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噪声危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3篇)

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减轻公路噪音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一套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旨在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及原因1. 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公路噪音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和机械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声、发动机声等;施工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机械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养护设备等产生的噪音。

2. 公路噪音污染原因(1)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线形设计、路面材料选择、道路宽度等均会影响噪音传播。

(2)交通流量大: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噪音也随之增大。

(3)车辆类型多样:不同类型车辆产生的噪音差异较大,如货车、客车等。

(4)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噪音较大,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三、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1. 道路设计优化(1)合理规划道路线形:尽量减少弯道、坡道等,降低噪音传播。

(2)优化路面材料:选择低噪音路面材料,如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3)合理设置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道路宽度。

2. 交通流量控制(1)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在噪音敏感区域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2)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噪音。

(3)限制货车通行:在噪音敏感区域限制货车通行,减少噪音污染。

3. 车辆噪音控制(1)推广低噪音车辆:鼓励使用低噪音车辆,降低噪音排放。

(2)加强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发动机噪音。

(3)使用隔音设施:在车辆排放口安装隔音设施,降低噪音传播。

4. 施工噪音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减少夜间噪音污染。

(2)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降低噪音产生。

(3)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公路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与防治措施

公路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与防治措施
民营科 技
21 ̄ 1 0 0 — 1 —
市政 与路桥
公路施 工 中 的噪声 污染 与防治措 施
高 风 林 ( 家 口市 第一 公 路 工 程 公 司 , 北 张 家 口 0 50 ) 张 河 7 0 0
摘 要: 如何 能够在积极发挥公路发展 的正 面作用的 同时 , 以较低 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 高的、 良性 的公路 建设速度 , 达到经济效益 、 社
技 , 0 5 1 ( 1 :4 3 . 2 0 ,2 1 )3 — 5 3 施工机械的噪声较大 , ) 不同机种之 间噪声声级 相差较大 , 有些设 f1董希斌 , 3 姜帆.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 价[.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 备 的运行 噪 声可 高 达 l0 B左 右 。 d 1 4 施工噪声源与一般的固定噪声源及流动 噪声源有所不 同, ) 施工机 2 0 ,5 4 :3 4 . 0 7 3 ( )4 - 5
4 1 曹志强. 湛高速公路( 渝 粤境段 ) 噪声防治对策[. , 0 ,: J公路 2 67 J 0 械往往都 是暴露在室外的 , 而且它们会在某段 时间内在一定 的小范 同内 『 石翔, 2 5 2 9 3 — 3 . 移动 , 这与固定噪声源相 比增 加了这段时间 内的噪声 污染范围 , 但与流 5 俞 道 y - z 一 动噪声源相 比施工噪声污染还是在局部范 围内的 , 即公路施工噪声具有 『1田 杰 芳 , 艳 . 路 _ 程 施 工 对 环境 的影 响 及 环 保 措施 【]

的距离 , 最大 限度地 避免公路交通噪声 扰民 , 公路穿越地 区功能 分区合 理, 尽可能避让居 民生活 区、 医院、 学校等 , 减少噪声防治投资。根据“ 近 而不进 、 离而不远 ” 的原则 , 在公路与城 镇规划 区之间预 留一定 的距 离。 般而言 , 在公路边 界用地外 2 0 公路交通噪声对声环境基本不会造 0 m, 成影响 。因此从 满足噪声要求考虑 , 公路 与城镇规划 区之间至少保 持 0 m距离 。 根据拟建公路两侧敏感点 的分布情况 , 也可 以考虑对噪声敏 居民产生影 响; 次 , 其 施工工地 的各种施 工机械工作时所产 生的噪声对 2 0 施工期各类 车辆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村 道路沿线产生严重影响。如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 、 压路机 、 装载机 、 平地 感点的建筑进行搬迁 。同时 , 机、 风钻等 ; 桥梁施 工时有 柴油打桩机 、 卷扬机 、 推土机 、 压路 机等 ; 公路 镇 、 学校等敏感点 。科学 安排施丁 , 合理选 择和调整施工时 间和机械 配 面层施工时有铲运机 、 平地机 、 压路机 、 振动棒 、 摊铺机等 。 这些突发性非 置 。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 , 应对施工进行科学安排 , 尽可能将施工作业时间 稳态 噪声作为施 工中的主要噪声源 , 将对施 工场地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村 安排在白天。 在居 民区附近路段 , 严禁夜间进行大规模施工活动 , 以减少 庄、 学校等敏感 点产生相 当的噪声污染 , 而夜 间施工将会使影响加大。 对 居 民 的干 扰 。 3设置临时施工隔声屏 , ) 加强 噪声敏感点 防护措施 。施工期 噪声带 公路施工周期较长 , 施工 内容繁琐 、 多样 , 机械化 程度较 高 , 因此 , 公

