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作品111,c小调)

合集下载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各首详解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各首详解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各首详解(二)d小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2这部《d小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2分三个乐章。

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

三个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

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

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

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

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第一乐章,快板转广板,d小调,4/4拍,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

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

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

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

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

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

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

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觉得“事情还没完”。

第二乐章,慢板,降B大调,3/4拍,由温暖的bB大三和弦开始。

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

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贝多芬中_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_赵桂珍

贝多芬中_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_赵桂珍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10年03期48贝多芬中、晚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成熟时期作品1799年《悲怆奏鸣曲》的问世,即标志着贝多芬传统创作形式的终结和充满个性的崭新创作时期的到来——成熟时期的创作。

在此后的十四年里,生活的磨砺、思想的成熟、创作技巧的日趋完善,使他步入了一个创作的丰收期。

非常著名的一系列奏鸣曲都在这一时期完成。

共计13首。

其中《热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也是钢琴文献中的经典巨著。

 b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OP26。

作于1801年,出版于1802年。

题献给李奇诺夫斯基亲王,四个乐章。

属于中期的入门之作,无一乐章属于奏鸣曲形式。

他在奏鸣曲中使用变奏曲和进行曲这还是第一回,他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在音乐中大胆融入崭新的内容和生命,形成了贝多芬式的抒情、热情和戏剧性特征。

OP27-1、2奏鸣曲均作于1801年,出版于次年,三个乐章。

第一首题献给里奇斯顿公主,第二首献给他的恋人朱丽叶塔。

bE大调第十三奏鸣曲:OP27-1。

幻想曲似的奏鸣曲,是敲开中期创作新世界的重要作品。

逐渐摆脱了古典形式,成长为真正的、新型的、戏剧性的奏鸣曲。

反映了贝多芬在奏鸣曲形式完整性方面的探索。

各乐章之间没有划上结束线,意在使整首作品一气呵成地演奏,各乐章由同一脉动统一起来,所有感情都向末乐章逼近,最后汇成一副宏伟的图画。

充分表现出大胆的幻想和独到的音乐性密度手法。

#C小调第十四奏鸣曲:OP27-2。

“月光”,是贝多芬最具独创性、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乐章内的安排打破了传统,改为慢—快—快,一改往日陈规,将重心放在了末乐章上,非常成功。

作品的创作正处于不堪耳疾之苦的时期,曲中渗透了贝多芬激动不安的感情。

“月光”为后人所题,与作品的整体情绪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演奏时切不可简单地顾名思义。

第一乐章幻想、温顺的爱情,有时有充满阴森的预感。

第二乐章略为宁静的心情,希望有所复苏。

第三乐章绝望、嫉妒在呼号,以刺杀甚至死亡结束全曲。

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分析word精品

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分析word精品

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分析这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 全曲在宁静中透露这一 种不安的因素,这是贝多芬晚年哲理美学原则的完美体现。

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用奏鸣曲式写成,并加上一个长大的序奏和一个尾 声:| -------- Exp ------- 1 I ----- D.G ----- I ----------- Rep ---------- 1-------- (D.G.RepII )In t — MT — Re — ST — Cl.T — I — II — III — MT'-Re'-ST'-CI.T ' Coda 1 20 36 50 66 70 72 87 92 100 116 143 147 序奏(1 —19)这个长大的序奏是整个乐章的核心,它在材料、性格、矛盾冲突和调性等方 面都预示了全曲的基本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奏鸣曲式本体的各部分当中。

序奏 是一个并行对比的三句式乐段。

第一句 1— 4小节是2+2的2个乐句变调模进, 由c 小调转到f 小调,这里出现了全曲最重要的 3个动机a 、b 和c 。

a 动机是附a b点节奏;b 动机是颤音的回音音型;c 动机八度齐奏的刚毅性格与主部主题十分 相似。

第二句5—11小节是以a 材料为主的乐句,它从降 D 大调开始,第9小 节转回主调c 小调,在属和弦结束。

第3句11—19是一个对比乐句,它的力度 变轻,节奏突然松弛,这与副部主题宽广的性格较为相似。

这里第 1句与第3 句的对比正好预示了全曲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主要矛盾, 而第2句就好似一个 连接。

