=2)=3/10×8/10=6/25,P(X=3)=3/10×2/10×9/10=27/500,

P(X=4)=3/10×2/10×1/10=3/500。

7. 解:(I )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试验发生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使方程有实根,则△=b 2-4c≥0,即b≥2c 下面针对于c 的取值进行讨论

当c=1时,b=2,3,4,5,6; 当c=2时,b=3,4,5,6; 当c=3时,b=4,5,6; 当c=4时,b=4,5,6; 当c=5时,b=5,6; 当c=6时,b=5,6,

目标事件个数为5+4+3+3+2+2=19, 因此方程x 2+bx+c=0有实根的概率为

1936

(II )由题意知用随机变量ξ表示方程x 2+bx+c=0实根的个数得到ξ=0,1,2

根据第一问做出的结果得到 则P(ξ=0)=

1736,P(ξ=1)= 236=118,P(ξ=2)= 1736

, ∴ξ的分布列为

∴ξ的数学期望Eξ=0×

1736+1×118+2×17

36

=1, 8.设指针落在A,B,C 区域分别记为事件A,B,C.

则111

(),(),()632

P A P B P C ===.

…………

(Ⅰ)若返券金额不低于30元,则指针落在A 或B 区域.

111

()()632P P A P B ∴=+=+=

即消费128元的顾客,返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是1

2

. (Ⅱ)由题意得,该顾客可转动转盘2次.

随机变量X 的可能值为0,30,60,90,120.

111(0);

224111

(30)2;

23311115

(60)2;

263318111

(90)2;

369111

(120).

6636P X P X P X P X P X ==?===??===??+?===??===?=

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P

0 30 60 90 120 X

14 13 518 19 136

其数学期望

11511

030609012040

4318936EX =?+?+?+?+?=

9、解:(1)根据志愿者的身高编茎叶图知湖北师范学院志愿者身高的中位数为:

5.1682

169

168=+.…2分 (2)由茎叶图可知,“高个子”有8人,“非高个子”有12人,

∴按照分层抽样抽取的5人中“高个子”为8

5220

?

=人,“非高个子”为12

5320

?

=人; 则至少有1人为高个子的概率P =1-23257

10

C C =……6分

(3)由题可知:湖北师范学院的高个子只有3人,则ξ的可能取值为0,1,2,3;

故353810(0)56C P C ξ===,21533830

(1)56C C P C ξ===,12533

815(2)56C C P C ξ===,33381

(3)56

C P C ξ===

, …………11分

即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P

1056 3056 1556 156

E ζ=01056?+13056?+21556?+3156?=9

8

10. 解:(I )因为16,50.46780.16,67 3.2.EX a b a b =?+++?=+=所以即 又由X 1的概率分布列得0.40.11,0.5.a b a b +++=+=即

由67 3.2,0.3,

0.5.0.2.

a b a a b b +==????+==??解得 (II )由已知得,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

2X 3 4 5 6 7 8 f

0.3

0.2

0.2

0.1

0.1

0.1

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可得等级系数X 2的概率分布列如下:

2

X 3 4 5 6 7 8 P 0.3

0.2

0.2

0.1

0.1

0.1

所以

22222223(3)4(4)5(5)6(6)7(7)8(8)

E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30.340.250.260.170.180.1 4.8.=?+?+?+?+?+?= 即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的数学期望等于4.8. (III )乙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理由如下:

因为甲厂产品的等级系数的期望数学等于6,价格为6元/件,所以其性价比为

6

1.6

= 因为乙厂产吕的等级系数的期望等于4.8,价格为4元/件,所以其性价比

4.8

1.2.4

=据此,乙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 11. (I )首次出现故障发生在保修期内的概率为231

5010

P +==

(II )随机变量1X 的分布列为 随机变量2X 的分布列为

(III )1139

123 2.86255010EX =?+?+?=(万元) 219

1.8

2.9 2.791010

EX =?+?=(万元)

12EX EX > 所以应该生产甲品牌汽车。

二次函数专项复习经典试题集锦(含答案)