交通噪音解决案例

交通噪音解决案例

交通噪音解决案例交通噪音是现代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下面将列举10个交通噪音解决案例,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建设隔音屏障:在城市主要道路旁设置高大的隔音屏障,以阻挡交通噪音向周围区域传播。

这种隔音屏障常常采用吸音材料进行设计,能有效减少噪音。

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交通拥堵,从而减少交通噪音的产生。

3. 鼓励公共交通: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量。

这样一来,交通噪音的减少将是显而易见的。

4. 限制交通流量:通过限制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地区或特定区域,可以减少交通流量,从而降低交通噪音的水平。

5. 绿化带的建设:在城市道路两侧种植茂密的绿化植物,如树木和灌木,可以起到隔音的作用,减少交通噪音的传播。

6. 提高车辆噪音标准:制定更严格的车辆噪音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生产更加环保、低噪音的汽车,以减少交通噪音的产生。

7. 建设地下交通系统:在繁忙的城市中心地区,可以考虑建设地下交通系统,将交通流量转移到地下,减少地面交通噪音的干扰。

8. 声波屏障:利用现代科技,研发出声波屏障,通过发出与交通噪音相反的声波,来实现噪音的消除或减少。

9. 定期维护道路:道路的坑洼和破损会增加车辆噪音的产生,定期维护和修补道路,保持道路的平整和光滑,可以减少交通噪音的产生。

10. 增加交通巡逻和罚款力度:加大对违规行驶和超标噪音车辆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让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加注重减少噪音的产生。

交通噪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和方法,是可以减少和解决这一问题的。

政府、居民和汽车制造商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共同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211246022_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

211246022_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

0引言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铺开。

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由于交通量大、车速高,导致高速公路两侧的噪声超标情况日益严重,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的干扰程度也随之加剧[1-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由交通噪声引起的投诉也逐渐增加,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3]。

本文针对云南武昆高速某路段沿线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其交通噪声是否超标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避免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通过对该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1.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来源于运行中车辆发出的声音,主要分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轮胎噪声、喇叭噪声和车身噪声等。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发动机噪声和排气噪声;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50km/h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轮胎噪声[4],而高速公路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km/h ,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主要是轮胎噪声引起的。

1.2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具有污染噪声频率宽泛、污染介质无形、污染时间持续和污染范围具有区域性等显著特点[5]。

①污染噪声频率宽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交通噪声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噪声种类多,分布于低、中、高频率,具有频率宽泛的特点。

②污染介质无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因振动产生声波,并传递到个人受体,使其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对身体或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噪声传播是无形的。

③污染时间持续。

与普通公路对比,高速公路为满足货物运输、人员流动的需要,具有车流量大、24h 连续通车等特点,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是持续不断的。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及防治对策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及防治对策