序奏的调性为c — f —降D —c ,这也预示全曲的调关系是以四、五度转调 和二度转调为主的。

第17小节速度变为快板,以b 动机将乐曲引入呈示部。

二二呈示部(19—69)1主部(19— 35)第19到20小节是主部主题出现前的一次动力型准备,这个动机是序奏c材料的派生,它在乐曲以后的发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是由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的。

这首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最具挑战性和精妙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奏鸣曲由四个乐章构成,每个乐章都充满了情感和技巧的表达。

第一乐章以其沉重而富有力量的旋律开头,表达了贝多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随着乐曲的推进,旋律变得更加悲伤和细腻,展现了作曲家的情感变化和复杂性。

第二乐章是一个悠扬的舞曲,以其轻盈的旋律和明亮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乐章充满了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技巧,展示了贝多芬作为钢琴作曲家的巧妙技巧和独特风格。

第三乐章是一个富有对比的悲怆乐章,表达了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个乐章以其悲伤而深沉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让人感到心碎。

贝多芬通过这个乐章向听众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矛盾和挣扎的理解。

最后一个乐章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终曲。

这个乐章以其狂热和强有力的旋律展现了贝多芬的天才和对音乐的热爱。

这段终曲充满了挑战性的技巧和复杂的和声,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表现力。

C小调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钢琴家们追求的高难度作品之一。

无论是对作曲家还是演奏者来说,这首奏鸣曲都是一个巨大的艺术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音乐的壮举。

它融合了情感、技巧和创造力,成为了贝多芬音乐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期划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期划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期划分1早期(1792—1800年)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共创作了八首钢琴奏鸣曲,即第一首至第八首,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在风格上有两个特点:沿续传统和贝多芬独特的创作性风格。

同时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所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贝多芬在这个时期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有许多新的形式和新的探索,特别是在第八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

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

悲怆奏鸣曲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

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

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很接近,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回旋曲的第一主题也略有相似之处。

贝多芬在早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延续并发展了海顿、莫扎特的质朴、严谨、富哲理性等古典传统,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而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等,构成贝多芬音乐那种强烈的感染力。

2中期(1800—1815年)即第九首至第二十七首,这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

17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个性发展思想和反对封建传统、宗教束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润到贝多芬的意识中。

对真、善、美的呼唤和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抗争,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成为贝多芬几乎是中期所有音乐作品的主题。

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根深蒂固地置身于现实中,决不走出现实。

他谱写的东西,就是他良知的记录,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是他人格力量的物化。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展开全文摘要:贝多芬的《黎明》钢琴奏鸣曲是他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尤其第一乐章可谓结构宏大,用材精炼,发展充分,这些特征都能从作品形态的各要素,如旋律、调性、和声与曲式等方面得以体现,而本文即是对这些音乐形态要素所做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旋律调性和声曲式《黎明》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二十一首,作品编号是·p.53,作者开始创作于1803年,第二年夏天定稿完成。

该曲又名《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冯·瓦尔德斯泰因是贝多芬在波恩时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他不仅为贝多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还给予他内在的精神鼓励。

所以,贝多芬将该作品提献给了这位伯爵先生,作品《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的标题也就由此得名。

对于广为流传的《黎明》这个标题也并非作者所加,不过,它不仅揭示了作品所反映的大自然之音乐意境,同时,也体现了作品所孕育的崇高的诗意形象①。

全曲共包含三个乐章,本文就第一乐章从音乐材料、曲式结构、调性与和声等音乐形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分析报告如下。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一、呈示部(1—86小节)1.主部(1—13小节)主部用平行开放的转调乐段写成。

第一乐句由两个动机材料构成,第一个动机是一个两小节的乐节结构,第二个动机是一个一小节的乐汇结构,并作了一次自由模进,这一个乐句在结构上具有分解特征。

第一个动机从主调C大调开始,第二个动机转向G大调,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转调模进,并在结构上作了五小节的扩展,扩展部分的材料是对动机2的模进延伸,并且转向C大调,第二乐句的调性从降B 大调开始,离向F大调与F小调。