二次函数专项复习经典试题集锦(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抛物线3)2(2+-=x y 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3-=x B. 直线3=x C. 直线2-=x D. 直线2=x 2.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右图,则点 ),(a c b M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且0+-c b a ,则一定有( ) A. 042>-ac b B. 042=-ac b C. 042<-ac b D. ac b 42-≤0 4. 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 是532+-=x x y ,则有( ) A. 3=b ,7=c B. 9-=b ,15-=c C. 3=b ,3=c D. 9-=b ,21=c 5. 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二次函数c x c a ax y +++=)(2与一次函数 c ax y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 B D 6. 抛物线322+-=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2-=x B. 2=x C. 1-=x D. 1=x

7. 二次函数2)1(2+-=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1- D. 1 8.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若 c b a M ++=24c b a N +-=,b a P -=4,则( ) A. 0>M ,0>N ,0>P B. 0N ,0>P C. 0>M ,0P D. 0N ,0

x 时,求使y ≥2的x 的取值围.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 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 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 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 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 求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 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 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经典例题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典型例题 【知识梳理】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 1定义:在随机试验中,确定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①随机变量就是一种对应关系;②实验结果必须与数字对应; ③数字会随着实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 ,Y,ξ,η,…表示. 3、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 dis cre te ran dom var ia ble ) .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1,2,…, n)的概率P (X =xi)=pi ,则称表: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P(X =x i )=p i , i =1,2,…,n, 也可以用图象来表示X 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①pi ≥0,i=1,2,…,n ;②11 =∑=n i i p . 三.两个特殊分布 1.两点分布),1(~P B X 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具有上表形式,则称服从两点分布,并称p =P (X =1)为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n M N H X 一般地,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P (X =k )= n N k n M N k M C C C --,k =0,1,2,…,m ,其中m =min {}n M ,,且n ≤N ,M ≤N ,n ,M,N ∈N * . 三、二项分布 一般地,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 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则P (X=k )=C 错误!p k (1-p)n - k ,k=0,1,2,…,n 、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并称p 为成功概率.易得二项分布的分布列如下;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及答案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P (- 4,—2),与x轴交于A 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B点坐标为(1 , 0)。 (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 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则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 ADQ 1 2 9 . 135 y=2 x +4x - 2;存在点Q (-1 , -4 ) , Q (2^5-9,-%'5 ) , Q (--^, -4) ?析 一2 25 试题分析:(1)根据顶点坐标把抛物线设为顶点式形式y=a ( x+4) - 2,然后把点B的坐 标代入解析式求出a的值,即可得解; (2)先根据顶点坐标求出点D 的坐标,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A、C的坐标,从而得 到OA OC AD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的长度,然后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求出/ OAC勺正弦值与余弦值,再分① AD=QD时,过Q作QE1丄x轴于点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AQ,再利用/ OAC勺正弦求出QE的长度,根据/ OAC勺余弦求出AE的长度,然后求出OE,从而得到点Q的坐标;②AD=AQ时,过Q作QE2丄x轴于点E>,利用/ OAC勺正弦求出QE2的长度,根据/ OAC勺余弦求出AE的长度,然后求出OE,从而得到点Q的坐标;③AQ=DQ时,过Q作QE3丄x轴于点已,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AE 的长度,然后求出OE,再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QE3的长度,从而得到点Q 的坐标. 试题解析:(1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25 -4 , - 2),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2 25 y=a (x+4) - 2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

平面解析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2)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 ,其斜率分别为k1, k2 ,则有 l1 / /l2 k1 k2 。特别地, 当直线 l1,l2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 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 斜率存在,设为k1, k2 ,则l1 l2 k1 k2 1 注:两条直线l1 ,l2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 之积为 -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 l1,l2 中 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 时, l1与l2 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方程的形式已知条件局限性 点斜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 线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 斜截式k 为斜率, 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的是直线上两定点 直线 截距式 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 b 是直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或

线在 y 轴上的非零截距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 ,B,C 为系数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 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两条 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 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 行;反之,亦成立。 2.几种距离 (1 )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注:(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 公式计算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已知A(x , y ), B(x , y ), C (x , y ), 若 x 1 x 2 x3或k AB k AC ,则有 A 、B、 C 三点共 1 1 2 2 3 3 线。

