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王秀环;孙伟卫;季新燕;冯前进【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迷迭香精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作者】王秀环;孙伟卫;季新燕;冯前进【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alis L.),味辛性温,原产于地中海一带国家,为唇形科灌木,高度可达2 m,其叶子常常在枝上丛生,有极短的柄或无柄,呈线形,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引种至我国,并培育成功,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
迷迭香除具有观赏价值外,更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现已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食品添加和医药保健等领域[1]。
现代研究表明,迷迭香中主要的有效部位有两个:一个是精油,即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单萜、倍半萜等萜类成分;另一个是抗氧化剂成分,即非挥发性成分,主要为二萜类(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熊果酸、迷迭香酸)等成分[2-4]。
其中,迷迭香精油多存在于迷迭香叶及梗中,有明显的抑菌、抗氧化、缓解胃痉挛、胃胀、促进肠部运动、增强食欲、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其抗痤疮作用以丙酸杆菌较强,还能够通过抑制细菌繁殖而有效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5]。
目前,迷迭香精油提取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吸附法、压榨法、超声波提取法、瞬间降压法、酶法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6-9]。
不同的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迷迭香精油,本研究将其提取方法总结归纳如下。
迷迭香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具有脂溶性,不易溶于水,故可以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提取。
罗勒化学成分及抗蚊虫活性研究进展

罗勒化学成分及抗蚊虫活性研究进展丁锐;刘超祥;刘耀武;方成武【摘要】为了更好地对亳州罗勒(Ocimum basilicum)进行综合开发和应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罗勒化学成分及其抗蚊虫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8(015)010【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罗勒(Ocimum basilicum);蚊虫;精油;活性【作者】丁锐;刘超祥;刘耀武;方成武【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77.6蚊子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丝虫病等,消灭蚊子是预防和减少蚊虫传播疾病的有效途径。
避蚊胺作为一个有效的驱蚊剂,它是通过使蚊虫感到不适而生效的。
实验证明,避蚊胺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高浓度的避蚊胺易引发癫痫。
此外,避蚊胺与驱蚊酯等化学合成制剂均有一定刺激性,所以皮肤敏感、有伤口者和孕婴要避免使用[1]。
植物精油中含有多种已报道具有驱蚊灭蚊活性的化学成分,如柏科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成蚊的驱避时间较长[2],猫薄荷中提取、分离制得驱蚊有效成分假荆芥内酯是优良的空间驱避剂[3],芸香科植物精油、留兰香油、椒样薄荷油、香茅油和菊科植物精油对致倦库蚊成蚊均具有一定的熏蒸毒杀效果[4],野胡萝卜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具有毒杀活性[5],黄皮属茴香叶精油对致倦库蚊、埃及伊蚊和斯氏按蚊具有杀灭幼虫活性[6]。
罗勒(Ocimum basilicum)为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九层塔、甜罗勒、毛罗勒、兰香等;其性温味辛、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之功能,主治中暑、感冒头痛、动脉硬化、发热咳嗽、食积不化、腹泻等症[7~9]。
迷迭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迷迭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历史悠久地被用作香料和草药。
它的化学成分是精油、有机酸、芳香醇、芳香烃、类黄酮类、烷烃类和脂肪酸类等。
其中,精油是迷迭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约为2-5%。
迷迭香精油主要由丙三醇、水杨酸、尿囊素、芳樟醇、丁香醇、α-癸十八醇等几类化合物构成,每个成分的比例因植物种和地理条件而异。
丙三醇是迷迭香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一般占精油总量的20-30%,散发出薄荷般的气味。
水杨酸是迷迭香精油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以及尿囊素,均具有抗真菌等作用。