到第十二小节处,在C大调上形成全终止后,又开放结束。

整个主部调性变化频繁,在音乐上动力性特征较为突出。

2.连接部(14—34小节)连接部主要采用主部材料,并引用了一部分非主题性、经过性的新材料,主要采用变奏手法来发展主部材料,在结构上巩固主调、转入新调和副部属准备三个阶段较为清晰。

贝多芬《c小调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贝多芬《c小调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op.111)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的味道 , 由一个弱 起小节 引 出单 纯 的旋律 如歌地 倾诉 着 , 为 后面五次变奏埋下伏笔 。 第一变奏 1 6小节 到 3 2小节 , 右手 频繁 模仿 主题 , 左 手
以 切 分 节 奏 伴 随 主 题 变 奏 。第 二 变 奏 3 3小 节 到 4 8小 节 , 6 /
1 6拍 . 主题被 分成十六分 音符和三 十二分音符 , 左右 手轮流 出现主题 。第三变奏 4 9小节到 6 4小节 , 1 2 / 3 2拍 , 变 奏的主 题分割成 了三 十二分 音 符 和六 十 四分 音 符 , 出现在 不 同声 部, 使音乐更加具有活力 。第 四变 奏 6 5小 节到 1 0 5小节 , 拍 子 回归到 j - 9 / 1 6拍 但 是音 型没 有改变 三十 二分 音符 的持 续存 在 。 使得这 次变奏更 加 不安 。随着 第五 变奏 的 出现 , 整
叹调 , 非常单纯 而如歌 的柔板 , c大调 , 9 / 1 6拍 , 变奏 曲。本
乐 章 是 由一 个 主题 和 围绕 主 题展 开 的 五 个 变 奏 曲组 成 。
1 3】
当代音乐 理论版 2 0 1 5年 2月号
主 题 是 从 第 1小 节 到 1 6小 节 , 主 题 中充 满 了 浪 漫 主 义
命失败后 的精神追求 , 这时他 的创作 中早 已没有 早期和 中期
作品 中的强烈情感 , 有的 只是认 清客 观事 实后追 求安 宁 、 自
由的 向往 。第 三 十 二 钢 琴 奏 呜 曲作 为 贝 多 芬 最 后 一 首 钢 琴
奏鸣 曲。 为他的创作做 了创新 和总结 。
池汹涌澎湃 的海浪 , 每 当一个 表情 记号 出现时 , 都 会激起 比