二项分布专题练习

二项分布专题练习 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X ~B 16,3?? ??? ,则P (X =2)=( ). A . 316 B . 4243 C . 13 243 D . 80 243 2.设某批电子手表正品率为 34,次品率为1 4 ,现对该批电子手表进行测试,设第X 次首次测到正品,则P (X =3)等于( ). A .223 13C 44??? ??? B .2 2331C 44 ??? ? ?? C .2 1344 ??? ??? D .2 3144 ??? ??? 3.甲、乙两名篮球队员轮流投篮直至某人投中为止,设甲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0.4,乙投中的概率为0.6,而且不受其他次投篮结果的影响,设投篮的轮数为X ,若甲先投,则P (X =k )等于( ). A .0.6k - 1×0.4 B .0.24k -1×0.76 C .0.4k -1×0.6 D .0.76k - 1×0.24 4.10个球中有一个红球,有放回地抽取,每次取出一球,直到第n 次才取得k (k ≤n )次红球的概率为( ). A .2191010n k -???? ? ? ???? B . 191010k n k -???? ? ? ???? C .1119C 1010k n k k n ---???? ? ????? D .1 1119C 1010k n k k n ----???? ? ??? ?? 5.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相同,若事件A 至少发生1次的概率为 65 81 ,则事件A 在1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 ). A . 13 B . 25 C . 56 D . 34 6.某一批花生种子,如果每一粒发芽的概率为4 5 ,那么播下4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是__________. 7.一个病人服用某种新药后被治愈的概率为0.9,则服用这种新药的4个病人中至少3人被治愈的概率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8.假定人在365天中的任意一天出生的概率是一样的,某班级中有50名同学,其中有两个以上的同学生于元旦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 填空题 1. 设随机变量X ~B(2, p), Y ~B(3, p), 若P(X ≥ 1) =9 5 , 则P(Y ≥ 1) = _________. 解. 9 4951)1(1)0(=-=≥-==X P X P 94)1(2 = -p , 3 1=p 2. 已知随机变量X 只能取-1, 0, 1, 2四个数值, 其相应的概率依次为c c c c 162 , 85,43,21, 则c = ______. 解. 2,16321628543211==+++= c c c c c c 3. 用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F(x)表示下述概率: P(X ≤ a) = ________. P(X = a) = ________. P(X > a) = ________. P(x 1 < X ≤ x 2) = ________. 解. P(X ≤ a) = F(a) P(X = a) = P(X ≤ a)-P(X < a) = F(a)-F(a -0) P(X > a) = 1-F(a) P(x 1 < X ≤ x 2) = F(x 2)-F(x 1) 4. 设k 在(0, 5)上服从均匀分布, 则02442 =+++k kx x 有实根的概率为_____. 解. k 的分布密度为??? ??=0 51 )(k f 其它50≤≤k P{02442 =+++k kx x 有实根} = P{03216162 ≥--k k } = P{k ≤-1或k ≥ 2} =5 3 515 2=?dk 5. 已知2}{,}{k b k Y P k a k X P =-== =(k = 1, 2, 3), X 与Y 独立, 则a = ____, b = ____, 联合概率分布_____, Z = X + Y 的概率分布为_____. 解. 116,132==++ a a a a . 49 36 ,194= =++b b b b (X, Y)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分类讨论经典例题

例1(1)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个实根,且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求m 的取值范围; (2)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实根都在)4,0[内,求m 的取值范围; ⑶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x 有两实根在[]3,1外,求m 的取值范围 (4)关于x 的方程0142)3(22=++++m x m mx 有两实根,且一个大于4,一个小于4,求m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函数3)12()(2--+=x a ax x f 在区间]2,2 3[-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