此外,芳樟醇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丁香醇可以增强免疫力,α-癸十八醇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除了精油,迷迭香还含有多种有机酸,如香草酸、靛酸、醋酸、甘油酸、洋甘菊酸、羟基乙酸等。
有机酸主要来自于迷迭香花植物中的细胞质和次生代谢物。
主要作用有缓解抑郁症和调节身体内血液酸碱度等。
迷迭香中还含有多种芳香醇,如β-醋酸柠檬醇、3,4-二甲氧基丙醇、乙酰乙酸乙醇等,它们主要通过植物的次生代谢进行构成。
芳香醇具有很强的芳香,可以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叶片不受病害的侵袭。
此外,迷迭香中还含有多种芳香烃、类黄酮类和烷烃类化合物,如芳樟醚、丁香醇、α-癸十八醇等。
它们具有降低血压、促进表皮伤口愈合等作用,也是好的芳香剂成分。
同时,迷迭香中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如油酸、芥酸、棕榈酸等,它们有助于调节脂质和脂肪代谢,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总之,迷迭香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博大精深,仅植物精油就含有很多种活性成份,可止血、杀菌、解热、抗氧化等功效。
这些成分的结合使迷迭香具有很强的抗炎、杀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多重功效。
驱蚊植物资源及其挥发物研究进展

蚊虫携带了大量的致病病毒,通过叮咬的方式传播给人类,导致疟疾、黄热病、西尼罗病毒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和西方马脑炎等疾病,从而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安全[1]。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虫媒疾病发病几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蚊虫作为媒介生物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在虫媒传染病中的占比较大,目前已经报道的蚊媒病毒病种类达40多种,蚊媒传染疾病的流行频度不断增强[2]。
病媒学家希望通过控制蚊虫数量,达到有效防治病媒生物疾病的目的。
化学杀虫剂和人工合成驱避剂具有微毒性,一直以来都是控制蚊虫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增加蚊虫的抗药性[3]。
因此,植物源驱避剂逐渐走入研究人员和大众的视野,受到广泛关注。
驱蚊植物一般指的是具有驱蚊活性成分、可以发挥驱蚊作用的植物,而这些驱蚊植物释放的驱蚊成分就称为植物源驱蚊成分。
植物源驱避剂来源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如根、茎、叶、花等,其活性成分多为萜烯类、酮类、酯类、醇类等化合物,也有黄酮和生物碱等[4-5]。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可以抵抗昆虫为害的自身防御体系[6]。
目前,对植物源驱避剂的研究及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植物源驱避剂集中在几种精油上,常见的有薄荷油、迷迭香油、柠檬草油、香茅油、雪松油、柠檬桉树油、丁香油和天竺葵油等[7]。
植物源驱蚊产品虽然具有环境友好、低残留、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但其有效驱蚊时间显著低于一些化学合成类产品。
因此,寻找环保、安全、长效的驱蚊植物资源是开发植物源驱避剂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相关学者已在驱蚊植物资源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已筛选出很多具有较好驱蚊能力的植物资源。
笔者通过对学者们的驱蚊植物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将大部分已知具有驱蚊能力的植物整合在一起,并对其有效驱蚊成分进行收集整理,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较为完整的驱蚊植物资源清单,为未来的驱蚊植物资源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1驱蚊植物种类我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被学者证实具有驱蚊成分。
间种芳香植物对蔬菜生长及虫害的影响

间种芳香植物对蔬菜生长及虫害的影响作者:叶珺琳郭国保潘春香郭克婷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8期摘要:以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tis)、茴香(Foeniculum vulgare)、薄荷(Mentha haplocalyx)等3种芳香草本植物为材料,采取与蕹菜间作种植方式,探讨3种芳香植物中特殊的挥发性成分对蕹菜生长及害虫的驱避作用。
结果表明:茴香、迷迭香、薄荷与蕹菜间作后,对蕹菜的株高、株幅、叶片数、分株、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迷迭香、薄荷根系发达,对蕹菜的生长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蕹菜产量较低。
但芳香植物驱避虫害效果显著,与芳香植物间种的蕹菜虫害明显减少,且随着蕹菜的生长,芳香植物的防虫效果更加显著。
其中,迷迭香防虫效果最佳且稳定,茴香次之,薄荷的效果不稳定。
关键词:芳香植物;间作;虫害;驱避作用;有机蔬菜中图分类号:S636.904;S34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143-02近年来,蔬菜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迫在眉睫。
