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八大战役
解放战争各重大战役及时间

解放战争各重大战役及时间解放战争历次重要战役(按时间排序)(1)上党战役 1945年9月至10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均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2)邯郸战役 1945年10月至11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均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亦称平汉战役。
(3)中原突围 1946年6月至8月,我人民解放军中原均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
(4)苏中战役 1946年7月至8月,我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进攻之国民党军进行的一系列作战。
(5)定陶战役 1946年9月2日—8日,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对进攻山东省定陶、曹县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6)新开岭战役1946年10月至11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安东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各一部)宽甸以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歼战。
(7)四平战役(四平保卫战) 1946年4月至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辽北省(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
(8)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为保卫南满根据地,在安东省(今吉林省南部、辽宁省东部地区)临江、通化地区和松花江以南长春、吉林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作战。
(9)宿北战役1946年12月,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
(10)鲁南战役1947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山东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11)莱芜战役 1947年2月,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2)豫北攻势1947年3月至5月,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南省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反攻作战。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几大著名的战役(已有影视上映)一、孟良固战役50多年前,在沂蒙大地一个不起眼的山头上,打响了一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惊心动魄的战役——孟良固战役。
这次在我军战争史上歼敌并不算多的战役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是因为它在当时整个中国战局的棋盘上起了关键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使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尽头,早有准备的蒋介石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内战一开始,陈毅、粟裕和张灵甫就成为一对难解的冤家,在全套美式装备、兵力古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我军作战多次失利,得意的蒋介石和张灵甫盘算着在山东临沂决战,为此他们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3个军共45万兵力集中于此,而当时我军兵力只有27万。
当时摆在陈毅、粟裕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与气势汹汹的蒋军决战,这是蒋介石和张灵甫梦寐以求的;二是让蒋军“集团滚动”过来,我们北渡黄河,卷着铺盖离开山东,这又正中蒋介石和张灵甫的下怀。
此时的陈毅、粟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战争本是军人的角斗场,但发生在沂蒙山区的这场征战,普通百姓却和子弟兵一同登上了战争舞台,他们手无寸铁,他们走上战场拿出的武器是他们几世几代用过的独轮车,是他们房前屋后的树木砍伐后做成的担架。
深明大义的沂蒙人民把维系军队战斗力的上百万斤的粮食放在成千辆的独轮车上,在上万人的肩膀上紧随我军南征北战。
二、济南战役在解放战争史中,标志国共双方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在观众中已是家喻户晓。
然而揭开三大战役序幕的一场攻城血战,却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它就是五十多年前发生在齐鲁大地的济南战役。
1948年的济南,曾经是国共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影响,使它成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势在必夺的重要城市。
为此双方尽遣名将出马,作为守方的蒋介石派出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黄埔三期第一将”——王耀武;而作为攻方的毛泽东则派出有“军中第一将”美称的粟裕和那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
决定攻守双方命运的决战,不知为何选在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拉开了帷幕。
初二历史知识点六大战役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初二历史知识点:六大战役
初二历史知识点:六大战役
1.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11月
(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中心:徐州
(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规模最大、战果最丰) 4.平津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
(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
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
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国防教育宣传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全国解放战争是我国民主革命阶段革命力量同反革命力量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这一时期,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采取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遵循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先后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战役140多次,消灭国民党军队800多万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从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我军进行的歼敌10万人以上的重要的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主要有:东北冬季攻势(1947.12.15~1948.3.15);晋中战役(1948.6.11~7.21);辽沈战役(1948.9.12~11.2);济南战役(1948.9.16~24);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渡江战役(1949.4.20~6.1);甘肃河西战役及解放新疆(1949.7~9);广西战役(1949.11~12.12);西南战役(1949.11~1950.4)等。
在上述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中,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最为著名。
兹简介如下:辽沈战役:指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我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解放战争当时已进入第三年,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55万人,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我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决战部署,集中70余万兵力,首先攻打锦州,接着会战辽西,解放沈阳、营口。
此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指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
当时,集结在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军共80万人。
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历史知识点