解(1)令142)3(2)(2++++=m x m x x f ,∵对应抛物线开口向上,∴方程有两个实根,且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等价于0)1(?吗?),即.4 21-++++≥+????? ?????≥+-+<+-<≥≥m m m m m m m m m m f f (3)令142)3(2)(2++++=m x m x x f ,原命题等价于 ???<<0)3(0)1(f f 即? ??<++++<++++0142)3(690142)3(21m m m m 得.421-0)4(0g m 或,0 )4(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 值范围。 解:(1)0)()(恒成立?.)]([min a x f >又当]1,1[-∈x 时, 5)1()]([min -=-=f x f ,所以).5,(--∞∈a 【评注】“有解”与“恒成立”是很容易搞混的两个概念。一般地,对于“有解”与“恒成立”,有下列常用结论:(1)a x f >)(恒成立?a x f >min )]([;(2)a x f <)(恒成立?a x f )(有解?a x f >max )]([;(4)a x f <)(有解?.)]([min a x f < 分析:这是一个逆向最值问题,若从求最值入手,首先应搞清二次项系数a 是否为零,如果)(,0x f a ≠的最大值与二次函数系数a 的正负有关,也与对称轴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测验题资料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测 验题

二项分布 1.n 次独立重复实验 一般地,由n 次实验构成,且每次实验相互独立完成,每次实验的结果仅有两种对立的状态,即A 与A ,每次实验中()0P A p =>。我们将这样的实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实验,也称为伯努利实验。 (1)独立重复实验满足的条件第一:每次实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实验中的事件是互相独立的;第三:每次实验都只有两种结果。 (2)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P X k ==(1)k k n k n C p p --。 2.二项分布 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k k n k n C p q -,其中 0 1.1,0,1,2,,,p p q k n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 1.一盒零件中有9个正品和3个次品,每次取一个零件,如果取出的次品不再放回,求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次品数X 的概率分布。 3.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2 1,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 2. (1)记甲击中目标的此时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巩固练习】

1.(2012年高考(浙江理))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 且规定:取出一个白球的2分,取出一个黑球的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为取出3球所得分数之和. (Ⅰ)求X的分布列。 (Ⅱ)求X的数学期望E(X). 2.(2012年高考(重庆理))(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且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 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3,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2 ,且各次投篮 互不影响. (Ⅰ) 求甲获胜的概率。 (Ⅱ) 求投篮结束时甲的投篮次数 的分布列与期望 3.设篮球队A与B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均有一队胜,若有一队胜4场则比赛宣告结束,假定,A B在每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都是 1 2 ,试求需要比赛场数的期望. 3.(2012年高考(辽宁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设随机变量21,X X 独立,且2 1 }1{}0{= ===i i X P X P (2,1=i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21X X = B .1}{21==X X P C .2 1 }{21= =X X P D .以上都不正确 2设X 与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12的0—1分布,Y 服从参数为1 3 的0—1分布,则方程 220t Xt Y ++=中t 有相同实根的概率为 (A ) 13 (B )12 (C )16 (D )2 3 [] 3.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 ()22 ,02,14, (,)0, .k x y x y f x y ?+<<<

二次函数经典例题与解答

、中考导航图 顶点 对称轴 1. 二次函数的意义 ; 2. 二次函数的图象 ; 3. 二次函数的性质 开口方向 增减性 顶点式: y=a(x-h) 2+k(a ≠ 0) 4. 二次函数 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一般式: y=ax 2+bx+c(a ≠ 0) 两根式: y=a(x-x 1)(x-x 2)(a ≠0) 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6. 抛物线 y=ax 2+bx+c 的图象与 a 、 b 、 c 之间的关系。 三、中考知识梳理 1. 二次函数的图象 在 画二 次函数 y=ax 2+bx+c(a ≠ 0) 的图象 时通常 先通 过配 方配成 y=a(x+ b ) 2+ 2a 公式来求得顶点坐标 . 2. 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 a 的符号来确定 , 当 a>0 时, 在对称轴左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b 4ac-b 2 反之当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 当 a<0时,?抛物线开口向 下 ;c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决定 . 当 c>0 时, 抛物线交 y 轴于正半轴 ; 当 c<0 时,抛物线交 y 轴于负半轴 ;b 的符号由对称轴来决定 .当对称轴在 y?轴左侧时 ,b 的符号与 a 二次函数 4ac-b 的形式 , 先确定顶点 4a (- 2b a 4ac-b 2 ), 然后对称找点列表并画图 ,或直接代用顶点 4a 在对称轴的右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简记左减右增 , 这时当 x=- b 时 ,y 2a 最小值= 4ac-b 2 4a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测验题