2城 市道 路交 通噪声 的防治对 策
2 针对 声源 的降噪措施 . 1 改造城市道路路面 . 选用低噪声路面对于降低和控制交通噪声 污染非常有效。 据调查 , 汽车行 驶在沥青混凝 土路面 比行驶在水泥混 凝土路面噪声要低 1 d 。 3B 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 路面 的试验研究 ,外露集料表面 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 的降噪特 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 相媲美 , 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的降噪效 果 更为明显 . 可降噪 2 S B  ̄d。 22合理设计、 . 改造和使用车辆 按低噪声标准进行车辆设计改造是 有效 的策略之一。 : 如 采用高 效 率排气消音器 , 采用发动机 隔声罩 ; 采用自动变速器等适当措施进 行控制等 。 当然 , 研制开发超低噪声的新型环保车辆 , 电动汽车 、 如 太 阳能汽车也是我们的 目标。 23运用交通管 制措施 .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管制来组织交通 , 使道路上的车辆快捷 、 顺 畅 的行驶 , 从而进一步降低交通噪声 。 : 入城 区禁止呜喇叭 ; 如 进 某时 段 内禁止大型车辆进入城 区和 禁止驶入 医院 、 学校 、 休憩性公园等噪 声敏感地带 : 对于通往大 、 中型铁路货场 、 中心仓库 , 商业中心等的货 运汽车 , 应按规定允许通 行的路 线行驶 ; 调整 和优化交通信号配 时 ,
26针对 受 声 点 的降 噪 措 施 .
1道 路 交通噪声 的产 生及 特性
道路交通噪声通常 由车辆 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组成 , 中 其 车辆 自身噪声包 括发动机躁声 、 进排气噪声 、 发动机 冷却风扇噪声和 传动噪声。 车辆运行 噪声包括轮胎噪声及鸣笛噪声 。 以上 占主要支配 地位的噪声为发动初躁 声、 轮胎噪声 、 排气噪声和鸣笛噪声。道路 交 通噪声 的源头具 有流动性 。 是一种 6  ̄ 0B的中等强度的随机非稳 0 8d 态噪声 , 并与道路 车流量 、 车辆类型 、 行驶车速 、 道路状 况等密切相 关. 具有如下特性 : ( 道路交通噪声具有不确定性。它与道路坡度 、 1 ) 路面粗糙度 、 路 段位置等有关。 如道路坡度越大 , 发动机 负荷越增加 , 噪声越高 , 越接 近交叉 口噪声越高。 即使对 于同一地 点来说 , 在不 同的时刻其噪声声 级也是变化的。 ( 道路交通噪声 的分布与道路网相一致。主要影响道路两侧 一 2 ) 定范 围内的居民及其建 筑物 。 (道路 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密切 的关系。车流量与噪声 3 ) 的关系其总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加 , 噪声增大。 ( 振 动噪声 主要是指由胎面和胎侧振动引起 的噪声 。 4 ) 轮胎/ 路面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构造 、 路面构造深度特性及 车 速有关 , 且主要取决于车速 , 其强度 随车速 的增大而增大。对 于中型 汽车 。 当车速大于 6 k h时 , 0m/ 轮胎噪声就成 为汽车所 产生噪声的主 要成分 。小轿车发动机 的静音设计均较好 , 所以其轮胎 / 噪声是 路面 主要噪声源。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公路噪声污染是指由公路交通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公路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中一项突出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公路噪声污染的形成原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降噪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改善城市交通噪声环境提供参考。

一、公路噪声污染的形成原因公路噪声污染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包括车辆噪声、道路表面噪声和交通流噪声。

车辆噪声是公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引擎、排气管、车辆行驶时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噪音都会加剧公路噪声污染。

道路表面噪声也是造成公路噪声污染的重要原因。

不同材质及状态的道路表面会影响交通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例如柏油路面与水泥路面所产生的噪音有所不同。

二、公路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公路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听觉损伤、心理影响及身体健康问题。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觉损伤。

噪音超过一定强度和时间会对人耳朵造成损害,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聋哑。

公路噪声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受到环境噪音的干扰会导致人的心理压力增加,易患焦虑、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

公路噪声还可能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人体的激素分泌、心血管功能等会出现异常,加剧一系列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公路噪声的降噪措施针对公路噪声污染问题,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降噪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规划、改善车辆和道路、增加隔音设施等方面。