生物防治技术以其安全、无毒、防效好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芳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对害虫的生物活性很高,且作用方式多样,已报道的作用方式有熏蒸、忌避、拒食、触杀、杀卵、抑制生长等[1]。
紫苏、迷迭香、薄荷、神香草、罗马果香菊等5种芳香植物间套作蔬菜对紫菜花虫有驱避作用。
梨园间种薄荷、罗勒、孔雀草等3种芳香植物能减少梨木虱、康氏粉蚧、蚜虫、金龟子、梨网蝽等害虫[2-3]。
有些植物精油已经被开发为驱虫剂,如香茅油已经成为避蚊胺最为流行的无毒替代物,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醛(无环单萜烯),可以制成防治蚊蝇的药膏、洗剂[4]。
九里香、肉桂、茴香、罗勒、花椒等25种芳香植物精油对绿豆四纹豆象的防蛀率达100%,绿豆四纹豆象产卵明显得到抑制[5]。
马缨丹精油对四纹豆象害虫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5]。
9种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驱避活性的研究

中华卫生杀 虫药械 2 0 1 5年 2月第 2 1 卷第 1期
C h i n J H y g I n s e c t &E q u i p F e b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J
・1 7・
【 论著 】
・
药械研 究 ・
9种 植 物 精 油 对 白纹伊 蚊驱 避 活 性 的研 究
通过对薄荷油 、 蓝桉 油 、 肉桂油 、 荆芥油 、 桉 叶油等 9种植物精 油对 白纹伊 蚊驱避活性的筛选 , 并 “ Y” 型嗅觉 仪法和 国标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 * 及其化学成分
李 黎
1 ,2
范泉水
1
邱 薇 张富强 冯子良 1 3 余 静 刘祥义
昆明 昆明 650224 )
1
1
1
王 杰
昆明
1
( 1.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650032 ; 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650032 ;
3. 西南林学院基础部
, 按峰面积和
匹配度 2 个 指 标 同 时 满 足 0. 1% 和 90 保 留 水蒸气蒸 馏 法 提 取 精 油 迷迭香采自
1. 1. 1
面剪出 4 cm × 4 cm 大小窗口的一次性手套, 将 手伸入 装 有 300 只 蚊 虫 的 蚊 笼 ( 40 cm × 30 cm × 30 cm ) 内 2 min , 前 来 停 落 的 蚊 虫 多 于 30 只 者为 攻 击 力 合 格, 此人及此笼蚊虫可用于驱避 试验 。 1. 3. 3 驱避试验 3 名攻击力合格的实验人员 双手同样 戴 上 上 述 手 套, 其中一只手为空白对
。涂 抹 驱 避 剂 是
个人蚊虫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 目前市售的驱 近年来 DEET 不 避剂主要成分是 DEET 。 但是, 断被报道对 人 体 有 负 作 用 、 对环境有害
[ 2]
* 资助项目: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 20080441272 ) 。 通 讯 作 者,E-mail : yujing021112 @ yahoo. com. cn ; Liuxy @ yahoo. com. cn 08 27 , 0129 收稿日期:2009 修回日期:2010-
量均匀涂抹待测的迷迭香精油, 暴露涂抹了精油 的皮肤, 严密遮蔽其余部分 。 涂抹精油后 2 h , 将 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蚊虫的蚊笼中 2 min , 观 察有无蚊虫前来吸血, 以后每小时测试一次, 只 要有 1 只蚊虫前来吸血即判作驱避失效 。 实验 重复 3 次, 记录迷迭香精油的有效保护时间
2种松科植物精油对蚊虫的毒杀作用

2种松科植物精油对蚊虫的毒杀作用扶巧梅;彭映辉;熊国红;陈飞飞;秦巧慧;申鸽;曾冬琴;张云;陈倩静【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9【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雪松叶精油和马尾松叶精油,用浸液法测定其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Ⅳ龄期幼虫和蛹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雪松叶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Ⅳ龄期幼虫/蛹的24 h LC50值分别是119.58/229.91、146.47/240.80 μg/mL.马尾松叶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Ⅳ龄期幼虫/蛹的24 h LC50值分别是135.53/260.10、162.54/257.69 g/mL.可见雪松叶精油和马尾松叶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具有研发成高效、对环境友好的灭蚊剂潜力.【总页数】4页(P145-147,156)【作者】扶巧梅;彭映辉;熊国红;陈飞飞;秦巧慧;申鸽;曾冬琴;张云;陈倩静【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国家家用杀虫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益阳,4130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66+5【相关文献】1.天竺桂叶精油成分分析及其对蚊虫的毒杀作用 [J], 申鸽;彭映辉;秦巧慧;熊国红;扶巧梅;曾冬琴;陈飞飞;张云2.植物对吸血蚊虫的驱避毒杀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彭映辉;陈飞飞;张云;曾冬琴;钟海雁3.