贝多芬作品目录

贝多芬作品目录

贝多芬作品目录贝多芬作品目录作品类型作品名原名作品编号创作时间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Symphonie No.1 Op.21 1794--1796 C大调交响曲第二交响曲 Symphonie No.2 Op.36 1801-1802.10 D大调交响曲第三交响曲 (英雄) Symphonie No.3 OP.55 1803-1804 降E大调交响曲第四交响曲 Symphonie No.4 Op.60 1806.1 降B大调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命运) Symphonie No.5 Op.67 1804-1808 C 小调交响曲第六交响曲 (田园) Symphonie No.6 Op.68 1807---1808 F大调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Symphonie No.7 Op.92 1811-1812.6 A大调 ?交响曲第八交响曲 Symphonie No.8 Op.93 1811-1812.10 F大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合唱) Symphonie No.9 Op.125 1824.2 D小调交响曲第十交响曲 Symphonie No.10 遗稿交响曲战争交响曲 Wellingtons Sieg Op.91 1813 D大调序曲艾格蒙特 Egmond 1809序曲科里奥兰 Coriolanus Overture Op.93 1807 C大调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p.43 1800-1801序曲向大厦献礼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house Op.124 1822 C大调序曲命名日庆典序曲Ouverture “Namensfeier”Op.115 1814 C大调序曲莱昂诺拉(三首)雅典的废墟 The ruins of Athens Op.11312首小步舞曲 12Menuette WoO.7 1795舞曲 12首德国舞曲 12 Dertsche Tanze WoO.8 179512首对舞曲 12 Kontratanze WoO.14 1800-1802舞曲 6首兰德勒舞曲 6 Landlerische T anze WoO.15 1802 D大调11首维也纳舞曲 11 Wienertanze WoO.17 1818-1820庆贺小步舞曲 Grarulations Menuett WoO.3 1822进行曲为乐队而作的进行曲(6首) Marsh for Orchetra WoO.18-22,24,29 1809-1810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1 Op.15 1796 C大调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Pinao Concertos No.2 Op.19 1794-1795 降B大调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3 Op.37 1800 C小调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Pinao Concertos No.4 Op.58 1805-1806 G大调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No.5 Op.78 降E大调协奏曲第六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D Op.61 1807协奏曲钢琴协奏曲 Pinao Concertos in E flat WoO.4 1784回旋曲钢琴与乐队的降B大调回旋曲Rondo for Pinao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WoO.6 1795幻想曲合唱幻想曲Fantasie fur Klavier,Chor Und Orchester Op.80 1808 C小调协奏曲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Triple Concerto for vilin Cello and Piano Op.56 1803-1804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61 1806 D大调浪漫曲浪漫曲两首 2 Romances Op.40 1802-1803 C大调小夜曲小夜曲两首 2 Sereenades Op.8,Op.25 1796-11797 D大调重奏管乐8重奏 Wind Octet Op.103 1792 G小调重奏管乐7重奏 Wind Septet Op.20 1796-1800 降E大调重奏管乐6重奏 Wind Sextet Op.71 1796-1797 降E大调重奏管乐6重奏 Wind Sextet Op.81b 1794-1795 降E大调重奏管乐5重奏 Wind quintet Op.16 1796-1797重奏弦乐5重奏 (3首) String quintets O.p4.29.104 1800-1801 C大调重奏第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 Op.18.1 1799.6 F 大调重奏第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2 Op.18.2 G大调钢琴花园重奏第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3 Op.18.3 D大调重奏第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4 Op.18.4 1795 C小调重奏第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5 Op.18.5 A大调重奏第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6 Op.18.6 降B大调重奏第七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7 Op.59.1 1806 F大调重奏第八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8 Op.59.2 1806 E小调重奏第九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9 Op.59.3 1806 C大调重奏第十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0 Op.74 1809 降E 大调重奏第十一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1 Op.95 1810 F 小调重奏第十二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2 Op.127 1823降E大调重奏第十三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3 Op.130 1825 降B大调重奏第十四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4 Op.131 1826 升C小调重奏第十五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5 Op.132 1824-1825 A小调重奏第十六号弦乐4重奏 Steing quartet No.16 Op.135 1826.1 F大调大赋格曲 Grosse Fugue in B flat Op.133 降B大调重奏弦乐4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F大调重奏钢琴4重奏 Piano qiartets WoO.36 1785 重奏第一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1 Op.3 1796 降E大调重奏第二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2 Op.8 1796-1797 D大调重奏第三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3 Op.9..1 1796-1798 G 大调重奏第四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4 Op.9.2 1796-1798 D大调重奏第五号弦乐3重奏 String trio No.5 Op.9.3 1796-1798 C小调重奏第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1 Op.1.1 1792 降E大调重奏第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2 Op.1.2 1793-1794 G大调重奏第三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3 Op.1.3 1793-1794 C小调重奏第四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4 