第五单元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第十八课全面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945年8月、重庆。
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谈判的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
谈判的目的:国民党方面:①为了赢得准备内战时间②缓解国内外反内战呼声压力③把内战责任推给共产党;共产党方面:①尽可能争取和平民主②揭露蒋介石的阴谋。
谈判的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谈判未解决的内容: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2、全面内战的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中共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
第十九课走向战略进攻1、陕甘宁解放区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3月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
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华东野战军粉碎重点进攻:时间:1947年3月;地点:山东孟良崮;共产党指挥者:陈毅、粟裕;作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国民党指挥者:顾祝同;作战部队:(“七十四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师长-张灵甫)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①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②土地改革的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③土地改革的结果:这些规定,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1.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
2.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第二十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国统区的危机:①国统区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权把大量的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财政赤字惊人。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国共解放战争(又称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确立人民民主政权。
以下是该战争及重大战役的时间表:
1. 1927年4月- 1927年12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爆发。
2. 1927年12月- 193年: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领导的红军进行长征,到达陕北地区。
3.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对抗日斗争展开。
4.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展开全面抗战。
5. 1945年8月15日-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6. 1947年11月- 1948年4月:徐州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激烈战斗。
7. 1948年6月- 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今北京)与天津地区消灭国民党军队。
8. 1949年4月- 1949年10月:解放南京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国共双方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些战役和时间都是我国国共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节点,其中前期以对抗日本侵略为主,后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第23课内战爆发1、重庆谈判时间、地点:1945年,重庆。
双方目的: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共产党:真和谈,揭骗局,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①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②1946年,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3、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战略战术①、首先是对中原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②、被粉碎后,开始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斗争策略:①、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②、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战果:①、粉碎了国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bian),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③、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P111材料研读】:材料中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答: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愿望。
6、【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1】(1)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答: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
(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答: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7、【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2】运用具体史实,说说解放区军民是如何进行自卫反击的?必背知识点的4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情况表

上解放了长江以
北的华东和中原
广大地区
平津
1948年11月
至1949年1月
平津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
军、华北
解放军
52万
围而不打;隔而
不围;先打两
头,后取中间
基本上解放了华
北全境
三大战役情况表
名称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作战部队
歼敌数
作战方针
作用
辽沈
1948年9月至
11月
东北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47万
封闭国民党军
队,各个歼灭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
1948年11月
至1949年1月
徐州为中
心的陇海、
津浦线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华东野战军、Βιβλιοθήκη 原野战军55.5万
全力作战,以少
胜多
解放战争中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八大战役——
一、孟良崮战役——三天时间,在国军重兵云集的地区,74师全军覆灭。
上榜理由:援军左翼25师,右翼83师与74师相距不到10里,25师在练习折返跑,83师则派一个通信连渗入华野腹地,开创了国军特种兵参战之先河。
二、莱芜战役——不到三天,国军73军等5万人被全歼。
上榜理由:战后陈诚那句经典妙语:就是放5万只鸭子让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三、延安战役——胡宗南骄傲的宣布:是役全歼陕北共军主力,击毙、俘虏各数万。
上榜理由,国民党最出色的水利专家兼导演,一天之内长江洪水全部渗入数字里,并凑齐几万群众演员当俘虏,着实让前来参观的记者大宝眼福。
四、四平保卫战——林彪费了那么大劲,到底还是没有踏进四平。
上榜理由,守城的陈明仁玩的就是心跳,头顶百日勋章,手拿撤职令。
五、淮海战役——南线增援战南线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全身而退。
上榜理由,蒋公子纬国亲带战车团参战,开始几天人坦配合推进了10多公里,但伤亡不小,李、刘不干了,剩下战车和共军单挑,不得已公子只能把剩余的车辆当运输车运废铁了。
国民党的将领直到这时候还爱兵如子。
六、公主屯战役——新5军在这里全军覆灭。
上榜理由,陈诚说他命令新6军增援,廖耀湘发誓说没有接到命令,千古奇冤。
七、淮海战役——陈官庄邱清泉全军覆灭。
上榜理由,邱疯子战地发疯,这回真疯了找死。
否则当俘虏日后还能弄个人大或政协委员当当。
八、天津战役——29小时天津解放。
上榜理由,套用老蒋的话:放共军进城,给他们当导游,29小时也不够啊。