合理规划是降低公路噪声的有效手段。

在新建或改扩建公路时,应合理设置声屏障、植被带等隔音设施,减少噪声的传播。

改善车辆和道路也是降低公路噪声的关键。

采用低噪音轮胎、减少车辆底盘摩擦噪音、改善道路表面材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和道路本身产生的噪音。

增加隔音设施是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建设中,应增设隔音墙、隔音窗等设施,以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加强管理和监测也是降噪措施的一部分。

采用科学的噪声监测系统,强化对公路噪声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路噪声在正常范围内。

城市规划关于公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防治

城市规划关于公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防治

河南科技3上3.急弯陡坡路段。

由于下陡坡路段的车速比较快,因此急弯陡坡路段处除有单个急弯的安全隐患外,还容易产生车速过快、视距不良等因素造成车辆侧翻、对撞或冲出路外事故。

采取的措施。

(1)在急弯前的直线路段设置急弯、陡坡、减速的组合标志,逐渐控制车速,使车辆能以较安全的车速通过小半径曲线。

(2)路侧危险路段且事故较多路段的弯道外侧,设置了护栏。

(3)连续急弯陡坡路段结合地形设置了避险车道,避险车道的应用研究为失控车辆提供了安全的再生空间。

4.视距不良的路段。

引入路侧宽容设计理念,选择一些路侧条件好的路段,移植树木,留出路侧净区,为可能的路外事故提供安全空间。

能不设护栏就不设护栏。

(1)移去障碍物,如切掉山体,移植树木等,增加视线的通透性。

(2)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3)设置交通凸面镜和强制鸣喇叭。

(4)修剪、处治弯道内侧树木,使弯道内侧通视。

以上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在视距不良的情况下进行超车、或占道行驶而导致的对撞事故。

5.路侧险要路段,试验并开发多种护栏,使安保工程护栏选用更具灵活性。

路侧险要路段主要安全隐患是车辆驶出路外的事故。

方案设计时,首先应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设施,加强诱导,控制车速使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其次加强防护,减轻事故严重程度。

设计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路侧危险程度和路段的平、纵线形指标及历史事故资料,分别设计波形梁护栏、钢筋混凝土护栏。

()在临河路段和路侧险要路段设置警告标志和护栏。

6平面交叉路口。

(1)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且交通量较小的平面交叉路口,主路设置平面交叉的警告标志。

(2)视线不良的平面交叉应修剪路侧树木,保证平面交叉的视距条件。

(3)支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支路路口设置物理减速装置,强制支路车辆在汇入干线之前减速。

7.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

公路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段主要的安全隐患是快速行驶车辆和横穿行人、自行车的碰撞、解决的基本原则是规范行人的过路行为,给车辆必要的警告,并使车辆降低车速。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2篇)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2篇)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噪声是指超出了人体正常听觉范围的声音,它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噪声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噪声的危害,并提出一些防治噪声的建议。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损伤: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甚至聋哑。

2.心血管系统疾病:噪声刺激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紧张和兴奋,增加血液循环负荷,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3.睡眠障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引起睡眠障碍,影响睡眠质量,使人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4.精神压力:噪声会造成人体的精神紧张、疲劳和压力增加,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5.生活质量下降: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交流和思考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为了防治噪声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噪声控制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噪声控制法规和标准,对噪声源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确保环境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建筑噪声控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思考噪声控制,优化建筑结构和材料,加强隔音设计,减少室内噪声对室外的传播。

3.加强工业噪声控制:通过使用静音设备、隔音罩等技术手段,控制工业设备和机械的噪声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4.加强交通噪声控制:采取交通管控措施,减少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噪声的产生,如限速、管控车辆排放、改善公共交通等。

5.教育宣传与个人保护:加强噪声污染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倡导使用个人保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对噪声的直接接触。

6.合理规划城市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绿地、公园等区域,增加自然景观,减少噪声源。