Op.11 1798 降B大调重奏第五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5 重奏第六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6 Op.70.2 1808 降E大调重奏第七钢琴3重奏(大公) Piano trio No.7 Op.97 1811 降B大调重奏第八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8 WoD.39 降B大调重奏第九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9 WoD.38 1790-1791 降E 大调重奏第十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0 Op.44 1792 降E大调重奏第十一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G No.11 Op.121a 1803 G 小调重奏第十二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No.12 Op.38 1802-1803 降E大调重奏钢琴3重奏 Piano trio No.D D大调重奏木管3重奏 Woodwind trio in C Op.87 1794 C大调重奏 3重奏Trio in G WoD.37 1790 G大调重奏 2重奏 String duo in E flat WoD.32 1795-1798 降E大调奏鸣曲圆号奏鸣曲 Horn Sonata in F Op.17 1800 F大调主题与变奏 6首 6 T ema Con Variazioni Op.105 1817-1818 重奏长笛2重奏 Flute duo in G WoD.261792 G大调重奏木管2重奏 3 Woodwind duos WoD.27 1792 C大调变奏曲根据歌剧<唐璜>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La ci darem la mano” ausder Oper “Don Giovanni” Von W.A.Mozart WoD.28 1797 变奏曲根据<费加罗的婚礼>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Se Vuol ballare,Signorcontino”aus der Oper “Le nozze di Figaro”Von W.A.Mozart WoD.40 1792-1793 F大调奏鸣曲第一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1 Op.5.1 1796-1797 F大调奏鸣曲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2 Op.5.2 G小调奏鸣曲第三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3 Op.69 1808 A大调奏鸣曲第四大提琴奏鸣曲 CelloSonata No.4 Op.102.1 1815 G大调奏鸣曲第五大提琴奏鸣曲 Cello Sonata No.5 Op.102.2 1815 D 大调变奏曲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变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G大调变奏曲根据<马卡布的犹大>主题的变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See the Conqueringhero”aus “Judas Maccabeus”Von G. F. Handel WoD.45 1796 G大调变奏曲根据<魔笛>主题的变奏曲7段7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Bei Mannern,Selche LiebeFuhln”aus der Oper “Zauberflote”Von W .A .Mozart WoD.46 1801 降E大调变奏曲根据<魔笛>主题的变奏曲12段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Ein Madchen oderWeibchen” aus der Oper “Zauberflote” Von W.A.Mozart Op.66 1796 F大调奏鸣曲第1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1 1795 D大调第2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2 1795 A大调奏鸣曲第3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12.3 1795 降E大调奏鸣曲第4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23 1800 A 小调奏鸣曲第5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Violin Sonata No.1 Op.24 1800 F大调奏鸣曲第6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1 1802 A大调奏鸣曲第7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2 C小调奏鸣曲第8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30.3 G大调奏鸣曲第9号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 Violin Sonata No.1 Op.47 1803 A大调奏鸣曲第10号小提琴奏鸣曲 Violin Sonata No.1 Op.96 1811-1812 G大调奏鸣曲第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调奏鸣曲第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调奏鸣曲第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 Op.2.3 1795 C小调奏鸣曲第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4 Op.7 1796-1797 E大调奏鸣曲第5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5 Op.10.1 1796-1798 C小调奏鸣曲第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6 Op.10.2 F大调奏鸣曲第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调奏鸣曲第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Piano Sonata No.8 Op.13 1798-1799 C小调奏鸣曲第9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9 Op.14.1 1798-1799 E大调奏鸣曲第10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0 Op.14.2 G大调奏鸣曲第1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1 Op.22 1800 降B大调奏鸣曲第12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2 Op.26 1800-1801 降A大调奏鸣曲第13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3 Op.27.1 1800-1801 降E大调奏鸣曲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Piano Sonata No.14 Op.27.21801 升C小调奏鸣曲第15号钢琴奏鸣曲(田园) Piano Sonata No.15 Op.28 1801 D大调奏鸣曲第16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6 Op.31.1 1801-1802 G大调奏鸣曲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Piano Sonata No.17 Op.31.2 D小调奏鸣曲第1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8 Op.31.3 降E大调奏鸣曲第19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19 Op.49.1 1805 G大调奏鸣曲第20号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20 Op.49.2 G大调奏鸣曲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 Piano Sonata No.21 Op.53 1803-1804 