二项分布 1.n 次独立重复实验 一般地,由n 次实验构成,且每次实验相互独立完成,每次实验的结果仅有两种对立的状态,即A 与A ,每次实验中()0P A p =>。我们将这样的实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实验,也称为伯努利实验。 (1)独立重复实验满足的条件第一:每次实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实验中的事件是互相独立的;第三:每次实验都只有两种结果。 (2)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P X k ==(1)k k n k n C p p --。 2.二项分布 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 k k n k n C p q -,其中 0 1.1,0,1,2,,,p p q k n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 1.一盒零件中有9个正品和3个次品,每次取一个零件,如果取出的次品不再放回,求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次品数X 的概率分布。 3.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2 1,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 2 . (1)记甲击中目标的此时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巩固练习】 1.(2012年高考(浙江理))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且

规定:取出一个白球的2分,取出一个黑球的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为取出3球所得分数之和. (Ⅰ)求X的分布列。 (Ⅱ)求X的数学期望E(X). 2.(2012年高考(重庆理))(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且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次投 篮投中的概率为1 3,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2 ,且各次投篮互不 影响. (Ⅰ) 求甲获胜的概率。 (Ⅱ) 求投篮结束时甲的投篮次数 的分布列与期望 3.设篮球队A与B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均有一队胜,若有一队胜 4场则比赛宣告结束,假定,A B在每场比赛中获胜的概率都是1 2 , 试求需要比赛场数的期望. 3.(2012年高考(辽宁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 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第二章__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_考试模拟题答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考试模拟题 (共9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F(X)是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0F(x )1≤ B.F(x )=P{X=x } C.F(x )=P{X x ≤} D.F(∞+)=1, F(∞-)=0 解析: A,C,D 都是对于分布函数的正确结论,请记住正确结论!B 是错误的。 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律为如下表格:F(x)为其分布函数,则F(5)=( C ) A.0.3 B.0.5 C.0.6 D.0.4 解析:由分布函数定义F(5)=P{X ≤5}=P{X=0}+P{X=2}+P{X=4}=0.1+0.2+0.3=0.6 3.下列函数可以作为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是( D ) 4x 01≤≤x 2x 10<≤x A.F(x)= B.F(x)= 1 其它 2 其它 -1 x<0 0 x<0 C.F(x)= 2x 10<≤x D.F(x)= 2x 5.00<≤x 1 其它 1 x ≥0.5 解析:由分布函数F(x)性质:01)(≤≤x F ,A,B,C 都不满足这个性质,选D 4 x 31<<-x 4.设X 的密度函数为f(x)= 则P{-2

A. 0 B.83 C. 43 D. 85 解析:P{-2

二次函数典型例题解析

二次函数典型例题解析 关于二次函数的概念 例1 如果函数1)3(232++-=+-mx x m y m m 是二次函数,那么m 的值为 。 例2 抛物线422-+=x x y 的开口方向是 ;对称轴是 ;顶点为 。 关于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象 例3 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a 、b 、c ,?,c b a ++,c b a +-的符号 为 , 例4 (镇江2001中考题)老师给出一个函数y=f (x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的图像不经过第三象限。乙:函数的图像经过第一象限。丙: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丁:当x <2时,y >0,已知这四位同学叙述都正确,请构造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 例5 (荆州2001)已知二次函数y=x 2+bx +c 的图像过点A (c ,0),且关于直线x=2对称,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只要写出一个可能的解析式) 例6 已知a -b +c=0 9a +3b +c=0,则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图像的顶点可能在( ) (A ) 第一或第二象限 (B )第三或第四象限 (C )第一或第四象限 (D )第二或第三象限 例7 双曲线x k y = )0(≠k 的两分支多在第二、四象限内,则抛物线222k x kx y +-=的大致图 象是( ) 例8 在同一坐标系中,直线b ax y +=和抛物线c bx ax y ++=2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9 已知: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那么函数解析式为((A )322++-=x x y (B )322--=x x y (C )322+--=x x y (D )322---=x x y