两种松科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熏杀活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J], 扶巧梅;彭映辉;熊国红;申鸽;卢钰铎;郁凯;程维;4.两种松科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熏杀活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J], 扶巧梅;彭映辉;熊国红;申鸽;卢钰铎;郁凯;程维5.植物对吸血蚊虫的驱避毒杀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彭映辉;陈飞飞;张云;曾冬琴;钟海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管柱 HP-FFAP ( 30 m × 0. 25 mm ,0. 25 μ m ) 。 程序升温:从 45℃ 开始, 保 持 5 min 以 4℃ / min 升温至 150℃ , 再以 6℃ / min 升温至 250℃ 。 载 柱 流 量 110 mL / min , 进样口温度 气 为 He , 250℃ , 分流比 80∶ 1 。 质 谱 条 件: 离 子 源 EI 源; 离 子 源 温 度 230℃ ;电子 能 量 70 eV ;发 射 电 流 34. 6 μ A ;倍 增器电 压 1 706 V ; 接 口 温 度 230℃ ; 溶 剂 延 迟 3 min ;质 量 范 围 40 ~ 500 amu ( m / z ) , 进样量 1. 0 μ L 。 化合物定性 分 析 通 过 NIST05 标 准 质 谱 图 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图谱 库, 析鉴定 。 1. 3 2 种方 法 提 取 的 迷 迭 香 精 油 对 白 纹 伊 蚊 参 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 T 17322. 10 - 1998 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 。 1. 3. 1 测试蚊虫 白 纹 伊 蚊 江 苏 株 2009 年 4 月引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媒 介生物学与控制研究室 。 蚊虫在养虫室内常规 养殖, 室 内 温 度 26℃ ± 1℃ , 相 对 湿 度 55% ± 5% , 光照 L∶ D = 14 ∶ 10 。 蚊虫羽化后供以 10% 葡萄 糖 水 。 测 试 蚊 虫 为 羽 化 后 4 ~ 5 d 未 吸 血 的雌蚊 。 1. 3. 2 攻击力试验 3 名实验人员均戴上背 的驱避作用
白 纹 伊 蚊 Aedes albopictus Skuse 是 我 国 一 种重 要 的 医 学 媒 介 昆 虫, 是登革热和基孔肯雅 病的 主 要 传 播 媒 介, 感染实验表明还能传播乙 脑病毒 等 多 种 虫 媒 病 毒 病
[ 1]
用, 且 DEET 与氨基甲酸盐类杀虫剂混用时, 毒 性增强 。 由此迫切 需 要 寻 找 和 发 现 新 的 DEET 替代物 。 近年来从植物中寻找驱蚊活性物质受 到人们的广 泛 重 视 。 我 国 植 物 资 源 丰 富, 为寻
2 constituents. LI Li1 , , FAN Quan-Shui1 , QIU Wei1 , ZHANG Fu-Qiang 1 ,FENG Zi-Liang 1 ,WANG Jie 1 , YU Jing 1 , LIU Xiang-Yi3 ( 1.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hengdu Command , Kunming
3期
李
黎等: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535 ·
。法
[ 3] DEET 对 昆 国 Corbel 等 最 新 研 究 成 果 表 明,
虫和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酶的活性有抑制作
· 534 ·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47 卷
找植物源蚊虫驱避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迷迭 香 (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 系 唇 形 科 Labiatae 迷迭香属植物, 现有的研究表明:该 黄 酮 类、 三 萜 类 和 精 油 等, 植物富含二 萜 酚 类 、 其二萜酚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 、 抗肿瘤 、 抗 艾滋病毒及微生物等活性
650032 , China ; 2. Kunming General Hospital of Chengdu Command ,Kunming of chemistry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Abstract 650224 ,China )
650032 ,China ; 3. Department
2 另一只 手 在 手 背 窗 口 处 按 1. 5 μL / cm 的 剂 照,
云南省玉溪市, 自然干燥后取其茎和叶, 电动粉 碎机粉碎 。 称取 粉 碎 后 的 迷 迭 香 茎 、 叶 200 g , 用水蒸 气 蒸 馏 ( 共 水 蒸 馏 ) 提 取 5 h , 油水分离 后,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得到淡黄色具有芳香气 味的挥发油 。 1. 1. 2 超临界二 氧 化 碳 萃 取 法 提 取 精 油 称 叶 200 g , 装入萃取釜中, 取粉碎后的迷迭香茎 、 10 ~ 20 MPa 程 序 加 压, 30 ~ 40℃ 程 序 升 温, 萃 取 2 h, 收集产物, 得到淡黄色具有芳香气味的 挥发油 。 1. 2 2 种方法提取的迷迭香精油成分分析 HP6890 / HP5973 GC / MS 气 相 色 谱 / 质 谱 联用仪进行 成 分 分 析 。 气 相 色 谱 条 件:石 英 毛
[ 9, 10 ]
。 迷迭香精油广
[ 7]
泛应用于化 妆 品 和 其 他 日 用 品 。 此 外, 迷迭香 Ruttedge 精油还具有 杀 虫 活 性, Veena 等