C大调奏鸣曲第2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2 Op.54 1804 F 大调奏鸣曲第23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Piano Sonata No.23 Op.57 1804-1806 F小调奏鸣曲第24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4 Op.78 1809 升F大调奏鸣曲第25号钢琴奏鸣曲(杜鹃) Piano Sonata No.25 Op.79 1809 G大调奏鸣曲第26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Piano Sonata No.26 Op.81a 1809 降E大调奏鸣曲第27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7 Op.90 1814 E 小调奏鸣曲第28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28 Op.101 1815-1816 A大调奏鸣曲第29号钢琴奏鸣曲(钢琴) Piano Sonata No.29 Op.1061818-1819 降B大调奏鸣曲第30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0 Op.109 1818 E 大调奏鸣曲第31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1 Op.110 1821 降A大调奏鸣曲第32号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32 Op.111 1819-1822 E小调奏鸣曲为选帝候而作的奏鸣曲Kurfursten Sonates WoD.47 1782-1783 降E大调变奏曲英雄变奏曲 Eroica Variations Op.35 降E大调变奏曲狄亚贝里变奏曲 Diabelli Variations Op.120 1823 C大调变奏曲 32段变奏曲 32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 WoD.80 1806-1807 C小调变奏曲为钢琴而作的变奏曲(14首) Variationen for Piano变奏曲根据德莱斯勒的进行曲主题的变奏曲9首9 Variationen uber einen Marsch Von E. C.Dressler WoD.63 1781 C小调变奏曲根据李基尼抒情小调主题的变奏曲24首24 Variationen uber die Ariette “Venni amore”Von V. Righini WoD.65 1790 D大调变奏曲根据迪塔斯多夫抒情小调主题的变奏曲13首13 Variationen uber die Ariette “Es Wareinmal ein alter Mann”aus dem Singspiel “Das rote Kappchen” Von K. D. VonDittersdorf WoD.66 1792 A大调变奏曲根据海贝尔舞剧主题的变奏曲12首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Menuett a la Vigano”aus dem Ballett “le nozze disturbate” Von J.Haibel WoD.68 C大调变奏曲根据拜谢罗歌剧主题的变奏曲6首6 Variationen uberdas Duett “Nel cor piu non mi sento”aus der Oper “La molinara”Von G.Paisiello WoD.70 1788变奏曲根据拜谢罗歌剧主题的变奏曲9首9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L’amor Contadino”aisder Oper “Lamolinara”Von G.Paisiello WoD.69 1795 A大调变奏曲根据伍拉尼兹基舞剧主题的变奏曲12首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Russischen Tanz”aus dem Ballett “Das Waldmadchen”Von P. Wranitzky WoD.71 1796 A大调变奏曲根据格莱特里歌剧主题的变奏曲8首 8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Une fievre brulant”us der Oper “Richard Coeur de Lion”Von A.M.Gretry WoD.72 1796-1797 C大调变奏曲根据萨列里歌剧主题的变奏曲10首 10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La stessa, laatessissima” aus der Oper “Falstaff” Von A.Salieli WoD.73 1799 降B大调变奏曲根据维特歌剧主题的变奏曲7首 7 Variationen uber das Quartett “Kind, Willst duruterbrochene Opferfest”Von, P.Winter WoD.75 1799 F大调变奏曲根据苏斯麦耶尔歌剧主题的变奏曲6(8)首6(8) Variationen uber das Tarzett “Tandeln undScherzen”aus der Oper “Soliman Li order die drei Sultaninen” Von F. X. SussmayrWoD76 1799 F大调变奏曲根据自己创作主题的变奏曲6首6 Leichte Variationen Uber ein eigenes Thema WoD.77 1800G大调变奏曲根据<神佑吾皇>主题的变奏曲7首7 Variationen uber “God Save the King” WoD.78 1803 C大调变奏曲根据<保卫大不列颠>主题的变奏曲5首5 Variationen uber “Rule Britania” WoD.79 1803 D大调变奏曲根据主题而创作的变奏曲32首 32 Variationen uber ein eigenes Thema WoD.80 1806 C小调小品小品7首 Sieben Bagatellen Op.33 1803小品新小品11首 Elf neue Bagatelle Op.119 1800-1821小品小品6首 Sechs Bagatellens Op.126 1823回旋曲为钢琴而作的回旋曲 Rondes for Piano 1797 C;G大调幻想曲幻想曲 Fantasia in G Minor Op.77 1809 G小调前奏曲前奏曲 Prelude in F minor WoD.55 1803 F小调行板可爱的行板 Andante favori WoD.57行板庄严的行板 Andante maestoso WoD.62 1826 C大调舞曲为钢琴而作的舞曲 Piano dances WoD81 1800奏鸣曲联弹用奏鸣曲 Piano Sonata in D Op.6 1796-1797 D大调进行曲联弹用大进行曲3首 3 Marsche Op.45 1802-1803变奏曲根据华德斯坦主题的变奏曲8首 8 Variationen uber ein Thema des Grafen Von WaldsteinWoD.67 1791-1792变奏曲根据歌曲而作的变奏曲6首 Lied “Ich denke dein” mit 6 Variationen WoD.74 1799-1804神剧基督在橄榄山上 Oratorium “Christus am olberg” Op.85 1803 降E小调弥撒曲庄严大弥撒 Missa Solemnis Op.123 1818-1823 D大调弥撒曲弥撒曲 Mass in C Op.86 1807 C大调清唱剧<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Kantate “Meeresstille undgluckliche Fahrt” Op.112 1814-1815D大调合唱曲合唱曲13首 Choral Works Op.121b歌剧费德里奥 Fidelio Op.72 1802-1805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Deets & Trio and Quartets Op.116 民歌英国民歌编曲(160首以上) Volksliedbearbeitungen苏格兰民歌25首 25 Scottich Songs Op.108 1815-1816民歌爱尔兰民歌25首 25 Irish Songs WoD.152 1810-1813民歌爱尔兰民歌20首 20 Irish Songs WoD.153 1810-1813民歌爱尔兰民歌12首 12 Irish Songs WoD.154 1810-1813民歌威尔士民歌26首 26 Welsh Songs WoD.155 1810-1814 民歌苏格兰民歌12首 12 Scottish Songs WoD.156 1817-1818 民歌各国民歌12首 12 Songs of various nationality WoD.157 1814-1815民歌各国民歌集36首 Songs of various nationality WoD.158 1815-18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奏鸣曲(作品111,c小调)
第一乐章
引子(1—18)。