正态分布及其经典习题和答案

专题:正态分布 【知识网络】 1、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 2、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实际问题,借助直观(如实际问题的直观图),认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典型例题】 例1:(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且E (X )=2.4,V (X )=1.44,则二项分布的参数n ,p 的值为 ( ) A .n=4,p=0.6 B .n=6,p=0.4 C .n=8,p=0.3 D .n=24,p=0.1 答案:B 。解析:()4.2==np X E ,()44.1)1(=-=p np X V 。 (2)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 )。 A .95% B .50% C .97.5% D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 (3)某班有48名同学,一次考试后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10,理论上说在80分到90分的人数是 ( ) A 32 B 16 C 8 D 20 答案:B 。解析:数学成绩是X —N(80,102), 8080 9080(8090)(01)0.3413,480.34131610 10P X P Z P Z --??≤≤=≤≤=≤≤≈?≈ ???。 (4)从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这两个数之积的数学期望为___________ 。 答案:8.5。解析:设两数之积为X , ∴E(X)=8.5. (5)如图,两个正态分布曲线图: 1为)(1 ,1x σμ?,2为)(22x σμ?, 则1μ 2μ,1σ 2σ答案:<,>。解析:由正态密度曲线图象的特征知。 例2: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英语口语考试,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题,乙能答对其中的8题.规定每次考试都从备选题中随机抽出3题进行测试,至少答对2题才算合格. (Ⅰ)求甲答对试题数ξ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 (Ⅱ)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 答案:解:(Ⅰ)依题意,甲答对试题数ξ的概率分布如下: 甲答对试题数ξ的数学期望 E ξ=5 9 61321210313010=?+?+?+? . (Ⅱ)设甲、乙两人考试合格的事件分别为A 、B ,则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二次函数y =x 2+bx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0<t <5 B .﹣4≤t <5 C .﹣4≤t <0 D .t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b ,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

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1<x <4时﹣4≤y <5,进而求解; 【详解】 解:∵对称轴为直线x =2, ∴b =﹣4, ∴y =x 2﹣4x ,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 ∵﹣1<x <4, ∴二次函数y 的取值为﹣4≤y <5, ∴﹣4≤t <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转换为二次函数与直线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3.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 1100 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 11100100 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 0100 - < 当1m 50 122100b a ﹣﹣﹣===???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 1100 m m -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就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 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求 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就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二项分布经典例题练习题

二项分 布 1.n 次独立重复试验 一般地,由n 次试验构成,且每次试验相互独立完成,每次试验的结果仅有两种对立的状态,即A 与A ,每次试验中()0P A p =>。我们将这样的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也称为伯努利试验。 (1)独立重复试验满足的条件第一: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互相独立的;第三: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 (2)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X k ==(1)k k n k n C p p --。 2.二项分布 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 ==k k n k n C p q -,其中0 1.1,0,1,2,,,p p q k n <<+==L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 1.一盒零件中有9个正品和3个次品,每次取一个零件,如果取出的次品不再放回,求在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次品数X 的概率分布。 2.一名学生每天骑车上学,从他家到学校的途中有6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个交通岗遇到 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31 . (1)设ξ为这名学生在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求ξ的分布列; (2)设η为这名学生在首次停车前经过的路口数,求η的分布列;

(3)求这名学生在途中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 3.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21,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3 2. (1)记甲击中目标的此时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巩固练习】 1.(2012年高考(浙江理))已知箱中装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且规定:取出一个白球的 2分,取出一个黑球的1分.现从该箱中任取(无放回,且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3个球,记随机变量X 为取出3球所得分数之和. (Ⅰ)求X 的分布列; (Ⅱ)求X 的数学期望E (X ). 2.(2012年高考(重庆理))(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且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 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1 3 ,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 率为1 2 ,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 (Ⅰ)求甲获胜的概率; (Ⅱ)求投篮结束时甲的投篮次数ξ的分布列与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