7.开展科学研究与监测: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分析噪声的来源和分布,为噪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我们应加强政府管理、改善建筑和环境设计、加强交通管控、进行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防治探究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然后提出了公路交通噪声的基本防治措施,以降低乃至消除公路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噪声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对防治交通噪声方面已有法可依,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营运的各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平衡的目的。

一、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及危害问题分析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下降;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例如,受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业大厦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会有不同程
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周围土地的价值。

公路交通噪声的主要声源是各类机动车,各类机动车以不同的行驶状态和工况在公路上行驶而产生交通噪声。

二、防治交通噪声的策略分析
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

1、合理布局,优化路线设计。

合理地使用土地和划分功能区域是减少交通噪声扰民的有效方法。

在公路规划和建筑规划时,公路应尽可能地远离噪声敏感区域,居住建筑也应远离公路一定距离,以减少公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干扰。

选择建筑物场所和位置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物的噪声标准,决定建立学校、医院、住宅区和工厂区的合适地址。

同时,应该充分重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公路建设期间和营运后一定时间内对沿线地区的影响结论。

对现有公路既应考虑目前交通噪声现状和对广大居民工作、学习的影响,又要考虑未来公路交通发展对沿线两侧居民生活、学习质量的影响,真正做到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

2、选择低噪声的路面结构。

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的噪声中比例越来越大,因此,直接修建低噪声路面就显得很有意义。

所谓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

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其他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 15% ~ 25% 之间,有的甚至高达 30% 。

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道路噪声 3 db(a)~ 8 db( a)。

其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水稳定性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3、构筑声屏障阻断噪声传播。

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透射和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声。

声屏障从构成材质可分为:土堤、木质、钢筋混凝土、金属、玻璃钢以及加吸音材料的复合材料。

声屏障形式可分为防噪堤和声屏墙。

防噪堤常用于路堑或挖方地段,开挖出的土可直接用来修筑防噪堤并进行相应的绿化。

但我国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多采用高路堤,此种形式使用不多。

屏障墙可分为反射式和吸声式,主要采用吸声材料来降低噪声。

声屏障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明显,同时由于采用拼装式而具有可拆装的优点。

但声屏障也会产生一些负
作用,如易造成驾驶员心理压抑;透明材料墙体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并要经常清洗。

因此,声屏障应设在距路肩边缘 2 m 以外,声屏障墙体不宜高于 5 m。

声屏障长度大于 1 km 时,应设紧急疏散口。

4、种植隔声绿化林带。

栽植树木及植物形成的绿化林带,通过树木和植被的吸收遮挡作用来降低噪声。

资料表明,选择合适的树种、适当的种植密度和林带宽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

当林带宽度为 40 m 时,可降低噪声 10 db( a)~ 15 db( a);宽度为 10 m 时,可降低噪声4 db( a)~ 5 db( a); 10 m 宽的草皮可降低噪声 0. 7 db( a)。

同时,种植绿化林带还可以美化公路周边环境,吸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绿化林带还可以减弱司机长途驾驶产生的视觉疲劳,有利于安全行驶。

5、其他手段。

在高速公路通过的学校、医院等敏感路段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同时,将面向高速公路的居民区、学校建筑物安装双层门窗或通风隔声门窗,而且在高速公路两侧 50 m~ 90 m 规划成噪声红线,严禁新的居民点在红线内建筑新居。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实施必要的环境保护法规也是能够改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两条措施。

从国家法律的手段解决道路交通污染的问题。

三、结语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
也逐渐暴露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公路运营期间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必然会给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息带来严重干扰,尤其是对敏感点的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研究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治理技术已势在必行。

本文将如何降低高速公路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沿线居民身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1] 刘书套,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 m ]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 2] 李世慧. 高速公路上的隔声墙[ j] . 公路与汽运, 2001 [ 3] 魏显威,叶慧海,黄述芳. 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问题分析[ j] . 交通环保, 2003
[ 4] 简斌,郑军.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j] . 山西建筑,2007
[ 5]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 .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 m ]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