歌谣曲式的“a”部分是乐句,停在半终止上(1—11)。

开放的“b”部分,构成了八小节加固属和弦的段落(11—18)。

这八小节的和声,前面中间声部围绕着属的持续音,完成了两次功能循环,并且两次都到了半终止(11—13,13—15),后面的四小节全部都是属三和弦(15—18)。

这四小节的后两小节(17—18),虽然仍属于引子,但速度已变成了快板。

呈示部(19—69或70)。

第19、20小节,是主要主题开始前的两个动力准备,它们曾两次试图把主要主题推出来,但主要主题的真正开始是随着第三次动力准备才展现出来。

主要主题为乐段(21—35)。

其终止是:半终止(第26小节中部,延伸为两小节半),完全终止(第35小节中部)。

注:(一)前乐句是齐奏,从低音区开始,后乐句是多声部的,从中音区开始。

(二)乐段结束的终止(第35小节中部)相当隐蔽,不在强拍,又因低音声部属音的连接线(46和弦!),使它变得非常不完满,几乎找不到完全终止的痕迹。

连接段落(36—50)用主要主题动机性格的材料转到平行大调的下属调降A大调,即副主题的调性。

副主题(50—55)的曲式是乐句,停在不完满完全终止上开放着。

或者更准确的说:副主题是停在阻碍终止上开放着、渐慢和变奏的重复片断(50—54)+模进的部分重复,最后停在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上(慢板,55)。

副主题通过渐慢和不稳定的终止,获得了沉思幻想的特征。

一段技术精湛的快速齐奏,突然打断了沉思幻想的气氛(56—57)。

这一段快速的齐奏以回到了快板,它用更强奏的、暴风雨般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进入第一个结束主题。

第一个结束主题的曲式是变奏的重复乐句(58—64),它的主题性格的材料来自主要主题。

其变奏是:重复时将开始乐句在低音区的旋律移到了高音区。

第二结束主题(65—67)是重复终止,其中T和D以二分音符的时值交换一次。

第三结束主题(67—69)是重复终止,其中T和D 以二分音符的时值交换一次。

至此为呈示部并重复(由第一个括号开始重复,69)。

由第二个括号(70)和后面两面三刀小节引出展开部。

展开部(73—92)。

只用主要主题发展。

第87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该和弦在持续音上发展成六小节的段落(87—92),由此引出再现部。

再现部(93—147)。

再现的主要主题(93—101)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乐段变成了乐句,并向下属(f小调)方向转调。

主要主题和副主题之间的连接段落,用呈示部中连接段落的材料转回改为大调的主调C大调(101—116)。

再现的副主题比在呈示部时长了许多(117—128)。

开始旋律出现在C大调(117—122),随后转向下属小调(f小调,123—124),现在旋律又出现在f小调(第一个片断在低音声部,变奏的重复在高音声部,125—128)。