[ 8]
报 道, 迷迭香
精油 对 红 蜘 蛛 、 蚊 子 及 其 虫 卵 有 强 杀 伤 力。 报 道 生 姜 ( Zingiber officinale ) 精 油 和迷迭 香 精 油 对 Anopheles stephensi ,埃 及 伊 蚊 Aedes ciatus 和致倦库蚊 Culex quinquefasatus 有 杀蚊卵作用 。 作者从云南玉溪迷迭香精油提炼 厂工 人 和 居 民 了 解 到, 生产期间工厂周围很少 蚊虫侵扰, 显 示 迷 迭 香 存 在 明 显 驱 蚊 活 性。但 是, 有关该植物挥发性成分对蚊虫的驱避作用 方面的研究少见报道 。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和 超临界 CO 2 萃取方 法, 提取了生长于云南的迷 迭香茎 、 叶中的植物精油, 测试了 2 种方法提取 的植 物 精 油 对 白 纹 伊 蚊 的 驱 避 活 性, 并利用气 相色谱 / 质谱( GC / MS ) 联 用 仪 分 析 了 2 种 迷 迭 香精 油 的 化 学 成 分, 比较并探讨了 2 种迷迭香 精油的化学成分差异 。
量均匀涂抹待测的迷迭香精油, 暴露涂抹了精油 的皮肤, 严密遮蔽其余部分 。 涂抹精油后 2 h , 将 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蚊虫的蚊笼中 2 min , 观 察有无蚊虫前来吸血, 以后每小时测试一次, 只 要有 1 只蚊虫前来吸血即判作驱避失效 。 实验 重复 3 次, 记录迷迭香精油的有效保护时间
, 按峰面积和
匹配度 2 个 指 标 同 时 满 足 0. 1% 和 90 保 留 解
1
1. 1
材料与方法
迷迭香精油提取 水蒸气蒸 馏 法 提 取 精 油 迷迭香采自
1. 1. 1
面剪出 4 cm × 4 cm 大小窗口的一次性手套, 将 手伸入 装 有 300 只 蚊 虫 的 蚊 笼 ( 40 cm × 30 cm × 30 cm ) 内 2 min , 前 来 停 落 的 蚊 虫 多 于 30 只 者为 攻 击 力 合 格, 此人及此笼蚊虫可用于驱避 试验 。 1. 3. 3 驱避试验 3 名攻击力合格的实验人员 双手同样 戴 上 上 述 手 套, 其中一只手为空白对
。涂 抹 驱 避 剂 是
个人蚊虫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 目前市售的驱 近年来 DEET 不 避剂主要成分是 DEET 。 但是, 断被报道对 人 体 有 负 作 用 、 对环境有害
[ 2]
* 资助项目: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 20080441272 ) 。 通 讯 作 者,E-mail : yujing021112 @ yahoo. com. cn ; Liuxy @ yahoo. com. cn 08 27 , 0129 收稿日期:2009 修回日期:2010-
( 1.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650032 ; 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650032 ;
3. 西南林学院基础部
Repellent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 from Rosmarinus officinalis on Aedes albopictus and its chemical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010 , 47 ( 3 ) :533 ~ 537
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 * 及其化学成分
李 黎
1 ,2
范泉水
1
邱 薇 张富强 冯子良 1 3 余 静 刘祥义
昆明 昆明 650224 )
1
1
1
王 杰
昆明
1
The effectivenes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as repellents
of Aedes albopictus Skuse mosquito was assessed. Essential oils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 2 extraction from plants grow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ir chemical constituent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using GC / M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 2 extraction were effective for sufficiently long ( 5. 82 ± 1. 13 ) h to meet the public health insecticide B-standard for D-( + ) -camphor 、 Eucalyptol 、 ( + )4-Carene 、 1-methylrepellents. The active chemicals were ( + ) -Limonene 、 4-( 1-methylethylidene ) -cyclohexene. Beta-pinene were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the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by either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 officinalis has potential as a commercial source of mosquito repellent. Key words Rosmarinus officinalis ,essential oil ,GC / MS ,Aedes albopictus ,repel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