从副主题的五连音动机中发展出渐强、渐快的连接段落(129—135),引出了移到主调再现的第一结束主题(136—142)及其后的第二和第三结束主题(143—147)。

尾声(147—159)。

叠入开始。

用主要主题发展。

最后不断渐弱,在微弱中结束。

第二乐章
主题。

两部分的、无再现的歌谣曲式:16+重复的8小节(1—18)。

第一部分为乐段。

其终止是:半终止(第一个括号,在第8小节),完全终止(第二个括号,在第9小节)。

歌谣曲式的第二部分是新材料。

其曲式是重复乐句,用完全终止结束(17或18)。

第17小节的第一个括号返回重复部分,第18小节的第二个括号引出下面的变奏。

所有的变奏,都保持着主题的速度(很慢)。

主题和某些变奏之间都没有句逗,主题和这些变奏紧接在一起。

前三个变奏的特点是,在保持原速度的条件下,一次比一次活跃激
动,音符的时值越来越小。

第四个(最后一个)变奏,将前面几个变奏逐步发展起来的活跃激动的情绪缓和下来。

各变奏的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变奏(19—37)。

旋律通过增加辅助音变得有些活跃。

在低音声部,每一小节都有三组三个十六分音符,其中所有的三、六、九音都用连接线与下一个十六分音符连接起来的、具有切分特点的音型为旋律伴奏。

第二变奏(38—55)。

这里贝多芬疏忽了拍子的写法,把6/16写成3/8的拍子(在家知道,6/16的拍子可分为两个单位,而3/8的拍子则可分为三个单位。

尽管6/8与3/4的时值是同样的,但不能把3/4写成6/8)。

该变奏的特点是:音型较为活跃,每一个十六分音符都分解为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

另外,该变奏是模仿结构。

第三变奏(56—73)。

音型更加活跃,用了六十四分音符。

第四变奏(74—105)。

活跃的气氛已经缓和下来。

在歌谣曲式第一部分的前半部(即乐段的前乐句),在震音似的双持续音(主音+属音)上方,叹息般的切分节奏勾画出主题旋律的线条(74—81)。

乐段的后乐句,在钢琴高音区的微弱声中,以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将旋律音型化。

这声音好似来自天上,它把听众引入了仙境!(82—89)。

歌谣曲式的第二部分(90—105)与第一部分相似。

其前半部(90—97),在震音似的持续音上方,叹息般的切分音构成了旋律线;其后半部,在钢琴高音区的微弱声中,以三十二分音符的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次把听众引入仙境。

(98—105)。

没有句逗,不知不觉地叠入开始了巨大的尾声。

尾声(106—186)。

开始时还笼罩着天国的气氛。

第109小节开始渐强,好似我们又向大地飞回。

第115小节的开始,出现了强颤音,它使我们好似又回到了人类世界。

此后渐弱并转调(离开了主调C大调,转到降E大调)。

下面变成了两个声部的结构,将主题中的一个动机用在钢琴的两端,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这种处理方法很有内在表现力(这是贝多芬晚期钢琴作品的独特手法,127—128)。

从第129小节开始,尾声用模进和旋律的一点因素缓慢而曲折地回到主调C大调(139)。

从下一小李开始(140),主调变成了圣赞曲。

这圣赞曲由于不断渐强,逐步变得更加庄重、崇敬,它在第169小节停在属和弦上开放着。

第170小节开始突然变得很微弱,我们好象又回到广阔的苍穹之中。

在这里,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准确地说,只出现了主题第一部分的前乐句,并先在旋律的上方,后在旋律的下方用了属颤音,与此同时左手始终奏震音似的和弦,而所有这些又都控制在很微弱的力度中(171—178)。

紧接在后是最后一个动机加声似的重复,随后是这个重复的变奏,最后又是这个变奏的回声(179—181)。

在钢琴的高音区,两小节三十二分音符的音型,以平行三度进行和很微弱的平行六度下行音阶,好象已把我们带回大地(183)。

当这个平行六度的音阶进行到强奏时,出现了主题开始的主动机。

这个动机进行几次密接模仿后,渐弱到很微弱(184—186)。

这个乐章就在弱得象呼吸一样的声音中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